外国军队先进无人地面传感器[1]
国外地面无人系统发展综述
国外地面无人系统发展综述本文由现代军事(ID:xiandaijunshi)授权转载,作者:沈卫21世纪以来,世界无人系统技术高速发展。
无人系统的应用环境正由低烈度冲突和低威胁环境,扩大到高强度交战和中高威胁环境,部分已进入主战装备,正在对战争形态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地面无人系统具有平台损毁无人员伤亡、可长期值守等特点,目前主要用于扫雷破障、武装巡逻、核生化探测、危险品运输、火力引导、通信中继和后装保障等领域,已投入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使用,是未来陆军作战方式向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零伤亡变革的必要装备。
地面无人系统分类地面无人系统主要包括无人车系统和地面机器人系统,无人车主要指采用轮式或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无人驾驶车辆,如以色列“守护者”4×4无人车;地面机器人主要指采用不同于车轮、履带等传统车辆行走装置的各种机器人,如“大狗”四足机器人、“阿特拉斯”人形机器人。
地面无人系统根据平台重量及部署方式可分为如下3类:▲地面机器人主要指采用不同于车轮、履带等传统车辆行走装置的各种机器人,如“大狗”四足机器人(1)便携式,重量不超过16千克,主要由士兵背负携带;(2)车载式,重量比便携式重、部署时需要使用运载平台(如车辆)将其运输到任务区域;(3)自行机动式,重量通常达到90千克以上,能够依靠自身动力达到公路行军速度。
目前,国外发展的地面无人系统超过300种,列装的约200余种。
其中,便携式占比达到了85%,主要应用于侦察监视等辅助作战任务;车载式大约占10%,可用于执行探测、摧毁和路线清障等作战任务;目前自行机动式地面无人系统的数量很少,主要用于执行班组支援、地雷探测与处理,由于它还拥有卓越的机动性,并可装备轻型武器站,使其可执行高机动支援和火力打击任务。
发展历程国外自主地面无人系统的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迄今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见图1)图1:国外地面无人系统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研究还没有被赋予明确的军事需求和目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可以实现室内自主机动的地面移动机器人,限于当时的视觉处理技术水平,早期的地面机器人1小时仅能移动数米。
“捕食者”无人机的内部结构
“捕食者”无人机的内部结构作为一架飞机,“捕食者”无人机比起我们想象的遥控飞机复杂不了多少,但这种简单的设计却非常好地实现了“捕食者”的目标功能。
在下图中,您能看到飞机各个组成部分的布局:美国空军民用工程支援局(AFCESA)供图1.合成孔径雷达(SAR)天线2.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3.Ku波段卫星通信天线4.盒式录像机5.GPS天线(左右各一)6.APX-100型敌我识别应答机7.Ku波段卫星通信传感器、处理器、调制解调器组件8.机顶C波段全方向天线架9.头部燃料电池组10.尾部燃料电池组11.附件箱12.发动机冷却风扇13.油冷却器/散热器14.914F型发动机15.尾部伺服系统(左右各一)16.电池组#217.电源18.电池组#119.尾部仪器箱托盘20.次控制模块21.合成孔径雷达处理器/AGM-114电子组件22.主控制组件23.前舱航空电子设备托盘24.ARC-210接收机/应答器25.飞行传感元件26.视频解码器27.除冰控制器28.电光/红外线传感器/AN/AAS-52(V)1电子组件29.前舱载重托盘30.冰探测器31.合成孔径雷达(SAR)接收器/应答器32.机鼻摄像机组件在下面几个部分,我们将了解这种朴实无华的飞机如何以其特殊功能打破战斗的平衡。
RQ-1型飞机是用于侦察用途的“捕食者”无人机。
字母“R”是美国国防部代表侦察机的符号,字母“Q”则代表无人驾驶或自动运行的武器、车辆或飞行器。
“捕食者”采用简单轻质的机身设计,使飞机能够携带204公斤重量的有效载荷,再外加一个升的油箱。
由于“捕食者”的重量很轻,因而它可以携带很大的油箱,而且单位油耗运行里数很高,这些都是作为一架侦察机的最大优点。
“捕食者”能够在满载的情况下对敌方目标实施长达24小时的监视。
美国空军供图RQ-1型飞机在执行任务时会使用一组机鼻摄像机来进行监控RQ-1使用了一批当今最先进的监视设备:全彩机鼻摄像机,主要用于为飞机导航可变光圈摄像机(类似于传统的电视摄像机),是“捕食者”的主要“眼睛”可变光圈红外摄像机,在暗光和夜视条件下拍摄合成孔径雷达(SAR ),用于透过雾气、云层以及烟幕进行观察所有位于飞机前表面的摄像机都可以生成全动态视频以及静止雷达图像。
未来战斗系统概览
未来战斗系统(FCS)概览原作者:Robert·Dietterle单位:波音公司地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廷顿滩市(Huntington Beach,CA)摘要:未来战斗系统(FCS)是一款联合的(横跨所有军种)、网络化的(通过先进的通讯系统连接)“系统之系统”。
其由18个独立的子系统、连接网络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士兵所组成。
未来战斗系统通过一种先进的网络构架——该网络构架可以实现不同层面的节点连接、态势感知和了解,以及在此之前难以获得的同步操作能力——而连接起来。
未来战斗系统以一种“系统之系统”(SoS)的模式运作,它将使得现有的系统、正在研发中的系统和为满足美国陆军未来作战单位(UA)的需求而准备开发的系统实现联网一体化。
未来战斗系统包括18个分系统,分别是: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UGS);2种无人弹药系统、非直瞄发射系统(NLOS-LS)和智能弹药系统(IMS);4种类型的无人自主飞行器(UA V,分别适用于排、连、营和未来作战单位分队级别);3种类型的无人地面车辆,武装化机器人运载工具(ARV),小型无人地面车辆(SUGV),以及多功能后勤保障机器人(MULE);还有8种类型的有人操作地面车辆(以上共计18个系统);再加上网络和士兵。
未来战斗系统是未来陆军部队的核心构架。
装备未来战斗系统的作战单位(UA)将由3个装备未来战斗系统的多兵种合成营(CAB),非直瞄加农炮营,1个侦查、监视兼目标捕获(RSTA)中队,1个前方支援营(FSB),1个旅情报兼联络连(BICC),以及1个总部连组成。
装备未来战斗系统的作战单位将成为陆军未来的战术作战分队。
装备未来战斗系统的作战单位将有能力进行全频谱作战。
未来战斗系统项目将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技术采用渐进式采办模式以开放、野战部署及升级未来战斗系统的各子系统所组成的大家族。
2004年7月22日,美国陆军官方宣布计划加速向当前部队交付部分未来战斗系统装备的速率。
无人机在军队后勤保障中的应用与进展
无人机在军队后勤保障中的应用与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无人机在军队后勤保障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无人机在军队后勤保障中的应用场景、技术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无人机在军队后勤保障中的应用场景1. 物资运输无人机可以通过空中运输的方式,将物资快速送达到战区,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能减少人员伤亡的风险。
特别是在战场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无人机的运输能力将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2. 侦察与监视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战场情报,为指挥员提供准确的作战信息。
同时,无人机还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监视,提前探测敌情,为军队的行动提供保障。
3. 通信中继在战场上,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无人机可以搭载通信设备,作为移动的通信中继站,为军队提供稳定的通信支持。
尤其是在山区、沙漠等地形复杂的地区,无人机的通信中继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4. 医疗救援无人机可以搭载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无人机的快速响应能力可以大大提高伤员的生存率。
二、无人机在军队后勤保障中的技术进展1. 自主导航技术无人机的自主导航技术是实现其在后勤保障中应用的关键。
目前,无人机已经具备了自主起降、自主飞行和自主避障等能力,可以在没有人为操控的情况下完成各种任务。
2. 传感器技术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可以搭载更加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实现更加精确的侦察和监视。
例如,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在夜间探测敌情,雷达传感器可以探测到隐藏在地面的目标。
3. 通信技术无人机的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无人机可以通过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系统,实现与指挥中心的实时通信。
未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无人机的通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三、无人机在军队后勤保障中的未来发展方向1. 多机协同作战目前,无人机主要以单机形式进行作战。
无人系统发展及对阵地值守的影响
中国军转民56无人系统发展及对阵地值守的影响■ 张国豪摘要:本文总结了外军无人值守阵地装备的应用及发展情况,阐述了无人值守阵地的概念和主要值守手段,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调研外军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装备应用情况与军用无人系统的发展方向,介绍了美、俄等军事大国在此方面的应用,主要分为无人值守传感器系统与机器人部队攻击系统,分别用于战场态势的监测与战略反击,明确了在未来战场无人值守系统的重要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无人系统;阵地;防守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系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甚广,无人机、无人战车越来越多出现在现代战场中,为适应现代战争节奏快速化、作战指挥扁平化的特点,各军事大国现已将无人系统装备到军队的多个方面。
近年来,外军借助先进的通信与网络技术,大力发展无人值守系统。
目前美国、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家已经将无人系统用于边境巡逻、远程战地值守等领域。
为巩固我国国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对目前无人化战争进行深入分析,全方位了解各国的发展情况。
一、无人值守阵地相关定义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Unattended Ground Sensor UGS):采用各种传感器形式,包括地震、声、磁、热释电传感器,日光成像系统和被动红外成像系统自动检测人员或车辆的存在,将传播活动报告或图像通过射频(RF)或卫星通信(SATCOM)链接到远程处理、开发和传播(PED)站。
这些系统被打包用于隐蔽的野战部署和长时间无人值守的操作[1]。
自主作战系统:自主作战系统指可具有自我管理、自主态势分析与攻击目标自主判别的作战武器体系。
相比于自动化武器装备,自主型设备不需要过多人为干涉,在多种突发场景的作战中有明显优势。
得益于人工智能算法与高速硬件系统的发展,自主作战系统在局部作战中已经得到应用,其在未知环境中极强的路径规划、目标识别、精确打击能力已远胜于自动化作战系统。
地面战场侦察雷达(Ground Surveillance Radar GSR):一种小型雷达,可在无光线条件与极端天气下,对战场中的人员、车辆甚至低空飞行器进行探测并区分,用以评判战场态势,获取敌方动态,为己方作战部队提供情报,指导己方选择合适的攻击目标。
国外导弹智能化探测与目标识别技术发展调研报告
国外导弹智能化探测与目标识别技术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导弹作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武器,其智能化探测与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打击精度、减少误伤和提升作战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国外在导弹智能化探测与目标识别技术方面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有必要对国外导弹智能化探测与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以期能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国外导弹智能化探测技术发展情况1. 全球导弹智能化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据调研,国外在导弹智能化探测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感器技术逐渐智能化。
包括红外探测器、雷达传感器、光电探测器等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导弹的智能探测能力。
第二,机器学习应用于导弹智能化探测。
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导弹的目标探测和识别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大大降低了误报率和误伤率。
导弹卫星探测技术日趋成熟。
卫星技术的应用,使得导弹对目标的探测范围扩大,且对目标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2. 主要国家导弹智能化探测技术的发展状况美国:美国在导弹智能化探测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探测和识别技术在导弹防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美国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雄厚的军事预算,不断推动导弹智能化探测技术的发展。
俄罗斯:俄罗斯在红外探测技术和卫星探测技术方面有着重要突破,其导弹智能化探测技术在防空导弹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欧洲国家:欧洲各国在导弹智能化探测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在红外探测、机器学习和卫星探测技术上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三、国外导弹目标识别技术发展情况1. 目标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在国外,目标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导弹打击、防御和情报侦察等领域。
通过目标识别技术,导弹能够准确判断目标的性质、大小、速度等信息,提高了打击效果和准确性。
2. 主要国家导弹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状况美国:美国在导弹目标识别技术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其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导弹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外敌我识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敌我识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国际无人机的兴起,空地敌我识别(I/ITSEC)技术成为国防和安全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敌我识别技术,也称为目标识别或敌对检测,是指为了识别在机动载具(如飞机或无人机)上,及其他可移动的目标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
从空地敌我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领域:人机交互(HMI)技术和传感器技术。
HMI技术涉及人机界面,如人机交互传感技术和虚拟现实(VR)技术,帮助人们便捷地完成控制和监控任务,如无人机飞行路径规划、数据处理和融合等。
另一方面,传感器技术主要关注获取可信数据,通过改进传感器性能,为敌我识别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让我们从HMI技术说起,首先主要开展的是人机交互传感技术,它的核心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通过触摸、语音、视觉等方式与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交互,这类传感技术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移动机器人,以及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地面或航空器中的敌友。
此外,还有虚拟现实(VR)技术,它可以更方便地展示大量复杂的数据,提供给用户一个现实一致的控制环境,使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同时更安全更可靠,从而发挥敌我识别技术的最佳效果。
从传感器技术角度来看,获取可信数据是关键,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传感器性能,以获得更高的精确性和解析度。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有半导体传感器、激光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和热成像传感器等,它们都可以收集来自航空器、机动载具或其他可移动目标系统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更精确地识别地面或空中敌友目标,从而使敌我识别技术更加有效。
总的来说,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空地敌我识别技术仍在持续发展,其中HMI技术和传感器技术都将持续受到重视,通过改进系统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使用户可以更高效地管理机动载具和敌我目标,以保证安全性,提高效率。
关于空地敌我识别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在相关政策法规、研究项目、企业资源等多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从而有效推动其发展,实现安全空域、深入实践,这对于提升国家安全能力,实现更稳定的外交关系至关重要。
军事理论 侦察监视技术
可作为空中雷达、空中引导站和 空中指挥所使用。与传统的地面雷达 站相比,它除了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 目标信号、种类、距离之外,还可以 以全景方式显示电子计算机的处理结 果,以及己方飞机的综合情况,如机 号、航向、高度、速度、剩余燃油等 等。
A-50
侦察监视技术之技术
“费尔康”Phalcon Phased Array L-band Conformal Radar 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及飞 机外壳与天线阵融合为一体 等新技术 。
SR-71 侦察机
侦察监视技术之技术
SR-71又称“黑鸟”,美国空军高空高速侦 察机。全机使用钛合金制造,重量轻,强度 大,耐高温。起飞时通常只带少量油料,在 爬高到巡航高度后再进行空中加油。机上装 有先进的电子和光学侦察设备,一小时内它 能完成对面积达324000平方千米的地区的光 学摄影侦察任务。
德国潜艇通信兵
侦察监视技术之技术
雷达侦察:利用物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性 来发现目标和测定目标距离、速度、方位和 运动速度的一种侦察手段。
发射机 定时器
天线收发 转换开关
天线
天线控 制设备
接收机 显示器
侦察监视技术之技术
地面传感器:一种专门置于地面,通过对地面运动目 标所引起的电磁、声、震动和红外辐射等物理量的变 化进行探测,并转化成电信号后对目标进行侦察识别 的侦察设备。
侦察监视技术之技术
为适应东南沿海夜间作战的需要,1969年9月26 日中央军委发出了研制空中预警机的指示。1971 年6月10日空警一号首次试飞。空警一号的主要 分系统包括警戒雷达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 显示和控制系统、敌我识别系统、通信和数据传 输系统、导航和引导系统、电子对抗系统。
中国第一架预警机“空警一号”
战场传感器简介
战场的侦察和监视技术是随着战争形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最早的侦察是指挥员或侦察人员的耳目侦察,侦察距离相当有限。
欧洲工业革命后照相机、望远镜的发明和应用,人们获得了对较远的目标进行侦察的技术手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电子、航空等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无线电侦察技术、雷达侦察技术、航空侦察和潜艇侦察等间接侦察手段,使侦察的范围大大扩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航天侦察和各种遥感侦察技术,使军事侦察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可以从陆、海、空、天四维空间实施侦察和监视战局。
之后,随着传感器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到来,侦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充分表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场态势瞬息万变,精确制导武器大量使用,武器的射程、命中精度和杀伤能力都大大提高,同时伪装、欺骗手段不断变化。
因而现代战争对侦察情报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连续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谁在信息获取技术方面占有优势,谁就将赢得军事行动的主动权。
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尽最大努力,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先进的军事侦察装备。
在陆海空天四维空间侦察中,地面侦察是不可或缺的一维。
这是因为地面侦察在复杂的地形地物条件下甚至是严密伪装的情况下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可以弥补光学侦察、无线电侦察和雷达侦察等现代侦察技术存在的盲区。
技术特点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被美军称为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U G S(Unattended Ground Sensor),是一种无源被动探测的侦察与监视装备,一直伴随着军事需求而发展。
地面战场传感侦察系统最早由美国军方在越战时期推出,成功监测了胡志明小道的动向,并引导空军对其实施了封锁。
受此鼓舞,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 : D e f e n s e A d v a n c e d R e s e a r c h Projects Agency)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 : National ScienceFoundation) 联合资助了一系列研究计划,推动了以网络中心战为核心的新军事革命。
传感器在军事中的应用实例原理
传感器在军事中的应用实例原理1. 简介传感器是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军事。
本文将介绍传感器在军事中的应用实例和原理。
2. 气体传感器在生化战中的应用2.1 气体传感器的原理•气体传感器是通过检测气体的特性来测量环境中的气体浓度或者检测特定气体的设备。
•使用化学反应、光学原理或者电化学原理等方法来识别和测量气体。
•通过测量气体的浓度来判断是否存在有毒或有害气体。
2.2 生化战中的应用实例•气体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生化武器,这对于保护军人和民众非常重要。
•在军事基地或者前线部署气体传感器,及时探测到潜在的生化威胁。
•气体传感器可以与其他设备配合使用,通过联网或者无线通信将数据传送至后方指挥部,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3. 热传感器在无人机中的应用3.1 热传感器的原理•热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的热辐射来确定其表面温度和热分布。
•使用红外技术对物体进行扫描,然后根据辐射量生成热图像。
•热传感器可以探测到隐藏在障碍物后的目标,具有很强的侦查能力。
3.2 无人机中的应用实例•无人机配备热传感器可以在无光照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对敌方目标进行侦查和监视。
•热传感器可以探测到人体的热量,用于搜索和救援任务。
•无人机通过热传感器可以快速扫描大面积地区,快速获得情报,并给予指挥官及时的决策依据。
4. 压力传感器在军事设备中的应用4.1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所受力的压力大小来获取物体所处环境的状态。
•采用压阻、压电或者电容原理来转换压力信号为电信号。
•可以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介质的压力,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4.2 军事设备中的应用实例•压力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军事设备的液压系统,及时检测并防止泄漏发生。
•用于监测枪械的后坐力,以便提供更准确的射击控制。
•在军事车辆中用于监测车轮胎的气压,可提前预警并避免爆胎事故的发生。
5. 光电传感器在军事侦察中的应用5.1 光电传感器的原理•光电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的特性来获取物体的信息。
f35 eots 参数
f35 eots 参数标题:F-35 EOTS参数解析引言:F-35战斗机是美国空军的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其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其中之一就是F-35的电光传感器(EOTS)。
本文将详细解析F-35 EOTS的参数,包括其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应用领域。
正文内容:1. F-35 EOTS的工作原理1.1 光电传感器技术光电传感器技术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技术。
F-35 EOTS 采用了先进的光电传感器技术,能够接收和处理来自周围环境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1.2 红外探测技术F-35 EOTS还配备了红外探测技术,能够探测和识别目标的红外辐射。
通过红外探测,F-35 EOTS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准确地探测和跟踪目标,为飞行员提供关键的战场信息。
1.3 数据处理和传输F-35 EOTS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
它能够快速处理从传感器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飞行员和其他系统。
这使得飞行员能够及时获得目标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2. F-35 EOTS的性能指标2.1 分辨率分辨率是衡量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F-35 EOTS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目标的细节信息,包括目标的形状、大小和纹理等。
2.2 探测距离F-35 EOTS的探测距离是指它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远距离。
通过先进的光电传感器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F-35 EOTS能够在较远的距离内探测到目标,提供及时的情报支持。
2.3 跟踪能力F-35 EOTS具备优秀的目标跟踪能力。
它能够准确地跟踪目标的移动,并持续更新目标的位置和状态信息。
这使得飞行员能够实时了解目标的动态,做出更加精确的打击。
3. F-35 EOTS的应用领域3.1 空中优势战斗F-35 EOTS的高分辨率和探测距离使其成为空中优势战斗中的重要武器。
它能够探测到敌方战机,并提供关键的情报支持,帮助飞行员制定战术和打击计划。
国外军事科技的最新进展
国外军事科技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国外的军事科技领域发展迅猛,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智能化装备到高新技术研发,国外军事科技不断刷新我们对未来战争的想象。
本文将介绍国外军事科技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其对全球军事格局的影响。
一、无人机技术的突破无人机技术是国外军事领域的一大亮点,不断的突破和创新使其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
美国的MQ-9 “捕食者”无人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重型多用途无人机之一,它具备了长航时、长航程、高空高速巡航和重型武器载荷等特点。
此外,美国空军还研发出X-47B无人战斗机,它具备完全自主起降、空中加油、作战部署等能力,成为了现代军事科技的典范。
这些先进的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军事部队在侦查、打击和无人侦察等方面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能力。
二、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国外军事科技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在战争中,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军事部队的战斗效能和作战指挥能力。
美国空军的“波塞冬”计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作战系统中,该计划旨在创建一个具备灵活性和智能决策能力的指挥控制网络,实现快速反应和全面战斗力的提升。
除了战争指挥系统,人工智能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的智能化改造。
例如,美国陆军研发的“先知”无人地面车辆,配备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自主进行侦察、巡逻和目标追踪,大大提高了军事力量的机动性和战斗能力。
三、高超音速武器的突破在武器装备领域,高超音速武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
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美国的“猛禽”高超音速导弹都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高超音速武器之一。
这些高超音速武器具备超高的飞行速度和超远的射程,能够在瞬间穿透敌方的防御体系,给敌方造成巨大的打击。
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使打击目标更加迅速、准确。
四、太空军事技术的发展太空军事技术也是国外军事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美国空军的太空军事计划“星际远征队”就是一个充分体现这一领域进展的例子。
论述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
论述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及发展趋势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首次尝试小规模联合作战,著重对“先发制人”战略理论进行了验证。
主要特点:一是首次使用了侦察攻击型无人机、全球信息栅格,验证了网络中心战理论,首次实现了C4ISR系统为主的全球一体化作战模式;二是首次使用了单兵数字通信系统、掌上电脑、光电侦察设备、地面传感器和GPS接收机等信息系统,验证了信息化战争中的特种作战理论;三是首次使用了GBU-28钻地炸弹、BLU-82巨型炸弹、BLU-118B燃料空气炸弹、传感器引爆武器、风力修正子母弹、斯拉姆ER空地导弹等新型武器,验证了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可控性理论。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为验证“先发制人”战略和“震慑”理论专门设计的一场信息化战争。
主要特点:一是依托C4ISR系统,验证网络中心战理论;二是依托信息化武器装备,验证精确闪击战、快速决定性作战、全纵深精确打击和并行作战、以及震慑理论;三是依托数字化改造后的新型地面作战力量,验证信息化战争中地面部队快速推进和越点突袭的新战法,以确认地面部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在总结以往三场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作战理论和战法聚焦在控制、快速、精确、震慑四个方面,从而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确定了新的模式。
从海湾战争以来,美军主导了世界新军事变革,打赢了四场战争,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一步步逼近,打一仗、进一步,快速转换、不断创新,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研究和汲取。
本文主要以信息化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运用为切入点,著重探讨装备运用对信息化作战的影响,寻找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的异同点,并试图对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推导。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阐释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武器装备改头换面武器装备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物质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现代战争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伊拉克战争再次表明,信息化武器装备已经成为提高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
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认知与建设-军事技术论文-军事论文
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认知与建设-军事技术论文-军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宇宙空间逐渐成为新的战略高地.2006年美国《国家空间政策》明确表示:美国的严重依赖于空间能力,而且这种依赖性将越来越强.①目前,空间能力已经成为美军当前及未来作战的基础,美国21世纪委员会第三阶段报告明确表示:如果不依靠太空中的各类系统,美队将无法在世界上的任何地点执行重大的作战任务.②这种情况下,面对新世纪的太空挑战,美军提出了空间态势感知(SSA, 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③这一概念.对于这种新型的空间作战能力,美军极为重视,仅美国国防部就计划从2006财年至2015财年投资53亿美元,用于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建设.④一旦这种能力全面建成,美军对空间信息的控制力将增强,从而保证美军在未来空间对抗中占据绝对优势.一、美军对空间态势感知的认识美军的空间态势感知概念最早来源于空军.1956年,美国空军以研发贝克-纳恩光学卫星追踪照相机为起点,开启了美军对空间目标的监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军建成了一个由地面光学和雷达系统为主、配合少量天基设施的空间监视网(SSN,space surveillance network).美军空间态势感知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能力,就建立在空间监视网之上.但是,相比于空间监视网,空间态势感知的内容与能力要求都已经扩展和加深,早已超出了监视的范畴.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前司令克林顿就曾指出,空间态势感知所需要的将远远超过监视,它需要能够识别那里发生了什么,了解对方的任务是什么,并最终确定它的意图是什么.⑤2004年,美国空军发布了第一个有关空间对抗的条令文件《空间对抗作战》.⑥该文件第一次对空间态势感知作出明确定义:空间态势感知是对任何经由空间环境的、与空间相关的条件、障碍、能力与活动充分了解的产物.获得空间态势感知能够在整个地球空间作战范围内支援各级计划人员、决策者和作战人员.⑦2006年,美国空军在修订后的空军条令文件《空间作战》中,将空间态势感知加入美国空军空间作战的术语中,并给出了定义:空间态势感知是对现在和未来、敌我双方所有空间、威胁、活动、条件,以及空间系统(空间、地面、数据链)状态、能力、限制和运用情况的当前及预测性了解,从而使指挥官、决策者、计划人员、操作人员能够获取并维持频谱冲突中的空间优势.2010年3月,美国防部在向国会递交的《空间态势审查中期报告》中再次明确了空间态势感知的定义:空间态势感知是有关空间目标的、空间作战所依赖的,包括物理域、虚拟域、信息域和人类域在内的作战环境,以及所有正在或准备实施空间作战实体的所有要素、活动和的必需的、基础性的、当前的和预测性的知识与描述.①通过以上三个权威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美军对空间态势感知的定义不断完善,期望也越来越高.它希望通过发展该项目实现对空间目标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控,实时获取空间环境变化数据,提前预知对手的空间行动,从而牢牢掌握空间制信息权.美军空间态势感知的基本设定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内容、三项主要基本任务、四项主要职能能力.(一)一个基本内容.美军空间态势感知包括情报、监视、侦察、环境监控、指挥与控制五大部分.它是所有空间行动所需的C3ISR(指挥、控制、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和环境数据.根据美国空军条令文件《空间对抗作战》、空军航天司令部《空间对抗任务区域计划②、国防部《空间态势审查中期报告》等美国官方有关空间态势感知建设的文件,我们可以对美军空间态势感知的内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空间态势感知包含了传统的空间监视、对特定空间资产更为具体的侦察,以及对空间环境及其影响的分析.同时,它还包括收集、处理、融合、评估不同来源的数据与信息,并将其融合为可行动情报,分发至决策者及其他用户.具体来说,它至少应该包括:(1)对轨道目标的持续感知;(2)实时搜索与高保真信息的获取;(3)对威胁的探测、识别与定位;(4)在地缘环境下,对外国空间能力与意图进行预先的情报收集与分析;(5)为友军的空间系统提供全球报告能力.(二)三项基本任务.空间态势感知有三项基本任务:发现、定位与追踪,目标选择与接触,评估.这些任务的完成能够确保计划人员、作战人员与指挥人员拥有连贯的作战空间感知.(1)发现、定位与追踪.发现、定位与追踪空间目标、信号和地面节点的能力,是攻击对手空间能力,保护己方空间能力,评估对中立方空间资产所产生的附带效果,以及了解作战环境的基础.发现、定位与追踪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描述空间系统、信号、环境与威胁的能力.这种描述能够建立有关系统如何运行、如何使用信号、如何对条件变化作出反应、对己方/敌方作战构成何种威胁,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知识.了解自己的空间系统及其面临的威胁,能够增强自身保持攻击、承受攻击、响应攻击的能力.(2)目标选择与接触.描述数据增强了我们确定某种空间能力的能力,同时也经常能够为达到理想的效果提供更灵活的选择.冲突解除在空间对抗行动中与在其它军事行动中一样重要.必须实现电磁频谱和物理上的冲突解除,以避免误伤及与其他方面产生冲突.(3)评估.对进攻性空间对抗作战或防御性空间对抗作战的结果进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评估环境或威胁是否正在产生效果的能力,是确保作出合适反应的关键.有效地计划与实施ISR(情报、监视与侦察)行动是作出准确评估的关键.(三)四项主要职能能力.美军空间态势感知具备强大的能力.美军空间态势感知一体化办公室将空间态势感知划分为15种国家空间态势感知能力(SC,即SSA Capabilities).这15种能力是:SC01,监控并描述自然环境;SC02,维持总体的空间物体数量;SC03,维持小型空间物体的数量;SC04,监控地球空间资产;SC05,探测并处理空间;SC06,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SC07,描述空间系统的属性;SC08,描述空间系统的功能;SC09,描述空间系统的用户与网络;SC10,描述空间系统以进行快速响应;SC11,确定合作空间力量的状态;SC12,提供异常/攻击数据;SC13,提供空间态势感知信息服务.SC14,确定非合作方的战略与战术;SC15,整合并分发SSA数据.①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美军又规定了四项空间态势感知主要职能能力:(1)探测、追踪、识别--发现、追踪、区别空间目标的能力;(2)威胁预警与评估--在潜在攻击与真实攻击、空间天气环境影响和空间系统异常之中做出预测与区别;(3)情报描述--确定国外现有及未来空间系统和空间对抗系统的性能与参数,以及国外对手的意图;(4)数据整合--将多来源数据进行关联并整合为单个通用作战态势图,使动态决策成为可能.二、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自21世纪初空间态势感知正式启动以来,美军有效整合了已有的空间态势感知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新型能力.截至目前,美军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空间态势感知体系,具备了比较完善的空间态势感知能力.(一)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组织体系.基于空间态势感知的重要性与复杂性,美军在空间态势感知建设上,逐步形成了以国防部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为领导,美方与情报界为主要建设力量,其他民事、商业、国外机构为补充的建设格局.根据2010年《国家空间政策》的要求,美军空间态势感知建设工作由国防部长负责,国家情报总监协助.具体来说,就是国防部长与国家情报总监,经过与其他相关机构领导的协商,维持并整合空间监视、空间情报等信息以发展准确、及时的空间态势感知.其中,国防部长应该在国家情报总监的支持下,负责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发展、采购、运行、维护和现代化.国家情报总监应该利用空间监视信息,整合有关国外空间能力的全源情报,以提供支援空间态势感知的增强型情报产品.③美方与情报界承担了美国空间态势感知建设的主要工作,其涉及国防部及其下属机构、各军种、各联合总部,以及情报界的大部分成员.美方的工作,根据长期以来的传统和目前的分工,主要由美国空军和美国战略司令部承担.空军具体负责设计国家空间态势感知结构,领导空间态势感知装备的研发,并承担相关条令条例的编写颁发.美国战略司令部负责计划并实施国防部的空间行动.它主要通过配属的各军种航天司令部整合以空间监视网为主的空间监视力量,同时利用下属的负责空间的联合职能,组成司令部的联合空间作战中心维持空间态势感知.美国情报界在空间态势感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参与具体的ISR任务,但更关键的是在分析支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量的民事机构、商业机构、国外机构都参与了美国空间态势感知的建设,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美国负责涉及空间态势感知的国际事务,美国能源部则通过其拥有的传感器,提供用于空间态势感知的空间气象数据.据统计,目前整个空间态势感知利益攸关方共有39家,涉及军界、情报界、政府民事机构、商业界以及部分国外情报机构.④具体的空间态势感知参与方可以参见表1.(二)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主要工作.在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上,美军的重点是完善空间态势感知力量体系,希望建立一个由陆、海、空、天各类传感器组成的服务于空间态势感知的全方位ISR 体系.当前,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主要分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原有陆基ISR设备进行延寿与升级,以避免能力断层.美军空间态势感知所使用的ISR设备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原有的空间监视网,以及空军、海军、陆军等原有的传感器.这些设备对于维持有效的空间态势感知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设备的硬件与软件都已经老旧不堪且难以得到支援,例如,最早的磨盘山雷达服役于1957年,已经使用了50多年.为了让这些设备能够继续发挥作用,避免出现作战能力的空窗期,美国启动了大规模的延寿与升级工作.美军的服役寿命延长计划(Service Life Extension Programs,SLEPs)分别针对1969年服役的AN/FPS-85型相控阵雷达、20世纪80年代早期服役的陆基光电外层空间监视望远镜(GEODSS)和1999年服役的Globus II型机械雷达.升级计划主要是干草堆超宽带卫星成像雷达升级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增加W波段能力和提高成像分辨率来升级现有的X波段干草堆成像雷达,以改善近地轨道目标描述能力和外层空间目标追踪能力.二是研发新型空间ISR设备,以进一步提高信息获取能力.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的不断增多和世界主要强国空间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受2007年中国反卫星试验和2009年俄罗斯废弃卫星与美国铱撞事故的影响,美国加大了在新型空间态势感知设备上的投入,以进一步提高态势感知能力.美国新阶段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发展以陆基传感器系统为基础,逐步加强天基ISR设备的建设,努力弥补原有监视网络的短板.目前主要进行四个项目的研发.(1)天基空间监视(Space Based Space Surveillance,SBSS)系统.由美国空军主导开发,包括一个使用光电望远镜的卫星,以及相关的指挥、控制、通信与地面处理设备.该系统了2008年停止工作的中期空间试验型天基可视传感器,用于搜集地球轨道上目标的位置与特征数据的能力.天基空间监视系统预期能够提高及时的探测、追踪与识别数据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国防部了解空间内,尤其是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与其他目标位置信息与任务信息的能力.2010年该系统首颗卫星发射升空,标志着该系统Block10阶段初步完成.该卫星的任务周期预计约为五年半.空军与国防部正在研究为天基空间监视系统提供后继能力的方案.(2)快速攻击识别探测与报告系统(Rapid Attack Identification Detection and Reporting System,RAIDRS).美国空军的快速攻击识别探测与报告系统为陆基系统,包括天线阵与数据处理设备.该系统能够通过C、X、Ku三个波段,快速探测并报告针对国防部卫星通信资产的电磁干扰攻击.空军于2005年3月开始启动该项目,2008年该系统具备初始作战能力.(3)太空篱笆(Space Fence)项目.太空篱笆是美国空军的一种新型陆基相控阵雷达系统,是美国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发展中投资最大的单个项目.太空篱笆将日益老化的空军空间监视系统,并通过使用更高的频率来扩大覆盖范围,探测、追踪更小的地球轨道目标.该系统包括三个地理上分布式部署的雷达站.这三个雷达站将部署在澳大利亚、南太平洋的阿森松岛,以及马绍尔群岛中的夸贾林环礁.但是,出于效费比的考虑,美军正在打算将三个雷达站削减为两个.目前,该项目还处于技术研发阶段.预计美国2015财年年底,第一个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的太空篱笆雷达站将开始工作,而在2020年底前,所有雷达站都将具备完全的作战能力.(4)空间监视望远镜(SpaceSurveillance Telescope,SST)项目.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主导该研究项目,计划设计一种装备大型焦点平面天线的先进陆基光电望远镜.该系统将建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空间监视望远镜将能够对一个广阔的区域进行快速搜索,并对外层空间内的小尺寸目标进行探测、追踪和特征描述,且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除了以上四个主要项目外,美国还在不断推进其他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的研制,这些系统虽然不是专门用于空间态势感知,但可以为其提供支援,主要有:轨道深空成像(orbit deep space imager,ODSI)系统、天基红外预警系统(space based infrared reconnaissance system,SBIRS)、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pacetracking and surveillance system,STSS)等.三是研发联合空间作战中心①任务系统,以改善空间态势感知的指挥控制能力.联合空间作战中心任务系统(Joint Space Operations Center MissionSystem,JMS)是美军针对海量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处理问题而研发的,它将能够整合数据,并为空间态势感知和空间的指挥与控制提供实时信息.美国空军于2009年开始该系统的采购工作,最后的交付工作将在2016年完成.联合空间作战中心任务系统被归类为一种自动化信息系统,它将向负责空间联合职能组成司令部提供一体化网络中心空间指挥与控制能力,以及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它在建成后将发挥三种作用:(1)减少实现关键步骤的作战处理时间;(2)能够处理新型传感器收集的大幅增加的观测数据;(3)能够提高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在政府、民事机构、商业机构以及海外伙伴之间进行共享的自动化水平.联合空间作战中心任务系统是提供与增强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关键所在.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空间指挥与控制能力依赖于陈旧的软件与硬件系统,而这些系统已经不能有效处理由空间态势感知传感器系统搜集的大量数据,使其大部分无法被迅速使用.(三)美军空间监视网.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之所以能够快速建立起来,关键就是利用了美军原有的空间监视网.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美军空间态势感知体系是美军空间监视网的能力增强版.因此,通过对美军空间监视网的研究,结合上文所述的新型空间态势感知能力,我们可以勾勒出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现状.美军空间监视网由美国战略司令部负责,现共包括29处地面站点,以及2010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的SBSS.地面站点分布在全球17个地方,主要设备为各种雷达、光学传感器、空间目标识别系统,一个通信网络和两个进行数据处理的作战中心(一个主要中心和一个备用中心①).该网络整合了美国国防部、空军、海军、民事机构,甚至盟国的资源.根据传感器所属机构和用途的不同,这些监视设备共分为三类:(1)空间监视网专用传感器,由美国战略司令部运行,其主要任务是支援空间监视;(2)空间监视网配属传感器,由美国战略司令部运行,其主要任务不是空间监视,而是诸如弹道导弹预警、发射靶场支援等,但是也可以提供一定的空间监视能力;(3)参与空间监视网的传感器,由其他机构运行,根据相关协议和合同,在美国战略司令部提出请求时,提供空间监视支援.表2提供了美军空间监视网主要地面传感器信息.三、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特点美军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制定先进的能力指标,保证控制太空的最终目的.空间态势感知是美军实现空间控制的关键一环,是保证美军太空优势的基石.为此,美国对空间态势感知提出了很高的能力要求.一是,在区域上,空间态势感知是有关空间目标的、空间作战所依赖的包括物理域、虚拟域、信息域和人类域在内的作战环境,即实现空间范围内全方位、全频谱的感知.二是,在时域上,美军在空间态势感知的内容上不断强调持续感知、实时搜索、不间断监视,即实现全天候、实时感知.三是强调准确性,美军要求空间态势感知信息必须准确反映空间情况,例如有关空间目标的情报必须反映目标的准确位置、属性,乃至目标的具体性能、参数,即实现精确感知.四是突出预测能力,美军非常强调感知的预测性,空间态势感知的根本目的在于向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充足并经过分析的空间情报,从而实现对未来空间态势的正确判断,即实现预测性感知.第二,大量研制新技术、部署新装备,确保能力的优越性.出于有效控制太空的目的,美军在建设空间态势感知的过程中,针对现有能力的不足,大量运用新技术、部署新装备,力求实现对潜在对手的代差优势.美军原有的空间态势感知设备以地面雷达系统、光学传感器为主,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已经领先全球,但也面临以下挑战:(1)传统陆基传感器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容易受地形、天气条件、大气环境的影响;(2)在用的陆基传感器均服役了较长时间,性能有所下降且对新的作战环境有一定的不适应;(3)新世纪以来各国空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空间目标数量增加,潜在对手的空间对抗能力增强.因此,美军没有仅仅满足于已有的能力,而是开展了多个空间态势感知相关系统的研制.2006-2015财年,仅直接服务于空间态势感知的项目,美军就单独或联合开展了30个,涉及SBSS、SST、Space Fence、JMS、RAIDRS 等多个项目,总投资近50亿美元.这些项目包含了新型陆基ISR系统、天基空间监视系统、数据处理分发系统等.这些新装备提高了美军空间态势感知各个环节的能力,有力地确保了其整体效能的优越性.第三,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实现能力的快速成型.美军空间态势感知体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初步建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军在建设空间态势感知中充分整合并利用了已有的资源.美军在建设空间态势感知的过程中,大规模地使用了国防部、各军种、情报界的资源,例如,各军种的空间监视系统被直接用于执行空间态势感知任务;重点发展的SBSS就是基于之前中段空间试验卫星的验证成果研发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空间监视网纳入了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范畴.美军空间监视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情报、监视、侦察、指挥、控制、通信以及信息处理分发体系.以这样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为基础,保证了美军空间态势感知建设的事半功倍.这样的发展方式,避免了另起炉灶,节约了宝贵的时间.第四,注重与民事机构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空间态势感知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命题,涉及军事、经济、科技、外交、情报等多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美军选择了与政府机构、商业界、学术界和海外伙伴合作开发,通过共建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共享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共用空间态势感知产品的方式,合作发展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目前,这项工作卓有成效,已经有39家利益攸关方参与了该项目.这种方式一方面分摊了巨额的研制经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各方资源支援空间态势感知建设.首先,经费上,空间态势感知建设如同一个吞金兽,所需的建设费用远远超出了国防部拟投入的几十亿美元,这些资金缺口就有赖于其他机构的投入.其次,多方参与也使美军可以利用更广泛的资源来建设空间态势感知,比如,美军可以直接利用编制外的卫星或地面传感器数据,甚至借用他国领土建设位置优良的监测站等.再次,通过这种发展方式,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也是非常可观的.有理由相信,现在美军发展中的空间态势感知系统,将会与之前的全球定位系统一样,在获取巨大军事利益的同时,也会拓展出大量的经济效益,成为又一个军民合作的典范.。
美军多旋翼无人机提升单兵战场感知能力
美军多旋翼无人机提升单兵战场感知能力美军作为无人机实战应用的鼻祖,无人系统作战理念和飞行平台作战性能都非常先进,广泛担负侦察、打击和支援类任务。
目前,美军正在将无人机作战从战略、战役级向战术级延伸,研发了“多旋翼无人机”系统,用于保障排、班、火力小组和士兵的地面作战需求。
作战概念先进:地面士兵获得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美军装备的无人作战平台主要应用在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目标定位、获取、侦察(C4ISTAR)领域,MQ-9“死神”等无人机也在担负火力打击任务,K-MAX 在电子战、攻击支援、网络通信中继等领域也开始投入实战部署。
但是这些无人作战行动以往大多在战役以上层次进行,美军对此并不满足,专门为战术级作战研发了多旋翼无人机系统。
多旋翼无人机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要求作战平台在全地形全天候条件下提供持续侦察监视能力,增强士兵在地面战斗中对所处战场空间的持续态势感知能力,从而提高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
这种作战概念强调“当前战场空间”,无人机要掌握从每天到几个月的战场态势,所获取战场信息只供普通士兵使用,专门保障战术领域的作战需求,而不是战役、战略等更高层次的C4ISR作战。
在所有地形条件下,“当前战场空间”在某一特定时刻都有某种距离限制,比如,在城市作战环境下,当前战场空间局限在半径15米左右的范围内,而在开放的沙漠环境下,当前战场空间可能在任何方向上都要超过1.6千米。
目前,美军地面部队使用的无人机型号虽然很多(详见表1),但是仍然不具备当前战场空间态势感知能力,比如,海军陆战队小队使用的“扫描鹰”无人机长1.22米,翼展3.05米,全重15千克,续航力15~48小时,最大飞行高度4900米,可以将机翼折叠后放入贮藏箱进行战术部署,但是不能提供真正的稳定图像,不能实现“悬停和对地持续监视”(PaS),也不能在森林和密集街区等狭窄地形发射和降落。
对于地面作战的士兵而言,当前战场空间没有“时间窗口”,情报信息必须通过有协同关系的无人机操作员传递给士兵,由于战场的情报信息时效性非常强,比如有些无线电传送的敌方战术机动的图像信息可能在几秒中内过时,无人机操作员要将这情报传递给地面作战的士兵,就必须进行密切的作战协同。
全球鹰无人侦察机
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引言全球鹰无人侦察机(Global Hawk 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RQ-4全球鹰)是美国空军和美国国土安全部使用的一款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
它以其卓越的侦察能力和强大的飞行性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对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的设计特点、技术参数和运用范围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特点1.高空长航时能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具备卓越的高空、长航时能力,能够以高度超过18,000米的高空飞行,并能在单次飞行中持续飞行超过30个小时。
这种独特的能力使全球鹰能够覆盖广阔的区域,在极端条件下执行长时间的侦察任务。
2.先进的侦察能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侦察传感器,包括多光谱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等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收集并传输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数据,对地面、海面和空中目标进行全方位的侦察和监测。
全球鹰的侦察能力具有高度精准和广泛适应性,可以满足各类任务的需求。
3.自主飞行和控制全球鹰无人侦察机采用先进的无人机技术,能够通过预设的航线自主飞行,并能自主判断和避免空中障碍物。
同时,全球鹰还可以通过卫星通信与地面指挥中心进行实时通信和控制,实现长距离的指挥与控制。
二、技术参数1.尺寸和重量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的翼展达到39.9米,长度达到14.5米,高度为4.7米。
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4,000千克,可以携带大量燃料和传感器设备,保证长时间的飞行任务。
2.动力系统全球鹰无人侦察机采用先进的喷气发动机,具备强大的动力输出和高速巡航能力。
它能够达到每小时600公里的巡航速度,并且可以在高空快速爬升和俯冲。
3.航程和续航能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的航程超过22,000公里,续航能力达到30个小时以上。
这种长航程和长续航时间的特点使全球鹰能够在战争、反恐和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运用范围1.军事侦察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进行长时间的侦察任务,实时收集战场信息并提供战术情报。
军事理论选择题(单选、多选)题。
一、单选题1..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开创的是:A.追究个人战争刑事责任实践B.追究国家战争刑事责任实践C.追究政府战争刑事责任实践D.追究议会战争刑事责任实践我的答案:A2、标志近代主权独立国家出现、成为国际关系起点的事件是: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B.巴黎和约C.欧洲三十年战争D. 第一次世界大战我的答案:A3、战争的基础是:A.政治B.文化C.道德D.经济我的答案:D4、当前我国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核心是:A.增强打赢机械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B.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全面战争的能力C.增强打赢核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D.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我的答案:D5、专属经济区,自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的宽度是:A.100海里B.150海里C.200海里D.250海里我的答案:C6、《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的作者是:A.普鲁士的克劳塞维茨B.美国的马汉C.俄国的苏沃洛夫D.法国的吉贝特我的答案:B7、成为中国古代军事百科全书的是:A.明代后期的《武备志》B.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C.汉初的《三略》D.北宋前期的《武经总要》我的答案:A8、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A.武器B.技术C.人D.物质我的答案:C9、10中国加入外空条约的时间是:A. 1980年B. 1981年C. 1982年D. 1983年我的答案:D10、由“条约必须遵守”这一古老国际习惯演变而来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是:A.民族自决原则B.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D.忠诚履行国际义务原则我的答案:D11、战争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A.经济问题B.文化问题C.政治问题D.道德问题我的答案:C12、尊重国家主权的最主要内容是:A.和平共处B.民族自决C.平等互利D.尊重领土完整我的答案:D13、毛泽东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时间是:A.1957年B.1958年C.1959年D.1960年我的答案:C14、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海洋法法典是:A.大陆架公约B.领海与毗邻区公约C.公海公约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的答案:D15、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A.国际组织B.主权国家C.个人D. 法人我的答案:B16、毛泽东对发展洲际导弹问题做出重要指示的时间是:A.1963年B.1964年C.1965年D.1966年我的答案:C1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不应超过的宽度是:A.12海里B.15海里C.20海里D.24海里我的答案:A1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A.战略战术思想B.人民军队思想C.统一战线思想D.人民战争思想我的答案:D19、《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毗连区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的宽度是:A.12海里B.20海里C.24海里D.25海里我的答案:C20、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的时间是:A.1957年B.1958年C.1959年D.1960年我的答案:B21、《制空权》一书的作者是:A.英国的富勒B.法国的博福尔C.意大利的杜黑D.美国的托夫勒我的答案:C2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主题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我的答案:B23、依法从严治军是我党我军:A.改革开放后倡导的治军思想B.新世纪新阶段倡导的治军思想C.一贯倡导的治军思想D.民主革命时期倡导的治军思想我的答案:C24、决定战争的是:A.经济B.政治C.道德D.文化我的答案:B25、新时期我军建设总目标的中心是:A.革命化B.正规化C.现代化D.文明化我的答案:C26、军事思想:A.具有阶级性B.不具有阶级性C.是中性的D.不具有意识形态性我的答案:A27、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关于主权原则内容的核心是:A.领土完整B.互不干涉C.各国主权平等D.相互独立我的答案:C28、提出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我的答案:B二、多选题1、军队现代化包括:A.军事人才现代化B.武器装备现代化C.体制编制现代化D.军事理论现代化我的答案:ABCD2、在战争全局与战争局部的关系中:A.有的局部对全局有决定意义B.所有的局部对全局都有决定意义C.有的局部对全局不具有决定意义D.所有局部对全局都不具有决定意义我的答案:AC3、从形成上看,边界的类型包括:A.传统习惯边界B.任意指定边界C.条约确定边界D.自由宣示边界我的答案:AC4、现代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作包括:A.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B.杜黑的《制空权》C.托夫勒的《未来战争》D.基辛格的《核武器与对外政策》我的答案:BCD5、战争犯罪的罪名包括:A.破坏和平罪B.投敌叛国罪C.战争罪D.违反人道罪我的答案:ACD6、邓小平提出要恢复我军的优良作风包括:A.艰苦奋斗的作风B.实事求是的作风C.群众路线的作风D.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我的答案:ABCD7、在军队建设问题上国内外出现的一些错误的政治观点包括:A.“军队非党化”B.“军队国家化”C.“军队现代化”D.“军队非政治化”我的答案:AD8、内水包括:A.沿海国沿岸的港口B.沿海国海湾C.沿海国海峡D.领海我的答案:ABC9、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的表现形式包括:A.主动性B.灵活性C.计划性D.创造性我的答案:AC10、“两弹一星”是指:A.原子弹B.氢弹C.导弹D.卫星我的答案:ACD11、军事思想主要揭示战争的:A.表象B.本质C.基本过程D.基本规律我的答案:BD12、江泽民指出的新形势下军队建设最为关注的两个重大课题的内容包括:A.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B.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C.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D.保持人民军队的作风我的答案:ABCD1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外国船舶无害通过的水域包括:A.内水B.领海C.专属经济区D.群岛水域我的答案:BD14、《联合国宪章》和一些重要国际法所肯定的合法的武力使用形式包括:A.自卫作战B.争取民族独立的组织抵抗殖民主义镇压C.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或采取的军事行动D.联合国大会授权采取的军事行动我的答案:ABC15、我国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的内容包括:A.有效应对危机B.维护和平C.遏制战争D.打赢战争我的答案:ABCD16、国际法的主体包括:A.国际组织B.民族解放组织C.主权国家D.个人我的答案:ABC17、军事思想具有:A.阶级性B.不变性C.时代性D.继承性我的答案:ACD18、领土主权包括:A.领土不可侵犯B.国家在领土范围内享有属地管辖权C.国家对领土范围内的一切资源具有占有、使用和支配的永久权利D.领土主权可以让渡我的答案:ABC19、现代西方军事理论包括:A.空军制胜理论B.坦克制胜理论C.制海权理论D.一体化战争理论我的答案:ABD20、一国的领土包括国家主权管辖下的:A.领陆B.领空C.领水D.底土我的答案:ABCD21、毛泽东摸索出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国防建设发展道路的内容主要有:A.既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要对外开放,争取外援B.既要军民结合,也要平战结合C.既要发展尖端武器,也要发展常规武器D.既要发展林业,也要发展牧业我的答案:ABC22、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必须做到:A.要着眼于战争的特点B.要着眼于战争的发展C.要做到知彼知己D.只着眼于战争的一般规律我的答案:ABC23、在战争全局与局部矛盾关系中:A.全局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B.局部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C.全局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D.局部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我的答案:AB24、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的内容包括:A.航行B.飞越C.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D.捕鱼我的答案:ABCD25、目前,惩治战争犯罪的途径主要包括:A.社会党派惩治B.国内惩治C.社会团体惩治D.国际惩治我的答案:BD26、底土包括:A.领陆的底层土B.内水的水床和底层土C.领海的水床和底层土D.底土下的水和资源我的答案:ABD27、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作包括:A.李欧的《战术学》B.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C.诺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D.比洛的《新战术》我的答案:BCD28、胡锦涛提出在国防与军队建设中推动创新的内容包括:A.军事理论创新B.军事技术创新C.军事组织创新D.军事管理创新我的答案:ABCD一、单选题1、军事高技术的核心是:A.海洋技术B.信息技术C.生物技术D.能源技术我的答案:B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军事高技术特点的是:A.超前性B.时效性C.静止性D.封闭性我的答案:C3、世界各国在军事高技术发展上所选择的路子是:A.军民分离式B.单纯军用式C.偏重民用式D.军民融合式我的答案:D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根据实施侦察监视技术原理的不同而分类的是:A.光学侦察监视技术B.电子侦察监视技术C.战略侦察监视技术D.声学侦察监视技术我的答案:C5、在水下侦查监视设备中最主要的技术手段是:A. 磁探测仪B.声纳C.噪声测量仪D. 声速仪我的答案:B6、主动式声纳的特点是:A.易被敌方侦听B.侦察距离较远C.保密性好D.不能探测静止无声的目标我的答案:A7、航天侦察的主要方式是:A.雷达侦察B.航空侦察C.传感器侦察D.卫星侦察我的答案:d8、精确制导武器能够精确制导的根本原因是:A.具有制导系统B.人工操作C.目标特点D.自然环境我的答案:A9、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主导和决定其他各领域对抗的是:A.海洋领域的对抗B.陆地领域的对抗C.电磁领域的对抗D.空中领域的对抗我的答案:C10、航天器飞行高度通常在:A.100千米以上B.110千米以上C.120千米以上D.130千米以上我的答案:C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航天器的是:A.通信卫星B.载人飞船C.气象卫星D.航空飞机我的答案:D12、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进入21世纪被称为:A. C3I系统B. C4I系统C. C4ISR系统D. C4KISR系统我的答案:D13、“新概念武器”一词出现在:A.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B.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C.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D.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我的答案:C14、自人类发生战争以来,发生较大转变的军事变革的次数有:A. 2次B. 3次C. 4次D. 5次我的答案:C15、中国发明的火药,经阿拉伯传入西欧的时间是:A. 12世纪初B. 13世纪初C. 14世纪初D. 15世纪初我的答案:C16、于1884年发明机枪的人是:A.英国人B.美国人C.德国人D.法国人我的答案:B17、研制出并用于实战坦克的时期是:A.“一战”前B.“一战”期间C.“二战”前D.“二战”期间我的答案:B18、军舰采用蒸汽机的时间是:A. 18世纪初B. 18世纪末C. 19世纪初D. 19世纪末我的答案:C19、美苏两国研制成功洲际弹道导弹的时间是20世纪的:A. 50年代初期B. 50年代后期C. 60年代初期D. 60年代后期我的答案:B20、下列不属于机械化军事变革时代武器的是:A.坦克B.飞机C.机枪D.装甲舰我的答案:C21、苏联奥加尔科夫元帅提出“新军事技术革命”概念的时间是: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我的答案:D22、美国人马歇尔提出用“新军事革命”取代“新军事技术革命”的时间是: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我的答案:C23、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典型代表是:A.美国B.俄罗斯C.英国D.中国我的答案:A24、新的军事高技术核心是:A.武器系统B.人才队伍C.军事理论D.军事信息技术群我的答案:D25、最早提出信息化战争概念的中国科学家是:A.邓稼先B.钱伟长C.钱学深D.钱三强我的答案:C26、信息化战争的主体是:A.信息化军队B.机械化军队C.半信息化军队D.正规化军队我的答案:A27、军事专家们预计进入信息化战争高级阶段的时间是:A. 21世纪初期B. 21世纪中叶C. 21世纪末期D. 22世纪初期我的答案:B28、人类开始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时间是:A. 19世纪末B. 20世纪初C. 20世纪上半叶D. 20世纪下半叶我的答案:d29、在信息化战争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A.阿人力资源B.财力资源C.物力资源D.信息资源我的答案:D30、信息化战争中,战场对抗呈现:A.要素性B.局部性C.系统性D.独立性我的答案:C二、多选题1、军事高技术的特点包括:A.超前性B.时效性C.融合性D.孤立性我的答案:ABC2、军事高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A.军用信息技术B.军用烹饪技术C.军用航天技术D.军用能源技术我的答案:ACD3、航空侦察监视技术平台包括:A.卫星B.侦察直升机C.无人驾驶侦察机D.预警机我的答案:BCD4、地面侦察监视技术包括:A.无线电侦察监视技术B.雷达侦察监视技术C.地面传感器侦察监视技术D.声纳侦察监视技术我的答案:ABC5、精确制导导弹按射程远近分类,其类别有:A.近程导弹B.中程导弹C.远程导弹D.洲际导弹我的答案:ABCD6、电子干扰技术包括:A.有源干扰技术B.反电子侦察技术C.无源干扰技术D.反电子干扰技术我的答案:AC7、人们将航天器飞行速度分为几种,通常包括:A.第一宇宙速度B.第二宇宙速度C.第三宇宙速度D.第四宇宙速度我的答案:ABC8、航天器运行轨道有:A.地球同步轨道B.月球同步轨道C.太阳同步轨道D.极轨道我的答案:ACd9、军事航天技术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A.航天监视B.航天支援C.航天作战D.航天勤务保障我的答案:ABCD10、隐身技术包括:A.雷达隐身技术B.红外隐身技术C.可见光隐身技术D.声学隐身技术我的答案:ABCD11、未来“天军”高技术武器装备包括:A.航天飞机B.反卫星武器C. 强击机D.航天站我的答案:ABD12、海军高技术武器装备包括:A.核动力航空母舰B.导弹驱逐舰C.战略导弹核潜艇D.常规小炮艇我的答案:ABC13、核武器目前主要有:A.原子弹B.氢弹C.中子弹D.巡航弹我的答案:ABC14、目前正在研发中的新概念武器主要有:A.定向能武器B.动能武器C.硬杀伤武器D.环境武器我的答案:Abd15、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四次划时代的军事变革包括:A.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变革B.热兵器时代的军事变革C.机械化时代的军事变革D.信息化时代的军事变革我的答案:ABCD16、机械化军事变革的特点有:A.杀伤力极强的战略武器不断出现B.电子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C. 信息技术已普遍运用于军事领域D.出现了合同作战方式我的答案:ABd17、“一战”后期,出现了多种军用飞机,它们包括:A.侦察机B.轰炸机C.歼击机D.强击机我的答案:ABCD18、“二战”期间,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海军重要突击兵力的舰艇有:A.小炮艇B.巡逻艇C.潜艇D.航空母舰我的答案:CD19、信息化时代军事变革的主要特点包括:A.信息化武器升级B.形成数字化军队C. 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D.军事理论有了质的变革我的答案:ABCD20、新军事变革的内容包括:A.新的军事技术B.新的武器装备C.新的体制编制D.新的作战思想我的答案:ABCd21、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组成主要包括:A.精确制导武器B.信息化作战平台C.数字化单兵系统D. C4KISR我的答案:aBCD22、体现新军事变革的新军事理论包括:A.信息化战争理论B.核战争理论C.信息安全理论D.核威慑理论我的答案:AC23、在新军事变革中,军事力量结构变革的总趋向包括:A.缩减陆军B.加强海空军C.提高技术兵种比重D.提高后勤保障人员比重我的答案:ABCD24、在新军事变革中,军队发展方向包括:A.小型化B.多能化C.一体化D.大型化我的答案:AC25、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方式的发展方向包括:A.机械化B.数字化C.精确化D.多维化我的答案:BCD26、初步显示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局部战争包括:A.第四次中东战争B.海湾战争C.科索沃战争D.伊拉克战争我的答案:BCD27、在当今的战争中,能够掌握战争胜负权的一方必须拥有:A.信息化武器装B.机械化作战能力C.信息化作战能力D.机械化武器装备我的答案:AC28、信息化战争过程的特点包括:A.规模较大B.持续时间较长C.精确D.短暂我的答案:CD29、信息空间包括:A.物理空间B.电磁空间C.网络空间D.心理空间我的答案:BD30、非接触作战样式出现的背景包括:A.能够远距离侦察B.高技术武器射程空前远C.高技术武器装备航程空前增大D.作战武器打击精度非常高我的答案:ABCD31、形成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常规作战效能的基础包括:A.军事工程革命B.军事探测革命C.军事通信革命D.军事智能革命我的答案:ABCD32、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中,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包括:A.小型化B.大型化C.一体化D.智能化我的答案:ACD一、单选题1、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开创的是:A.追究个人战争刑事责任实践B.追究国家战争刑事责任实践C.追究政府战争刑事责任实践D.追究议会战争刑事责任实践我的答案:A2、标志近代主权独立国家出现、成为国际关系起点的事件是: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B.巴黎和约C.欧洲三十年战争D. 第一次世界大战我的答案:A3、战争的基础是:A.政治B.文化C.道德D.经济我的答案:D4、当前我国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核心是:A.增强打赢机械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B.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全面战争的能力C.增强打赢核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D.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我的答案:D5、专属经济区,自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的宽度是:A.100海里B.150海里C.200海里D.250海里我的答案:C6、《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的作者是:A.普鲁士的克劳塞维茨B.美国的马汉C.俄国的苏沃洛夫D.法国的吉贝特我的答案:B7、成为中国古代军事百科全书的是:A.明代后期的《武备志》B.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C.汉初的《三略》D.北宋前期的《武经总要》我的答案:A8、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A.武器B.技术C.人D.物质我的答案:C9、10中国加入外空条约的时间是:A. 1980年B. 1981年C. 1982年D. 1983年我的答案:D10、由“条约必须遵守”这一古老国际习惯演变而来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是:A.民族自决原则B.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D.忠诚履行国际义务原则我的答案:D11、战争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A.经济问题B.文化问题C.政治问题D.道德问题我的答案:C12、尊重国家主权的最主要内容是:A.和平共处B.民族自决C.平等互利D.尊重领土完整我的答案:D13、毛泽东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时间是:A.1957年B.1958年C.1959年D.1960年我的答案:C14、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海洋法法典是:A.大陆架公约B.领海与毗邻区公约C.公海公约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的答案:D15、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A.国际组织B.主权国家C.个人D. 法人我的答案:B16、毛泽东对发展洲际导弹问题做出重要指示的时间是:A.1963年B.1964年C.1965年D.1966年我的答案:C1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不应超过的宽度是:A.12海里B.15海里C.20海里D.24海里我的答案:A1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A.战略战术思想B.人民军队思想C.统一战线思想D.人民战争思想我的答案:D19、《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毗连区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的宽度是:A.12海里B.20海里C.24海里D.25海里我的答案:C20、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的时间是:A.1957年B.1958年C.1959年D.1960年我的答案:B21、《制空权》一书的作者是:A.英国的富勒B.法国的博福尔C.意大利的杜黑D.美国的托夫勒我的答案:C22、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两大主题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我的答案:B23、依法从严治军是我党我军:A.改革开放后倡导的治军思想B.新世纪新阶段倡导的治军思想C.一贯倡导的治军思想D.民主革命时期倡导的治军思想我的答案:C24、决定战争的是:A.经济B.政治C.道德D.文化我的答案:B25、新时期我军建设总目标的中心是:A.革命化B.正规化C.现代化D.文明化我的答案:C26、军事思想:A.具有阶级性B.不具有阶级性C.是中性的D.不具有意识形态性我的答案:A27、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关于主权原则内容的核心是:A.领土完整B.互不干涉C.各国主权平等D.相互独立我的答案:A28、提出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我的答案:B二、多选题1、军队现代化包括:A.军事人才现代化B.武器装备现代化C.体制编制现代化D.军事理论现代化我的答案:ABCD。
[《简氏防务周刊》]美军无人机载荷的发展
[《简氏防务周刊》]美军无人机载荷的发展现代无人机在尺寸、重量、作战距离和高度上都有很大不同。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使用的微型无人机如航宇环境公司生产的“指针”无人机只有4千克重,通过手持发射的微型无人机起飞重量从10克~100千克不等,并主要用于执行排级的短程战术侦察任务,微型无人机所携带的全部载荷只有大约50克重。
师旅级执行侦察任务的战术无人机重量通常为150千克~500千克,根据无人机大小尺寸不同,所携带载荷重量为20千克~100千克。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飞行高度约9144米,能够持续飞行24小时,所携带载荷重量约250~500千克。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如“全球鹰”能够执行高空侦察任务,飞行高度约18288米,能够持续飞行36小时,携带载荷重量约1000千克。
尺寸更大的无人机通常能够携带更大的载荷舱,从而使安装更多的传感器相对容易。
固定翼和更大型无人机稳定性更高、侦察能力能强,而更小型旋转翼或垂直起降无人机则具有更好的机动性。
早期战术无人机(TUAV)续航时间受所携带胶卷的限制,因为飞机需返回基地更换胶卷,从而耽搁了飞机获得图像的时间。
数字光电和红外传感器代替了早期安装胶卷的照相机,使无人机能够获得实时或近实时图像。
为满足军事需要,光电传感器发展很快。
通用原子公司生产的RQ-1“捕食者”无人机采用威斯凯姆公司生产的“眼球”视频和热成像仪,但为了使无人机具备激光指示目标能力,很快被雷神公司研制的AN/AAS-44所代替。
2002年,“捕食者”安装了雷神公司研制的AN/AAS-52多频谱目标指示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红外、彩色光电照相机和激光指示器。
美国陆军的RQ-7“影子”200无人机可携带载荷25千克,第二批次传感器设备是基于IAI公司嵌入式光电载荷研制的,安装彩色电荷耦合组件电视机和前视红外传感器。
无人机上将继续安装多波段传感器,用户需要多频谱和高频谱数字光电设备,数据输出更适合于自动目标识别设备,能够定位易逝和伪装目标。
军用机器人介绍
军用机器人介绍标题:军用机器人的介绍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军用机器人作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改变现代战争的面貌。
这些机器人不仅赋予了现代战争更高的技术含量,而且极大提升了战争的效率和可控性。
本文将就军用机器人的定义、种类、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军用机器人的定义军用机器人,是指专门设计用于军事用途的自动化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具备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进行自我导航、决策和执行任务。
它们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力量进行作战,也可以作为人类的辅助力量,帮助士兵更好地完成战斗任务。
二、军用机器人的种类1、地面机器人:地面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陆地上行动的机器人,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防护能力。
它们既可以用于侦察、探测敌方目标,也可以直接参与作战,对敌方造成威胁。
2、空中机器人:空中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空中飞翔的机器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侦察能力。
它们主要用于情报收集、侦察和攻击,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重要情报并实施打击。
3、水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水中行动的机器人,具有高度的潜水和探测能力。
它们主要用于情报收集、探测敌方潜艇和水下设施,能够在隐蔽的情况下实施打击。
三、军用机器人的应用1、侦察和探测:军用机器人具备强大的侦察和探测能力,能够实时获取敌方情报,为军事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攻击和防御:军用机器人可以直接参与攻击和防御行动,对敌方造成威胁,保护我方人员安全。
3、维修和保障:军用机器人还可以用于军事设施的维修和保障,提高军事行动的效率。
四、军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未来的军用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更好地自我决策和执行任务,提高作战效率。
2、多功能化:未来的军用机器人将具备更多的功能,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作战需求。
3、网络化:未来的军用机器人将更加网络化,能够实现机器人之间的协同作战,提高整体作战能力。
4、人机协同:未来的军用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人机协同,实现人与机器的最佳配合,提高整体作战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lcon Watch)工作原理 示意图。
内 置 式 近 程 无 线 电 收 发 设 备,频 率 8 6 8 M H z~ 870 M H z,通信距离约1千米。当目标出现在视 场 15 °~2 0 °范围内时,红 外 探 测 器 将触 发 照 相 机 。 Umra 1G传感器有一种体积更小的改进型号,称做 Umramini,只配备了一个地音探测器和一个麦克风, 也由红 外 探 测 器触 发 照 相 机 。此 外,该 型 探 测 器能 与多种传感设备配套使用。这批改进型号,已经在德 国、瑞典、芬兰、比利时和法国陆军部队、美军特种部 队大量使用。
先进空中布设传感器系统 先进空中布设传感器系统(A ADS)专为海军陆 战队研制。这种传感器配备有稳定装置,可在空投过 程中 保 持 稳 定性并以 头 部向上姿 态 立于 地面。先 进 空中布设传感器系统由声响和震动传感器、传感器管 理软件、信号处理器、双向卫星通信设备、存储设备、 GPS和电池等组成。使用过程中,目标产生的噪声或 震动将触发系统,目标信号将送至工作站进行分析处 理。
1
军事装备 ARMS & EQUIPMENTS
外军先进无人地面传感器
张海翔
无人地面传感设备是现代战争战场 态势感知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 来,外军借助先进通信与网络技术,大力发 展 无 人地面传感设备,扩展了传 统 传感 器 的效能。
美军地面部队
美 军 地面 部队 主要包括陆军、海 军陆 战队及特种部队。其现役无人地面传感装 备主要包括远程战场传感器(Rembass)、 先 进 空中布设传感 器系统、未 来 战斗系 统 无 人 地面监 视 系 统、“地 形 指 挥官系 统”、“费尔康”(Falcon)监测系统和模块 化监视收集观察单元(SCOUT)等。
模块化监视收集观察单元 这 是 一种可 通 过 空中布设 和 人 工 安 放,能够进行声响、震动和光学探测,实时 进行威胁程度识别、排序的模块化系统。 其中,人 工 安放 系 统 是 一种 具有认 知功 能、非视 距的高频 数 据 链 系统,频 率 3 0~ 3 4MHz,数据率22kbps,通信距离可达 20千米。系统可以保证各传感器单元以及
未来战斗系统无人地面监视系统 美军为未来战斗系统(FCS)专门研制了两种无 人地面监视系统(UGS),分别用于开阔地形和城市 地区作战。其中战术无人地面传感器(T-UGS)主要
用于远程战术作战中的开阔地形,可以手动或远程 操作。系统由4个分系统组成,其中的一个分系统包 含三套传感器设备和一个网关节点,由网关节点提供 无线电通信以接入未来战斗系统网络。战术无人地 面传感器中的情报、监视和侦察节点是一种模块化 的分系统,可以处理震动、声响和磁信号,用于跟踪 车辆和人员,识别目标类别和运动方向。所提供的目 标数据经过网关节点计算处理,定位精度会明显增 加。
“费尔康”监测系统 “费 尔康 ”监 测 系 统(F a l c o n)可 采 用 R F 5400VH-MS多传感器节点或RF-5400VH-SS单传 感器节点。前者可以链接三套传感器,一套是震动传 感器,另两套是被动红外或磁传感器;后者在一个时 间内只能支持一套设备,或震动传感器,或被动红外 或磁传感设备。 “费尔康”监测系统的120 47-371X系列震动 探测器可以探测到50米内的车辆,15米内的人员;
“地形指挥官系统” “地形指挥官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可昼夜使用 的光电与声 响 综合 传感 器,能与多种 小型 震动、电 磁、压电以及被动红 外传感 器 搭 配部属,而其最 大 的特点是能够通过卫星传送目标数据。其中,光电 传感器对人员探测距离150米、车辆500米;声响传 感 器对 轻 型车 辆的探测距离可达5 0 0米、装甲车 辆 2500米、直升机10千米。目标数据通过卫星以近实 时方式送至指挥控制站。这一系统的改进型“地形 指挥官系统II”重量只有3千克,其外加的光电探头也 只有11千克。可以对500米内的人员、1500米内的车 辆目标提供识别,而且一名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掌握控 制多部远程传感器。
Rembass II采用了MK-2965/GSR 震 动/声响传感器、MK-2967/GSR红外插入 模块(IPM)和MK-2966/GSR磁插入模块 (MPM)三种基本的传感器转换套件。震 动 / 声 响 传感 器重 约12千克 。对履 带 车 辆 探测距离约350米、轮式车辆250米、人员 75米。这种转换套件是Rembass II的基本 传感设备,也是A N / P R S - 9 战 场反渗 透系 统的基本设备。Rembass II采用了较新的 通 信 技 术,能 在 V H F 频 段 以 猝 发 方 式 发 送目标数 据,通信距离可达15 千米。 Rembass II的另外两种套件也可以插入震 动/声响传感器,通过温差和磁场变化,提 供目标运动方向、目标数量和其它情况。其 中红外插入模块,重660千克,对履带车辆
为满足美军伊拉克和阿富汗作战需 要,“费尔康”监测系统又派生出“冷静观 察”系 统。“冷 静观 察”系 统可以与“费尔 康”系统全面融合,并通过“费尔康II”型 电台,为前线台站和巡逻小组提供无线连 接。“冷静观察”红外传感器在探测到入侵 目标前将一直处于“准备”模式,并在视场 范围内对目标保持连续跟踪。锁定目标后 自动产生帧频,经过压缩发送给用户。
HYDRA网络化监视系统 一种 封装 在 加固 外 壳内,包括 传感 器 处理和通信电子系统的一整套传感设备。 由传感器节点组成动态广域加密无线电网 络,并且 只 用 少 量 节点,就可以覆 盖 方 圆 5 0 0米的较 大区域。系统中的全 景 俯 仰桅 顶像机包括3部红外传感器:近距离大视角 传感器有30°视场,对车辆和人员的探测 距离分别是25米和3米;中距离中视角传感 器是10°视场,对车辆和人员探测距离分 别是60米和40米;远距离小视角传感器具 有4°视场,对车辆和人员的探测距离分别 为200米和100米。 HYDR A网络化监视系统中的声响传 感器配有4部麦克风,相互间按9 0°排列 安装,对固定翼和旋 转翼飞机的探测距 离是3千米、履带车辆1千米、重型轮式车 辆 5 0 0米、轻 型轮式车 辆 5 0米。其它种类 的 传 感 设备,比 如 化 学、生物、辐 射 和 核 (CBRN)设备可以与这类装备一并使用。
Umra 1G传感器 瑞典研制生产的一种由野战计算机、 电池组、天线和两套传感器探针组成的传 感系统。每套传感系统包括一部声响传感 器、一 部震动 传感 器和 三部 磁 传感 器。系 统配备了基于IP的内置式远程无线收发设 备,频率138MHz~144MHz,视距通信距 离可达15千米。部署后,传感器数据将首 先送至基站,通过采用Umrawin软件的便 携计算设备进行处理。各基站可以同时监 管6部Umra。使用中,系统将把目标特点与 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并将不明 的目标存入数据库。同时,独立的单色远程 快闪侦察照相机可对目标进行快速侦照。 快闪侦察照相机配备的是基于IP的
远程战场传感器 远程战场传感器最初应用于越南战 争。当时美 军 在 北 越部 队 重 要 运 输 线“胡 志明 小道”上投 放了大批 远 程 战 场 传感 器 ( A N /G S Q -187 ),对轰 炸 和有效 封 锁北越 部队后勤运输大动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此后,远程战场传感器成了美军地面部队 的标准装备,在海湾战争中的使用更加广 泛,装备数量一度达到6000部。 远程战场传感器的最新型号是 Rembass I( I AN/GSR-8(V)),2004年 开始装备部队。按照美军的计划,其后续 改进型号包括AN/PRS-9战场反渗透系统 (BAIS)和AN/GSQ-257无人地面传感器 设备。
这些传感装备的接收方是AN/PSQ-16手持监视 器(H H M),能 通 过 液晶 显示 或其它便 携 设备掌 握 传感设备的运行情况。系统配备有开放式接口,便于 与新型传感设备综合,包括化学、生物、辐射和核( CBRN)设备、气象设备和射频设备等,还可以用显示 系统控制AN/PPS 5D地面监视雷达系统。最近,美 军又在Rembass II的基础上开发出可通过飞机进行 布设的空中布设远程传感器系统(ADRSS)。
12 0 47- 3 7 2 磁 探 测器对车 辆和 人员的探 测范围分别为25米和3米;12047-373X被 动红外 探测器则分别为10 0米和 5 0米。系 统还包括RF-5000VH-RU中继设备,可以 扩展传感器的通信距离。系统通信频率为 138MHz~174MHz,功率1.5W至5W。使 用中,传感 器向配备 R F- 5 410 传感 器管理 应用和RF-6910 C2PC-CNR态势感知软 件 的手 持 设备、背 负电台或便 携 计 算设备 发出警报信号,所有使用通用映射、军标轨 迹测定和地面部队符号的指挥机构都可共 享这些战术图像。
54 现代军事 · 2009/12
ARMS & EQUIPMENTS 军事装备
3
1.这个 摄 像 机 是T-
U G S 传感 器 的 一 部 分,已 经根据评估测试部队士 兵们的要求进行了改进。 在综合了士兵试用意见之 后,T-UGS传感器被改进 得更轻巧且易于操作。
2.瑞典研制生产的
Umra及Umramini传感系 统。
2009/12 · 现代军事 53
军事装备 ARMS & EQUIPMENTS络连接,通信距离达2千
米,必要时可以通过卫星实现加密远程数
据传送。
欧洲国家军队
欧 洲 国 家军 队也在 加 紧 研 制 装 备 无 人地面传感 器。其中具有代 表 性的是 HYDRA网络化监视系统、Umra 1G传感 器和炮火探测系统等。
指定的地面台站间的双向网络通信。声响 传感器的探测距离约50~350米,光学照 像机具有水平360°、垂直60°观察视场。 昼夜识别距离分别为400米和250米。
“三叉戟”系统哨兵节点 “三叉戟”(Tr ident)系统哨兵节点 2008年开始部署使用。节点利用了先进超 宽带通信网络,标准数据率为50kbps,最 高速率达250kbps。各节点配备有GPS和 4部360°观察红外运动传感器,能支持处 理低分辨率图像和声响、震动和磁数据, 探测距离可达350米。Trident系统哨兵节 点能利用多种电源,其中之一是太阳能, 可持 续 满 足9 0 天的需 要。各节点 加上4节 A A电池重约620克,设备直径76毫米,长 152毫米。这种地面传感器在图像分辨率 和低速率视频方面得到优化,在低功率时 数据率为1Mbps,采用标准功率时,速率可 以达到5Mbps。在2008年,美军还研制生 产了带有内置GPS和红外运动传感器的夜 间观察节点,这种设备最适合用于两个节 点间2千米以上的远距离侦察。战术网关中 继和无线桥接为操作台站提供了链接,而 无线网络控制器则实现了对远程网络的配 置和控制。 2008年3月,美中央司令部为所属部队 一次配备了600部无人地面传感器系统,因 此该区部队 配备总量 达9 0 0 部。其中包括 综合适配传感器接收机、震动和磁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