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相关知识
静脉炎治疗相关知识点总结
静脉炎治疗相关知识点总结
静脉炎治疗相关知识点总结
一、引言
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的炎症反应,多见于长期或经常需经静脉插管或输液治疗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费用。有效的静脉炎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综述一些与静脉炎治疗相关的知识点,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与指导。
二、静脉炎的发生机制
静脉炎的发生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静脉插管技术:插管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插管穿刺点周围肌肤消毒不彻底等因素会增加静脉炎的发生风险。
2. 插管时间:插管时间过长将导致静脉内埋置物与静脉内皮细胞长时间接触,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
3. 细菌感染:细菌通过导管入侵,侵入循环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4. 药物反应:某些输液药物可引起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静脉炎。
三、静脉炎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根据症状和治疗难度,静脉炎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轻度静脉炎表现为注射点有轻微的红肿和疼痛。中度静脉炎表现为注射点有红肿、疼痛,有时伴有硬结。重度静脉炎表现为注射点有明显的红肿、疼痛和硬结,甚至局部出现脓肿。对于不同级别的静脉炎,治疗方法和措施也会有所不同。
四、静脉炎的治疗原则
1. 彻底处理静脉炎的原因:如更换导管、拆除已感染的静脉
内埋置物等。
2. 控制感染:根据感染程度和病情选择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细菌感染。
3. 缓解疼痛和红肿:常用降温、止痛、消炎药物局部处理。
五、静脉炎的治疗方法
1. 局部疗法:可使用热敷、湿敷、紧张细胞呼吸等方法,以舒缓患者的疼痛和红肿。
2. 消炎药物:可根据病情选择静脉或口服抗生素。对于轻度和中度静脉炎,也可尝试外用抗生素软膏。
静脉炎患者的个案护理PPT参考幻灯片
(3)土豆湿敷法:先将土豆洗净,再切成约0.3厘米厚,直径约3厘米的圆形或2厘米
×4厘米的长方形的薄片;然后沿静脉炎的走向一个接一个贴敷;最后在土豆片上包一层保鲜膜,2-4个 小时更换一次。除了把土豆切片外用,还可以将土豆捣成泥状,外敷在静脉炎的患部,其余注意事项同上 。治病原理:因为土豆含有胆碱烷衍生物茄碱,能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淤、止痛作用;同时土豆 中所含的大量淀粉具有吸水作用,能吸收发炎、肿胀组织里的水分,从而起到良好的消肿效果。
2020/3/29
5
目的 病史汇报 静脉炎相关知识 治疗与护理 评价
2020/3/29
6
目的 病史汇报 静脉炎相关知识 治疗与护理 评价
2020/3/29
7
目的
病史 汇报
静脉炎 相关知
识
治疗 与 护理
评价
3 2
目录页
1
Contents Page
4 5
2020/3/29
8Leabharlann Baidu
静脉炎
2020/3/29
体温36.0 脉搏72次/分 呼吸:19次/分 血压:95/53mmhg。 血常规示: 白细胞4.96*109/L 中性粒细胞 4.10*109/L 淋巴细胞0.51*109/L 血红蛋白106g/L 红细胞压积35.40% 血小板186*109/L。
《静脉炎的防治》ppt课件
❖ 更换时间:
留置针:3~7天更换一次,可随针去除。 最长保留时间不宜超过7天。 如有渗出或汗液,透明贴吸收后变为乳白色提示更换。
❖ 中心静脉插管或PICC:
首次24小时更换,以后3~7天更换;如渗出较多,及时更换。
康惠尔透明贴用于预防静脉炎
➢可吸收穿刺部位的渗 液和皮肤分泌的汗液; ➢低敏; ➢3-7天更换一次;
碱性
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 内膜.
pH值—例举部分药物PH值
环丙沙星
多巴胺 吗啡
强力霉素 顺铂
血液PH ^
环吡嘧啶
庆大霉素
钾盐 万古霉素 溶 液
阿霉素
5-Fu 氨苄青霉素
大仑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
生理pH
碱
渗透压
❖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 等渗标准线
Press –以手掌轻按贴片30秒钟,并用手指沿贴片边缘再按
一次,确保粘贴牢固。
静脉血管是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我们要像珍惜我们的生命 一样珍惜它!
作用机理
2 改善局部血运,加速毛细血管的形成,消 除红肿: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低氧张力,毛细血管
生成快,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使组织接近正常生理 状态,加快吸收渗出液。
3 减轻疼痛: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代谢。
静脉炎(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静脉炎(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少数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等,较常见的是外科手术后引发本病。
二病因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
三临床表现1.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四肢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患肢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累及深静脉,出现患肢凹陷性肿胀,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局部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
2.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
浅静脉炎症发生部位不定,具有间歇性、游走性和全身各处交替发作的特点,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合并女性生殖器官及胰腺肿瘤。
3.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
胸壁、乳房、两肋缘及上腹壁浅静脉血栓形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亦称Mondor病。
四检查1.实验室检验
(1)血常规根据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增高程度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凝血可有D-Dimer升高等血栓形成表现。
认识静脉炎的症状,及时预防和治疗
认识静脉炎的症状,及时预防和治疗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静脉炎,本文将介绍静脉炎的症状表现,并给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一、静脉炎的症状表现
疼痛:静脉炎患者常常感到局部疼痛,特别是在活动或压迫受影响部位时。
红肿:受影响的血管周围可能会出现红肿,这是由于炎症引起的。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这是由于炎症引起的全身反应。
硬结:受影响的血管周围可能会出现硬结,这是由于炎症引起的纤维组织增生。
二、静脉炎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新陈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风险。
饮食调整: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的关键。患者应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的摄入。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风险。
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静脉炎的发生风险。因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促进血液循环。
三、静脉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的静脉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如消炎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对于严重的静脉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红肿等症状。同时,适当的运动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静脉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清除炎症和修复受损的血管。
总之,认识静脉炎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调整、避免长时间久坐等措施可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同时,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您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静脉炎,保持健康的血管健康。
静脉炎及静脉外渗的相关知识
静脉炎及静脉外渗的相关知识
1静脉炎定义
静脉炎是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内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2临床表现
患者常主诉注射部位有热、痛、紧绷及胀感, 沿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条索状的红线, 触诊时有发热发硬的感觉。但此时输液速度可能不变、减慢或停止, 其取决于血栓形成与否, 与造成阻塞的情况。
3静脉炎的分级
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 S 的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标准:
0 无临床症状
1 穿刺部位有红斑, 伴有或无疼痛;
2 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 伴有或无水肿;
3 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 伴有或无水肿, 静脉条纹形成, 可触及索状物;
4 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 伴有或无水肿, 静脉条纹形成, 可触及索状物, 长
度> 2. 5 cm (1 英寸) , 并有脓性渗出。
4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主要有以下7 方面:
(1) 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
(2) 穿刺人员的操作技术不佳。
(3) 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4) 导管针留置时间过长。
(5) 固定方法不当。
(6) 输入液体的酸碱性太强或由于药物不相溶而造成沉淀。
(7) 患者的身体情况, 如年龄或疾病造成的血管壁脆弱。
5静脉炎的分类
根据静脉炎的形成原因, 可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和细菌性静脉炎3 大类。511机械性静脉炎症状穿刺静脉出现红,痛
通常导致机械性静脉炎有3 大主要原因:
(1) 不恰当的固定方法: 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 造成针管的滑动。
(2) 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 导致血管壁受到刺激。
(3) 穿刺部位太接近关节处: 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发生炎症。512化学性静脉炎症状穿刺静脉顺走行方向发红,局部压痛
静脉炎名词解释
静脉炎名词解释
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的炎症性变化,通常发生在静脉内管腔或周围组织,常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其主要病因包括局部静脉损伤、血栓形成、静脉壁感染等多种因素。
静脉炎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浅静脉炎是指静脉炎累及肌肉浅层的静脉,其特点是疼痛、红肿、硬结,在受累部位常可触及有压痛点。常见的浅静脉炎有趋缘性静脉炎、血管炎引起的浅表静脉炎等。深静脉炎是指静脉炎累及深层的静脉,其特点是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出现靶样或鳞片状皮肤变化,受累部位可有深部静脉回流阻塞等症状。常见的深静脉炎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静脉炎、糖尿病微血管病引起的静脉炎等。
静脉炎的病因复杂,常见的病因包括局部损伤,如静脉插管、输液、注射药物等操作,长时间卧床、外伤等。此外,人体内的感染也是引起静脉炎的因素之一,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可导致静脉炎。其他还包括内科疾病诸如肝硬化、癌症等也是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之一。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疼痛常在静脉受压附近最为明显。深静脉炎可出现局部皮肤变色,如靶样或鳞片状皮肤变化,甚至发展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需注意的是,由于静脉炎与其病因密切相关,因此对于病因明确的患者,需同时对病因进行治疗。
诊断静脉炎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格检查,如局部红肿、疼痛、硬
结等常见体征。此外,血常规、血培养、静脉超声、静脉造影等检查也常用于诊断。治疗的方法与病因有关,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局部抗感染、输液、药物治疗等。
总之,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炎症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静脉损伤、感染等。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格检查,治疗方法与病因有关。及早发现并治疗静脉炎,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减轻症状。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时间卧床、静脉插管等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以防发生静脉炎。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引言概述: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它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预防和护理静脉炎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预防和护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静脉炎的相关知识。
一、预防静脉炎的措施
1.1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
首先,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应优先选择深静脉通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对于需要短期输液的患者,可以选择浅静脉通路,但应注意选择无明显静脉炎迹象的部位。
1.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插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操作区域的清洁。使用无菌手套、面罩和帽子,并在插管前进行彻底的手部消毒。此外,还应使用无菌的消毒剂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侵入。
1.3 规范输液操作
输液操作是预防静脉炎的关键环节。医护人员应掌握正确的输液技巧,包括正确选择输液设备、合理调节输液速度、避免输液过程中的污染等。此外,定期更换输液器具和输液管路,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二、护理静脉炎的方法
2.1 及时观察患者症状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特殊是静脉插管部位是否浮现红肿、疼痛、渗液等炎症症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2 加强局部护理
对于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局部护理。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插管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和磨擦等。此外,还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外敷,以减少细菌感染。
2.3 赋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静脉炎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赋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按时赋予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还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时向医生汇报。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辅导:静脉疾病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辅导:静脉疾病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辅导:静脉疾病
静脉疾病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好发于下肢。主要分为两类:下肢静脉逆流性疾病,如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辅导:静脉疾病。
静脉疾病
静脉疾病比动脉疾病更为常见,好发于下肢。主要分为两类:下肢静脉逆流性疾病,如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包括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的解剖与血流动力学具有不同于动脉的特性,在静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影响。
一、解剖结构与血流动力学
下肢静脉解剖下肢静脉由浅静脉、深静脉、交通静脉和肌肉静脉组成。①浅静脉,有大、小隐静脉两条主干。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自外踝后方上行,逐渐转至小腿屈侧中线并穿人深筋膜,注人腘静脉,可有一上行支注人大隐静脉。大隐静脉是人体最长的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内侧,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和大腿内侧上行,在腹股沟韧带下穿过卵圆窝注人股总静脉。大隐静脉在膝平面下,分别由前外侧和后内侧分支与小隐静脉交通;于注人股总静脉前,主要有五个分支: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旋骼浅静脉、股外侧静脉和股内侧静脉。② 深静脉,小腿深静脉由胫前、胫后和排静脉组成。胫后静脉与胖静脉汇合成一短段的胫腓干,后者与胫前静脉组成腘静脉,经腘窝进人内收肌管裂孔上行为股浅静脉。在小粗隆平面,股深静脉与股浅静脉汇合为股总静脉,于腹股沟韧带下缘移行为骼外静脉。③小腿肌静脉,分为:排肠肌静脉和比目鱼肌静脉,直接汇人深静脉。④ 交通静脉,穿过深筋膜连接深、浅静脉。小腿内侧的交通静脉,多数位于距足底(13±1 ) cm , (18±1 )cm 和(24±1 ) cm 处;小腿外侧的交通
知识点输注时可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输注时可引起静脉炎的药物
1.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可引起局部注射部位疼痛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2.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给药部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比较罕见;
3.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局部常见不良反应有注射局部刺激反应、疼痛、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水肿等;
4.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部位出现的静脉炎的案例罕见;肌内注射区疼痛的情况较少,但有出现硬结的可能;
5.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本品耐受情况良好,局部常见不良反应有血栓性静脉炎;
6.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局部不良反应有静脉炎,发生率为1.86%;
7.注射用头孢他啶:本品的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少数病人可出现注射部位轻度静脉炎;
8.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引起静脉炎;
9.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局部反应:肌内注射时,本品耐受性良好,偶有一过性的疼痛;与其它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一样,用静脉插管输注时,有些患者会有输注部位静脉炎;
10.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最常见的局部反应:静脉注射后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后可有局部硬结压痛;
11.注射用美罗培南: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频率不明;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如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12.注射用氨曲南:静脉给药偶见静脉炎,肌内注射可产生局部不适或肿胀,发生率分别约为1.9%和2.4%;
13.注射用磷霉素钠:注射部位静脉炎;
14.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时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15.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静脉炎罕见;
16.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静脉滴注可能引起静脉炎;肌内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疼痛、硬结和无菌性脓肿;
静脉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静脉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通常发生在静脉内壁发生炎症的情况下。静脉炎的症状多种多样,早期症状可能不太明显,但一旦发展成为严重的静脉炎,症状就会变得非常明显。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症状:
1. 疼痛,静脉炎患者常常会感到受累部位的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轻微,有的剧烈。
2. 红肿,患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发热的症状,触摸时有明显的热感。
3. 静脉硬结,患处的静脉可能会出现硬结,触摸时明显可感觉到。
4. 皮肤变色,患处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紫红色、青紫色等异常变色。
治疗方法:
1. 静脉曲张的患者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应该适当休息,
保持腿部肌肉的活动,避免加重静脉曲张的症状。
2. 饮食调理,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
水果、蔬菜、豆类、全麦食品等,有助于增强血管壁的弹性。
3. 药物治疗,可口服或外用一些消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
乙酰氨基酚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红肿症状。
4. 物理治疗,如局部热敷、按摩、提高患部的高度等,有助于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红肿。
5.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静脉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静脉曲张手术、静脉置管手术等,以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症状多种多样,严重的静脉炎
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及时了解静脉炎的症状及
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静脉炎都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
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如果出现了相关症状,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科普知识
目录 简介 症状和诊断 病因和风险因素 治疗和预防 并发症和预后 结论
简介
简介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 的颅内血管疾病,常见于儿童和年轻成 人。 它是乙状窦内的血液凝结形成的血栓导 致的炎症反应。
症状和诊断
症状和诊断
**症状**:头痛、视力模糊、眼球突出 、面部肿胀、癫痫发作等。
**治疗**: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包括抗 凝血治疗、抗生素、抗炎药、抗抽搐药 等,严重情况可能需要手术。
**预防**:预防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的 最佳方法是减少发病风险因素,保持良 好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
并发症和预后
Biblioteka Baidu
并发症和预后
**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乙状窦 血栓性静脉炎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 损伤、中风、视力丧失等并发症。 **预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能够显 著改善预后,但某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 长期的神经系统障碍。
**诊断**:通过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 查来确定是否存在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
病因和风险因素
病因和风险因素
**病因**: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 与感染、炎症、外伤、手术等因素有关 。 **风险因素**:免疫系统问题、孕产期 、头部创伤、静脉导管使用等可能增加 患病风险。
治疗和预防
治疗和预防
结论
结论
静脉炎相关知识
适当运动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静脉炎的发 生。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代谢,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曲张的发生,从而预防静脉 炎的发生。如瑜伽、太极拳等。
05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静脉炎的主要病因包括静脉注射或输 液过程中的机械性损伤、化学刺激、 细菌感染等。
发病机制
静脉炎的发病机制涉及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炎症反应、凝血系统激活等多 个方面。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红肿、疼痛、灼热感、压痛明显,以及沿静脉走行 局部硬结等。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 静脉炎。
个性化预防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预防保健计划,提高预防效 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充 足的睡眠,避免长时 间站立或久坐,定期 伸展肢体,减轻局部 压力。
合理饮食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 物,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和用力排便 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 。
适当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游泳、瑜 伽等,以增强血管弹 性,促进血液循环。
静脉炎相关知识
B.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液体酸碱度过高、
溶质的浓度过高,都会致血管内膜受损,管壁通透
性增加,药物容易渗入皮下间隙。引起静脉毛细血
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
发生静脉炎。
C. 细菌性静脉炎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尘埃、玻璃屑、
细菌入血,使血管壁变硬发炎。穿刺部位感染或留
局部处理:湿敷、封闭
局部外敷:使用喜疗妥。
在穿刺近端0.5cm处,沿静脉15cm内图用喜疗妥
软膏,厚度为3.0mm均匀涂抹,顺血管方向以螺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旋式方法轻轻按摩。
静脉炎的治疗
• 使用硫酸镁
取药液浸湿方纱布后敷于受损静脉或周围组织
损伤处,纱布干或凉随时更换。
• 使用如意金黄膏外敷的方法
取金黄膏适量涂于敷料上外敷于受损静脉或周
疗效果。
严格掌握配药时间 严格掌握药物配制后的有效时间,规定现用现配。
临床表现:沿静脉的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血管因素: 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淋巴循环状况以及患者的营养等全身状况。
输液过程前、输液过程中,输液后的护理观察,选择较细的血管穿刺,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血管穿刺。
• 严格掌握配药时间 严格掌握药物配制后的有
效时间,规定现用现配。禁止将多瓶待输入药物同
静脉炎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 赛肤润
•
•
• 方法:在发生静脉炎部位的皮肤区域采用赛肤润喷洒 并轻轻按摩 4~5 min,使之吸收,禁止拿捏按摩,每 天 3 ~4 次。
•
• 机理:赛肤润是一种含有过氧化脂肪酸酯的液体敷料, 主要由人体必要的哑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植物固 醇、VitE 等成分组成,在局部喷洒后,可形成脂质保 护膜,防止水分流失,营养皮肤。赛肤润不仅能加快 修复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而且能增加上皮细胞的生 长速度,同时增加皮肤的弹性和质量。
• 一、新型敷料 • 水胶体类敷料外敷 • • 方法:保留留置针者,用水胶体类敷料粘贴于穿刺点上方。
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皮肤待干后粘贴紧密,不留气泡, 有气泡或污染时更换,或随留置针更换。 • • 机理:水胶体敷料由亲水胶肽微粒的明胶、果胶、羧甲基 混合组成,可吸收少到中量渗液,具有部分清创作用,能 够消除红肿,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的低氧张力,毛细血 管生长快,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快吸收渗出液、减轻疼痛、 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和代谢;防止坏死,水胶体有溶解纤 维蛋白的作用,保证局部组织正常的代谢功能。 • 处理:先拔除浅静脉留置针,局部予碘伏消毒,待完全干 燥后,取水胶体敷料 贴局部外敷
9
• 硼酸联合硫酸镁湿外敷
•
• 方法:在静脉炎早期(6 h 内)先用 3% 硼酸溶液 冷湿敷于静脉炎的发生部位,湿敷面积稍大于静 脉炎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 物理因素: 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 作用,液体输液量,温度、速度、时间、压力是 否与静脉管舒缩状态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 因此输液针及固定方法的选择不当也可引起静脉 炎。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 操作者因素: 与患者全身情况及护士的技术和责 任心有关。输液过程前、输液过程中,输液后的 护理观察,选择较细的血管穿刺,短时间内反复、 多次在同血管穿刺。 • 血管因素: 主要指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淋 巴循环状况以及患者的营养等全身状况。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 与留置针的使用有关
留置针
留置时间为96小时,如 有渗血、红肿,疼痛 及时更换;拔针后需 消毒穿刺部位;拔针 后24小时不能洗澡
异物
管理不当
无菌操作不严
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
•
静脉的选择
血管应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 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免多次穿刺,对长期 输液的患者,应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应从远端向近端,避开靠近关节、瘢痕、受伤、 感染的静脉。
静脉炎的预防
• 严格掌握配药时间������ 严格掌握药物配制后的有 效时间,规定现用现配。禁止将多瓶待输入药物同 时配制, 避免配好的药物长时间放置, • 控制微粒输入������ 治疗室应早晚各用紫外线空气 消毒一次, 尽量减少人员的走动。使用精密输液器。 (精密输液器可以过滤15um以下的微粒) 防止药物结晶、沉淀而致静脉炎。
不容忽略血流变缓的的因素: 偏瘫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2% 卧床或术后下肢活动少血流缓慢 局部包扎与滞动
输液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不溶性微粒
• 微毛细血管直径6—8μm,最小3—4μm • 微粒超过7—12μm,可引发热原反应、菌血症、 微栓塞、血栓、肉芽肿、血小板减少症、变态反 应等
药物因素所致静脉炎的预防
静脉炎的相关知识
综合科
张小炅
静脉炎的定义
• 静脉炎是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 血管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 即在静脉导管插入部位或直至其入口处出 现疼痛、不适、触痛、不同程度的红斑、 可触及的硬结,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
静源自文库输液疗法
•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疗法已成为大多数疾病 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输入药物种类多,联合用 药多,有些药溶液浓度高、刺激性强或静脉内放 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或在输液过程中 无菌操作不严等都易引起静脉壁的化学性或感染 性炎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 甚至影响药液的顺利输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应重视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并针对发生的原因,给予积极预防。
静脉炎的治疗
• 使用硫酸镁 取药液浸湿方纱布后敷于受损静脉或周围组织 损伤处,纱布干或凉随时更换。 • 使用如意金黄膏外敷的方法 取金黄膏适量涂于敷料上外敷于受损静脉或周 围组织损伤处。每日2次,直到痊愈。 • 物理疗法 :红外线照射等 • 对合并感染者,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 对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者,应加强营养
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
• • • • • 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 增加患者痛苦 治疗费用增加; 病人满意度下降; 医患投诉;
静脉炎的分级
• 1级为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 • 2级为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 • 3级为中度肿胀,重度疼痛,水泡形成, 直径小于1cm • 4级为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 泡大于1cm,影响肢体功能
输液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药液pH值
• • • • • 正常血浆pH值:7.35—7.45 输入药物会造成血浆pH值改变 过酸过碱均会造成血管损伤 药液pH值7—7.4时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下降 pH值不同的两种药液混合静脉给药容易发生静脉 炎
输液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药液渗透压
• 血液渗透压:285 mOsm/kg.H2O • 药液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静脉炎的分级
• 一级 三级
• 二级
四级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沿静脉的走向出现条索状红 线,局部组织出现红、肿、热、痛,机 能障碍。
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分类
A. 机械性静脉炎 穿刺部位固定不牢靠,针管滑动; 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关节活动使针管与血管壁 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选用的留置针或输液 针与血管壁摩擦引起发炎,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 次穿刺损伤静脉发生静脉炎。 B. 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液体酸碱度过高、 溶质的浓度过高,都会致血管内膜受损,管壁通透 性增加,药物容易渗入皮下间隙。引起静脉毛细血 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 发生静脉炎。 C. 细菌性静脉炎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尘埃、玻璃屑、 细菌入血,使血管壁变硬发炎。穿刺部位感染或留 置导管逆行感染 D. 血栓性: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或输液微粒 形成栓子
输液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药物的输注速度
液流>血流时,会引起机械性静脉炎,同时会导致渗出而 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 外周小静脉 5ml/min • 手背及前臂静脉 <90 ml/min • 肘部及上臂静脉 100—300 ml/min • 锁骨下静脉 1—1.5 L/min • 上腔静脉 2—2.5 L/min
• 静脉保护性措施
• 正确掌握给药方法,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 度
• 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选用粗大的血管或留 置深静脉导管
• 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混匀后再使用, 防止药液渗出血管外 •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监控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 与留置针的使用有关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 2 ,操作技术不良 3 ,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5,固定方法不当
静脉炎的预防: 健康宣教
• 加强无菌观念及技术能力������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苦练基本功, 提高穿刺成功率。 •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滴速������ 对刺激性强的药物 应先输、慢输, 避免短时间内血管内药物浓度太高 而刺激血管壁; 而刺激性小的药物, 平衡液应后输, 则可避免刺激性药物滞留在血管内而致静脉炎。
静脉炎的药物因素
• • • • 药液pH值 药液渗透压 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 不溶性微粒
药物的输注速度 输液时间长短 药物的浓度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药物因素----机理 药物的浓度、酸碱度、渗透压、药物的毒性 ----血管内膜受累 ----- 血小板发生凝集----释放 前列腺素 血管壁通透性 增高 局部血管白细 胞浸润 静脉炎 形成。
静脉炎的预防
• 合理膳食补充营养������ 营养不良, 免疫力低下的 患者, 应加强营养, 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 必 要时补充血液或能量合剂, 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 的修复能力和局部炎症的抵抗能力。 • 留置针和敷贴选择、保留及更换。 • 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静脉炎的治疗
• • • • 立即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 局部处理:湿敷、封闭 局部外敷:使用喜疗妥。 在穿刺近端0.5cm处,沿静脉15cm内图用喜疗妥 软膏,厚度为3.0mm均匀涂抹,顺血管方向以螺 旋式方法轻轻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