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乙状结肠癌

合集下载

乙状结肠癌并发盆腔脓肿1例

乙状结肠癌并发盆腔脓肿1例

治疗 1 0 d ( 三代 头孢+ 甲硝唑 3 d 、 泰能 7 d ) , 患者 发热及 腹痛症状 略有 改善后 又出现反复 ; 1 1 月2 5
日出现 黑便 1次 ,复 查 B超 提 示 盆 腔包 块 较 前 增 大 。经 各 科 室会 诊 讨 论 后 于 2 0 1 3年 1 1 月 2 5 E t 普 外 及 妇 产科 同 台行 剖 腹 探 查术 , 术 中见 大 网 膜 大 量
死并有脓液。 术中病检 回报大网膜结节为转移性低 分化腺癌 , 肿块为低分化腺癌。行 乙状结肠肿块姑 息切除+ 横结肠双造瘘术。术后患者入 I C U加强监
护, 先 后 予 泰能 、 替 考拉 宁抗 感 染 治 疗 , 同时 予 补 白
疗. 发热腹 痛等症状无 明显缓解 , 于1 1 月 1 5日转
C R P 、 降钙素原显著升高 ; l 2 项肿瘤标记物无异常 , 生殖道分泌物未见支 原体 、 衣 原体及淋球 菌 , 多 次
血 培养 及 盆 腔脓 液 培 养 均未 见 细 菌 生长 。C T检查 : 子 宫及 双 附 件 区 团块 状 低 混 杂 密 度 灶 . 最 大 横 截 面 1 3 . 1 x 8 . 2 c m, 强 化 不 明显 , 炎性 改变 可能性 大 ; 复 查 B超 :盆 腔 内约 l 2 . 6 × l O . 2 × 1 1 . 8 c m低 回声 为 主
热带 医学杂志
2 0 1 4年 9月第 1 4 卷第 9 期
J T r o p M e d , S e p . 2 0 1 4 。 V o 1 . 1 4 , N o . 9

病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告 ・
乙状结肠 癌并 发盆 腔脓 肿 1 例

一例乙状结肠癌伴肿瘤穿孔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护理

一例乙状结肠癌伴肿瘤穿孔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护理

154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2021年1月第7卷第1期No.7 roll up No. 1 Issue, January, 2021健康科学-健康管理慝学D01:10.19335/ki.2096-1219.2021.01.057一例乙状结肠癌伴肿瘤穿孔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护理查言,曾明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082)摘要:总结1例乙状结肠癌伴肿瘤穿孔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的处理经验,该个案为患者肠癌术后腹壁感染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两端各一处伤口,分别形成窦道逐渐皮下组织贯通,伴有大量恶臭脓液渗出为特点,针 对患者伤口进行全面评估、遵循T IM E原则理论,综合运用伤口护理方法;局部采用锐器清创、造口袋管理伤口渗液,使用新型敷料优拓S S D填塞保持引流通畅、抗感染;同时给予营养饮食指导促进伤口愈合,历时42d患者 伤口顶端闭合,窦道内肉芽填充,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乙状结肠癌肿瘤穿孔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伤口护理本文引用格式:查言,曾明秀.一例乙状结肠癌伴肿瘤穿孔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护理⑴.智慧健康,2021,7(1):154-156.Nursing Care of A Patient with Sigmoid Colon Cancer Accompaniedby Perforation of Tumors and Poor Healing of Abdominal IncisionZHA Yan, ZENG Ming-xiu*(Shanghai TCM- Integrated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200082) ABSTRACT: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a case of sigm oid colon cancer with tumorperforation, which was caused by infection of abdominal wall after operation, with a wound at both ends of the incision, forming sinuses and gradually penetrating subcutaneous tissue, accompanied by a large amount of malodorous pus exud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ime principl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wound care methods was carried out for patients' wounds. Sharp instruments were used for debridement and pocket making for management of wound exudate. A new type of dressing was used to maintain smooth drainage and anti infection. At the same time, nutritional diet guidance was given to promote wound healing. After 42 days, the top of the wound was closed and the granulation in the sinus was fille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satisfactory.KEY WORDS: Perforation of sigmoid colon cancer; Abdominal incision; Poor healing; Wound care〇引言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外科 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

B超诊断乙状结肠癌1例

B超诊断乙状结肠癌1例

B超诊断乙状结肠癌1例
杨晓梅;李江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06(30)5
【摘要】患者男,46岁。

左下腹包块30天入院。

近一年来,排便次数增多,腹痛,腹胀,消瘦,乏力,经中西药治疗无效。

查体:T37.2℃,P72次/min,R、BP正常,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左侧腹扪及7cm×6cm×2cm大小之包块,质硬,有一定的活动度,边界清。

超声检查:于左侧腹脾曲下探及
90mm×85mm×63mm不均质的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光点不均匀,结肠管壁可见粘膜中断现象。

【总页数】1页(P401-401)
【作者】杨晓梅;李江
【作者单位】贵阳市南明区医院,550002;贵阳市南明区医院,5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5
【相关文献】
1.经腹部B超诊断与阴道B超诊断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效果 [J], 陈娟
2.B超诊断乙状结肠癌1例 [J], 黄庆宁;杨凤
3.异位妊娠诊断中阴道B超与腹部B超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J], 叶应方
4.异位妊娠诊断中阴道B超与腹部B超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J], 叶应方
5.B超诊断乙状结肠癌并乙状结肠膀胱瘘1例 [J], 王燕琴[1];房世保[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状结肠癌肝转移病例分享

乙状结肠癌肝转移病例分享

病史简介
• 化疗联合Avastin期间AST、TBIL、DBIL变化情况
Avastin+xeloda
2015/7/14
Avastin+xeloda
Avastin+xelox
病史简介
患者自第3周期化疗开始出现腹胀加重,进行性消瘦, 乏力、纳差,间断发热,体质虚弱,ECOG 2分
AST:274.5u/l,TBIL:108.5μmol/L,DBIL:80.5μmol/L 腹部及盆腔CT:肝脏转移瘤明显增大、增多,肝脏体
39.3-80.7 %
人结肠癌Ls174t
50-200 mg/kg
20.3-83.7 %
人结肠癌HCT-116
50-200 mg/kg
41-81.2 %
人结肠癌HT-29
50-200 mg/kg
37.2-74.5 %
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
50-200 mg/kg
29.2-72.8 %
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
病史简介
基因检测:KRAS基因外显子2突变,外显子3和NRAS均无突 变,EGFR基因、BRAF基因均无突变;VEGFR基因表达检测 结果高,VEGFR1mRNA高表达,VEGFR2 mRNA中偏高表达, VEGFR3 mRNA中偏低表达
诊断:乙状结肠腺癌Ⅳ期 肝转移 腹腔淋巴结转移
2015/7/14
病史简介
2015/7/14
病史简介
停药5天
2015/7/14
阿帕替尼 500mg 阿帕替尼 500mg
2015-3-12
2015-3-20
病史简介
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
2015/7/14
治疗前后CT对比

巨大乙状结肠癌一例报告

巨大乙状结肠癌一例报告

巨大乙状结肠癌一例报告
张桥林;胡铁头
【期刊名称】《武警医学》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乙状结肠癌并发慢性或急性肠梗阻屡见不鲜,而巨大乙状结肠癌无肠梗阻和明显粘液血便史文献报道较少,我院30多年来仅遇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刘某:女性、68岁,因排便异常5个月,发现左下腹肿块二个月余,于1988年2月21日入院。

患者于1987年10月开始反复
【总页数】1页(P55-55)
【作者】张桥林;胡铁头
【作者单位】[1]广东总队医院外一科;[2]广东总队医院外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2
【相关文献】
1.儿童乙状结肠癌并肝转移一例报告 [J], 刘赟;刘华瑞;吴星恒;邹芹
2.小儿巨大阑尾并巨大粪石一例报告 [J], 郭敏杰
3.乙状结肠癌单个巨大肝转移灶一例 [J], 陈功勤;郭慧
4.腹腔镜治疗双原发膀胱癌及乙状结肠癌一例报告 [J], 罗标;姜福全;刘鑫;李宏岩
5.乙状结肠癌睾丸鞘膜转移一例报告 [J], 赵斌;他同生;王启林;张国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状结肠癌术后病例讨论

乙状结肠癌术后病例讨论

既往史
1、高血压 2、乙状结肠肿瘤切除+横结肠造瘘术
辅助检查
1、CT:乙状结肠术后,肝脏多发转移,右侧胸膜钙化灶, 胆囊术后可能,右肾囊肿,主动脉硬化 2、化验:肿瘤标志物GI19-9Ag:1945U/ml,
电解质示:钾 血常规:白细胞10.55 10^ 9/L 粪常规:红细胞+++
思考
1、患者现存的护理问题? 2、该患者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3、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3〕内镜治疗结肠镜、小肠镜下止血作用有限,不适用急性大出血,尤其对弥 漫性肠道病变作用不大。具体方法有:氩离子凝固止血〔APC〕、电凝止血〔包 括单极或多极电凝〕、冷冻止血、热探头止血以及对出血病灶喷洒肾上腺素、
凝血酶、立止血等药物止血。对憩室所致的出血不宜采用APC、电凝等止血方法 ,以免导致肠穿孔。
治疗
〔4〕微创介入治疗在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出血部位后,可经导管进展止血治疗。 大局部病例可到达止血目的,虽其中局部病例在住院期间会再次发生出血,但其 间改善了病人的全身情况,为择期手术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 〔5〕手术治疗在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不明确的情况下,不主张盲目行剖腹探查, 必要时可考虑剖腹探查术:
治疗
〔1〕对症治疗慢性、小量出血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病因〕治疗。急性大量出 血时应该卧床休息、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静脉通路并测定中心静脉
压。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时引起窒息。并针对原发疾病采取相应的
治疗。
〔2〕补充血容量急性大量出血时,应迅速静脉输液,维持血容量,防止血压下 降;血红蛋白低于6g/dl,收缩血压低于12kPa〔90mmHg〕时,应考虑输血。要 防止输血、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

乙状结肠癌单个巨大肝转移灶一例

乙状结肠癌单个巨大肝转移灶一例
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预 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感染性肿瘤防控学组. 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J].中华肝脏病 杂志,2021,29(1):25 - 40. [13]孙国哲,王铮,刘芬.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2009, 23;236 - 237.
见神经侵犯;(切缘)未见癌。(2)慢性胆囊炎。免疫 组化结果:CK - Pan( + )、CK7( - )、CK20(小灶 士)、 CEA(小灶 士)、CDX - 2( + )、Ki67(85%)、ViHin
(+ )o
讨论 继发性肝癌原发灶大部分来源于结直肠 ,
Abrams对1 000例继发性肝脏转移恶性肿瘤进行尸 体解剖,发现结肠肝转移占据了 65%[门。临床上根 据转移灶发病与原发灶发病时间可以分为三种类 型,早发型、同步型、迟发型,临床上以同步型居多, 迟发型相对较少⑵。继发性肝癌转移灶常表现为单 个或者多个结节,一般以多个大小不等转移病灶为 主,Eisuke Yamamoto⑶1例病例报告了一篇结直肠 癌术后S7段肝转移灶,并进一步提到结直肠癌单发 肝脏转移灶的文章少。在消化系统肝转移当中,不 到5%患者出现单个肿瘤结节,大部分转移灶直径 在7 cm左右发现⑷。转移灶的数目是决定患者手 术预后一个指标,低于或等于2个转移灶预后效果 明显优于多个转移灶,现在认为,虽然肝血窦具有丰 富的血液,但是肝脏转移灶不会出现肝内扩散⑸。 目前单个转移灶治疗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没有形成 诊疗指南,但完整切除单个转移病灶能够延缓疾病 进展,半肝切除术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及总生存期,未经治疗的肝转移病人的中位生存期 仅6.9个月,无法切除病人的5年存活率接近0 ;而 肝转移灶可完全切除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 5年存活率可达30%〜50%[6,7]。除此还有靶向治 疗、免疫治疗、动脉栓塞及射频消融等方法,半肝切 除目前已经得到大多数专家认同〔8⑼。

乙状结肠类癌1例

乙状结肠类癌1例

征) , 并且 患 者 血 中 5 - H T及 尿 中 5 一 吲 哚 乙 酸 升 高 时, 能够 提示该 病诊 断 。 2 . 1 影 像 学 特 点 消 化 道 类 癌 多 发 生 于 黏 膜 深
部— — 黏膜 腺基底 部 的嗜银 细胞 。主要是 由于嗜银 细胞 聚成 团 向腔 内外呈 膨胀 性 生长 。结合 相关 文 献
未 累及 肠 壁全 层 , 周 围淋 巴结无 肿 大及 粘 连 。 行局
部 肠管 切 除 。术 中 、 术后 病理 : 肿 瘤细 胞核 大小 较 一
作者 简 介 : 李亚新 , 本科学历, 主任医师, E - ma i l : l i y a x i n c d@ s i n a .
c om . cn
图1 乙状 结 肠 钡 灌肠 造 影 检 查
病变边缘不规则并 呈浅 分 叶状 , 病 变 表 面 黏 膜 似 呈 现 出 网格 状 改 变, 其 问 散 在 不 规 则 点状 积钡 区
为1 0 0 HU。肿 物 与 病 变 分 界 较 清 楚 。C T诊 断 : 乙
状 结肠 占位 性 病 变 ( 良性 病 变 可 能 性 较 大 ) 。钡 灌
武警医学
2 0 1 5年 3月 第 2 6卷
第 3期
M e d J C h i n P A P F ,V o 1 . 2 6, N o . 3 , Ma r c h , 2 0 1 5
3 0 3
乙 状 结 肠 类 癌 1例
李 亚新 , 崔 志强 , 崔 冰
【 关键 词】 数字 胃 肠机 : 结肠类癌 : 充盈缺损 【 中国图书分类号 】 1 1 7 3 5 . 3 5
隆起性 病变 ( 3 6 m m× 2 4 m m) , 呈分叶状 , 表 面 分 布

乙状结肠癌

乙状结肠癌

乙状结肠癌张XX,女,38岁。

2010年11月26日就诊。

患者因便血于2010年11月诊断为乙状结肠癌,并于2010年11月12日手术切除。

病理证实为乙状结肠腺癌,已侵润至右侧输卵管、阔韧带、子宫角,与膀胱有癌性粘连。

乙状结肠的肠系膜、后腹膜,肠系膜下动脉附近均有淋巴结肿大,为癌转移。

肝左叶有结节、镰状韧带处也有结节,也为癌肿转移。

虽经手术切除原发病灶,但已为晚期。

手术后即延余诊治,当时一般情况甚差,消瘦明显,乏力,胃纳减退,大便时结时溏,有时腹痛,刻诊:无黄疸,亦无腹水,肝肿大不明显,也未及明显腹部肿块。

苔薄,舌质稍淡,脉软滑不数。

根据以上情况,虽然已有多处转移,但原发癌灶已做根治,目前表现,辨证当以脾虚为主。

治亦从健脾为好。

所谓“病气大退,正气未复,当补脾”。

处方:潞党参、移山参、焦白术、云茯苓、炙黄芪、八月札、湘力曲、炒谷芽、炒麦芽、生山楂、猫人参、猫爪草、楮实子等。

一日一剂,水煎服。

并以消导药佐以健脾。

考虑到在淋巴结、肝区尚有转移灶,酌用软坚散结之品。

用醋鳖甲、鸡内金,有时加用石燕。

以上几味软坚散结药,不伤正气,对病体无妨。

15剂后,症状都渐减轻。

4个月后,体重渐增,全身情况明显好转,别无所苦。

2年后,B型超声波复查时,疑右下腹有癌肿复发。

仍以上方加减,半年后再复查,转为阴性。

其后,仍用上方加减至今已5年,无癌肿复发、转移迹象。

按:本例乙状结肠癌,按Dukes改良分期,已属D期,据报道,DukeSD的五年生存率,不到2%,而本例生存已5年。

本医用中药治疗DukesC及D的病例,五年生存率可达40%以上,可以说明中医中药的效果。

结肠癌晚期而不能切除,单用中药效果不佳。

除服用中药外,还可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对控制局部癌肿,改善症状有益。

最好是把原发灶切除,再应用中药、效果就好得多。

中药除健脾益气外,还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入凤尾草、刺猬皮,泽漆之类。

如大便不畅,可以用生大黄。

有不完全性肠梗阻,除健脾外,还可以四磨饮加减,加用乌药、沉香、大腹皮或摈榔、降香之类。

1例乙状结肠癌合并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1例乙状结肠癌合并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管 , 意 观 察 2根 导 管 是 否 通 畅 , 否 有 血 性 液 体 流 出 , 流 液 注 是 引 的量 要 准 确 记 录 。在 病 人 翻身 活 动 时 , 加 强 引 流 管 的 固 定 , 应 防
止 引 流 管 的脱 落 。 2 3 4 防 止 医 院获 得 性 感 染 由 于 病 人 既 往 患 有 特 发 性 非 特 . .
全科护理 21 0 0年 9月第 8卷 第 9期 上 旬 版 ( 第 1 0期 ) 总 9
介 寨护理
1例 乙状 结 肠 癌 合 并 特 发 性 非 特 异 性 间质 性 肺 炎 病 人 的 围术 期 护 理
李 巍, 黄梅 波 , 吴丽 红
关 键 词 : 肠 癌 ; 发 性 非特 异性 间质 性 肺 炎 ; 结 特 围术 期 ; 理 护 中 图 分 类 号 : 4 3 7 R 7.3 文 献 标 识 码 : C d i 1 .9 9 j sn 17 — 7 8 2 1 . 50 8 o :0 3 6/ i . 6 4 4 4 .0 0 2 . 6 .s 文章 编 号 :64 4 4 ( 0 0 9 2 4 — 2 1 7 — 7 8 2 1 ) A一 3 5 0
2 1 术 前 护 理 .
211 心理护理 .. 本 例 病 人 由于 职 业 的 特 殊 性 ( 医生 )人 院后 , 存 在 明 显 的 焦虑 情 绪 。通 过 交 谈 , 了解 到 他 主要 是 担 心 激 素 药 物 的 副 反应 对 手 术 的 影 响 及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等 问题 。另 外 , 病 人还 担 心 是 否 会 做 肠 造 口 , 为 这 将 会 降 低 生 活 质 量 并 且 影 因 响其 自身 形 象 。针 对 上 述 问 题 , 们 采 用 焦 虑 自评 量 表 ( A ) 我 S s 客 观评 价 了病 人 的焦 虑 程 度 , 于 轻 度 焦 虑 。于 是 我 们 主 动 关 属 心 、 贴 病 人 , 心 向病 人 介 绍 麻 醉 方 式 和 手 术 过 程 , 例 介 绍 体 耐 举 我 们 这 里 成 功 手 术 的 病 人 , 专 门请 院 士 和 知 名 专 家 等 为 其 会 还

关于乙状结肠癌1例CT诊断体会专题报告

关于乙状结肠癌1例CT诊断体会专题报告

关于1例乙状结肠癌CT诊断体会专题报告一、基本情况患者***,男,79岁,住院号***,2018年5月27日因“大便性状改变伴间断便血2月余”收住入院。

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性状、习惯改变,大便变细,不成形,间断便中带血及粘液,无脓血便,排便时无疼痛,便后仍有胀感,无肛门肿物突出。

为明确诊断, 5月15日在**医院行肠镜检查示“直肠肿物性质待定,结肠多发息肉”,钳取组织送检,5月21日病理示“结肠肿瘤性息肉,直肠腺瘤性息肉,部分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具有癌变倾向”,遂收住入院。

入院查体左下腹深压痛,肠鸣音5次/分,肛检未触及包块,指套表面无血染,实险室检查潜血弱阳性,肿瘤标志物阴性。

5月28日在我放射科行全腹CT平扫及增强检查,6月13日出院。

二、影像诊断及分析(一)诊断分析。

1、影像所见:2018年5月28日行全腹平扫及增强,CT号,***,全腹CT表现:乙状结肠下段、直肠上段内见环形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最厚约1.8cm,与肠管壁相连,病灶累及肠管约3cm,相应肠管狭窄,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呈“低密度”改变。

右肾体积变小,实质内见1.8x2.0cm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清,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余所见泌尿系及肾周脂肪间隙正常,未见异常强化灶。

肝、胆、胰、脾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内密度均匀,未见异常密度影,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

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图1-4 直肠上段癌注:结肠下段、直肠上段内见环形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最厚约 1.8cm,与肠管壁相连,相应肠管狭窄,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呈“低密度”改变。

2、诊断要点。

患者肠镜及病理检查示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多发息肉,局部癌变倾向;实验室检查潜血弱阳性,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CT平扫病灶厚约1.8cm;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延迟呈“低密度”,肠管外壁光整。

(二)CT诊断:乙状结肠下段及直肠上段占位,恶性可能性大。

一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例分析报告

一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例分析报告
20
奥沙利铂用药剂量的调整
21
药学监护
✓ 血象监测
✓ 肝功监测
1.肝窦损伤与使用奥沙利铂化疗的关系已经 被多项研究证实。2004年Rubbia-Brandt第一
✓ 尿常规(蛋白尿) 次报道了奥沙利铂与肝窦损伤的关系。
✓ 凝血监测
2.机制:可能为化疗药物选择性地损害肝窦 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膜下增厚及红细胞溢
除 +中转开腹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提示:(乙 状结肠)溃疡型中-低分化腺癌,肝内可见癌转移,形态学同乙状结肠 癌,符合结肠癌转移。
4
病例资料—现病史
2013.10.21行FOL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具体用药:5-FU 0.5g d1-2,CF 300mg d1-2,5-Fu 2.0g CIV44h,CPT-11 300mg d1,西妥昔600mg d2,化疗过程顺利。
5
病例资料—现病史
后至北京医院复查腹部CT提示病情进展,于2014.3.28更换为卡培他 滨1.5g bid d1-14+奥沙利铂200mg d1方案化疗。化疗后出现双手 轻微麻木,无恶心、呕吐等其它不适。今为行进一步治疗,门诊以 “乙状结肠癌并多发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收入院。患者近期精神可, 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体重较前未见明显变化。
✓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卡培他滨)、便秘(止吐
药)、便血(贝伐单抗) ✓ 周围神经毒性观察及奥沙利铂的用药调整
23
药学监护
✓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
卡培他滨常见的皮肤病变 进行性加重 症状:首发症状为手掌和足底皮肤瘙痒。手掌、指尖和足底充
血;继而出现指,趾末端疼痛感。手/足皮肤红斑、紧张感, 感觉迟钝、麻木,皮肤粗糙、皲裂,少数患者可有手指皮肤切 指样皮肤破损。出现水泡、脱屑、脱皮、渗出、甚至溃烂,并 可能继发感染。患者可因剧烈疼痛无法行走,严重时可丧失生 活自理能力。 无公认预防标准 常规口服维生素B6预防

以左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乙状结肠癌1例及文献复习

以左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乙状结肠癌1例及文献复习

以左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乙状结肠癌1例及文献复习
刘思凝;杜工亮;闫海龙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0(0)4
【摘要】乙状结肠癌为结肠癌的一种类型。

根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排名第三,病死率排名第二,男性较女性高发,发病高峰集中在70~85岁年龄段[1]。

在我国,结直肠癌已成为全国发病率第三、东部地区发病率第二、病死率第五的高发恶性肿瘤[2]。

大多数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主要首发症状为腹痛、腹胀、便血等,以左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临床上较为罕见,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结直肠癌侵犯临近组织器官并形成脓肿少见,发生率为0.3%~0.4%,手术病死率高且预后较差,考虑与脓毒症、局部肿瘤进展、近期远处转移发生率高有关[3]。

【总页数】3页(P165-167)
【作者】刘思凝;杜工亮;闫海龙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5
【相关文献】
1.以双下肢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不宁腿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
2.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腹膜癌1例诊断分析并文献复习
3.以单侧鼻阻为首发症状的鼻咽癌患者1
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4.以腹壁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横结肠癌1例并文献复习5.以双下肢疼痛为首发症状的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

1例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
3 术 中 护 理 在硬膜外麻醉 +全 身麻醉 下行左 袢结肠 癌根治 术 ,充分
准备 急救药物 和仪器 ,保 持静脉输 液通畅 ,观察输 液速度 、生 命体征、尿量及 药物不 良反应 。
4 术 后 护 理 4.1 体位 :麻醉未清醒 时,平卧头偏 向一侧 ,用洁净毛 巾擦去 其 口鼻腔分 泌物 ,严 密观察患者 生命体征 ,进行 多功能监 护 , 注意心电图示波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保证 监护仪功能完 好 , 正 常 使 用 。 4.2 胃肠 减压护理 :保持 胃管通畅 ,注意 引流 液性状 、颜 色 、 量 、性 质 ,2次 /d口腔 护 理 。 4.3 胸 腔闭式 引流 护理 :观察引流情 况 ,引流瓶 内盐水 定时 更换 ,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牵拉时引流管脱 落。指导和协助患 者翻身 ,做好床头交接班 工作 。 4.4 咳嗽 :患者 术后咯大 量脓痰 ,自述 咽部不 适 、胸 闷、呼 吸 困难。给予间断吸氧 ,雾化吸人 2次/d:0.9% 盐水 20ml,庆大 4万 U,地塞米松 2mg, 一糜蛋 白酶 4 000U。 4.5 皮 肤 护 理 :定 时 翻 身 ,拍 背。皮 肤 受 损 处按 摩 10— 30min,骶尾部垫气 圈。腹壁 造瘘 口处周 围皮 肤 ,以干净湿 纱 布擦净后 ,涂无菌石蜡油 ,保持皮肤洁净。 4.6 留置导管护理 :1次/d膀胱 冲洗 ,0.9%盐水 2501ml+庆 大霉素 16万 u。观察排 出液 的颜 色及排尿 情况 ,保 持引流管 通畅 ,记 录 24h尿 量。拔 尿管 前 2d试夹 闭尿 管 ,观察膀 胱反 射功能 ,再拔管。
2 术 前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该 患者年龄 较大 ,军人 出身 ,意志坚 强 ,有 战 胜疾病信 心 。对 自己病情 了解 ,对 手术认 可 ,家 属积极 配合 。 我们对术后结肠造瘘 情况及 效果 给患者做 充分介 绍 ,介绍 今 后 生活的麻 烦与不适 ,同时鼓励患者 战胜疾 病的信心 ,讲解 手 术必要性 、危 险性及并发症等方面 ,用恰 当语言使 患者 用积极 的心态接受病情的治疗 ,同时 向家属告 知患者病 情治疗 和护 理事项 ,用 爱心 、细心 、耐 心去关 心患 者 ,以严谨 的操 作 ,细致 的护理 服务 ,取得 了家属 的有利配合 ,使患者在整个诊疗 过程 中取得 了最佳效果。 2.2 身体 机能护理 :患者行乙状结肠经肠壁造瘘术原因是 乙 状结肠癌根治术 。患者 当时状态手术 是唯一希望。患者心肺 功能差 ,心功 能Ⅳ级 ,输入 液体不 能太快 ,而又要保证 充分营 养 的摄 人 ,入院时 已不能平 卧 ,此 时手术 的风险特别大 ,且易 发生血栓并发症 。麻 醉中心脏负担大 ,手术危 险大 ,如不手术 患者没有希望 ,医生考虑如果 其心脏不出问题 ,乙状结肠癌根 治术可解决梗阻问题 ;如 为癌症 晚期 和周 围粘 连不易切 除可 造瘘解决梗 阻,通过肠 内营养延长生命 。 2.3 生 活护 理 :护 士严格 床头 交班 ,做好 胃管 护理 、口腔护 理 :① 清洁灌肠 时注意减压慢 速灌 入液体 ,观察患者腹痛情况 及排 出肠 内容 物的颜色 、性 状及量 。② 患者不能平 卧时采用 摇床 ,端坐位 ,设立单房间 ,保 持空气清新 ,至少 2次/d开窗通 风 。③ 患者血钾低 ,需肠道 内补钾 ,行保 留灌 肠。注入 药液时 速度要缓慢 ,每次灌 液量不宜过多过 凉 ,尽可 能使 药液在体 内 保 留时间长一些 ,教患者胸式 呼吸 ,减轻腹压 ,做好解 释工作 , 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2.4 护理会诊 :请 心内科 、胸外科 、综合 内科护 士长会诊 ,研

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多学科诊疗

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多学科诊疗

1初诊情况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上腹胀痛1月”于2020年4月13日入住我院胃肠外科。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拜新同,30mg qd ”,血压控制良好,有“左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PPH (痔上粘膜环切术)”的手术史,否认肝炎、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否认肿瘤家族史。

入院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部体查无阳性体征,直肠指诊未触及肿块,退指指套无染血。

BMI :24.2kg/m 2。

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 ):Ⅰ级。

活动状态评分(ECOG ):1分。

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 ,BSA ):1.8m 2。

辅助检查:电子肠镜示:距肛门约16cm 处,可见一环腔生长巨大结节样肿物,表面糜烂出血、溃疡,覆污秽苔,质脆硬且易出血,活检弹性差,肠腔高度狭窄,内镜无法通过。

肠镜活检病理示乙状结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不除外。

外院全腹部CT 示:乙状结肠占位病变,管腔明显狭窄,未见系膜周围淋巴结肿大,伴有肝内多发实质性占位,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

我院上腹部MR (图1)示肝S5、6、8段多发占位,最大者约24.9mm×28.2mm ,考虑为肝转移瘤。

胸部CT 正常。

肿瘤标志物:CEA 417ng/mL ,CA19-962.6U/mL 。

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四项均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①乙状结肠癌并肝内多发转移(cTxNxM1,Ⅳ期),不完全性肠梗阻;②高血压病。

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多学科诊疗方凯1,伍衡1,雍娟娟2,张建龙3,曾育杰1*[关键词]结肠癌;肝;转移;多学科诊疗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21.02.005中图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Key words ]coloncancer ;liner ;metastasis ;MDT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胃肠外科;2.病理科;3.肝胆外科*通讯作者:曾育杰,Email :*********************图1初诊上腹部MR2诊疗情况2.1第一次MDT 讨论及治疗情况2.1.1第一次MDT 讨论患者乙状结肠癌诊断较为明确,就诊时已为局部晚期和肝脏多发转移,现在需要讨论是否具有手术指征以及下一步治疗方式。

癌肿趋向低龄化少年患癌不足奇--1例乙状结肠癌的误诊经过

癌肿趋向低龄化少年患癌不足奇--1例乙状结肠癌的误诊经过

癌肿趋向低龄化少年患癌不足奇--1例乙状结肠癌的误诊经过孔维军
【期刊名称】《新医学》
【年(卷),期】2004(35)10
【摘要】@@ 患者,男,15岁,学生,未婚.以腹痛、稀便1个月伴腹胀1周,停止排气、排便1日为主诉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稀便,每日2~4次,每次约100 g,无黏液血便及脓血便,无里急后重.
【总页数】1页(P627)
【作者】孔维军
【作者单位】贵州余庆县中医院,5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HCV感染者患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危险度:发表偏奇? [J], 姜文瑞;王全楚
2.睡眠不足增加男人患癌风险 [J], ;
3.呕血黑便病因杂胆道癌肿亦不奇--1例胆总管下段癌出血误诊为胃癌的教训 [J], 苏菱
4.青少年睡眠不足易患忧郁症 [J],
5.青少年违法犯罪低龄化趋向及预防对策初探 [J], 何大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状结肠癌并肝转移综合诊治案例

乙状结肠癌并肝转移综合诊治案例

乙状结肠癌并肝转移综合诊治案例指南解读肝脏是结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15%~25%结直肠癌病人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有15%~25%的病人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

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经治疗的肝转移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无法切除病人的5年生存率<5%,而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无疾病证据(no evidence of disease,NED)状态]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35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7%。

有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初始肝转移灶无法根除的病人经治疗后可以转化为可切除或达到NED状态。

因此,通过多学科团队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进行全面地评估,个性化地制定治疗目标,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疗,可以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并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和5年生存率。

治疗策略方面,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无法达到NED状态的肝转移(1)结直肠癌原发灶存在出血、梗阻症状或穿孔时,应先行切除结直肠癌原发病灶,继而进行系统性化疗(或加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可联合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1b类证据,A级推荐)。

治疗后每6~8周行肝脏超声检查和CT增强扫描并依据RECIST标准予以评估。

临床重大决策时建议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如果肝转移灶转变成可切除或有望NED状态时,即予以手术治疗或手术联合其他肿瘤局部毁损手段;如果肝转移灶仍不能达到NED,则继续进行综合治疗。

以上参考《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临床案例以下为一临床老年女性乙状结肠癌患者,有不全性肠梗阻,同时肝脏有多发转移灶,最大转移灶约直径约3cm大小,经MDT多学科讨论,依据指南,先行一期原发灶切除解除梗阻,术后给予XELOX方案辅助化疗。

术后经过7个疗程,肝转移灶逐渐退缩,第七次化疗结束复查CT提示肝内低密度结节显示不清。

1例乙状结肠癌

1例乙状结肠癌

1例乙状结肠癌第一篇:1例乙状结肠癌1例结肠癌术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肠造口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 周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造口皮肤黏膜缝线处组织愈合不良,使皮肤与肠造口黏膜分离,并留下一个开放性的创面[1]。

我院于2015年1月收治了1例肠梗阻患者,行急诊手术,术后第6天发现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皮下脓肿。

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结肠癌、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护理、个案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0岁,2015年1月20日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及排便10天”入院,完善检查后诊断肠梗阻,当日急诊在全麻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降结肠造口术+肠减压术,术后诊断:乙状结肠癌并梗阻。

组织病检结果:乙状结肠黏膜黏液腺癌。

病理分期:Ⅲ期,T4aN1cM0。

实验室检查结果:钾3.21mmol/L,白蛋白29.1g/L。

术后第6天常规更换造口袋时发现造口10点钟方向有一包块,触之疼痛,造口周围皮肤发红,造口与皮肤衔接处异常红肿,考虑脓肿形成,拆线后发现造口6~12点钟方向皮肤黏膜分离,探入棉签上可见脓液。

予脓腔清洗、清除黄色坏死组织,选择合适的敷料引流;造口周围皮肤处选用造口附件产品保护皮肤等处理;至术后11天引流量显著减少,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后在门诊随访换药。

术后22天皮肤黏膜分离处完全愈合。

2 护理 2.1 评估 2.11 肠造口评估正常肠造口微凸、红色、有光泽,肠造口黏膜与周围皮肤对合紧密,肠造口周围皮肤完整,颜色与正常皮肤相同[2]。

该患者系降结肠单腔造口,造口形状不规则,大小为50mm×38mm,高于皮肤约0.5cm,颜色红润,有光泽,轻度水肿。

排便形状为不成形稀便。

肠造口6~12点方向皮肤与黏膜分离,其中8~11点钟方向可扪及一大小约2×3cm大小包块,质软,周围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有波动感,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数字化量表评分,为4分。

一例乙状结肠癌患者手术护理个案.

一例乙状结肠癌患者手术护理个案.

一例乙状结肠癌患者手术护理个案.摘要】目的:对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手术护理个案,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1例乙状结肠癌患者手术的护理。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吻合口瘘观察,管道护理、出血观察、营养护理、心理护理,注意患者术后身体状况,并观察患者有无其他异常情况出现。

结果:患者在多方面的护理下,情况逐渐好转,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

结论:对乙状结肠癌患者加强护理各方面的优质护理,可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吻合口漏并发腹膜炎;个案护理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特点是手术的切口相对较小,对于肠道所造成的影响较小,而且,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等[1],因为其的这些优势,使得其的应用愈加的广泛。

但是,在临床应用当中,由于麻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等影响,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压疮、低温、麻醉恢复时间长等问题,这都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此类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我们对2019年11月收诊的1例进行乙状结肠癌患者进行了各方面的优质护理,加强了对因治疗和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1.1临床资料患者刘若保,女,73岁,患者诉右下部疼痛4月余,4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部不适,呈阵发性绞痛,伴恶心无呕吐,伴低热,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原于我院肝胆外科就诊。

查体,神情,精神一般,痛苦面容,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感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气管居中,双肺啰音清,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右下腹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全腹部增强CT示:1,右下腹阑尾区病变,考虑感染性病变,应可件大:2,肝脏多发囊肿;:3、所及左侧胸膜增厚。

甄别诊断:1,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有较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肝浊音界消失。

2,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反射到右肩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结肠癌术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的护理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肠造口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 1 周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造口皮肤黏膜缝线处组织愈合不良,使皮肤与肠造口黏膜分离,并留下一个开放性的创面[1] 。

我院于2015年1月收治了1例肠梗阻患者,行急诊手术,术后第6天发现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皮下脓肿。

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结肠癌、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护理、个案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0岁,2015年1月20日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及排便10天”入院,完善检查后诊断肠梗阻,当日急诊在全麻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降结肠造口术+肠减压术,术后诊断:乙状结肠癌并梗阻。

组织病检结果:乙状结肠黏膜黏液腺癌。

病理分期:Ⅲ期,T4aN1cM0。

实验室检查结果:钾 3.21mmol/L,白蛋白29.1g/L。

术后第6天常规更换造口袋时发现造口10点钟方向有一包块,触之疼痛,造口周围皮肤发红,造口与皮肤衔接处异常红肿,考虑脓肿形成,拆线后发现造口6~12点钟方向皮肤黏膜分离,探入棉签上可见脓液。

予脓腔清洗、清除黄色坏死组织,选择合适的敷料引流;造口周围皮肤处选用造口附件产品保护皮肤等处理;至术后11天引流量显著减少,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后在门诊随访换药。

术后22天皮肤黏膜分离处完全愈合。

2 护理2.1 评估2.11 肠造口评估正常肠造口微凸、红色、有光泽,肠造口黏膜与周围皮肤对合紧密,肠造口周围皮肤完整,颜色与正常皮肤相同[2]。

该患者系降结肠单腔造口,造口形状不规则,大小为50mm×38mm,高于皮肤约0.5cm,颜色红润,有光泽,轻度水肿。

排便形状为不成形稀便。

肠造口6~12点方向皮肤与黏膜分离,其中8~11点钟方向可扪及一大小约2×3cm大小包块,质软,周围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有波动感,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数字化量表评分,为4分。

2.12 营养风险筛查由于有营养风险比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临床结局更多(如增加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病死率)[3]。

为了配合造口治疗,我们运用NRS2002筛查工具对该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以便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经评估,该患者营养状态受损情况3分、疾病严重程度2分、年龄0分,总分为5分。

NRS2002总评分≥3 分(NRS 阳性),表明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2.13 心理评估患者急诊入院手术,术后诊断为结肠癌,并行造口术,术后早期患者难以接受疾病和身体形象的改变,加之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使患者心理负担重、悲观消极,还未适应造口存在,即出现皮肤黏膜分离,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评分,为16分,心理焦虑抑郁。

2.2 处理2.21 造口黏膜分离处理第1次换药,拆除造口6~12点钟方向的缝线,可见6~12点钟方向全部分离,生理盐水清洗分离处,用头皮针(剪去针头)连接20ml空针用生理盐水手动加压冲洗脓腔,浸泡1分钟后用纱布吸干,可见75%腐肉,25%肉芽,深度为1-3cm。

采用保守性锐器清创法 [4]去除创面坏死组织,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管。

考虑分离处创面感染,选择爱康肤银离子填充至分离最深处。

外层用防漏膏保护隔离,避免排泄物渗漏到分离处,加重感染。

选择佩戴一件式造口袋,渗漏时随时更换。

处理第2日,患者主诉疼痛明显减轻,评分为2分。

造口袋内可见约100ml脓性渗液,伴腥臭味;揭除造口袋,6~12点钟方向皮肤黏膜分离,深度约为1-3cm,可见50%腐肉,50%肉芽,继续同前冲洗脓腔。

生理盐水纱布引流条较之其他湿性愈合敷料更为经济,方便取出,且具有占位性,可以有效避免排泄物渗漏至分离处,选用生理盐水纱布条开放式引流分离处渗液。

为便于更换引流条,减少因反复揭除造口底盘对周围皮肤的刺激,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护理工作量,我们选用两件式造口袋,将分离处相对应的底盘位置稍剪大3mm。

更换原则:每天更换一次纱布条。

处理第4日,渗液减少,改两天更换一次纱布条,渗漏时及时更换造口袋。

换药第6天,患者未诉疼痛。

揭除造口底盘,生理盐水清洗后,可见100%红色肉芽组织,触之易出血,造口周围皮肤颜色正常。

6~8点钟方向已经基本愈合,8~12点钟方向皮肤黏膜分离,深度约为0.5-1cm,少量渗液。

选用造口粉和防漏膏保护造口周围皮肤。

换药第7天,患者出院,予指导患者和家属更换造口袋和纱布引流条流程,以便正确的家庭护理。

出院第5天门诊随访,造口仅剩8~10点钟方向分离,深度为0.5cm,换药方法同上。

出院第10天门诊随访,造口分离处已完全愈合。

从发现皮肤黏膜分离至完全愈合,共用时17天。

2.22 心理护理术后早期因不能接受身体形象改变,患者情绪低落。

消极情绪能造成个体心理紧张,降低人体的抗感染能力,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功能[5],积极情绪能使人释放这种心理紧张,使人保持健康和充满活力,提高主观幸福感,促进身体健康[6]。

术后第3天,造口治疗师(ET)床旁讲解造口相关知识,示范更换造口袋流程,鼓励患者触摸造口,让患者逐渐接受造口。

术后第5天,参加科室组织的造口联谊会,邀请造口患者示范如何更换造口袋,由ET讲解常见造口并发症、日常护理及如何使用、购买及储存造口产品,让患者和家属之间相互交流,消除负面情绪。

患者发生皮肤黏膜分离后,情绪焦虑,采用同伴教育[7]开导患者,让造口恢复较好的患者与其进行分享交流,告知患者及家属造口是临时性的,待肠功能恢复较好时,可进行还纳,给予患者希望。

并让家属明白在造口还纳之前,患者仍能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通过耐心解释造口分离原因,告知后续治疗方法及治疗预期,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是7分。

2.23 营养支持大肠癌患者因肠道功能异常、肿瘤消耗等因素,术前常存在营养风险[8]。

为使病人得到适当的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根据医嘱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患者留置CVC,医嘱予静脉输注卡文、白蛋白等治疗。

输注卡文时,为防止堵管,输注前后用20ml生理盐水脉压冲管;两个接头交叉使用,避免血凝。

白蛋白在输入一定能量之后输注,输注前后冲管。

保持管道在位通畅;更换贴膜2次/周。

术后第2天患者排气,医嘱予进食。

告知患者饮少量水,观察是否腹痛腹胀,若无不适,可逐渐加量。

逐步向流质饮食,半流质,普食过渡。

术后第5天,医嘱予口服营养粉,补充营养。

告知患者配置营养粉的方法:碗中加入200ml温开水,缓慢搅拌下加入一袋营养粉,搅拌直到完全溶解。

患者未出现不耐受情况,予每日服用三次。

患者低钾,医嘱予摄入10%氯化钾口服液,每天2次,每次20ml。

口服氯化钾时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告知患者服钾时应用温开水稀释,并于饭后服用。

经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钾和白蛋白分别上升至3.6 mmol/L 和45g/L。

3 出院指导3.1饮食指导肠造口术后原则上无需忌口,每日应摄入适量的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应现炒现吃。

大便成型后进食适量的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三餐要按时,进食不宜过快,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不吃或少吃烟熏、油炸、烘烤及腌制的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动物脂肪,做到食物搭配比例恰当合理,营养均衡。

患者低钾,可适量吃香蕉、菠菜等含钾高的食物,并定时复查电解质。

3.2 锻炼患者肠造口系临时性,六个月后待肠道功能恢复良好后,需行造口还纳术。

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虽存在,但为避免排便反射和自主控便能力下降,导致肛门废用,需预防性行盆底肌功能锻炼。

方法为:吸气时肛门用力内吸上提,边吸气边维持紧缩肛门20 s,呼气时放松20 s 为1 次,10 次/组,3 组/d[9]。

肠造口与周围腹壁的组织愈合,易产生瘢痕性收缩引起结肠造瘘口狭窄,告知患者应定期用手指或扩张器扩张造口,每周2~3次,每次3~5分钟,如发现大便变细及排便困难,及时来院就诊。

采用两件式凸面底盘,配上腰带预防造口回缩。

患者爱好舞蹈,鼓励参加社交活动,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告知患者应定时门诊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4 小结本例患者年龄偏大,营养状况较差,造口处皮肤黏膜分离情况严重,患者心理负担沉重,需深入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由浅入深地讲解疾病知识,确保患者及家属以良好的心态及行为配合治疗,同时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

在造口护理过程中,需注意鉴别诊断是否发生造口旁瘘,应与医生及时沟通,排除造口旁瘘,以确定治疗方案。

患者为急诊手术,常规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术后感染发生率高,术后早期需密切观察造口及其周围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新型伤口敷料,虽然伤口愈合时间缩短,但费用也随之增加,我们将新型敷料和传统敷料相结合,灵活运用各敷料特性,既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1] 施婕,罗比可,刘琳.41例肠造口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43-244.[2] 赵艳芳,高焕新,彭碧娥等.1例回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合并腹部切口深层感染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11B):50-51.[3] 张广平,徐鹏远.营养风险筛查、营养干预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及意义[J].基层医学坛,2011,15:308-309[4] 蒋琪霞李晓华.清创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11(44),1045-1047.[5] 李雪梅,徐艳丽.肠造口并发皮肤黏膜分离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6):53-55.[6] 牛力,刘燕.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4):555-557.[7] 水小芳,陆卫芬,周颖新等.同伴教育对稳定期COPD患者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19):4-7.[8] 李卡,何凌霄,习鹭等.不同部位的大肠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1-3.[9] 徐慧,谢玲女,刘炳炳.96 例低位直肠癌保护性回肠造口回纳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9A):48-50.(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