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关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解析
• 狼孩: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约1000千米的
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 的一岁半。他们大概都是在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两人回 到人类世界后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 拉。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 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是人 的声音。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 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对于狗、猫似乎特别 有亲近感,其次是小孩。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 到处乱窜,象狼那样嚎叫,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 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这两个狼孩回到人类社会以后, 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作出了各种各 样的尝试,但没有充分的计划性。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①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素质;②重
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目 标——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要求——“三个 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 “四个统一”(学习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 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实现自身价 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 苦奋斗统一)
念,树立正确教育人才观(“不求人人升 学,务求个个成才”);建立和完善素质 教育的运行机制;按素质教育要求,深化 教学改革;大力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 改善办学条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4、全面实施阶段(1997-现在) • 1997年7月,原国家教委在烟台召开“全国
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解析
• 2、全面发展教育 • 身心发展:古希腊雅典 • 德智体全面发展:亚里士多德 • 文武兼备:古代中国西周时期的“六
艺”——礼乐射御书数 • 近代英国:洛克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论 述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解析
• 我国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与此同时,理论界也经常提出:民族素质、
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 “升学教育”一 词开始出现,并提出“转轨”。但还没有 “素质教育”一词。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3、“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探讨阶段(1987
年~1996) • (1)酝酿尝试阶段(1987-1994) • “应试教育”一词广泛使用。 • 1987年,柳斌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一文中首先使用“素质教育”一词。 • 1991年,江苏省召开“素质教育研讨会”。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 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 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 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 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2)典型示范阶段(1994-1996) • 1996年2月,《人民教育》、《湖南教育》 • 联合推出“汨罗经验”。更新汨罗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解析
• • • •
(一)素质 1、狭义指“遗传素质”。 2、中义指“发展潜力、发展潜能”。 3、广义指“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影响,通过个体自身 的认识与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 广义素质具体包括:(1)体质;(2)智力、能力、技能; (3)知识; (4)人格与社会性发展(指人的性格、道 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或者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其既有预成性,又有生成性(可塑性);如狼孩。
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会议对实 施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 • 1998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素 质教育从典型示范转向整体推进和制度创 新(课程、教材、评价、师资)。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以素质教育为主题,
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解析
• (三)素质教育
• 1、素质教育 •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依据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 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 本素质为基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 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 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国家教委《关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
• 与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每10万人中拥
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文 化程度的由615人上升为1422人,具有高中文化 程度的由6779人上升为803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 度的由17892人上升为2334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 度的由35237人上升为37057人。 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 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 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180030060人。同一九 八二年人口普查数据比较,文盲、半文盲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例由22.81%下降为15.88%。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课程改革的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 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 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 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 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 2、对素质的直接探讨阶段(1985年~1987年) • 这一时期“素质”一词被广泛和经常使用。 • 1985.5.19在全教会上,邓小平在《把教育工作认
真抓起来》一文中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 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 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 1985.5.2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提高民族素质,多出 人才、出好人才”。
关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 若干思考
孙士杰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2013年8月
关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 若干思考
•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解析 •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 •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 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 • 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创新
•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
• 据“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各
•
种文化程度人口 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1612467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 9113153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64648676人, 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420106604人(以上各种文 化程度的人分别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 和在校生)。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
•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批准了教育 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 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 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的课程 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十八大报告教育改革发展的关注点又有了新的一些变化: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 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 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 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 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 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 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 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 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 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 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 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
• (二)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 • 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
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 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相对滞后, 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 国民素质的需要。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
•
特别是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 的倾向: • 应试教育是指:“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 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 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 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它是对基础教 育中影响全局的诸多弊端的总概括。”
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八大报告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1、对与素质有关的若干问题的探讨阶段
(1978年~1985年) • 2、对素质的直接探讨阶段(1985年~1987 年) • 3、“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探讨阶段(1987 年~1996) • 4、“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阶段(1997~ 现在)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
•源自文库(一)教育的战略地位 •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
• •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材的质量和数 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 迫切的要求。 十八大报告:“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大 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 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 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 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 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 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1、对与素质有关的若干问题的探讨阶段(1978
• • • •
年~1985年) 红 →又红又专 红→政治、思想、品德; 专→“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 智力→认知(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 思维力)、非认知(兴趣、理想、信念、意志、 性格)
二、素质教育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解析
• (二)教育
• • • •
1、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的外延 (1)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 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 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时时有教育,处处是学校”,如监狱、军队、工厂、农 村 (2)狭义的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 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 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影响的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