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生态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什么是生态城市如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什么是生态城市如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
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个环保的理念,更是一种关乎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模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城市?又该如何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呢?生态城市,简单来说,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生态保护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
它不是孤立地强调生态环境,而是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城市规划、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体系、居民生活等等。
在生态城市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相互促进的。
不再是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环境,而是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等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比如,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工艺,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社会公平也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特征。
这意味着城市中的每个居民,无论其收入、地位如何,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生态资源和公共服务。
比如,提供充足的绿地和公园,让每个人都能在自然中放松身心;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方便居民出行,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从而降低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注重合理的空间布局。
不再是盲目地扩张城市规模,而是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科学规划城市的功能分区。
比如,将工业区与居民区适当分离,减少工业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保留和扩大城市的生态廊道,如河流、山脉、森林等,让城市与自然相互融合。
那么,如何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呢?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规划者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
比如,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要预留足够的生态空间,避免过度开发;在交通规划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在产业规划中,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关键。
这包括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资源管理等。
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规划:生态友好型设计
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规划:生态友好型设计在城市化的浪潮中,生物多样性往往成为牺牲品。
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生态友好型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在城市发展中融入自然,保护和增强生物多样性,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
首先,生态友好型设计注重绿色空间的保留和创造。
城市中的公园、绿地、湿地等自然区域不仅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通过合理规划,这些绿色空间可以成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生态友好型设计倡导使用本土植物。
本土植物适应性强,能够减少对水资源和化肥的依赖,同时为本土物种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通过种植本土植物,城市绿化不仅美观,而且有助于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再者,生态友好型设计还包括对城市水系的保护和恢复。
河流、湖泊等水体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廊道,它们连接着不同的生态系统,为物种迁移提供了通道。
通过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建设湿地公园,城市水系不仅能够净化水质,还能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
此外,生态友好型设计还体现在建筑设计上。
绿色屋顶、垂直花园等创新设计不仅能够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为城市中的昆虫、鸟类等提供额外的栖息地。
这些设计将自然引入城市,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
总之,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规划息息相关。
通过生态友好型设计,我们不仅能够创造出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还能保护和增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这需要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以及公众对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绿化建设方案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绿化建设方案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城市绿化建设方案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绿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城市绿化建设方案,探讨如何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一、绿化设计与规划1. 遵循自然法则绿化建设应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同时,在设计中注重保护原生植被,尊重自然环境,努力将城市融入自然。
2. 多样化植物选择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应注重多样化的植物选择。
通过引入不同的树种、花卉、灌木等植物,可以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增加城市景观的美感。
3. 绿化空间合理布局绿化空间的合理布局是城市绿化建设的关键。
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居民需求,统筹安排公园、绿地、街头绿化等绿化空间,使其覆盖面积广、分布均衡,方便市民休闲活动。
4. 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在绿化建设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加强土壤修复,净化空气,改善水质,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二、绿化养护与管理1. 全民参与的养护模式城市绿化养护应采取全民参与的模式,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绿化义务劳动、培训等活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养护工作,增强对绿化的责任感。
2. 科技手段的运用绿化养护中,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远程监测、智能灌溉等技术,提高养护效率。
同时,推广绿色养护材料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环境保护的举措为了保护绿化环境,应加强对违法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损毁绿化设施的行为进行制裁,确保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化建设案例1.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纽约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绿地之一。
该公园占地面积达到843英亩(约340公顷),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中央公园的建设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通过有针对性地种植植物,保护并丰富该地区的生态系统。
城市设计的新理念
城市设计的新理念城市设计的新理念城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和安排城市中的建筑、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等要素,以创造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设计也面临着新的理念和挑战。
以下是城市设计的新理念:1.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传统的城市设计往往忽视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致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推广低碳交通方式等措施,以创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城市。
2. 人本主义:城市是人的居住和生活空间,因此需要以人为本来进行设计。
新的城市设计理念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考虑人们对于公共空间、交通、住房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创造功能完善、便利快捷的城市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教育和娱乐等服务,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城市生活。
3. 多功能性:传统的城市设计往往过分注重功能分离,导致了城市空间的单一和单调。
新的城市设计理念提倡将不同功能融合在一起,打破功能分离的界限,创造多功能的城市空间。
例如,可以在住宅区旁边设置商业区,为居民提供便利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在公园内设置运动设施,为居民提供锻炼和休闲的场所。
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也使居民能够更加便利地满足各种需求。
4. 配套设施完善:城市设计不仅包括建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布局,也需要考虑到城市的配套设施。
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将城市规划和配套设施的规划相结合,确保城市中的居民可以获得完善的教育、医疗、交通和社区设施等服务。
同时,也要注重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和均衡性,避免城市中部分地区设施过于集中,造成资源浪费和不公平分配。
5. 城市与自然的融合:城市设计应该注重将城市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创造宜居的生态城市。
新的城市设计理念注重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保留和恢复城市中的自然景观和绿地,提供自然通风、照明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在当今社会,城市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显得至关重要。
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将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践。
首先,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避免过度开发和无序扩张,合理划定城市的发展边界。
对于生态敏感区域,如湿地、森林、河流沿岸等,应设立严格的保护措施,限制建设活动。
同时,优化城市内部的土地布局,增加公共绿地、公园和生态廊道的面积,提高城市的生态容量和自净能力。
交通规划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等,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规划合理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打造“慢行系统”,不仅有利于居民的健康,还能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此外,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建设配套的充电设施,也是实现交通领域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水资源管理在城市规划中同样不可忽视。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设雨水收集和回用系统,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景观补水等,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
同时,加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能源规划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关键方面。
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中推广应用。
制定能源消耗标准,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加强对工业和商业能源使用的监管。
通过合理的能源规划,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城市的建筑设计也应当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如节能保温材料、太阳能板等,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设计合理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在建筑布局上,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微气候,避免对风场和日照的不利影响。
生态导向设计
生态导向设计生态导向设计是一种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态功能的保护,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导向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结合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从而创造出更加健康、宜居的空间。
生态导向设计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导向设计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利用再生材料、减少能源消耗等,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生态系统平衡: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自然环境融合:生态导向设计强调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空间。
4. 可持续发展:生态导向设计追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前需求,又不影响未来世代的需求,以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导向设计在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导向设计可以通过优化建筑朝向、采用环保材料、设计绿色屋顶、引入自然采光等方式,减少建筑对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创造出更加健康、宜居的建筑空间。
在城市规划中,生态导向设计可以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合理规划绿地和水系、减少交通拥堵等方式,创造出更加宜居、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生态导向设计可以通过设计生态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等方式,打造出更加美丽、生态的景观空间。
总的来说,生态导向设计是一种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强调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创造出更加健康、宜居的空间。
生态导向设计在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希望设计师和规划者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秉持生态导向设计的理念,共同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城市规划打造宜居城市的新理念
城市规划打造宜居城市的新理念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综合布局、建设用地分配和各类城市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的质量和居民生活的品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应运而生,旨在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
一、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城市的自然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建设绿地和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减少城市生态压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人性化设计与社区建设新的城市规划理念注重人性化设计和社区建设。
通过创造宜居的居住环境,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促进社区的交流和互动,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此外,合理规划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减少城市拥堵,改善交通条件。
三、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新的城市规划理念注重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园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吸引优质企业和人才流入城市,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注重公平与包容,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社会公正与经济平衡发展。
四、文化传承与创意城市新的城市规划理念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意城市建设。
通过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城市的文化繁荣和创意产业发展。
此外,注重公共艺术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娱乐场所,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五、智能化与信息化新的城市规划理念注重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
通过应用先进的科技和信息技术,提供智能化的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提升城市的管理和运行效率,提高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例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慧城市安防系统等,能够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结起来,新的城市规划理念着重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性化设计与社区建设、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意城市、智能化与信息化。
这些理念的融入,将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提升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城市设计规划理念
城市设计规划理念城市设计规划理念是指在建设和发展城市的过程中,为了创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进行科学有序的规划和设计。
以下是城市设计规划理念的主要内容:1.人本主义:城市设计规划应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城市空间要考虑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打造以人为核心的宜居城市环境。
2.生态友好:城市设计规划应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生态环境友好的建筑和交通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建设绿色景观和生态公园,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强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
3.功能合理:城市设计规划应将不同的功能区域合理布局,提供便利的交通网络,使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各个功能区域。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应具备完善的居住、教育、医疗、商业等基础设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4.文化传承:城市设计规划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
在城市规划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使城市更具有人文气息和文化魅力,提高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5.城市美化:城市设计规划应注重城市的美化和塑造城市形象。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建筑和绿化,使城市更加整洁、美观。
培养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营造具有艺术氛围的城市空间,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6.社区参与:城市设计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
通过社区参与,增强居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感,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7.灵活适应:城市设计规划应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需求。
随着城市发展的变化,城市设计规划应及时进行修订和调整,以适应城市的新需求和目标。
总之,城市设计规划理念是为了创造一个人类生活的中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城市的繁荣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保障。
只有在科学的城市设计规划下,城市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阐述生态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阐述生态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摘要] 本文分析了宜居城市的相关概念及其在规划设计上的理念,并在国内外宜居城市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的实现及其思路,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节能环保;宜居城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引言宜居城市是一个融合了物质、空间、行为、交往、文化、心理等要素,形成的“循环链”的有机系统。
从当前宜居城市规划设计来看, 其最终表现为一种循环型城市社会体系、一个可以获得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的有机综合系统。
一、生态宜居规划理念宜居城市的基本原则是可达性、平等性、参与性。
可达性主要是指居住于城市的市民所体验的生活质量高低取决于他们可以获取或享有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水、卫生条件)、食物、干净的空气、负担得起的居住条件、有价值的就业机会、绿色空间与公园。
城市中不同的市民获取上述基础设施与生活必需品的机会不同,这就体现了一个城市平等性的问题; 可达性原则还取决于市民是否有参与决策制定以满足他们所需政策的权利与机会。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宜居性也可以理解为市民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可持续性则指可以持续获得我们珍惜或期待的生活质量的能力,也就是在实践中,我们是否能持续改进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福利与质量。
宜居性指的是一个城市系统中可以满足人们生理的、社会的、精神的健康需求,满足所有人的个人发展需求。
它包括令人舒适并能提供和反映出文化与宗教繁荣的城市空间,它的核心原则是公平、尊严、可达性、快乐、共享、参与、被授权性。
生态宜居城市,其概念来源于哲学基础,其内涵、条件与特征都体现了城市综合系统的宜人、宜城市、宜生活的较高要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观与城市发展愿景。
一个宜居的城市,可以说就是一个集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基础设施于一体的优良城市综合系统,是一个“善的城市”。
二、实例分析我们以某城区的宜居城市规划设计为例。
绿色城市: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绿色城市: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一、引言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城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挑战之一。
因此,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变得尤为重要。
绿色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各种措施和创新,打造更为环保、生态友好的城市。
二、发展绿色城市的重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许多生物种群减少,生态系统失衡。
发展绿色城市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改善居住环境传统城市存在诸多问题,如雾霾、交通拥堵等,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绿色城市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3. 提高城市竞争力绿色城市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吸引更多人才、资源流入,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说绿色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构建绿色城市的关键措施1. 提倡绿色出行推广电动汽车、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使用,减少尾气排放。
2. 绿色建筑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大户,大量传统建筑采用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供暖、供电,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通过建设绿色建筑,使用节能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提升城市绿化率增加绿地、森林公园等绿化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
4. 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推广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绿色城市建设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经济投入不足•城市规划不合理•社会意识不够2. 机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五、结语绿色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有序规划,技术创新和全社会的参与,才能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园。
愿我们共同努力,让绿色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态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对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生态城市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的规划理念。
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是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也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1. 可持续性原则:生态城市规划要以可持续性为原则,即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在满足当前人类生活需求的也不破坏自然环境,不影响后代子孙的生存空间。
2. 生态保护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 合理利用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并且要推广循环利用的理念,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生态景观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注重营造生态景观,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绿地和公园数量,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5. 社区参与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尊重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使城市规划更加人性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1. 生态环境评价: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价,对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指导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 生态规划布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进行生态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将生态保护区、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要素合理融入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性。
3. 生态节能建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推广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理念,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的环境适应性。
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设计解析
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设计解析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
我国自古以来人们都向往能够居住在一个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中。
然而,城市的发展让我们不得不面临着日益增加的环境压力。
本文从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设计理论出发,结合国内外一系列的成功案例,详细探讨了规划生态宜居城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宜居城市;城市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生态宜居城市理想中国传统人居中,人们的居住需要较为朴素而丰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哲人、诗人的言语反映出古中国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
适宜的人类居住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体现,也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所追求的理想。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人们面对着增加的交通压力、下降的空气质量、污染的水资源等。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连自身的健康都难保证,何谈宜居的城市环境。
随着生态发展观的推广,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是人类的生存质量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不仅是考虑当代人舒适和享受,还要顾及全人类长久生存。
因此,城市规划和设计要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创建“宜人居住”的环境为先决条件。
二、宜居城市核心吴良镛指出:“城市化加速发展,要注意回到基本的需要上来,即归根到底要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市’”。
城市宜居更关注人类具体需求,关注对某一区域人们的主观反映。
后工业时代,我们更多地是关注“生活质量”,不能再建丑陋、不协调、缺乏公园和步行道、缺乏公共活力的城市和郊区。
怎样才能让居住环境充满绿色,既方便又能给安全感,如何让千城一面的城市广场更有品味,怎样才能建造出与自然协调的社区环境,所有这些都需要长期规划。
宜居环境中应有:美好的房屋、健康的环境、畅快的交通、安全的公共区域、有公园和公共交往区域(如图1)、良好的社会交往等。
这些元素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经多种规划原则、技术渠道,寻找生态城市结构形态,建设宜居城市和宜人环境。
我的城市设计理念
我的城市设计理念我所在的城市设计理念是:宜居、绿色、智慧。
首先,宜居是指城市要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这个理念包括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社区的互动性和城市的人文氛围。
在宜居城市中,居民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空气质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低噪音的生活环境。
同时,城市要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等,以便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出行和生活。
另外,社区的互动性也非常重要。
城市设计应该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社区活动,促进社交和邻里之间的交流。
最后,城市的人文氛围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艺术和娱乐活动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活力。
其次,绿色是指城市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城市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城市应该提供丰富的绿地和公园,以供居民休闲和运动。
此外,城市应该鼓励居民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城市还应该加强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体系,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这些措施,城市可以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友好的绿色城市。
最后,智慧是指城市要运用先进的科技和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
城市应该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和导航服务,方便居民出行。
城市还应该建设智能公共设施,如智能路灯、垃圾桶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城市还应该建设智慧社区,提供在线教育、医疗、购物等服务,方便居民生活。
通过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可以提高城市的运营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宜居、绿色、智慧是我所在的城市设计的理念。
通过落实这些理念,可以建设出一个让居民满意、环境友好、先进智慧的城市。
杭州概念性城市设计理念
杭州概念性城市设计理念
杭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城市设计理念一直备受关注。
杭
州概念性城市设计理念以“人文关怀、生态宜居、科技创新”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
首先,人文关怀是杭州概念性城市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规划注重人
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强调社区建设和文化传承。
杭州在城市设计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积极推动当代文化创新,让城市焕发出独特的人文魅力。
其次,生态宜居是杭州概念性城市设计理念的核心理念。
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
自然资源,山水相依、绿意盎然。
在城市规划中,杭州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动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致力于打造一个宜居的生态城市。
最后,科技创新是杭州概念性城市设计理念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中国的互联网
之都,杭州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科技创新的融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让科技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
综上所述,杭州概念性城市设计理念以人文关怀、生态宜居、科技创新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城市。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杭州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魅力。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理念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理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热岛效应加剧等。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理念变得至关重要。
生态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将其融入城市规划,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践。
首先,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应避免过度开发和无序扩张。
合理划定城市的增长边界,保留足够的绿地、湿地和农田等生态空间。
对于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要注重功能混合,减少通勤距离,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可以将住宅区、商业区和办公区进行合理搭配,减少人们因工作和生活需求而产生的长距离出行。
在交通规划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方式是关键。
增加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提高公交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鼓励人们选择公交出行。
同时,规划完善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网络,创造安全、便捷的慢行环境,让人们愿意选择骑自行车或步行。
此外,推广新能源汽车,并配套建设充电设施,减少传统燃油汽车对环境的污染。
水资源管理也是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采用雨水收集和回用系统,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景观补水等,减轻城市排水压力。
推广节水器具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污水处理和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打造具有生态功能的水系景观,如人工湿地、生态河道等,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净化水质,调节局部气候。
城市的能源规划同样重要。
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制定能源消耗标准,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绿化和生态系统保护方面,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建设公园、街头绿地和林荫道等。
注重植物的多样性,选择本地适应的植物品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城市周边的森林、山脉等自然生态系统,将其作为城市的生态屏障。
建筑设计也是体现生态理念的重要方面。
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
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人类活动的场所,城市空间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已成为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我们来看看未来五年,城市空间建设将会怎样呢?一、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高温和灰霾困扰着城市居民的健康。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未来五年城市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科学规划、严格控制、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减少土地开发、限制车辆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城市空间规划加强生态化布局城市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五年,城市空间规划将更加注重生态化布局。
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公园,增加“绿灰比”并注重植被的多样性,提高城市绿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加强城市滨水、湖泊和河道重点保护,开展城市水生态修复,改变城市追求“靠水而建”的思维定势,打造河湖丰富,景色秀美的城市风景线。
三、城市交通建设以绿色出行为主城市交通是城市空间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未来五年,城市交通建设将以绿色出行为主,提倡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城市将发展全新的智能出行模式,比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推动城市交通绿色化发展。
此外,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公交立体化发展,为市民提供便捷、快速、舒适的出行条件。
四、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空间运行效率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正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未来五年,城市空间建设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空间运行效率。
不断推进城市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打造云端、智能、无界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空间数据化运营,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五、城市空间建设涉及多方合作城市空间建设涉及到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的多重利益,需要全社会共同合作,倡导共建共享理念,提高全社会对城市空间建设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浅谈生态城市设计理念
Technological技术交流EXCHANGE刘润有 李曦淳 张大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摘 要】生态城市是人们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升华的结晶,生态城市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的概念和单纯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范畴,从生态城市理念和建设情况的分析中,说明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共生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的产物,真正目标是创造人与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理念;生态城市设计【Abstract 】 Ecological city is the result of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The concept has beyond the meaning of traditional city and the simple category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of the ecological city and construction situation, we know that ecological city is the product of overall and lasting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symbiosis system of society-economy-nature, whose real aim is creating the overall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system.【Key words 】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ty; design of ecological cityOn the design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ty taking the zhongxintianjin ecological city as example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浅谈生态城市设计理念中新天津生态城1 生态城市概述随着城市化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城市问题接踵而来。
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理念
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理念人居环境建设是指为人们的生存、工作和休闲提供良好条件的一种综合性工程,其中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宜居城市和社区是指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舒适、健康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那么,如何设计宜居城市和社区呢?首先,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要注重绿色环保。
绿色环保是指在城市和社区的规划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通过合理的绿地规划和植被覆盖率,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使人们可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此外,宜居城市和社区还需要建设环保设施,例如垃圾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以保持城市的清洁和卫生。
其次,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要注重人性化。
人性化设计是指根据人们的需求和习惯,为他们提供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宜居城市和社区中,应该设置各种便民设施,如商业中心、医疗机构、学校和娱乐场所,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此外,宜居城市和社区还需要考虑交通组织的合理性,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道路系统,方便居民出行。
再次,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要注重社区参与和文化建设。
社区参与是指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过程,通过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好居住环境和社区秩序。
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应该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公益事业,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文化的传承。
此外,宜居城市和社区应该保留和传承本地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营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和社区氛围。
最后,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城市和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中,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平衡,追求长期的可持续性。
宜居城市和社区应该注重节能减排,采用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的建筑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宜居城市和社区还应该鼓励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宜居城市和社区的设计理念应该注重绿色环保、人性化、社区参与和文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舒适、健康、便利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打造宜居城市和社区。
总结t市生态宜居建议的主要理念和做法
总结t市生态宜居建议的主要理念和做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建设一个生态宜居的城市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T市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也面临着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提出一些主要的理念和做法,以实现T市的生态宜居目标。
本文将首先介绍T市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等。
然后,我们将提出两个主要理念,即“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优先”,来指导T市的生态宜居建设。
在解释这些理念的同时,我们将分析其背后的原理和价值,并说明它们对T市生态宜居建设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具体的做法,以支持上述理念的实施。
这些做法包括改善城市交通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推动能源节约与利用、鼓励绿色建筑和倡导低碳生活等。
我们将对每个做法进行详细的解释,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案例来支持其可行性和效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T市生态宜居建设的主要理念和做法,并强调其重要性。
同时,我们将针对T市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引导和促进T市生态宜居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为T市的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T市在生态宜居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些理念和做法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以促进全球城市的生态宜居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为读者呈现一个整体的视角。
然后,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阅读路径。
最后,明确文章的目的,即总结t市生态宜居建议的主要理念和做法。
其次,在正文部分,将重点介绍t市生态宜居建议的主要理念和做法。
其中,主要理念1将覆盖某方面的核心观念和原则,例如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等。
而主要理念2则会呈现另一种角度的理念和做法,例如生态修复、环境监测等。
城市环境打造宜居城市
城市环境打造宜居城市城市环境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是每个城市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交通规划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探讨如何打造宜居城市。
一、建筑设计城市的建筑设计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宜居城市的建筑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建筑:倡导绿色、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环保性。
(2)人性化设计:建筑应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3)景观融入: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通过绿化、景观设计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二、交通规划交通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居城市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交通规划:(1)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完善的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网络,方便居民出行。
(2)鼓励非机动交通:提供安全、便利的步行和骑行环境,鼓励居民选择非机动交通方式,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合理的道路规划:合理规划道路布局,防止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三、生态环境宜居城市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以下几点是重要的考虑因素:(1)绿化覆盖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垃圾分类处理:倡导垃圾分类,建立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4)生态保护区建设: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总结:城市环境的宜居性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建筑设计、交通规划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了恰到好处,才能打造出真正宜居的城市环境。
希望未来的城市发展能更加注重宜居性的提升,让居民享受到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述生态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摘要] 本文分析了宜居城市的相关概念及其在规划设计上的理念,并在国内外宜居城市相关研究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的实现及其思路,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节能环保;宜居城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
引言
宜居城市是一个融合了物质、空间、行为、交往、文化、心理等要素,形成的“循环链”的有机系统。
从当前宜居城市规划设计来看, 其最终表现为一种循环型城市社会体系、一个可以获得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的有机综合系统。
一、生态宜居规划理念
宜居城市的基本原则是可达性、平等性、参与性。
可达性主要是指居住于城市的市民所体验的生活质量高低取决于他们可以获取或享有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水、卫生条件)、食物、干净的空气、负担得起的居住条件、有价值的就业机会、绿色空间与公园。
城市中不同的市民获取上述基础设施与生活必需品的机会不同,这就体现了一个城市平等性的问题; 可达性原则还取决于市民是否有参与决策制定以满足他们所需政策的权利与机会。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宜居性也可以理解为市民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可持续性则指可以持续获得我们珍惜或期待的生活质量的能力,也就是在实践中,我们是否能持续改进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福利与质量。
宜居性指的是一个城市系统中可以满足人们生理的、社会的、精神的健康需求,满足所有人的个人发展需求。
它包括令人舒适并能提供和反映出文化与宗教繁荣的城市空间,它的核心原则是公平、尊严、可达性、快乐、共享、参与、被授权性。
生态宜居城市,其概念来源于哲学基础,其内涵、条件与特征都体现了城市综合系统的宜人、宜城市、宜生活的较高要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观与城市发展愿景。
一个宜居的城市,可以说就是一个集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基础设施于一体的优良城市综合系统,是一个“善的城市”。
二、实例分析
我们以某城区的宜居城市规划设计为例。
该城区主要的生态指标均居全市各区县首位,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被定为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区。
该城区积极探索资源的节约化和循环化利用,秉持住宅是城市建筑的主体,也是能源耗用的主体。
同时该城区积极开发节能住宅小区,有效地降低建筑对能源的依赖。
其在建设节能环保的宜居城市上,可采取如下方法。
1.充分利用太阳能
在建筑的设计构造上,使房屋向阳面有宽大的窗和阳台,或将房屋的门窗都建在向阳面,让太阳能集热器为住宅提供热能;而背阴面只有射击孔大的小窗户。
正面高大的窗户使室内获得大量阳光,在寒冷的季节能为室内供暖;而背阴面的小窗户有很好的隔热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隔音效果。
在楼房之间,通常将修建通道的地方开辟成宽阔、安静、公园般的绿色园区。
2.使建筑结构紧凑
可安置加厚的外墙、双层防热玻璃,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住房的耗能量比传统住宅楼降低50%。
由于这些楼房的外表面积和空间容积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关系,因此在冬天就能节约大量供暖所需的能源。
3.在建筑上采用先进的供暖设备
在每套住宅的墙壁或天花板上设通风口,让加热过的新鲜空气在通风设备的驱动下穿过通风口,流入人的居室,再经厨房和浴室的吸气装置进出。
每隔一段时间,室内的空气就被更换一次。
与传统采暖方法相比,不仅耗能低,而且可使室内空气常保新鲜,舒适宜人。
4.构建开放式生态网络结构
任何一个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兼得山水为其整体环境的依托。
通过充分利用该城区独有的山清水秀和自然景观,在城市扩张过程中, 维护城区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构建开放式生态网络结构,是维护该城区宜居生态环境质量的一大关键。
三、宜居城市空间布局
另外,该城区为了达到宜居城市的要求,规划居住区和商业区主要集中在以老城区为中心的平原区。
东部新区发展由于过境交通的穿越, 形成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针对目前的空间布局,可以考虑设计以老城区为中心、周边功能区为副中心的众星供月状的“里座型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格局。
建立主城区与各星座城之间的快速通道和绿色林带, 形成怀柔式生态田园,使城市与自然有机结合。
1.居住空间建议
目前在主城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居住集中区域,其中老城区板块是居住的重心所在地。
老城区的建设时间早、开发时间长,目前以早期的普通住宅为主体,多为单位建设。
居住建设中执行的标准较低、配套功能单一、景观单调,居住对象多为本地人。
该城区现有的高档别墅集聚地附近拥有最美的山、林、水。
桥样板块是距离主城区最近的板块,与其它板块的优势相比,其最大竞争优势在于交通优势以及影视产业基地, 这里的交通相对发达,国道、铁路都在此通过。
另外,近几年随着雁栖板块开发的步伐和力度的加大,居住项目的建设也较为活跃。
根据该城区的新城规划,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大大增加,居住空间将以老城为中心
进行拓展。
但由于传统优势,老城区人口密度仍然不会减少,保证该城区人民宽敞、安全、清洁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就成为了宜居城市居住规划重要目标。
2.居住生态化
开发商必须在住宅外墙保温、门窗设计、屋顶保温这三个方面上下工夫。
对于居民而言,住宅节能效率的提高,不仅将改善居民的居住舒适性,同时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因建筑系统造成的能源浪费,相应节约电、煤气、吸气等的消耗。
住宅建设在建筑设计、施工、选材、能源、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理等方面应以国际要求为标准。
提倡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设节能技术; 提倡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保持住宅使用过程中材料的循环利用; 提倡减少建筑施工废弃物;提倡住宅中的水系统建立;提倡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提倡减少生活垃圾,将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提倡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对此,区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来鼓励和开发环保节能型住宅。
住宅与公共建筑的绿色化、生态化理应成为怀柔建筑的发展方向。
3.居住多样化
多样化意味着可以向人们提供多种类型的居住产品以及多样性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多样性的需求。
开发商不仅要考虑较大房型的需求,也不能忽视小房型的开发;既要迎合大众化的生活需求,也要考虑特殊职业群体的生活习性。
同时,住宅区里存在由多样性生物形成的和谐生物圈,给居者带来了多样性的景观感受。
近年来,根据现代绿化建设的理念,以突出绿肺、绿带、绿群、绿片、绿景的5个“绿”为目标。
住宅发展可结合实际情况,在新建项目实施屋顶绿化。
同时还可对已建成建筑进行屋顶绿化改造,构筑起“空中花园”。
设计山景(假山)、水景(碧池畅泳、小湖荡舟)、绿色景观(茂密林阴、木草坪) 等主题景观,并让这些美景深入到新型住宅小区中。
4.提升社区的整体配套水平
要将其建设成为真正的宜居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必须完善。
目前, 该城区居住生活设施配套不尽如人意,未出现成熟的、具有高档人文居住环境意识的高品质社区。
城市交通不便,可达性较弱。
这就需要建立起一个系统的、高标准的生活配套要素,包括大规模的超市、菜场,高水平的医院、学校、幼儿园、娱乐中心等,注重对居住社区的整体环境开发。
5.合理制定居住开发强度
结合城区地貌以平原、山丘为主,形成了“半山半水,一半城”的独特风貌。
该城区可以考虑在居住开发上定一条“低层高密度”路线, 建议住宅容积率在0.9~
1.1。
这样对土地利用会比较充分,居住环境也将更人性化还可缓解部分人口压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宜居城市成为社会进步的表现形式,是人们生活要求提高的产物,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从理论出发,结合某成功设计案例,探讨了节能环保与生态宜居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雨.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策略研究「J].经济丛刊,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