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大全

合集下载

上海高中语文必背科目-(完整版)

上海高中语文必背科目-(完整版)

上海高中语文必背科目-(完整版)高一第一册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咏史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高一第二册5、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八声甘州柳永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高三第二册30、《论语》七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大全(总9页)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大全(总9页)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大全(总9页)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咏史(左思)郁郁涧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上海高中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高中语文背诵篇目

第一册:之阳早格格创做《蒹葭》蒹葭苍苍,黑露为霜.所谓伊人,正在火一圆!溯洄从之,讲阻且少.溯游从之,宛正在火中央.蒹葭凄凄,黑露已晞.所谓伊人,正在火之湄.溯洄从之,讲阻且跻,溯游从之,宛正在火中坻.蒹葭采采,黑露已已.所谓伊人,正在火之涘.溯洄从之,讲阻且左.溯游从之,宛正在火中沚.《饮酒》结庐正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我?心近天自偏偏.采菊东篱下,悠然睹北山.山气日夕好,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记止.《沁园秋·少沙》独力热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瞅万山黑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打少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迷茫天里,谁主重浮?携去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稀.恰共教少年,风华正茂;书籍死意气,挥斥圆遒.指面江山,激扬笔墨,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可,到中流打火,浪遏飞舟?第二册:《登金陵凤凰台》唐·李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降青天中,一火中分黑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少安没有睹使人忧.《八声苦州》北宋·柳永对于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浑秋.渐霜风凄紧,关河热降,残照当楼.是处黑衰翠减,苒苒物华戚.惟有少江火,无语东流.没有忍登下临近,视故乡渺邈,归思易支.叹年去踪迹,何事苦淹留?念好人、妆楼颙视,误几回、天涯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忧.《火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北宋·辛弃徐楚天千里浑秋,火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近目,献忧供恨,玉簪螺髻.降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北游子.把吴钩瞅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戚道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已?供田问舍,怕应羞睹,刘郎才搞.可惜流年,忧忧风雨,树犹如许.倩何人,唤与黑巾翠袖,揾英雄泪?《登快阁》北宋·黄庭脆痴女了结公家事,快阁物品倚早阴.降木千山天近大,澄江一讲月明显.墨弦已为好人绝,青眼聊果好酒横.万里归船弄少笛,此心吾与黑鸥盟.《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果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支我至剡溪.开公宿处今尚正在,渌火荡漾浑猿笑,足著开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睹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没有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火澹澹兮死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启.青冥浩荡没有睹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去下.虎饱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少嗟.惟觉时之枕席,得背去之烟霞.《律诗三尾》《末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皆,连山到海隅.黑云回视合,青霭进瞅无.分家中峰变,阳阴寡壑殊.欲投人处宿,隔火问樵妇.《登楼》唐·杜甫花近下楼伤客心,万圆多易此登临.锦江秋色去天天,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往庭末没有改,西山寇匪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书籍愤》北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本北视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集关.塞上少乡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昆季间!《绝句三尾》:《塞下直》唐·卢纶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力扬新令,千营共一呼.《从军止》唐·王昌龄青海少云暗雪山,孤乡遥视玉门关.黄沙百战脱金甲,没有破楼兰末没有还.《过华浑宫》唐·杜牧少安回视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启.一骑黑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去.第三册:《宋词汇四尾》:《雨霖铃》北宋·柳永热蝉凄切,对于少亭早,骤雨初歇.皆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收.执脚相瞅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重重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告别,更那堪热降浑秋节.今宵酒醉那边,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真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道!《踩莎止·郴州旅舍》北宋·秦瞅雾得楼台,月迷津渡,桃源视断无寻处.可堪孤馆关秋热,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苏幕遮》北宋·周邦彦燎重香,消溽热.鸟雀呼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搞宿雨,火里浑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暂做少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可?小楫沉舟,梦进芙蓉浦.《声声缓》北宋·李浑照寻寻寻寻,热热浑浑,凄凄惨惨戚戚.乍温还热时间,最易将息.三杯二盏浓酒,怎敌他早去风慢!雁过也,正快乐,却是旧时相识.谦天黄花散集,枯槁益,此刻有谁堪戴?守着窗女,独自怎死得乌!梧桐更兼细雨,到薄暮,面面滴滴.那次第,怎一个忧字了得!《元直二尾》:《单调·寿阳直·近浦帆归》元·马致近夕阳下,酒旆(pèi)忙,二三航已曾着岸.降花火香茅舍早,断桥头卖鱼人集.《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弛养浩峰峦如散,波澜如喜,山河内中潼关路.视西皆,意踟躇,快乐秦汉经止处,宫阙万间皆搞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第四册:《劝教》战国·荀况君子曰:教没有成以已.青,与之于蓝而青于蓝;冰,火为之而热于火.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直中规;虽有槁暴,没有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便砺则利,君子博教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止无过矣.吾尝末日而思矣,没有如须臾之所教也;吾尝跂而视矣,没有如登下之博睹也.登下而招,臂非加少也,而睹者近;逆风而呼,声非加徐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火也,而绝江河.君子死非同也,擅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火成渊,蛟龙死焉;积擅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故没有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没有克没有及十步;驽马十驾,功正在没有舍.锲而舍之,朽木没有合;锲而没有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存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拜托者,存心躁也.《师道》唐·韩愈古之教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讲受业解惑也.人非死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没有从师,其为惑也,末没有解矣.死乎吾前,其闻讲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死乎吾后,其闻讲也,亦先乎吾,吾进而师之.吾师讲也,妇庸知其年之先后死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少无少,讲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讲之没有传也暂矣!欲人之无惑也易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近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寡人,其下圣人也亦近矣,而荣教于师.是故圣益圣,笨益笨.圣人之所以为圣,笨人之所以为笨,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荣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籍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讲解其惑者也.句读之没有知,惑之没有解,或者师焉,或者没有焉,小教而大遗,吾已睹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没有荣相师.士大妇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散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讲相似也.”位亢则足羞,官衰则近谀.呜呼!师讲之没有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没有齿,今其智乃反没有克没有及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没有及孔子.孔子曰:“三人止,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没有必没有如师,师没有必贤于弟子,闻讲有先后,术业有博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没有拘于时,教于余.余嘉其能止古讲,做《师道》以贻之.第五册:1、诗词汇三尾:《月夜》唐·杜甫彻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瞅.遥怜小后代,已解忆少安.香雾云鬟干,浑辉玉臂热.何时倚真幌,单照泪痕搞.《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已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火调歌头》北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没有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下处没有堪热.起舞弄浑影,何似正在人间?转墨阁,矮绮户,照无眠.没有该有恨、何事少背别时圆?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阳阴圆缺,此事古易齐.但是愿人恒暂,千里共蝉娟.第六册:《〈论语〉七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没有以其讲得之,没有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没有以其讲得之,没有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末食之间违仁,制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正在陋巷,人没有堪其忧,回也没有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饭疏食饮火,直肱而枕之,乐亦正在其中矣.没有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分歧过得.子曰:“女奚没有曰,其为人也,收愤记食,乐以记忧,没有知老之将至云我.”(《论语·述而》)曾子曰:“士没有成以没有弘毅,任重而讲近.仁以为己任,没有亦重乎?死而后已,没有亦近乎?”(《论语·泰伯》)正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睹曰:“君子亦有贫乎?”子曰:“君子固贫,小人贫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供死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鱼我所欲也》战国·孟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没有成得兼,舍鱼而与熊掌者也.死,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没有成得兼,舍死而与义者也.死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死者,故没有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没有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死,则凡是不妨得死者何没有必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是不妨辟患者何没有为也?由是则死而有没有必也,由是则不妨辟患而有没有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死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死,弗得则死.呼我而与之,止讲之人弗受;蹴我而与之,乞人没有屑也.万钟则没有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好,妻妾之奉,所识贫累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没有受,今为宫室之好为之;乡为身死而没有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没有受,今为所识贫累者得我而为之;是亦没有成以已乎?此之谓得其良心天良.《兰亭集序》(第一节)东晋·王羲之永战九年,岁正在癸丑恶,暮秋之初,会于会稽山阳之兰亭,建禊事也.群贤毕至,少少咸集.此天有一马平川,茂林建竹;又有浑流激湍,映戴安排,引以为流觞直火,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衰,一觞一咏,亦足以畅道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浑,惠风战畅,俯瞅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衰,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疑可乐也.《琵琶止并序》(第二节)唐·黑居易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早.移船相近邀相睹,加酒回灯重启宴.千呼万唤初出去,犹抱琵琶半遮里.转轴拨弦三二声,已成直调先多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仄死没有得志.矮眉疑脚绝绝弹,道经心中无限事.沉拢缓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慢雨,小弦切切如公语.嘈嘈切切错纯弹,大珠小珠降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吐泉流冰下易.冰泉热涩弦凝绝,凝绝短亨声渐歇.别有幽忧暗恨死,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火浆迸,铁骑超过刀枪鸣.直末支拨当心绘,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止,唯睹江心秋月黑.《〈人间词汇话〉七则》(第五则)浑·王国维古今之成大职业、大教问者,必通过三种之地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下楼,视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戴渐宽末没有悔,为伊消得人枯槁.”此第二境也.“寡里寻他千百度,转头蓦睹,那人正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汇人没有克没有及讲.然遽以此意阐明诸词汇,恐为晏欧诸公所禁绝也.补充:《前赤壁赋》1.寄蜉蝣与天天,渺沧海之一粟.哀吾死之须臾,羡少江之无贫;挟飞仙以漫游,抱明月而少末.2.盖将自其变者而瞅之,则天天曾没有克没有及以一瞬;自其没有变者而瞅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去思,雨雪霏霏.止讲早早,载渴载饿.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去去兮辞》1.悟已往之没有谏,知去者之可逃.真迷途其已近,觉今是而昨非.2.三径便荒,紧菊犹存.3.倚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尾而遐瞅.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进,抚孤紧而盘桓.4.木欣欣以背枯,泉涓涓而初流.擅万物之得时,感吾死之止戚.已矣乎!5.登东皋以舒啸,临浑流而赋诗.《陈情表》1.茕茕孑坐,形影相吊.2.但是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往没有虑夕.3.臣死当陨尾,死当结草.。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大全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大全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大全
———————————————————————————————— 作者:
———————————————————————————————— 日期:
沁园春·长沙
作者: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最后一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香菱学诗)
【高一上】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旁宫赋最后一段)

上海2022年高考语文背诵

上海2022年高考语文背诵

上海2022年高考语文背诵1. 劝学荀子2. 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3. 师说韩愈4. 阿房宫赋杜牧5. 赤壁赋苏轼6.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7. 陈情表李密8. 兰亭集序王羲之9.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0. 六国论苏洵11. 氓《诗经》12.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13. 短歌行曹操14. 归去来兮辞陶潜15. 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16. 山居秋暝王维17. 将进酒李白18.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9. 蜀道难李白20. 旅夜抒怀杜甫21. 蜀相杜甫22. 登岳阳楼杜甫23. .登高杜甫24. .琵琶行白居易25.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26. 锦瑟李商隐27.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8.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29.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30.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31.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32. 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33.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34.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35.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36.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37.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38.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39. 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40.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初中某些(50篇)1.孔子语录《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高考语文背诵篇目-京东图书,学生专享爆品9.9元购! 京东提供的广告查看详情@徐靖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36.泊秦淮(笼寒水月笼沙)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0.己亥杂诗龚自珍高中某些(50篇)1. 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上海市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全集

上海市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全集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高一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晋·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唐·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5、唐·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6、唐·卢纶《塞下曲》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7、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唐·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9、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0、北宋·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高中部分】【高一第一学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高一第二学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北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北宋·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上海语文高考必背篇目

上海语文高考必背篇目

上海语文高考必背篇目1、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上海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上海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上海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必修上册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上海高中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高中语文背诵篇目

第一册:【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喝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沁园春·长沙》自力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窗少年,风华正茂;墨客意气,挥斥方遒.指导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第二册:《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彼苍外,一水平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八声甘州》北宋·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萧条,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家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影,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雕栏处,正恁凝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宋·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夕照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雕栏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惋惜流年,忧闷风雨,树如同斯.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豪杰泪?《登快阁》北宋·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器械倚晚晴.落木千山天弘远,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琼浆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轰隆,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大不见底,日月照射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纭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床笫,掉素来之烟霞.《律诗三首》《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阪.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登楼》唐·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寰宇,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书愤》南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华夏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金风抽丰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绝句三首》:《塞下曲》唐·卢纶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自力扬新令,千营共一呼.《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过华清宫》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尘凡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第三册:《宋词四首》:《雨霖铃》北宋·柳永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毂下帐饮无绪,迷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拜别,更何堪萧条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晨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踏莎行·郴州客店》北宋·秦不雅雾掉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夕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苏幕遮》北宋·周邦彦燎沉喷鼻,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家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蒲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声声慢》北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僻清,凄悲凉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刻,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悲伤,倒是旧时了解.满地黄花聚积,憔悴损,现在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此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元曲二首》:《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元·马致远夕阳下,酒旆(pèi)闲,两三航不曾着岸.落花水喷鼻茅屋晚,断桥头卖鱼人散.《中吕·山坡羊·潼关心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江山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躇,悲伤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第四册:《劝学》战国·荀况正人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认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正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转瞬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正人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帮凶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鬼域,居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依靠者,居心躁也.《师说》唐·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不学而能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世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认为圣,愚人之所认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孺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工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类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工百工之人,正人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罢了.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旧道,作《师说》以贻之.第五册:1.诗词三首:《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喷鼻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水调歌头》北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彼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回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世?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聚散,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第六册:《〈论语〉七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正人去仁,恶乎成名?正人无终食之间违仁,冒昧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个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奋发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认为己任,不亦重乎?逝世尔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正人亦有穷乎?”子曰:“正人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鱼我所欲也》战国·孟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逝世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逝世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逝世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逝世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逝世.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故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故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故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掉其本心.《兰亭集序》(第一节)东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阁下,引认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不雅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琵琶行并序》(第二节)唐·白居易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邻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穷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密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毫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凸起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人世词话〉七则》(第五则)清·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由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衰退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说明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补充:《前赤壁赋》1.寄蜉蝣与寰宇,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转瞬,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2.盖将自其变者而不雅之,则寰宇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不雅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酸悲,莫知我哀!《回去来兮辞》1.悟过去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掉路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不雅.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4.木欣欣以茂发,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5.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陈情表》1.茕茕孤单,孓然一身.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味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3.臣生当陨首,逝世当结草.。

上海语文高考背诵篇目

上海语文高考背诵篇目

上海语文高考背诵篇目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高一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晋·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唐·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5、唐·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6、唐·卢纶《塞下曲》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7、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唐·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9、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0、北宋·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上海2022年高考语文背诵

上海2022年高考语文背诵

上海2022年高考语文背诵1. 劝学荀子2. 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3. 师说韩愈4. 阿房宫赋杜牧5. 赤壁赋苏轼6.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7. 陈情表李密8. 兰亭集序王羲之9.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0. 六国论苏洵11. 氓《诗经》12.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13. 短歌行曹操14. 归去来兮辞陶潜15. 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16. 山居秋暝王维17. 将进酒李白18.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9. 蜀道难李白20. 旅夜抒怀杜甫21. 蜀相杜甫22. 登岳阳楼杜甫23. .登高杜甫24. .琵琶行白居易25.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26. 锦瑟李商隐27.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8.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29.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30.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31.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32. 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33.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34.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35.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36.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37.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38.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39. 永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40.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初中某些(50篇)1.孔子语录《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曹刿论战《左传》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潜8.三峡郦道元9.马说韩愈10.陋室铭刘禹锡11.小石潭记柳宗元12.岳阳楼记范仲淹13.醉翁亭记欧阳修14.爱莲说周敦颐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7.关雎(关关雎鸠)《诗经》高考语文背诵篇目-京东图书,学生专享爆品9.9元购! 京东提供的广告查看详情@徐靖18.蒹葭(蒹葭苍苍)《诗经》19.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2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岑参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白居易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36.泊秦淮(笼寒水月笼沙)杜牧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50.己亥杂诗龚自珍高中某些(50篇)1. 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高中上海语文背诵篇目

高中上海语文背诵篇目

高中上海语文背诵篇目一、《论语》选文孔子 sai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出自《论语·学而》一章。

孔子在这段话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我们应该时常温习所学知识,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和喜悦;欢迎远方朋友的到来,分享经验和见解;面对他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不生气不愠,表现出君子风度。

二、《西游记》选文《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神魔小说。

其中的选文是“大闹天宫”。

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勇敢与天宫抗衡,最终成功保护了唐僧取经的使命。

这段选文展现了孙悟空的聪明机智和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并且传达了阻碍真理传播的势力最终会被正义力量所战胜的信念。

三、白居易诗选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称为“白诗”。

其中的选文是《琵琶行》。

这首诗以琵琶手李白的爱情故事为背景,描绘了她悲伤动人的琵琶曲。

通过描述琵琶曲所引起的共鸣和人们对于爱情的感悟,诗歌告诉我们人生苦短,珍惜当下,用美好的艺术创造来传递真情实感。

四、《红楼梦》选文《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艺术宝库的巅峰之作。

其中的选文是“葬花词”。

这段选文中,作者曹雪芹描绘了贾宝玉对于黛玉的死亡感到悲伤和痛苦的情感。

通过用花朵凋零的方式来隐喻人物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无常和生离死别的哀婉之情。

五、闻一多诗选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散文家和诗人,也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感染力。

其中的选文是《故乡》。

这首诗以饱含感情的文字,描绘了闻一多对故乡的思恋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故乡的各个细节的细腻描写,诗人唤起了读者对于家乡的情感共鸣。

总结:高中上海语文的背诵篇目包括了《论语》选文、《西游记》选文、白居易诗选、《红楼梦》选文和闻一多诗选。

每篇选文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艺术表达方式,通过背诵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丰富我们的内涵修养。

上海新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新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新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一)《苟利国家生死以》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高呼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这句话号召人们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去尽自己的义务,让祸患
的国家有更好的未来。

这句话也是被用来激励部队英勇面对危机,展
开战斗的口号。

(二)《九辩》
《九辩》是班固的著作,旨在反驳《春秋》中泽司不事诸侯的观点。

班固称,君王号令诸侯完成朝贡,统管臣属,实施政策,用外交调和
矛盾,他们更有能力治理这个国家。

他认为,君王才是统治者。

(三)《论语》
《论语》一书由孔子的学生撰写而成,它收集了孔子的教诲,内容包
括了孔子的著名的“五伦”,以及其他的公共实践指导。

它强调了仁智
礼约的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思想中注重于个人做人和治国的经典著作
之一。

(四)《千字文》
《千字文》是汉武帝时期编写的文章,它改变了以往拼音文字的传统,以“千字文”的形式来推崇康有为的新书写改革,表达的是汉文字的发
展和文化的发达。

它是一篇以比喻表述、因果论证的哲理文章,把拥
有文明以及文明的优点和缺点表达的淋漓尽致。

(五)《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晏殊的著作,这部作品写于春秋时期,并以鲍叔牙的
备受赞誉的《春秋》为原稿。

它把受晏殊和《春秋》影响最大的伦理
道德观念收集于一起,如“仁义、礼智”等,开辟了新的伦理道德格局,同时继承和发展了秦时期注重道德理智的主流思想。

上海高考必背篇目

上海高考必背篇目

上海高考必背篇目
上海高考必背的篇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例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2. 现代文学作品:例如《骆驼祥子》、《茶馆》、《围城》、《红高粱家族》等;
3. 中国古代文言文精选:例如《论语》、《道德经》、《孟子》等;
4. 现代散文经典: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
5. 国外文学名著:例如《傲慢与偏见》、《Jane Eyre》等;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
7. 中国地理知识: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重要的山脉、河流、城市等;
8. 文学常识:包括修辞手法、文学主题、文学流派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海高考的必背篇目会根据年份和考试要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具体以当年的官方考纲为准。

以上列举的仅为一般常见的篇目,考生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备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咏史饮酒·其五作者:左思【魏晋】作者:陶渊明【魏晋】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促织最后一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香菱学诗)【高一上】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旁宫赋最后一段)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第一段)登金陵凤凰台登快阁作者:李白【唐代】作者:黄庭坚【宋代】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作者:柳永【宋代】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辛弃疾【宋代】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终南山(王维)登楼(杜甫)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塞下曲(卢纶)从军行(王昌龄)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高一下】诸子喻山水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子罕】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六十六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七十八章】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前赤壁赋作者:苏轼【宋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二上】【廉颇蔺相如列传】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谏太宗十思疏】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2.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3.欲流之远者,必固其根本。

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6.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慧,信者效其忠。

【训俭示康】1.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4.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石钟山记】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4.南音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过秦论作者:贾谊【两汉】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