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层析技术及其在环境小分子污染物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基于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的地塞米松定量检测法

基于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的地塞米松定量检测法

77SEPT. 2020CFI 基于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的地塞米松定量检测法刘妍1 李向丽1 李晓璐1*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中山 528436摘 要:以地塞米松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非法添加现象,仍然是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

研究通过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对地塞米松进行了定量检测。

结果发现,所建立的地塞米松检测方法IC 50为0.87 ng/mL,线性范围为0.1~8.4ng/mL(y =-0.18ln x+0.92,R 2=0.99)。

检测组织样本的最低检出限为0.7µg/kg,平均相对标准偏差<30%(n=6)。

使用30%的甲醇水溶液能一步完成提取过程,平均回收率为78%。

关键词:地塞米松;定量;荧光微球;免疫层析地塞米松(图1 a)作为一种长效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被广泛用于动物疾病治疗。

然而,一些研究指出,地塞米松因其促进动物生产功能而被非法滥用。

在一些功能食品、保健品甚至是一些中药材中,不法商贩通过非法添加糖皮质类激素,使消费者在食用后短期内出现一些积极作用,但若长期食用则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致畸、致癌、致突变、水肿、糖尿病等不良反应。

在化妆品方面,由于糖皮质类激素可以抑制细胞增生,减少5-羟色胺的形成,从而对皮肤有一定的嫩白作用 。

但在长期使用后,就会造成人体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和毛囊萎缩,轻度受害者会皮肤会恢复到使用前状态,中度受害者会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症状,重度受害者则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比如类固醇性糖尿病、骨坏死和骨质疏松、精神失常、消化性溃疡和高血压等疾病。

因此我国农业部235号公告中对动物组织中地塞米松的限量做了具体的规定:肌肉为0.75µg/kg,肝脏为2g/kg。

目前动物组织中地塞米松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质谱法[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3]。

虽然色谱方法准确性较高,然而仪器昂贵、操作繁琐、环境要求高。

免疫层析法

免疫层析法

免疫层析法免疫层析法是一种以免疫原理为基础的分析技术,它可以用来精确检测微量物质,为科学研究、医学诊断、食品检测等提供重要服务。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免疫层析法,评估它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以期改善科学实验和临床诊断的质量。

一、免疫层析法的技术特点免疫层析法是一种以免疫原理为基础的分析技术,主要是利用特定抗体和被检物质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检测,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出极少量的指标物质,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高的优点。

通常,免疫层析法也可以用来检测多种相关分子,如多肽、抗原、反应性片段体等,可以检测不同水平下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指示物质稳定性和特异性。

此外,免疫层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时间短、数据可靠性好、可重复性高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对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无论是实验室研究中的多种小分子有机物,还是较大分子的抗原、抗体、糖蛋白、膜蛋白等,免疫层析法都可以实现有效的检测与分析。

二、免疫层析法的应用前景免疫层析法具有高灵敏度、精确度、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医学诊断、食品检测等领域。

1、在科学研究领域,免疫层析法可用于粒子计数、掺入染色体识别和诊断膜蛋白失活等,而且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多种小分子物质,还能检测出体内不同水平下的抗原或抗体,非常有用。

2、在医学诊断领域,免疫层析法可用于检测和诊断慢性炎症疾病、肝病、肿瘤相关抗原、糖尿病等疾病,它不仅可以检测出疾病的指标物质,还能提供有效的临床信息,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

3、在食品检测领域,免疫层析法也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毒物质、污染物和重金属,从而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免疫层析法是一种先进而有效的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快速检测出微量物质,为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食品检测等提供重要服务。

然而,由于免疫层析法仍在不断发展中,仍需要持续努力,才能改善分析技术和提高研究质量。

免疫层析技术研究及应用

免疫层析技术研究及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021,2(2):117121ProgressinVeterinary Medicine免疫层析技术研究及应用刘畅,杨琳燕,王艺霞,张伟,李道稳,李留安,李存*(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92)摘要:免疫层析技术(ICA)是一种将色谱原理和抗原抗体反应相结合的快速检测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环境监测、疾病诊断等多个方面都有应用。

为提高传统胶体金方法的灵敏度,荧光材料、磁性纳米颗粒等新型的标记材料逐渐应用到ICA中,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贵金属也有信号放大的作用,有助于降低检测限。

定量分析仪器的应用促使ICA的结果判定方式发生改进,可以进一步满足定量检测的需要。

标记材料的变化和分析仪器的应用推动ICA方法向高灵敏度和定量检测的方向发展。

论文就ICA标记材料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该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食品安全、动物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概述。

关键词:免疫层析技术;标记材料;发展趋势;应用中图分类号:S854.43;S85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38(2021)02-0117-05免疫层析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ic analy­sis,ICA、始于20世纪后期,是一种将色谱层析和免疫技术相结合的快速检测技术[1]。

由于检测周期短、成本低、对仪器设备和人员没有特殊要求,ICA 在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前景广阔,其中最经典的一种标记检测技术是胶体金ICA2。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ICA技术不断创新变革,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广阔的开发前景。

1ICA技术简介1.1ICA技术原理以胶体金为例,ICA以胶体金标记抗原或抗体,层析过程中,胶体金标记物随样品溶液通过毛细作用在试纸条上移动,与测试线(test line,T线)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聚集后显红棕色[]。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谢桂芳,赖 飞,王艺蓉,周雪丽,王晓鹭,蔡 滔*(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贵州贵阳 550001)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食品流通更为频繁,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而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并概述了其在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霉菌毒素、食源性致病菌、重金属和非法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为我国食品安全快速定量检测技术提供思路方法。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The Progr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lloidal GoldImmunochromatography in Rapid Food DetectionXIE Guifang, LAI Fei, WANG Yirong, ZHOU Xueli, WANG Xiaolu, CAI Tao* (Gui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circulation of various foods has become more frequent, and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and accurate and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are important means to ensure food safe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and outlines its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in the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mycotoxins, foodborne pathogens, heavy metals, and illegal additives in food, providing ideas and methods for rapi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ood safety in China.Keywords: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technology; food safety; rapidly detection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与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与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新进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原本不容易被察觉的病毒和疾病,如今都可以通过免疫检测技术来进行检测和诊断。

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检测制定特定抗体。

而近年来,免疫检测技术也随着新科技的推动而迅速发展,更加准确和实用化,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一、技术基础免疫检测一般分为两种:直接和间接免疫检测。

直接检测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常用的直接检测有放射免疫测定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

间接检测则是通过检测抗体反应来推断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常见的间接检测有血凝法、凝集反应法、免疫荧光法等。

二、新技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新型的免疫检测技术也不断出现,例如:1. 免疫层析技术:这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层次分离的技术。

常用的免疫层析实现方法有电泳法、吸附法、沉淀法等。

它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药物分离纯化等。

2. 贡献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使得免疫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大大提高。

例如,通过重组DNA技术,可以生产出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非常低浓度的分子和病原体。

3. 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这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特性的检测技术。

与传统的免疫检测方法相比,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等特点。

这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的检测。

4. 快速免疫检测技术:这是一种快速鉴定病原体的技术,常用于外出野营、医学急救和实验室诊断等场合。

快速免疫检测技术需要简单设备和操作步骤,而且使用速度很快,一般不需要特殊的专业培训和设备。

三、新应用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医学领域外,应用范围也涵盖了很多其他领域。

例如:1.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可能存在一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等,通过对食品中的致病菌进行免疫检测,可以及时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

2. 农业养殖:农业养殖中病毒的侵蚀,会带来无法计量的经济损失。

一种基于量子点荧光微球的高灵敏度免疫层析技术初步研究

一种基于量子点荧光微球的高灵敏度免疫层析技术初步研究

一种基于量子点荧光微球的高灵敏度免疫层析技术初步研究免疫层析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检测方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传统的免疫层析技术在灵敏度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并实现更高的灵敏度,我们进行了一种基于量子点荧光微球的高灵敏度免疫层析技术的初步研究。

量子点荧光微球是一种具有优异荧光性能的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荧光特性,如窄的发射光谱带宽、高荧光量子产率和较长的寿命。

这些特性使得量子点荧光微球成为理想的标记物质,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制备了一种包含抗原的量子点荧光微球。

这种量子点荧光微球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并且表面含有高亲和力的功能基团,可以与特定的抗体结合。

然后,我们将这些量子点荧光微球与待测样品中的特定抗体结合,在免疫层析过程中实现对抗原的检测。

为了提高灵敏度,我们采用了一种增强荧光信号的方法。

具体来说,我们使用了一种可调控的荧光增强剂,该增强剂能够与量子点荧光微球表面的功能化基团相互作用,并增强其荧光信号。

通过调节荧光增强剂的浓度和反应时间,我们能够实现对荧光信号的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灵敏度。

实验证明,我们所提出的基于量子点荧光微球的高灵敏度免疫层析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由于量子点荧光微球的优异荧光性能,我们能够在低浓度的抗原下实现灵敏度高达纳克级的检测。

其次,我们通过调控荧光增强剂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灵敏度,使其达到亚纳克级。

最后,我们的方法还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的样品检测和高通量的分析。

总之,基于量子点荧光微球的高灵敏度免疫层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充分利用量子点荧光微球的荧光性能和荧光增强剂的作用,我们能够实现对低浓度抗原的高灵敏度检测,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与进展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与进展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与进展荧光免疫层析技术(Fluorescence immunoassay)是一种通过利用特定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标志物的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免疫学和荧光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等优点。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基于免疫体系,其中一种成分是特异性结合抗原的抗体,另一种成分是标记有荧光染料的抗体。

荧光染料发射的荧光信号与所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来定量分析目标物质的浓度。

荧光免疫层析的步骤包括样品预处理、荧光标记、免疫反应和信号检测等。

首先,样品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干扰物和处理样品矩阵,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然后,通过将荧光染料与特异性抗体偶联,将其标记到待测分析物上。

标记过的抗体用于与待测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在免疫反应中,样品和荧光标记的抗体混合反应,使待测物质与标记抗体发生结合。

最后,通过荧光检测设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从而定量分析待测物质的浓度。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在医学、生物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进展。

在临床诊断中,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病毒、细菌、代谢产物等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在生物学研究中,该技术可以用于定量检测蛋白质、细胞因子等生物分子,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制,为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手段。

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污染物和有害物质,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微流控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荧光免疫层析技术也得到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

例如,通过利用纳米颗粒标记抗体,增强荧光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了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此外,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样品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提高了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引入,使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多种分析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

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污染物不断增多,对环境污染的监控逐渐受到了关注。

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是一种在污染物快速检测方面的研究,它具有高效、高保真、设备简单等优点。

在环境、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分类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生物传感器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电化学传感器技术、荧光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

这些技术在不同的材料、样品类型、检测目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劣。

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通过基于微生物、酶、抗体等的生物特性来实现对污染物的检测。

这种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的检测速度等特点,但也存在操作复杂、容易出现误报等缺点。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则通过表面增强效应放大拉曼散射信号来检测污染物。

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等优点,在病态、微量分析以及原位分析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其依赖性较强,研究难度较大,所以其实际应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考量。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则是利用污染物与电极表面发生反应后产生电信号来检测污染物。

该技术操作简单、设备小型化,同时在实时性、快速性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其依赖性强,需要复杂的维护,使用寿命短等局限性,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荧光传感器技术的检测依据则是基于荧光的化学特性来检测污染物。

荧光传感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的检测速度等特点,并且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的污染物的同时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二、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也不断地得到完善。

在研究方面,很多科学家开始利用纳米技术来研究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通过引入纳米材料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能够降低检测的成本和提高检测的速度。

在污染物稀释、分离的技术上,一些高效的分离技术也得到了开发和研究。

比如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可以快速获得污染物溶液的质量和浓度,同时检测响应的时间也缩短到了数秒甚至更短的时间。

免疫层析和酶联免疫法的区别

免疫层析和酶联免疫法的区别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免疫层析和酶联免疫法的区别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免疫层析和酶联免疫法的区别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免疫层析和酶联免疫法的区别(大纲)一、引言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二、免疫层析技术2.1基本原理2.2试剂与材料2.3操作步骤2.4优缺点分析三、酶联免疫法3.1基本原理3.2试剂与材料3.3操作步骤3.4优缺点分析四、免疫层析与酶联免疫法的区别4.1技术原理差异4.2检测速度与操作简便性4.3灵敏度与特异性4.4应用场景与领域五、免疫层析与酶联免疫法的应用实例5.1免疫层析法的应用5.1.1快速检测5.1.2野外诊断5.1.3疫情监控5.2酶联免疫法的应用5.2.1生物医药领域5.2.2疾病诊断与监测5.2.3食品安全检测六、发展趋势与展望6.1技术创新与改进6.2跨学科研究与应用6.3市场前景与政策支持七、总结7.1主要结论7.2研究局限7.3未来研究方向一、引言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快速、准确、低成本的生物检测方法在疾病诊断、健康监测以及生物安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众多的生物检测技术中,免疫层析和酶联免疫法作为两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因此,深入研究这两种技术的区别,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优化检测过程以及提升检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1. 背景介绍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该方法基于免疫学原理,利用胶体金颗粒与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相互作用,通过色素沉淀形成可见的测试结果。

这种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等优点,在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监测、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原理介绍2.1 免疫学原理免疫学原理是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的基础。

免疫层析法是一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实现分离和检测的技术。

在该方法中,通过将抗原(目标分子)与抗体(特异性与抗原结合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实现目标分子的检测。

2.2 胶体金颗粒胶体金颗粒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关键试剂。

胶体金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可见性,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和生物医学领域。

胶体金颗粒的颜色通常为红色或紫色,直径一般在10-100纳米之间。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胶体金颗粒呈现明显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即表现为红色。

2.3 竞争反应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通过竞争反应实现目标分子的检测。

竞争反应分为两个步骤:竞争体系构建和检测结果显示。

2.3.1 竞争体系构建竞争体系构建是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将胶体金颗粒与目标分子结合。

首先,将目标分子与胶体金颗粒中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然后,将样品中的目标分子与胶体金颗粒中的抗体竞争结合。

当样品中的目标分子存在时,会与胶体金颗粒中的抗体竞争结合,导致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减少。

而当样品中的目标分子不存在时,胶体金颗粒中的抗体能与胶体金颗粒自身上的抗原结合,免疫复合物形成量较多。

2.3.2 检测结果显示检测结果显示是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利用胶体金颗粒的可见性进行结果显示。

当竞争体系构建完成后,将样品滴在测试纸上,胶体金颗粒会经由纸质的吸收作用,沿纸张上升。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蜂蜜中5-羟甲基糠醛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蜂蜜中5-羟甲基糠醛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蜂蜜中5-羟甲基糠醛刘自平;李静;吴春霞;张雨;李海涛;戴一【摘要】To develop a rapid,simple detection of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for detecting the toxic substance 5-Hydroxymethy furfural (HMF) in honey.Methods:competing antibody binding reaction was applied.Nanocolloidal gold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and labeled to anti-HMF monoclonal antibody.Anti-HMF was conjugated to bovine serum albumin(BAS) and then dispersed on a nitrocellulose membrane as the test line(T).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colored bang on the test line indicated a negative or positive result.Result:If the content of HMF in honey extract is less than 40mg/kg,then the excess of colloidal gold-labeled complex with T line HMF-specific binding of carrier protein to form purple bands to form a negative band.Otherwise,it means positive.Conclusion:This method is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the test of HMF content in honey extract using spectrophotometry and HPLC.The method is also sensitive,simple and rapid.%建立快速检测蜂蜜中有毒物质5-羟甲基糠醛(HMF)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文中采用免疫竞争法,将制备的肢体金颗粒与抗HMF单克隆抗体结合成抗HMF-金标复合物标记在胶体金结合垫上,并将HMF-载体蛋白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验线(T线),其与待测蜂蜜中HMF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的抗HMF单克隆抗体,并能以颜色直观显示检测的定性结果.结果显示:若蜂蜜液中HMF的含量<40 mg/kg,则过量的胶体金标记物与T线上HMF-载体蛋白特异性结合形成紫红色条带,即阴性;若蜂蜜液HMF含量≥40mg/kg,不能产生紫红色条带,即阳性.该方法是对分光光度法及HPLC法测定蜂蜜中HMF含量的补充,并且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3(039)007【总页数】4页(P200-203)【关键词】胶体金;羟甲基糠醛(HMF);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作者】刘自平;李静;吴春霞;张雨;李海涛;戴一【作者单位】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正文语种】中文5-羟甲基糠醛[1](HMF)是天然蜂蜜与加工蜂蜜中的还原糖经加热、脱水生成的一种黄色、具有难闻气味的有毒物质。

侧流免疫层析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

侧流免疫层析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

侧流免疫层析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作者:孔鑫李光荣刘靳波侧流免疫层析(lateral flow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LFIA)是⼀种基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经典床旁检测技术(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

最初,研究⼈员采⽤纳⽶⾦制备层析试纸条,⽤于尿⼈绒⽑膜促性腺激素检测,即我们熟知的胶体⾦。

但检测结果依赖⼈⼯判读,且检测灵敏度低、假阴性率⾼。

随后,⼀些对层析膜进⾏简单图像采集、处理的仪器相继出现,LFIA结果判读实现⾃动、半定量化。

近年来,LFIA不断发展,检测性能得到很⼤提升,已逐步向定量检测过渡,其可检测样品多样(如全⾎、⾎浆、汗液、唾液,尿液等),并且能对核酸进⾏检测 [ 1] 。

本⽂综述了LFIA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以及LFIA的商品化应⽤现状,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LFIA结构及定量检测侧流免疫层析试纸条由样品垫、结合垫、层析膜、吸⽔纸和聚氯⼄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底板五部分组成。

单克隆抗体和⼆抗被预先固定在层析膜上以形成测试线或对照线,加⼊含待测物的样品后,待测物与结合垫上的标记抗体结合,随层析作⽤进⼀步被固定在T线上的单抗捕获。

过量的标记抗体被C线上的⼆抗捕获,通过特定检测仪器读取T/C 线上的标记物信号强度,并代⼊预先绘制的标准曲线,在保留LFIA优点的同时实现了LFIA对待测物的定量分析 [ 2] 。

对于完整的LFIA定量检测系统⽽⾔,标记物、层析膜、检测仪是保障定量结果快速、灵敏、准确的基础。

在近⼗年⾥,已研发出不同信号类型的灵敏标记物以及多种新型层析膜材料,还设计了⼀系列价格合理、结构紧凑的检测设备⽤于免疫层析结果的记录和量化。

特别地,为保证定量结果溯源性,对试验中所使⽤的标记物、耗材、试剂、仪器及检测程序均可开展量值溯源⼯作,以使LFIA产品的检测结果溯源⾄国家或国际标准。

可⽤经典的蛋⽩和分⼦检测⽅法,作为验证LFIA诊断效能的参⽐⽅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 [ 3] 。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与进展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与进展

免疫层析法
• 免疫层析技术是建立在层析技术和抗 原一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一 项新兴免疫检测技术。
• 免疫层析技术以固定有检测线和控制线的条状纤 维层析材料为固定相,测试液为流动相,通过毛 细作用使待测物在层析条上移动。
• 待测物在T线处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游离物在C线处发生免疫反应。

常用荧光免疫层析法
夹心法
竞争法
•双抗原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
竞争法
待测物中的某种抗原与T(检测线)线处同 种抗原竞争性地与标记抗体相结合的过程。
竞争法
结合垫
含抗原 A
免疫层析法检测的实物 图
Y1:A的单抗与标记物的偶联体 Y2:抗原A Y3:羊抗鼠二抗
夹心法
• 待测物中某种抗体(抗原)与T线处抗原A (抗原A)以及荧光标记的抗原(抗体)特 异性相结合的过程,在T线处形成抗体A+抗 原+抗体B形式的夹心结构。
层析方向
免疫反应


T
C
免疫层析技术基本原理示意图
荧光(fluorescence)
• 荧光物质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电子从基态跃
迁到激发态,当其回复至基态时,以发射光形式 释放出能量,称为荧光。
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
➢ 发射光谱是指固定激发波长,在不同波长下 记录的样品发射荧光的强度。
➢ 激发光谱是指固定检测发射波长,用不同波 长的激发光激发样品记录的相应的荧光发射 强度。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与进展
介绍人:罗敏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层析法(chromatography)的原理是利用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性质之差(如吸附力、 分子形状和大小、分子极性、分子亲和力、 分配系数等)而建立来的一种分离技术。 层析系统是由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和 流动(Mobile Phase)相组成。

免疫学检测新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与进展

免疫学检测新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与进展

免疫学检测新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与进展免疫学检验是依据免疫学原理,尤其是抗原与抗体反应原理,利用各种敏感的标记、示踪技术,超微量地、特异地分析检测各种生理的和病理的免疫学指标,包括体液的(抗体、细胞因子等)和细胞的(各种效应细胞),进行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一组医学检验项目[1]。

因此,免疫学检验是构筑基础免疫学与临床免疫学之间的桥梁,是临床医生借以研究疾病的技术手段。

但是由于免疫反应的特殊性及复杂性使许多试验技术操作繁杂、耗时,难以适应临床诊断、治疗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生物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操作的自动化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为免疫学快速检验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极大地促进了免疫技术的发展与更新。

现就免疫学检验中的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传统的免疫学快速检验技术传统的免疫学检验即血清学试验,主要是通过观察沉淀物的形成、扩散、凝集及溶血现象的发生以及测定来分析待测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有无及含量,如沉淀反应、凝集反应、溶血反应、中和反应及补体结合反应等。

这些检测方法均为手工操作,大都操作步骤烦琐,需时较长。

而其中的快速检验技术有代表性的当属传统的梅毒快速诊断试验。

1.1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RPR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

RPR法检测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即反应素。

所用抗原为标准的牛心肌脂抗原,抗原中加有活性炭颗粒,检测时直接将试剂与血浆(或血清)在卡片上混匀,摇动8分钟观察结果。

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容易判定。

RPR滴度变化是观察治疗效果、复发、或再感染的重要指标[2]。

但其特异性较差,孕妇、疟疾、乙肝、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时可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因此阳性结果常需要做确证试验后最后诊断。

1.2 甲胺苯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TRUSR) 其原理与RPR相同,以甲胺苯红染料颗粒代替活性炭颗粒作为指示物,实验结果清晰易读,简便快速,稳定性好。

实验六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实验六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原理:利用胶体金 颗粒与抗体或抗原 结合形成免疫复合 物通过层析技术进 行分离和检测。
胶体金颗粒具有高 灵敏度、高稳定性 和易于观察的特点 。
应用领域:广泛应 用于医学、生物技 术、食品检测等领 域。
历史和发展
1971年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首 次被提出
1980年代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
05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案例
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快速检测:用于 快速检测传染病、 肿瘤标志物等
定量检测:用于 定量检测激素、 药物浓度等
早期诊断:用于 早期诊断某些疾 病如阿尔茨海默 病等
疾病监测:用于 监测疾病进展和 治疗效果如糖尿 病等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准备实验材 料:胶体金 免疫层析试 纸条、样本、
缓冲液等
样本处理: 将样本进行 稀释、离心
等处理
加样:将样 本加入到试 纸条的加样
孔中
孵育:将试 纸条放入孵 育器中设定 合适的温度
和时间
观察结果: 在孵育结束 后观察试纸 条上的颜色 变化判断结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结 果进行数据 分析和报告
撰写
实验结果分析
稳定性好:胶体金颗粒不易氧化 稳定性好
技术局限性
灵敏度较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 术灵敏度较低难以检测到低浓度 的抗原或抗体。
检测时间较长:胶体金免疫层析 技术检测时间较长需要等待一定 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பைடு நூலக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异性较差:胶体金免疫层析技 术特异性较差容易发生交叉反应 导致假阳性结果。
1990年代胶体金免疫层析技 术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传染病、 肿瘤等疾病的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利用抗体对特定抗原的专一性识别来快速检测待检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胶体金颗粒的特性,在试剂纸上形成一条稀释液前进的前沿,当待检样品中含有目标成分时,会与胶体金颗粒上的抗体结合发生凝聚,导致胶体金颗粒的前进受阻,从而形成一条明显的测试线。

通过观察测试线的形成情况,就能够判断待检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因此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中毒事件的现场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食品中毒事件往往发生突然,而且影响范围广泛,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出问题食品,后果将不堪设想。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现场迅速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迅速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敏感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使得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难题,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耗时耗力,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

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现场快速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和农药残留,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在生产现场、市场和餐饮场所等地方对食品进行快速检测,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质量追溯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质量追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食品的原料、生产过程、流通环节等进行追溯,可以找出食品质量问题的来源,防范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食品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进行快速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问题食品,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这对于食品质量追溯和食品安全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介绍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介绍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介绍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介绍引言: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技术,结合了量子点荧光标记的高灵敏度和传统免疫层析分离方法的高特异性。

本文将介绍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1.1 量子点荧光标记的特点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颗粒,具有尺寸可调、荧光强度高、光稳定性好等特点。

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尺寸和表面修饰,可以实现对不同波长的荧光发射,从而实现多色荧光标记。

1.2 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的步骤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主要包括样品准备、孔洞过滤、特异性结合、洗涤和荧光检测等步骤。

通过将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结合,然后经过孔洞过滤和洗涤步骤,最后使用荧光检测设备进行信号读取和分析。

二、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2.1 生物传感器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可以用于构建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标志物或疾病相关分子。

例如,可以利用量子点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癌症标志物,实现早期癌症的诊断。

2.2 环境监测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还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通过标记特定的环境污染物抗体,可以实现对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和监测。

这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2.3 药物研发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可以用于高通量筛选药物候选化合物。

结合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大量化合物的快速检测和评价,加速药物研发的进程。

三、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前景3.1 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未来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通过改进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和表面修饰技术,可以提高荧光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3.2 多维信息获取除了荧光信号的检测,未来的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技术还将开发多维信息获取的方法。

通过同时检测多个参数,例如时间、空间和光谱等信息,可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检测结果。

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的检测技术研究

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的检测技术研究

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的检测技术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愈加突出。

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凸显,特别是化工、制药、农业等行业直接或间接导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逐年增加。

其中,小分子有机物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开发和研究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的检测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一、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的来源和危害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是指分子量较小,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有机污染物。

它们不仅广泛存在于工业、生活、交通、农业等各种领域,也会因为自然界的生物化学作用而产生。

小分子有机物的来源主要包括石油、煤炭、炼油、燃料燃烧、化工厂的废弃物等。

由于小分子有机物分子结构简单,易挥发,运移速度快,难以降解,因此易在环境中积累。

它们对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包括空气、水、土壤中生态系统的破坏,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二、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的检测方法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的检测方法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传统的化学分析、生物监测、气象学监测、地球物理学监测、光谱学监测、电化学监测、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子印迹技术、电子嗅觉技术等。

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

该方法利用色谱柱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离、富集,再通过质谱检测器对分离后的物质进行分析识别。

该方法具有分离特异性强,准确性高等特点。

另外,分子印迹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合成特定的分子印迹高分子,从样品中特异性地捕获目标物质,并通过柱层析、电化学、光学等技术进行分离分析,具有选择性高、灵敏度高的优点。

三、关于新兴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新兴技术不断涌现,环境中小分子有机物检测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探索中。

如光声技术、拉曼光谱技术等,都是在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光声技术是一种结合光学和声学的新型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声光效应实现小分子有机物的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6期广东化工第46卷总第392期 · 129 ·免疫层析技术及其在环境小分子污染物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潘浣钰,李丰,何建雄(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670)[摘要]针对免疫层析技术及其在环境小分子污染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介绍了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了环境小分子污染物免疫层析检测技术中抗体制备技术、标记物、检测试纸及检测手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免疫层析技术;环境小分子污染物;抗体;标记物[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9)06-0129-03Research Advances of Immuno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Small Molecular Pollutants DeterminationPan Huanyu, Li Feng, He Jianxiong(1. Guangzhou Huibiao Testing Technology Center, Guangzhou 51067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munochromat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small molecular pollutants detection. This review highlights antibody pr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small molecular pollutants, labels for determination, types of strips and the detection means. It discusses the key technology problems and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order to help future development.Keywords: immunochromatography;environmental small molecular pollutants;antibody;label1 前言免疫层析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快速检测技术,它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抗原和抗体在毛细管层析作用下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特异性结合来对目标物质进行检测。

[1]环境中的小分子污染物,如重金属以及以化学农药为代表的有机小分子污染物,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的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汞、镉、铅、铬、砷等重金属曾经引发水俣病、骨痛病、肺水肿、神经错乱、肾炎、贫血等疾病,有的甚至造成民众恐慌,引发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

[2]农药及其副产品中有很多都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效应或内分泌干扰效应,对人和动物的健康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不良影响。

这些环境小分子污染物常规检测以实验室离线仪器分析为主,包括质谱法、发射光谱法等方法。

上述方法精确度高、选择性强,然而,样品采集后需经运输到实验室才能进行测定,采样与测定相隔时间相对较长,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造成影响,而且样品前处理复杂,检测周期长,无法满足对环境指标快速检测的需求。

免疫层析技术因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检测费用低等优势,[3]而在环境污染物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一定范围的应用。

图1 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构示意图[1]Fig.1 Structural diagram of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1]免疫层析技术在实际中常以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形式应用,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结构如图1[1]所示。

样品在毛细管作用带动下向T 线C线方向移动,遇到T线或C线上的特异性抗体就与之特异性结合,通过标记物呈现出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颜色或者荧光区域,从而能够检测出被测物质的存在与否以及含量多少。

免疫层析技术目前主要分为夹心法和竞争法两种模式,小分子物质的检测常采用竞争法,大分子物质的检测一般采用夹心法。

2 环境小分子污染物检测中免疫层析技术的研究进展2.1 抗体制备技术环境小分子物质由于分子量小,结构简单,多不具有完全抗原性,只能与抗体发生抗原-抗体特异结合而无法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其特异性抗体,称为半抗原。

半抗原在制备抗体时需要先和具有免疫原性的载体结合后,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其特异性的抗体。

大分子载体一般有蛋白和纤维蛋白、非蛋白质载体脂质体或葡聚糖。

[5]抗原的设计与合成是制备完全抗原的关键步骤。

其中的关键点包括:给待测的半抗原分子引入合适的官能团,使其可以与载体结合;选择合适的载体及载体结合位点,使半抗原分子呈现在载体分子表面,不会被载体分子所掩蔽,并且能更好地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

抗体可以分为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等。

多克隆抗体是直接刺激动物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其中包含多种不同种类的抗体,多克隆抗体的亲和性和特异性不稳定,不能大量生产,然而由于生产成本低,耗时短,所以仍然是免疫检测中常用的试剂。

单克隆抗体一般是由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的杂交瘤细胞所产生,其性质均一、特异性强、可重复大量生产。

目前已有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商品化试剂盒,使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更加便捷,推动了单克隆抗体的广泛运用。

[6]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在分子水平上对抗体蛋白进行改造和重组,将抗体蛋白基因在基因工程菌体内表达,进行大量生产得以实现。

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有力工具,可以调控抗体的结合位点,能够快速高通量地筛选,可极大地促进小分子化合物抗体的研究。

例如,李盼[7]等研究了有机磷农药广谱-特异型单链抗体的制备与定向进化,克隆获得了抗体可变区基因,对抗体基因进行了定点突变与表达,突变后的抗体对伏杀磷等4种农药的识别能力相对原单链抗体均有提升,其中对马拉硫磷的亲和力比单克隆抗体还高了两倍。

2.2 标记物2.2.1 胶体金[收稿日期] 2019-02-25[作者简介] 潘浣钰(1983-),女,广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检测技术。

广东化工2019年第6期· 130 · 第46卷总第392期胶体金也叫纳米金是最早使用的纳米免疫标记材料,早在1971年Faulk和Taylor就将胶体金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细胞学研究。

在免疫层析技术的使用上,胶体金免疫标记材料是比较成熟的一项标记技术。

胶体金是分散离子直径在1~150 nm之间的疏水性金溶胶,颜色呈红色到紫色,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稳定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所以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这些特性使胶体金成为一种非常合适的免疫标记探针。

[1]2.2.1.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重金属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有毒重金属污染物经由食物链浓缩且在人体内不断累积,以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显出毒性,存在巨大的潜在危害。

许多研究者都尝试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进行重金属环境污染物检测。

在镉的检测方面,向军俭[8]等制备了镉离子的单克隆抗体建立水样中镉离子的胶体金检测方法,检出限为100 ng/mL,检测添标水样的结果与ICP-AES的检测结果一致。

杨波[9]等研制了镉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在河水中的最低检出限为5 μg/L,且试纸条常温下放置18周稳定性良好。

刘斌等[10]和韩盈盈[11]均利用用纳米二氧化钛钛富集水样中痕量镉之后使用免疫胶体金技术进行检测,检出限分别达到5 μg/L和6.7 ng/mL。

在铜离子检测方面,刘文迪[12]研制的检测铜离子胶体金试纸条,最低检出限为75 ng/mL。

唐佳佳研制了重金属Cu免疫层析胶体金试纸条,与胶体金读卡仪配套,可实现铜离子的定量分析,其检测范围为89.51~625.34 ng/mL,灵敏度为236.59±2.18 ng/mL,回收率97.90 %~100.46 %,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很好。

在铬检测方面,刘茜[13]等建立了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检出限可达50 ng/mL,检测水样结果与ICP方法结果正相关。

在铅的检测方面,瞿一凡[14]获得了稳定分泌Pb(Ⅱ)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特异性好,除了与Fe有近5%的交叉反应,与其他重金属离子的交叉反应均小于1 %,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可达到国家水质检测标准(GB/T 14848-93)的要求。

在汞离子的免疫检测方法研究上,张燚[15]用单克隆抗体制备出用于检测汞离子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与水样中常见的离子标准溶液不发生交叉反应,检出限为0.8 ng/mL,4 ℃保存3个月后,稳定性及重复性仍然很好。

重金属离子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没有免疫原性,无法直接制备抗体,抗体制备过程较大分子检测物复杂。

另一方面,制备的抗体或多或少都与其他离子有交叉反应,这就对抗体的筛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扩大筛选范围来筛选出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抗体。

2.2.1.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由于农药残留会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检测环境中的农药残余量十分重要。

目前,多种农药残留的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都有相关研究。

Gui Wen-Jun等[16]研发了一种用于检测三唑磷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用于检测土壤和水样时,检出限均可达到5 ng/mL。

Hua Xiu-de等[17]首次开发了使用免疫层析技术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甲基毒死蜱的技术,其定性检出限为0.6 μg/L,定量时线性范围在50~12,150 ng/mL,定量限在1024.39 ng/mL,在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为102.5 %~107.6 %。

Liu Yi H[18]等开发了一种用于检测对硫磷的纳米金免疫分析技术,其在水样中的检出限达到1 μg/L,在土壤样品中的检出限为5 μg/kg。

Shi Cheng-gang等[19]开发了用于检测甲胺磷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其检出限为1 μg/L,对甲胺磷有着很好的特异性。

Li Ming[20]等开发了用于检测噻虫胺的半定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出限达到8 ng/mL。

除了以上这些对单一种农药进行检测的研究以外,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同时进行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也在进行中,Guo Yi-Rong等[21]开发了同时检测三唑磷和克百威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出限为克百威32μg/L,三唑磷 4 μg/L。

Xing Chang-rui等[22]开发了一种免疫层析试纸条,可同时检测饮用水中的铅(Ⅱ)、微囊藻素、氯霉素、睾酮和百菌清五种污染物,其检出限为:铅(Ⅱ)4 ng/mL,微囊藻素1 ng/mL,氯霉素0.1 ng/mL,睾酮5 ng/mL,百菌清5 ng/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