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成果报告9# -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一月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2、观测依据3、观测设备及仪器4、观测时间与次数5、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6、结论与建议7、建筑物沉降观测原始记录8、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9、建筑物时间--沉降量曲线图10、沉降展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工程概况受甲方委托,我公司对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
2、建筑物沉降观测依据2.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 G J8-2016)2.2沉降观测方案3、观测设备及仪器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本次观测采用D S 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F S1光学平板测微器、N3铟刚水准标尺,精度要求可以达到0.1m m/k m。
4、观测时间与次数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情况等决定,“规范”规定如下:4.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物可在±0.00完成2~3天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完成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于加荷情况而定,普通宿舍楼每层观测一次,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4.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砂土地基2年,膨胀土地基3年,粘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 m/d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沉降测量报告

沉降测量报告
报告人:XXX
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一、前言
为了全面了解工程中土地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特委托XXX公司进行了此次沉降测量。
二、测量方式
本次测量采用了XXX测量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1. 根据工程区域,设置测量点。
2. 安装测量点仪器,包括水准仪、断面计、高程仪等。
3. 进行现场测量,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精确测量,并记录数据。
4. 将测量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 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制图,并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测量结果
经过近一个月的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1. 工程区域内的沉降情况稳定,整体呈现缓慢下沉状态。
2. 不同区域的沉降情况存在差异,其中XX区域的沉降情况相对较强。
3. 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数据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现平稳状态。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 工程区域内土地的沉降情况整体稳定,不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 需要加强对XX区域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工程计划,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3. 继续进行定期监测,以便更好地掌握工程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本次沉降测量的报告,希望能对工程进展有所帮助。
若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 引言沉降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测量技术,用于检测地面或建筑结构的沉降变形情况。
本报告旨在总结沉降观测的成果,并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2. 观测方法和数据收集在本次沉降观测中,我们采用了现场观测法,利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的观测。
观测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三个固定测点和多个活动测点,以确保对沉降变形的全面监测。
观测数据的收集是通过定期观测和记录的方式完成的。
每隔一定时间,我们会对测点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准确记录。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我们采用了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并对设备进行了定期校正。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观测过程中,我们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分析地面或建筑结构的沉降变形情况非常重要。
下面是我们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主要步骤:•数据清洗:我们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以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数据整理:接下来,我们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按时间顺序排列,并计算每个测点的沉降量。
•趋势分析:通过绘制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我们可以观察到沉降的整体趋势。
如果曲线呈现出线性或近似线性的关系,说明沉降变形较为稳定;如果曲线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说明沉降变形可能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空间分析:除了时间趋势分析,我们还对观测数据进行了空间分析,以了解不同测点之间的差异。
通过绘制等值线图或三维图,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不同位置的沉降情况。
4. 结果讨论根据上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关于沉降观测的成果和结论:1.沉降趋势:经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测点A和B的沉降量呈现出线性增加的趋势,而测点C的沉降量呈现出指数增加的趋势。
这可能与观测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工程活动有关。
2.空间差异:我们的空间分析结果显示,在观测区域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特别是在离工地较远的地方,沉降量相对较小;而在工地附近,沉降量较大。
这可能是由于工地的开挖和填方等工程活动导致的。
沉降观测实习报告总结

沉降观测实习报告总结•相关推荐沉降观测实习报告总结一、实习的任务和目的:任务:对一栋建筑物进行一周的沉降观测进行场地平整测量目的:熟悉沉降观测和场地平整测量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二、实习时间和地点:时间:一周地点:学校三、实习组织:根据仪器设备情况,5—6人一组,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分工安排,负责组内借用仪器工具的安全和管理。
四、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1、实习期间按时出工。
2、爱护仪器,操作仪器要正确,防止发生事故。
3、表格填写要齐全,书写字迹要工整。
五、实习任务:1、变形观测:对建筑物及其地基由于荷重和地质条件变化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各种变形(空间位移)的测定工作。
其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物的稳定性,监视它的安全情况,研究变形规律,检验设计理论及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经验数据,是工程测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变形观测主要包括沉降观测、位移观测、挠度观测、转动角观测和振动观测等。
沉降观测测定建筑物或其基础的高程随时间变化的工作。
建筑物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埋设在基础和建筑物上的观测点,定期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比较观测点不同周期的高程即可求得其沉降值。
沉降观测: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位移变化所进行周期性的观测。
对埋设在基础和建筑物上的观测点,定期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比较观测点不同周期的高程即可求得其沉降值。
2、场地平整:场地平整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
施工测量根据施工区域的测量控制点和自然地形,将场地划分为轴线正交的若干地块。
选用间隔为20~50米的方格网,并以方格网各交叉点的地面高程,作为计算工程量和组织施工的依据。
在填挖过程中和工程竣工时,都要进行测量,做好记录,以保证最后形成的场地符合设计规定的平面和高程。
场地平整计算步骤为:1:划分方格网2:计算各角点的地面标高3:计算各角点的设计标高4: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5:计算零点及绘出零线6:计算各方格内的挖或填方体积7:统计挖填土方量8:调整设计标六、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理论知识我实践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自认为理论知识学的'相当不错了,但是实践的时候仍然是无从下手,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因为是冬天每天都是寒冷的,在寒风中站立这,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可以的。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昔阳县鑫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〇一九年一月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2、观测依据3、观测设备及仪器4、观测时间与次数5、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6、结论与建议7、建筑物沉降观测原始记录8、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9、建筑物时间-- 沉降量曲线图10、沉降展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 、工程概况受甲方委托,我公司对山西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1#住宅楼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
2 、建筑物沉降观测依据2.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 GJ 8 - 2 0 16 )2. 2 沉降观测方案3 、观测设备及仪器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本次观测采用DSZ 2 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FS1 光学平板测微器、N3 铟刚水准标尺,精度要求可以达到0. 1mm/ k m。
4 、观测时间与次数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情况等决定,“ 规范” 规定如下:4.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物可在± 0. 0 0 完成 2 ~ 3 天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完成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于加荷情况而定,普通宿舍楼每层观测一次,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 ~5 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4.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4 次,第二年观测2~3 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如下规定:砂土地基 2 年,膨胀土地基 3 年,粘土地基 5 年,软土地基 1 0 年。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 0 d 的沉降速率小于0. 01~0. 0 4mm/ d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 引言沉降观测是一种常用的地质灾害监测手段,用于测量地面或结构物的垂直移动情况。
本报告总结了针对某地区进行的沉降观测的成果,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2. 观测方法和仪器2.1 观测方法沉降观测通常使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通过测量基准点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来确定沉降情况。
2.2 仪器说明全站仪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在沉降观测中广泛应用。
它具有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3. 观测过程3.1 观测点的选择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要选择一系列观测点,涵盖研究区域的不同地质特征和结构物。
观测点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特征和观测目的进行,并确保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合理。
3.2 观测参数的设置在沉降观测中,需要设置一些观测参数,如观测时间间隔、观测次数等。
观测参数的设置应考虑到观测目的和实际情况,以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观测数据的采集与记录在进行沉降观测时,需要使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的数据应准确记录,并及时备份以防丢失。
4. 数据处理与分析4.1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处理前,需要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的去噪、异常值的排除等步骤,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4.2 数据分析通过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沉降的趋势和变化情况。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时间序列分析等手段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解读。
5. 结果与讨论5.1 沉降观测结果总结根据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沉降观测的结果。
总结了观测点的沉降情况和变化趋势。
5.2 结果的解读与讨论根据观测结果,对造成沉降的原因进行解读和讨论。
分析地质条件、工程活动等因素对沉降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6. 结论本文总结了一次沉降观测的成果,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沉降的趋势和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解读和讨论。
这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和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沉降观测技术及应用. 地质工程学报, 20XX, XX(XX): XXX-XXX.[2] 王五, 赵六. 沉降观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XX, XX(XX):XXX-XXX.以上是对沉降观测成果的报告,包括观测方法和仪器、观测过程、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与讨论等内容。
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四篇

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四篇篇一:xxxxxxxxxx工程沉降观测成果报告注意事项1、报告未盖本院“检测试验专用章/勘察设计专用章/业务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本院“检测试验专用章/勘察设计专用章/业务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批准、审定/批准、审核/批准、校核、编制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缺页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测单位提出。
6、客户办理报告更改须知:报告更改之一:由于本院或客户原因,当原报告出现轻微错漏,但不影响或不改变报告结论时,对原报告采取追加文件进行更正或资料更换的形式,并作“对编号为XXX号的检测报告的补充”声明,或其他等同的文字形式。
原报告不做收回销毁处理。
报告更改之二:由于本院或客户原因,报告出现的错漏影响或改变原报告结论,应对原报告进行实质性更改,更改后的报告编号使用原报告编号后加F,更改后的报告在备注栏中注明:“本报告XXXF号代替XXX号报告。
原报告作废。
”,原报告做收回销毁处理。
客户在办理更改委托手续时,应提供更改委托单等相关证明文件,加盖相关单位印章后方可办理。
地址:xxxxx邮政编码:xxx电话:xxx传真:xxx电子信箱:xxx工程名称:xxxxxxx二期工程沉降观测委托单位:xxxx委托单位地址:xxx委托日期:xxxx设计单位:xxxx检测单位:xxxx检测单位地址:xxxx检测日期:xxxx检测证书号:xxxx批准/审定:(总工程师)审核:校核:编写:主要观测人员:一.工程概况xxxx住宅小区位于xx市xxx路,二期工程共22栋楼,分四个标段施工,其中三标段为9#、10#、17#、18#、19#楼,四标段为11#、XX#、13#、14#、XX#、XX#、23#、24#楼,五标段为20#、21#、22#、26#、27#、28#、29#、30#楼,六标段为青年公寓楼,其中9#、10#、XX#、13#、14#、XX#、XX#、23#、24#、26#、27#、28#楼和青年公寓楼楼层数为地面11层,地下1层;17#、18#、19#、20#、21#、22#、29#、30#楼楼层数地面为17层,地下1层。
沉降实验报告

沉降实验报告沉降实验报告引言:沉降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土力学实验,用于研究土壤在外加载荷下的沉降性能。
通过观测土壤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可以评估土壤的压缩性和变形特性,对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次沉降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荷载下土壤的沉降性能,进一步了解土壤的压缩性和变形特性,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常见的沉降仪和试验土样。
首先,将试验土样填充到沉降仪的沉降筒中,并将其固定在实验台上。
然后,通过加载装置施加不同的荷载于土样上方,记录下土样的沉降变形。
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荷载的稳定,并进行多次观测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荷载下土壤的沉降变形曲线。
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随着荷载的增加,土壤的沉降速率逐渐增大。
这是由于荷载的增加使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导致土壤颗粒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密,从而引起更大的沉降变形。
2. 在荷载施加后的初始阶段,土壤的沉降速率较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
这是由于土壤颗粒在初始阶段的重排和压实过程导致的,一旦土壤颗粒排列得到稳定,沉降速率将逐渐趋于稳定。
3. 不同土壤类型的沉降性能存在差异。
粘土质土壤由于颗粒之间的黏着力较大,其沉降速率相对较慢;而砂质土壤由于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其沉降速率相对较快。
讨论与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土壤的沉降性能进行评估和预测。
在土壤工程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荷载,以确保土壤的沉降变形不会对工程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我们还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加固措施,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结论:通过本次沉降实验,我们对土壤的沉降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的沉降速率受荷载大小和土壤类型的影响,需要在土壤工程设计中进行合理评估和预测。
基坑沉降观测报告范本

基坑沉降观测报告范本【基坑沉降观测报告】XX基坑沉降观测报告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基坑位置:监测周期:监测单位:二、观测目的及内容:本次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基坑挖掘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包括地表位移、建筑物沉降等,并提供实时监测数据用于工程控制和风险评估。
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基坑周边地表水平位移、竖向沉降、沉降速率以及建筑物的垂直沉降等。
三、监测方法:本次监测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物测法和仪器监测法。
地表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法进行观测,竖向沉降采用标高尺和测距测角法进行观测,沉降速率采用全站仪定点成果进行分析,建筑物的垂直沉降通过测量建筑物柱子、墙体等关键点的高程变化来评估。
四、观测仪器与设备:地表水平位移观测:全站仪(型号)竖向沉降观测:标高尺、测距仪、测角仪等沉降速率分析:全站仪建筑物垂直沉降:水平仪、测距仪、标高尺等五、观测结果:1. 地表水平位移:观测点1:位移值为X,位移速率为X观测点2:位移值为X,位移速率为X...2. 竖向沉降:观测点1:沉降量为X观测点2:沉降量为X...3. 沉降速率:观测点1:速率为X观测点2:速率为X...4. 建筑物垂直沉降:柱子1:沉降量为X柱子2:沉降量为X...六、分析与评估: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对基坑沉降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判断是否存在危险性,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七、结论与建议:根据观测结果和分析,对基坑沉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控制措施,保证工程安全可行。
八、附件:1. 观测数据表格2. 监测仪器校准证书3. 相关监测图纸以上所述即为本次基坑沉降观测报告范本,供参考使用。
具体报告样式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沉降观测报告

XXXX综合楼建筑物主体沉降监测终期报告编制:校核:审核:XXXX有限公司2016-12-10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监测作业依据 (1)三、高程系统及基准点布设 (1)四、沉降监测点的布设 (2)五、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3)六、监测周期安排 (6)七、质量管理体系 (7)八、观测结果及变形分析 (8)九、结论 (9)附图表:1、XXXX综合楼主体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布设示意图2、XXXX综合楼主体建筑物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一)3、XXXX综合楼主体建筑物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二)4、XXXX综合楼主体建筑物沉降监测成果表一、工程概况受XXXX塑业有限公司的委托,由XXXX有限公司完成XXXX 塑业有限公司综合楼沉降监测工作。
工程位于湖北省,XXXX塑业有限公司综合楼总建筑面积3320.94平方米,一共22层,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二、监测作业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5)业主方提供的《技术设计书》及相关设计图纸。
三、高程系统及基准点布设3.1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假定高程系。
3.2控制点的埋设和施测要点(1)控制点应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作为永久性控制点,并作醒目警示。
避开交通干道、施工材料堆场、施工材料运输线路、水坑以及施工机械等。
(2)在每次监测前均应检核控制点的稳定性,发现高程变异超过允许精度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如监测期间测区发生土体移动、地面或建筑物明显变形等外界强烈因素时,亦应及时进行检验,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在监测期间对监测点要严加保护,发现变形、损坏或其它因素影响,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
(4)监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桩机、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震动影响的范围外,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主体沉降观测阶段性成果报告(样例)

XX项目X期沉降观测工程主体沉降观测阶段性成果报告XX省XX测绘院二〇一八年七月目录一、工程概述二、阶段性报告时限三、监测依据四、监测设备五、本项目变形预警、允许值及异常评判标准六、监测点平面布置图七、监测数据八、本阶段监测分析九、荷载-时间-变形量曲线图十、等沉降曲线图十一、结论及建议十二、基准点复核成果表一、工程概况(需包括现场形象进度描述)…………………………二、阶段报告时限201X年XX月XX日~201X年XX月XX日三、监测依据1、观测合同书及沉降观测方案;2、设计图及施工资料;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四、监测设备五、本项目变形预警、允许值及异常评判标准………………六、观测周期及需加密观测的各种情形…………七、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八、监测数据(如涉及超高层需进行倾斜观测的,格式可按监测单位自行提供或地区公司提供)九、本阶段监测分析12#楼累计数据分析表12#楼不均匀沉降分析明细表(示例,单个楼栋各监测点均需绘制独立曲线)十一、等沉降曲线图(示例,每个楼栋绘制一个曲线图,各监测点沉降量均需在图中备注出来)十二、结论及建议1、由过程曲线及累计数据分析表看出,沉降值较小,速率平稳,楼体沉降均匀稳定。
2、建议继续按方案周期进行沉降观测,预测沉降量不大,但是否稳定还需要视沉降观测情况而定。
十三、基准点复核成果表(额外附件)。
沉降观测工作报告(中间结果)

工贸新天地二期沉降观测工作报告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19年9月工程名称:工贸新天地二期沉降观测委托单位:湖北鸿德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武汉华阳宏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检测单位: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批准/审定:审核:校核:编写:主要观测人员:目录一.工程概况 (4)二.观测目的 (4)三.沉降观测的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4)四.观测仪器及设备 (5)五.观测依据 (5)六.基准点及观测点布置 (5)七.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5)八.观测成果 (6)九.结论 (6)附后:1. 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2. 沉降观测成果表工贸新天地二期 沉 降 观 测 工 作 报 告一.工程概况湖北鸿德置业有限公司拟在蕲春县漕河镇夏漕村,新建工贸新天地二期。
拟建物为八栋住宅楼和商铺组成,设计层数为主楼地上5-33层,地下1层,用地面积为28607.91m 2,总建筑面积160802m 2, 该工程由武汉华阳宏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受湖北鸿德置业有限公司委托,由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完成本工程各楼沉降变形观测工作。
二.观测目的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使用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为了解施工及使用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须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测量其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三.沉降观测的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根据设计图纸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精度级别的选定原则,确定本工程各栋建筑沉降观测等级为二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mm ,观测指标及技术要求如下:① 往返较差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n b a h 0.1≤∑-∑=∆,n 表示测站数;② 前后视距 :≤50m ; ③ 前后视距差 :≤2.0m ; ④ 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 ⑤ 视线高度:≥0.3m ;⑥水准仪精度:不低于DS1级别。
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报告一、引言。
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了解地基土的变形情况,从而评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报告旨在对某工程项目的沉降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二、观测方法。
本次沉降观测采用了测量点法和GPS监测法相结合的方式。
在工程施工前,我们在工程周边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测量点,并利用GPS监测系统对这些点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地基土的变形情况。
三、观测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我们得到了如下的观测结果,在观测点A、B、C等位置,地基土的沉降情况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其中,A点的沉降速度较快,B点的沉降速度较慢,C点的沉降速度相对稳定。
通过对比不同监测点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基土的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分析与讨论。
根据观测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推断,A点周围的地基土可能存在较大的变形和沉降风险,需要加强监测和处理。
而B点的沉降速度较慢,可能是由于地基土的特性较为稳定,但仍需要继续监测。
C点的沉降速度相对稳定,表明该处的地基土变形情况较为平稳,对工程影响较小。
五、结论。
通过本次沉降观测,我们得到了有关地基土变形情况的重要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们将根据观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对监测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地基土的变形问题,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六、致谢。
在此,我们要感谢所有参与本次沉降观测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及对本次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各方单位和个人。
正是有了你们的辛勤工作和支持,我们才能顺利完成本次观测工作,并得到了有意义的观测结果。
感谢你们的付出和支持!七、参考文献。
[1] XXX. 土木工程沉降观测技术及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 XXX. GPS监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 工程勘察,2015(3): 56-60.以上就是本次沉降观测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有所帮助。
沉降观测报告(模板)

沉降观测报告模板一.工程概况:简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地基,高度,建筑面积,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等级,设计的沉降观测要求,观测点建立时间,观测周期,观测等级等。
二. 沉降观测采用的规范及标准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B/8-20077.本工程《技术设计书》;三. 沉降观测依据及要求依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及沉降观测施工规范、规程做观测详细说明。
四. 观测目的及要求: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构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建筑沉降观测能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等数据。
五. 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1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埋设沉降观测水准基点,所埋基准点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中的规定进行建立。
基准点的个数,可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合理布设。
本建筑共埋设4个基准点,高程系统采用假定高程BM1=?m,也可采用施工区域内国家高程系统,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绝对高程值。
基准点的建立必须用高精度水准仪引测,经过闭合、平差计算而来,并定期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
至提交报告时基准点稳定可靠,符合规范要求。
2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中的规定,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进行,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力位置。
点位设置的高度应有利于观测,且不影响施工的原则,并有利于长期保存。
沉降观测报告20230112233355.docx

沉降观测报告255.docx范本1:正文内容:1. 概述本文档旨在记录对于沉降观测过程的详细报告,内容包括观测目的、观测方法、观测数据、观测结果等方面的内容。
2. 观测目的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本次沉降观测的目的包括:- 评估地基承载能力- 监测土壤沉降变形情况- 判断工程施工对周围土地造成的影响3. 观测方法为了准确测量土壤沉降情况,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安装沉降点,采用光电测距仪进行测量- 设置定期观测时间,每隔一定时期进行测量-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观测表格中,以备后续分析4. 观测数据沉降观测过程中获取到的部分数据如下:- 观测点1:观测时间2023年01月12日,沉降量为0.5mm - 观测点2:观测时间2023年01月12日,沉降量为0.3mm - 观测点3:观测时间2023年01月12日,沉降量为1.2mm 5. 观测结果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地基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土壤沉降变形情况较为稳定- 工程施工对周围土地影响较小附件:本文档附带观测数据表格和观测点示意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无范本2:正文内容:1. 概述本文档是一份沉降观测报告,用于对工程施工对土地沉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报告内容包括观测目的、观测方案、观测结果等方面的内容。
2. 观测目的本次沉降观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监测土地沉降情况,预测地基变形趋势- 判断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3. 观测方案为了确保观测数据准确可靠,我们采取了以下观测方案:- 设置多个观测点,覆盖施工区域的不同部分- 使用精确的沉降仪器进行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测量- 定期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时间、观测数据等信息4. 观测结果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观测结果:- 观测点1:观测时间2023年01月12日,沉降量0.5mm,趋势为稳定- 观测点2:观测时间2023年01月12日,沉降量0.3mm,趋势为缓慢上升- 观测点3:观测时间2023年01月12日,沉降量1.2mm,趋势为稳定附件:本文档附带观测数据表格和观测点示意图。
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报告沉降观测报告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沉降观测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沉降观测报告1一、实习的任务和目的:任务:对一栋建筑物进行一周的沉降观测进行场地平整测量目的:熟悉沉降观测和场地平整测量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二、实习时间和地点:时间:一周地点:学校三、实习组织:根据仪器设备情况,5—6人一组,每组设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全组的实习分工安排,负责组内借用仪器工具的安全和管理。
四、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1、实习期间按时出工。
2、爱护仪器,操作仪器要正确,防止发生事故。
3、表格填写要齐全,书写字迹要工整。
五、实习任务:1、变形观测:对建筑物及其地基由于荷重和地质条件变化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各种变形(空间位移)的测定工作。
其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物的稳定性,监视它的安全情况,研究变形规律,检验设计理论及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经验数据,是工程测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变形观测主要包括沉降观测、位移观测、挠度观测、转动角观测和振动观测等。
沉降观测测定建筑物或其基础的高程随时间变化的工作。
建筑物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埋设在基础和建筑物上的观测点,定期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比较观测点不同周期的高程即可求得其沉降值。
沉降观测: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位移变化所进行周期性的观测。
对埋设在基础和建筑物上的观测点,定期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比较观测点不同周期的高程即可求得其沉降值。
2、场地平整:场地平整就是将天然地面改造成工程上所要求的设计平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全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形常常不规则,所以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分块计算解决。
施工测量根据施工区域的测量控制点和自然地形,将场地划分为轴线正交的若干地块。
选用间隔为20~50米的方格网,并以方格网各交叉点的地面高程,作为计算工程量和组织施工的依据。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襄阳果然香食品有限公司1#车间(含办公楼)十堰慧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目录1、工程概况 (1)2、观测依据 (1)3、观测设备及仪器 (1)4、观测时间与次数 (1)5、建筑物施工阶段沉降观测人员 (2)6、结论与建议 (2)7、建筑物沉降观测原始记录 (3)8、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表 (4)9、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5)10、建筑物平均沉降速率曲线图 (6)11、建筑物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 (7)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报告1、工程概况受襄阳果然香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襄阳果然香食品有限公司1#车间(含办公楼)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襄阳果然香食品有限公司1#车间(含办公楼)为1层钢结构。
办公楼为三层砖混结构,观测时间于年月日开始到年月日完成。
2、建筑物沉降观测依据2.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 G J/8-2007)2.2沉降观测方案3、观测设备及仪器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本次观测采用D S 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F S1光学平板测微器、N3铟刚水准标尺,精度要求可以达到0.1m m/k m。
4、观测时间与次数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情况等决定,“规范”规定如下:4.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物可在±0.00完成2~3天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完成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于加荷情况而定,普通宿舍楼每层观测一次,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4.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
梅家塘小区9#楼
沉降观测工作报告
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6月
工程名称: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梅家塘小区委托单位: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管委会
设计单位:湖北天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审定:
审核:
校核:
编写:
主要观测人员: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观测目的 (4)
三.沉降观测的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4)
四.观测仪器及设备 (5)
五.观测依据 (5)
六.基准点及观测点布置 (5)
七.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5)
八.观测成果 (6)
九.结论 (6)
附后:
1. 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2. 沉降观测成果表
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
梅家塘小区9#楼
沉 降 观 测 工 作 报 告
一.工程概况
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梅家塘小区工程位于蕲春县河西工业园,本工程地上总建筑面积98936㎡,规划净用地面积77975㎡,主要结构形式采用框架及框架剪力墙。
其中9号楼建筑层数17F 。
受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由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完成本工程各楼沉降变形观测工作。
二.观测目的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使用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为了解施工及使用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须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测量其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三.沉降观测的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精度级别的选定原则,确定本工程各栋建筑沉降观测等级为二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mm ,观测指标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 往返较差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n b a h 0.1≤∑-∑=∆,n 表示测站数;
② 前后视距 :≤50m ;
③ 前后视距差 :≤2.0m ;
④前后视距累积差:≤3.0m;
⑤视线高度:≥0.3m;
⑥水准仪精度:不低于DS1级别。
四.观测仪器及设备
本次观测采用仪器:苏光DSO5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度为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标准偏差≤0.5mm ,可估读至0.01mm)、铟钢水准标尺(精度为+0.08mm)及其它相应配套尺垫工具。
五.观测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六.基准点及观测点布置
基准点布置: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具体要求,基准点布置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位置。
结合本测区实际情况,为便于沉降观测作业以及基准点间的相互校核,在本工程周边区域共布置3个水准基点,编号依次为JD1、JD2、JD3。
由于受施工现场条件限制,JD1、JD2、JD3组成建立独立高程系统。
观测点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在各栋离地面0.7m左右的承力柱(墙)共布置沉降观测点6个。
基准点及观测点布置详见图1。
七.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中指出建筑沉降变形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建筑物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本工程取小于0.04mm/d。
八.观测成果
各栋沉降观测成果详见沉降观测记录表(附后)。
根据各栋观测成果分析,基础平均沉降量最大的是2号点为7.36mm,小于规范规定体形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平均沉降量200mm的允许沉降值;观测成果统计见下表1。
表1 观测成果统计表
九.结论
经过对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梅家塘小区9号楼主体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观测成果表明,该楼整体沉降基本均匀,未发现明显的差异沉降,建议后续按规范继续执行沉降观测。
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