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计算公式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及测量

方格网法土方量计算及测量(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土方施工技术场地平整理论知识:一、平整场地土方量计算公式与步骤1. 读识方格网图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如图所示.2.确定场地设计标高1)场地初步标高:H0=S(H11+H12+H21+H22)/4MH11、H12、H21、H22 ——一个方格各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M——方格个数.或:H0=(∑H1+2∑H2+3∑H3+4∑H4)/4MH1--一个方格所仅有角点的标高;H2、H3、H4--分别为两个、三个、四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①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Hn = H0 ± Li②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 = H0 ± Lx ix ± L yi y3.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式中 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n------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 Hn------角点设计高程, H------角点原地面高程.4.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零点”(如图1-4所示).图1-4 零点位置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式中 x1、x2 ——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h1、h2 ——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 a —方格网的边长,m. 确定零点的办法也可以用图解法,如图1-5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点上标出挖填施工高度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方格网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土地表面不规则形状的土方量的方法。
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土地表面的土方量。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方格网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方格网法的原理是将土地表面划分为一个个小方格,并通过对每个小方格的测量来计算土方量。
首先,需要在土地表面建立一个方格网,网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网格大小为1米×1米或2米×2米。
然后,对每个小方格的高程进行测量,可以使用全站仪或其他测量仪器来进行高程测量。
通过对每个小方格的高程测量,可以得到土地表面的高程数据。
在进行高程测量之后,需要对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测量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来计算出每个小方格的面积。
在测量完所有小方格的高程和面积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土方量了。
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为,土方量 = Σ(高程差×面积)。
其中,Σ表示对所有小方格进行求和,高程差表示每个小方格的最大高程和最小高程之差,面积表示每个小方格的面积。
通过对所有小方格的高程差和面积进行求和,就可以得到土地表面的土方量。
在实际应用中,方格网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计算土地表面的土方量,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土地表面,方格网法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通过合理设置方格网的大小和密度,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土方量计算结果。
总之,方格网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通过对土地表面进行方格划分和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土方量的计算结果。
在工程实践中,方格网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土木工程师更加方便地进行土方量的计算,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

方格网法常用方格网计算公式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1.方格网法方格网计算步骤及方法图示计算步骤方法适用范围1.划方格网根据地形图划分方格网,尽量使其与测量或施工坐标网重合,方格一般采用20m×20m~40m×40m,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求出各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计算确定方格网中两端角点施工高度符号不同的方格边上零点位置,标于方格网上,联接零点,即得填方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见图(a):;式中、——角点至零点的距离 m;、——相邻两角点的高程 m,均用绝对值;a——方格网的边长 m。
零点亦可采用图解法求出,如图(b)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计算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图形和下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
4.汇总分别将挖方区和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建筑场地挖方区和填方区的总土方量。
适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作为平整场地土方量计算,精度较高。
2. 常用方格网计算公式项目图示计算公式一点填方或挖方(三角形)当时,二点填方或挖方(梯形)三点填方或挖方(五角形)四点填方或挖方(正方形)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 ,m,用绝对值代入;——挖方或填方体积,m。
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3. 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图示计算步骤方法适用范围1.划分横截面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或现场检测,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为若干个横截面; ; ……,使截面尽量垂直等高线或建筑物边长;截面间距可不等,一般取10 m或20 m,但最大不大于100 m.2.划横截面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截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11.2.1方格网法土方计算
方格网法土方计算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平缓的地形情况,用于计算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计算较为精确。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建立地形的坐标方格网,方格网的一边与地形等高线或场地坐标网平行,大小根据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序和设计要求的精度确定,边长一般常采用20m ×20m或40m×40m(地形平坦、机械化施工时也可采用100m×100m)。
然后求出方格各个角点的自然标高、设计标高以及施工高程。
计算零点位置,在每相邻的填方点和挖方点之间总存在一个零点,零点的确定方法如下:
说明:
X t:零点据填方角顶的距离;X w:零点据挖方角顶的距离
h t:填方高度;h w:挖方高度;a:方格边长
连接每个方格上的相邻两个零点,根据零线将方格划分的情况,采用相应公式来计算,如表11-2所示。
汇总,分别将填方区、挖方区所有土方汇总,得到填、挖土方总量。
说明:
a:方格边长(m)
h1、h2、h3、h4:方格网角点的施工高度,正值代表填方,负值代表挖方V+、V-:填方(或挖方)的体积(m3)。
网格法土方量计算公式

网格法平整场地土方量计算公式:1、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土式挖方,其土方量:2a)h?h?(h?h?Vh,h,h,h为角点填方高度,为绝对值。
)(注:4321432142、方格的相邻两角点为挖方,另两角点为填方。
其挖方部分工程量:21)??(V4h?hh?h3214222hha其222hha填方部分工程量:34)(?V?4h?hh?h3421h,hhh,为需填方角点填方高度。
皆为绝对值。
(注:为需挖方角点挖方高度,)43213、方格的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
其填方部分工程量:4?V46(h?h)(h?h)43142a其挖方32ha部分工程量:V?h)??2hh?2hV?(4143,1,2326hhh,h,为需填方角点填方高度。
皆为绝对值。
)(注:为需挖方角点挖方高度,43124、方格的一个角点为挖方,相对的角点为填方。
另两个角点为零点时2a(零线为方格的对角线),其挖填方工程量为:hV?b4/ 142 /常用方格网计算公式2.计算公式项目图示一点填方或挖方(三角形)当时,二点填方或挖方(梯)形三点填方或挖方(五角形)四点填方正(或挖方方形)4/ 3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h,h,h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1423)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2。
挖方或填方体积,用绝对值代入; ,m总和——,m4/ 4。
方格网计算土方公式

方格网计算步骤及方法图示计算步骤方法适用范围1.划方格网根据地形图划分方格网,尽量使其与测量或施工坐标网重合,方格一般采用20m×20m~40m×40m,将相应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点的右上角和右下角,求出各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填在方格网左上角,挖方为(+),填方为(-)。
2.计算零点位置计算确定方格网中两端角点施工高度符号不同的方格边上零点位置,标于方格网上,联接零点,即得填方与挖方区的分界线。
零点的位置按下式计算,见图(a):;式中、——角点至零点的距离 m;、——相邻两角点的高程 m,均用绝对值;a——方格网的边长 m。
零点亦可采用图解法求出,如图(b)用尺在各角上标出相应比例,适于地形较平缓或台阶宽度较大的地段采用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但作为平整场地土方量计算,精度较高。
1 / 13用尺相接,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
3.计算土方工程量按方格网底面图形和下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或填方量。
4.汇总分别将挖方区和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建筑场地挖方区和填方区的总土方量。
2. 常用方格网计算公式项目图示计算公式一点填方或挖方(三角形)2 / 13当时,二点填方或挖方(梯形)三点填方或挖方(五角形)四点填方或挖方3 / 13(正方形)注:1)a——方格网的边长,m;b、c——零点到一角的边长,m;h1,h2,h3,h4——方格网四角点的施工高程,m,用绝对值代入;Σh——填方或挖方施工高程的总和 ,m,用绝对值代入;——挖方或填方体积,m。
2)本表公式是按各计算图形底面积乘以平均施工高程而得出的。
4 / 133. 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图示计算步骤方法适用范围1.划分横截面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或现场检测,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为若干个横截面; ; ……,使截面尽量垂直等高线或建筑物边长;截面间距可不等,一般取10 m或20 m,但最大不大于100 m.2.划横截面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截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
方格网法土方工程量计算

土方工程量计算
—— 场地平整
二、计算步骤及方法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
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场地设计标高H0系一理论值,还需要考虑以下因 素进行调整。 ①土的可松性影响 由于土具有可松性,按理论计算的H施工,填土回有剩余,为此要适 当提高设计标高。
理论计算标高
调整设计标
高
②借土或弃土的影响
浙
在场地内修筑路堤等需要土方,此时,若按H0施工,则会出现用土不足, 江
H1----为一个方格仅有的角点标高; H2----为二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3----为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H4---- 为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标高;
平整后土方量 V 后 = H 0a2n
H0——平整后的场地标高; n——方格数;
平整前土方量 = 平整后土方量:
浙 江 广 厦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施工教研室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施工教研室
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场地平整 基本原则
—— 场地平整
1、什么叫场地平整 ? 根据建筑设计要求 ,将拟建的建筑物场地范围内 ,高低不平的 地形整为平地 ,即为场地平整。
2、场地平整的基本原则: 总挖方=总填方 即场地内挖填平衡,场地内挖方工程量等于填方工程量。
浙 江 广 厦 学 院
二、计算步骤及方法
A 单向泄水 当场地向一个方向排水时,称为单
向泄水。单向泄水时场地设计标高计 算,是将已调整的设计标高(Ho)作 为场地中心线的标高参考图1—13, 场地内任一点设计标高为:
Hn = Ho ± L · i
图1—13 单向泄水
图1—14 双向泄水
B 双向泄水
场地向两个方向排水,叫双向泄水。双向泄水时设计标高计算,是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
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即通过在地面上划分方格网,并计算每个方格中的土方体积,进而得出总的土方量。
具体原理可分为以下几步:
1. 划分方格网:首先在待测量区域的地面上进行方格网的划分,通常使用水平标杆和粉笔线等工具,将地面划分为等大的方格。
2. 计算单个方格的土方体积:对每个方格进行土方体积的计算。
土方体积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
土方体积 = 方格面积 ×层高
其中,方格面积为方格的水平投影面积,层高为该方格内土
方堆积的高度,可以通过测量或估算得出。
3. 累加各个方格的土方体积:将所有方格内的土方体积累加起来,得到总的土方体积。
可以通过逐个方格计算土方体积,并将其累加到总体积中的方法来实现。
4. 随机抽查方格: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随机抽取部分方格进行测量和计算,然后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方格网计算土方量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方格的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应适当缩小,以
提高计算精度。
- 方格网的划分应在待测量区域的整个范围内进行,确保所有
区域被覆盖。
- 土方体积计算中的方格面积和层高都应该准确测量或者经过合理估算。
- 测量时要确保准确性,避免误差的产生,可选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并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综上所述,方格网计算土方量原理是通过划分方格网,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土方体积,累加得到总的土方体积。
该方法可以提高土方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方格网计算土方范文

方格网计算土方范文
1.划分方格网:根据实际需要,将土地按照一定间隔划分为一系列的方格。
方格的尺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10米×10米或20米×20米。
2.观察土方的高差:在每个方格的角落或中心位置,使用测高仪或测量工具测量土方的高差。
高差表示地表相对于参考平面的垂直距离,即土体的升高或下沉程度。
3.计算方格体积:根据测得的高差和方格尺寸,计算每个方格内土方的体积。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土方体积=方格面积×(最高高差+最低高差)/2
其中,方格面积为方格的长×宽,最高高差和最低高差分别为方格内土方的最高高差和最低高差。
4.累加方格体积:将所有方格内土方的体积累加得到总体积。
通过累加方格体积,可以得到土方的开挖量和填方量。
然而,方格网计算土方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和不足。
首先,方格网计算土方需要划分大量的方格,因此在土地面积较大时,计算量较大,耗时较长。
其次,在土方地表不规则或存在大范围的高差时,方格网计算土方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因此,在进行方格网计算土方时,需要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计算,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方格网计算土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土方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土方的开挖量和填方量。
通过方格网计算土方,可以为土方工程、道路工程等提供可靠的工程量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格网法

2021/5/27
9
例题:某公园为了满足游人游园的需要,拟将如图地面平整为三
坡向两面坡的“T”字形广场。广场具有1.5%的纵坡和2%横坡,
土方就地平衡,试求其设计标高并计算其土方量。
2021/5/27
10
1.作方格网 按正南北方向(或根据场地具体情况决定)作边长为20m的
方格网,将各方格角点测设到地面上,同时测量各角点的 地面标高并将标高值标记在图纸上,这就是该点的原地形 标高。
2021/5/27
26
第二节 土方工程量计算
2021/5/27
1
上节回顾:
一、竖向设计和土方工程量
二、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近似体积估算法
(二)断面法
1、垂直断面法(适用于带状地形)
V=(S1+S2)/2 X L
(公式1)
V= (Sl十S2十4S0)/6 X L (公式2)
S0求法: S0 =
1(S1+S2+2 S1S2)
+V1=a(b+c)*∑h/8
a=20m, b=11.25m, c=12.25m +V1=32.3m3 -V1=16.5m3 依法可将其余各个方格的土方量逐一求出,并将计算结果逐 项填入土方量计算表(表1-3-3)。
2021/5/27
22
9.绘制土方平衡表、土方调配表及土方调配图
从土方平衡表上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个区的出 土量和需土量、调拨关系和土方平衡情况。在土方 调配表上则可更清楚地看到各区的土方盈缺情况。 土方调配图上清楚地看到土方的调拨量,调拨方向和 距离。
4∑h4′1=(x-0.3+x-0.6)×4 =8x-3.6m H0′=4*8 (6x-6.4+12x-7.4+6x-4.2+8x-3.6)= x-0.675
方格网法计算市政土石方工程量

其中: “+”代表挖深; “-”代表填高。
2
CONCEPTUAL FRAMEWORK
基本概念
2
基本概念
CONCEPTUAL FRAMEWORK
1.概念
方格网计算法:根据测量的方格网按四棱柱法计算挖填土方数量的方法。
以内,底长大于 基坑:底长小于 底宽 3 倍以上; 多用于新建市 政广场或大面 积区域的整平、 维修和改造。
沟槽:底宽 7m
挖、填、找平
厚度在
±30cm以内 的按平整场地
2.方格网计算法的特征
底宽3倍以下且
底面积在
的工程量计算,
以“m2”计 算
(1)除沟槽、基坑以外的土石方工程量 150m2以。 (2)大面积的挖土方工程量 (3)挖、填、找平的厚度超过±30cm
3
PRINCIPLE
方法原理
3
方法原理
PRINCIPLE
三角形相似比定理示意图
5
计算例题
EXAMPLES OF CALCULATION
第三步,将零点连接形成零线
零线就是所有零点的连线,找 到了零线,就找到了整个挖方 和填方的分界线。下图中绘制 出了相应的零线、挖方区和填 方区。
5
计算例题
EXAMPLES OF CALCULATION
第四步,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
5
EXAMPLES OF CALCULATION
计算例题
5
计算例题
EXAMPLES OF CALCULATION
例:根据某工程的地貌方格网测量图,计算该工程的挖填土方工程量
5
计算例题
EXAMPLES OF CALCULATION
解:
第一步,根据方格网测量图计算施工高度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格网法

2021/5/27
25
精品课件!
2021/5/27
26
精品课件!
2021/5/27
27
作业2
2021/5/27
28
2021/5/27
18
2021/5/27
公 园 广 场 挖 填 方 区 划 图
19
8.土方计算
方 格 网 计 算 土 方 量 公 式
2021/5/27
20
8.土方计算
在例题中方格Ⅳ四个角点的施工标高值全为”+”号,是挖 方,用公式(1-22)计算
VⅣ= a2*∑h/4=106m3
方格Ⅰ中二点为挖方,二点为填方用公式(1-23)计算。则
2021/5/27
16
7. 求零点线 所谓零点是指不挖不填的点,零点的联线就 是零点线,它是挖方和填方区的分界线,因而零点线成为土 方计算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相邻二角点之间,如若施工标高值一为”+”数,一为 “-”数,则它们之间必有零点存在,其位置可用下式求 得。
2021/5/27
X–零点距h1一端的距离(m) h1,h2 -方格相邻两角点的 施工标高绝对值(m) a-方格边长(m)
Ha——位于低边的等高线高程(m); x——角点至低边等高线的距离(m); h——等高距(m); L——相邻两等高线间最短距离(m)。
2021/5/27
5
插入法求高程通常会遇到3种情况: (1) 待求点标高Hx在二等高线之间(如下图①)
hx∶h=x∶L hx=xh/L ∴Hx=Ha+xh/L (2) 待求点标高Hx在低边等高线Ha的下方(如下图②) hx∶h=x∶L hx=xh/L ∴Hx=Ha-xh/L (3) 待求点标高Hx在高边等高线Hb的上方(如下图③) hx∶h=x∶L hx=xh/L ∴Hx=Ha+xh/L
方格网土方量计算

方格网土方量计算
1.划定方格网区域:首先,需要在土方工程区域进行合适的划分,划
定出方格网的范围。
根据项目需要,可以根据工程地形和土方工程的特点,适当调整方格网的大小和形状。
2.设置基准点:在方格网的角点或中点位置确定基准点。
基准点的设
置应考虑方便测量高程和进行坐标计算。
3.进行高程测量:在每个方格的角点或中点位置,使用高程测量仪或
水准仪进行高程的测量。
测量时要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可以使用
给定点的高程作为参考,或进行相对高程测量。
4.记录测量数据:将每个方格点的高程测量数据记录下来。
可以使用
表格进行整理记录,对每个方格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标注。
5.计算方格网土方量:根据方格网的高程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
方格内的土方量。
一般可以使用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土方量等于方
格的面积乘以平均高程。
土方量=方格面积×平均高程
平均高程=(四个角点高程之和)/4
6.汇总计算结果:将每个方格的土方量进行汇总,得到整个方格网区
域的土方量。
可以使用表格或图表进行数据记录和结果汇总,方便后续的
土方计划和施工安排。
此外,方格网土方量计算还可以通过三维建模软件进行自动计算。
通
过将方格网的高程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可以自动生成方格区域内土方
的量,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分析。
总之,方格网土方量计算是一种实用的土方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快速
地计算出方格网区域内的土方量,为土方工程提供有效的测量和计算支持。
方格网挖填方量的计算公式

方格网挖填方量的计算公式在土方工程中,挖填方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成本。
方格网挖填法是一种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通过将工程现场划分成等大小的方格网,然后对每个方格内的土方量进行测量和计算,最终得到整个工程的挖填方量。
本文将介绍方格网挖填法的计算公式和具体步骤。
方格网挖填法的计算公式如下:挖方量 = ∑(A×h)。
填方量 = ∑(A×h)。
其中,A为每个方格的面积,h为每个方格的高度,∑表示对所有方格进行求和。
具体步骤如下:1. 划分方格网。
首先,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测量,确定整个工程的范围和边界。
然后,将工程现场划分成等大小的方格网,每个方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米×1米或2米×2米。
2. 测量高程。
对每个方格内的土方进行高程测量,可以使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
将每个方格的高程记录下来,作为后续计算的数据。
3. 计算挖方量。
对每个方格的面积和高程进行计算,得到每个方格的挖方量。
然后将所有方格的挖方量进行求和,得到整个工程的挖方量。
4. 计算填方量。
同样的方法,对每个方格的面积和高程进行计算,得到每个方格的填方量。
然后将所有方格的填方量进行求和,得到整个工程的填方量。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得到整个工程的挖填方量。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直观,适用于一些较小规模的土方工程。
但需要注意的是,方格网挖填法只能得到整个工程的总挖填方量,无法得到每个方格内的不均匀挖填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
除了方格网挖填法,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比如横断面法和三角测量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总之,挖填方量的计算是土方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成本。
方格网挖填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简单的公式和步骤就可以得到整个工程的挖填方量。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方格网挖填法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最精确的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的计算公式】方格网法土方计算常采用三角棱柱体法计算土方量。
三角棱柱体法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立体几何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公式严密,计算结果精确。
(以前是采用四棱柱法,计算出每个四棱柱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
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
)根据各角点施工高度的不同,零线(即方格边上施工高度为零、不填不挖的点的连线)可能将三角形划分为两种情况:三角形全部为挖方或全部为填方以及部分挖方和部分填方。
1、全填全挖的计算公式:
V=[a2*(h1+h2+h3)]/6
公式中 a—方格的边长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2、部分挖方和部分填方的计算公式:
由于零线将三角形划分成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和底面为四边形的锲体,锥体和楔体体积公式分别为:锥体的体积公式:
V锥体=(a2/6)×{h33/[(h1+h3) ×(h2+h3)]}
楔体的体积公式:
V楔体=(a2/6)×{h33/ [(h1+h3) ×(h2+h3)]-h3+h2+h1}
V锥体—锥体的体积(挖方或填方)
V楔体—楔体的体积(填方或挖方)
h1、h2、h3—三角形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代入),但是h3指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