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艺术通论
《中国戏剧通史》复习题
《中国戏剧通史》复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戏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综合性、程式性和虚拟性。
2、唱、念、做、打\舞,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3、中国戏曲的起源发生有多种观点,如王国维的古巫古优说,此外还有印度梵剧说、影戏傀儡戏说、原始歌舞说、宗教仪式说等观点。
4、优孟是楚庄王时乐人,曾穿戴宰相孙叔敖衣冠,模仿其动作,向庄王讽谏,后人因此以优孟衣冠作为演戏的代称。
5、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踏摇娘》和《拨头》。
7、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脚色是参军和苍鹘(hú)。
8、梨园是唐玄宗时宫廷内训练俗乐乐工的机构,对唐代歌乐乃至后世戏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沿成习,戏曲界因之被称为“梨园行”,戏曲演员被称为“梨园子弟”。
9、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10、院本是金代所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
“院本”指行院艺人的演出脚本。
院本是宋杂剧与元杂剧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
11、南戏是公元12世纪在南方温州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的产生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
12、《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现存最早的三个宋元南戏剧本,包括《小孙屠》、《张协状元》和《宦门子弟错立身》。
13、书会是下层文人和艺人的组织,主要从事剧本和话本的编撰,在南戏等艺术形态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
14、元代后期南戏发展出现复兴的局面,产生了五大南戏,分别是《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15、宋金时期长篇讲唱文学诸宫调对元杂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现知作品主要有《刘知远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天宝遗事诸宫调》。
16、元杂剧剧本体制为四折一楔子。
17、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王实甫。
18、写出下列元代戏曲作家的一部主要作品: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王实甫:《西厢记》19、元杂剧创作中,白朴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作品是《梧桐雨》。
戏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戏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下是戏曲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戏曲的分类戏曲可以根据不同的表演形式和地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京剧、昆曲、越剧、评剧、黄梅戏、沪剧、粤剧等。
每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巧,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1.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起源于北京地区,流行于北方地区。
京剧以唱功、功夫为主要表演方式,表演形式多样,包括唱、念、做、打等。
京剧的表演服饰、化妆和音乐都具有独特的特色。
2.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江苏苏州地区。
昆曲以唱腔为主要表演方式,强调唱腔的表现力和唱腔技巧,以及角色的精神内核。
3. 越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之一,流行于浙江地区。
越剧以唱、念、做、打为表演形式,以其细腻的唱腔、灵动的表演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而闻名。
4. 评剧:是中国北方地区流行的戏曲剧种之一,以说唱、打击乐器等表演形式著称。
评剧的表演特点是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5. 黄梅戏: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以湖北黄梅地区为主要流行区域。
黄梅戏以唱腔为主要表演方式,音乐节奏明快,富有地方特色。
6. 沪剧:是中国上海地区流行的一种戏曲剧种,以说唱、念白为主要表演形式。
沪剧的表演特点是语言清晰,表演技巧独特。
7. 粤剧:是中国广东地区流行的一种戏曲剧种,以粤语为演唱语言,表演形式以唱、说、做、打为主要。
二、戏曲的表演艺术戏曲的表演艺术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演员在表演中需要通过动作、声音、表情等多种方式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技巧。
1. 唱:唱是戏曲表演的重要形式之一,演员需要掌握不同的唱腔和音乐技巧,通过歌唱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不同的戏曲剧种有不同的唱腔形式,演员需要根据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变化来选择合适的唱腔进行表演。
2. 念:念是戏曲表演中的朗诵形式,演员需要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音调的轻重缓急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念白也是戏曲表演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艺术理论基础知识之戏曲
艺术理论基础知识之戏曲1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品种之一,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古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中国戏曲是其中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一种,如今,其他两者都已退出历史舞台,唯有中国戏曲仍然活跃在广大城乡。
中国戏曲的源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其孕育期非常漫长,直到宋代才成为一种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戏剧形态。
2 戏曲的含义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特别称谓直到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考》等著作中,才将“戏曲”一词作为班汉宋金杂居、宋元南戏、元明杂居、明清传奇以至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的通称。
今天,戏曲一词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演剧体系的专称。
3 戏曲的基本特征A 综合性包括时间艺术(音乐)和空间艺术(美术)。
戏曲是以唱、做、念、打得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
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武术、杂技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因素,各种艺术因素都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成为帮助和加强表演、刻画人物形象的有机手段,从而使中国戏曲具有独特的魅力。
B 虚拟性传统舞台常常空无一物,有时只摆放意义不固定的“一桌二椅”。
主要是靠表演将表演场所转换为剧情发生的地点。
戏曲艺术充分相信人们的智慧和想象力,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当场指点,再加上观众的想象力,可以叫舞台上出现任何事物。
这种虚拟的手法解放了戏曲舞台,给戏曲作家和物体啊艺术家带来了艺术表现的自由,大大地开拓了表现生活的领域。
C 程式性戏曲艺术从表演身段,到剧本结构、音乐设计、服装穿扮等,都要求遵守一定的程式。
程式是一种规范。
它来源于生活,表演程式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是一种可以使人们理解的相对固定的格式。
表演程式又是生活动作的节奏化和美化。
并非一成不变。
D 节奏性(音乐舞蹈来表演故事的需求)E 技术性(中国戏曲包含舞蹈、杂技、哑剧、武术等技术要求很高的艺术因素)4 戏曲的活动方式庙会演出宴会演出剧场演出广大民众自娱自乐(曲社票房围鼓堂等)5 戏曲的演出队伍江湖班(宋元“路歧人” 勾栏艺人)家班(特殊的艺术性奴仆)业余班社(曲友票友串客)“票友下海”指有的票友参加了专业的戏曲班社,成为职业演员。
戏曲的知识点归纳
戏曲的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戏曲的知识点归纳戏曲一般指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史研究的书籍
中国戏曲史研究的书籍中国戏曲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
对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传承这一独特的艺术遗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本在中国戏曲史研究领域有重要地位的书籍。
第一本是《中国戏曲通史》。
这本书由著名学者王克敏所著,是中国现代戏曲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该书以清代戏曲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国戏曲发展的全貌。
通过对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剧种的戏曲进行深入研究,王克敏详细叙述了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此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还对戏曲形式、演唱技巧、舞台美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戏曲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二本是《中国传统戏曲史》。
这本书由戏曲学家唐之松主编,是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综合性研究的权威之作。
该书以目前已知的中国传统剧目为基础,系统地呈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与内外部变革。
从戏曲的历史背景、演出形式、剧目类型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引发对中国戏曲文化的思考和思想碰撞。
此书既适合学术研究者,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有更全面的认识。
第三本是《近现代中国戏曲史》。
该书由戏曲学家周有光所著,集合了现代中国戏曲研究的重要成果。
该书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深入剖析了这一时期中国戏曲的发展与变革。
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剧目和演出资料的细致梳理,还原了当时戏曲艺术的真实面貌,并对戏曲政策、观众反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此书对于理解中国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三本书籍,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著作在中国戏曲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比如《中国戏曲史述要》、《戏曲学》、《中国古代剧种史》等。
这些书籍不仅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剧种的戏曲发展史,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学术观点,为研究者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总结起来,中国戏曲史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课题,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戏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戏曲表演的综合性艺术特征
论戏曲表演的综合性艺术特征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经过几百年的漫长发展历程,才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戏剧体系。
戏曲本来源于我国民间的滑稽戏、歌舞、说唱等形式,当下,已经成为中国戏剧主流的话剧。
对于中国戏曲表演的特征,综合戏曲家来说是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等。
戏曲艺术讲究唱、做、念、打,表演艺术和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戏曲艺术的诸多特征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
时到今日,戏曲才构成了独特的形式,在中国戏剧的发展中戏曲这个奇葩发挥着其耀眼光芒。
中国戏曲表演最显著的特征是一种综合性,海纳百川,汲取各种精华并不断创新,是诸多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特别的戏剧表现形式。
中国的戏曲是综合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众多艺术形式于一身,并且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中国戏曲富于个性,在中国的艺术形式中独树一帜。
戏曲艺术主要包括舞蹈、音乐、诗歌,而且还包括化妆、造型、服装、美术等方面。
中国戏曲的这些艺术因素综合起来都遵循着一个规律就是艺术美。
首先是需要一个完美的剧本为基础,这样,才有可能表演出绝伦绝美的戏曲,获得更多观看者的赞赏。
在这其中,音乐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为故事情节配乐,为其增添色彩,使其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让表演出来的戏曲更加深入人心。
戏曲表演是离不开音乐的,它以音乐为核心来组织自己的艺术语言。
因此,音乐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不可或缺的。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过:“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一言道破了戏曲的特点。
中国戏曲与中国的话剧都是戏剧形式的一种,但是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故事的情节。
各种表现形式都离不开舞蹈,所以说,舞蹈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戏曲有着简单但又不平凡的舞台布置,整个舞台布置只是简单的“一桌二椅”,给表演者留下更多的施展空间和表演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表演才能。
而西方的舞台结构复杂繁多,中国与之截然不同。
相反,中国的戏曲表演更注重表演时所用的道具,如:有着艺术气息的服饰和惟妙惟肖的脸谱等,让起舞台效果更加鲜明。
艺术通论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艺术通论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简答题:请分条阐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内涵与实际应用。
(200字以上,20分)参考答案: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道是关于宇宙根本问题与规律的学说。
(4分)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美的本源,提倡艺术描写和表现宇宙天地万物生生不息。
(4分)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心乐一源、心物一源。
情景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4分)舞——中国传统艺术的乐舞精神:形式化,舞的形态。
(2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直觉思维:感性直觉、“顿悟说”。
(2分)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中和为美”,多样统一,对立统一(2分)(论述2分)2.简答题:阐述历史上一种艺术发展规律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00字以上,20分)参考答案:艺术是发展的,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是艺术理论的重要任务。
(3分)发展模式解释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发展动力探究艺术发展的原因。
(2分)(一)艺术发展的模式论(15分)a. “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1.需树立一个评判标准 2.只适合主要艺术种类。
b. “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1.绝对观念,过于主观2.按此理论最后艺术灭亡 c. “两极之间的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或(二)艺术发展的动力论(15分)人的本性是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唯心主义,错的)人的本性在一定限度内是变动的,它像人的生命一样,经历童年、青年、壮年、老年这几个阶段,这也就决定了艺术经历了童年草创期、青壮年高峰期、老年衰落期这几个阶段。
3.关于艺术起源,法国学者阿尔都塞持“多元决定论”。
()参考答案:对。
试析戏曲念白的特征
116舞台天地The stage of heaven and earth试析戏曲念白的特征一、戏曲念白概念及其分类在《中国戏曲通论》一书中对戏曲念白做出了定义:“戏曲的念白不是生活语言,而是运用音乐手法处理过的舞台语言,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
戏曲中的唱、念、做、打,无一不是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戏剧冲突的手段。
由于有唱,念白就不能保持其生活语言的自然音调,它也必须音乐化,才能同歌唱取得协调。
”在戏曲舞台上,每一个角色的“声音形象”的产生主要是靠“唱”和“念”两种表演手段来完成的。
而在唱与念这两者中,“念白”有其独特的表现功能与艺术特征。
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在戏曲念白的形式上也是种类繁多。
大体分为:韵白、京白、混合白、方言白及现代戏白。
韵白,是戏曲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特点的一种念白方式。
韵白的语感比较庄重、严肃、沉稳,在节奏上,韵白有着严格的要求,它更加注重舞台语言的韵律美,所以适用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帝王将相、官吏、知书达理的知识分子等类型人物。
京白,与生活语言比较接近,节奏变化鲜明,念出来比较自然随意,适用于表现寻常百姓生活的剧目。
混合白,也可称为“风搅雪”,就是把韵白和京白两种念法混合交叉着使用,可以准确地表现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和人物的多重性格。
如:京剧《破洪州》中穆桂英与杨宗保在大帐这场戏,二人时而是夫妻间的恩爱关系,用京白念,时而是元帅与先行官之间的上下级“公事”关系,用韵白念。
方言白除了能突出人物性格,更能体现人物所处地域的特点,增强人物语言的诙谐幽默感。
京剧《武松打店》中的解差念的就是“山东白”。
现代戏白,不同于传统戏各种念白,也不同于话剧台词,它既接近现代人的生活语言,又能与戏曲特有的唱腔、锣经、舞蹈动作相融合。
如京剧《沙家浜》中的阿庆嫂与胡司令的一段经典对唱、对白。
二、戏曲念白表演特征人物语言鲜明生动、凝练精美,是戏曲念白的基本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语言各不相同却都表现着每个人的行动和意志,只是比较繁琐、凌乱,不那么集中,不那么精辟。
戏曲知识点总结
戏曲知识点总结一、戏曲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戏曲是一种由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演艺形式。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最早的戏曲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不同的戏曲剧种在不同地区逐渐形成。
1、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之一,起源于清代,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是中国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和婀娜多姿的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之花”,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黄梅戏:黄梅戏是江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由湖北省黄冈地区的地方戏发展而来。
黄梅戏以其柔和、细腻的表现方式,以及温婉典雅的唱腔而著称,被称为“江南第一声”。
3、越剧:越剧是中国戏曲的地方剧种之一,起源于上海地区,以其婀娜多姿的表演形式和细腻婉转的唱腔而闻名于世。
越剧以其浓厚的地方文化风格和细腻的表演技巧,被誉为“东方曼妙之声”。
4、粤剧: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明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粤剧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方式和独特的音乐特色而著称,被誉为“南国昆曲”。
5、豫剧:豫剧是河南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起源于清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豫剧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形式和浑厚、深沉的唱腔而著称,被誉为“中原昆曲”。
6、秦腔、沪剧、晋剧、川剧、湘剧、闽剧、滇剧等,各地戏曲剧种在不同地区形成并发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戏曲文化。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中,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演艺形式,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戏曲通过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瑰宝。
二、戏曲的表演形式1、唱、念、做、打:唱指由主要角色演员用唱腔来表演,念指对白的念白表演,做指角色的身段动作表演,打指表演中使用的击打动作,包括武打和打击乐器。
这四种表演形式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基本要素,也是戏曲艺术的核心。
2、唱段、念白、大面、小面:唱段是戏曲中由主要角色演员演唱的乐曲,念白是角色之间的对白表演,大面是全体演员演出的大型场面,小面是由少数演员演出的小型场面。
大一戏曲鉴赏知识点总结
大一戏曲鉴赏知识点总结一、综述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学习和鉴赏戏曲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审美修养。
本文将总结大一阶段学习戏曲鉴赏所需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与掌握相关内容。
二、中国戏曲的分类中国戏曲可以大致分为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粤剧等多个剧种。
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鉴赏时需要了解剧种的基本知识。
1. 京剧: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以色彩艳丽的脸谱和细致入微的动作表演为特点。
2. 豫剧:豫剧源于河南省,是中国戏曲五大剧种之一,以其豫剧腔调和豫剧唱腔的独特性而闻名,豫剧的表演形式也兼有唱、念、做、打。
3. 越剧:越剧是浙江地区的戏曲剧种,以其柔美婉转的唱腔和优美动人的舞蹈而著名,是中国戏曲中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4. 黄梅戏:黄梅戏是湖北黄梅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婉转多情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风格而闻名,黄梅戏在表演形式上较为接近话剧。
5. 评剧:评剧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说唱形式和以说为主的表演特点而著名,评剧中的评话是其最主要的表演形式。
6. 粤剧:粤剧是广东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以其音乐独特、激昂高亢的唱腔和华丽绚烂的武打动作而著名。
三、戏曲的基本结构与表演形式了解戏曲的基本结构和表演形式对于戏曲鉴赏至关重要。
戏曲一般由前场和后场组成,前场是戏曲的开场和交代剧情部分,后场是戏曲的高潮和结局部分。
1. 旦角、净角、丑角、生角:戏曲中的角色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扮演女性角色的旦角,扮演正派男性角色的净角,扮演丑角和闲散人物的丑角,以及扮演武将和英雄角色的生角。
2. 唱、念、做、打:戏曲的表演形式主要包括唱、念、做和打。
唱指的是演员以腔调吟唱剧本中的台词;念指的是演员以平常的语调朗读剧本中的台词;做指的是演员以动作和肢体语言来表演角色的情感和动作;打指的是演员进行武打和舞蹈动作。
2023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艺术硕士真题
2023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艺术硕士真题2023在职研究生全国联考艺术硕士真题一、单项选择1.欧洲巴洛克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A 莫扎特 B亨德尔 C鲍罗丁 D德魁西2.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局部的歌词是取自德国诗人的作品A席勒 B海涅 C普希金 D歌德3.《列宁格勒交响曲》亦称《第七交响曲》,其作者是( )A柴可夫斯基 B舒伯特 C肖斯塔科维奇 D普罗科菲耶夫4.《黄河大合唱》是作曲家冼星海代表作,其中女高音独唱的名曲( )A保卫黄河 B黄河颂 C黄河谣 D黄河怨5.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展曲》是影片( )的主题歌,创作于1935年。
A,《风云儿女》 B《渔光曲》 C《马路天使》 D《大路》6.《兰亭序》是( )的作品A张旭 B王羲之 C欧阳修 D王献之7.《富春山居图》是( )的作品。
A黄公望 B徐渭 C虚谷 D倪瓒8.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创作了( )A《最后的审讯》 B《自由____民》 C《雅典学派》 D 《日出·印象》9.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了( )A《加莱义民》 B《大卫》 C《舞女》 D《骑士像》10.( )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A《向日葵》 B《紫丁香》 C《睡莲》 D《郁金香》11.“离间效果”或“生疏化效果”理论是由( )提出的。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B布莱希特 C格洛托夫斯基 D阿尔托12.西方戏剧在中国于20世纪( )被改成为话剧。
A 30年代末 B40年代初 C 20年代末 D 30年代初13.金子是曹禺剧本中的人物。
A《原野》 B《北京人》 C《雷雨》 D《日出》14.( )是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多芬的作品。
A《美狄亚》 B《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 C《安提戈涅》D《鸟》15.( )不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剧本。
A《玩偶之家》 B《樱桃园》 C《社会支柱》 D《培尔金特》16.《伪君子》是( )的作品。
A高乃依 B拉辛 C莫里哀 D萨特17.( )是中国著名的芭蕾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的第一只“白天鹅”。
戏曲文献
戏曲文献一、戏曲作品王起主编:《中国戏曲选》(上、中、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王季思主编:《中国古典十大悲剧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王季思主编:《中国古典十大喜剧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郭汉城主编:《中国古典十大悲喜剧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顾肇仓选注:《元人杂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王学奇等校注:《关汉卿全集校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王季思校注:《西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周中明校注:《四声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王永宽等选注:《清代杂剧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钱南扬校注:《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俞为民:《宋元四大南戏读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黄天骥等选注:《李笠翁喜剧选》,长沙:岳麓书社,1984。
徐朔方校注:《长生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997。
王季思、苏寰中合注:《桃花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二、戏曲通史陈万鼐:《元明清剧曲史》(增订本),台北:鼎文书局,1974。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廖奔:《中国戏剧图史》,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修订本,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孟瑶:《中国戏曲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著:《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日]田仲一成著,云贵彬等译:《中国戏剧史》,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王永宽、王钢:《中国戏曲史编年(元明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中国戏曲艺术通论,复习笔记。俞为明 版。
★.戏剧: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绎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简单说,即戏曲者,演故事也。
★.戏曲的艺术特征:一,必须综合言语、动作、歌舞等多种表演艺术,即通常所说的唱、念、做、打等表演艺术,其中最主要的是歌与舞两种表演艺术。
二,戏曲必须“演故事”,即具有故事情节。
这是戏曲有别于一般歌舞表演、杂技、武术等表演艺术的重要标志。
三,戏曲史代言体,不是叙述体。
演员必须扮演成剧中任务,以剧中任务的身份来表演故事情节,而不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故事情节。
这是戏曲区别于小说、说唱等其他叙事文学的重要标志。
★.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1.综合性:所谓”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绎故事”,就是说中国戏曲是一门由演员扮演、借助言语、动作、歌舞等表演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故事的综合艺术。
表现为:a.综合的范围广,它综合了唱作念打等多种表演艺术,在各种综合性艺术中史绝无仅有的。
b.综合的程度紧,戏曲将不同门类的艺术综合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拼凑与混合,而是一种有机的结合。
c.与西方戏剧相比,中国戏曲各艺术因素综合的过程不同,中国是从单一到综合。
2.写意性:a.表现在内容上,中国古代戏曲作家与理论家们历来都强调戏曲必须表现剧作家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即”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
b. 体现在表演形式上,即表演形式的虚拟性。
首先,中国戏曲以虚拟的表现手法来处理舞台时空与现实生活时空的关系。
(西方用舞台布景,中国用演员表演完成)。
其次,中国戏曲以虚拟的手法来塑造舞台形象。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在创造舞台形象时,既不同于体验派,也不同于表现派,不求形似,强调深思。
即通过虚拟的、高度变形和夸张的表演手法,讲角色的神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3.地方性:地方性也是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之一。
我国会死一个服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民情风俗、方言土语都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地区就有一个地区的方言和民歌。
3.脚色体制:生旦净丑杂中国戏曲的脚色制,一方面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设计确定的,即戏曲的脚色,是现实生活中不同类型人物的缩影,也正因为如此,戏曲可以扮演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和各种各样的人物;另一方面,由于每一种脚色是按照某一种类型人物的共同特征确定的,各种脚色都有各自的形象内涵与表演程式,因此,戏曲的脚色体制,是人物的典型性格与特定的表演形式的统一体。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
《音乐研究文集》,彭永启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歌新论》,冯志莲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乔建中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中国同宗民歌》,冯光钰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
《中国民歌》,周青青,人民音乐出版社。
《土地与歌》,乔建中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汉族民歌概论》,江明敦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
《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周勤如,《音乐中国》(美国英文季刊)。
《草原Χ黄河:我心底的情节》,赵宋光.《何谓‘民歌’》,杜亚雄,《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民间歌手》,张君仁,《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
《浅析江苏民歌的艺术特征》,刘跃华,《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民族音乐的几个问题》——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
《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方暨申。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张贵华《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试论传统小调歌曲》,路行,学习民间歌曲笔记之一。
《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栾桂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宫钦科、耿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王鸿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曲艺志》山东卷,张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周青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中国曲艺史》,蔡源莉吴文科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曲艺概论》,姜昆、戴宏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国乐今说》,乔建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咏叹百年》,乔建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音乐与传播》,冯光钰,华夏文化出版社,2003年。
关于戏曲的书
关于戏曲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戏曲的书籍推荐:
1.《中国戏曲史》- 作者:黄炎培这本书是中国戏曲史的经典
著作之一,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介绍了各个地域、各个类型的戏曲形式和流派。
2.《百戏图源》- 作者:郑板桥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世界各地的
舞台艺术形式,其中包括了中国戏曲的图谱和资料。
作为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戏曲的表演形式和造型。
3.《赏析中国戏曲艺术》- 作者:于丹该书从戏曲音乐、唱腔、
表演艺术等多个角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戏曲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同时也对不同类型的戏曲进行了解读和赏析。
4.《中国戏曲大观》- 作者:郭延林这本书呈现了中国戏曲的
精彩瞬间,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戏曲的表演形式,深入了解戏曲的魅力。
5.《京剧入门读本》- 作者:郑君里如果您对京剧感兴趣,这
本书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指南。
它涵盖了京剧的历史、演唱技巧和角色特点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京剧。
这些书籍对于深入了解戏曲的历史、形式、艺术特点和欣赏等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观点。
您可以根据您对戏曲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书籍阅读。
中国戏曲艺术通论
1.中国戏曲艺术在形态上的特征1)必须综合言语,动作,歌舞等多种表演艺术,即通常所说的唱念做打等表演艺术2)戏曲必须“演故事”,即具有故事情节3)戏曲是代言体,不是叙述体2.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综合性,写意性,地方性3.关键词解释1)戏曲诸因素之中的歌舞,诞生在原始社会,《吕氏春秋》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以歌远古部族,从“八阙歌”(八个歌名)来看,具有祭祀天地,图腾崇拜的性质。
2)尹耆氏也是远古的以歌部族,每年十二月要举行蜡祭,祭祀时主持的叫做“巫”,正因为如此,最早的“巫”与“舞”为同一个字。
男人叫觋,女人叫巫。
3)西周的歌舞分为燕乐和雅乐两个系统。
燕乐:祭祀和朝会典礼所用,强调歌舞的教育作用。
乐舞:专供贵族享用的娱乐性歌舞。
4)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宫廷内,还出现了一种专供统治者调笑娱乐的俳优。
他们与歌舞艺人不同,虽也会表演歌舞,但主要是以滑稽的言语和动作来博取观众的笑乐,他们所表演的内容通常具有讽刺意义。
《史记》记载:“优孟衣冠”的故事,优孟是楚国的一个俳优,侏儒,常以谈笑谏讽,帮助过孙叔敖之子。
优孟是中国最早的戏曲演员。
5)汉武帝时与西域各国在文化上也有了交流,西域的歌舞也在西汉初期流入内地,因此在汉代形成了百戏盛行的局面。
百戏也叫散乐,是各种民间表演艺术的总称,其中主要是两大类:即歌舞戏和角抵戏。
角抵戏与蚩尤有关,《东海黄公》后,角抵戏戏剧性增强。
6)歌舞仍是魏晋南北朝的主要种类,这一时期,汉族地区流行的歌舞主要是清商乐,这是民间歌舞的总称。
清商乐到了南方主要分为吴歌和西曲两大类。
吴歌是指主要流行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民间歌舞。
西曲是指长江中游荆楚地区流行的民间歌舞。
7)唐戏弄一次和百戏一样,是对唐代各种表演技艺的总称。
其中流行最广对戏曲影响最大的是歌舞戏(如:《兰陵王》《踏谣娘》)和参军戏(参军戏表演者为两人,一为苍鹘,一为参军,苍鹘调戏参军)。
戏剧与影视学代码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代码 1303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以戏剧和电影、电视的创作与研究为主导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戏剧与影视的创作、教学与研究,广播电视艺术事业的节目制作、管理、新闻、出版、文化交流等相关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文艺团体、文化管理机构、报刊杂志社、高等院校及相关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编辑、管理、教学以及理论研究工作。
具体要求: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3、掌握一门外国语;4、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5、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在规定基本年限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
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
三、研究方向1、戏剧影视创作与研究在同类型教育中,本学科方向的特点是:研究与创作并举,注重戏剧影视在当今文化氛围中之生态学研究,研究理论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与规律,重视扎实的基础和开阔的视野。
具有戏剧影视创作经验的教师团队作为教学科研支撑力量。
戏剧影视叙事学研究、戏剧影视剧创作研究是本学科方向的主要优势。
2、传统文化与影视艺术本学科方向坚持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基础性依托,立足于山西大学文学院百余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影视产品生产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将影视艺术教育与传播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3、电影美学研究影视艺术基本规律和特性问题,注重影视特征与欣赏规律的美学审视,追求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双向对流,探索具有文本阐释的批评方法,以介入中外影视与之进行艺术和思想的对话,注重培养学生艺术理论素质。
中国戏曲的分类
中国戏曲的分类中国戏曲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根据不同的表演特点和地域风格,中国戏曲可以分为京剧、豫剧、越剧、粤剧、川剧等多个类型。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戏曲的特点和特色。
一、京剧京剧是中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
它起源于北京,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
京剧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元素,注重唱腔的音乐性和舞台动作的美感。
剧中的角色形象丰满、生动,服饰华丽、色彩鲜艳,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京剧不仅在国内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声誉。
二、豫剧豫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支重要分支,起源于河南地区,主要流行于豫、鲁、苏、皖等地。
豫剧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而闻名,它注重表演技巧的细腻和感情的真实,演员的表演动作流畅、自然,给人以亲切感。
豫剧的唱腔优美动听,常常以民间曲调为基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三、越剧越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优秀剧种,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
越剧以其细腻的表演风格和独特的唱腔而著称,它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武打动作,又有舞蹈演出,给人以美的享受。
越剧的唱腔婉转动听,情感真挚,能够深入人心。
越剧的服饰和道具精美绝伦,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享受。
四、粤剧粤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广东地区,流行于广东、香港等地。
粤剧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粤语唱腔而闻名,它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唱腔表演,又有舞蹈动作,给人以视听的双重享受。
粤剧的唱腔语调婉转动听,表演技巧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五、川剧川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流行于四川、重庆等地。
川剧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川腔唱腔而著称,它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唱腔表演,又有武打动作,给人以多重的艺术享受。
川剧的唱腔音调豪放,表演技巧独特,能够充分展现川剧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以上几种中国戏曲的分类和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戏曲知识点书籍
戏曲知识点书籍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对于热爱戏曲艺术的人士来说,了解戏曲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戏曲知识点书籍。
1.《中国戏曲史》这本书是戏曲爱好者的必备经典之作。
它详细介绍了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包括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各个地方戏曲的特点和风格。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不同戏曲剧种的历史背景、演出形式以及角色扮演的技巧,对于深入了解戏曲艺术有很大的帮助。
2.《戏曲艺术概论》这是一本系统介绍戏曲艺术的入门书籍。
它从戏曲的定义、分类和演出形式等方面入手,逐步介绍了戏曲的音乐、表演、服装、道具等要素。
同时,这本书还对戏曲的创作和演出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让读者了解到戏曲艺术的内涵和魅力。
3.《戏曲常识问答》这是一本问答形式的戏曲知识读物,适合初学者或对戏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书中收录了大量关于戏曲的问题和答案,如“戏曲有哪些基本剧种?”、“怎样才能欣赏到高水平的戏曲演出?”等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迅速掌握戏曲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了解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4.《戏曲故事大观》这本书是一部收录了戏曲故事的百科全书,内容涵盖了中国各个地方的传统戏曲故事。
书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每个故事的情节、人物和背景,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曲作品。
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戏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5.《中国古代戏曲文学史》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戏曲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书中详细讲解了古代戏曲的演出形式、剧本创作和文学修辞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戏曲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戏曲的演变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本戏曲知识点书籍,每一本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
无论你是刚刚接触戏曲还是已经对戏曲有一定了解的人,这些书籍都值得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戏曲艺术在形态上的特征
1)必须综合言语,动作,歌舞等多种表演艺术,即通常所说的唱念做打等表演艺术2)戏曲必须“演故事”,即具有故事情节
3)戏曲是代言体,不是叙述体
2.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
综合性,写意性,地方性
3.关键词解释
1)戏曲诸因素之中的歌舞,诞生在原始社会,《吕氏春秋》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以歌远古部族,从“八阙歌”(八
个歌名)来看,具有祭祀天地,图腾崇拜的性质。
2)尹耆氏也是远古的以歌部族,每年十二月要举行蜡祭,祭祀时主持的叫做“巫”,正因为如此,最早的“巫”与“舞”为同一个字。
男人叫觋,女人叫巫。
3)西周的歌舞分为燕乐和雅乐两个系统。
燕乐:祭祀和朝会典礼所用,强调歌舞的教育作用。
乐舞:专供贵族享用的娱乐性歌舞。
4)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宫廷内,还出现了一种专供统治者调笑娱乐的俳优。
他们与歌舞艺人不同,虽也会表演歌舞,但主要是以滑稽的言语和动作
来博取观众的笑乐,他们所表演的内容通常具有讽刺意义。
《史记》记载:“优孟衣
冠”的故事,优孟是楚国的一个俳优,侏儒,常以谈笑谏讽,帮助过孙叔敖之子。
优孟是中国最早的戏曲演员。
5)汉武帝时与西域各国在文化上也有了交流,西域的歌舞也在西汉初期流入内地,因此在汉代形成了百戏盛行的局面。
百戏也叫散乐,是各种民间表演艺术的总称,其
中主要是两大类:即歌舞戏和角抵戏。
角抵戏与蚩尤有关,《东海黄公》后,角抵戏戏剧性增强。
6)歌舞仍是魏晋南北朝的主要种类,这一时期,汉族地区流行的歌舞主要是清商乐,这是民间歌舞的总称。
清商乐到了南方主要分为吴歌和西曲两大类。
吴歌是指主要
流行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民间歌舞。
西曲是指长江中游荆楚地区流行的民间歌舞。
7)唐戏弄一次和百戏一样,是对唐代各种表演技艺的总称。
其中流行最广对戏曲影响最大的是歌舞戏(如:《兰陵王》《踏谣娘》)和参军戏(参军戏表演者为两人,一为
苍鹘,一为参军,苍鹘调戏参军)。
8)叙事文学的发展:远古神话→两汉史学→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明清小说。
后人常常以“传奇”来称戏曲。
俗讲也是唐代出现的叙述性很强的说唱艺术,是在寺庙中僧人讲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唐代俗讲的底本成为变文,变就是转变(故
事曲折婉转,表演时有说有唱两种含义)。
9)宋金时期,在一些大城市里专门建造了许多供各种民间表演艺术的演出场所,时称“瓦舍”也称瓦子或瓦肆。
一起演出叫做瓦合,分散演出叫做瓦解。
瓦舍内有很多
看棚和勾栏,看棚是观众席,勾栏是表演舞台。
4. 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流程
上古社会歌舞→先秦时期歌舞与俳优→汉代的百戏与歌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戏与歌舞→唐代的戏弄与叙事文学
4.在瓦舍诸表演艺术对戏曲形成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大曲(是戏曲曲调的来源之一)、诸
宫调(是一种说唱艺术,其中所演唱的故事也为戏曲所吸收,《白兔记》吸收了《刘知远诸宫调》的情节,《西厢记》便是在《西厢记诸宫调》上改编而成的。
)、唱赚(北宋时新产生的一种说唱艺术,联合若干曲调演唱故事。
唱赚的文学本子称“赚词”,唱赚的连套形式对戏曲的连套形式有很大影响)、说话(南戏又有戏文之称,戏文也就是表
演话文之意)、傀儡戏(对真人扮演的戏曲影响很大)、影戏(对戏曲脸谱影响很大)。
5.宋杂剧的体制分为四段。
金院本起源金代,是宋杂剧的别称。
6.南戏又有戏文,南曲戏文,永嘉杂剧,永嘉戏曲的名称。
其角色体制是在宋杂剧角色体
制上发展而来,最早产生于温州一带。
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是《张协状元》。
南戏是中国戏曲真正成熟的时期。
7.南戏四大声腔分为: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浙江),昆山腔(江苏),弋阳腔(江西)。
8.南戏的剧本体制:题目(在第一出之前总有四句七言诗,概述和介绍剧情大意)、出(南
戏剧本一般为长篇,一场戏就是一出)副末开场(正戏开演前,副末先上场同后台互相问答介绍剧情大意并引出正戏)下场诗(除第一出副末开场外,其余每出结尾都要有四句七言诗)科介(某某科或者某某介都表示什么动作)曲调(南戏采用联曲体音乐节奏,即联合若干曲调进行演唱)
9.南戏的角色体制:生旦净末丑贴外七个角色皆以定型、生旦成为主角、角色之间既有明
确的分工又有相互配合,由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10.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11.宋元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12.宋元五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
13.八大样板南戏:“戏文三种”+“宋元五大南戏”
14.中国古代戏曲三次争论:元曲四大家之争,汤沈之争,花雅之争。
1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或者再把王实甫换上去。
16.王实甫《西厢记》艺术特色
首先是结构严谨,富于戏剧性;其次,人物性格细腻逼真,无论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神采各异,栩栩如生;《西厢记》语言在元杂剧中也是相当突出的,曲文清丽携永,极有诗词之美,语言性格话是其语言上一个重要成就;最后,《西厢记》在杂剧的剧本体制上也有革新创造,依据情节的需要,打破了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通例。
17.关汉卿戏曲艺术特色
在剧本结构上,能顾及舞台的演出不仅紧凑凝练,而且富有戏剧性;关汉卿杂剧剧情虽然简单,但他在安排情节时,能够前后照应,多设置悬念;在塑造人物上,关汉卿杂剧也有较高成就,除了通过人物自己语言动作外,还通过侧面等描写烘托;在语言上,关汉卿是元杂剧本色派的杰出代表,其戏曲语言不仅本色通俗,而且十分行当;关汉卿作品思想内容也值得称赞
18.元杂剧剧本体制:折(元杂剧一本四折)、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之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
个楔子,楔子就是填补的意思,安排在第一折的楔子一般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发生的原因,安排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动作或声音)、题目正名(在一本杂剧的最后,有四句或两句七言诗概括全局内容,而最后一句通常包含了剧名,所以称之为题目正名)、曲调(也采用联曲体)、连套(元杂剧一本四折,每折为一个套曲,每个套曲开始的曲调一般是固定的)、曲韵、角色(大致分为末旦净杂四大类)。
以上简称:四折一楔子,一人主唱(男唱叫末本,女唱叫旦本)。
19.魏良辅改革
魏良辅明代嘉靖人,原唱北曲,后因比不过北曲歌唱家王友山,退而改唱南曲,运用自己的才能对昆山腔进行改革。
演唱方法上,由原来的依腔传字改为以字定腔;演唱速度放慢,将一个字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伴奏乐器上借鉴北曲乐器,将三弦,琵琶等加入伴奏。
经过魏良辅的改革,昆山腔具有了婉转细腻,悠长缠绵的“水磨调”,从此新昆山腔代替海盐腔成为社会主流唱腔。
20.什么事昆山腔什么事水磨调
昆山腔是南戏四大唱腔之一,流行于昆山一带。
水磨调是中国古老戏曲的声腔剧中,经过魏良辅改革,具有了细腻婉转,悠长缠绵的风格,统称昆曲。
21.嘉靖三大戏:梁辰鱼《浣纱记》、李开仙《宝剑记》、王世贞《鸣凤记》
22.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23.汤沈之争(王骥德)
明万历年间,戏曲界同时出现了汤显祖和沈璟两位大家,沈注重“声律”,汤注重“文采”以此形成了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两派围绕戏曲究竟该重视曲律还是文采展开激烈争论。
后来王骥德总结了两人的观点,提出戏曲要双美,得到了日后普遍的推崇。
24.苏州派共同点
剧作题材上,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市民喜闻乐见的上至历史故事下至民间传说,都有涉猎;语言上,由于苏州派创作的剧本都供戏班演出,为了照顾下层群众观赏能力,语言普遍浅显易懂;曲律上,由于苏州派大多在昆曲之乡,剧作大都合律,能搬上舞台演唱。
25.洪升作品《长生殿》艺术特色
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真实有机统一;结构严谨,又富于戏剧性;由于洪昇精通曲律,剧作曲律十分严整。
26.孔尚任作品《桃花扇》艺术特色
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艺术的真实性;反应的场面很宏大,并且结构紧凑,线索清楚;人物形象塑造的也很有特色;反应重大社会现实,艺术成就很高。
27.李玉作品列举:《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千忠戮》
28.李渔作品列举:《风筝误》《比目鱼》《凤求凰》《奈何天》
29.花雅之争:发生在清初,花部就是昆山腔,雅部为高腔,秦腔,等。
花雅之争就是清初
各地方戏和昆山腔霸主地位的争夺。
花雅之争第一次发生在康熙中叶扬州,第二次发生在乾隆中叶北京,前两次都未撼动昆曲霸主地位,到了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花部最终取代了昆曲。
30.徽班进京:乾隆末年,为给乾隆庆祝八十大寿,征集各地名班入京,在各地的地方戏中,
最突出的是安徽来的“三庆班”,受到了广大观众赞誉。
之后其他一些徽班“四喜”“春台”“和春”并称四大徽班,并由此形成了京剧。
31.“收拾起”出自《千忠戮》“不提防”出自《长生殿》
32. 文武昆乱不当:文就是文采,武就是武艺,昆指昆曲,乱是乱弹,不当的意思就是都难
为不住。
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什么都难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