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考语文考点分类汇编【专题13】古代诗歌鉴赏
2015年高考试题诗歌鉴赏
2015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专题10:古典诗歌阅读一、(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1)【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2)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3)未缺:指月圆。
(4)列宿:众星。
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二、(2015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9题。
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分)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2014年知识点汇总 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鉴赏(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8~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
上片写景奠定哀婉基调。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风雨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
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
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
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答出奠定情感基调的,给2分;结合内容分析的,给3分)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
结尾二句,因愁情无法排遣,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借以移情,可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
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表现了纷乱的愁绪。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答出表现纷乱愁绪的,给2分;答出通过动作表现并作简要阐述的,给4分)7.(2014年高考北京卷,7)“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
完成①~③题。
(3分)①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
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湖南卷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8分)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
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虚: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6分)答:【答案】(1)春江花月夜(2)城郭为墟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张说的《鄴都引》是借凭吊古迹而抒发胸臆的怀古之作,诗分两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主要是缅怀和描述曹操生前的非凡业绩,以寄托自己的凌云壮志。
诗的后六句为第二层,主要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二句,是通过曹魏时代的城郭建筑今已凋蔽颓败揭示邺都环境的今昔变迁。
城郭和西园沦为废墟,标志着魏武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明月依旧,却照不见曹操在西园夜接词人赋华屋,更衬托出今日邺都的凄凉冷落。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感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绵延着,无穷无尽;人们年复一年地眺望江上的月亮,也亘古不变。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2015年高考试题诗歌鉴赏精选(极有参考价值!)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赞美恭维之意;
羡慕向往之情; 志趣相同之感。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1)(4分) 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 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 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 (暮夜)。 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 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 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4分)
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 碧松、红药); 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 内); 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 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 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 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 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 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 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专题汇编(含解析)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专题汇编(含解析)一、(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 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一、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二、(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
(5分)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二、8. 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
2015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诗词鉴赏
新课标1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历县.在今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考生可通过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景物描写与本诗对比得到答案。
这道题问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我们学过的写景的角度一共是两种:一是直接、二是间接。
《白》的景物描写是十分直接的,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与之相比,《发》的景物描写则是间接的,并没有直接说环境多么寒冷和恶劣,而是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点评】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景物是诗歌最爱考查的点,去年全国课标I卷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作用,今年的是景物描写的角度,景物虽然在诗歌中比较重要,但是知识点比较清楚明了,易于考生掌握和学习,比较简单。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①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家乡之情。
②诗歌尾联说“勤王”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而“私向梦中归” 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即使思念家乡和亲人,但也会以国事为重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③以议论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表现出作者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无私精神。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①作注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2015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整合
2015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整合考纲阐释: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试题中这三种形象的鉴赏都出现过。
1.鉴赏人物形象【答题模式】(1)找出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总体概括出刻画的形象的基本含义;(2)结合诗句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3)结合诗歌主旨指出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思想感情。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泛指失意者留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词作予以简析。
答:2.鉴赏景物形象。
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诗人通过这种客观景物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可由一个意象来表现,但更多是由多个意象共同来表现的。
【答题模式】:1、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
2、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3、概括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寥落萧条、荒凉孤寂、冷寂幽静、幽美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静谧安娴、恬静优美、宁谧朦胧、生机勃勃、繁丽、热烈、高亢、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旷远、雄浑壮阔、雄奇优美等。
琅琊溪①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真题汇编与赏析答案全解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专题汇编(含解析)一、(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 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译文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连年都可以看到雪飞。
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
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苍的山岭只是过了武威。
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归。
注释⑴临洮:即洮州,唐时与吐蕃接界,在今甘肃临潭西。
一说指临洮军,驻狄道(今甘肃临洮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⑵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⑶连年:接连多年。
一作“年年”。
唐郑遂初《别离怨》:“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
”⑷曾(zēng):竟,竟然。
一作“长”。
⑸应:一作“来”。
⑹疏勒:地名,唐时安西四镇之一,在今新疆疏勒。
⑺武威:地名,今属甘肃省。
⑻“勤王”句:一作“不敢道远思”。
勤王:谓尽力于王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专题汇编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专题汇编一、(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二、(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嗶里,并简要赏析。
(5分)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三、(天津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雨过至城中苏家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四、(江苏卷)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解析)考点12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12 古代诗歌阅读一、(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景物的角度,就是考查描写方法,它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感官角度等,答题要素是手法和运用分析以及效果。
分别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本诗中描写塞外景物的句子,比较鉴赏,分析本诗的手法及效果。
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评分标准】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第一问,根据题目“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可知是一首留别诗,往往以表达离愁别绪为主题。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先是肯定了报国,“私向梦中归”则道出思乡之情。
第二问,尾联既是对全诗的总结,爱国之情又节制了感情的抒发。
答案: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评分标准】每问3分。
二、(2015·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高2015级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 3、考点方面,以主观题-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仍以思想感
情、表达技巧为考查热点,同时涉及语言和形象考点。
鉴赏之难
• 1、读不懂诗 • 2、看不透题 • 3、答不对点 • 4、知识储备不足
考点突破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 懂
会 鉴 赏 精 表 达
鉴赏诗歌第一步能读懂
题 目 作者 注 释 意 象 特殊词句
读作者——作者定诗风2
2、了解作者的气质、风格。
• • • • • • • • • 陶渊明——归园之乐 李白——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白居易——雅俗共赏 李贺——奇诡变幻 李商隐——含蓄绰约 杜牧——清丽俊逸 李清照——闲适与愁苦。
积累文学常识
读懂诗
• 第一步:读标题——借景抒情 • 第二步:读注释——赤壁情愫,感慨古人,凭吊英 雄,勉励自己,感时伤怀。 • 第三步:读意象——西山暗示幽深。隐字突出赤壁 的幽深。大险之地则显大志大勇之士。沙天均为江 边开阔之境。渔竿客指垂钓的贤士,前着指为功名 打拼,后者流露隐退之情 • 第四步:读词语——“明阔”暗示此诗有明朗开阔 的意境。故感情基调则应为壮怀激昂。但是拳退二 字暗含英雄人物的隐退。 • 第五步:读典故——三分联系火烧赤壁,鉴证诸葛 之精明,周瑜之有为。 • 结论:看淡功名利禄。羡慕垂钓江边的闲适生活。
风景依稀似去年。
规范答题意识——“做对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全国卷Ⅰ】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 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 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bin)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 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 一腿蜷缩的样子。
2015高考诗歌鉴赏知识整合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 作简要分析。
此句运用了对比、借代的手法。将关内桃花烂 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 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 “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和塞外的清冷生活, 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鉴赏古代诗词的语言
旧题回顾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 作简要赏析。(4分) ①“藏”字,意思是“掩盖、隐藏”;(步骤一)运用拟人手法, 描绘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 覆盖的边塞景,(步骤二)写景生动,颇有画意。 (步骤三) ②“透”字,意思是“侵入、穿透”; (步骤一)极为传神地展 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 (步骤二)同时还隐含风急、 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步骤三)
叙事交代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4分)
勾画 分析
明确:答题三要素
答:(步骤一)诗中刻画了邹明府清正 廉洁的形象。 (步骤二)通过刻画细节描写了主人公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债台 高筑,只好卖剑偿还,满载而归的仅有 一车诗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 险,单薄的衣衫抵不住透骨寒风。客居 边镇听号角报晓,深居简出,向往宁静 生活等形象特点。 (步骤三)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人 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 佩与赞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鉴赏高考试题A组2013年高考题1.(2013新课标全国Ⅰ,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诗歌内容及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上阕最后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对比,表现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之情。
参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借用贺知章的故事,从表达技巧看,一是用典,一是对比。
唐代诗人贺知章去老还乡,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以示矜恤。
陆游于此翻出一层新意——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皇帝赐予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何处容不下他,谁又稀罕“君恩”的赐予?表达了作者对最高统治者的轻蔑不屑之意,和不得已赋闲而归隐江湖的愤慨不平之情。
参考答案: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2013湖南,10,8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句。
(1分)(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分)(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4分)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炼字以及探究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1)根据上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提示可写出下句,“鳜”字易错。
(2)“春深”点明暮春时节,令人联想到百花落尽绿叶茂盛的景象,词人写绿之“净”,正是要表现自己内心之“净”,外在景物与词人内在心灵完全契合。
(3)词人的情感融在意象之中,“柴扉”“鳜鱼”等意象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抒发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白鸥”“钓船”等意象与隐士生活有关,结合“忘机”一词,可感受到词人甘于淡泊,以隐居为乐的情怀。
参考答案:(1)桃花流水鳜鱼肥(2)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3.(2013山东,14,8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第(1)~(2)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四句中的烟,其色如云白,把烟比喻成白云,写出了烟之白,之浓;“流来野寺前”,把烟比喻成水,写出了烟的动态美。
比喻、动静结合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下之烟的特点,使诗句具有颜色美与动感美。
参考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
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诗歌前六句,描写了一幅山中夜景图,营造了静谧凄凉的氛围,为烘托诗人的心情作了铺垫。
“谁见无家客”一句是关键,无家,是因为诗人遭逢离乱,半生漂泊,所以痛彻心扉的思乡与回归之愁应是其不眠的真正原因。
参考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4.(2013福建,6,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
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绿”兼具形容词和动词的功能,把无形的“春风”形象化,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春风吹到树上树就绿了的奇妙动态变化。
鉴赏“绿”字需结合具体语境,可联想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此处的“绿”可理解为使动,“使树绿”,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美,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春天的生机。
参考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颈联中,诗人想象友人到家遇春燕、浣征衣的情景,表现对友人的关心眷念。
尾联中,诗人想象友人在家摆脱了琐事杂务,终日临水闲居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闲适生活的艳羡。
参考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友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而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眷念。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5.(2013安徽,8~9,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解答该类题目,应首先把握诗歌意象,在此基础上,整合、概括诗人情感。
韦诗中的意象是:皎洁明月、霜风动竹、惊栖之鸟。
恬静的月色,人略显孤独。
赵诗中的意象是: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
凄冷萧瑟之景蕴含凄凉孤独之感。
同时两人对景物描写的差别体现了两人心境的细微差别。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
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
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
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
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步骤一般是:表达技巧+技巧分析+表达效果(含情感)。
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赵诗第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
赏析修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参考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
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
“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6.(2013湖北,14,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①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考生解答本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联系词人写此词时的生活境遇、思想状况等,注意注释里“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等内容。
朋友远道来访,由此可联想到词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
二是结合有关词句进行分析。
上片中的“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表达了词人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下片中的“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则又写出了词人与友人离别的愁绪。
参考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本题,一要注意抓住前人对此词的评论“飘逸”进行具体分析,二要对“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进行具体分析。
在这两句中,“阆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而“阆苑”则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词人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可谓想象奇特,使得词作虚实结合,富有浪漫色彩。
在这两句中,“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使得其境界分外开阔,展示了词作的飘逸之姿。
另外,词人以“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以“楼高”句设想将来,也使得本词的语言灵动飘逸,别致脱俗。
参考答案: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
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
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
“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
“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7.(2013重庆,1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词作品中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要分析词人的自我形象,可深入分析词的上片。
这首词上片共四句话,前两句写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面带病容,颧骨凸起,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要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