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SLAM系统分析
单目视觉SLAM技术及其应用
单目视觉SLAM技术及其应用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目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逐渐成为机器人导航和环境建模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单目视觉SLAM技术,其原理和实现方式,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挑战。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单目视觉SLAM技术。
单目视觉SLAM是指利用单个摄像头获取场景信息,同时实时进行自身定位和环境地图构建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多传感器SLAM系统,单目视觉SLAM具有成本低、易于部署和灵活性等优势。
它通过从单目相机获取的视频流中提取特征点,并通过运动估计与地图生成相互关联,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环境建模。
在单目视觉SLAM技术中,关键的挑战之一是在缺乏绝对定位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相机自身的定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特征点的定位算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特征匹配和三角化的方式,通过匹配相邻帧之间的特征点,并计算相机位姿。
此外,还有基于直接法的定位方法,它通过直接比较连续帧之间的图像亮度值和梯度信息,实现快速的位姿估计。
除了位姿估计,单目视觉SLAM还需要实时地进行环境地图的构建。
这一步骤主要依赖于利用传统的基于特征点的视觉里程计算法,通过特征点的连续观测来估计相邻帧的相对位姿,然后通过图优化的方式将所有帧的位姿进行联合估计,进而构建出环境地图。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处理动态环境中的特征点更新与删除问题。
然而,单目视觉SLAM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单目视觉系统在室外或大场景中容易受到光线变化、遮挡和纹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特征点提取和跟踪的困难。
其次,由于单目相机只能提供二维图像,无法直接感知三维结构,因此需要通过视差估计、稠密重建等方法对场景进行深度恢复。
最后,单目视觉SLAM 技术需要解决运动估计和地图构建两个问题的实时性要求,考虑到计算资源的限制和算法的复杂性,实现稳定且高效的SLAM系统仍然是一个挑战。
基于视觉SLAM技术的智能导航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视觉SLAM技术的智能导航系统设计与优化智能导航系统是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通过结合多种技术手段,能够为人们提供高效、准确的导航服务。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视觉SLAM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导航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基于视觉SLAM技术的智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视觉SLAM技术。
视觉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是一种通过利用相机视觉信息进行同时定位和建图的技术。
它通过相机的图像数据,通过特征点提取、三维重建等方法,实现对场景的实时建模和定位。
在智能导航系统中,视觉SLAM可以用于获取当前位置信息,并根据实时建立的地图进行导航。
在智能导航系统的设计中,视觉SLAM技术可以用于两个主要任务,即实时定位和建图。
实时定位是指系统能够通过相机图像数据准确确定当前位置的能力。
建图是指系统能够实时地生成和更新三维环境地图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
在设计智能导航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相机的选择。
相机的分辨率、感光元件的质量以及镜头的性能,都会直接影响系统的定位和建图的准确性。
因此,选择适合的相机是设计中的重要步骤。
其次是特征点的提取与匹配算法的选择。
特征点提取是指从相机图像中提取出具有鲁棒性和区分度的特征点。
常用的特征点提取算法包括SIFT、SURF、ORB等。
特征点匹配是指将不同图像帧中的特征点进行关联,从而确定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
匹配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会影响系统的定位和建图的结果。
除了相机和特征点的选择,还需要考虑传感器融合的问题。
视觉SLAM技术通常与惯性测量单元(IMU)等其他传感器结合使用,以提高导航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IMU可以提供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数据,用于补偿相机图像中的运动模糊和姿态变化,从而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此外,导航算法的设计也是智能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觉SLAM技术的使用方法与定位误差分析
视觉SLAM技术的使用方法与定位误差分析随着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视觉SLAM技术的出现使得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在未知环境中同时定位自身位置并构建地图,从而实现更准确的导航与路径规划。
本文将介绍视觉SLAM技术的一般使用方法,同时还将对定位误差进行分析。
首先,实现视觉SLAM的主要步骤是通过相机传感器捕获环境图像,并使用各种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和测量。
常用的算法包括特征提取与匹配、运动估计、地图构建等。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离线和在线两个阶段:离线阶段主要通过处理离线录制的图像序列,预先生成地图;而在线阶段则是在实时采集图像的同时,实时更新地图和定位信息。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视觉SLAM技术需要满足一些硬件和软件要求。
首先,需要使用高质量的相机传感器,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
其次,需要使用处理能力强大的计算设备,因为实时图像处理和地图构建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
此外,还需要合适的SLAM算法库,如ORB-SLAM、LSD-SLAM、DSO等。
接下来,我们将对视觉SLAM定位误差进行分析。
视觉SLAM的定位精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图像质量、环境光照条件、传感器的校准精度等。
其中,图像质量是影响视觉SLAM定位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图像质量较差时,如光照不均匀、噪声较多或者存在模糊等问题,会导致特征提取和匹配的准确性下降,从而降低了定位精度。
此外,环境光照条件也会对视觉SLAM技术的性能产生影响。
光照条件变化剧烈时,会导致图像特征的提取和匹配困难,从而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因此,为了提高视觉SLAM的稳定性,在光照变化较大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采用动态曝光控制方法,即根据环境光照变化动态调整相机的曝光参数,以保证图像质量的稳定性。
对于视觉SLAM技术来说,传感器的校准精度也是影响定位精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视觉SLAM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研究
视觉SLAM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SLAM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是指通过摄像头等视觉传感器获取环境中的图像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激光扫描等技术推导出机器人的精确定位和环境地图。
它是无人车、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自主导航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视觉SLAM技术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定位(Localization)和地图构建(Mapping)。
定位是指确定机器人在已知地图中的准确位置和姿态;地图构建是指在未知环境中构建三维地图,包括不同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结构等信息。
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离不开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
常用的视觉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
摄像头是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可以获取环境中的图像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提取特征点、进行图像匹配和运动估计等。
激光雷达可以精确地测量环境中不同物体的距离和位置,并结合视觉信息进行地图构建和定位。
惯性导航系统则通过测量机器人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等信息,进行位置和姿态的推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视觉SLAM技术中,特征提取和匹配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特征点是图像中独特的关键点,可以通过提取和匹配来进行相机运动的估计和定位。
常用的特征点提取算法包括SIFT、SURF和ORB等。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检测图像的局部极值或角点来提取特征点,并通过描述子和匹配算法进行特征点的匹配和筛选。
特征点的匹配是通过计算特征描述子之间的距离,并选取最相似的特征点进行匹配。
相机的标定是视觉SLAM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相机标定是指确定相机的内参数(例如焦距和主点位置)和外参数(例如相机的位置和姿态)。
相机标定的精度直接影响到视觉SLAM系统的定位和地图构建的精度。
常用的相机标定方法包括张正友标定法、Tsai算法和基于棋盘格的标定方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采集不同位置和姿态下的图像,通过计算和优化等操作,得到相机内外参数的准确估计。
双目立体视觉SLAM研究
双目立体视觉SLAM研究双目立体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是一种基于双目摄像头的三维环境建模和定位技术。
它利用双目摄像头获取场景的深度信息,并通过同时进行定位和建图来实现对环境的理解。
在机器人导航、增强现实、自动驾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双目摄像头由两个摄像头组成,其间距与人眼间距类似。
通过双目摄像头可以获取场景的立体信息,即对于同一点在两个摄像头中的视差(disparity)可以计算出该点的深度信息。
而SLAM技术则是通过对场景中的特征点进行跟踪和匹配,来实现同时定位和建图。
在双目视觉SLAM中,像素点在两个摄像头中的坐标与其对应的深度信息构成了一个三维点云。
通过连续的帧间特征点的跟踪和匹配,可以实现对场景的建模。
同时,结合传感器的数据和运动模型,可以实现对机器人的定位。
在双目视觉SLAM中,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特征点跟踪和匹配,以及地图的建立和更新。
特征点跟踪和匹配是通过检测图像中的特征点,并通过计算视差来获得深度信息。
地图的建立和更新是通过将连续的视差信息结合,生成一幅完整的三维点云地图,并根据机器人的运动不断更新地图。
在特征点跟踪和匹配方面,常用的方法有FAST、SIFT、ORB等。
这些算法可以提取出图像中的关键点,并计算其描述子。
在双目摄像头中,可以通过计算两个摄像头之间的视差来计算出关键点的深度信息。
在地图的建立和更新方面,有一些经典的算法,如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
该算法通过对点云的配准和匹配,来构建地图,并根据机器人的运动不断更新地图。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滤波器的算法,如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和粒子滤波器等,可以通过融合传感器的数据和建立的地图,实现对机器人的精确定位。
双目立体视觉SLAM研究目前仍在不断发展中,还有很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在复杂的环境中,特征点的跟踪和匹配可能会变得困难,并且随着机器人运动速度的增加,物体的快速运动会导致深度估计的不准确。
双目视觉SLA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双目视觉SLAM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引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机器人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实用价值。
其中,一种典型的机器人应用就是将机器人部署在深空、海洋等极端环境下进行探测任务。
而这些极端环境往往缺乏有效的人工干预手段,机器人必须依靠自己的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能力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因此,如何让机器人具备自主感知和定位的能力,成为机器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主要介绍一种基于双目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的机器人自主感知与定位方案。
对于这种方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SLA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同时,为了保证机器人感知和定位的精度,我们还需关注一些关键技术的细节和实现方法。
因此,本文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1. 双目视觉SLA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2. 双目视觉系统的硬件设计与配置3. 立体匹配算法的原理和实现4. SLAM算法的原理和实现5. 结论与展望第一章双目视觉SLA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SLAM技术是指机器人同时通过感知和规划,实现在未知环境中实现自我定位和建立环境地图的过程。
而双目视觉SLAM技术是在SLAM基础上,利用双目视觉技术来实现云台机器人的感知和定位。
在双目视觉SLAM系统中,机器人必须同时采集两个相机的图像,并将这两个图像进行匹配,从而确定机器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这个过程中,机器人需要保持自身运动的平稳和稳定,否则匹配结果将产生误差。
在另一方面,为了提高SLAM的精度,机器人还需要感知它所处的环境,并生成精细的3D地图。
这样,机器人才能更加准确地进行自主定位和路径规划。
双目视觉SLAM系统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例如在探险、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
在搜寻失联者时,云台机器人可以使用双目视觉SLAM技术自主探索行动,感知障碍物,寻找失联者。
在无人车自主驾驶领域,双目视觉SLAM技术可以帮助车辆对自身所在的环境进行感知,实现更加精准和安全的行驶。
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言: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SLAM技术中,视觉SLAM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已经在无人车、无人机、增强现实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进展1.1视觉SLAM技术的起源视觉SLAM技术是基于摄像头和图像信息进行定位和地图构建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维重建和摄像头定位上。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SLAM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演进和发展。
1.2视觉SLAM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发展,视觉SLAM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传统的视觉SLAM算法主要是基于特征点匹配和结构光技术。
而现代的视觉SLAM算法则采用了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和高效地完成定位和地图构建的任务。
1.3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热点当前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稀疏与稠密地图构建技术、实时性与鲁棒性的提升、多传感器融合、大规模场景下的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在自动驾驶和增强现实中的应用等。
二、视觉SLAM技术的原理与方法2.1视觉SLAM的基本原理视觉SLAM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实时的定位与地图构建。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分析相邻图像的特征点,并计算出相机的运动轨迹和周围环境的三维结构。
2.2视觉SLAM的核心技术在视觉SLAM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包括特征提取与匹配、相机位姿估计、地图构建及优化等。
其中,特征提取与匹配是最基础的技术,它能够提取出图像中的关键特征点,并将它们进行匹配,以便计算相机的位姿。
机器人视觉SLAM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机器人视觉SLAM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SLAM系统通过结合视觉感知和定位模块,实现同时地图构建和自主定位的能力,使机器人能够在未知环境中进行自主导航和场景理解。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视觉SLAM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前端感知、后端优化和地图更新等方面,并探讨了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优化方法。
一、前端感知前端感知是机器人视觉SLA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从视觉数据中提取特征信息并进行地图初始化。
常用的前端感知方法包括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初始位姿估计和地图初始化。
特征提取是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从图像中提取出具有鲁棒性和差异性的特征点,一般采用角点特征或斑点特征。
特征匹配则是将两帧图像中的特征点进行配对,可通过描述子匹配算法如SIFT、SURF或ORB等实现。
初始位姿估计是通过特征匹配得到的位姿信息计算出机器人的初步位置和姿态。
地图初始化是利用初始位姿估计和视觉数据生成初始地图。
二、后端优化后端优化是机器人视觉SLAM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负责对机器人运动轨迹和地图进行优化,提高定位和建图的精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后端优化方法包括非线性优化、滤波和图优化等。
非线性优化是通过最小化重投影误差的方式,将前端感知得到的位姿估计和地图进一步优化。
非线性优化方法如Bundle Adjustment(BA)可以同时优化机器人的轨迹和地图,提高整个系统的一致性。
滤波方法如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融合卡尔曼滤波(UKF)则可以利用传感器数据进行状态估计和滤波,提高系统的实时性。
图优化是一种基于图模型的优化方法,通过构建全局图和局部子图,利用图优化算法如Pose Graph Optimization(PGO)和基于因子图的优化方法,优化机器人的位姿和地图,提高整个系统的一致性和鲁棒性。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视觉SLAM研究与实现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视觉SLAM研究与实现视觉SLAM是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环境感知技术,实现机器人或无人机在未知环境中的自主导航和定位。
其中,深度学习技术作为目前最为流行的技术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视觉SLAM中,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SLAM的基本概念SLAM,即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是对移动机器人或无人机在未知环境中的自主导航和定位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捕获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机器人当前位置以及环境地图的信息,从而实现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自主导航和定位。
二、深度学习在视觉SLAM中的应用深度学习是指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学习,提取出高层次抽象的特征表示,以更好地完成模式识别、目标检测、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
在视觉SLAM中,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视觉SLAM中最为基础的一步是图像处理,包括图像去噪、特征提取、匹配等。
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主要依赖于手工设计的特征,但是这种方法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和优化,而且容易受到光照、噪声等因素的干扰。
而深度学习由于其强大的自适应性,可以根据数据自动学习特征表示,从而提升图像处理的准确性。
2、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在SLAM中,机器人需要在未知环境中检测出目标物体,如门、椅子等,以更好地完成自主导航和定位。
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等方法,实现对目标物体的高效检测和识别。
3、深度学习在三维重建中的应用三维重建是视觉SLAM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基于多张不同角度的图像,构建出一个真实的三维环境模型。
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通过深度估计、场景重建等方法,实现对环境三维信息的高效提取和重建。
三、视觉SLAM中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尽管深度学习技术在视觉SLAM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是指基于视觉传感器的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技术,是机器人领域中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它通过从环境中获取图像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环境地图的构建,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无人驾驶、增强现实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视觉SLAM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方法和应用场景。
1.视觉SLAM技术的基本原理视觉SLAM技术通过从环境中获取图像信息来实现机器人的同时定位和地图构建。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图像传感器获取连续图像序列,通过图像序列之间的特征匹配和三维几何信息的计算,实现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定位和构建环境地图。
2.视觉SLAM技术的常见方法(1)基于特征点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特征提取算法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然后通过特征匹配算法将连续图像序列中的特征点对应起来,根据特征点的几何信息计算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环境地图。
(2)直接法:该方法通过直接使用图像的灰度值进行匹配,不需要通过特征点的提取和匹配过程,能够更准确地估计相机的运动和环境地图。
(3)半直接法:该方法结合了特征点的方法和直接法的优点,兼具了高精度和实时性。
3.视觉SLAM技术的应用场景(1)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实时地感知和理解环境,并根据实时的环境信息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
视觉SLAM技术可以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精确的定位和环境地图,从而实现自主导航。
(2)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中,给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交互体验。
视觉SLAM技术可以实时地跟踪相机的位置,并结合环境地图将虚拟信息精确地叠加到真实世界中。
(3)机器人导航:机器人需要在未知环境中实现自主导航,视觉SLAM技术可以为机器人提供准确的定位和环境地图,使机器人能够避免障碍物、规划路径,并实现自主探索。
4.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进展视觉SLAM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性:研究者通过优化算法和硬件设备,提高了视觉SLAM 技术的实时性,使其可以在保持高精度的情况下实现实时地定位和地图构建。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SLAM算法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SLAM算法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视觉SLAM 技术是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增强现实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目标是构建环境的地图并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定位。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SLAM算法,分析其原理、方法及优缺点,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视觉SLAM算法概述视觉SLAM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机器人自主定位和地图构建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机器人上的摄像头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然后通过一定的算法处理这些信息,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和地图构建。
传统的视觉SLAM算法主要依赖于特征点的提取和匹配,而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使得视觉SLAM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SLAM算法原理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SLAM算法主要包括深度学习特征提取、相机运动估计和地图构建三个部分。
首先,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提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然后利用这些特征信息进行相机运动估计,最后通过地图构建算法将多个视角下的地图信息进行融合,形成完整的地图。
其中,深度学习模型通常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
四、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SLAM算法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SLAM算法有多种实现方法,其中比较典型的方法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特征点检测与匹配、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地图构建等。
在特征点检测与匹配方面,通过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来检测图像中的关键点,并计算关键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实现相机运动估计。
在语义地图构建方面,通过将图像中的物体进行分类和标注,然后将这些信息融合到地图中,形成语义地图。
此外,还有一些算法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信息来提高视觉SLAM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五、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SLAM算法优缺点分析优点:1. 准确性高: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提取更丰富的图像信息,提高相机运动估计和地图构建的准确性。
机器人视觉SLAM技术研究与测量学应用分析
机器人视觉SLAM技术研究与测量学应用分析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机器人在各种应用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然而,在复杂环境中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是一项重要而困难的任务。
近年来,一种神奇的技术“SLAM”引起了大量关注。
这项技术的出现使得机器人定位和导航任务实现了质的飞跃。
因此,本文将从机器人视觉SLAM技术的实现细节和测量学应用的角度出发,对该技术进行深度分析和详细阐述。
一、机器人视觉SLAM实现细节阐述SLAM技术可以同时完成机器人定位和环境建模。
在机器人视觉SLAM系统中,首先需要获取机器人周围的信息。
这可以通过激光雷达或摄像头完成。
然后,机器人将获取到的传感器信息作为输入送入SLAM系统中。
因此,SLAM系统的输入包括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和机器人控制指令。
一个完整的视觉SLAM系统通常由多个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包括系统初始化、运动估计、地图构建和位置估计。
其中,系统初始化包括相机标定和初始位姿的估计。
运动估计模块负责估算机器人在不同时间间隔(称为时间段)内的运动。
地图构建模块负责构建环境地图。
位置估计模块依据地图和当前传感器数据,以及步进时间为重定位提供支持。
机器人视觉SLAM的实现涉及很多细节问题。
例如,如何处理地图更新,如何只保存当前地图和自上次检测以来的机器人位置等问题。
有许多高级算法可用于处理这些问题,例如位置维护和留存问题,并且算法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机器人的应用和环境具体情况。
二、机器人视觉SLAM技术的应用机器人视觉SLAM技术在机器人导航、环境探测和3D建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下面,将分别详细阐述这些应用。
1、机器人导航视觉SLAM技术在机器人导航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通常,SLAM系统使用3D传感器或摄像头获得实时环境信息,并使用SLAM算法解决机器人定位和导航问题。
这项技术适用于各种环境,例如房间、建筑,甚至室外场所。
SLAM技术使得机器人更加智能化,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环境快速适应。
基于视觉SLAM的室外导航与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视觉SLAM的室外导航与定位系统设计导语:室外导航和定位系统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为室外导航和定位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讨论基于视觉SLAM的室外导航与定位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框架、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
一、系统框架设计基于视觉SLAM的室外导航与定位系统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模块:感知模块、地图构建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
1. 感知模块:感知模块负责从传感器(如相机)获取环境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机器能够理解的数据。
常用的感知技术包括:图像采集、特征提取、图像匹配等。
其中,特征提取可以通过使用特征描述符(如SIFT、SURF、ORB等)从图像中提取关键点和特征向量,以便后续的定位和建图。
2. 地图构建模块:地图构建模块将上一步得到的感知数据转化为地图,并不断更新地图信息。
该模块主要包括:SLAM算法、地图优化、环路检测等。
常用的SLAM算法有ORB-SLAM、LSD-SLAM、DVO-SLAM等,它们能够根据传感器数据动态地进行定位和建图,并实时更新地图。
3. 路径规划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根据地图信息和导航需求,规划出机器人的导航路径。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有:Dijkstra算法、A*算法、RRT算法等。
其中,A*算法是一种基于图搜索的算法,具有较高的路径规划效率和准确性。
二、关键技术分析1. 视觉SLAM技术:视觉SLAM是基于相机的SLAM技术,通过分析相机图像来实现定位和建图。
视觉SLAM技术具有成本低、实时性好、精度高等优点,因此成为室外导航和定位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2. 特征提取与匹配技术:特征提取与匹配技术能够从图像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点,并将不同图像之间的特征点进行匹配。
这些特征点能够提供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信息,为后续的定位和建图提供基础。
3. 地图优化技术:地图优化技术通过对SLAM得到的地图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地图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面向动态物体场景的视觉SLAM综述
二、方法
二、方法
本次演示提出的算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目标检测和建图。在目标检测阶段, 我们采用了YOLOv5s算法,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能够在不同场景 下对目标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在建图阶段,我们采用了基于特征点的视觉 SLAM算法,通过对目标特征点的提取和匹配,完成对场景的建图。
2、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研究具有针对性的视觉SLAM解决方案,以提高算法的 适应性和实用性。
3、在大规模复杂场景下,视觉SLAM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仍然是亟待解 决的问题。
3、结合多传感器、多信息源的数据融合技术,提高视觉SLAM的精度和稳定性。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的不断发展,自主导航已经成为机器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 一。在自主导航中,同时进行目标检测和建图是实现机器人定位和导航的关键步 骤。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次演示提出了一种在动态场 景下融合YOLOv5s的视觉SLAM算法,旨在提高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 优化建图效果。
2、提高视觉SLAM的实时性和精度。这需要研究更高效的算法和优化技术,以 减少计算复杂度,同时利用多传感器融合和多模态信息以提高鲁棒性和精度。
四、未来发展趋势
3、对于大规模环境的处理,分布式和并行计算可能会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例如使用云计算或嵌入式集群来提高处理能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
4、强化学习和自适应学习策略可能会被引入视觉SLAM,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 适应各种未知环境条件和动态变化。
二、视觉SLAM研究现状
2、多传感器融合:为提高视觉SLAM的性能,研究者们尝试将不同类型的传感 器(如雷达、惯性测量单元等)与视觉传感器进行融合,以获取更丰富的环境信 息。
《视觉SLAM系统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回环检测算法研究》范文
《视觉SLAM系统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回环检测算法研究》篇一一、引言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是实现机器人和无人机自主导航的重要技术之一。
回环检测作为视觉SLAM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在于确定机器人在环境中是否经过某个已经访问过的位置,进而进行路径规划和地图构建。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回环检测算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研究视觉SLAM系统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回环检测算法,以提高回环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相关工作在传统的视觉SLAM系统中,回环检测主要依赖于图像的视觉特征匹配。
然而,由于环境中的光照、视角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回环检测算法往往存在误检和漏检的问题。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和特征提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回环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深度学习的回环检测算法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来提取图像中的高级特征,从而提高回环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回环检测算法研究本文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回环检测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数据集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包含大量环境图像的数据集,用于训练深度神经网络。
数据集中的图像应包含不同环境、不同光照和不同视角下的场景,以便网络能够学习到更丰富的特征。
2. 特征提取: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
可以选择预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如ResNet、VGG等)作为特征提取器,提取图像中的高级特征。
3. 特征匹配与回环检测:将提取的特征与已存储的特征进行匹配,判断是否为回环。
可以采用余弦相似度、欧氏距离等度量方法进行特征匹配。
当匹配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即可判断为回环。
4. 优化与改进:为了提高回环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可以对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
例如,可以采用多模态特征融合、动态阈值调整等方法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同时,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优化网络结构来提高算法的效率。
双目视觉SLAM技术研究与应用实例解析
双目视觉SLAM技术研究与应用实例解析双目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它结合了双目视觉的优势和SLAM算法,在无人驾驶、增强现实、机器人导航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介绍双目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应用实例。
首先,双目视觉SLAM技术的研究进展。
双目视觉SLAM是指利用两个相机同时获取场景信息,通过对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定位与地图构建。
相比于单目SLAM技术,双目视觉SLAM能够提供更多的深度信息,从而提高定位和建图的准确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和算法的不断改进,双目视觉SLAM技术在实时性能和鲁棒性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实现双目视觉SLAM的过程中,主要的挑战是定位和地图构建。
定位指的是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准确估计自身的位置和姿态,地图构建指的是同时生成环境的三维地图。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方法和算法。
例如,基于特征点的方法可以通过提取和匹配图像中的特征点来进行定位和地图构建;基于直接法的方法通过优化图像亮度信息来估计相机运动并构建地图。
此外,还有一些结合深度学习和SLAM的方法,通过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来提取特征或预测深度信息,进一步改进了双目视觉SLAM的性能。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双目视觉SLA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首先是无人驾驶领域。
双目视觉SLAM技术可以用于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的定位和导航。
通过使用双目摄像头,车辆可以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同时构建地图和估计位置,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
此外,双目视觉SLAM还可以用于室内导航和辅助驾驶系统中,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
双目视觉SLAM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增强现实(AR)领域。
AR技术通过将虚拟信息与真实环境进行融合,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交互体验。
双目视觉SLAM可以精确地估计场景中的物体位置和姿态,从而为AR应用提供准确的重叠效果。
视觉SLAM技术在无人驾驶中的应用探索
视觉SLAM技术在无人驾驶中的应用探索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种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技术,正逐渐成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实现自主导航和感知环境的能力,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可靠的感知和定位系统。
在这方面,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正在逐渐成为主流选择。
本文将探讨视觉SLAM技术在无人驾驶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优势和挑战。
视觉SLAM技术是一种结合视觉感知和环境建模的技术,用于实现机器人或无人驾驶汽车的自主导航和位置估计。
它能够通过使用摄像头捕捉周围环境的图像信息,同时根据相机运动和地标位置估计车辆的位置。
简单来说,视觉SLAM就是通过相机图像进行实时的环境建模和自我定位。
在无人驾驶汽车中,视觉SLAM技术可以提供以下几个核心功能:定位、建图和避障。
首先,视觉SLAM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定位能力。
通过利用摄像头捕捉周围环境的图像,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当前位置和姿态信息。
这种定位能力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需要准确地知道自己在道路上的位置,以便做出相应的行驶决策。
其次,视觉SLAM还可以实现实时的环境建图。
通过连续地从摄像头中获取图像,视觉SLAM技术可以将这些图像拼接在一起,构建出车辆周围的环境模型。
这个环境模型包括道路、障碍物、交通标志等信息,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需要准确地理解周围环境,以便做出更加智能和安全的决策。
最后,视觉SLAM技术还能够帮助无人驾驶汽车实现障碍物的检测和避障。
通过对摄像头图像的实时处理和分析,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识别并跟踪道路上的障碍物,如其他车辆、行人、交通标志等。
这种避障能力可以保证无人驾驶汽车在复杂交通环境中的安全行驶。
虽然视觉SLAM技术在无人驾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视觉SLAM技术对硬件性能要求较高。
为了处理大量的图像数据和完成实时的计算任务,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性能的处理器。
基于视觉SLAM的室内导航与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视觉SLAM的室内导航与定位系统设计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室内导航和定位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视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已经在室内导航和定位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基于视觉SLAM的室内导航与定位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技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视觉SLAM。
视觉SLAM是指通过使用摄像头获取场景信息,并同时完成自身的定位和建图。
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系统可以根据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自主地定位自身的位置,并同时生成场景的三维地图。
在室内导航和定位系统中,视觉SLAM技术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自主移动和定位,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导航服务。
在设计基于视觉SLAM的室内导航与定位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数据采集在开始导航和定位任务之前,我们需要先收集室内环境的数据。
通过安装摄像头,我们可以采集到系统需要的图像数据。
这些数据将作为后续算法的输入,用于建立地图和定位机器人。
2. 特征提取与匹配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我们需要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例如角点或边缘点。
这些特征点可以用于后续的匹配和定位。
通过计算特征点的描述子,并在不同图像之间进行匹配,我们可以估计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
3. 建图与定位使用SLAM算法,我们可以利用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构建室内环境的三维地图,并同时完成机器人的定位。
常用的SLAM算法包括基于特征点的ORB-SLAM和基于直接法的DSO (Direct Sparse Odometry)等。
在建图与定位的过程中,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地图并估计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
4. 路径规划与导航在完成建图与定位后,系统可以根据更新的地图信息和当前机器人的位置,生成最优的路径规划,并将导航指令发送给机器人。
路径规划可以基于A*算法、Dijkstra算法或RRT(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等。
机器人视觉中的SLAM技术研究
机器人视觉中的SLAM技术研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成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智能产品,尤其在工业自动化、家庭服务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器人视觉技术是机器人智能的核心,其中SLAM技术是一种能够让机器人建立地图并同时定位自身的技术。
SLAM技术全称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同时进行地图构建和机器人自身定位。
在机器人视觉技术中,SLAM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能够让机器人具备自主探索和导航的能力。
SLAM技术的研究是机器人智能发展过程中的重点研究领域。
下面,本文将从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SLAM技术在机器人视觉中的应用和目前SLAM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目前,常用的机器人使用的传感器有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
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特定的场景使用和适用范围。
首先是激光雷达,它是一种能够精确测量距离和角度的传感器,常用于环境感知中。
使用激光雷达可以得到准确的三维地图信息,并能够跟踪障碍物的运动轨迹。
激光雷达可以实现很高精度的测量,但它的成本比较高。
因此,激光雷达在一些关键场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其次是视觉摄像头,它是一种相对便宜且高分辨率的传感器,可用于机器人导航和目标跟踪。
在视觉摄像头的帮助下,机器人可以扫描环境并提取特征,比如角点、边缘等,从而实现环境建图和目标识别。
视觉摄像头可以在环境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工作,但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干扰。
最后是超声波传感器,这是一种基于声波的传感器,通常用于机器人避障。
超声波传感器能够探测环境中的物体,并计算物体与机器人的距离。
超声波传感器成本低且易于使用,但精度相对较低,而且由于声波在环境中的传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受到干扰。
二、SLAM技术在机器人视觉中的应用SLAM技术是机器人视觉中的重要技术,对于机器人实现自主探索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SLAM系统分析作者:揭云飞王峰智凯旋熊超伟李学易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19期摘要: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是指在未知环境下,搭建在机器人上的传感器,不断的感知周围信息,从而创建周边环境地图,同时利用创建的地图实现自主定位。
“视觉SLAM”是指相机作为主要传感器。
该文首先介绍了视觉SLAM的总体框架和应用,然后对一些经典的视觉SLAM系统进行分类并介绍,同时总结了视觉SLAM中出现的关键性问题。
最后,针对视觉SLAM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视觉;相机;SLAM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9-0221-03Abstract: 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refers to sensors built on robots in an unknown environment, constantly sensing surrounding information to create a map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using the created map to achieve autonomous positioning. "Visual SLAM" refers to the camera as the main sensor.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of visual SLAM, then classifies and introduces some classic visual SLAM systems, and summarizes the key issues that arise in visual SLAM. Finally, it elaborate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visual SLAM.Key words: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vision; camera; SLAM1 视觉SLAM系统及应用由于图象含有丰富的信息量,加上相机价格便宜,易于集成到其他硬件平台上,采用相机作为传感器的视觉SLAM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巨大的转变和突破,目前在市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1.1 视觉SLAM系统框架总体来说,一个经典的视觉SLAM框架,可以大致的分为五个模块,如下图所示:1)传感器数据信息读取。
在视觉SLAM中主要是相机图像信息的数据读取。
2)视觉里程计(Visual Odometry,VO)。
VO被定义为通过观察其环境的一系列图像来估计机器人的运动(相对于参考框架的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VO是一种被称为运动结构(SFM)的技术的一个特例,它解决了环境结构和摄像机从顺序排列到无序排列的图像集三维重建问题。
3)后端优化(Optimization)。
后端优化主要指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或其他滤波器处理SLAM过程中噪声的问题。
还可以采用稀疏的光束平差法(Bundle Adjustment,BA)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全局一致的轨迹和地图。
4)回环检测(Loop Closing)。
当相机在空间中运动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相机到达之前到过的某个点。
此时表明发生了回环,后端对得到的信息进行优化处理。
5)建图(Mapping)。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构建不同的地图。
包括二维和三维地图,栅格地图和拓扑地图。
1.2 视觉SLAM的应用视觉SLAM可以定位相机在空间中的位置,同时创建周边的环境地图,作为当今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在新兴领域,如AR/VR、移动机器人、无人驾驶、无人机的应用主要有如下几点:1)在AR/VR领域,可以利用产生的图像信息,实时快速地进行跟踪处理,同时构建地图和当前视角进行比对,渲染虚拟物体使其看起来更具真实感。
2)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机器人可以根据SLAM基于采集图像生成的地图,自动执行路径规划、导航等任务。
3)在无人驾驶领域,主要使用视觉SLAM的视觉里程计功能,然后跟其他的定位方式融合。
4)在无人机领域,视觉SLAM根据无人机采集的图像,生成环境局部地图,对无人机的路径规划、壁障等进行辅助。
2 经典的视觉SLAM系统根据使用的视觉传感器不同,视觉SLAM系统可以划分为单目SLAM、双目SLAM和RGB-D SLAM系统。
其中,单目SLAM只有一个相机,结构较为简单。
双目相机由两个单目相机组成,这两个单目之间的距离称为基线。
深度摄像头不仅可以采集图像信息,还能同时获取图像的深度信息。
视觉SLAM系统还可以依据对图像的处理方式,分为基于图像的直接法和基于图像特征的非直接法。
依据构建地图的稀疏程度,分为稀疏和稠密两种。
下面看看视觉SLAM发展史上一些经典的系统。
2.1 MonoSLAM提到视觉SLAM系统就不得不提Andrew Davison 教授在2007年提出的MonoSLAM[1]。
MonoSLAM系统是SLAM方法单目相机移动机器人“纯视觉”领域的第一个成功应用,相比较于SFM(Structure From Motion),更具有实时性。
该方法的核心是在概率框架内在线创建稀疏但持久的自然标记地图。
主要贡献包括积极的绘图和测量方法,使用一般运动模型来平滑相机移动,以及单眼特征初始化和特征方向估计的解决方案。
2.2 PTAM2007年,Klein等人提出了PTAM[2],是视觉SLAM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
PTAM根据图像上的特征点检测出平面,基于平面建立三维坐标。
将跟踪与建图两个过程并行化处理,采取非线性优化方案,并分离前后端。
但是PTAM的应用场景小,跟踪容易丢失。
2.3 ORB-SLAM2015年,Raul Mur-Artal等人提出ORB-SLAM[3],ORB-SLAM系统完全围绕ORB特征点进行计算平衡了效率和精度两者的关系。
在PTAM的基础上,增加了地图初始化和闭环检测的功能,对于关键帧的选取和地图构建,都进行了优化。
显著提升了处理速度和追踪效果,同时提高了地图的精度。
ORB-SLAM是基于单目相机的,同时要注意ORB-SLAM构建的地图是稀疏的。
该系统可以在标准CPU中实时工作,适用于各种环境,从小型手持室内场景到工业环境中的无人驾驶飞机以及在城市中驾驶的汽车。
基于单眼和立体观测的BA算法(Bundle Adjustment)的后端可以进行准确的轨迹估计。
2016年,ORB-SLAM的作者又推出了ORB-SLAM2,增加了ORB-SLAM系统的应用范围,新增了双目和RGB-D两种模式。
2.4 LSD-SLAM2014年,J. Engle等人提出了LSD-SLAM[4]系统。
LSD-SLAM系统提出了一种直接(无特征)单目SLAM算法,与当前最先进的直接方法相比,它允许构建大规模,一致的环境地图。
除了基于直接图像对齐的高度准确的姿态估计之外,还能将三维环境实时重建为具有关联的半稠密地图。
LSD-SLAM系统在回环检测这一环节,依然依赖于对特征点的计算。
2.5 DSO2016年,J. Engle等人提出了DSO(Direct Sparse Odometry)[5]。
在SLAM领域,DSO 属于稀疏直接法,它将完全直接的概率模型(最小化光度误差)与所有模型参数(包括几何参数 - 表示为参考帧中的反向深度)和相机运动的一致性联合优化相结合。
实验表明,在跟踪精度和稳健性方面,DSO在各种现实环境中显著优于其他的直接和间接方法。
本方法不需要使用复杂而且耗时的特征提取,而在光强梯度大的区域自动选定特征点。
通常这样的特征点比目前ORB-SLAM的特征点多很多,从而得到更高的精度。
DSO方法能达到传统特征点法的五倍速度,并保持同等或更高精度。
它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可以构建半稠密甚至稠密的特征点,用于语义(semantic)SLAM,提高智能机器人对环境的认知。
3 视觉SLAM中的关键性问题3.1 特征点检测与匹配点特征法是视觉SLAM中常用的特征点检测方法。
常见的特征点提取算法,包括SIFT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6]、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7]和ORB (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8]特征,其中SIFT具有较好的可辨识性,SURF具有较好的旋转不变性和尺度不变性,而且比SIFT的速度更快,ORB具有旋转不变性而不具有尺度不变性,在计算速度方面,显著优于SIFT和SURF特征。
检测出特征点后,在视觉里程计中根据特征点进行匹配,将相邻图像中的特征点对应起来,从而计算出相机的位姿。
3.2 关键帧的选择由于估计相机位姿过程中,帧与帧之间的对准会产生较多的误差,因此采用关键帧进行建图和定位,这样还能减少计算量,同时降低内存损耗。
不同的SLAM系统选取关键帧的时刻都有所差异。
在单目SLAM中,通常新的关键帧需要跟上一个关键帧有足够的视差,在跟踪的特征点数量低于某个数值时,也会重新选取新的关键帧。
ORB-SLAM系统中,新的关键帧出现在当前跟踪失败,本地建图空闲状态等情况下。
对关键帧的选取方法上,较为常用的方法是依据帧间相对运动距离来选择关键帧。
3.3 闭环检测在对相机当前的位置进行识别,判断之前是否到达过该位置,如果到达过,则检测出闭环并进行优化,消除误差。
对相机位置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地图到地图,图像到图像,图像到地图[9]。
地图到地图是采用在两个子地图中的特征之间寻找对应关系,同时考虑其外观和相对位置。
图像到图像的方法是在相机的最新图像和以前看到的图像之间寻找对应关系。
而图像到地图是在相机的最新帧和地图中的要素之间寻找对应关系。
文献9最终得出图像对图像的匹配精度更高。
3.4 地图优化视觉SLAM视觉里程计部分,首先是构建图,采取机器人位姿作为图的定点,位姿关系作为图的边线。
位姿可以通过编码器数据计算或者闭环检测等方法得出,将得到的位姿加入地图中,进行图优化。
图优化处理部分,可以采用图优化框架g2o(general graph optimization)[10]里的LM (Levenberg Marquardt)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