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教案
18 慈母情深(教案)——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第六单元·舐犊情深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这是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感受和看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注意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慈母情深文章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
抓住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对“我”的爱。
2课时父爱之舟文章围绕“父爱”这一中心,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
理解标题的特点和作用,品味文中表现父爱的场景和细节,感受父爱的深沉以及作者对父亲的赞美与感激之情。
2课时“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章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从父母对孩子不1课时18 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词语。
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重点)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重点)4.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难点)学前准备学生预习预习单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备课多媒体课件1.认识“魄、抑”等10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知课文内容,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视频《画荻教子》,出示相关的图片,适时引导学生感悟母亲关爱子女的深情。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案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迁移练习:
我们先看这样一篇文章:
“一天,小明拿着外婆给自己做的新棉衣,高高兴兴回家去,路过一条小河,发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水里,一群人站在岸上指手划脚说着什么。小明顾不上多想,急忙跳入水中,将孩子拉了上来,并不容分说的给他穿上棉衣。”
教师姓名
美景
学校
XX小学
填写时间
2020年11月11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教材
课题名称
的作用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本课的环境描写衬托了母亲工作的劳苦,让学生体会慈母情深的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是课文学习的重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抓住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母亲的艰辛是学生已知、能知的,而这些感人的句子的共性以及他们揭示了作者内心世界与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这些作用是学生未知、难知的。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PPT直观展现。
2.以教师讲解引导为主。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影片不知道大家看过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片段请大家欣赏!(播放影片中小强冒着风雨出去找妈妈的片段)看完短片相信同学们的眼睛都湿润了,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看影片后的感受。
这是影片中的一个高潮,正是这风雨之夜,小强冒着风雨出去找妈妈到第二天早晨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妈妈大为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为我们展现了深深的母子情!片中的环境更是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再一次感受母亲的深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18.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作者对慈母深情的赞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生字词,理解词句的意思,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慈母的深情,培养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的情深。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句的意思。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慈母深情的赞美。
4. 拓展练习:进行相关的写作和口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难点:体会作者对慈母深情的赞美,感受慈母的情深。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提问:你们对慈母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慈母的课文。
二、课文朗读(10分钟)1. 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三、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
四、课文解析(10分钟)1.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讨论课文中的细节,体会作者对慈母深情的赞美。
五、拓展练习(5分钟)1. 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和口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慈母情深课文结构分析生字词解析课文解析拓展练习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父母讲述课文内容,感受慈母情深。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细节:课文解析环节补充说明:1. 分析课文结构在解析课文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课《慈母情深》人教部编版
8.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母爱题材的作品,提高阅读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课《慈母情深》人教部编版,本课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慈母情深的主旨,提高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品味文本中的生动描绘和修辞手法,感受作者情感表达的艺术魅力。
(3)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举例:分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话,让学生明白比喻手法在表现母爱伟大中的作用。
(4)内容理解: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及其母亲的生活背景,感受母爱的伟大。
举例:通过讲解课文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母亲在艰苦环境中对作者的关爱和付出。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们学习了《慈母情深》这一课。整体来看,课堂氛围较为融洽,学生们对母爱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母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一点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然而,在问题的设置上,可能还可以更具体一些,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挖掘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慈母情深》这一课文的基本内容。本文讲述了作者在艰苦岁月中,母亲对他的关爱和教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母爱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影响他的人生观。
3.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理解其意义和修辞手法。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c.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日记,记录一天中母亲为自己付出的点滴。
2.实践作业:
a.回家后,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按摩、洗脚、做家务等,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b.与家人分享课文中关于母爱的故事,共同感受亲情的美好。
3.预习作业:
a.提前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了解课文背景,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幅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
3.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慈母情深》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你感受到了哪些情感?
b.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关于母爱的文学作品,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
4.拓展作业:
a.观看一部关于母爱的电影或电视剧,写一篇观后感。
b.参加学校举办的“感恩母亲”主题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感激。
作业要求:
1.书面作业要求字迹清晰,语言表达准确,内容真实感人。
2.实践作业要注重行动落实,真正为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慈母情深》的背景,认识作者,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3.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细腻描绘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4.课后作业:
a.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详细内容为《草原》一文。
该文描绘了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壮美景色和民族风情,通过生动的描绘,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用优美的词语描绘自然风光,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绘自然风光,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些草原的美景?用笔画出喜欢的句子。
3. 课堂讲解(1)检查自读情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景色,用优美的词语进行描绘。
5. 课堂交流各小组展示描绘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指导。
6. 随堂练习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现场写一段描绘草原的短文。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谈谈对草原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草原》2. 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碧绿、一望无际、翠色欲流、骏马、雄鹰、牧羊姑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草原”为题,写一篇描绘草原的短文。
答案提示:可以从草原的景色、动物、人物等方面进行描绘,运用学到的优美词语。
2.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描绘自然风光的文章,提高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学会用词语描绘自然风光。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父爱之舟》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父爱之舟》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父爱之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父亲默默奉献、无私关爱儿子的故事。
通过描绘父爱深沉的情感,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珍惜父爱。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在情感体验和感恩教育方面,仍需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可能存在片面性,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深刻体会父爱的伟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感恩,珍惜父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无私与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
2.难点:情感体验、感恩教育、家庭观念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父爱的伟大。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3.自主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课文动画、图片、音乐等。
2.道具:父亲为学生准备的物品(如书籍、衣物等)。
3.教学资源:相关父爱的文章、故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父爱的伟大。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父亲,思考父爱在自己生活中的体现。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父爱的无私与付出。
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父爱的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如语气、表情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合作探究,讨论父爱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感恩情怀。
5.拓展(10分钟)展示相关父爱的文章、故事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父爱的伟大。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父爱之舟》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父爱之舟》公开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父爱之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吴冠中回忆童年时与父亲的一段难忘的往事,表现了父亲对作者的深沉的爱。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学会珍惜父母的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如父爱的深沉,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同时,学生对父母的关爱和付出可能还不够深刻理解,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深沉,学会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难点:理解文中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如父爱的深沉,学会珍惜父母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感受父爱的伟大。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理解和感悟父爱。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音频:准备课文朗读的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插图内容。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父爱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父爱的课文。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朗读课文。
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作者是如何描述父爱的?”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重点内容。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8慈母情深》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8慈母情深》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慈母情深》的内容和主题。
2.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
4.懂得感恩,珍惜母爱。
5.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熟练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感悟和情感。
2.加深学生对母爱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与学生谈论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引出对本课文的思考。
2. 学习课文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情节。
3. 谈感想
学生就课文中的感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对母爱的态度和想法。
4. 生字词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生字词,进行词语解释和造句练习。
5. 课文拓展
以课文为基础,进行一定的拓展阅读和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母爱的感悟和理解程度有待加强,下一次课我会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
另外,在生字词学习环节,有些学生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加强词语记忆练习和巩固。
整体来说,教学效果还算理想,但仍有提升空间。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内容。
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贡献一份心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慈母情深 人教新课标
五、作业超市,课外延伸。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3.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刻,我理解了母爱》等等(可以上网查找)。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18*慈母情深
瘦弱
我
要钱买书
母亲 贫苦
塞
(伟大) 辛劳
通情达理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指出:“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
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
的自主阅读空间。”因此在揣摩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和心理描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我在目标设计上进行了
大胆取舍,选择最重要的一两个目标去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简约”。教学
时以导读为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明确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把握其中阅读
“攥”。(书空)知道“攥”的意思吗?能做个动作吗? (生做出把拳头握住状。) 师:如果把它换个词呢?(握) 4、再次读主要内容。 5、设疑,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 师:你向自己的母亲要过钱吗?当母亲给你钱后你会是什么心情? 文中母亲给了“我”买书的钱,“我”应该怎么样呀?而“我”却为 什么鼻子一酸呢?“鼻子一酸”是什么感受呢?
指名读。(学生校对)
文章,且篇幅 较长,学生概 括文章主要 内容有一定 的难度,而事 先准备好的 预习检查题, 便可引导学 生较为轻松
第1页/共5页
3、相机学习生字及理解部分词语。 (1)多音字“龟”;“龟裂”什么意思?“龟裂”的手看见过吗? (2)你对文中“失魂落魄”是怎么理解的? (3)生字中有个字笔画很多,老师数过整整 23 画,你知道是哪个字么?
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1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8父爱之舟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 12 个生字,会写“蚕、考”等 14 个生字。
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 12 个生字,会写“蚕、考”等 14 个生字。
理解“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通过具体事件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 2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
父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设计意图: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导入,激起学生的兴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
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父爱吧。
板书:父爱之舟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读文识字。
(出示课件 3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出示课件4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2)出示本课的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蚕、茧、掀、席、庙、屑”等课后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4.讨论交流(出示课件5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设计意图:在自学的基础上解决生字词,既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详细内容包括:1. 认识生字词: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词义及用法。
2. 精读课文:《山行》、《夜书所见》。
3.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阅读小。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阅读《山行》、《夜书所见》,理解诗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把握诗文的意境。
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3. 精读《山行》: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讲解诗文意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精读《夜书所见》:采用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语文园地: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分享识字方法,进行阅读小活动。
6.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生字词列表2. 黑板右侧:《山行》、《夜书所见》意境简图3. 黑板中部:课文、作者、教学目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三遍。
(2)背诵《山行》、《夜书所见》。
(3)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答案:(1)略(2)略秋天的短文:秋天来了,大地一片金黄。
树叶纷纷落下,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果园里,苹果、梨、柿子等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田野里,稻谷、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成熟了,农民们笑逐颜开。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讲解生字词、分析诗文意境等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父爱之舟》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8《父爱之舟》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父爱之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父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爱。
通过一艘小船的变迁,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牺牲。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旨在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亲情类的故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情感表达较为内敛,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对父爱的认识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表达自己对父爱的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会父爱。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表达。
4.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用于指导学生朗读。
2.相关图片: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
3.PPT:呈现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程。
4.作业纸:用于布置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播放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随后,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a.课文中的父亲为什么选择了一艘小船?b.小船见证了父亲怎样的付出和关爱?c.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父爱的哪些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慈母情深人教版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慈母情深人教版新课标学习目的1.看法3个生字.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经过人物外貌、言语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学习重点看法3个生字.学习难点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课前预备教学进程说话导入,提醒课题◆说话:同窗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遭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进收回的庞鼎力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遭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明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遭到母爱的深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展现资料,交流预习◆简介作者.先生先引见各自搜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员可作适当的补充.(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末尾宣布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假定无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世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交流预习感受:课文主要讲什么?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品读课文.感受母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言语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入的中央作复杂的批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a.你感受最深的中央是哪些?依据先生发言,让先生在读中体会,其主要为:(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端衰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任务的辛劳,休息环境极差.)(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任务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经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休息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休息得来的.经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快乐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堕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休息,珍惜一点一滴的休息时间.)(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肥大!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事先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局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恤母亲而内疚.)b.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言语的语句?(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2)小组分角色朗诵对话.(3)全班分角色朗诵,评议.升华情感,拓展延伸◆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拓展: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逐一寄母亲»是冰心早年写的一首诗,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纸船抒发了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延伸:课外读一读讴歌母亲的文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草原》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文章结构分析等。
具体章节为:《草原》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运用。
3. 学会通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结构的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美景图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入本课学习。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 生字词学习: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等方式,学习本课生字词。
4. 句子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5. 文章结构分析: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6. 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爱的自然景观,并进行口头描述。
7.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8.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草原》2. 生字词:若干3. 句子解析:重点句子分析4. 文章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短文。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结合实践情景,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描述你喜爱的自然景观。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自然景观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亲近自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殿堂”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颐和园》,知道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古典园林,在园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在北京西北郊还有一座被誉为“万国之园”的皇家园林。
遗憾的是,这一园林艺术杰作,被英法联军劫掠和焚烧,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了解一下昔日园林的风采和侵略者对它的毁灭情况。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被毁灭)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1)、记清字形。
“置”是上下结构,下面的“直”字里面是三横。
“统”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充”字,不要写成“流”字的右边。
“略”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田”字,右边是“口”,不要把两部分颠倒了。
注意“损”和“捐”;“销”和“锁”;“征”和“证”几个形近字的区别。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西洋:泛指欧、美各国。
先秦:即秦统一中国以前,一般指春秋战国时期,为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距离清朝2000多年。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估计:量,读“liang ”,推算、计算的意思。
众心拱月:拱,环绕。
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不要把“碧”误写成“壁”。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
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三、简单介绍圆明园。
(见教材简析)四、巩固练习。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层次。
1、自己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练习分段。
2、全班讨论课文的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具体介绍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二、学习课文内容。
朗读第二大段,了解圆明园的过去。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圆明园辉煌的景观。
是从三方面具体介绍的:先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再介绍园中的各种景点;然后介绍了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
(1)、先读第2自然段。
标出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向我们介绍了什么?(3句话)“举世闻名”的意思是全世界都有名。
(2)、读读第3自然段。
画画图内有哪些美不胜收的景观,从中你能想像出什么?第一句中有个分号,包括两个分句,从第一个分句“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可以想像出园内不计其数的宫廷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
第二个分句“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这句中的“象征”是用具体东西表现事物的某种意义。
封建帝王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特造了一座“舍卫城”(即买卖街)和“北村山村”。
一旦皇帝兴致来了,要逛街,就得马上把买卖街布置起来:宫监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艺人、游人,各处响起叫卖声,做各种交易,很像个热闹的街市。
第二句到第五句介绍了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的几个主要特点。
请同学一一说出来。
想想自己说明了什么?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帝王们为了享乐,不惜代价把全国名胜移置园中。
二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三是吸取了西洋建筑的风格。
第六句对全段进行了概括总结。
写出了在园内游览的感受,通过这些感受来赞叹圆明园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这一世界园林奇迹。
(3)、读第4自然段。
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易于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有2000多年.从收藏时间看:有2000多年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
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
三、巩固练习。
熟读前两部分课文,请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心情。
第三课时一、学习第三段。
1、读读课文。
想想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2、展开讨论:把最让你气愤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气愤?重点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闯进”说明他们简直是强盗,接着一层深一层地揭露侵略者的强盗行径:只要能拿的,一点儿不留;拿不动的,用大车、牲口搬运,也不落一点儿;拿不动、运不走的,没有办法了,也不放过,想办法也要破坏掉,毁掉。
多么令人气愤!有资料记载,讲强盗们“遇珍贵不可携的如铜器、瓷器、楠木陈设等,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
侵略者们抢掠、毁坏还不成,进而放火焚烧,“大火连烧三天”,不仅使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园化为一片灰烬,而且国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也被大火烧掉了。
二、学习第一段读第一段,体会“不可估量的损失”的意思。
(说明损失巨大)三、讨论问题。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了它辉煌的过去?课文用较大篇幅写了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突出了他的雄伟壮观和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而正是这样一座世界闻名的园林,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
这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更能激起人们对侵略者无比憎恨的感情。
四、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自由发言,畅所欲言)围绕两方面内容:对优美园林和劳动人民的赞叹,对侵略者的憎恨。
不忘国耻,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五、巩固练习。
分段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作业反思22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10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斩钉截铁、横七竖八、坚强不屈”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五段,理解几个比喻句的作用。
教学关键: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凭借课文(文字、插图),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不惜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了解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是怎样突出重点的。
作业反思23《难忘的一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两个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朗读、理解,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师:同学们,一首七年前的歌你听过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这首歌唱的是谁回归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澳门)师:九年前的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得又是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香港)师: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还有哪位游子没有回家?(台湾)(二)、介绍背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但也正是由于它的美丽富饶,使这块土地历尽沧桑,经常被侵略者践踏。
明朝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由郑成功收复;中日甲午战争之后,(1895年)再次被日本侵占并血腥统治了台湾整整50年,在这50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台湾人民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准学,不能写汉字,不能崇拜中国伟人,他们企图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中国人民蒙受着种种巨大的耻辱,过的是奴隶般的生活!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台湾才被中国收复,也就是课文中将的“光复”。
今天让我们跨越时空、穿过时间的隧道,来到五十年前,在刚刚光复的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来上一堂——同学们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堂课吗?(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A、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B、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学生汇报(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出现了三次。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四)、围绕主线,体会情感1、同学们按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文中让你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生:(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出现了三次。
)为什么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表达了台湾师生的爱国之情,也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2、现在让我们走进课堂,看看台湾师生是怎样来写这句话的?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的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的很认真,也很吃力。
现在我们每个人拿起笔来,写一写这句话。
(师生共同写这句话)师:你写的时候是不是一笔一画写的? 是不是认真来写的? 你吃力吗?生谈(能写的又快又好,因为对这几个字太熟悉了,一年级会写)为什么台湾的老师却吃力呢?生来谈谈。
在这50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台湾人民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准学,不能写汉字,不熟悉。
那从他一笔一画认真的写你又感受到什么?现在能写自己中国的文字了激动之余又感慨万千,这几个字包含着50年的心酸与血泪,所以写的很认真,也很吃力。
他们的心情是很凝重的。
3、师:写完这句话后,老师又是如何教自己的学生读的?(他先用闽南话,然后又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样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