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歌——《书愤其一》
爱国诗: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爱国诗: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注释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
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
气,气概。
“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
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
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
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
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
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
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
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
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书愤》原文和赏析及理解性默写
《书愤》原文和赏析及理解性默写-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古诗词第二首书愤五首·其一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释: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
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气,气概。
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
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
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坚强决心。
名世:名传后世。
堪:能够。
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
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赏析: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
前半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后半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全诗除了巧用典故,还巧作对比,一处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二处是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三处是用三国诸葛亮慷慨北伐同当今南宋朝廷妥协不抵抗作对比,以古鉴今,褒贬分明。
《书愤》原文和赏析及理解性默写
古诗词第二首书愤五首·其一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释: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
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气,气概。
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
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
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坚强决心。
名世:名传后世。
堪:能够。
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
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2018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组制赏析: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
前半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后半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全诗除了巧用典故,还巧作对比,一处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二处是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三处是用三国诸葛亮慷慨北伐同当今南宋朝廷妥协不抵抗作对比,以古鉴今,褒贬分明。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书愤五首·其一》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书愤五首·其一》《书愤五首·其一》公元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
想到山河破碎,国家动荡,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赏析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
又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
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书愤赏析
《书愤》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创作的三首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
诗作原文书愤其一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其二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其三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注释①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③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
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
楼船,高大的战船。
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江防要地。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
[1]⑤塞上长城: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收边御敌的将领。
⑥衰(cuī)鬓:苍老的鬓发。
⑦空自许:白白地自许⑧堪:能够。
⑨伯仲间:意为可以相提并论。
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⑩楼船:战舰。
11。
名世:名传后世译文其一: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鉴赏其一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爱国诗大全_爱国诗
爱国诗大全爱国诗歌——《州桥》《州桥》原文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州桥》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
南宋诗人。
谥文穆。
爱国诗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爱国诗歌——《马上作》《马上作》原文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马上作》作者简介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
出身将门。
爱国诗歌——《塞下曲》《塞下曲》原文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生于中亚碎叶。
爱国诗歌——《过零丁洋》《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1/ 10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国诗歌——《示儿》《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爱国诗歌——《泊秦淮》《泊秦淮》原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号称杜紫薇。
(来源: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爱国诗歌——《漫感》《漫感》原文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爱国诗歌10句
爱国诗歌10句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读诗词时,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王昌龄的《从军行》里由衷的表达希望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杜甫的身处困境,仍心系国家的赤子情怀创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以下是精选的10首爱国诗,感受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1、《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金陵晚望》唐代: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5、《咏煤炭》明代: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8、《送人赴安西》唐代:岑参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9、《春愁》清代: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0、《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最浓的爱国情,都藏在古诗词中,家国情怀、吾辈自强,以上10首爱国诗词,哪一首令你动容呢?。
陆游《书愤》ppt精品课件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以及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愤。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定的抗金立场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02
CHAPTER
文本解读与赏析
起承转合,结构严谨。
写作特点
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诗人的悲愤之情。
篇章结构
以叙事开篇,逐渐转入抒情。
善用典故,表达深沉的历史感。
07
CHAPTER
课堂互动环节
朗诵《书愤》,并分享自己对于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的感受。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谈谈自己对于陆游在《书愤》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的理解。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谈谈自己对于《书愤》的独特见解。
03
02
01
1
2
3
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如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注国家大事等。
02
词作内容解析
全词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离愁别恨、世事无常等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陆游深沉、细腻的词风。
陆游散文特点
陆游的散文以其豪放、自然、真挚的风格著称,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代表作品介绍
《老学庵笔记》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内容涵盖政治、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诗人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此外,《剑南诗稿》等作品也充分展现了陆游散文的独特魅力。
关注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
关心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培养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七言律诗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七言律诗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七言律诗方面的创作成就颇高,他的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饱含壮志未酬的悲愤,又流露出深深的爱国情怀。
以下列举几首陆游著名的七言律诗:《书愤》(部分诗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沈园二首》(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这些诗歌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艺术
才华,他的七言律诗严谨工整,音韵和谐,内容丰富且情感饱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书愤》原文及译文【精选7篇】-最新
《书愤》原文及译文【精选7篇】《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中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
诗人抒发了自己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的精心为您带来了7篇《《书愤》原文及译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书愤篇一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教学分析】《书愤》是最后一首。
学生在小学学过陆游的`《示儿》,初中学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对陆游已经了解,本课前五首诗中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蜀相》、李商隐的《锦瑟》,学生对律诗的特点也已经了解了。
注释篇二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比!赏析陆游《书愤》篇三《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追述早年报国壮志、抗金斗争的豪迈生活,描写了晚年罢官闲居山阴的心情;抒发了自己年华老大,夙愿落空,壮志难酬的悲愤;批判了主和派投降误国,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主义情精神。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曾任夔州通判、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权知严州,礼部郎中等职。
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以完成九州统一大业为平生奋斗的目标,坚持抗金主张,反对和议,但仕途坎坷,屡遭投降派打击,壮志南酬,被迫隐居田园。
他以诗歌为手段,反映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 扫胡尘” “ 靖国艰”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慷慨悲壮,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作者62岁,罢官闲居山阴已经五年多了。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书愤二首》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书愤二首》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15-16小题书愤二首(其一)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①。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吞舌头,不屈而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一片孤忠无处可诉,只好凭借天地来明鉴。
B.颔联运用苏武牧羊张巡捐躯的典故,抒写自己的愤恨之情,含蓄深刻耐嚼。
C.颈联中的景物描写,详尽且形象,语言朴素,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极其丰富。
D.本诗采用了起承转合之法,自然流畅,叙事抒情,寓情于景,艺术特色鲜明。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详尽且形象”错。
颈联“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用六种名词意象“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加以组合,运用白描手法,可看出不“详尽”。
故选C。
16.“愤”是陆游诗中常见的情感。
本诗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的“愤”有何相同内容?请结合两诗简要概括。
(6分)【答案】①国土分裂,世事艰难;②年华已老,徒慕英豪;③收复难期,壮志难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的“愤”的相同内容:①国土分裂,世事艰难:本诗写“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意思是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体现出家国的破败;《书愤》中“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意思是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既有对世时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
②年华已老,徒慕英豪:本诗写“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意思是遭难的苏武熬住了十数年吞毡咽雪的风霜,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意思是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体现出对英雄的仰慕之情;《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用典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爱国诗: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爱国诗是把⾃⼰对祖国⼈民的热爱,⽤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种诗歌题材。
下⾯是为⼤家带来的:爱国诗:陆游《书愤五⾸·其⼀》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书愤五⾸·其⼀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如⼭。
楼船夜雪⽠洲渡,铁马秋风⼤散关。
塞上长城空⾃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年轻时就⽴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地,热⾎沸腾啊怨⽓如⼭啊。
记得在⽠州渡痛击⾦兵,雪夜⾥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万⾥长城,⽴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注释书愤:书写⾃⼰的愤恨之情。
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的豪迈⽓概坚定如⼭。
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
⽓,⽓概。
“楼船”句:此时作者三⼗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
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的愿望化为泡影。
楼船,指采⽯之战中宋军使⽤的车船,⼜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组⼈的脚⼒踩踏前⾏。
车船在宋代盛极⼀时。
因这种战船⾼⼤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句:孝宗乾道⼋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
陆游⼈其军幕,并任⼲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
其间,他曾亲临⼤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
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
收复故⼟的愿望⼜⼀次落空。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的西部边界。
“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许为是“塞上长城”。
书愤五首·其一 陆游诗意赏析
书愤·其一陆游诗意赏析书愤五首·其一陆游诗意赏析导语:书愤这首诗是陆游万年的作品,表现了它的豪情壮志和爱国之情,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书愤的诗意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书愤五首·其一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文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比!注释①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③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
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
楼船,高大的战船。
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江防要地。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
[1]⑤塞上长城: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
“塞上长城”是用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死前怒斥“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
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收边御敌的将领。
⑥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227)三月出兵伐魏前所作《出师表》。
⑦衰(shuāi)鬓:苍老的鬓发。
⑧空自许:白白地自许⑨堪:能够。
⑩伯仲间:意为可以相提并论。
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11.楼船:战舰。
12.名世:名传后世艺术特色诗的开头写的是年青时的认识和志向。
“哪知世事艰”,即不知道世事的艰难。
事实上要恢复中原,就会受到投降派的阻饶、破坏。
《书愤》诗词鉴赏
《书愤》诗词鉴赏《书愤》诗词鉴赏《书愤》诗词鉴赏1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
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
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曾发生遭遇战。
1.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
(2分)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
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
(1分)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2.诸葛亮3.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阅读练习二: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2.把握诗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3.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参考:1、怀什么古颔联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25年前的两次胜利的战斗(古事):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充满豪情气势。
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2、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艺术手法: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
阅读练习三: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诗歌的倒装性)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欲图收复失地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吗?愤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陆游 少年时代 爱国诗
陆游少年时代写过一些爱国诗,比如《书愤五首·其一》和《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在《书愤五首·其一》中,他写道:“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描述了他年轻时对世界的看法和壮志,以及他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
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中,他写道:“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未实现理想的悲伤,以及对国土沦丧的痛心。
这些诗歌都反映了陆游早年的爱国激情和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
爱国诗歌古诗词
爱国诗歌古诗词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宋代陆游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3、《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五代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4、《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5、《泊秦淮》唐代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7、《别云间》明代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8、《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10、《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宋代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11、《扬子江》宋代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书愤高二语文
书愤高二语文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比!《书愤》原文及译文篇二[宋]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释:1、早岁:早年,年轻时。
2、气如山:收复失地的意志像大山一样坚定。
3、楼船:高大的战船。
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扬州南,和镇江(今属江苏)隔江相望。
4、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是当时宋、金在西北的交界处。
5、塞上长城:诗人自比是边塞上捍卫国家、防御敌人的长城。
许:期待。
6、衰鬓:衰谢的头发。
斑:花白。
7、出师一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名世:名传后世。
8、千载谁堪伯仲间:千百年来,谁可以跟坚持北伐的诸葛亮不相上下呢?堪,可以。
伯仲,兄弟,这里指不相上下。
赏析:书愤,作诗抒发愤慨的感情。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立志恢复中原的理想和不忘为国立功的愿望,也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书愤》原文及翻译赏析篇三朝代:宋代:陆游原文: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文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比!注释①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③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诗歌——《书愤其一》
居家乡山阴时所作。
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
又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
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
上句指此。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
下句指此。
这两句概括的
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
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2]
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
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
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
亦用典明志。
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
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
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
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抱负。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
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
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
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其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 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