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_李贺PPT
合集下载
17185_李凭箜篌引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双手的协调配合是演奏好箜篌 的关键,同时要注重音乐表现
力的培养。
10
03
李凭箜篌引的赏析与解读
2024/1/25
11
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
反映了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李贺的生平简介及创作背景
2024/1/25
12
诗词内容与意境分析
描绘箜篌演奏的生动场景
抒发诗人内心的激情与感伤
2024/1/25
9
箜篌的演奏技巧与方法
演奏姿势与基本手型
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基本手型是 掌握箜篌演奏技巧的基础。
2024/1/25
右手弹弦方法
右手弹弦是箜篌演奏的主要技 巧之一,需要掌握正确的角度 、力度和速度。
左手按弦与滑音技巧
左手按弦和滑音是表现箜篌音 乐韵味的重要手段,需要勤加 练习。
双手配合与音乐表现
演奏风格
介绍不同流派的箜篌演奏风格, 如古典、民谣、现代等,并示范
各自的演奏特点。
个性展现
鼓励学员在掌握基本演奏技巧的 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和创意, 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同时提供 展示平台,让学员有机会展示自
己的才华和成果。
2024/1/25
18
05
公开课现场互动环节
2024/1/25
19
学生现场提问与解答
构造独特、富有想象力的意境
2024/1/25
13
诗词风格及艺术特色
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体现了李贺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魅力
2024/1/25
14
04
箜篌演奏实践指导
2024/1/25
15
基本指法练习与技巧
力的培养。
10
03
李凭箜篌引的赏析与解读
2024/1/25
11
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
反映了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李贺的生平简介及创作背景
2024/1/25
12
诗词内容与意境分析
描绘箜篌演奏的生动场景
抒发诗人内心的激情与感伤
2024/1/25
9
箜篌的演奏技巧与方法
演奏姿势与基本手型
正确的演奏姿势和基本手型是 掌握箜篌演奏技巧的基础。
2024/1/25
右手弹弦方法
右手弹弦是箜篌演奏的主要技 巧之一,需要掌握正确的角度 、力度和速度。
左手按弦与滑音技巧
左手按弦和滑音是表现箜篌音 乐韵味的重要手段,需要勤加 练习。
双手配合与音乐表现
演奏风格
介绍不同流派的箜篌演奏风格, 如古典、民谣、现代等,并示范
各自的演奏特点。
个性展现
鼓励学员在掌握基本演奏技巧的 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和创意, 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同时提供 展示平台,让学员有机会展示自
己的才华和成果。
2024/1/25
18
05
公开课现场互动环节
2024/1/25
19
学生现场提问与解答
构造独特、富有想象力的意境
2024/1/25
13
诗词风格及艺术特色
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体现了李贺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魅力
2024/1/25
14
04
箜篌演奏实践指导
2024/1/25
15
基本指法练习与技巧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李凭箜篌引 》精品课件(21张)

江娥素女——愁啼哀思 补天女娲——听得入迷 老鱼瘦蛟——跳跃起舞 月宫玉兔——如醉如痴
人教版选 修《中 国古代 诗歌散 文欣赏 》《李 凭箜篌 引 》精 品课件 (21张 )
人教版选 修《中 国古代 诗歌散 文欣赏 》《李 凭箜篌 引 》精 品课件 (21张 )
李 正面 凭 箜 篌 引 侧面
玉碎 凤凰叫 清脆和缓
人教版选 修《中 国古代 诗歌散 文欣赏 》《李 凭箜篌 引 》精 品课件 (21张 )
人教版选 修《中 国古代 诗歌散 文欣赏 》《李 凭箜篌 引 》精 品课件 (21张 )
解
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 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 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题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
C.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 种劳作。
D. 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 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 鬼,白足以移人。”
——清 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人教版选 修《中 国古代 诗歌散 文欣赏 》《李 凭箜篌 引 》精 品课件 (21张 )
人教版选 修《中 国古代 诗歌散 文欣赏 》《李 凭箜篌 引 》精 品课件 (21张 )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
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而且,石破天 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人教版选 修《中 国古代 诗歌散 文欣赏 》《李 凭箜篌 引 》精 品课件 (21张 )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

9.《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 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与《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 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形同之妙的诗句 是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二、诗歌鉴赏 1.对下列诗句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这里的“吴丝”是指 吴地盛产的蚕丝,适于做弦;“蜀桐”是指四川所产的桐木,是做乐 器的优质木材。这两句描述了箜篌构造精良、工艺精湛。 B.“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里的“十二门”是 指当时的长安城门;“二十三丝”是指箜篌的弦数,此处代指乐声。 C.“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老鱼”和“瘦蛟” 本已老弱无力,现在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人意料的形 象描写,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D.“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里的“露脚”指像 雨点一样连续下落的露珠,这两句形容音乐的感人至深。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 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 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 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 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 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 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 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 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 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 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 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 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 可视作音乐形象的再现。
二、诗歌鉴赏 1.对下列诗句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这里的“吴丝”是指 吴地盛产的蚕丝,适于做弦;“蜀桐”是指四川所产的桐木,是做乐 器的优质木材。这两句描述了箜篌构造精良、工艺精湛。 B.“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里的“十二门”是 指当时的长安城门;“二十三丝”是指箜篌的弦数,此处代指乐声。 C.“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老鱼”和“瘦蛟” 本已老弱无力,现在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人意料的形 象描写,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D.“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里的“露脚”指像 雨点一样连续下落的露珠,这两句形容音乐的感人至深。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 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 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 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 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 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 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 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 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 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 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 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 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 可视作音乐形象的再现。
李凭箜篌引完整版PPT课件

问题1
《李凭箜篌引》中,诗人 如何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来描绘箜篌的声音?
问题2
请分析诗中“女娲炼石补 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一句所表现的意境和诗人 的情感。
问题3
诗人通过《李凭箜篌引》 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或情 感?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
心得1
在阅读《李凭箜篌引》时,我深 刻感受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
音乐元素的融合
东西方音乐在旋律、和声 、节奏等方面相互借鉴, 形成新的音乐风格。
音乐形式的创新
通过跨文化交流,东西方 音乐在演出形式、乐器使 用等方面进行创新,丰富 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
音乐教育的国际化
东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相互 借鉴,推动音乐教育理念 和方法的更新与发展。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
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
诗中通过对李凭箜篌演奏的描绘,反 映了当时社会对音乐的重视和推崇, 以及音乐在当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
通过李凭箜篌的演奏,诗中也传递出 了一种不屈不挠、精益求精的精神, 体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艺术和才 华的执着追求。
诗中所体现的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热 爱,也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精神风貌, 即追求艺术、崇尚才华的社会风气。
音乐风格多样化,清商乐等民 间音乐盛行,同时佛教音乐传 入。
宋元明清时期
音乐艺术逐渐走向民间,戏曲 、说唱等音乐形式兴起。
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
伯牙与子期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代表 作为《高山流水》。
嵇康
魏晋时期著名音乐家,代表作 《广陵散》,其音乐风格高洁 脱俗。
李龟年
唐代宫廷音乐家,擅长筚篥、 羯鼓等多种乐器,代表作《渭 川曲》。
《李凭箜篌引》课件

月宫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 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神妪也 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 “老鱼跳波瘦蛟舞”。
• 老鱼和瘦蛟本来羸léi弱乏力,行动艰 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 起舞,这种出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 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 读者的眼前了。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 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女娲炼石补天处 c,hù 石破天惊逗秋雨。 y ǔ
梦入神山教神妪 y,ù 老鱼跳波瘦蛟舞。 w ǔ
吴质不眠倚桂树 sh,ù 露脚斜飞湿寒兔。 t ù
温馨提示: 1、此诗为乐府歌行体,音韵流转自然,诵读时,应 注意诗句之间的起承转合。 2、此诗四次换韵,且句句用韵,可见其韵脚之密, 节奏之快。
指代 箜篌
诗中色彩瑰丽而不凝滞,气势悲壮 而不衰凉,节奏沉郁而不纷乱,无怪乎 韩愈一见而惊起,大为赞赏。
早熟的天赋曾使李贺心中充满 浪漫的理想,《南园》诗中说: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浪漫的理想和困顿的现实之间的冲突,使李贺心中充满 忧郁,这种忧郁又转化为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人生短促, 光阴易逝,乃是诗歌的一大主题,李贺羸弱多病,对这一 主题便尤其敏感。怀才不遇,是诗歌的又一主题,谁的理 想与现实条件之间的差距越大,谁的痛苦就越深。而人在 现实中屡遭挫折之后,又会更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短促、时 光易逝的悲哀。因而这生命与理想的两重主题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李贺诗的主旋律。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夜渐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
神女传授; 湖里露老水鱼下滴也的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 龙翩翩起舞乐悠悠形象。说法。
李凭箜篌引ppt课件

李凭箜篌引
李贺
1
2
3
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
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家居福昌昌谷,后 世因称他为 “李昌谷”。与李白、李商隐三人 并称唐代“三李”。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 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 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他所写的诗大 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 负的追求;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 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凄艳诡谲、新 奇瑰丽的艺术风格。
18
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李贺《 李凭箜篌引》
• •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
艺 对术于手音法乐旋律本身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 全诗 主要手法为通感、夸张想象及侧面烘托。 • 《琵琶行》主要以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 直接描写。 • 《听颖师弹琴》前十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摹写琴声 起落变化的意境,直接描写。后八句用抒情方式 表达听琴的感受,侧面烘托。
4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 《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 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 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 人。”
——清 方扶南
5
背景
•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 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 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 迎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 赏。
思考:这首诗是怎 样表现“箜篌”演 奏出来的优美音乐 的?
8
• 第一段: •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诗歌开头四句的叙述顺序有何特 点 ?这样写有何好处?
李贺
1
2
3
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
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家居福昌昌谷,后 世因称他为 “李昌谷”。与李白、李商隐三人 并称唐代“三李”。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 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 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他所写的诗大 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 负的追求;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 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凄艳诡谲、新 奇瑰丽的艺术风格。
18
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李贺《 李凭箜篌引》
• •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
艺 对术于手音法乐旋律本身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 “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 全诗 主要手法为通感、夸张想象及侧面烘托。 • 《琵琶行》主要以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 直接描写。 • 《听颖师弹琴》前十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摹写琴声 起落变化的意境,直接描写。后八句用抒情方式 表达听琴的感受,侧面烘托。
4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 《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 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 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 人。”
——清 方扶南
5
背景
•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 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 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 迎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 赏。
思考:这首诗是怎 样表现“箜篌”演 奏出来的优美音乐 的?
8
• 第一段: •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诗歌开头四句的叙述顺序有何特 点 ?这样写有何好处?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课件

CHAPTER 05
课程总结
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01
深入理解了《李凭箜篌 引》这首诗的意境和情 感。
02
学会了如何从诗歌中感 受美、欣赏美,提高了 审美能力。
03
掌握了更多关于李凭和 箜篌的知识,了解了古 代音乐文化。
学会了如何分析诗歌的 意象、意境和语言特点 ,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
对李凭与箜篌的进一步了解
《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著 名。
诗中通过描绘李凭的箜篌演奏,展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以及音乐与自然、宇宙的内在联系 。
《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古代音乐文化的魅力,也为 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引导我们探索音乐与人类情感、精神世界的关系。
CHAPTER 02
诗歌赏析
诗歌内容解析
内容详实
本部分对《李凭箜篌引》的诗歌内容进行了深入解析,包括对诗歌中意象、意境 和语言的细致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的内涵。
艺术手法分析
手法多样
此部分重点分析了《李凭箜篌引》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增 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学生尝试对诗歌进行朗诵
朗诵表演
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朗诵《李凭箜篌引》,通过学生的 朗诵表现,可以检验学生对诗歌的熟悉程度和情感把握能 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力。
学生尝试对诗歌进行创作
创作实践
VS
在公开课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 对《李凭箜篌引》进行创作,比如改 写诗歌、创作诗歌插图等。通过创作 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和感悟。
李凭
李凭箜篌引优秀课件

当代社会对古典音乐的认知程度不高, 很多人对古典音乐缺乏了解和欣赏能力。
古典音乐教育普及不足,导致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不足,缺乏创
人才匮乏,传承和发展面临困境。
新和发展动力。
推广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途径探讨
01
02
03
04
加强古典音乐教育普及,提高 公众对古典音乐的认知和欣赏
能力。
举办古典音乐演出和比赛,选 拔和培养古典音乐人才,推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下一步学习计划制定
深入学习箜篌文化与历史
制定计划,进一步学习箜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提高对箜篌文 化的认识。
提升诗歌鉴赏与创作能力
制定诗歌学习计划,通过阅读、鉴赏和创作实践,提升诗歌素养和 创作水平。
拓展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领域
制定研究计划,拓展对古代音乐文化的研究领域,深入了解古代音 乐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语言特点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用词精准、句式多变等,感受其语言 魅力。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经典名句
挑选诗歌中的经典名句,如“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等,进行欣 赏和解读。
名句内涵
探讨名句的内涵和意蕴,理解其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可以引导 学生思考这些名句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03
唐代音乐文化背景
唐代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音乐形式和乐器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唐代音乐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
唐代音乐文化不仅在当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诗歌创作背景及意图
《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 创作的一首描写音乐演奏的诗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ppt课件)-【新教材】高二语文新教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15
问题探究
【思考2】鉴赏手法,品味乐音 2.诗人在表现李凭演奏技艺的高超时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 简要分析。 明确 诗人使用了侧面烘托、通感、夸张等表现手法。本诗没 有对李凭的技艺进行直接的评判,只是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对乐声及其效果进行摹写。“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 笑”等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石破天惊逗秋雨”等句使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4
问题探究
【思考2】鉴赏手法,品味乐音 1.写出这首诗中直接描写乐曲的句子,并分析其妙处。 明确 直接描写乐曲的句子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 兰笑”。“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观乐声的起伏多变。“芙 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 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 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这两句 运用形象化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乐曲声的优美动听。 诗人选择了形象感特别强的一些优美的事物,以声写声,以形 写声,以视觉感受的美来写听觉感受的美,从而引发听者的想 象与联想,让人能够同样感觉到乐曲丰富的层次和乐声的优美。
6
相
关
背 景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 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凭:唐朝著名 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
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
龟年。
7
解
《李凭箜篌引》
①“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
题
时。“天子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
1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李凭箜篌引》
2
素养目标
1.了解李贺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了解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和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3.比较阅读《琵琶行并序》《听颖师弹琴》两首诗与《李凭箜篌引》。 4.背诵全诗。文本研读 04 拓展阅读
问题探究
【思考2】鉴赏手法,品味乐音 2.诗人在表现李凭演奏技艺的高超时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 简要分析。 明确 诗人使用了侧面烘托、通感、夸张等表现手法。本诗没 有对李凭的技艺进行直接的评判,只是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对乐声及其效果进行摹写。“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 笑”等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石破天惊逗秋雨”等句使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4
问题探究
【思考2】鉴赏手法,品味乐音 1.写出这首诗中直接描写乐曲的句子,并分析其妙处。 明确 直接描写乐曲的句子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 兰笑”。“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观乐声的起伏多变。“芙 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 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 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这两句 运用形象化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乐曲声的优美动听。 诗人选择了形象感特别强的一些优美的事物,以声写声,以形 写声,以视觉感受的美来写听觉感受的美,从而引发听者的想 象与联想,让人能够同样感觉到乐曲丰富的层次和乐声的优美。
6
相
关
背 景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 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凭:唐朝著名 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
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
龟年。
7
解
《李凭箜篌引》
①“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
题
时。“天子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
1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李凭箜篌引》
2
素养目标
1.了解李贺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了解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和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3.比较阅读《琵琶行并序》《听颖师弹琴》两首诗与《李凭箜篌引》。 4.背诵全诗。文本研读 04 拓展阅读
李凭箜篌引 35张优秀 ppt课件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导语设计
播放周杰伦《东风破》,请同学试着把听这首歌曲 的感受说出来。
教师谈感受:
1、清瘦的旋音任倦鸟欢鸣,任海水起伏快意的心 浪,任飞云驻足。
2、《东风破》是我觉得最好听的一首歌。琵琶声 像淙淙的清泉冲洗着我的心灵,叫人想起东风吹过 的阵阵清凉。独特的曲调让我们深情怀古,带领我 们从篱笆外的古道走过,重现荒烟弥漫的岁月,以 及情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
拓展鉴赏,领悟音乐
听《高山流水》,请大家试着用文 学语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 来。提示:注意演奏过程的旋律高 低变化。(播放《高山流水》)
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劳累不堪的吴刚还倚着桂树,久
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
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
上,把毛浸湿,也不肯离去。
听众听得入了迷,曲已终 而意犹未尽。
思考2.描写音乐用了什么 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侧面
描写
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终 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曲的无比赞赏,就是誉之为仙乐了。
老、瘦:极平常的字用得极生动。鱼之愈 老,活动意识愈淡,而今这沉稳的老鱼居然跳 起波来,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蛟乃龙之健者, 而今瘦了,想见是大病之中或者之后,如此瘦 蛟而能翩然起舞,可见音乐己使之达到了忘我 的境界。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舞蹈完成,乐曲结束。但是,成天
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
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 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一、导语设计
播放周杰伦《东风破》,请同学试着把听这首歌曲 的感受说出来。
教师谈感受:
1、清瘦的旋音任倦鸟欢鸣,任海水起伏快意的心 浪,任飞云驻足。
2、《东风破》是我觉得最好听的一首歌。琵琶声 像淙淙的清泉冲洗着我的心灵,叫人想起东风吹过 的阵阵清凉。独特的曲调让我们深情怀古,带领我 们从篱笆外的古道走过,重现荒烟弥漫的岁月,以 及情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
拓展鉴赏,领悟音乐
听《高山流水》,请大家试着用文 学语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 来。提示:注意演奏过程的旋律高 低变化。(播放《高山流水》)
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劳累不堪的吴刚还倚着桂树,久
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
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
上,把毛浸湿,也不肯离去。
听众听得入了迷,曲已终 而意犹未尽。
思考2.描写音乐用了什么 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侧面
描写
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终 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曲的无比赞赏,就是誉之为仙乐了。
老、瘦:极平常的字用得极生动。鱼之愈 老,活动意识愈淡,而今这沉稳的老鱼居然跳 起波来,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蛟乃龙之健者, 而今瘦了,想见是大病之中或者之后,如此瘦 蛟而能翩然起舞,可见音乐己使之达到了忘我 的境界。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舞蹈完成,乐曲结束。但是,成天
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
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 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42张PPT)

(移人:使人的精神气等改变)
知人论诗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人, 祖籍陇西郡。著有《昌谷集》。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被誉为“诗鬼”。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出场的嘉宾有哪些?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李 贺
出场嘉宾:
空山云
江娥
素女
紫皇
女娲
神妪
老鱼
瘦蛟
吴质
玉兔
此联有嘉宾吗?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有嘉宾吗?
以声写声
昆山玉碎:
似山崩地裂
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
似凤凰孤独哀鸣
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
似露滴残荷
形容乐声的凄凉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九品。
解 题
李 凭 箜 篌 引
古代一种拨弦乐器
唐代著名乐手
乐府诗体
李凭
李凭,红极一时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而名噪一时。“天子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激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以声类声”“以形类声”
箜篌演奏会海报
时间:深秋地点:长安城主演:李凭
嘉宾:
主办: 年 月 日
出场嘉宾,还有?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知人论诗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人, 祖籍陇西郡。著有《昌谷集》。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被誉为“诗鬼”。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出场的嘉宾有哪些?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李 贺
出场嘉宾:
空山云
江娥
素女
紫皇
女娲
神妪
老鱼
瘦蛟
吴质
玉兔
此联有嘉宾吗?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有嘉宾吗?
以声写声
昆山玉碎:
似山崩地裂
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凤凰叫:
似凤凰孤独哀鸣
形容乐声的幽怨
芙蓉泣露:
似露滴残荷
形容乐声的凄凉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九品。
解 题
李 凭 箜 篌 引
古代一种拨弦乐器
唐代著名乐手
乐府诗体
李凭
李凭,红极一时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而名噪一时。“天子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激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以声类声”“以形类声”
箜篌演奏会海报
时间:深秋地点:长安城主演:李凭
嘉宾:
主办: 年 月 日
出场嘉宾,还有?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凭箜篌引教学课件

• 这些饱含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 心中,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写作特点:
• 1、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 彩。诗人把自己对曲的抽象感觉借助联想 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 2、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 • 3、运用通感把诉诸听觉的音乐充分形象化、
视觉化,化无形为有形。
• 『竖箜篌』
• 东汉之时,由波斯 (今伊朗)传入我 国一种角形竖琴, 也称箜篌。为避免 与汉族的箜篌混同, 称竖箜篌,或“胡 箜篌”。
• 『凤首箜篌』
•
凤首箜篌在东
晋时自印度传入中
原,明代后失传。
•
凤首箜篌东晋ຫໍສະໝຸດ 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晋曹毗
《箜篌赋》描绘为
“龙身凤形,连翻
窈窕,缨以金彩,
络以翠藻”。可知
通,即为通感。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 凭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箜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篌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引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 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 惊,秋雨倾泻。
• 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 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 “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 整个演奏过程像一场梦,李凭不是在人间 演奏而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乐声 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
写作特点:
• 1、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 彩。诗人把自己对曲的抽象感觉借助联想 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 2、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 • 3、运用通感把诉诸听觉的音乐充分形象化、
视觉化,化无形为有形。
• 『竖箜篌』
• 东汉之时,由波斯 (今伊朗)传入我 国一种角形竖琴, 也称箜篌。为避免 与汉族的箜篌混同, 称竖箜篌,或“胡 箜篌”。
• 『凤首箜篌』
•
凤首箜篌在东
晋时自印度传入中
原,明代后失传。
•
凤首箜篌东晋ຫໍສະໝຸດ 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晋曹毗
《箜篌赋》描绘为
“龙身凤形,连翻
窈窕,缨以金彩,
络以翠藻”。可知
通,即为通感。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 凭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箜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篌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引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 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 惊,秋雨倾泻。
• 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 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 “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 整个演奏过程像一场梦,李凭不是在人间 演奏而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乐声 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凭箜篌引优秀课件 PPT

箜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篌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引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诵读过程中不懂的语句可参照课文 解释,也可同学间互相探讨 。
品 2、注意诗歌层次,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一
3、我们鉴赏诗歌时要关注诗歌意象。 请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谈谈诗人是如何描
写“箜篌“演奏出来的美妙音乐的 。
听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颖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师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弹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琴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
韩 愈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诗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 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 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是直接描写, 其余为侧面烘托手法。
1、侧面烘托,通过描摹音乐效 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 法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 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会世界来 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音乐世界的。
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 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
“以感觉写感觉”。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 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 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 果。
角度之三
音乐效果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现实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天上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神山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月宫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凭箜篌引

对后世的影响
音乐创作:《李凭箜篌引》成为后世音乐创作 的重要参考和灵感来源
文学创作:《李凭箜篌引》成为后世文学创作 的重要题材和灵感来源
艺术创作:《李凭箜篌引》成为后世艺术创作 的重要题材和灵感来源
社会影响:《李凭箜篌引》成为后世社会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李凭箜篌引》教学建 议
第五句:“芙蓉泣露 香兰笑”,描绘了李 凭的演奏使芙蓉和香 兰都感到悲伤和喜悦, 形容其音乐感染力之 丰富。
第六句:“十二门前 融冷光”,形容李凭 的演奏使十二门前的 冷光都融化了,形容 其音乐感染力之强。
第七句:“二十三丝 动紫皇”,形容李凭 的演奏使二十三丝都 动了起来,形容其音 乐技巧之高超。
语言优美:诗歌语言优美,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 和拟人,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2
《李凭箜篌引》原文解 析
原文展示
李凭箜篌引
作者:李贺
创作背景:唐代
原文:
吴丝蜀桐张高秋, 江娥啼竹素女愁, 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十二门前融冷光, 女娲炼石补天处, 芙蓉泣露香兰笑。 二十三丝动紫皇。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 的音乐美和意境 美。
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明确,符 合课程标准要求 1
教师语言生动,富有 感染力,能够激发学 4 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方法多样, 2 注重学生参与和
互动
教学效果显著, 3 学生能够理解和
掌握诗歌内容
6
《李凭箜篌引》拓展延 伸
相关作品推荐
《琵琶行》:白居易的代表作,描写琵琶女 高超的演奏技艺和悲惨的身世
03
创作背景:李贺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04
李凭箜篌引完整版统编版课件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具体描写音乐,由强到弱,从悲戚转为欢快,再转为冷清,给人以清空之感,仿佛整个长安城只有美妙的旋律在回荡。 “高秋”“十二门”“紫皇”等意象营造出的意境——广袤。
分析小结
音乐流程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十二门:借指长安。 “融”:音乐具有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紫皇:一语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音乐由人间传到仙界,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间扩大到天界。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侧面描写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陌上桑(汉乐府)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lǚ髭zī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qiào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手法: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分析说明: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罗敷的美貌,效果: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从而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第二层:
角度之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清脆激越
时而幽咽时而欢快
(比喻、拟人)正面描写
两句均是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以声写声,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芙蓉句”以形写声,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高中语文课件:《李凭箜篌引》

情景默写
1.《李凭箜篌引》中的“__吴__丝__蜀__桐__张__高__秋__”和“李__凭__中__国__弹__箜__篌__”, 分别交代李凭弹奏箜篌的时间和地点。 2.《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描写音乐响遏 行云之魅力,《李凭箜篌引》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吴__丝__蜀__桐__张__高__秋____, __空__山__凝__云__颓__不__流____。 3.凄伤是该曲的主色调,从总体描写音乐效果的“_江__娥__啼__竹__素__女__愁___” 一句可以读出。 4.《李凭箜篌引》运用比喻、通感修辞描写乐音清脆和缓惨淡清丽的 诗句是:______昆__山__玉__碎__凤__凰__叫____,芙__蓉__泣__露__香__兰__笑_______。
情景默写
5.凄清美妙的箜篌曲让唐都长安的秋天多了一份寒意,也打动了大
唐皇帝有关语句是: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
6.在李贺的笔下,李凭弹奏的箜篌声具有惊天裂石的力量,有关语
句是: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
7.在李贺笔下,美妙的箜篌曲迷住了月宫的吴刚和玉兔,吴刚没了
睡意,玉兔被露水打湿身体竟也不知。有关句子
③风格方面: 《李》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属于浪漫主义; 《琵》风格平易感伤,属于现实主义。
《听颖师弹琴歌》 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 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娥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 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听颖师弹琴
琴声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互诉衷 肠,又夹杂着嗔怪之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起,中国音乐工作者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 作,根据古书记载和 保存下来的古代壁画 的图形,设计试制了 几种类型的箜篌,但 存在着许多不足,没 有推广和流传开来。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 代初,一种新型箜篌 --雁柱箜篌被研制 出来。它的结构比较 完善、科学,音响具 有民族特点,因而被 推广用于音乐实践。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 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 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 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 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 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神妪也为之 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 波瘦蛟舞”。 • 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 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 出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 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 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 • 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洒落 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 • 这些饱含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 心中,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思 考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充满浪漫主 义色彩。诗人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 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 『竖箜篌』 • 东汉之时,由波斯 (今伊朗)传入我 国一种角形竖琴, 也称箜篌。为避免 与汉族的箜篌混同, 称竖箜篌,或“胡 箜篌”。
• 『凤首箜篌』
• 凤首箜篌在东 晋时自印度传入中 原,明代后失传。
•
凤首箜篌东晋 初由印度经中亚传 入我国,晋曹毗 《箜篌赋》描绘为 “龙身凤形,连翻 窈窕,缨以金彩, 络以翠藻”。可知 其是以凤首为饰而 得名。
李贺
作者简介
• 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生于福昌(今河南 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家境没落,青少 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 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 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李贺年少 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 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 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 • 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 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 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小 结
①正面比喻写琴声: 纤柔甜润如热恋中青年男女的娓娓私语。 高亢昂扬如英勇的战士奔赴杀敌的战场。 轻盈飘逸如蓝天上的白云微风中的柳絮。 热闹喧嚣得像一群鸟儿栖集在一棵树上。 群音中一声独起像一只凤凰在引颈领唱。 愈转愈高的孤凤长鸣就像攀岩已到绝顶。 瞬间的急速下降如同悬崖撒手直落深谷。 ②侧面渲染写感受: 自己空长了两只不懂得音乐的耳朵。 一窍不通竟也被音乐激动得坐立不安。 最后被琴声感动得泪雨滂沱沾湿衣裳。
品 一 品
2、注意诗歌层次,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3、我们鉴赏诗歌时要关注诗歌意象。 请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谈谈诗人是如 何描写“箜篌”演奏出来的美妙音乐 的。 (提示:可从大自然的静物、动物、 传说中的神人等考虑。)
鉴赏与品味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 “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 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收到一箭双雕 的功效。 • “高秋”一语,除了写物亦即写人表 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 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 之类相比。 •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 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 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 幻,极富表现力。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节选
李凭箜篌引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 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 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人们陶 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寒 冷也感觉不到了。 • “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 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是一种巧妙的 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 由人世扩大到仙府。
为什么先交代乐声后写人物呢?
•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 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 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 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 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而众弦齐鸣, 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时而又一弦独 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 • “芙蓉句”以形写声,诗人用“芙蓉泣露” 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 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 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解 题
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 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 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 的热情赞赏。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 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 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 言、七言、杂言。
背景
•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 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 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 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 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 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 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 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
李 凭 箜 篌 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诵读过程中不懂的语句可参照课文 解释,也可同学间互相探讨。
要点提示: (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 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 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 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 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小 结
南朝有一则著名的讲经传 说: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 天,天上的鲜花纷纷坠落。李 凭弹奏箜篌就有这样美妙的效 果,通过李凭的生花妙笔,表 现出音乐繁花似锦、万物动容 的“天花乱坠”之感。诗人重 要是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来 写琴声,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优美的弦歌声一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 然为之凝滞;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 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 功能和思想感情。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 配合,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 地,泣鬼神”的魅力。 • 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
• 箜篌(kōng hóu)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
初称“坎侯”或“空侯”,文献中有“卧箜篌、竖 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 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 美清澈,表现力强。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 间也广泛流传。在中国盛唐(618-907)时期, 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箜篌演奏艺术也达到了 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 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的 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但是, 这种古老的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以 致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 到一些箜篌的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