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原子结构必修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
煌敦市安放阳光实验学校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原子结构一、知识点精讲(知识再现)1.原子的构成:2.原子中有关量的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Z)=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的电荷数(阳离子为正,阴离子为负)3.同位素:4.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1个12C原子的质量×1/125.几种特殊粒子的结构特点:⑴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主族元素阳离子跟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相同;阴离子跟同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相同,如O2-、F-与Ne相同⑵电子粒子(注意主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10电子粒子:CH4、N3-、NH2-、NH3、NH4+、O2-、OH-、H2O、H3O+、F -、HF、Ne、Na+、Mg2+、Al3+②18电子粒子:SiH4、P3-、PH3、S2-、HS-、H2S、Cl-、HCl、Ar、K+、Ca2+、(F2、H2O2、C2H6、CH3OH)③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阳离子有:Na+、NH4+、H3O+;阴离子有:F-、OH-、NH2-、HS-、Cl-。
6.氢原子光谱:广义上讲光即,可见光的真空波长在之间。
可见光的视觉颜色不同,根本原因是。
氢气在高压分解为原子后得到的光谱特点是,这种光谱是,原子光谱即为;而阳光形成光谱为,这种光谱特点是。
原子光谱的形成有什么特点?答:7.原子结构模型:玻尔的原子模型有哪些基本观点?答:氢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谱线的波长或频率与能级间能量差有什么关系?原子在正常或稳状态时,电子尽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的轨道,这种状态称为;电子受激发处于能量高于的状态称为。
8.原子轨道与四个量子数:原子中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可以用来描述,而每个原子轨道由三个只能取整数的量子数共同描述。
⑴主量子数n:决轨道。
取值为;1,2,3,4…n越大。
n值与电子层相对,n=1表示、离核的第一电子层。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 第二课时 教案
《原子结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原子结构理论成功的阐述了原子的稳定性,氢原子光谱的产生和不连续性。
1926年,量子力学推翻了玻尔的氢原子模型,指出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并不在玻尔假定的线性轨道上运行,而在核外空间各处都可能出现,但出现的概率不同,可以算出它们的概率密度分布。
概率密度:P表示电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V表示该处的体积;求真务实、不断进步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讲授新课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课时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泡利原理、洪特规则、能力最低原理一、电子云【问题】图1-7 中的小点是什么呢?是电子吗?小点是1s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形象描述。
小点越密,表明概率密度越大。
由于核外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的称作“电子云”。
1.电子云概念电子云是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空间范围内出现的概率统计起来,好似在原子核外笼罩着一团带负电的云雾,形象称为“电子云”。
2.电子云轮廓图电子云图很难绘制,使用不便,我们常使用电子云轮廓图。
为了表示电子云轮廓的形状,对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一个形象化的简便描述。
把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概率P=90%的空间圈出来,即电子云轮廓图。
【过渡】所有原子的任意能层的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都思考认识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知道电子的运动状态(空间分布及能量)。
是一个球形,只是球的半径不同。
同一原子的能层越高,s 电子云半径越大,是由于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
就像宇宙飞船必须提供能量推动才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天,2s电子比1s电子能量高,克服原子核的吸引在离核更远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就比1s大,因而2s电子云必然比1s电子云更弥散。
二、原子轨道1.定义: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2.形状:(1)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栏目导航
(3)与H2O反应 ①X2+H2O===HX+HXO(X=Cl、Br、I); ②2F2+2H2O===4HF+O2。 (4)与NaOH溶液反应 X2+2NaOH===NaX+NaXO+H2O(X=Cl、Br、I)。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 易 失去电子,具有 金属性。 2.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 容易 得到电子,具有 非金属性。
栏目导航
二、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元素名 元素符 核电荷
称
号
数
原子结 构示意
图
最外层 电子层 原子半 电子数 数 径/nm
碱金属 锂 元素 钠
_L_i__ _3__ _N_a__ _1_1_
_1_
_2_ 0.152
_1_
_3_ 0.186
栏目导航
钾 碱金属
铷 元素
铯
_K_ _1_9_ _R_b_ _3_7_ _C_s_ _5_5_
_1_
_4_ 0.227
_1_
_5_ 0.248
栏目导航
B [A 中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 中还原性, K>Na>Li,但 K 不能置换出 NaCl 溶液中的 Na,而是先与 H2O 反 应;C 中碱金属元素从 Li 到 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 Li>Na> K>Rb>Cs;D 中从 Li 到 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 KOH<RbOH<CsOH。]
第4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师版)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化学周期表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 正电 ,电子带 负电 ,中子中立 不带电 。
2、质量数(1)概念:将核内所有 质子 和 中子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两个关系①质量数(A )= 质子数(Z ) + 中子数(N ) ②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表示方法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2 6C 表示质子数为 6 ,质量数为 12 的碳原子。
4、粒子符号(A Z X ±bn ±m )中各数字的含义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 原子核 及 核内质子数 ,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以钠原子为例:(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每层上所排的电子数也相同)。
如 Mg :→ Mg 2+:。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F :→F-:。
Na+与稀有气体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l-与稀有气体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二、元素在周期表1、周期的分类与包含元素216个族分为7 个主族、7 个副族、1个第Ⅷ 族和1个0 族。
3、元素周期表中的方格中各符号的意义注:元素周期表记忆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四分长短,四长副族现;竖行称作族,总共十六族;Ⅷ族最特殊,三列是一族;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镧锕各十五,均属ⅧB族。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相互推断(1)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与位置的关系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有H、Be、Al 。
②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有C、S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1课时)
最多电
子数
2
8
18
32
50
72
98
M L
K
+
hv’
hv
能层越高,电子的能量 越高,能量的高低顺序为
E(K) < E(L) < E(M) < E(N) < E(O) < E(P) < E(Q)
核外电子在能层中的排布规律
(1)各能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1)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满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
然后才由里往外,依次排在能量较高电子层。
而失电子总是先失最外层电子。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能层
K
能级
1s
L
2s
M
2p
3s
3p 3d
N
4s
4p 4d
O
4f
5s
5p …
能层中填充电子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谢谢观看
高二—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答疑)
1.在同一个原子中,M能层上的电子与Q能层上的电子的能量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
C.前者等于后者
不同能层相同能级的能量顺序 E(1s)<E(2s)<E(3s)<E(4s)
【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能层就是电子层,包含不同的能级( √ )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第一课时原子结构核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F-:
。
[名师点拨] (1)最外层电子数排满 8 个(He 为 2 个)形成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 质稳定。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能孤立地理解或应用其 中一部分。如 M 层不是最外层时,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 18 个,当 M 层为最外 层时,其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为 8 个。 (3)原子形成离子时,核外电子数发生变化,但核内质子数不变。
提示:Na+
与稀有气体 Ne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l-
与稀有气
体 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电子层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
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能量较低的,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原子结构 核素
[素养发展目标]
1.从微观视角认识原子的构成,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 1~20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根据
原子的结构特征确定元素,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解析:4200Ca 和4220Ca 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不 属于同素异形体。
答案:B
3.(1)下列原子:162C、174N、11H、2113Na、21H、4200Ca、4109K、31H、164C 中,元素有________ 种,核素有________种,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_。 (2)18O2 与 16O2,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填“互为同位素”“互为同素异形体”或 “属于同一种物质”)。 解析:(1)题目提供的 9 种原子共 9 种核素,6 种元素,其中11H、21H、31H,126C、164C 分别互为同位素。 (2)18O2 和 16O2 是分子,属于同一种物质。 答案:(1)6 9 11H、21H、31H;126C、146C (2)属于同一种物质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七个主族 七个副族 一个第Ⅷ族
一个0族
1.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周期:① 7个周期(三短四长) ②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3、族: ① 18个纵列,16个族(。七主七副0、Ⅷ族)
②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最高正价 - 8
× ④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核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必须相等
⑤无论是原子还是正离子或者负离子,它们的质量数A,
√ 质子数Z,中子数N都满足Z+N=A √ ⑥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核素种类
电子层数 3
3
3
3
3
3
3
3
最外电子 数
1
2
3
4
5
6
7
8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 质子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往右排列; ②将 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③将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 上而下排成纵列,
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元素种类
2短 8周 8期
18 长 18 周 32 期
中子数 0 1 2
质量数 1 2 3
1)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异同?它们是 同一种元素吗?它们是同一种原子吗?
2)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吗?
二、核素、同位素
1H
1
2 1
H
3 1
H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O O O 16
17
18
8
8
8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 核素互为同位素。
高中化学—— 原子结构
注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 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思考与交流
【思考1】当M层上有电子时,L层上的电子是否已排满? 由于L电子层能量比M层低,故电子先排满L层后再排M层;因此,当M层上有电 子时,L层上一定排布8个电子。
原子的诞生
大爆炸 2h后诞生 大量的_氢___,少量的__氦___,极少量的__锂___ 原子核的融合反应 其他元素
科学史话-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英国化学家 道尔顿
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生
英国科学家 卢瑟福
丹麦物理学家 玻尔
奥地利物理学家 薛定谔
实心球模型 葡萄干蛋糕模型 行星太阳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 电子云模型
【思考与交流】如果是离子,各微粒数如何变化?
粒子符号
23 11
Na+
3177Cl-
质子数 (Z) 11 17
质量数(A) 23 37
中子数(N) 12 20
电荷数 1 1
核外电子数 10 18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层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 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在多电子原子里, 把电子运动的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 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课堂练习
1.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m倍(m为大于1的整数),则该原子的核
外电子总数为( C )
A.2m
B.2m+10
C.2m+2
D.m+2
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课时原子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答案:A
解析:A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最外层电子数是4,A的原子序数 为6;B元素的内层电子总数只能是2,最外层电子数为6,B的原子序数为8;C元 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L层必有8个电子,M层有4个电子,C的原子序数为14;D 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即O2-)电子层结构相同,D为Na,原子序数为11;故原子 序数:C>D>B>A。
阳离子(Rm+) 阴离子(Rm-)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m 质子数=电子数-m
(3)数量关系。 原子序数=质子数
目标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应用 例2表示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的原子只能为Ne B.表示的金属阳离子有3种 C.表示的微粒对应的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D.表示的微粒有2个电子层
2.离子结构示意图 (1)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 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和稀有气体原子 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如:
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 (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K。 (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Ca。 (3)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存在倍数关系的情况 ①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Be、Ar。 ②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 ③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O。 ④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Ne。 ⑤最外层电子数=次外层电子数12的原子:Li、Si。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填入电子数
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顺序:
1s→2s → 2p→ 3s → 3p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巩固・评价】 根据构造原理分析19K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
×
√
KL
MN
1s 2s 2p 3s 3p 3d 4s
KL
M
N
1s 2s 2p 3s 3p 3d 4s
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顺序: 1s→2s → 2p→ 3s → 3p → 4s → 3d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① 电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 电子运动空间相对很大(绝对空间小) ③ 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 (接近光速,约为108m/s) ④ 电子是做无规则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迹。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能层
电子层: 人们把电子运动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1)能层:根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将核外电子所处的不同区域分成 不同的能层。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想一想
电子排布式也可以用于表示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试写出Na+、Cl-和 Fe2+的电子排布式。
写出原子 的电子排 布式
判断原子 得失电子 的数目
①(价层电子)失电子的顺 序由外向里 ②得电子时,得到的电子填 充在最外层的某个能级上
(“行星系式”原子模型)
(核式模型)
一、关于原子(“ατομ” atom)
话题2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必修1 P88科学史话)
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 又称分层模型: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
球形轨道(线型轨道)运转;当原子有多个电子时, 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 ❖ 不同的电子运转轨道是具有一定级差的稳定轨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
练习
1.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原子的是(AC)
A
B
C
D
2.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 出错误的原因。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⑶ “6” 表示第二层上排有6个电子。
⑷ +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 。 (5) 表示原子核
原子结构示意图
+1
氢
1
+2 2
氦
+3
锂
21
+4
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5 2 3 +6 2 4 +7
硼 碳 氮
25
+8
氧
26
+9
27
氟
+10 2 8 氖
+11 2 8 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17 2 8 7 +18 2 8 8
稀有气体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有2个)人们认 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既不易得到电子也不易失去电子,因 此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很稳定。
原子结构示意图 3.稳定结构
•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是稳定结构(He为2个)。 • 最外层电子数为1-4个的一般为金属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为多于4个的一般是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为8个的是稀有气体(He为2个) 。 • 化学性质活泼或稳定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金属原子容易失电子,非金属原子容易得电子 ,稀有气体性质稳定(一般不参与化学反应)。
原子结构示意图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课时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原原子子结结构构与与元元素素周周期期表表
活动二:了解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阅读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和课本P99的内容,了解碱金属的化学性质,并 填写下表中的内容。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锂
Li
3
1
2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原原子子结结构构与与元元素素周周期期表表
单元整体知识架构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内容 主题
原子结构与元 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1、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 1、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离子键;
活动三: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思考】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ⅦA 族? 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为什么?)
请同学们总结卤素的物理性质。 1、颜色:从上往下逐渐加深。 2、密度:从上往下逐渐增大(Br2反常) 3、熔沸点:从上往下逐渐升高。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原原子子结结构构与与元元素素周周期期表表
1. 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 学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性质。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一节原原子子结结构构与与元元素素周周期期表表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元素周期表中有些是金属元素,有些是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原子最外 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具有金属性;非金属元素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反应中一般容易得到电子,具有非金属性。即:结 构决定性质,在研究物质性质时,一般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放在一起 讨论,总结归纳他们的结构与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高中化学归纳 必修二 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归纳必修二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⑴原子的构成⑵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的比较[知识拓展]①10电子微粒分子: Ne、HF、H2O、NH3、CH4阳离子: Na+、Mg2+、A13+、 HgO+、NH2 4阴离子: N3-、O2-、F-、OH-、NH;②18电子微粒分子: Ar、HC1、H2S、PH3、 SiH4、 F2、H2O2C2H6、CH3OH、N2H4等阳离子: Ca2+、K+阴离子: P3-、S2-、 Cl-、HS-、O2一等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在多电子原子中,由于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因而分布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内做高速运动。
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
(1)电子层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可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分别用n = 1,2,3,4,5, 6, 7或KL、M、N、O、P、Q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
(2)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①原子核外各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最外层不超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超过2个,L层为次外层时不超过8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L层等;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层数相同而位置不同的电子层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 -定相同,如N 层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8电子,N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而不是32个电子(2 x42=32)。
[知识延伸]①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 1H;②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原子: H、Li、Na、K;③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 Be、Mg、Ca、He;④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原子: Be、Ar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C;⑥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O;⑦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一半的原子: Li、P⑧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 H、Be、AI⑨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Si、 Li⑩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 Ne;①①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Be;3、元素、同位素、核素(1)元素、同位素与核素的比较(2)同位素的应用①同位素在医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于显像、诊断和治疗,还用于医疗用品消毒、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和生理医学研究等;②同位素辐射育种技术为农业提供了改进农产品质量、增加产量的新技术;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检测并确定植物的最佳肥料吸入量和农药吸入量;③14C纪年测定法与其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已成为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地球科学等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准确的断代方法。
高中 化学 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一、引言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原子结构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原子的组成、结构以及原子核的性质等方面介绍高中化学中的原子结构知识。
二、原子的组成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而电子则以轨道的形式围绕原子核运动。
质子具有正电荷,质量大约为1.67×10^-27千克;电子具有负电荷,质量大约为9.11×10^-31千克;中子不带电荷,质量与质子相近。
三、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的核心区域,核心区域的直径约为10^-15米,而整个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米,因此可以看出原子核是原子中最重要的部分。
四、质子和中子的性质质子和中子都存在于原子核中,具有相似的质量和大小。
质子具有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荷。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约为1.67×10^-27千克,远大于电子的质量。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数。
五、电子的结构电子以轨道的形式围绕原子核运动。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电子不可以在任意轨道上运动,而是处于特定的能级。
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按照一定的规则填充。
六、电子能级和电子壳层电子的能级决定了电子的能量大小,能级越高,电子的能量越大。
电子的能级分布在不同的壳层上,第一壳层最靠近原子核,能级最低,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壳层次之,能级较高,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壳层、第四壳层以此类推。
七、电子排布规则电子排布遵循三个基本规则:1. 电子填充原则:电子首先填充最低能级的轨道,然后逐渐填充较高能级的轨道;2. 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个轨道上的电子应尽量自旋相反;3. 马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律:电子填充轨道时,应尽量使电子总能量最低。
八、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数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也等于电子数。
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核电荷数决定了原子的电子云密度。
高中化学 原子结构与性质要点
原子结构与性质要点一、必修(2)知识网络中子N(核素) 原子核 质子Z →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②、原子半径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决定 编排依据 具体表现形式X)(A Z 七主七副零和八三长三短一不全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Na<K<Rb<Cs具体规律: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必修)
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⑤ 质子数(Z )=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 阴离子的电荷数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代原子学说,认为万物都是由间断的、 不可分的原子构成的。
模型 道尔顿(英) 汤姆生(英) 卢瑟福(英) 玻尔(丹麦) 海森伯 年代 1803年 1904年 1911年 1913年
1926年 依据 元素化合时
的质量比例关系 发现电子 ɑ粒子散射 氢原子光谱
近代科学实验
主要内容
原子是不可
再分的实心小球
葡萄干布丁式 核式模型 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
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
模型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存在问题 不能解释电子的存在 不能解释ɑ粒
子散射时的现
象
不能解释氢
原子光谱
二、原子的构成
1.
得 电
失 子
阳离子 X n+
(核外电子数= ) 离子
阴离子 X n- (核外电子数= )
2. 原子、离子中粒子间的数量关系:
①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② 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③ 离子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④ 质子数(Z )=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 阳离子的电荷数 ⑥ 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核
原子A
Z X
中子(A-Z 个,电中性,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 质子(Z 个,带正电,决定元素的种类) 核外电子(Z 个,带负点,核外电子排布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
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④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⑤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K层为倒数第三层时不能超过2个)。
(2)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如图乙所示)
(3)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如图丙所示)
M电子层
微粒符号(原子或离子)
L电子层原子核 K电子层核电荷数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
1H
3.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
电子层数(n) 1 2 3 4 5 6 7
符号K L M N O P Q
电子层能量的关系从低到高
电子层离核远近的关系由近到远
(2)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
4.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
(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图甲所示)
5.常见等电子粒子
(1)2电子粒子:H—、Li+、Be2+;H2、He
(2)10电子粒子:分子Ne、HF、H20、NH3、CH4 ;阳离子Na+、Mg2+、Al3+、NH4+、H30+;
阴离子N3-、O2-、F-、OH-、NH2-。
(3)18电子粒子: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阳离子K、Ca ;阴离子P3—、S2—、Cl—、HS—、O22—。
(4)14电子粒子:Si、N2、CO、C2H2;16电子粒子:S、O2、C2H4、HCH0 。
6.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 H、Li、Na、K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 He、Be、Mg、Ca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l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 ;
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
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1
(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9)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10)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元素:Be、Mg、Ca
掌握了上述一些结构特点及规律可以迅速推断元素及其原子序数等。
7.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①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少
例:r(Na)> r(Mg)> r(Al)> r(Si)> r(P)> r(S)> r(Cl)
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着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r(Li)< r(Na)<r(K)<r(Rb)<r(Cs)
8.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①同种元素的离子半径:阴离子>原子>阳离子低价阳离子>高价阳离子
例: r(Cl—)>r(Cl) r(Fe)>r(Fe2+)>r(Fe3+)电子越多半径越大
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 r(H—)>r(Li+) r(O2—)>r(F—)> r(Na+)> r(Mg2+)> r(Al3+) r(S2—)> r(Cl—)> r(K+)> r(Ca2+)
③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 r(Li+)<r(Na+)< r(K+)< r(Rb+)< r(Cs+)
r(F—)< r(Cl—)< r(Br—)< r(I—)
④带电荷数、电子层数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
例:比较 r(K+)和 r(Mg2+)可选 r(Na+)作为参照:r(K+)>r(Na+)>r(Mg2+)
※注:△周期表中若元素的位置关系为 B—C 或 B—C ..则A>B>C ;若为A—B,则无法比较
A A C
△同一周期最后一种金属离子半径最小: S2—>Cl—(>F—或K+)>Na+>Mg2+>Al3+
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三、元素、核素、同位素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排有112种元素)
2.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核素。
(即每一种原子为一种核素,如12
13
14
C C C 、、各为一种核素)
3.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有不同种子数的同一元素的原子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4. 同位素中各核素的特点
① 三同:同种元素(同质子数、同核电荷数、同电子数),相同位置(元素周期表中), 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② 三不同:不同种原子(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不同的物理性质,不同丰度(原子个数百分比) ③ 两特性: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