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而弥高钻之而愈坚
最新作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1)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清〗郑燮
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老师!
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老师,您是海洋,我是贝壳,是您给了我斑斓的色彩……我当怎样地感谢您!
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的敬意。
有如从朔风凛冽的户外来到冬日雪夜的炉边;老师,您的关怀,如这炉炭的殷红,给我无限温暖。我怎能不感谢您?
对于您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感谢您,老师!
您用心中全部的爱,染成了我青春的色彩;您用执著的信念,铸成了我性格的不屈……老师,我生命的火花里闪耀着一个您!
鸟儿遇到风雨,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上有风雨袭来,总是躲在您的怀里--我的师长,您是我遮雨的伞,挡风的墙,我怎能不感谢您!
没有您的慷慨奉献,哪有我收获的今天。十二万分地感谢您,敬爱的老师。
您送我进入一个彩色的天地,您将我带入一个无限的世界……老师,我的心在喊着您,在向您敬礼。
把精魂给了我,把柔情给了我,把母亲般的一腔爱给了我……老师,您只知道给予而从不想收取,我怎能不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
您的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对我充满期待;是燃烧的火焰,给我巨大的热力:它将久久地、久久地印在我的心里……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主题阅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主题阅读: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阅读导语】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古往今来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大师。
所谓“大师”,指的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是的,他们多为民族的脊梁,其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留给我们的无法企及的高雅、文采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度,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赏析一】
孔子的洒脱
周国平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
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说孔老夫子,不能不说《论语》。孔老夫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所编著的《论语》,“五四”前一直是中国的初学必读书,流传很广,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有很大的
影响。
中国古代,由于社会分工和学术分类的.局限,文、史、哲均被包容在所谓“内圣外
王之道”,“天人性命之学”的庞杂体系之中,没有独立文学作品。历史上,对《论语》
注释、考证的书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论《论语》却并不多见。
《论语》一书,从内容性质上说道,属一部语录体的思想学术著作。但它的高超的语
言和修辞学技巧,井然有条的用笔和故事情节,以及生动的故事性等等,都为后世许多文
学作品所汲取。
《论语》是先秦时期的第一部诸子散文。在创作方面,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汉代的董仲舒和辞赋家们也都喜欢改造和引用《论语》的词句;
魏晋唐诗歌的创作又与之有密切的联系;宋词元曲创作也喜引《论语》之词句为典;凡此
种种,不一而足。真可谓是“垂辉映千春”的“举重劝力之歌”。
《论语》之所以获得人们的特别喜爱,之所以能够广为地流传于世,其本身所具备的
文学价值不能不说道就是一个关键的内在因素。“君看看萧萧只数页,满堂风雨不败寒”,《论语》以其短小的篇幅,甚至就是微不足道的笔墨,便造成了猛烈的艺术效果。它在艺
术形式上具备“简约美”,在思想内容上具备“真实美”,在章节之间又具备“等距美”。近年来,对《论语》的研究愈趋深广。董连祥所撰的《论语赏析》(90年出版发行)可说是从文学角度评点《论语》的佳作。作者多样的想象力和简洁的文笔,资料的详尽和评注
用仰之弥高,锲而不舍,沥尽心血,目不窥园造句100字
用仰之弥高,锲而不舍,沥尽心血,目不窥园造句100字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最后得到的沥尽心血的成功,必须要锲而不舍,都要潜心贯注,目不窥园,不要被小小的挫折打败要成功,对于要完成的每一件事,必定会使你感到慷慨淋漓。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作文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作文
示例回答如下1:
Title: Reaching Greater Heights and Depths: An Essay
In life,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often demands that we reach greater heights and delve deeper into our endeavors. Whether in academia, personal growth, or professional aspirations, the quest for improvement requires both breadth and depth.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riving upward and delving inward to achieve success and fulfillment.
At its core, reaching greater heights symbolizes ambition, aspiration, and the desire to surpass existing boundaries. It involves setting lofty goals, pushing past limitations, and continuously striving for improvement. When we aim higher, we challenge ourselves to go beyond what is comfortable or convenient, embracing discomfort and uncertainty as catalysts for growth. Each new peak we conquer becomes a stepping stone to even greater achievements, fueling our motivation and igniting our passion for progress.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句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句
1、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在音乐之路上越走越远,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他的学术造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令所有学者高山仰止。
3、他的书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让人无法企及。
4、他的武术造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让人佩服。
5、这位大师的绘画技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令人叹为观止。
6、他的学术造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令所有学者高山仰止。
7、他的书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让人无法企及。
8、他的成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让人们深深地感到敬佩。
9、他的智慧和才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让人们无法不赞叹。
10、面对那些不计其数的问题,我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体会到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觉。
11、这位老者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对世事无所不知,总是给我们讲述那些有趣的故事。
12、虽然我知道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但我还是在看到他的成就时感到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觉。
13、他的学识越是深奥难解,我越是对他感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4、这位教授的学识和研究深度,使我对他产生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觉。
仰之弥坚,钻之弥高,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仰之弥坚,钻之弥高,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
【原文】
9.11 颜渊喟然叹曰①:“仰之弥高②,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③,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④。虽欲从之,末由也已⑤。”
【注释】
①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
②弥:更加,越发。
③循循然:有步骤地。
④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尔,相当于“然''。
⑤末:无。
【翻译】
颜渊感叹地说:“我的老师啊,他的学问道德,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用礼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想要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自己的才力,似乎有一个高高的东西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找不到可循的路径。”
【解读】
做成功的教育者
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并不容易,这不仅与自己的学识有关,还与自己的修养和教学方法有关。孔子之所以能成为历代楷模,就是因为他在这些方面都很优秀。他培养了大量人才,进而创造了儒学的辉煌。
在颜回对孔子的评价中,既有主观感受,也有客观评价。他觉得孔子无论是人品还是学识都是别人望尘莫及的。在他看来,孔子作为教师,不仅人格伟大、学识渊博,而且具有坚定聪明的教育智慧和有说服力的教育方法,这些都与教师的内在修养有关。对此,我们也总结了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连这个都做不到,你就没有资格教育别人。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结果。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说只有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老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
《高山仰止》
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 不二,极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象颜 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 “不讳”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 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 评和反驳。这是子路直率、光明磊落性 格的又一体现。
探讨: 子路与孔子的特殊关系。
在孔氏教育集团中,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最为特殊。从《论
6.28
你是否觉得孔子见卫灵公夫人是不守礼的行 为?
朱熹评语: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其见恶人, 固谓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与我何干?
孔子与子路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基于内心的纯 净,距离是不存在的。
从以上几章中,你认为子路这个人的性格怎样?
子路为人伉直好勇(直率鲁莽而又争强 好胜)、光明磊落,重友情、讲信义、 守诺言,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
表强调
对天命的无奈,对学生的爱惜
孔子与子游
17.4
之:动词,到……去 割鸡焉用牛刀:焉,何必;比喻不必小题大
做或大材小用,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学生 志向高远斐然成章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5.22
子路
刚强自信
担心忧虑牵挂11.13
争强好胜有勇无谋 循循善诱 委婉告之7.11
学而未精
惋惜感叹11.15
因为子路非常刚强,但有勇无谋。孔子惟恐他不 会有好的结果,话里是老师深深的忧虑和牵挂。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 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孔子第一句 话就赞叹颜回,然后说他的生活——“一箪 食”,只有一个“便当”。古代的“便当” 就是煮好的饭,放在竹子编的器皿里。“一 瓢饮”,当时没有自来水,古代是挑水卖, 他也买不起,只有一点点冷水。物质生活是 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窝里一条陋巷中,破了 的违章建筑里。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 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的。可是颜回仍然不 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
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 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 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 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 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 理!”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 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 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 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在一个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从容面对了,但还不如那 些没有抱怨的人。。即便没有抱怨,也不是最坦然的, 因为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
要快了地过每一天。即便身边的人再无聊,身边的事 再烦心,在一天中也总会有一丝丝还算过得去的事吧? 如阳光灿烂,捡到一元钱,在马路上看到美女一 名……
这就要求我们降低我们的幸福感。因为怎么过都是一 天,为什么不快快乐乐呢?
有时悲伤都是自找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遍一 遍咀嚼痛苦,一遍一遍用针扎痛了内心。 更有趣的是,现代社会的人面对多项选择,总因为困 顿而对生活失去兴趣。 平淡生活中实在是有很多我们在繁华和喧嚣中感悟不 到的真谛 。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感想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感想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自以为是的认为读书有何大用,而生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总让人觉得现实比梦想更美好。对于我们还处于十七八岁的花季年龄的人来说,被社会侵蚀也只是迟早的事。古代的人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即便身处迷雾笼罩的深渊,也会寻找一条光明之路;就算陷入艰难困苦之境,也会因为心怀坚定的信念而披荆斩棘。那些科学巨匠、文学大家不都正如此吗?
当初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由于作品太过于小众化,所以自己也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但结果出乎意料,我在当选的两名同学中竟然脱颖而出,在无数人中脱颖而出。也许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它偏偏就发生了。原来社会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令人恐惧,自己以前的做法有些幼稚可笑。身处于繁华纷扰的社会,却渐渐遗忘了曾经的自己,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梦想的亵渎。这段时间也不断地反省自己,但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自己的行为及态度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要想将来不后悔,只能抓住现在,踏实前进。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所以对待问题的方法各异,我在他们身上也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除此之外,在与人相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自己也能客观的看待一些事情,而不是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别人,这不仅使我更清楚的看到了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也增强了我的宽容之心,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即使我们深陷黑暗,但只要心怀远大志向,定会踏破层层迷雾。身处一切磨难与挑战之中,也应乐观积极的面对一切挫折与坎坷,哪怕是面对成功。常言道:滴水穿石。它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也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所以,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就永远不应该停止追逐的脚步,勇往直前!钻之弥坚,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的意思解释
仰之弥高的意思
仰之弥高( yǎng zhīmígāo )
解释仰:仰视,敬慕;弥:更加。越望越高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用法:紧缩式;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近义词:高插云霄、高不可攀、高山仰止
反义词:如履平地
句意: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
颜渊喟然叹曰
颜渊喟然叹曰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翻译】
颜渊感叹地说:“我的老师啊,他的学问道德,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用礼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想要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自己的才力,似乎有一个高高的东西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找不到可循的路径。”
颜渊十二全文及解释 -回复
颜渊十二全文及解释-回复
主题:颜渊十二全文及解释
颜渊十二全文是《论语》中的一篇经典篇章,记载了孔子对他的弟子颜渊所作的评价和教导。本文将逐步解析全文内容,讨论其深层含义和应用。
第一句话:“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这句话中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表达了颜渊对孔子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知识渊博、思想深刻。"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则表达了颜渊对孔子有时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感受。最后,颜渊赞美孔子的教导方式,将才华博大的学生引导到大卓越的境界。
第二句话:“郑司空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必召,升,執,割,豆腐陈,然后申之以揚。’”。这里的“郑司空问陈于孔子”意味着郑国上官司空向孔子请教如何陈列食物。孔子回答说"俎豆之事,则必召,升,持,割,豆腐陈,然后申之以扬",说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在做事时必须有一定的程序和顺序。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三句话:“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默,其如犬状何?’公明贾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詳,然後
笑,人不厭其可也,言之不文,聽之不厭,蔑焉用為?’”。这段对话中,公明贾提问为什么孔子不言不笑不默,像一条狗一样。公明贾解释说,孔子不是随便说话,他只在适当的时机才开口,人们从他的讲话中得到的很详细,所以不会感到厌烦;他只在适当的时机才笑,人们会觉得他的笑容可爱而不会腻;他的言辞简练而不是华丽辞藻,听众也不会觉得厌烦。这段对话告诉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十二课 高山仰止
博文约礼
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 可见。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 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 ——【明】王阳明
子贡尊孔
圣道之显,多由子贡;圣道之 传,多由曾子。子贡之功在当时; 曾子之功在后世。
——【清】崔
述
阅读小结
孔子对学生在一个“爱”字。乐是爱, 忧亦是爱;器重是爱,批评亦是爱…… 孔子知人善爱,学高爱更深。孔子, 真是一位爱的艺术家! 学生对孔子在一个“敬”字。好学 是敬,辩护是敬,批评亦是敬…… 在学生的心目中,孔子是高山,是 日月……
•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 曰:“割鸡焉用牛刀?” •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 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 耳。”(17.4)
•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 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 已。”(9.11)
阅读讨论
孔子怎样对待他的学生?
•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1.10)
•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 我与尔有是夫!” •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 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1)
《中国人的圣书》试读:第一章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中国人的圣书》试读:第一章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孔子(周灵王二十一年-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551-公元前479)鲁人(山东曲阜),父叔梁纥、母颜征在①。孔子年幼时就没了父亲②,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③,这话多因他年幼失怙而出。孔子虽然出身贫贱,但他并不因此而自暴自弃;相反,他的好学使自己挺立于天地之间,成为一位人人景仰的圣人。这种不向命运屈服、自立自强的精神,实在令人敬服。孔子名丘,字仲尼④,古代对人尊称“子”,所以称孔子。我们试从《论语》,来看孔子:
一
子曰:“十室之邑⑤,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孔子说:“就算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也必有生来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如果他不及我,那是因为]他不像我那么好学。”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⑥(《述而》)
孔子说:“德行不能修明,学问不能讲习,听到好的道理不能好好去做,有过不能改,这都是我最担忧的。”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⑦(《述而》)
叶公向子路问起孔子,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何不对他说:他的为人,发愤向学几乎忘食,乐道忘忧,[他沉醉在这一切中,以至]不知岁月悠悠、老之将至!”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⑧(《述而》)
孔子说:“说到仁、圣,那我怎么敢当。我不过是学不厌,教不倦,只是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考议论文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题记
旧校重游,只为寻记忆中的一抹身影,双鬓白,身佝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那时候年少轻狂,恃才放旷,总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世界运转的规律,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傲然样子,直至遇见她。
记忆的最初,我是不喜欢她的,甚至厌恶她。我向来自认为文采颇高,对着那些大作家的文辞也是嗤之以鼻。又怎肯甘心屈服于一个‘年事已高命不久矣’的老家伙。夏天的燥热让人感到烦躁,风扇吱吱地转,讲台上的声音也变的尤为刺耳。
“这篇文,咳咳…这篇文章看似是篇上等佳作,实际上却是些华丽的空架子,尽用些看起来华美繁,咳咳…华美繁杂的词藻来堆砌。自以为是聪明,其实是犯了大忌……”苍老无力还伴随的仓促的咳嗽,听了就让人心烦。
——她在点评我的作文。
感觉空气中弥漫的都是令人讨厌的气息,第一次觉得语文课是如此漫长,也是第一次自己的作文被说成是“空架子”。下课后越想越不服气,冲进办公室和她理论凭什么她能这么贬低自己的作文。
“不落言筌的筌,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她悠闲地坐在椅子上问我。“这…”我在作文中用了这个词语,现在却不能解释出来,这感觉很糟糕。“是指渔网,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做工的痕迹,你用了这个词,却还犯了这种
错误。”我语塞,竟然真的找不出话来反驳。而她接着说:“写作最忌讳的就是刻意用华丽的词藻堆砌来修饰文章,这些词藻能显示你拥有丰富的词汇量,但就像木偶,空有华丽光鲜的外表,里面却毫无生气可言。”对于她的评论我无话可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之而弥高钻之而愈坚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读后感
陈英水
2010-10-5
一、内容梳理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本书共分“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的多方面性”和“道德性格的力量”三编。作者提出了作为独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认为教育学的基础是哲学与心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性格力量。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与《教育学讲授纲要》中,后者是前者的补充与具体化。在这两本著作中,赫尔巴特提出了作为独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他认为教育学的基础是哲学与心理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五个道德观念上,即内心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仁慈的观念、正义的观念和公平的观念。他把实现这种教育目的的手段分为三种,即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
管理的目的在于对儿童进行外部的领导,维持教学与教育的秩序,为实施教学与教育创造条件。他写道:“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权威和爱。他认为教育者应在儿童心目中树立权威形象,受到他们的爱戴。树立权威的关键在于卓越的智慧;而受到爱戴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己要爱儿童,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
赫尔巴特认为要使知识影响道德品格的培养,学生必须对知识发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产生坚强的行为意志。这种兴趣还必须是多方面的、平衡的,这样道德的培养才能是多方面的、平衡的。所以教育性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平衡的多方面兴趣,使他们形成思想范围。多方面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与同情的兴趣,对事物的联系与规律性的思辨的兴趣,对真、善、美的审美兴趣。经验的兴趣包括同情的兴趣包括对人的同情兴趣、对社会的兴趣和对宗教的兴趣。
赫尔巴特指出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是注意与统觉,即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必须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
教育性教学的途径是分析教学与综合教学。分析教学是从学生及其经验出发进行的,即将学生的杂乱经验分析为各种组成部分或因素。而综合教学是从材料与提示出发展开的,即将学生的一些部分的认识概括成整体、系统。这种教学都以学生的专心与审思为基础。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清楚”与“联合”,通过审思达到“系统”与“方法”。清楚、联合、系统和方法在赫尔巴特看来乃是教学过程的四个主要阶段,或者说教学的四个主要环节。“清楚”指教师讲述教材,讲新观念分析出来深入研究;“联合”指通过师生谈话,将新旧观念联系起来;“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方法”指通过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心的场合。
教育的第三个阶段就是训育。赫尔巴特指出训育是一种持续的诱导工作,它通过交际、榜样、启发使学生直接得到积极的发展。训育就是要直接与间接陶冶儿童的性格,在儿童身上培养一种有利于教学的心理状态。训育的措施可以是抑制、惩罚、赞许和奖励。
综上所述,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学体系是一个比较严密的体系。
由我国知名教育学者、德国教育专家李其龙先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4月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相比于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的同名译本,除更加精致、准确以外,还增添了有关赫氏对《普通教育学》的自我说明、雅赫曼对《普通教育学》的批判书评以及赫氏的犀利回击。于一攻一守中,展示出了雅赫曼与赫氏两位思想碰撞之激烈程度,以及由之而产生的智慧的火花,读后耐人寻味,收获颇多。
二、读后感
西方教育史上,在教育学由散乱的教育学思想逐渐系统化,直至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历程中,有三本著作可以称得上是里程碑。第一本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它系统阐述了古希腊、罗马的教育思想,但因写成之后即束之高阁而差点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第二本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它标志着教育学
的诞生;而第三本就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
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精心构建了科学的教育学框架。首先他叩开了教育学科学化之门——将教育学建基于哲学、心理学。
正如其所写的“教育学作为一种教育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而教育目的问题是《普通教育学》中所主要论述的,虽然“从教育的本质来看,统一的教育目的是不可能产生的”。
但综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赫氏心中的教育目的有两层:一层是必要的目的,这可以通过他将德育置于极高的位置看出,实际上他所认为的教育的必要目的应该是培养“真正善良的人”,即符合五种道德观念;另一层是可能的目的,即促进人全面的成长,这一目的与其心理学思想联系紧密。其次他在书中阐述了教育存在价值之基础———教育对象的可塑性。作为《普通教育学》的补充与具体化的《教育学讲授纲要》绪论中的第一条就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就是学生的可塑性”,赫氏认为人不分阶级、地位,都具有可塑性,而且教育必须使每一个人养成学习的习惯,使人成为社会栋梁之才,这实际上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同髓。
以上所写主要是这两本著作所构建起的教育学框架之基础或理念,囿于框架之中的则主要有三部分:学校管理论;教学论;德育论。
《普通教育学》把学校管理尤其是儿童管理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即教育之中,管理必先行。管理要放在整个教育过程之前,作为一项独立的任务,但是它不等于教育过程本身,而是顺利进行教学和道理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管理建立了外部的秩序,教育才能得以顺利进行。管理制止了儿童的盲目冲动及烈性的发展之后,就可以开展教学了。
教学必须以兴趣的多方面为基础,根据对兴趣与注意规律的观察,《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三种教学方法:单纯提示的教学;分析教学;综合教学。在开展教学之前必须知晓学生的已有经验,或者通过摆出与即将展开的教学有关的各种物体,让儿童触摸、摆弄来获得过渡性经验,这与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有异曲同工之处。
德育在书中实际上是处于最高位置,德育以教学为载体,谓之“教育性教学”。《普通教育学》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会鉴赏(美、高尚等)及对人类的同情(利他、勇敢等)。赫氏为德育设立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形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这五种道德观念。
将《普通教育学》纳入历史的轨道来考虑,其中对管理的“钟爱”;对自然教育的“反感”;对知识教学的“强调”等都成了其后许多教育家反对的对象。后人在梳理教育史时通常将赫氏归到主知主义教育流派之中,更有少数人将其教育思想视作应试教育的始作俑者,这是有失偏颇的。例如,有人在批评赫氏只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灌输,而不注重创设情境。实际上并非如此,他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在教学生探讨鉴赏美时,为了将美从一系列与美无关紧要的现象中揭示出来,不是通过口头传授、直接揭示,而是通过取一灌木或花朵,从中除一枝或一花瓣,来创设情景让学生从生动贴切的情景中学会鉴赏美。
正如赫尔曼·诺尔在1948年的格庭根教育学大会上所说的,教育学派在赫尔巴特之下的几代逐渐变得僵硬起来,丧失了其缔造者所具有的强烈冲动,而埋没于技术和纯粹的陈规俗套之中。而今天的人们总喜欢追根溯源,寻求问题之“症结”,仿佛就教育程式化、僵化问题的每一次上溯,总能在赫尔巴特身上———于《普通教育学》之中找到“问题之根源”。
然而世人任何过分的质疑或谴责,都不能惊动静静地躺在阿尔巴尼亚公墓中的赫尔巴特之丝毫。社会需要进步,教育需要前行,尤其是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我们所应该做的是从赫氏宽泛而深厚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所需,以之为“剑”、“鉴”。以之为“剑”,才能披荆斩棘,奋进不已;以之为“鉴”,才可反省自我,勿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