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环境承载力与压力的计算——以武汉市为例

合集下载

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及应用

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及应用

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及应用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或者负荷量,它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概念。

环境承载力理论是基于生态学和环境学的科学方法,旨在评估一个地区对人类和自然资源的尺度限制,同时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承载力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1. 环境承载力的理论方法:(1)生态学——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学和环境学探究的核心问题,因此生态学作为环境承载力理论的重要基础,进行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研究,为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2)统计学——在环境承载力研究中,统计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数据收集、分析、模型构建及预测等方面,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定量分析。

(3)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技术可以以地理信息为基础,从多个维度分析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实物因素、自然因素及人口分布及工业分布等,可以对环境承载力进行空间模拟、多角度的分析、空间数据分析等。

2. 环境承载力的应用:(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人口数量、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因此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规划需要在保证环境承载力基础上,合理规划城市人口数量、土地分配、聚集区、城市细节、城市交通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管理——生态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多个因素,以促进生态平衡。

环境承载力理论可以辅助管理人员确定自然资源的经济和环境价值,建立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推动实施生态保护政策。

(3)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考虑资源的开发技术、资源种类、资源开发数量等多个因素。

环境承载力理论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之间达成平衡。

总之,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在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同时,在环境保护中,我们需要重视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应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消耗资源,以保护环境和人类的未来。

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
1
Rl
0
i 1
i 1
Ql 表达土地环境容量; Se 表达土地环境资源总量; Ml 为每公顷土地旳土壤重量2250000kg ; Bli 表达第i种污染物旳原则值; Bli0 表达第i种污染物旳本底值; Cli0 表达第i种污染物旳同化能力; Rl0 表达其他非主要污染物占污染物总量旳比率
应用一
国家有关总量控制旳要求
• 我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到2023年,二氧化硫和化 学需氧量排放得到控制,要点地域和城市旳环境质量有所 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 全。
• 我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到2023年,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明显降低;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 障,水质大幅提升;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 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恶 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 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
旳环境承载量和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能够被应用于环境
规划,并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成为从环境保护方面规划将
来人类行为旳一项根据。
指标体系例一环境容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造
目的层A
环境承载力A
准则层B
自然资源容载力指标B1 社会经济容载力指标B2 容载力可连续指标B3
指标层C
协调发展度指标13 饱和度指标C12 潜力度指标C11 优势度指标C10
水环境容量基本特征
• 资源性 水环境容量是一种自然资源—能容纳一定量旳污染物也能满足人 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旳需要;水环境容量是有限旳可再生自然资源。
• 区域性 受各类区域旳水文、地理、气象条件等原因旳影响,不同水域对 污染物旳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能力存在明显旳差别,造成水环境容量有 明显旳地域性特征。

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彭威;陈明;袁胜平;金清霞;冯群超【摘要】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确定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的定量指标,进而构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包括城市生态支持力模型、城市生态压力模型、城市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综合评价了2005-2014年武汉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2005-2014年,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综合水平先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保持稳定,然后下降到很低的水平,最后有缓慢回升的趋势.其中,2005-2010年,武汉市生态承载力综合水平稳定在一个良好状态;2011-2014年,生态承载力表现为超负荷,随后武汉市积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生态系统得到一定修复,生态承载力有了回升的趋势.%Taking Wuhan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P-S-R (Pressure-State-Response) model, the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of the ecological capacity in Wuhan city was determined,and then the urban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model was build, including urban ecological support model,urban ecological pressure model,urban ecological capacity model. The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model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ecosystem in Wuhan form 2005 to 201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from 2005 to 2014,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uhan was sta-ble in a good state,then dropped to a very low level,and finally had a tendency to rise slowly. From 2005 to 2010,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uhan was stable in a good condition. From 2011 to 2014,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howed overload,then Wuhan actively changed the mode of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djuste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ecological system was fixed,an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had a tendency to rise.【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7)003【总页数】6页(P36-40,80)【关键词】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可持续发展;武汉市【作者】彭威;陈明;袁胜平;金清霞;冯群超【作者单位】青海锦西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西宁810001;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西宁810000;青海锦西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西宁810001;咸宁市城市管理局,湖北咸宁437100;湖北大学,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在一个区域正常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协调关系的可持续承载,是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以及自我发展的能力,并且是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

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及应用实例

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及应用实例
2 0 1 4 年7 月
J o u n r a l o f G 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绿 色科 技

第 7期
环境 承载力分析方法及应 用实例
王同 桂 , 肖剑波
( 1 . 重庆 市主要 污染物排 放权 交 易管理 中心 , 重庆 4 0 1 1 4 7 ; 2 . 重 庆大 学 环境科 学 系, 重庆 4 0 0 0 4 4 )
作者简介 : 王 同桂 ( 1 9 8 1 一) , 女, 湖北十堰人 , 工程师 , 主 要 从 事 排 污 权 交 易 方 面 的管 理 和研 究 工 作 。
高 度 地 重视 , 严格把控农 药 、 化 肥 的 使 用 量 。化 肥 促 进
生产设备 、 生产技术 、 专 业 人 员 等 。 发 达 的 科 技 和 先 进 的管理方式 , 才 能 实 现 农 业 的现 代 化 。尽 量 减 少 农 药 的 使用量 , 节约化肥 , 促 进 农 业 向着 绿 色 的 方 向发 展 。
出生 态恢 复 力 在 承 载 力 表 述 中的 重 要 作 用 ; 王 家 骥 等 和
高进 喜 先后 提 出 生 态 承 载 力 的 不 同概 念 , 使 承 载 力
变化的前提下 , 一 定 时空 范 围 的环 境 系 统 在 资 源 供 给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5 — 1 4
生长 和提高产量 , 施 用 适 度 的 化 肥 可 以保 证 农 产 品早 期 的生 长状 况 。农 药 在 早 期 的 种 子 、 初 期 的幼苗 、 终 期 的 成熟都是 至关重要的 , 不 过 过 多 农 药 的农 产 品给 食 用 者 的生 命 带 来 隐 患 。 3 . 3 提 高执 法力 度

如何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

如何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

如何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摘要: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获批,使武汉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开路先锋。

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特点及其发展定位的基础上,阐述了“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进一步指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两型社会”的申报获批,武汉将被推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前端,既要有效节约资源、保护好环境,又要做到经济可持续发展。

武汉城市圈得“中”独厚,资源丰富,是一个重工业和制造业相对集中的老工业基地。

因此,率先进入“两型社会”建设,不仅对于武汉及周边城市,而且对于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点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

虽然同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武汉城市圈与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成渝截然不同。

浦东新区是政府体制改革创新的探路者,滨海新区担当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引擎,成渝试验区则是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最大试验田。

而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以“两型两化”为核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目的在于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体现在:一是建立“两型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建立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三是建立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四是建立创新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第五节 武汉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分区案例

第五节 武汉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分区案例
(1) 岩溶及岩溶地面塌陷 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分布有近东西向条带状隐伏碳酸盐岩(石炭系上统黄龙组灰岩、 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灰岩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灰岩),且多呈紧闭型褶皱,厚度均不大。 岩溶较发育的地层以栖霞组中~厚层灰岩为主,其次为黄龙组和大冶组灰岩。岩溶发育 的深度从基岩面直至-100m以内,最深者达-127.5m;其间可划分为3~5个溶洞层,每层 溶洞高度0.5~10.0m不等;局部岩溶连通性较好,特别是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不整合接 触部位。当碳酸盐岩上覆第四系松散砂土,且碳酸盐岩与土层接触面附近地下水动力条 件发生改变时,易造成岩溶地面塌陷。规划区内已发生12起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且 大部分集中在沿长江一带。
25
四、地震破坏效应评估及抗震地段划分
(一)地震破坏效应评估
2、软土震陷评估 软土震陷是指在地震作用下,软弱土层塑性区的扩大或强度的降低而使建
筑物或地面产生附加下沉。软土震陷评估方法分为定性、半定量和定量三种方 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条文说明列入的评估方法为代表 性的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根据唐山地震经验提出软土震陷临界承载力和剪切波 速(见表4)。由于软土震陷机理复杂、难以定量预测,《软土地区工程地质 勘察规范》(建标[1992]79号)半定量给出了震陷量(表5)。软土震陷定量 评估方法主要有:分层总和法[4]、应力锥简化计算方法[5]、软化模型法、应 力路线简化计算法[6]等,但均不十分成熟,实际应用不多。
含水岩组 全新统孔隙上层滞水含水岩组
全新统孔隙潜水含水岩组 全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岩组 上更新统孔隙承压含水岩组 上第三系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岩组 白垩~下第三系裂隙承压含水岩组 三叠系下统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碳酸盐岩裂隙岩

两型社会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武汉市青山区为例

两型社会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武汉市青山区为例
道路 , 步实现改造 升级 , 逐 成为武汉城市 圈“ 型” 会建设 的 两 社
工序 串联作业 、 协同( 集成 ) 运行 , 生产出产品 、 副产品 。这 些产 品在 用作生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料或生 活资料 的同时 ,产生大量 的排放 物 、 废 弃物 。在国民经济 中, 流程制造业消耗大量的 自然 资源 , 在制造 产品 的过程 中伴随着大量的 各种不同形式的排放物 , 由此 带来 大量的环境负荷 。与此 同时 , 流程制造业存在着减 量 、 再利用 、
材工业都属于典型的流程工业。如冶金 、 化工 、 建材 、 石化 、 造纸 等流程制造业 的生产过程均 表现 为 : 输入源 头是大宗的 自然资
源, 如矿物 、 生物 、 、 水 空气 等。这 些资源 、 能源通 过功能不 同的
青 山作为全国著名的钢铁基地和老 工业区 , 如何在推 进钢 铁、 石化 、 环保 等优势产业 发展 、 保持经济 发展 优势的 同时 , 有 效地 突破环境 、 资源 限制“ 瓶颈 ”创造性 地将循环经 济理 念运 , 用于青 山的实 际 , 用循环 方式推动重化工集聚 区走新 型工业化
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 利用基础上 , 清洁 把 生产 、 资源 综合利用 、 可再生能源开 发、 产品 的生态设计和 生态
会 改 革 试 验 实施 方 案 ” “ 年 行 动 计 划 ” 确 定 将 青 山 区循 环 和 三 ,
在不 同国家 、 同地 区及 其不 同的 经济发 展阶 段 , 实施 不 在 循环经济的过程 中 ,3 ( “R”减量化 、 再利用 、 再循环 ) 的权重是不 同的 。在 中国 当前的情况下 , 首先应该着重实现各行各业 ( 特别
开路先锋 ,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压力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个人生活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

了解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我们应对压力、维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压力的基本概念,探讨压力的来源和影响,并阐述常用的压力计算方法。

一、压力的概念压力是指某个物体或系统所受外界作用力的大小。

在物理学中,压力可以用公式P = F/A来表示,其中P代表压力,F代表作用力,A代表受力面积。

压力的单位通常用帕斯卡(Pa)表示。

在心理学中,压力是指人在面对外界环境时所产生的身心紧张状态。

这种紧张状态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压力可以来源于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经济压力等方面。

二、压力的来源与影响1. 工作压力:工作中的压力通常来自工作量的增加、工作目标的压力、工作责任的增加等。

长期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身体健康问题。

2. 生活压力:生活中的压力源于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家庭关系、经济问题、健康问题、个人目标等。

个人应对不良生活事件和处境的能力将决定他们是否感到压力。

3. 人际关系压力:人际关系中的紧张、冲突和矛盾也会给个人带来压力。

无论是家庭关系、友情还是职场关系,人际关系压力都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产生负面影响。

4. 心理压力:个体内心的压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压力来源。

自我期望、自我认同、个人目标的达成等都可能给个人带来压力。

加强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能力可以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压力对个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身体上,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失调、睡眠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

心理上,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因此,了解并应对压力对个人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三、压力的计算方法1. 气体压力计算:在物理学中,气体压力可以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来计算,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气体体积,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气体的温度。

根据这个方程,可以通过已知的气体参数计算出压力的值。

环境承载力原理的应用实例

环境承载力原理的应用实例

环境承载力原理的应用实例1. 环境承载力原理简介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或者经济活动的规模。

环境承载力原理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系统条件下,该生态系统能够忍受或者容纳的最大人口或经济活动规模。

环境承载力原理是环境科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城市环境承载力的应用实例城市环境承载力是指城市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或者经济活动规模。

以下是一些城市环境承载力的应用实例:•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通过科学地规划城市用地,可以优化城市环境承载力。

例如,合理划定工业区、商业区和居住区的位置,避免环境污染物的扩散,保护城市绿地和生态系统。

•节约能源资源:通过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力。

例如,推广使用节能灯、低碳交通工具和能源管理系统,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

•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水资源,建设生态公园和湿地保护区,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城市的环境承载力。

•实施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利用和污染减排的经济模式。

通过推行循环经济,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城市的环境承载力。

3. 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应用实例生态系统承载力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或者生态过程的规模。

以下是一些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应用实例:•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承载力的重要方面。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和恢复生态系统,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关键要素。

通过科学地管理水资源,例如实行河道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

•土地保护与恢复:土地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地的保护与恢复对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至关重要。

例如,进行森林复育、草地恢复和湿地保护,可以增强土地的生产和保护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关于环境承载力概念的例子

关于环境承载力概念的例子

关于环境承载力概念的例子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特定地区能够容纳的人类和自然系统的数量和活动水平的最大值。

这个概念对于城市规划、国家发展和生态保护都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环境承载力概念的例子。

一、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对于人口数量的限制是很明显的。

例如,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如非洲部分地区、沙漠区域等,只能容纳极少的人口。

而一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较为适宜人口增长。

但即便是这些拥有优越资源的国家,也必须谨慎控制人口增长,以确保资源的持续使用。

二、资源生产
环境承载力也会对资源生产造成限制。

例如,一些地区由于土地贫瘠,无法保证农作物的可持续生产,只能依靠引入大量外来食品。

而一些地区的空气、水质等环境条件适宜生产某种特定资源,如水果、奶制品等。

三、生态系统
环境承载力对于保护生态系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平衡和气候维持。

例如,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依存于其他
环节,而其中一环断裂,就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同时,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也会破坏生态系统,加大环境承载力的负担。

四、城市规划
环境承载力对于城市的规划非常重要。

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的土地、水、空气等环境资源短缺,城市内的污染问题使城市的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因此,应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加强环境保护,以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环境承载力是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前提。

只有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城市环境压力与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城市环境压力与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城市环境压力与承载力分析及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面临着愈发复杂的压力和挑战。

作为城市的基本特性,城市环境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城市环境压力与承载力的分析及评价,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环境的压力城市环境的压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垃圾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垃圾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中的重要问题。

在垃圾的管理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很多困难。

如何有效地清理和处理垃圾、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城市交通城市交通问题早已被大家所诟病。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交通问题也逐渐加剧。

城市拥挤的交通是城市经济、生活中的瓶颈之一。

3、污染城市污染问题是城市环境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城市生活、交通、运输等各种活动都会产生各种污染。

城市污染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4、城市绿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城市环境中的绿地、公园等绿色空间也逐渐减少。

城市绿化不仅能够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好的休闲、娱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环境对社会人口所带来的压力。

5、城市用水城市用水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问题。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和生产活动等,都对城市用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水的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城市环境的承载力与城市环境压力相对的,便是城市环境承载力。

城市环境承载能力是指城市在长期的经济、人口增长和城市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能够承受和提供优秀的服务。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城市的草坪、花坛、公园等都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不仅能优化城市环境,也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城市交通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生活中最为基本的服务之一,在城市环境承载力中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承载力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结构或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或压力。

要计算承载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用上一系列的公式和方法。

咱先来说说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这就好比盖房子,地基要是不牢固,房子可就危险啦!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或室内土工试验来确定。

常见的计算公式有:fa=fak+ηbγ(b-3)+ηdγm(d-0.5) 。

这里的“fak”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b”“ηd”是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γ”是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b”是基础底面宽度,“d”是基础埋置深度,“γm”是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举个例子吧,我之前参与过一个乡村小学的建设项目。

那地方的土质条件不太好,所以在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时候,我们可费了不少心思。

当时,我们对土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量各种参数,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数据代入公式里。

那几天,整个团队都紧张得不行,就怕算错了一点儿,影响到学校的安全。

好在最后计算结果还算理想,我们也顺利完成了地基的施工。

再说说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桩基础在高层建筑和桥梁工程中经常用到。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以通过静载试验确定,也可以按下面的公式估算:Ra=Quk/K ,其中“Ra”是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uk”是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是安全系数。

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桥梁工程中,为了确定桩基础的承载力,我们在施工现场进行了长时间的静载试验。

那试验的设备可复杂了,一堆仪器连着桩,时刻监测着数据的变化。

大家都守在旁边,眼睛紧紧盯着那些数据,心里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

对于梁的承载力计算,那也有不少门道。

比如说,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是:M≤α1fcbx(h0-x/2) 。

这里面,“M”是弯矩设计值,“α1”是系数,“fc”是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是梁的截面宽度,“h0”是梁截面有效高度,“x”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曾经在一个厂房的建设中,因为梁的设计不合理,导致计算出来的承载力不够。

武汉岩土承载力标准值20030115

武汉岩土承载力标准值20030115

武汉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办公室关于确定“岩土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性指标及桩周土的摩擦力、桩端阻力特征值”的通知各勘察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1月月10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于2002年12月日废止。

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日前正处于最后的报批阶段,其中的“附录E-附录F”已经通过专家审定,确认附录E-附录F表中数值不会再作修改。

为了解决岩土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指标及桩周土的摩擦力、桩端阻力特征值目前暂时无法确定、而设计单位按照新的设计规范需要使用特征值的矛盾,经研究决定,在湖北省地主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正式颁布之前,凡在武汉地区承担的不需要进行变形验的丙类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其岩土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指标及桩周上的摩控力、桩端阻力特征值暂时可参照即将发布的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中的“附录E-附表F”(附后)中的数值确定。

二00三年一月十五日附录E 岩土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性指E.01岩土承载力特征值1 根据野外鉴别结果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应符合表 E.0.1-1、表E.0.1-2的规定:注:1. 对强风化岩,当含泥量(风化残积土)较少时,取表中上限值,反之取下限值;2.对中风化、微风化岩,当节理不发育、整体性较好时,取表中上限值,反之取下值。

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骨架颗粒空隙全部由中砂、粗砂或硬状态的粘性或稍湿的粉土所充填;2.当粗颗粒为中风化强风化时,可按其风化程度适当降低承载力,当颗粒间呈半胶结状时,可适当提高承载力。

2 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应符合E.0.1-3~表E.0.1-12的规定:表E.0.1-3 粉土承载力特征值f(kpa)注: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表E.0.1-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kpa)注: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表E.0.1-5 新近沉积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kpa)表E.0.1-6 老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w l2.本表仅适用于静力触探贯入阻力P s≥3.0MPa的土。

承载力计算说明范文

承载力计算说明范文

承载力计算说明范文承载力是指材料、结构或设备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或负荷的能力。

在工程设计、建筑结构、机械设备等领域中,承载力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相关内容。

一、承载力的概念和分类1.承载力的概念:承载力是指材料、结构或设备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或负荷的能力。

它是工程设计的基础,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依赖于承载力的计算。

2.承载力的分类:承载力可以分为静态承载力和动态承载力两种。

静态承载力是指材料、结构或设备在静止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或负荷的能力;动态承载力是指材料、结构或设备在动态加载或振动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或负荷的能力。

二、承载力的计算方法1.材料的承载力计算:材料的承载力计算一般根据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来进行。

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或变形能力;稳定性是指材料在受力时不发生失稳或破坏的能力。

2.结构的承载力计算:结构的承载力计算一般根据结构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来进行。

稳定性是指结构在受力时不发生失稳或破坏的能力;强度是指结构在受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或变形能力;刚度是指结构在受力时的刚性程度。

3.设备的承载力计算:设备的承载力计算一般根据设备的强度和稳定性来进行。

强度是指设备在受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或变形能力;稳定性是指设备在受力时不发生失稳或破坏的能力。

三、承载力计算的步骤和方法1.确定荷载和载荷组合:首先需要确定施加在材料、结构或设备上的荷载以及各种荷载的组合方式。

荷载可以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载荷组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计算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应力应变关系,计算材料在受力时的强度和稳定性。

可以根据强度理论、应力分析和强度设计等方法进行计算。

3.计算结构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根据结构的特性和应力应变关系,计算结构在受力时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

可以根据结构力学理论、有限元分析和结构设计等方法进行计算。

高考地理知识库环境承载力

高考地理知识库环境承载力

高考地理知识库环境承载力
高考地理-知识库-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又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弃物。

对于人类活动来说,环境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活动的需要提供支持。

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当今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的表现。

环境承载力作为判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是否协调的依据,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体现在一定时期、一定状态下的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衡量和评价的,它是该区域环境结构和功能的一种表征;主观性体现在人们用怎样的判断标准和量化方法去衡量它,也就是人们对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分析具有主观性。

区域性和时间性: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和时间性是指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 期 : 0 1—0 21 3— 1 2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西 大 厂 矿 区环 境 污 染 与 人 体 健 康 研 究 ( 目批 准 号 : 0 6 0 4 国 广 项 4 8 12 ) 作者简介 : 鹏 , , 南人 , 士 , 究生态环境学 . 宇 男 河 博 研
以上 四种相对 承载 力分别 从不 同角度 反 映研究 区相对 于参 照区 的承载力 , 四者 相互 独立 , 需要将 四 者综 合在一起 才 能全 面反映研 究 区的相对 承载力 。综 合 的方 法有 算术 平 均 和几 何 平 均两 种 , 两种 方 这
法在原 理上都 是通 过权重 将 四种相 对承载力 结合 在一起 , 并无 实质 差别 , 这里采 用几 何平 均法计 算相 对 综合 承载力 ( ) 其计 算公 式 : XI ,
计算 , 难 收集 到所有 资 源 的数据 , 人均 耕地 面 积作 为 各 种 资源 的 代表 , 因是 :1 数 据 易 得 ; 2 耕 很 用 原 () ()
地 是最 基本 的资 源 。 4 』
不 同环 境要 素容 量 的量 纲不 同 , 难 直接 将其 综合 在 一起 ; 外环境 要 素 的容量 不能 反映 人类 为保 很 另
度。 1 1 4 相 对 技 术 承 载 力 的 计 算 模 型 ..
相对 技术 承载力 反映 的是研 究 区与参照 区之 间技术 的互补 能力 , 其计 算公式 是 :
Po XT =
×E

() 4
式中: XT 为研究 区 的相 对技 术承 载力 ; 为参 照 区的技 术水 平 ; 为研究 区 的技 术水 平 。 E E 1 15 相 对综合 承载 力的计 算模 型 ..
为 了计 算研 究 区域 与外 界 的环境 承 载力 和压 力 的交 换量 , 以及 研究 区域 内的经 济发 展 、 术进 步转 技 化 的环 境 承载力 的 量 , 引入 相对 环境 承 载力 和相 对环 境压 力 的计算 思 路及 方法 , 以武 汉市 为例 说 明其 并
应 用过 程 。
究 区域 自身 的绝 对环 境承 载力 和 压力 ¨ , 能 反映研 究 区域 内社 会 一经 济 系统 对 资 源 和环 境 容 量 的需 它
求量 及 环境 系统 满 足这种 需 求 的能力 , 存 在两 点 不 足 : 1 否 定研 究 区域 的 开放 性 。研 究 区域 内外 但 () 存 在着 物质 、 能量 、 息 的流 通 和交换 , 究 区域 内外 必然 存在 环境 承 载力 和压 力 的流通 与交 换 。( ) 信 研 2 不
相对资 源承 载力反 映 的是 研究 区与参 照 区之间资 源 的交 换 , 计算 公式 是 : 其
X = Z

J F z 0×
6 i O

() 1
式 中 1 Z为研究 区的相对 资源承 载力 ; 。为参照 区 的人 口 ; 参 照 区的第 i 资 源 的数量 ; X P Z。 为 种 Z 为研
容量 。
1 1 3 相对 经济 承载 力的计 算模型 .. 相对 经 济承载 力反 映的是 研究 区与参 照区之 间经 济 的互 补能力 , 计算公 式是 : 其
X 面I E ×G P 0 D

() 3
式 中: E 为 研究 区 的相 对经 济承 载力 ; D 为参 照 区的经 济 发展 程 度 ; DP为 研究 区 的经济 发 展程 X G P G
1 相 对 环 境 承 载 力 与 压 力 的计 算 思 路 和模 型
1 1 相 对 环 境 承 载 力 的 计 算 思 路 和 模 型 .
相 对 环境 承载 力 和压力 的依 据 : 技进 步和 全球 一 体 化使 一 定 区域 内 的人类 活动 对 该 区域 内环 境 科 系统 的依 赖性将 越 来越 低 , 以依靠 该 地发 达 的经 济和先 进 的技 术从 外界 输入 环境 承 载力 、 出环境 压 可 输 力 来补 偿本 区域 环 境承 载力 的不足 , 用该地 的环 境承 载 力 换取 经 济 发 展 和技 术 进 步 ; 或 自然 资 源 、 自然 环 境与 经济 、 技术 之 间 可 以相互 补充 。
算 公 式 。 以 武汉 市 为 例 说 明 相 对 环 境 承 载 力 和 压 力 的计 算 。 相对 于 湖 北 省 和 全 国 , 汉 市 的 相 对 环 境 状 态 分 别 为 武
盈 余 和 超 载 。原 因 是 : 对 于 湖 北 省 , 汉 市 的 相 对 技 术 承 载 力 、 对 经 济 承 载 力 、 对 环 境 容 量 的盈 余 大 于 相 对 相 武 相 相
护 环境 所付 出 的努力 。计 算 相对 环境 容量 时 , 用环 保投 人代 替各 种 环境要 素 的容 量 , 因是 : 1 环保 投 原 ()
入反 映 人类 主动 提 高环境 容 量 的能力 与意愿 , 是提 高 环境 容 量 的有 效 途径 ; 2 避 免各 环 境 要 素容 量 量 ()
究 区第 i 种资 源 的数量 。 1 1 2 相对环 境容 量的计 算模 型 ..
相对环 境容 量反 映的是 研究 区与参 照 区之 间环境 容量 的交 换 , 其计 算 公式是 :

X = ∑ o H r ×J
‘ On
() 2
式 中 : H 为研 究 区的相对 环境 容量 ;。为参 照区第 种 环境 要素 的容量 ; 为研究 第 种 环境要 素 的 X J
纲 不 同而难 以综 合 。
国 内生 产总 值 ( P 最能 反映 经济 实力 , 均 G P又最 能说 明经 济发 展质 量 , G P和人 口数 计 GD ) 人 D 用 D
利用 率 、 少污染 的排 放 , 济 、 术与 资源 、 境容 量一 样 也是 承载 力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因此 , 减 经 技 环 相对 综 合环 境承载 力包 括 : 对资源 承载 力 、 相 相对 环境 容量 、 相对 经济承 载力 、 相对技 术 承载力 。
1 1 1 相 对 资 源 承 载 力 的 计 算 模 型 ..
第 2期
宇 鹏 , : 对 环 境 承 载 力 与 压 力 的计 算 — — 以武 汉 市 为 例 等 相
・ 3・ 6
2 实 例 — — 武 汉 市 的相 对 环 境 承 载 力 与压 力
2. 参 数 选 择 1
资 源种类 很 多 , 括 土地 、 源 、 资源 、 食等 。计 算 相 对 资 源承 载 力 时 , 果对 所 有 资 源都 进 行 包 能 水 粮 如
量 、 济 和 技 术 是 可 以相 互 弥补 彼 此 的不 足 。为 了 能 定 量 地 计 算 区 域 内 外 承 载 力 和 压 力 的 流 通 和 交 换 , 经 以及 区 域 内 的资 源 、 境 容 量 、 济 和 技 术 之 间 的互 补 性 , 文 明确 了相 对 环 境 承 载 力 与 压 力 的 计 算 思 路 , 立 了 相 应 的 计 环 经 本 建
关键词 : 对环境 承载力 ; 对环 境压力 ; 相 相 环境 容 量
中图分类号 :3 ; 2 X 2 U1
文献 标 识 码 : A
关 于环 境承 载力 和环 境 压力 的概 念 与计算 已有 大量 的 研究 , 些 研 究 成果 已在 区域规 划 等 实 践 中 这
应 用 。这些 研究 和 实践 的思 路是 : 研究 区域 作 为一 个封 闭 的系统 , 计算 研究 区域 内环境 承载 力及人 将 仅 类 活动 产生 的环 境压 力 , 通过 比较两 者数 值 的大 小 , 断 研究 区域 的环 境状 态 。这种 思路 实质 是计 算研 判
XI= X ・X ・XE ・X
a + b + c+ d = 1
() 5
1 2 相 对环 境 压 力 的计 算 思路 和模 型 .
用环境 压力 反 映使用 的资源 量和 污染物 的排放 量 , 由于各 种资源 和污 染物 的量纲不 一致 , 很难 直接
计算 出环 境压力 。两个区 域相对 比时 , 环 境压力 与两 区域 的人 口数 量成 正 比 , 以用 研究 区域 的人 口 其 可 数 ( 实) 间接衡 量其相 对于参 照 区的环境 压力 。另 外 , Ⅺ 来 前文 确 定 的相 对 环境 承 载力 的量 纲都 是 人 口
J n 2 1 u .0 1
Vo . NO. I 28 2
第 2 8卷 第 2期
文 章编 号 :0 2 7 3 2 1 )2—0 6 —0 1 0 —8 4 ( 0 1 0 01 5
相 对 环 境 承 载 力 与 压 力 的 计 算
— —
以 武 汉 市 为 例

鹏 李 健 雄 ,
数 , 人 口数 作 为 研 究 区 的 环 境 压 力 , 能 直 接 比较 研 究 区 的 相 对 环 境 承 载 力 和 相 对 环 境 压 力 。 以 就
1 3 相 对 环 境 状 况 的 判 断 标 准 .
相 对环境 状况 的判 断标准 : >x 实为盈余 状态 ; I XI , X <x, 为 超载状 态 ; I 实 X =Ⅺ 实 临界状 态 。 为

6 ・ 2
广 西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自
第 2 8卷
相对 环境 承载力 的计算 思路 : 以包 含研究 区 的更 大 区域作 为参 照区 , 算 出研 究 区相对 于参 照区 的 计
各种 类 型相 对环 境承 载力 , 将各 种类 型相对 环境 承载力 综合 为相对 综合 环境承 载力 , 再 以全 面反 映研究 区相 对于参 照 区的承 载能力 。环境 系统 为人类 提供 资源 和 环境 容量 , 济发 展 和 技术 进 步 能提 高资 源 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