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总量指标课件
合集下载
项目四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课件(共72张PPT) 《统计基础》(高教版).ppt
总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总量指标的 分类,其中重点在于区分标 志总量和单位总量、时期和 时点现象。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4.2.1 相对指标概述
目录
PART 01
相对指标的概念及作用
PART 02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PART 03
相对指标的应用原则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1.按照反映总体Βιβλιοθήκη 容不同划分了解某个班级的情况时
单位总量:班级人数 标志总量:班级总成绩、总年龄、总身高等
考察企业职工的工资情况时
单位总量:企业的职工人数 标志总量:职工工资总额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的区别
1 单位总量反映的是总体规模的大小,而志志总量反映的则是总体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无 名数和有名数。
如果对比的比数和基数 计量单位 相同,那么对比之后的计量单位就被 消除了,对比的结果就表现为无名数。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无名数
一种抽象化的数值,一般以系数、倍数、 成数、百分数、千分数及万分数表示。在计 算相对指标时,如果用来对比的分子指标与 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相同,那么计量单位就 被消除了,对比的结果就表现为无名数。
➢ 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比数的计量单位为“元”,基数 的计量单位为“人”,不能消除,只能保留。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人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人均粮食产量 千克/人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Statistics
统计学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 PPT
具体鲜明地反映事物使用价值量的大小。具体有:
自然单位:按自然状态来量度,如人、台等; 度量衡单位:按度量衡量度,如吨、公里等; 双重单位:两种计量单位以除的形式表示,如人/平方公里等(强度相对
数使用,总量指标不用此计量单位); 复合单位:两种计量单位以乘积的形式表示,如货运量吨公里
旅游人次等;(如2011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26.4亿人次) 标准实物单位:按统一折算的标准来量度,如标准煤等;
16
大家好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
相对 指标
①结构 相对指标 ②比例 相对指标 ③比较 相对指标 ④强度 相对指标 ⑤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静态 相对 指标
⑥动态 相对指标 另:②③④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④带计量单位。
17
大家好
(一)结构相对指标及其计算
结构相对指标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 部分,以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比重或 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的相对指标。通过总 体结构及其结构变化,研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情 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13
大家好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主要内容 ☆ 相对指标的意义 ☆ 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 ☆ 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14
大家好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
★ 相对指标的概念
反映有联系的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
★ 相对指标的特点
⑴表现形式为相对数; ⑵一般不带计量单位; ⑶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无直接关系。
《统计学》课件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1
大家好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意 义和种类;掌握相对指标计算方法及不同作用;熟 练运用相对指标进行现象间的对比分析;能综合运 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统计学基础课件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之比,反映客观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
❖ 作用
1. 反映总体内在的结构特征;
2. 用于不同对象的比较评价;
3. 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 计量形式
1.有名数
2.无名数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 值
结构相对数
100%
总体全部数值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引例:
男性人口的 比重为50.8﹪
女性人口的 比重为49.2﹪
比1980年末的 9.9亿人增加
了28﹪
1999年末我国共有 总人口12.6亿人,其 中男性人口为6.4亿, 女性人口为6.2亿。
人口性别比 为1.03:1
人口出生率 为15.23‰
人口密度为 130人/平方公里
51.52﹪
特 ⒈为无名数,可用百分数或一比几或几比几表示; 点 ⒉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3.用来反映组与组之间的联系程度或比例关系。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3.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数 某一总体的某指标数值
另一总体的该指标数值
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 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按计量单位分
实物量单位
价值量单位
劳动量单位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实物量单位
❖ 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计量单位,有 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标准实物单位等。
1.自然单位 2.度量衡单位 3.复合计量单位 4.多重计量单位 3.标准实物单位
❖ 特点:
▪ 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 总量指标反映了总体的规模信息 ▪ 只有有限总体才能准确计算总量指标
❖ 作用
1. 反映总体内在的结构特征;
2. 用于不同对象的比较评价;
3. 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 计量形式
1.有名数
2.无名数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 值
结构相对数
100%
总体全部数值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引例:
男性人口的 比重为50.8﹪
女性人口的 比重为49.2﹪
比1980年末的 9.9亿人增加
了28﹪
1999年末我国共有 总人口12.6亿人,其 中男性人口为6.4亿, 女性人口为6.2亿。
人口性别比 为1.03:1
人口出生率 为15.23‰
人口密度为 130人/平方公里
51.52﹪
特 ⒈为无名数,可用百分数或一比几或几比几表示; 点 ⒉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3.用来反映组与组之间的联系程度或比例关系。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3.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数 某一总体的某指标数值
另一总体的该指标数值
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 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按计量单位分
实物量单位
价值量单位
劳动量单位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实物量单位
❖ 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计量单位,有 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标准实物单位等。
1.自然单位 2.度量衡单位 3.复合计量单位 4.多重计量单位 3.标准实物单位
❖ 特点:
▪ 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 总量指标反映了总体的规模信息 ▪ 只有有限总体才能准确计算总量指标
统计学基础完整(第4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ppt课件
而工资总额则成了总体标志总量。
2021/4/22
完整版PPT课件
7
(二)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 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 程中的总量指标。如产品产量、产品销售量、工资总 额、粮食产量、人口出生数等
1、时期指标的特点 第一,可以累计相加。时期指标表明现象在一定时 期的活动过程的总成果。若干个时期指标相加,就 得到一个更长时期的累计总量,这些结果仍然是时 期指标。例如,一年的产量,是一年中每天产量的 累计。
2021/4/22
完整版PPT课件
6
2、总体标志总量
是总体各单位的某一数量标志值的综合,它反 映的是被研究总体的总水平或工作总量。例如, 以国有商业企业为总体,所有国有商业企业的 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利税额等指标值就是 总体的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划分,不是 一成不变的,其地位随着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变 化。例如上例,当研究国有职工工资情况时, 则国有商业企业工人数便成了总体单位总量,
强度相对指标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指标有时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从而形成
正逆指标,正指标越大,逆指标越小,说明其强度、
密度、普遍程度越大。
强度相对指标与其他相对指标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同类现象 的指标的对比,如人口密度就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它是同一 个地区的人口数与土地面积两个不同现象之比。
2021/4/22
完整版PPT课件
10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表现一定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数值,有 一定的计量单位,一般分为实物单位、劳动单位 和价值单位。 (一)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规定 的计量单位。它一般有五种:
2021/4/22
完整版PPT课件
7
(二)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 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 程中的总量指标。如产品产量、产品销售量、工资总 额、粮食产量、人口出生数等
1、时期指标的特点 第一,可以累计相加。时期指标表明现象在一定时 期的活动过程的总成果。若干个时期指标相加,就 得到一个更长时期的累计总量,这些结果仍然是时 期指标。例如,一年的产量,是一年中每天产量的 累计。
2021/4/22
完整版PPT课件
6
2、总体标志总量
是总体各单位的某一数量标志值的综合,它反 映的是被研究总体的总水平或工作总量。例如, 以国有商业企业为总体,所有国有商业企业的 职工人数、商品流转额、利税额等指标值就是 总体的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划分,不是 一成不变的,其地位随着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变 化。例如上例,当研究国有职工工资情况时, 则国有商业企业工人数便成了总体单位总量,
强度相对指标
某一总量指标数值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强度相对指标有时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从而形成
正逆指标,正指标越大,逆指标越小,说明其强度、
密度、普遍程度越大。
强度相对指标与其他相对指标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同类现象 的指标的对比,如人口密度就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它是同一 个地区的人口数与土地面积两个不同现象之比。
2021/4/22
完整版PPT课件
10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表现一定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数值,有 一定的计量单位,一般分为实物单位、劳动单位 和价值单位。 (一)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规定 的计量单位。它一般有五种:
大学课程《统计学原理》PPT课件:第五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三,绝对数可以用来研究客观现象的数量 表现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第四,总量指标是计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的基础。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按反映的具体内容的不同分类 (二)按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的不同分类 (三)按计量单位的不同分类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
(一)直接计算法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三、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一)可比性原则 (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三)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运用原则 (四)各种相对指标综合应用原则
第五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目录
1 总量指标 2 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一)总量指标的含义
总量指标,是指统计汇总后得到的具有计算单 位的总和指标,反映被研究对象在一定时期或 时点的规模和水平。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又称 绝对数指标。
绝对数既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和 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也可以表现为 某现象总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数量增减变化 的绝对数。
总量指标的数值都是通过对总体单位进行 全面调查和登记,采用直接计数、点数或 测量等方法逐步计算汇总得出的,如统计 报表中的总量资料和普查中的总量资料, 都是采用这种直接计算法取得的。
(二)推算法
1 平衡关系推算法 2.因素关系推算法 3.抽样推算法
第一节 总量指标
四、应用和计算总量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 2.价值单位 3.劳动量单位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作用
第一,绝对数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 国情、国力,反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 个单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认识的起点。
第四,总量指标是计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的基础。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按反映的具体内容的不同分类 (二)按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的不同分类 (三)按计量单位的不同分类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
(一)直接计算法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三、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一)可比性原则 (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 (三)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运用原则 (四)各种相对指标综合应用原则
第五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目录
1 总量指标 2 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一)总量指标的含义
总量指标,是指统计汇总后得到的具有计算单 位的总和指标,反映被研究对象在一定时期或 时点的规模和水平。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又称 绝对数指标。
绝对数既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和 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也可以表现为 某现象总体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数量增减变化 的绝对数。
总量指标的数值都是通过对总体单位进行 全面调查和登记,采用直接计数、点数或 测量等方法逐步计算汇总得出的,如统计 报表中的总量资料和普查中的总量资料, 都是采用这种直接计算法取得的。
(二)推算法
1 平衡关系推算法 2.因素关系推算法 3.抽样推算法
第一节 总量指标
四、应用和计算总量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 2.价值单位 3.劳动量单位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作用
第一,绝对数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 国情、国力,反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 个单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认识的起点。
总量指标课件
钱 途 无 限 好 ~ ~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 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 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2、作用:是人们认识现象总体数 量特征的起点;是国家实现宏观经 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 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
二、种类
1、按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 数多少)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总和)
课外窗口
总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力,反映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人力、物 力、财力等的基本指标。同时,总量指标还是计算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基础,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总量指标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相对 指标与平均指标的计算结果。因此,总量指标是进行宏观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客 观规律的重要依据。
正确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必须明确各项总量 指标的涵义、范围,分清它与有关指标的界限。例如,在考察国民生产总值、国 民收入等时,只有明确它们各自的涵义与范围才能正确运用这些指标来进行分析 。
其次,不同种类的实物总量指标的数值不能加总,只有同类现象才能计算实 物总量。石油产量与电视机产量显然不能加总,而同为农作物的小麦产量与棉花 产量也不可混为一谈。
最后,同类现象成统一的计量单位。
2、按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⑴时期指标的特点: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成正比;时期数值是 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 ⑵时点指标的特点: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相加没有实际 意义;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 系;时点数值只需间断计数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的实物计 量单位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 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 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2、作用:是人们认识现象总体数 量特征的起点;是国家实现宏观经 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 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
二、种类
1、按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 数多少)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总和)
课外窗口
总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力,反映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人力、物 力、财力等的基本指标。同时,总量指标还是计算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基础,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总量指标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相对 指标与平均指标的计算结果。因此,总量指标是进行宏观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客 观规律的重要依据。
正确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必须明确各项总量 指标的涵义、范围,分清它与有关指标的界限。例如,在考察国民生产总值、国 民收入等时,只有明确它们各自的涵义与范围才能正确运用这些指标来进行分析 。
其次,不同种类的实物总量指标的数值不能加总,只有同类现象才能计算实 物总量。石油产量与电视机产量显然不能加总,而同为农作物的小麦产量与棉花 产量也不可混为一谈。
最后,同类现象成统一的计量单位。
2、按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⑴时期指标的特点: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成正比;时期数值是 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 ⑵时点指标的特点: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相加没有实际 意义;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 系;时点数值只需间断计数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的实物计 量单位
统计学基础第四章课件
在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中,只用总量指标不易看清事物的差别程 度,只用相对指标又看不出这种差别的绝对水平。
• 3.正确地选择基数指标
相对指标是通过指标和指标的对比,来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 而基数指标(母项)是对比的基础和标准。
第二节 数据的集中趋势
• 一、集中趋势的含义 • 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它能够揭示总体中
• 1、算术平均数的算法
算术平均数
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
算术平均数又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
(1)简单算术平均数。所掌握的资料是单个的变量值或数据未经 分组时,就可以将各个变量值简单相加求得总体变量总量,然后除 以个体单位总量,求出平均指标。这种方法称为简单算术平均法, 所得数值称为简单算术平均数,用 X来表示。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 例如某小组工人5人,加工某种零件日产量分别是 7 、9、1O 、 11 、13, 则平均每名工人日产量为:
• 即平均每名工人日产量是10 •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简单算术平均数只受变量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越接近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便越接近于算术平均数。因 此我们可用标志值所处的位置去大致地判断一下算术平均数的数 值。
• 时期指标能够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活动过程的成果。如工资总 额,基本建设投资额,国民生产总值等;
• 时点指标则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的状况。如人口数,物 资库存量,设备台数等。
•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不同的特点。 • 第一,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连续计数,它的每个数值都说明现
象在这一时期内发生的总量,如一年的总产值是一年四季产值的 累计。而时点指标的数值只能间断计数,它的每个数值都表示现 象发展到一定时点上所处的水平。如月末职工人数,是指月末时 点上的实有人数。 • 第二,时期指标的各期数值直接相加可以说明较长时期内现象 发生的总量,而时点指标的数值直接相加除在有关指标的计算过 程中需要运用外,没有实际意义。 • 第三,一般来讲,同一总体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间的长短 具有直接关系,如一个季度的销售额必然大于一个月的销售额; 而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如季 度末的职工人数不一定比月末的职工人数多。因此,在分析研究 现象时,必须考虑现象的特点,来正确的反映事实。
• 3.正确地选择基数指标
相对指标是通过指标和指标的对比,来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 而基数指标(母项)是对比的基础和标准。
第二节 数据的集中趋势
• 一、集中趋势的含义 • 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它能够揭示总体中
• 1、算术平均数的算法
算术平均数
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
算术平均数又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
(1)简单算术平均数。所掌握的资料是单个的变量值或数据未经 分组时,就可以将各个变量值简单相加求得总体变量总量,然后除 以个体单位总量,求出平均指标。这种方法称为简单算术平均法, 所得数值称为简单算术平均数,用 X来表示。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 例如某小组工人5人,加工某种零件日产量分别是 7 、9、1O 、 11 、13, 则平均每名工人日产量为:
• 即平均每名工人日产量是10 •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简单算术平均数只受变量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越接近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便越接近于算术平均数。因 此我们可用标志值所处的位置去大致地判断一下算术平均数的数 值。
• 时期指标能够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活动过程的成果。如工资总 额,基本建设投资额,国民生产总值等;
• 时点指标则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的状况。如人口数,物 资库存量,设备台数等。
•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不同的特点。 • 第一,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连续计数,它的每个数值都说明现
象在这一时期内发生的总量,如一年的总产值是一年四季产值的 累计。而时点指标的数值只能间断计数,它的每个数值都表示现 象发展到一定时点上所处的水平。如月末职工人数,是指月末时 点上的实有人数。 • 第二,时期指标的各期数值直接相加可以说明较长时期内现象 发生的总量,而时点指标的数值直接相加除在有关指标的计算过 程中需要运用外,没有实际意义。 • 第三,一般来讲,同一总体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间的长短 具有直接关系,如一个季度的销售额必然大于一个月的销售额; 而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如季 度末的职工人数不一定比月末的职工人数多。因此,在分析研究 现象时,必须考虑现象的特点,来正确的反映事实。
统计学课件—第10章 总量指标
99年是98年 的(%)
108.0
99年 6950
99年 99 年 是 98
年的(%)
101.8 10599
99 年 是 98 年的(%)
112.5
10131 10135 100.0 5405 99.6 4726 100.4
7271 6684 108.8 4175 107.6 3096 110.4
5891 5881 100.2 2684 98.4 3207 101.7
时间
第 1 年
第 2 年
第3 第4 年年
一 季
第5年
二三 季季
四 季
五年 合计
投资额 140 135 70 80 40 22 18 20 525
例 某企业第九个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某种产品产量应达到50万 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产品计划执行情况
年 1996 1997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份年
年 上半 下半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年
年 季季季季季季季季
产 量
44
45
22
24 11 12 12.5 12.5 13 12.5 12.5 13
试计算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相对数。
例 已知某地有关资料如下:
年份 (年)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人均食品 人均生活费 恩格尔系
支出(元) 支出(元) 数(%)
94.39
186.88 50.51
183.58 384.55 47.74
276.77 605.88 45.68
3、按计量单位不同
➢实物指标 ➢价值指标 (货币指标) ➢劳动量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二)总量指标按照其反映的时间状况划分 总量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总量指标和时点总量指
标。 时期总量指标是指能够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结果的总数
量的指标,属于流量, 例如,总销售额、国内生产总值、货物流通量 、工资总额、利息支出(收入)总额,等等;时点总量指标是指反映总体 在某一时刻上呈现、存在或达到的总数量的指标,属于存量,例如,人 口数、土地面积、存(货)款余额、商品库存量、企业设备数等。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二)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亦称价值单位,是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来计
量社会物质财产和劳动成果的一种计量单位。例如人民币、 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因此,用货币单位来计量的总 量指标都是价值指标。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指标 (三)劳动单位
劳动单位是用劳动时间来表示的一种计量单位。劳动单 位也叫做劳动量单位,是用活劳动的计量方式来度量统计对 象所形成的指标计量单位。例如,工日、工时等。
第三章 统计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2021/3/9
1
复习旧知
1、( D)是统计资料整理的结果应用最广泛的形 式。 A 统计图 B 调查表 C 调查问卷 D 统计表 2、从统计表的构成来看,统计表有(总标题)、 (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四部分。 3、从统计表的内容来看,统计表分为(主词 )、 (宾词 )两个部分。 4、当统计表中数字为0或因数小可略而不计时,
··· 要写(0 ),当缺乏某项资料时,用符号( )
表示,不应该有数字时,用符号(— )表示。
第三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四、计算和使用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2021/3/9
3
第一节 总量指标
学习目标
知识点
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及计量单位;了解总量指标及总 体单位总量、标志总量、时期总量、时点总量的概念
时期总量指标及时点总量指标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它们之间的 区别:①时期总量在不同时间内的数值可以相加,②数值的大小及时 间长短有着直接的联系,它具有时间长度;相反, ①时点总量在不同 时刻上的数值则不能相加,②数值的大小及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它不具有时间长度。正确区分时期总量和时点总量,在经济上有重要意 义。
划分标准是( A )。
A 不同的时间状况 B 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
C 不同的计量单位 D 所反映的不同内容
2、 一个统计总体一经确定,则( B )。
A 总体单位总量不唯一 B 总体单位总量唯一
C 总体标志总量唯一 D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
总量都不唯一
3、下列属于时点总量的是( A )
A 银行存款的余额 B 出生人口数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是反映客观实际存在的,具有一定 社会经济内容的数字,所以,要用计量单位来表
示。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点、性质和作用划分:
总
实物单位
量
指
标 的
货币单位
计
量
单 位
劳动单位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一)实物单位
实物单位是反映事物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它又可以分为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 双重单位和复合单位。
1.自然单位 自然单位是按照事物的自然属性来表现其数量的计量单位。
2.度量衡单位 度量衡单位是以长度、重量、面积、体积等度量衡制度规定的单位来计量事物
的数量。 3.双重单位 有些事物用一种计量单位不能准确地反映其真实的规模和水平,需要同时用两
个单位分别加以反映,这种计量单位叫双重单位。 4.复合单位 复合单位是把两种计量单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示事物的数量。
统计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统计设计阶段 统计调查阶段 统计整理阶段 统计分析阶段 统计数据提供及管理阶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 模或总水平的综合数据。总量指标反映总体的绝对数量,因此 也称为统计绝对数。
作用:①总量指标是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统计 描述的基础数据,②是从数量上认识客观事物的起点数据。当 我们对研究对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观察时,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 它的总体规模和水平,即它的总量数值。;③总量指标又是计 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数据。因此,总量指标是统计中 最常用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
统计指标的分类
历年考题解析
1、(2010年考题)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D ) A 商店总数 B 商品库存量 C 职工人数 D 国民生产总值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统计综合指标中的时期指标和时点指 标的区别,时期指标的特点是在不同时间内的数值可以相加 ,数值的大小及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具有时间长度,由此 判断D项为时期指标。
2、(2008年考题)综合指标中,指标数值随总体范围的
大小而增减的是( A )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 标志变异指标
【解析】总量指标反映总体的绝对数量,属于外延指标,随 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属于内涵指标 ,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典型例题
1、总量指标分为时期总量指标和时点总量指标,其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量指标按照其反映的总体内容划分
总量指标按照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可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 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即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总个数,是从构成角度反映 总体大小的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总和。
应当注意的是:一个总体一经确定,其总体单位数就固定了,即总 体单位总量是唯一的。而一个总体内各单位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数量标志 ,任何一个数量标志的各标志值之和都能形成该标志的标志值总量。因 此,一个总体内标志值总量不是唯一的,可以有许多个。如生产组内工 人日产量总和是标志值总量,工资总额也是标志值总量,等等。
C 毕业生人数
D 死亡人口
典型例题
4、要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的生产状况,则总体单位总量 是( B ) A 该市工业企业的总产值 B 该市工业企业的总数 C 该市工业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 D 该市工业企业的职 工总人数
5、简述总量指标的作用。
6、简述总量指标的种类。
7、简述时期总量指标及时点总量指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