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科中药功用
秦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秦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简介秦皮,又称为厚朴皮,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其主要来源于常绿乔木楠木科植物秦皮。
秦皮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下面将详细介绍。
2. 药理作用秦皮具有以下药理作用:•温中理气作用:秦皮能温中散寒,调理脾胃,促进气机运行。
它可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胸胁胀满、食欲不振等脾胃寒滞症状。
•消肿止痛作用:秦皮具有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它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疼痛,如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疼痛症状。
•解表发汗作用:秦皮具有温阳解表、发汗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感冒、风寒感冒等表邪未退而留于外的症状。
•止咳平喘作用:秦皮对于咳嗽、咯痰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并可以用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抗菌作用:秦皮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有辅助疗效。
3. 功能主治秦皮的功能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脾胃:秦皮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增强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活血化瘀:秦皮有温经活血、散寒解郁、祛风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瘀血停滞引起的各种症状。
•止咳平喘:秦皮可以镇咳化痰、止喘平肺,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消肿止痛:秦皮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疼痛症状。
•抗菌消炎:秦皮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4. 用法用量常用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为:•煎剂:将秦皮研磨成粗末,用水煎服,一次可用药量为10-15克,每日2-3次。
•水煎浸泡:将秦皮放入适量的开水中浸泡20-30分钟,后饮用。
请注意,具体的用法用量需遵医嘱或按照中医药专业人士的建议操作。
5.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使用秦皮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
•请严格按照医嘱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使用秦皮,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树皮类中药
树皮类中药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树皮类中药的概述
2.树皮类中药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3.树皮类中药的应用
4.树皮类中药的注意事项
5.树皮类中药的发展前景
正文
树皮类中药是指从植物的树皮中提取出来的药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树皮类中药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保健。
树皮类中药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黄柏、杜仲、牡丹皮、厚朴等。
这些树皮类中药具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化瘀等。
在临床应用中,树皮类中药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风湿病、跌打损伤等。
树皮类中药的应用非常广泛,但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在使用树皮类中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选择,避免盲目使用。
此外,有些树皮类中药可能含有毒性成分,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避免过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树皮类中药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树皮类中药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这为树皮类中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的来说,树皮类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1页共1页。
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皮类中药
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皮类中药2017初级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皮类中药导语:皮类中药是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主要是双子叶)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
它由外向内依次为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皮类中药概念:皮类中药是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主要是双子叶)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
它由外向内依次为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一、性状鉴别:形状,外表面,内表面,折断面,气味。
1、形状由粗大老树上剥的皮大多粗大而厚,呈长条状或板片状;枝皮呈细条状或卷筒状;根皮多呈短片状或短小筒状。
平坦:皮片呈板片状,较平整,如杜仲,黄柏。
弯曲:皮片多向内弯曲(枝干,小茎干的皮),按弯曲的程度分为:(1)反曲:皮片向外表面略弯曲,皮的外层呈凹陷状。
如"石榴皮"(2)槽状或半管状:皮片向内弯曲呈半圆形。
企边桂(3)管状或筒状:皮片向内弯曲至两侧接近成管状。
牡丹皮(4)单卷曲:皮片向一面卷曲,以至两侧重叠。
肉桂(5)双卷筒状:皮两侧各自向内卷成筒状。
厚朴(6)复卷筒状:几个单卷或双卷曲的皮重叠在一起呈筒状。
锡兰桂皮2、外表面:多为灰黑色、灰褐色、棕褐色或棕黄色。
有的树干皮外表面常有斑片状的地衣、苔藓等附生。
有的有落皮层和裂纹,多数上可见到皮孔。
皮孔的形状、颜色、分布的密度是鉴别皮类药材的特征之一。
合欢皮皮孔呈红棕色,椭圆形;牡丹皮皮孔灰褐色,横长略凹陷;杜仲的皮孔斜方形。
少数外表有刺(红毛五加皮)或钉状物(海桐皮)。
部分皮类除去木栓层较光滑,黄柏,桑白皮。
3、内表面:多数有不同的颜色,一般较平滑,少显网状皱纹或网状纹理。
秦皮,椿皮。
颜色不同:肉桂——红棕;杜仲——紫褐;黄柏——黄色。
含油皮类:刻划出现油痕。
肉桂,厚朴。
4、折断面:平坦:富有薄壁组织而无纤维或石细胞,牡丹皮。
颗粒状:富有石细胞群。
肉桂。
纤维状:富有纤维,出现纤维状,刺状物突出。
中药鉴定学——皮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一一皮类中药细目一皮类中药概述皮类中药通常是指以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位入药的药材。
它由外向内包括周皮、皮层、初生和次生韧皮部等部分。
其中大多为木本植物茎干的皮,如黄柏、杜仲;少数为根皮,如牡丹皮、桑白皮;或为枝皮,如秦皮等。
要点性状鉴别(一)药材皮类中药因植物来源、取皮部位、采集和加工干燥方法不同,形成性状上的不同。
1.形状由粗大老树上剥的皮,大多粗大而厚,呈长条状或板片状;枝皮则呈细条状或卷筒状;根皮多数呈短片状或短小筒状。
一般描述术语有:平坦状、板片状、弯曲状等。
皮片多向内弯曲,由于弯曲的程度不同,又分槽状或半管状、管状或筒状、单卷状、双卷筒状、复卷筒状等;少数为反曲状。
2.外表面多为灰黑色、灰褐色、棕褐色或棕黄色等。
有的树干皮外表面常有斑片状的地衣、苔藓等物附生。
有的常有片状剥离的落皮层和纵横深浅不同的裂纹。
多数树皮尚可见到皮孔,皮孔的形状、颜色、分布的密度,常是鉴别皮类,中药的特征之一。
少数有刺毛,或有钉状物。
部分皮类中药,木栓层已除去。
3.内表面内表面一般较平滑或具粗细不同的纵向皱纹,有的显网状纹理,如椿皮。
颜色各不相同,有些含挥发油的皮类中药,经刻划出现油痕。
4.折断面平坦状一一组织中富有薄壁细胞;颗粒状一一富有石细胞群;纤维状,富含纤维;层状一一组织构造中的纤维束和薄壁组织间隔排列。
有些皮的断面外层较平坦或颗粒状,内层显纤维状,说明纤维主要存在于韧皮部,有的皮类中药在折断时有胶质丝状物相连、亦有些皮在折断时有粉尘出现。
5.气味与所含成分有密切关系,香加皮和地骨皮,前者有特殊香气,味苦而有麻舌感,后者气味均较微弱。
另外,秦皮水试,其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二)饮片常为横切卷曲的丝状,如厚朴、桑白皮;或为弯曲的条片状,如肉桂。
断面常现层状裂隙,可层层剥离,如苦楝皮、黄柏。
有的成分具香气,如牡丹皮、肉桂。
要点显微鉴别(一)横切面组织特征6般可分为周皮、皮层、韧皮部3部分。
皮类中药的名词解释
皮类中药的名词解释
皮类中药是指直接取自动物皮革或其他动物组织的中药材,包括动物的皮、蹄、角、骨头等。
这些中药通常被制作为外用药膏、贴剂、喷雾剂、药水等,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口腔疾病、呼吸道疾病等。
皮类中药的药效主要来自于动物皮革的特殊结构和丰富的有机质。
这些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皮肤疾病,如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疱疹、梅毒等。
此外,皮类中药还可以用于治疗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周炎、龋齿等。
它可以提供抗菌、抗病毒的作用,有助于修复牙齿和牙龈。
需要注意的是,皮类中药的制作标准和使用方法需要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使用皮类中药时也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植物皮类中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植物皮类中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杜晓霜马莹莹雍永秀施银银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6年第03期【摘要】临床皮肤病治疗方法中,“以皮治皮”的思想体现了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古籍中有大量关于植物皮类中药治疗各种皮肤疾病的记载;而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植物皮类中药具有抑菌、杀菌、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以及镇痛等作用。
在皮肤科疾病的治疗中,该类药物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植物皮类中药;皮肤病;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022-03Abstract: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With the rind of skin” reflects the 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alogy thinking.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literature has documented the plant skin class medicine treatment of various skin diseases.And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also proves that plant skin cla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antibacterial, sterilization,anti-inflammatory,anti allergy,immune regulation and analgesic effects.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such drugs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words:Plant skin typ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kin disease ;Clinical application运用植物皮类中药治疗皮肤病,在中医临床中由来已久。
中药鉴定学-皮类
木脂素及其苷类 环烯醚萜类 杜仲胶(硬性橡胶) 绿原酸 白桦脂醇 熊果酸 咖啡酸 氨基酸
关黄柏
芸香科植物黄檗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
黄柏
芸香科植物黄皮树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
【商品】
黄皮树因主产于四川故其药材习称 “川黄柏”; 黄檗因主产于东北各省区故习称为 “关黄柏”。
断面纤维性,成裂片状分层
主产于 湖北、 四川、 贵州。
杜仲的来源及性状特征
【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 干燥树干皮。 【性状鉴别】 ——原药材呈板片状。 ——外表面灰棕色,皮孔呈斜 方形。 ——内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 平滑。 ——折断面具细密银白色且富 有弹性的胶丝。(为活性物 质)。
木栓层
韧皮部
石细胞环带
杜仲的化学成分
现已确定桂皮醛
是肉桂的镇静、 镇痛、解热作用 的有效成分。
肉桂的显微化学反应
吸取氯仿液2滴
肉桂 氯仿液
滴加10%盐酸苯肼液1滴
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
与类似品伪品的区别
肉桂 来源 肉桂的树皮 南玉桂 桂皮 误用品 大叶钩樟树、 三钻凤树皮 断面不平坦, 略带油质。 气微香,味 淡。
大叶清化桂 天竺桂、阴香 、 的树皮 细叶香桂等树皮 皮薄,不油润, 性状 断面有黄棕色 断面淡棕色,石 的线纹,气香 同肉桂 细胞环不明显, 浓烈,味甜、 香气淡,味微甜 辣。 皮层石细胞 辛涩。 显微 皮层石细胞多, 较少,初生 石细胞带较宽。韧皮部石细 胞带较窄。
5.气味是鉴别皮类的重要手段
气味与皮中所含的成分有关,有些皮外形很 相似,但其气味却完全不同。比如:
香加皮——香气特异,味苦而有刺激。 地骨皮——气微,有土腥味。 肉桂——香气浓郁,味甜而微辛辣。 桂皮——香气淡,味微甜而辛涩。
中药壳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壳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壳,是指中药材中的外壳部分,包括植物的果壳、木质部分的树皮和动物的外壳。
中药壳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从中药壳的功效与作用、常见的中药壳以及应用前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药壳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中药壳中的许多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于清热解毒、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2. 祛风湿:中药壳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湿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淤血和瘀血,减轻疼痛,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3. 涩肠止泻:部分中药壳具有涩肠止泻的功能,能够收敛肠道,增加肠道黏膜的张力,减少肠蠕动,达到止泻的作用,对于慢性腹泻、脾虚泄泻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止血:中药壳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收敛血管、止血的作用,能够增加血管壁的张力,促进凝血机制的发挥,对于大出血、血尿、便血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5. 安神镇静:部分中药壳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对于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等有一定的疗效。
6. 祛痰止咳:中药壳中的一些成分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能够改善呼吸道黏膜的状况,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咳嗽、咳痰等症状,对于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有一定的疗效。
二、常见的中药壳1. 槟榔壳:具有收敛止泻、祛风湿、止血、消食等作用。
常用于脾虚泄泻、慢性腹泻、痢疾、血尿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2. 陈皮:有理气、消食、祛痰等作用。
常用于胃气不足、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状的治疗。
3. 桑椹壳: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
常用于热病烦渴、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的治疗。
4. 甘草壳:具有清热解毒、润喉止咳、抗病毒等作用。
常用于咽喉肿痛、咳嗽、气管炎等症状的治疗。
5. 木瓜壳:有清肺热、止咳化痰等作用。
常用于肺热痰嗽、咯血等症状的治疗。
6. 石榴壳:具有止血、涩肠止泻、清热解毒等功效。
8皮类中药
及白色结晶(系针状、片状或柱状牡丹酚 结晶)。 质硬 ,折断面较平坦,粉性,粉白色至 粉红色。 有特殊香气,味苦而涩,有麻舌感。 一般以条粗长、皮厚、无木心、断面色白、 粉性足、结晶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
一、性状鉴别 皮类中药性状鉴别主要应注意观察其形状、内表
面、外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其中表面和 断面特征、气味等,对于鉴别药材较为重要。
二、显微鉴别
1.组织特征 皮类中药的横切面组织一般可 分为周皮、皮层、韧皮部3部分。首先观察 各部分组织的界限和比例,然后再进行详 细的观察和描述。
2.粉末特征 主要注意木栓细胞、筛管(或 筛胞)、韧皮纤维(常形成晶纤维和嵌晶 纤维)、石细胞、分泌组织、草酸钙晶体、 淀粉粒等特征。其中筛管(或筛胞)是皮 类中药粉末鉴别的主要标志之一。
【植物形态】
厚朴为落叶乔木,高7-15m; 冬芽由托叶包被,开放后托叶脱 落。
单叶互生,密集小枝顶端,叶片 椭圆状倒卵形,长20-45cm, 宽10-25cm,革质,先端钝圆 或具短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 缘或微波状,背面幼时被灰白色 短绒毛,老时呈白粉状。
花与叶同时开放,单生枝顶,白 色,有香气,直径约15cm,花 梗粗壮被棕色毛,花被9-12片, 雄蕊多数,雌蕊心皮多数,排列 于延长的花托上。
①桂通(官桂):为剥取栽培5-6年生幼树的干皮和粗枝皮、 老树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长约30cm,直径 2-3cm。
②企边桂:为剥取十年生以上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 出桂心,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 状。长约40cm,宽6-10cm。
【来源】 为樟科 (Lauraceae)植 物肉桂
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
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李可老中医治皮肤病验方李可,男,汉族,山西灵石人,生于1933 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
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
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医药研究》特邀编委,香港《中华医药报》医事顾问,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
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 年,崇尚仲景学说。
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
自创方剂28 首,对各科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救治经验,是山西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家之一。
李氏最突出之处是擅长以重剂附子、乌头类峻药抢救濒危病人,使数以千计的垂危病人起死回生,其中被西医下了病危通知书者已有百余人。
毋庸讳言,目前急救一般都是西医的事,然而,在他任职灵石人民医院中医科时,急救却是中医科的事,这在全国各医院中可谓绝无仅有,由此被著名中医大家邓铁涛称为“中医的脊梁”。
--乌蛇荣皮汤皮科治验录皮肤病很少危及生命,但顽固难愈。
患者痛苦缠绵,医者焦头烂额,确是医学一大难题。
故有"医生不治癣,治癣丢了脸"之谚。
作为基层中医,求治者五花八门,不允许自封专家,而把众多患者推出门去。
古代中医能以患者的疾苦为己任,随时改变自己的专业。
我辈虽在医学水平上望尘莫及,但为患者解除疾苦的赤诚还是有的。
于是逼上了皮科难症攻关之路。
初期,见皮治皮,搜集了大量外用方,以涂抹擦敷为能事,止痒消炎解除燃眉之急,也有小效。
但大多暂愈后发,此伏彼起,穷于应付。
此路不通,日久才渐有领悟。
皮肤病虽在皮肤肤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
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
则治皮之道,首当着眼整体,从调燮五脏气血人手。
见皮治皮,永无愈期。
遂创"乌蛇荣皮汤",执简驭繁,用治多种皮肤顽症,竟获奇效。
33种皮类中药及别名,药性和功效总结!
33种皮类中药及别名,药性和功效总结!根皮类1.丹皮【别名】丹皮、粉丹皮、牡丹皮、花王、洛阳花、花相、木芍药【来源】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药性】苦、辛、寒。
入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2.五加皮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别名】五加、五加皮、木骨、五佳、五花、追风使、南五加【混淆品】杠柳、杠柳皮、香加皮、北五加皮【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W.W.Smith的干燥根皮。
【药性】辛、苦,温。
归肝、肾经。
【功效】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3.地骨皮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别名】地骨皮、骨皮、地骨、地仙、苦杞、仙杖、仙人杖、杞根、枸杞根、却老、却暑、山杞子根【来源】为茄种植物枸杞等的根皮。
【药性】甘,寒。
入肺、肝、肾经。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4.桑白皮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别名】桑白皮、白桑皮、双皮、桑皮、桑根皮、炙桑皮【来源】为桑科植物桑根皮。
【药性】甘;辛;性寒;肺;脾经【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5.白鲜皮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别名】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
【来源】白鲜、白鲜皮、白先皮、白癣皮、北鲜皮、白羶、白膻、白羊鲜、地羊鲜【药性】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6.红木香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别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内风消、土木香、内红消、浙江紫荆皮【来源】五味子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的根或根皮【药性】味辛、苦,性温。
归脾、胃、肝经。
【功效】理气止痛,祛风通络,活血消肿。
7.姜皮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别名】姜皮、姜衣、生姜皮【来源】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 Rosc.的栽培品种菜姜根茎的外层栓皮【药性】性凉,味辛。
简述药皮的作用范文
简述药皮的作用范文药皮,也称为药材皮,是指植物药材中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外皮或外膜,通常是指树木的树皮。
药皮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药和民间草药治疗中。
它具有多种重要的作用,包括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等方面。
以下是对药皮作用的简要描述。
1.药用价值:药皮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理作用:药皮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鞣质、黄酮类物质等,具有抗菌、解热、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
-治疗疾病:许多草药中的药皮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树皮中的红景天可以用于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杉木皮可以用于治疗肺结核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调理体质:药皮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理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
2.经济价值:药皮在经济方面有重要的价值:-可用于制药:药皮中的活性成分可提取用于制药,如树皮中的黄酮类物质可用于制备中药注射液、胶囊等药品。
-可制作保健品:药皮中的活性成分还可以用于制作保健品,如树皮中的鞣质可用于制造保健颈枕、腰枕等产品,具有理疗作用。
-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一些药皮中的活性成分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如树皮中的一些鞣质可用于食品防腐剂的制备。
3.生态价值:药皮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提供栖息地:药皮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和食物源。
-保护植物:药皮可以起到保护植物的内部组织和器官的作用,防止外界环境的侵害。
-形成土壤:药皮细碎后可降解为土壤的有机质,为土壤提供营养物质,改善土壤质量。
尽管药皮有许多重要的作用-濒危物种保护:一些受保护的植物树皮具有药用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对这些植物的保护,避免过度采集。
-合理利用:在利用药皮时,需要注重科学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滥伐树木,保护生态环境。
-质量控制:药皮的质量对于中药制药和草药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加强对药皮原料的质量控制。
总之,药皮作为中药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简述药皮的作用
简述药皮的作用药皮,又称为传统中药的外包装层,是由药材的表皮组织构成的。
它与药材的主要组织部分,即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化学成分上有所区别,并拥有独特的药物活性。
药皮在中药药材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药皮的主要作用:1. 药用活性:药皮是药材中的外包装层,它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和活性物质,往往具有特定的药理作用。
药皮可以是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来源之一,如川芎的酚酸类成分就主要分布在药皮中。
药皮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和种类与药材的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对药皮的提取和研究,可以发现和开发新的药物。
2. 药材鉴别:药皮在中药的鉴别和质量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药皮往往具有与药材主要组织不同的形态和性状特征,通过观察和比对药皮的形态结构,可以判断出药材的真伪和品质。
例如,黄芩药材的鉴别主要就是通过观察其药皮的黄色和裂纹来辨别优劣。
3. 药物保护:药皮作为药材的外包装层,具有保护药材的功能。
通过药皮的包裹作用,可以减少外界对药材的污染和物理损害,保持药材的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同时,药皮还可以减轻外界环境对药材的氧化作用,延长药材的保藏期。
4. 研究价值:药皮本身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和科研价值。
药皮的形态结构、解剖构造和生物活性成分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中药的质量控制、药效评价、药材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提供有益的信息。
此外,药皮的组织学和化学研究还有助于对草药的生长发育、药效成因、物种鉴定等问题进行探索。
总之,药皮在中药药材中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药物成分,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对药皮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中药药材质量的评价和保障,还可以为新药物的研发和中药的现代化利用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支持。
简述药皮的作用
简述药皮的作用药皮,也称药材外皮,是药用植物的外部薄壁组织,一般包括了植物的茎、根、叶、果实等部位的表皮组织。
药皮在中药中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常用于中草药的制备和药物研究中。
药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作用:药皮是药用植物的外部薄壁组织,主要作用是保护植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药皮可以形成一个保护层,防止水分流失、抵抗外界害虫、真菌和细菌的侵袭等。
因此,药皮具有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保护作用。
2. 药用价值:许多中草药中,药皮是药用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
药皮中含有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鞣质等。
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因此在中药制剂和药物研究中经常使用药皮。
3. 调味作用:某些植物的药皮具有特殊的气味和味道,可以用于食品烹饪中的调味作用。
例如,肉桂的药皮具有特殊的香气,常用于烘焙食品和调制高级调味品。
4. 食用价值:有些植物的药皮也可以食用,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例如,柑橘类水果的药皮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等营养成分,可以制成果酱、蜜饯等食品。
5. 美容护肤:一些中草药的药皮被用于美容护肤。
药皮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白、祛除黄褐斑和色斑等功效,常用于面膜、爽肤水、乳液等化妆品中。
综上所述,药皮作为药用植物的外部组织,在中药制剂和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具有保护植物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还富含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可以用于药物的提取和研究。
同时,药皮还具有调味、食用和美容护肤的价值,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药皮时应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正确的使用方法,遵守药物的用量和使用说明,以确保药皮的药用效果和安全性。
医学专题:皮类药材详解
第六章 皮类药材
第十九页,共四十二页。
三、肉桂(ròuguì) Cinnamomi Cortek
知识链接
1.桂枝 为肉桂的干燥嫩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主治风 寒感冒(gǎnmào)、关节痹痛、血寒经闭等。
2.桂子 为肉桂带宿萼的未成熟果实。功效温中暖胃,主治胃脘 寒痛。
3.桂皮 为樟科天竺桂C.japonicum Sieb.等多种植物的树皮,
来源较复杂。皮薄、质硬、不油润、香气淡薄,气清香而凉似樟 脑。虽含桂皮醛,但成分与肉桂不尽相同,不可以肉桂入药,一 般作食用香料应用。
第六章 皮类药材(yàocái)
第二十页,共四十二页。
四、杜仲(dù zhònɡ) Eucommiae Cortex
自然界中少见的单科单属单种植物,银白色、细密、富弹性的橡胶丝都是杜 仲的重要性状特征 。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枝皮及根皮。
【产地】厚朴主产于四川、湖北,习称“紫油厚朴”或“川厚朴”,
质量最佳;凹叶厚朴主产于浙江、福建,习称“温朴”。
第六朴 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
【植物形态特征】 厚朴为落叶乔木,高7~15m。单叶互生,革质, 倒卵形或长倒卵形,先端钝圆或短尖,基部楔形。花与叶同时开放,花 白色,单生枝顶,芳香,花被片9~12,聚合蓇葖果长园状卵形(luǎn xínɡ),木质。花期4~5月,果期9~10月。如图6-3所示。
根 朴
第六章 皮类药材
靴朴 筒 朴
厚朴(hòu pò)药材
第十页,共四十二页。
二、厚朴(hòu pò) 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
【显微鉴定】 1.厚朴(hòu pò)横切面
树皮类中药
树皮类中药
目录
1.树皮类中药的概述
2.树皮类中药的药用价值
3.常见的树皮类中药材
4.树皮类中药的应用
5.树皮类中药的注意事项
正文
【1.树皮类中药的概述】
树皮类中药是指从植物的树皮中提取的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
在传统中医药中,树皮类中药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治疗效果。
树皮类中药具有天然的植物特性,其药效温和,毒副作用较小,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广泛欢迎。
【2.树皮类中药的药用价值】
树皮类中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包括消炎、解毒、清热利湿、祛风通络等。
这些药用价值使得树皮类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关节炎、皮肤病等。
【3.常见的树皮类中药材】
常见的树皮类中药材包括:桂皮、厚朴、杜仲、黄柏等。
这些中药材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而且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
【4.树皮类中药的应用】
树皮类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例如,桂皮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厚朴可以用于治疗胸腹胀满、脘腹疼痛
等;杜仲可以用于治疗腰痛、筋骨疼痛等;黄柏可以用于治疗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等。
【5.树皮类中药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树皮类中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中药材;其次,注意药物的配伍,避免药物相互拮抗;最后,对于体质较弱或过敏体质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
双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双皮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什么是双皮双皮是一种中药材,其主要成分是从某些动植物的内外皮中提取的天然物质。
双皮可用于中药制剂的制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功效,并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以下是双皮的主要作用和功能主治。
2. 双皮的作用•抗炎作用:双皮中含有多种具有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清热解毒:双皮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疾病,如高热、咽炎、口疮等。
•利尿消肿:双皮能够促进尿液排出,有利于排除体内的多余水分,从而减轻水肿症状。
•改善肠道功能:双皮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加肠道的排毒功能,改善便秘等肠道问题。
•抗过敏作用:双皮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对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促进伤口愈合:双皮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疤痕形成,有助于伤口的恢复和修复。
3. 双皮的功能主治双皮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列举了其常见的应用领域和治疗效果:•呼吸系统疾病:双皮可以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咳嗽、喉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能够缓解症状、清热化痰、抗炎止咳。
•消化系统疾病:双皮可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的作用。
•泌尿系统疾病:双皮对于肾炎、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起到清热利尿、消肿通淋的作用。
•皮肤疾病:双皮可以用于治疗湿疹、痤疮、皮炎等皮肤疾病,具有抗炎、止痒、消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免疫调节:双皮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和提高疾病抵抗力。
•神经系统疾病:双皮对于神经衰弱、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起到镇静安神、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
4. 如何使用双皮双皮通常以药材形式存在,可根据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进行制剂、煎药或冲剂使用。
对于不同的疾病和个体差异,用法用量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双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遵医嘱:在使用双皮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按照其指示合理使用。
皮类药材的采收及加工
皮类药材的采收及加工1.海桐皮。
海桐皮又名刺桐皮、鼓丁皮,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燥树皮。
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的功能。
主治风湿麻木、腰腿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可治疗各种顽癣等症。
海桐皮主产于广东、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区。
野生于山谷、山坡、路旁、村边等,夏季采收。
采收时将树砍倒,每隔50cm 长把树皮一圈圈锯断,每圈间用锋利刀纵剥割一刀,深至木质部,再在割口插入刀尖将树皮剥下,趁鲜时削去树皮的棘刺,劈成15~20cm宽的长块,摊放在太阳下晒至足干,然后将数块捆扎成把,或用打绞机压成长方形,用草绳捆绑牢固,置干燥处保存。
商品以足干、板条状,未削净的外皮有短而圆斑形的刺状突起,断面可见纤维,味微辛苦,打绞成捆,无霉变者为佳。
2.地枫皮。
地枫皮又名地枫、粘地枫等,为八角茴香科地枫的干燥树皮。
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能。
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等症。
地枫皮主产于广西桂中的都安、大化、马山和桂西的德保、靖西、巴马等县。
野生于石灰岩的石山顶或石山疏林下,夏、秋季采收。
采收时选择生长10年以上的植株,从树干的一侧,每隔15~17cm长将树皮锯断(勿伤其木质部),在两锯口间用利刀纵划,将树皮剥下。
留下一边树皮不剥,待其剥皮的一边长出新皮后,再剥下另一边树皮。
如此剥取,一棵树可进行多次剥皮,既能提高产量,又能保护资源。
剥下的树皮,摊开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若日晒,只能在早晚太阳光较弱时进行).干燥后装入竹篓或麻袋内,放阴凉干燥处保存。
上好的地枫皮应足干,成卷筒状或片状,表面灰褐色,松泡粗糙、色棕红,有纵条纹,气芳香,味涩微甘,嚼之有沙质感,无碎末和杂质。
3.官桂皮。
官桂皮又名野桂皮、山桂皮,为樟科植物银叶樟和三叶樟的干燥树皮。
具有温经散寒、行血活血的功能。
主治感冒风寒、胃腹冷痛、痛经、风湿关节疼痛;外治跌打损伤、骨折等症状。
官桂皮主产于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
野生于山区斜坡和山林中。
夏、秋季采收。
采收时把树砍倒,砍去细枝,按50cm 长一段,将树干皮及粗枝皮一圈圈锯断,再用利刀在每段树皮间纵割一刀至木质部,插入刀尖将树皮慢慢剥离,取下摊在太阳下晒至足干,扎成把装入竹篓内,置干燥处保存。
简述药皮的作用(一)
简述药皮的作用(一)药皮的作用什么是药皮药皮是指植物的外皮,也叫作药材的外皮。
药皮的作用药皮作为中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作用:•保护作用:药皮是植物的保护层,可以保护植物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如病菌、昆虫的侵袭等。
•药用价值:药皮中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和化学物质,可以用于制作中药,具有药理作用。
•调味作用:有些药皮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味道,可以被用作调味料,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香味。
•药材鉴别:药皮的形态、纹理以及其他特征可以作为鉴别药材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区分不同的药材品种。
使用药皮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药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选用:不同植物的药皮功效和使用方法有所不同,应根据需要选用适当的药皮。
2.储存方式:药皮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3.使用量控制:使用药皮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控制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大量使用。
结论药皮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保护作用、药用价值、调味作用以及药材鉴别等多种作用。
在使用药皮时,需注意正确选用、储存方式和使用量控制,以充分发挥其功效。
药皮的典型例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皮的例子:•陈皮:陈皮是晒干并贮存多年的橘皮,具有理气消痰、健脾开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胸膈痞闷、食欲不振等症状。
•桂皮:桂皮是肉桂树的内皮,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腹痛、经期不调等症状。
•白术皮:白术皮是白术的外皮,具有健脾益气、止泻固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出汗过多等症状。
•党参皮:党参皮是党参的外皮,具有补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心悸失眠等症状。
如何使用药皮使用药皮时,可以选择将其泡水或煮煎,制成药剂或药膏进行外用。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1.泡水:将适量的药皮放入热水中浸泡,待水温合适后饮用,可用于药材茶的制作。
2.煮煎:将药皮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煮一段时间,可得到浓缩的药液,用于内服或外用。
3.药剂或药膏:将煮煎后的药液过滤、浓缩后,可制成药剂或药膏,用于局部涂抹或内服。
皮脑的功能主治
皮脑的功能主治1. 简介皮脑是一种中草药,其药材为库贝叶或库贝皮,属于异叶页料植物。
在中药学中,皮脑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中,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
2. 主要功效皮脑具有以下主要功效:•清热解毒:皮脑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排除体内的热毒,净化血液。
•祛风止痒:皮脑可以舒缓皮肤瘙痒、湿疹等症状,具有祛风止痒的作用。
•消肿止痛:皮脑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不适症状。
•舒筋活血:皮脑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酸痛等问题。
3. 适应症皮脑适用于以下一些疾病和症状的治疗:•热毒引起的疾病,如疮疖、痈肿等•外感风热引起的喉咙肿痛、扁桃腺炎等疾病•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酸痛、腰腿痛等疼痛性疾病•血液不畅引起的瘀血症状,如瘀血经痛等4. 使用方法皮脑的常见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4.1 内服•日常剂量:每次15-30克,分2-3次服用。
•具体服用方法:将皮脑用水煎煮,去渣后,可添加适量蜂蜜调味,温热服用。
4.2 外用•适用部位:根据具体症状,可将皮脑制成药膏,外用于患处。
•药膏制作方法:用适量皮脑研磨成细粉,再与凡士林或植物油混合,制成药膏状,然后涂抹在患处。
5. 注意事项在使用皮脑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对皮脑过敏者禁用。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
•严禁超量使用皮脑,可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
6. 药物相互作用尚无相关研究表明皮脑与其他药物存在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但在使用皮脑时,建议避免与其他草药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风险。
7. 总结皮脑作为一种中草药,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消肿止痛、舒筋活血等多种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在使用皮脑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花:(痤、脂、头带疱)10g黄菊花长于疏散风热,白菊花长于平肝明目
柴胡:(痤、黄、脂、白)肝气郁结之要药。
疏肝解郁,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同用,又是疏肝诸药向导。
10g
栀子:(痤、黄、脂、荨)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4/6g
黄芩:(痤、脂、带、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0g
黄柏:(痤、斑秃多梦、脂、湿)。
12g苦参:(痤、湿)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10g
龙胆草:(带、湿、银)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
9g
牡丹皮:(痤、黄、脂、带、湿)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长于清热凉血。
10g
赤芍:(玫瑰痤疮、黄、带)清热凉血,祛瘀止痛,长于活血散瘀。
10g
生地:(痤、黄、脂、带、湿)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长于养阴。
15g
玄参:(带)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长于清热。
10g
金银花:(痤、黄、带)清热解毒10/12g
大青叶(带、湿、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长于凉血消斑。
15g
板蓝根(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长于利咽15g
马齿苋:(带、湿)清热解毒特点:性寒味酸,清中兼收。
用于热毒血痢等。
凉血止血。
30g 薏苡仁(痤、斑秃多梦、脂、湿)
泄而兼补利水渗湿—利水不伤阴,配白术健脾止泻—脾虚泄泻(炒用)20g
茯苓(斑秃多梦、脂、湿)12g 白茯苓长于健脾和中,治气虚之辅佐药。
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渗湿要药;茯苓性平,作用和缓,适用于寒热虚实各种水肿;茯苓兼具有宁心安神作用;薏苡仁性偏寒凉,清热利湿力强。
薏苡仁具排脓消痈之效,又为治湿痹常用之药。
萆薢:(痤、斑秃多梦、脂)利湿浊(膏淋)膏淋: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
10g 车前子:(痤、脂、带、湿)利尿通淋,性专降泄(热淋) 。
15g.渗湿止泻:利水湿,分清别浊而止泻,用于暑湿泄泻。
配白术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泄泻
车前草(带、湿)与似车前子相似且能清热解毒,又可用于疮疡肿痛。
15g
滑石(带、湿)利尿通淋:(石淋)12g 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
六一散:治小便赤涩以及感受暑热,身热心烦及口渴,或有腹泻。
茵陈蒿(痤、斑秃多梦、脂、湿)清利湿热,利胆退黄—治黄疸要药15g
香附(痤、黄)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10g“香而能窜,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
白茅根:(湿、银)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
特点: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尿而不伤阴,作用缓和用量宜大。
30g
根据部位选取药:
头面——川芎胸中——丹参
膈下——延胡索腰背—泽兰
川芎(痤、黄、脂、湿)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6g
(辛行走窜,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旁通经络。
辛既行血又行气,为血中气药。
)1.血瘀气滞痛证。
2. 治头痛要药,祛风止痛。
郁金(痤、黄、脂)活血止痛,行气解郁,10g 清心凉血(性寒),利胆退黄。
丹参(痤、黄、脂、湿)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10g妇科调经常用药“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能破宿血,补新血”活血祛瘀生新而不伤正
泽兰:(痤、黄)活血化瘀调经,行水消肿。
9g
王不留行:(黄、带)活血通经,善下行,利水通淋。
清热消痈,尤乳痈。
10g
僵蚕:(痤、黄)10g息风止痉—善祛肌表之风,治疗内风,外风。
祛风止痛—风热上攻之
头痛、目赤、咽痛等。
化痰散结。
首乌藤:(黄、湿)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用于1.失眠。
2. 血虚身痛,风湿痹痛。
10g 党参(斑秃多梦、带)功效似人参,但属缓补之品。
补益脾肺气(气虚),养血生津。
脾气虚:食少,面目浮肿。
肺气虚:倦怠乏力,短气喘促。
10g
白术(痤、黄、湿、荨)10g 补气健脾(炒用),燥湿利水(生用),健脾止泻(炒焦)当归:(痤、脂、湿)润肠通便12g 补血、调经:血虚:熟地、白芍。
虚热月经不调:赤芍、丹皮活血消肿:痈疮初期:银花,中后期:黄芪脱疽:玄参、甘草
白芍:(痤、黄、脂)平抑肝阳;敛阴止汗10g 养血、调经:血虚:当归、熟地
虚热月经不调:黄芩
柔肝止痛:血虚肝郁胁痛:当归、柴胡
肝郁脾虚泄泻:白术、陈皮
血虚手足挛急:甘草
虎杖:利湿退黄,?活血祛瘀配益母草、当归:治疗血瘀闭经、痛经。
陈皮(黄)特点:能行、能降、能燥善理脾胃气滞。
防滋补之品碍胃气。
5g
桃仁(黄)活血祛瘀:祛瘀力强,偏治有形淤血;润肠通便。
10g
红花(黄)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要药,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相须为用。
9g
鸡血藤(黄)活血补血;10g 舒筋活络:风湿痹痛,手足麻木及血虚萎黄。
大枣:(黄)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20g
百合:(黄)蜜炙:养阴(肺阴虚)润肺,
生用:清心安神。
10g
女贞子:(黄)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15g
墨旱莲:(黄)15g 滋补肝肾:肝肾阴虚—女贞子凉血止血:阴虚血热的出血—地黄益智仁(黄)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
淫羊藿:(黄)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夏枯草:(痤)治肝燥血旺,瘰疬坚硬。
15g 清肝火;配玄参、贝母、牡蛎,软坚散结
浙贝母(痤)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10g
连翘:(痤)疮家的要药。
清热解毒消痈。
15g
蒲公英:(痤)治疗疮痈肿毒,消肿散结之力较大,宜治乳痈;利湿通淋。
15g
地丁:(痤)治疗疮痈肿毒,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疔肿。
多用于热毒壅盛之时。
15g
野菊花:(痤)长于清热解毒。
9g
侧柏叶:(痤、脂)15g 泄肺逆,泻心火,平肝热,清血分之热。
桑白皮:(痤、脂)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10g
山楂:(痤)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15g 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焦三仙:多用于食积、脾虚食积。
决明子:(痤)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4g
荷叶:(痤、脂)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
10g 清热解暑——暑湿困阻。
用鲜荷叶健脾升阳——脾胃虚弱。
用干荷叶
凌霄花:(玫瑰痤疮)破瘀通经,凉血祛风。
10g
玫瑰:(玫瑰痤疮)理气药,善调经。
10g 行气解郁、活血散淤。
防风:(荨、疣)祛风要药,药性平和,风寒、风热所致之瘾疹瘙痒皆可配伍使用。
6g
浮萍:(荨)轻浮升散,善开毛窍。
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3g
茯苓皮:(荨)长于利水消肿。
12g
冬瓜皮:(荨)利水辅助之品。
10g
灯心草:(荨)清心降火、利水渗湿。
淡竹叶:(湿、荨)利尿,以渗湿泄热见长。
4g
白鲜皮:(湿、荨)清热解毒,祛风解毒长于除肌肤湿热及下焦热毒。
30g
地肤子:(湿)利尿通淋(热淋);止痒;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15g
苍耳子:(湿外用)散风寒、祛风湿、止痒。
15g
川楝子:(带)行气止痛胁肋胀痛属肝郁有热(配延胡索)。
9g
延胡索(带)常用的止痛药,用于气血瘀滞之痛证。
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10g
路路通:(带)不可独当一面,作用在于通利,10g 无论滞气、淤血、积水,均可为开路先锋。
三七:(带)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
消肿定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3g
土茯苓:(银)解毒(梅毒、痈肿、瘰疬),30g 除湿(湿热淋浊;癣),利关节(筋骨疼痛)
紫草:(银)凉血活血。
15g
槐花(银)凉血止血:善清大肠火热而凉血止血。
清泄肝火:肝热目赤、头晕、头胀痛。
15g 木贼:治肝胆木邪横逆诸病:消积块,泄化湿热。
10g
郁李仁:质润而降,兼行肠中积滞。
利水消肿
大黄:(带)攻下药。
4g 与芒硝同用增强疗效,与甘草同用泻下缓和
枳壳:(湿)力薄性缓,行气宽中除胀。
10g
皮肤外用药
1、祛风止痒: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防风。
2、清热解毒:黄芩、黄柏、苦参、马齿苋、银花、大青叶
3、燥湿:滑石、车前子、生苡仁
4、凉血:丹皮
5、活血:丹参、红花、鸡血藤、木贼
6、润肤:当归、生地、紫草、楮桃叶
7、杀虫:蛇床子
疣洗剂(活血软坚、解毒除疣):
1.当归、生薏仁、露蜂房、紫草、赤芍板蓝根、大青叶、香附、木贼,红花
2. 硼砂、鸦胆子,苍术、黄柏、大黄、青黛、板蓝根、大青叶、香附、木贼,红花、冰片湿疹外用药
急性湿疹:黄柏、苦参、白藓皮
慢性湿疹:地肤子、蛇床子、苍耳子、当归
并感染者加连翘、银花、地丁、公英、马齿苋
依据不同部位辨证施治
上半身多风热,风湿或风湿热, 宜祛风止痒、清热燥湿:银花、连翘、栀子、菊花
下半身多湿热下注,治宜健脾利湿,养血润肤:白藓皮、地肤子、蛇床子、丹参、生地、苦参、龙胆草、黄柏、车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