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

合集下载

铜及铜合金加工手册

铜及铜合金加工手册

铜及铜合金加工手册
铜及铜合金加工手册主要介绍了铜及铜合金的加工工艺和技术。

铜是一种古老的金属,其发展历史悠久,早在4800年前,中国就已经能够生产铸造铜刀。

铜及铜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铜及铜合金加工手册中,你可以找到各种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成分、性能特点与用途。

此外,手册还详细介绍了铜及铜合金的熔炼与铸造技术,以及铜及铜合金板、带、条、箔、管、棒、型、线材的加工工艺制度、操作技术、制品质量控制及常用设备等。

对于铜合金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手册也进行了简明实用的介绍。

总的来说,铜及铜合金加工手册是一本全面介绍铜及铜合金加工技术和工艺的书籍,对于从事铜及铜合金加工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技术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技术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技术东北大学成型0902 王玙 20091721 1:概述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铜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

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

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物存在。

铜矿物与其他矿物聚合成铜矿石,开采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选矿而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

铜矿石分为三类:(1)硫化矿,如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4)和辉铜矿(Cu2S)等。

(2)氧化矿,如赤铜矿(Cu2O)、孔雀石[CuCO3Cu(OH)2]、蓝铜矿[2CuCO3Cu(OH)2]、硅孔雀石(CuSiO32H2O)等。

(3)自然铜。

铜矿石中铜的含量1%左右(0.5%~3%)便有开采价值,因为采用浮选法可以把矿石中一部分脉石等杂质除去,而得到含铜量较高(8%~35%)的精矿砂。

纯铜:面心立方晶格,原子量 63.54,密度8.9,熔点1083℃电阻率0.01673 欧姆 mm2/m ,线性膨胀数17.6×10-6/℃,导热率0-100℃399W/mk。

软态 280MPA,延伸率≥40%从铜矿中开采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或者说是铜矿砂,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铜及铜制品.目前,世界上铜的冶炼方式主要有两种:火法冶炼与湿法冶炼)1.火法:通过熔融冶炼和电解精火炼生产出阴极铜,也即电解铜,一般适于高品位的硫化铜矿。

除了铜精矿之外,废铜做为精炼铜的主要原料之一,包括旧废铜和新废铜,旧废铜来自旧设备和旧机器,废弃的楼房和地下管道;新废铜来自加工厂弃掉的铜屑(铜材的产出比为50%左右),一般废铜供应较稳定,废铜可以分为:裸杂铜:品位在90%以上;黄杂铜(电线):含铜物料(旧马达、电路板);由废铜和其他类似材料生产出的铜,也称为再生铜。

铜合金熔炼过程特点(精)

铜合金熔炼过程特点(精)

如镍、铂、锰、铁能增加氢在铜中的溶解度。而与气体亲和力
小的则相反,如锡、铝、锌、铅、镉和磷。
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 课程
(3) 挥发性 通常衡量金属挥发性的依据是蒸气压、蒸气热或沸点。一 般而言,在相同条件下,蒸气压高的金属易挥发;蒸气热小、 沸点低的金属易挥发。金属的温度越高,其蒸气压越大,越易 挥发。铜的沸点为2846K,蒸发热为303.5kJ/moI,在1357K时
的蒸气压为4.12×101Pa,1901K时,蒸气压为1.42Pa,都小于
大气压,故铜在熔炼时易于挥发,温度越高,挥发越快。
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 课程
(4) 吸杂性 铜与铜合金在熔炼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杂
质。例如,在酸性炉衬的熔炉内熔炼铝青铜、铝白铜或含铝、
镍的铜合金时,会使合金中的硅含量增加;又如在含有硫的煤 气或重油燃料的气氛中熔炼铜时,就可能使铜中增硫。再如, 用木炭作为某些白铜熔炼的覆盖剂,在高温下会使白铜熔体增 碳;在米糠或麦麸覆盖下熔炼铜及铜合金时,熔体中的磷含量 也会增加。
铜合金熔炼工艺
——熔炼过程特点
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课程
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 课程
熔炼过程特性
氧化性
吸气性
铜合金的熔炼特性
吸杂性
挥发性
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 课程
(1) 氧化性 众所周知,判断金属氧化性的依据是氧化物生成自由能变 化△fGo,分解压力PO2或氧化物的生成焓△fHo,通常△fGo和 PO2值越小,元素越易于氧化。在熔炼温度下(1000℃时)CuO的 分解压PO2为1.01 ×10-2Pa,远远小于大气中氧的分解压2.1 × 104Pa,因此,在大气中熔炼铜和铜合金时,其氧化是不可避 免的。
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 课程

铜合金及其熔炼技术

铜合金及其熔炼技术

第二篇铜合金及其熔炼技术第5章概述5.1 铜的自然属性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

自然界中的铜分为自然铜、氧化铜矿和硫化铜矿。

自然铜及氧化铜的储量少,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铁矿精炼出来的,这种矿石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右。

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

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腐蚀性、可塑性、延展性。

铜是一种质地坚硬的金属,耐腐蚀,能在各种不同环境中不受损坏。

铜在化学活性排序的序位很低,仅高于银、铂、金,因而性能极稳定。

铜在大气中还会生成氧化铜膜,防止铜进一步氧化腐蚀,所以当许多同时期的铁制器早已锈迹斑斑,甚而变成氧化物化为灰烬时,铜依然性能良好。

铜的这种耐腐性,在建筑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西方,铜屋顶是高档建筑的首选建筑屋顶,在供水和供暖系统中更是独占鳌头。

铜还是一种最佳的环保材料,其在环境中的浓度一直处于安全界限之内。

铜可以循环使用,不产生垃圾,而再生铜可保持原铜所有的优越性能,其他再生材料则远不能如此另外与其他材料相比,铜对环境更“友善”之处在于,铜在再生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及废物。

铜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铜含量的多少对维护健康更有重要的作用。

一旦铜的含量减少,就会使脑细胞色素氧化酶减少,活力下降,从而使人出现记忆衰退、思维混乱、反应迟钝以及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病态,同时,人体在造血过程中,血红蛋白中的铁需要由来源于食物中的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这样的转化过程必需有铜的参与才能完成。

如果体内缺铜,就会导致铁的转化困难而诱发贫血而在临床中,许多铁性贫血患者,在单纯补铁效果不佳的A况下,适当增加铜的补充,也会使贫血现象得到缓和。

美国科学家提醒人们,在预防心脏病的时候,绝时不可以忽视铜元素的缺乏,因为,铜在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中,能够促便胶原物质正常产生。

而胶原物质则可以促使心脏和血管壁保持弹性,从而起到了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设备及技术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设备及技术

一、对铜及铜合金熔炼设备的基本要求铜及铜合金熔炼中突出的问题是合金元素易氧化,合金容易吸气。

从获得含气量和氧化夹杂物少、化学成分均匀、合格的高质量合金液以及优质、高产、低消耗地生产铜及铜合金铸件和加工制品及材料出发,对其熔炼设备的要求是:①有利于金属炉料的快速熔化和升温,熔炼时间短,元素烧损和吸气少,合金液纯净;②燃料、电能消耗低,热效率和生产率高,坩埚、炉衬寿命长;③操作简便,炉温便于调整和控制,劳动卫生条件好。

二、铜及铜合金的熔炼炉种类很多,每种熔炉在结构和熔炼工艺等方面各有特点,在不同条件下使用。

因此,在选用熔炼炉时,必须从热能来源、合金种类、质量要求、铸件的大小、批量、产量、操作条件和劳动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地选用,要因地制宜。

在铜合金熔炼中应用最广泛的应属有芯(无芯)感应炉和上述的反射炉。

三、液态、气体燃料坩埚及其熔炼技术与固体燃料坩埚炉相比,这种炉子由于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燃烧速度快而稳定,熔化速度快,符合快速熔炼的要求,炉温可以控制,合金液质量较高,劳动条件好,铜与铜合金及中间合金可以熔化,在中、小车间很适用。

但这类炉子炉温控制不如电炉方便,要求有较熟练的操作水平。

这类炉子分为固定式和可倾式两种。

固定式柴油坩埚化铜炉,容量100kg。

喷嘴将风、油混合物以切线方向喷人炉中,火焰自下而上旋绕坩埚运动。

炉膛下部直径较大,使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使燃料得以充分燃烧,放出热量。

炉口直径缩小,以增加气流速度,提高传热效果。

这种炉子浇铸时需要有坩埚的起吊设备。

倾斜式柴油坩埚炉,容量150kg。

这种熔炉通过回转手轮、涡轮、蜗杆等旋转机构,使支承在支架上的炉体在90℃范围内倾转倒出铜液,缩短了辅助时间,节省了起吊设备,改善了劳动条件。

每炉熔炼时间40~50min(第一炉容量时间较长),每班产量可达1t左右,生产效率高。

四、电阻坩埚炉及其熔炼技术①电阻坩埚炉是利用电流通过电热体发热加热融化合金,炉子容量一般为100~500kg,大炉子的容量可达1500kg。

铸造用纯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

铸造用纯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

铸造用纯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铸造用纯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文摘]详细介绍了铸造用纯铜、青铜、黄铜等主要铜合金的熔炼工艺,并提出了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铸造用纯铜和铜合金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

常用的铜合金根据成分不同主要分为两类,即铸造黄铜和铸造青铜。

无论是砂型铸造还是熔模铸造,熔炼都是铸造生产的关键环节。

各种铜合金的熔炼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了纯铜和铜合金,主要是青铜和黄铜的冶炼工艺经验,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纯铜冶炼冶炼设备用于中频感应炉、热电偶、钢包和石墨桔灾害等。

(1)将柑橘灾害预热至暗红色,在灾害底部加入一层厚度约30-50毫米的干木炭或覆盖剂(60%硼砂和137%碎玻璃),依次加入剩余的碎料、废料和棒料,最后加入纯铜(2)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可在炉台上预热,严禁向液态金属中加入冷料。

在整个熔化过程中,应频繁移动炉料以防止桥接。

(3)合金完全熔化后,当温度达到1200-1220℃时,加入占合金液重量0.3-0.4%的磷铜进行脱氧,磷与氧化亚铜发生后续反应产生的P2O5气体从合金中逸出,磷酸铜会浮在液面上,通过去渣去除,达到脱氧的目的此外,脱氧过程中需要连续搅拌。

最后,炉渣被剥离并从熔炉中排出。

合金液的浇注温度一般为1100-1200℃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黄铜铜基合金的熔炼是黄铜,它分为普通黄铜和特种黄铜两种类型普通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二元合金,主要用于压力加工。

在普通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如硅、铝、锰、铅、铁和镍,就成了特殊的黄铜。

铸造黄铜主要是特殊的黄铜。

1、合金成分和金属配料要求为铜合金化学成分,由于主要成分变化范围大,所以在配料计算过程中,应根据其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配料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1176-1987。

几种常用的黄铜熔炼配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炉料应干燥干净。

应进行喷砂处理,以清除任何污垢和铁锈。

2,负担比根据一般的配料惯例,新的配料组成应占配料总重量的30%以上,而返料负担应在70%以下。

纯铜的熔炼

纯铜的熔炼

纯铜的熔炼工艺纯铜的熔炼过程要比其他的铜合金复杂的多,铸造工艺方法难以掌握,其主要问题是脱氧、排气、除渣不彻底,铸造工艺和浇注方法不合理,很容易产生铸件缩孔、裂纹、氧化等缺陷使铸件报废。

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纯铜铸件,熔炼最为关键,要严格控制好熔炼的每个环节。

首先,金属炉料必须保持干净无油污和氧化,非金属材料必须保持干燥,木炭必须彻底烘干。

将干燥的木炭或者自制的覆盖剂加入到熔炼炉坩埚的低部,加入量以能覆盖住铜液表面后 5 0 ~1 0 0 mm厚度为宜,加入纯铜前先将熔炼炉预热8 ~l 0 min使炉膛温度达到4 0 0 ~6 0 0℃,然后加入纯铜开始熔炼,熔炼过程中,由于木炭或者自制覆盖剂不断燃烧损失要随时补加并保持高度,防止铜液暴露被氧化,当铜液温度升至l 1 8 0 ~l 210℃时,用磷铜( 加入量占铜液总重量的0.3 %- - , 0.5 %)合金预脱氧,磷铜合金用石墨钟罩压人铜液底部并轻轻摆动,之后温度升至l220℃左右,分2 ~3次用石墨钟罩加入纯镁( 占铜液总重量的0.05 %~0.3 %) ,纯镁尽量加入到距坩埚底部100mm深处,使铜液彻底沸腾起来后,让铜液中的氧化铜质很快从铜液中上浮,净化铜液,一般经过磷铜预脱氧和纯镁二次脱氧后,铜液能满足要求。

但是往往有一些纯铜的含氧量( 0 .0 4%以上)比较高,两次脱氧还不能达到要求,然后进行第三次脱氧,第三次脱氧就不能用磷铜和纯镁,只能用纯锌改性脱氧,这时只要加入占铜液总重量0 .0 5 %~0 .15 %的纯锌就能满足要求,锌的加入量不能过多,因为锌能固熔到纯铜里面,降低纯铜的导电性能。

也可以用干燥的惰性气体( 压力0.1 5 - - - 0.2 MP a )用石墨管插入坩埚底部翻腾铜液达到排气清渣之目的。

如果第三次脱氧不成功,该炉铜液不能再处理或者强行浇注铸件,可以加入其它合金材料熔炼相应牌号的铜合金,也可以浇注成纯铜锭,配制青铜和黄铜合金。

铜合金的熔炼

铜合金的熔炼

铜合金的熔炼铸造一、有关铜的一些概述众所周知在人类的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除了铁和铝之后使用最多的就是铜了,铜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重要金属之一,在古代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铁铝不同的是,铜具有导电率高(仅次于银)、导热性强、耐腐蚀性强、强度适中及延展性强等特性。

铜可和许多金属化合制成合金、如Cu-Sn合金称为青铜,Cu-Zn 为黄铜,Cu-Ni-Zn为白铜。

此外,还可制成Cu-Al, Cu-Ni, Cu-Be, Cu-Co, Cu-Cd, Cu-Fe, Cu-Pb合金等。

铜及其合金最大量的是运用与电气工业中制造电线、电缆和电子零件;其次其合金应用于机器制造业的轴承、车床,化学工业的蒸馏、酿造锅,国防工业的子弹、炮弹零件,建筑和日常生活用品等。

通过上述我们知道铜以其本身的诸多特性和其形式多样合金性能和功能的多样化被广泛的运用在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建设中。

以下先重点介绍下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常见铜合金;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些铜及铜合金有:紫铜、黄铜、青铜、白铜等,它们是通过添加不同的其它金属元素已达到一些特有的性质的,通常以合金的颜色及所加其它金属中最多的一个来命名的,如锌黄铜,锡青铜,镍白铜等等。

二、铜合金在K金中的应用由于K金的制作大多是以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黄金进行K金熔炼(首饰行业称作K金补扣),其中中间合金对K金的成色和性能起着主导作用;在K金中的基体元素是Au,而在K红金和K白金的中间合金中又是以铜为基体元素,所以研究铜合金的熔炼成果在对K 金的成色和性能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铜合金的熔炼要由纯铜制得铜合金就必然离不开铜的再次熔炼,而要制得符合要求性能的铜合金就必然要做好各种金属成分的控制,精细的做好一系列的熔炼设计,并做好防护措施。

熔炼铜合金的所做第一步工作是:①配料及化学成分的的调整,合理的配料能够保证熔体质量、节约贵重金属、提高金属的收率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而在配料的设计中涉及到一些非常重要的配料原则,首先精炼品位较高的金属及合金时,应该选较高品位的金属做原料,熔炼一般品味的金属及合金是时,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品位较低的金属;为保证某些制品的特殊要求,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可制定生产实际控制的内部标准;在合金化学成分允许范围内,可适当地调整某些合金元素的配料比,一节约贵重金属;确定合金的配料比时,应考虑个元素在熔炼过程中的烧损情况,提高配料比及确定补偿量;最后合金中某些难熔或易挥发、易氧化的元素应制成中间合金进行配料。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Safety spections for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melting and casting 预审稿ICS 77.020 H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XXXX—XXXX××××-××-××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铜加工企业熔铸的安全生产操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由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驰铜铝材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GB XXXX—XXXX 1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基本要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环境及动力系统环境与卫生应急作业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铜加工企业熔铸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J/T 187 清洁生产标准熔炼铜业GB 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 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3 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危险源的辩识与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应符合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和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规定。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铜及铜合金的熔炼是什么?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特性是什么?操作要点又有哪些呢?首先来看熔炼定义:熔炼是铸造生产工艺之一。

将金属材料及其它辅助材料投入加热炉溶化并调质,炉料在高温(1300~1600K)炉内物料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产出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和炉渣的火法冶金过程。

炉料除精矿、焙砂、烧结矿等外,有时还需添加为使炉料易于熔融的熔剂,以及为进行某种反应而加入还原剂。

此外,为提供必须的温度,往往需加入燃料燃烧,并送入空气或富氧空气。

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由于与熔融炉渣互溶度很小和密度差分为两层而得以分离。

富集物有锍、黄渣等,它们尚须经过吹炼或其他方法处理才能得到金属。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图1常见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黄铜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1)锌的除气和脱氧性能很好,操作中加入脱氧剂铜-磷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合金的流动性;2)含锌大于20%的黄铜,一般可按喷火次数作为实际出炉依据;3)尽量低温加锌,高温捞渣,以减少熔炼损耗;4)以冰晶石作熔剂的合金,冰晶石加入量约为炉料重量的0.1%;5)铁以Cu-Fe或Al-Fe中间合金加入,易氧化元素如砷、铍等与铜制成中间合金加入。

青铜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1)青铜宜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硅砂或镁砂炉衬,但用有芯感应炉熔炼铝青铜时,最好使用中性或碱性炉衬;2)硅青铜、锡锌铅青铜吸气性强,应使用煅烧木炭作覆盖剂,装料后立即加入足够木炭,直到浇铸完毕不再向炉内添加木炭。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图2白铜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1)白铜宜采用工频或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硅砂或镁砂炉衬;2)为提高普通白铜的热塑性,可加入钛、锆作变质剂。

3)装料时如炉内残留铜水过少,镍、铁不易熔化时,允许先加入少量紫铜以加速熔化。

镍和镍合金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1)镍和镍合金采用中频或高频感应电炉熔炼,高铝砂或镁砂炉衬;2)为提高纯镍和镍合金的热塑性,细化晶粒,可加入少量钛作变质剂,在炉料全部熔化后加入;3)加炭脱氧时,可用小块木炭慢慢加于液面,一次加入过多或过快易造成金属液上涨,甚至外溢。

铜及铜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铜及铜合金的熔铸技术特点

• 眼镜上的螺钉及架子一般用H62:它的强度较高,并有一定的耐蚀性, 缺点是在汗水的腐蚀下会生铜锈。 • 黄铜精密异型材 ——眼镜铰链
HPb59-1铅黄铜
• HPb59-1铅黄铜的化学成分
牌号 成分 Cu Pb Zn 杂质(不大于)/(%) Fe Sb Bi P 杂质总和 0.75
HPb59-1 57.0-60.0 0.8-1.9 余量 0.5 0.01 0.003 0.02
• 在铜合金中,白铜延展性好、硬度高、色泽美 观、耐腐蚀、富有深冲性能,易于塑性加工和 焊接。
镍铜
白铜分类
• 根据GB/T5234-2001规定共有18种白铜。分为五类: • 普通白铜(1类):铜镍二元合金(即二元白铜)
称为普通白铜。在普通白铜中,字母B表示加镍的
含量,如:B5表示镍含量为约5%,其余约为铜含 量。型号有B0.6、B19、B25、B30。 • 复杂白铜(4类) :加有锰、铁、锌、铝等元素的 白铜合金称复杂白铜(即三元以上的白铜),包
• •
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称为热加工。 由于温度处于再结晶温度以上,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后,随即发生再结晶过 程。因此塑性变形引起的加工硬化效应随即被再结晶过程的软化作用所消除, 使材料保持良好的塑性状态。
金属在热轧时变形和再结晶的示意图
最低再结晶温度=0.4Tm
纯铜中的杂质分类
水晶老眼镜
熔模铸造工艺
•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包括:蜡模制造、结壳、脱 蜡、焙烧、浇注等。
(三)白铜(Cu-Ni)
• 以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因多数呈银 白色而得名,铜和镍能无限互溶形成连续固溶 体,即不论彼此的比例多少,而恒为 α 单相合 金 ,含量超过16%以上时,产生的合金色泽就 变得洁白如银,镍含量越高,颜色越白 。

铜合金熔炼-熔炼前的准备综述

铜合金熔炼-熔炼前的准备综述

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铜合金铸件铸造技术课程教案熔炼前的准备制作人:王博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铜合金熔炼——熔炼前的准备一、前言铜与铜合金在熔炼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对于不同类型的铜和铜合金要采用不同的熔炼工艺。

以纯铜为例,纯铜和低合金铜的熔炼质量及熔铸过程均比其它铜合金更难控制。

首先,纯铜铸件要求有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对杂质的含量限制更加严格。

微量杂质能显著降低铜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所以,在熔炼纯铜时,对炉料、熔化工具。

熔化设备等的要求十分严格。

图1 熔炼场景二、炉料和辅助材料的准备1、新金属炉料和回炉料应清洁,无油污、泥沙、锈蚀、水分和其它夹杂物,必要时应对锈蚀的电解铜块进行吹砂处理,去掉吊耳和清除掉铜豆。

2、根据熔炉的大小,将炉料切成合适的尺寸。

3、熔炼用的各种熔剂应按照工艺规程要求进行预先烘烤或脱水处理。

4、炉料在装炉前应进行预热,一般放在炉旁预热至200-300℃或更高。

图2 合格的回炉料和不合格的回炉料二、熔炉的准备1、反射炉的准备工作(1)开炉前必须清除炉内和出铜口处残留的金属和炉渣。

(2)炉膛损坏的部分用磷酸盐泥浆修补,阴干24~28h后再烘烤至500~600℃。

(3)检查燃烧器(烧嘴)有无故障、燃烧通道有无阻碍。

(4)出铜槽覆砂,并在出炉前烘干。

(5)装料前用泥堵[泥堵配比为:焦炭粉50%,硅砂30%,耐火泥20%,加水适量]将出铜口堵住,外加重物。

(6)准备有足够容量的铜液槽。

图3 坩埚炉2、坩埚炉的准备工作(1)新坩埚炉应进行预热处理,加热至600℃以上。

(2)旧坩埚炉应彻底清除掉残留的金属熔渣,使用前也应预热至暗红色。

(3)不同种类的合金最好采用专用坩埚,但一定范围内可以互相调用,其允许调用范围见下表。

表1 熔炼铜合金坩埚互相调用规定3、感应电炉的准备工作(1)根据熔炉合金的种类,选用酸性、碱性或中性炉衬。

(2)出铜口堵塞材料配比(质量分数)为50~60%型砂+40%~50%焦炭,外加20%~25%白泥,水适量。

铜合金及其熔炼技术

铜合金及其熔炼技术

第二篇铜合金及其熔炼技术第5章概述5.1 铜的自然属性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

自然界中的铜分为自然铜、氧化铜矿和硫化铜矿。

自然铜及氧化铜的储量少,现在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铁矿精炼出来的,这种矿石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右。

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

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腐蚀性、可塑性、延展性。

铜是一种质地坚硬的金属,耐腐蚀,能在各种不同环境中不受损坏。

铜在化学活性排序的序位很低,仅高于银、铂、金,因而性能极稳定。

铜在大气中还会生成氧化铜膜,防止铜进一步氧化腐蚀,所以当许多同时期的铁制器早已锈迹斑斑,甚而变成氧化物化为灰烬时,铜依然性能良好。

铜的这种耐腐性,在建筑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西方,铜屋顶是高档建筑的首选建筑屋顶,在供水和供暖系统中更是独占鳌头。

铜还是一种最佳的环保材料,其在环境中的浓度一直处于安全界限之内。

铜可以循环使用,不产生垃圾,而再生铜可保持原铜所有的优越性能,其他再生材料则远不能如此另外与其他材料相比,铜对环境更“友善”之处在于,铜在再生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及废物。

铜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铜含量的多少对维护健康更有重要的作用。

一旦铜的含量减少,就会使脑细胞色素氧化酶减少,活力下降,从而使人出现记忆衰退、思维混乱、反应迟钝以及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病态,同时,人体在造血过程中,血红蛋白中的铁需要由来源于食物中的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这样的转化过程必需有铜的参与才能完成。

如果体内缺铜,就会导致铁的转化困难而诱发贫血而在临床中,许多铁性贫血患者,在单纯补铁效果不佳的A况下,适当增加铜的补充,也会使贫血现象得到缓和。

美国科学家提醒人们,在预防心脏病的时候,绝时不可以忽视铜元素的缺乏,因为,铜在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中,能够促便胶原物质正常产生。

而胶原物质则可以促使心脏和血管壁保持弹性,从而起到了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熔炼车间紫铜的熔炼及半连续浇铸的操作技术

熔炼车间紫铜的熔炼及半连续浇铸的操作技术

熔铸车间紫‎铜的熔炼及‎半连续浇铸‎的操作技术‎一、紫铜的熔炼‎1、由紫铜吸气‎性大,在熔炼时,必须注意减‎少气体的来‎源,设法不让氢‎及其它杂质‎进入熔体,以免侵入的‎氢与氧结合‎,生成水蒸汽‎,影响铸锭质‎量。

2、由于紫铜对‎杂质要求较‎严格,所以常用电‎解铜作原料‎或用较好的‎紫铜回料作‎原料。

炉料不应直‎接投入熔池‎,而应加在未‎熔化的前一‎批固体上面‎先预热。

3、应使用优质‎的原辅材料‎,并在熔体严‎密覆盖的情‎况下实行快‎速熔炼。

4、木炭应在炉‎料未熔化前‎加入,块度为40‎—100mm‎左右,覆盖厚度为‎100—150mm‎,应使其很好‎覆盖熔池表‎面,炉料熔化后‎,木炭及其发‎生出来的还‎原性气体可‎造成炉内还‎原性气氛、对熔体兼有‎保温,脱氧、还原和吸气‎等作用。

5、炉头木炭应‎在熔池内最‎后一批次炉‎料熔化前加‎入(覆盖厚度1‎00mm以‎上)。

6、炉料化好后‎,在出炉浇铸‎前5—10分钟加‎入铜磷中间‎合金。

7、为防止熔体‎高温吸气,熔体温度不‎应超过12‎00℃,熔体熔化合‎格后不宜长‎时间保温,应迅速出炉‎。

8、在熔炼过程‎中,炉料熔化后‎要及时捞渣‎同时,炉料产生的‎杂质会粘结‎在炉膛内,要定期清理‎粘结的杂质‎,将清理的杂‎质捞出,不得采用将‎铜水烊满熔‎池的方式熔‎化粘结的杂‎质。

二、半连铸浇铸‎的操作技术‎1、工具的准备‎及注意事项‎:浇铸前应将‎炉头浇铸管‎预热烤红,尤其是液流‎调节装置的‎塞棒必须加‎热至发红。

开始放流前‎,应检查液流‎调节装置的‎灵活性和严‎密性,以免发生堵‎塞或跑流事‎故。

2、浇铸前应使‎用结晶器和‎引锭头保持‎干燥,并且放置水‎平。

结晶器表面‎应保持光洁‎,出水孔畅通‎,不得有漏水‎或渗水现象‎。

浇铸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要预热,保持干燥,以免带入水‎分发生放炮‎事故。

3、当采用炭黑‎做熔体的保‎护剂时,炭黑应先过‎筛、烤红、可用报废浇‎铸管或石棒‎放入熔池熔‎体中,将废浇铸管‎或石棒烤红‎后放入炭黑‎中将炭黑烤‎干燥。

铜熔炼工艺技术

铜熔炼工艺技术

铜熔炼工艺技术铜熔炼工艺技术是将铜矿石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冶炼步骤,从而提取出铜金属的过程。

在铜矿石中,铜的含量较低,通常只有几个百分比,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来分离铜金属。

铜熔炼的第一步是矿石的选矿和破碎。

经过矿石破碎后,将进行矿石的磨矿,将矿石细磨成更小的颗粒。

然后,通过浮选的方法,将铜矿石中的非铜金属颗粒和杂质分离出来。

在矿石经过选矿和磨矿后,得到的是铜精矿。

铜精矿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铜金属,但还是含有一定的杂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铜金属的纯度,需要进行冶炼。

铜熔炼的主要冶炼方法有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

火法冶炼是将铜精矿与燃料和氧化剂一起加热,在高温下进行熔炼。

在熔炼过程中,铜金属会与氧化剂氧化反应,形成铜的氧化物。

然后,通过冶炼炉内的还原反应,将铜的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铜。

湿法冶炼则是通过溶解铜精矿,将铜金属溶解在溶液中,然后通过还原反应,将铜金属从溶液中还原出来。

无论是火法冶炼还是湿法冶炼,冶炼后得到的铜金属还有一定的杂质。

因此,需要进行炼化过程,以进一步提高铜金属的纯度。

在炼化过程中,通常使用电解法进行,将铜金属放入电解槽中,通过电流的作用使铜金属从阴极溶解出来,然后收集纯净的铜金属。

铜熔炼工艺技术的关键在于控制炉内的温度和化学反应。

对于火法冶炼来说,需要控制炉内的加热温度和氧化剂的用量,以确保铜的高效氧化和还原反应。

对于湿法冶炼来说,需要控制溶解剂的浓度和温度,以确保铜金属的溶解和还原过程。

此外,铜熔炼工艺技术还需要注意环保问题。

熔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废水,这些废物需要通过处理设备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铜熔炼工艺技术是将铜矿石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冶炼步骤,从而提取出铜金属的过程。

通过选矿、磨矿、熔炼和炼化等步骤,可以得到纯净的铜金属,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控制炉内的温度和化学反应是关键,以确保铜金属的高效提取。

这些技术使我们能够获得大量的铜金属,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铜精炼工艺操作规程

铜精炼工艺操作规程

铜精炼工艺操作规程1、工艺原理一般粗铜含有0.5~1.5%的杂质,紫杂铜含有1~5%的杂质。

这些杂质的存在,使铜的抗腐性弱,机械性能差,导热、导电率低,不适合机械加工及电气工业的应用。

火法精炼主要是将金、银等贵重金属以外的杂质含量降低到相应限度,以满足电解精炼的要求。

火法精炼是将粗铜、紫杂铜装入精炼炉内熔化后,向熔体铜内通入空气,使其中对氧亲和力较大的杂质Zn、Fe、Pb、Sn、As、S等发生氧化,以氧化物的形态与加入炉内的熔剂发生氧化反应,于铜液表面形成炉渣,或挥发进入炉气而除去。

残留在铜液中的氧,经还原脱去后,即可浇铸成电解精炼用的阳极板。

因此,铜火法精炼可分成以下两个主要反应阶段:1.1氧化阶段在1160℃的温度条件下,使铜液中的杂质发生氧化而除去。

主要反应式:4Cu+O2=2Cu2OCu2O+Me=2 Cu+MeOMeO+SiO2= Me O·SiO22Cu2O+ Cu2S=6 Cu+SO2↑1.2还原阶段经氧化后铜熔体约含有8%左右的氧,需进行还原以脱除铜熔体中的氧。

其主要反应式(用煤粉作还原剂):Cu2O+C=2 Cu+CO4 Cu2O+CH4=8 Cu+CO2+2 H2OCu2O+CO=2 Cu+CO2Cu2O+H2=2 Cu + H2O6Cu2O+2C2H m=12 Cu+2CO+m H2+ 2CO2 2、工艺流程3、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4、工艺技术条件4.1铜阳极板技术标准4.1.1铜阳极板的化学成分Cu≥99.0%~99.5% As≤0.09% Sb≤0.02% Bi≤0.02% Zn≤0.02% Fe≤0.05% Pb≤0.15% Ni≤0.25% S≤0.05% 4.1.2.1每块阳极板的重量为200±20Kg(外购板±5Kg)(鹏辉);每块铜阳极板的重量265Kg,每块重量允差±5Kg。

(方圆)4.1.2.2阳极板的物理规格:770×980×40—44㎜4.1.3阳极板两耳厚度的最薄尺寸,不小于该阳极板周边厚度的最薄尺,两耳的表面不准有与长度方向相交的裂纹(平行向的隔层除外)。

铜棒熔炼工艺技术

铜棒熔炼工艺技术

铜棒熔炼工艺技术铜棒熔炼工艺技术是一种将铜精矿或其他含铜材料加热至融化并冷却成块状的过程。

这项技术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是铜冶炼的重要步骤之一。

以下将对铜棒熔炼工艺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铜棒熔炼工艺的第一步是选材。

常见的铜精矿有硫化铜矿、氧化铜矿等,根据矿石中含铜的含量和成分不同,选用不同的冶炼方式。

此外,还需考虑其他杂质元素的含量,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其次,经过选材之后,需要对矿石进行破碎和磨矿处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原料破碎成合适的颗粒大小,为后续的冶炼工艺做好准备。

破碎和磨矿可以通过机械破碎设备和磨矿机来完成。

接着,熔炼工艺的核心步骤是将矿石加热到融化点。

一般采用高温炉炉膛进行加热,炉膛内的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在加热的过程中,铜矿石中的铜被还原成纯铜,并融化成液体。

此时,熔炉底部设有收集器,方便收集产生的铜液。

然后,将铜液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模中,冷却后形成固体的铜棒。

冷却的方式一般有自然冷却和水冷却两种方式。

自然冷却速度较慢,适合某些需要高密度和致密度的铜棒;而水冷却可以加快冷却速度,得到质地较细腻的铜棒,适合某些需要高强度和韧性的应用场合。

最后,对冷却后的铜棒进行后续处理。

这一步骤包括铣削、锻造或退火等工艺,以获取所需的尺寸、形状和性能。

具体的处理方式根据产品的用途和要求来决定。

例如,对于电线电缆行业的铜棒,需要进行铣削和拉拔等工艺,以获得细腻的表面和均匀的直径。

综上所述,铜棒熔炼工艺技术是通过选材、破碎和磨矿、加热熔炼、冷却成型以及后续处理等步骤,将铜精矿转化为固态的铜棒。

这一过程严格遵循工艺规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铜冶炼行业中,铜棒熔炼工艺技术的应用不仅对于铜棒制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铜熔炼工艺技术

铜熔炼工艺技术

铜熔炼工艺技术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汽车等行业。

铜熔炼工艺技术是将铜矿石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从中提取出纯铜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铜熔炼工艺技术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步骤。

一、铜矿石的选矿铜矿石是指含有铜的矿石,常见的有黄铜矿、辉铜矿等。

铜矿石的选矿是指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矿石进行处理,分离出含铜矿石和非含铜矿石。

选矿过程包括粉碎、磨矿、浮选等步骤。

首先,将铜矿石进行粉碎,使其达到一定的颗粒度。

然后,通过磨矿的过程,将矿石细化,提高浮选效果。

最后,利用浮选法将含铜矿石从非含铜矿石中分离出来。

二、铜矿石的烧炼铜矿石经过选矿后,得到的是含有较高杂质的铜精矿。

为了进一步提纯铜,需要进行烧炼。

烧炼是指将铜精矿在高温下进行加热,使其中的杂质氧化或还原,从而得到纯铜。

烧炼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氧气含量等参数,以确保烧炼效果和产品质量。

三、铜精矿的转炉冶炼铜精矿经过烧炼后,会得到含有较高纯度的铜水晶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铜的纯度,需要进行转炉冶炼。

转炉冶炼是指将铜水晶体放入转炉中,在高温下进行加热和搅拌,使其中的杂质被氧化或还原,从而得到更纯净的铜。

在转炉冶炼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氧气含量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铜的纯度和产品质量。

四、电解精炼转炉冶炼后得到的铜还含有一定的杂质,需要进行电解精炼以提高铜的纯度。

电解精炼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铜水晶体作为阳极,铜板作为阴极,通过电流的作用,使铜离子从阳极迁移到阴极上,从而得到纯净的铜板。

在电解精炼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电流密度、温度和电解液的成分等参数,以确保铜的纯度和产品质量。

五、铜的铸造和加工经过电解精炼得到的纯铜可以进行铸造和加工。

铜的铸造是指将液态铜注入铸型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铜制品。

铜的加工是指通过锻造、轧制、拉拔等工艺,将铜制品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铜的铸造和加工工艺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进行选择和控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一种黄铜熔炼工艺方法

一种黄铜熔炼工艺方法

一种黄铜熔炼工艺方法
黄铜熔炼工艺方法:
1. 准备黄铜原料。

选择高质量的黄铜原料,并确保其干燥和清洁。

2. 加入熔炼剂。

在铜炉中加入适量的熔炼剂,一般采用氧化铜和石英砂的混合物。

3. 加热熔融。

将铜炉加热至适当的温度,将黄铜原料加入铜炉中,并搅拌。

加热时要注意控制火焰,避免过热或过冷。

4. 去除浮渣。

在熔融过程中会产生浮渣,需在加热过程中从铜炉中去除。

5. 保持温度。

完成熔融后,需要保持黄铜的温度,以保证均匀熔化。

6. 浇铸成型。

根据需要将熔融的黄铜倒入模具中,进行浇铸成型。

7. 冷却。

完成浇铸后,需要等待黄铜冷却下来,才可进行后续加工或使用。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黄铜熔炼工艺方法,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是什么?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特性是什么?操作要点又有哪些呢?首先来看熔炼定义:熔炼是铸造生产工艺之一。

将金属材料及其它辅助材料投入加热炉溶化并调质,炉料在高温(1300~1600K)炉内物料发生一定的物理、化学变化,产出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和炉渣的火法冶金过程。

炉料除精矿、焙砂、烧结矿等外,有时还需添加为使炉料易于熔融的熔剂,以及为进行某种反应而加入还原剂。

此外,为提供必须的温度,往往需加入燃料燃烧,并送入空气或富氧空气。

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由于与熔融炉渣互溶度很小和密度差分为两层而得以分离。

富集物有锍、黄渣等,它们尚须经过吹炼或其他方法处理才能得到金属。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图1
常见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
黄铜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
1)锌的除气和脱氧性能很好,操作中加入脱氧剂铜-磷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合金的流动性;
2)含锌大于20%的黄铜,一般可按喷火次数作为实际出炉依据;
3)尽量低温加锌,高温捞渣,以减少熔炼损耗;
4)以冰晶石作熔剂的合金,冰晶石加入量约为炉料重量的0.1%;
5)铁以Cu-Fe或Al-Fe中间合金加入,易氧化元素如砷、铍等与铜制成中间合金加入。

青铜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
1)青铜宜采用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硅砂或镁砂炉衬,但用有芯感应炉熔炼铝青铜时,最好使用中性或碱性炉衬;
2)硅青铜、锡锌铅青铜吸气性强,应使用煅烧木炭作覆盖剂,装料后立即加入足够木炭,直到浇铸完毕不再向炉内添加木炭。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图2
白铜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
1)白铜宜采用工频或中频感应电炉熔炼,硅砂或镁砂炉衬;
2)为提高普通白铜的热塑性,可加入钛、锆作变质剂。

3)装料时如炉内残留铜水过少,镍、铁不易熔化时,允许先加入少量紫铜以加速熔化。

镍和镍合金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
1)镍和镍合金采用中频或高频感应电炉熔炼,高铝砂或镁砂炉衬;
2)为提高纯镍和镍合金的热塑性,细化晶粒,可加入少量钛作变质剂,在炉料全部熔化后加入;
3)加炭脱氧时,可用小块木炭慢慢加于液面,一次加入过多或过快易造成金属液上涨,甚至外溢。

木炭加入量视木炭与金属液反应情况而增减;
4)加镁脱氧时,镁用镍片包住,迅速插入金属液中。

也可采用镍镁中间合金作脱氧剂。

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图3
以上介绍了“铜及铜合金的熔炼工艺特性及操作要点”的内容,这里也来介绍一下铜及铜合金熔炼过程中降低熔炼损耗的方法:
1、选用熔池面积小的炉子熔炼。

如采用工频炉代替反射炉。

2、制定合理的操作规程。

易氧化、挥发的合金元素应制成中间合金在最后加入,或在熔剂覆盖下熔化。

装料时要做到炉料合理分布,尽量采用高温快速熔化,缩短熔炼时间。

熔炼黄铜时采用低温加锌。

3、碎屑散料应制成捆或团使用。

4、正确控制炉温。

在保证熔融金属的流动性及其它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熔炼温度。

5、炉气一般以控制微氧化性气氛较好;
6、选用覆盖剂可防止金属氧化和减少挥发损失。

含有铝、铍等元素的合金,由于能在熔融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一般不再加覆盖剂;但操作中应注意勿使氧化膜遭到破坏;
7、正确选择覆盖剂或熔剂,使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覆盖能力,同时采取高温扒渣、捞渣等措施,降低渣中金属损耗。

8、利用脱氧剂使基体金属的氧化物还原。

9、采用真空熔炼或保护性气体熔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