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与思考

合集下载

对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的点滴思考

对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的点滴思考

对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的点滴思考
实验诊断学是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诊断实验
室检查内容及技术、疾病诊断实验室使用技术等,用于识别疾病、衡
量疾病活动水平,筛查早期病变并为决策提供重要信息。

实验诊断学
在医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素养的水平。

因此,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是健全医学教育的重要努力。

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积极落实实验教学工作,把握教师
培养、科研推进、学生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完整过程,确保实验教学的
正确实施。

其次,要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诊
断学实验。

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诊断原
理和疾病诊断方法。

再次,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克服盲目记绩满分弊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最后,高校实验
室要加强设备和仪器的管理,确保实验设备的安全可靠、使用和维护。

以便为学生提供安全、高效、经济的实验条件,促进实验诊断学教学
质量的提高。

总之,实验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良好的教师队伍,更需要科学有
效的课程设计,以及充分调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要提高实验
诊断学教学质量,学校不仅要采取有力措施来推进培养工作,还要加
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因此,可以着重针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以便有效地提升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

(以上为原创内容,如有侵权,联系站长删除)。

临床实验诊断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共4页文档

临床实验诊断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共4页文档

临床实验诊断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包含的知识内容很广,而且非常抽象,成为临床医学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近五年来,笔者参加了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包括实验诊断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一、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改进教学方式传统实验诊断学授课方式单一、枯燥,学生只是机械性地记忆,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这样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因此临床教学工作者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实验诊断学带教工作、提高带教质量,是实验诊断学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和探索的方向[1],[2]。

1.备课内容要充分、教学内容要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学习,老师应在涵盖学科内容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教学内容新颖,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利用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PBL模式是近几年来新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注重能力培养。

经过多年带教经验,发现PBL模式可以学生为主体,带动学生思考,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得出结论的综合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图文并茂,拓展教学空间,通过形象的动画、文字、声音、视频等方式,把抽象难懂的诊断学知识点和概念变成形象、具体、生动的教学模式,带领同学走进“五彩的诊断学世界”,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和理解。

4.对比讲解法。

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对于一些相似的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学工作者常常采用比较法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如讲解不同类型黄疸的鉴别诊断时,我们会从三种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生化检查等几方面进行对比性讲解,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临床治疗的不同策略。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中的实验诊断部分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其临床诊断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导致学生对诊断学的掌握程度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为了提高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质量,需要探索和改进相关的教学方式。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实验项目和案例,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临床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诊断学的实际应用,提高其诊断能力和临床表现。

对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势在必行,以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具备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问题,找出其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策略。

通过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和评估,进一步完善诊断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诊断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该领域教育的不断提升和创新。

通过对诊断学实验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旨在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医学生,为未来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探索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和改进。

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诊断分析,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影音资料和虚拟模拟软件辅助教学,提升学生对诊断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还可以引入实地实习和临床实践环节,让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真实临床场景,提高其实际操作和诊断能力。

浅谈诊断学实践教学心得(3篇)

浅谈诊断学实践教学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在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

以下是我对诊断学实践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诊断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在实践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在遇到实际病例时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培养临床技能诊断学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方面。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临床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中的收获1. 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我通过参与病例讨论、临床查房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在面对实际病例时,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诊断学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分组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诊断学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前、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自主学习,我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4. 提高沟通能力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实践,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获取准确的信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1. 不足之处(1)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导致实际应用时难以灵活运用。

(2)临床技能操作不规范:部分学生在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等方面,操作不规范,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的思考

临床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的思考

【 关键词 】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 中图 分 类 号 】 2 【 献 标 识 码 】B ( 章 编号 】1 0 — 7 3( 0 0 4 0 3 — 3 G4 4 文 文 0 4 6 6 2 1 )0 — 0 6 0
实 验 诊 断 学是 联 系 基 础 与 临 床 医 学 的 重要 桥 梁 学 科 ,是一 门高度 综 合 性 的 应 用技 术 学 科 ,它 以生 理 学 、病 理学 、生 物 化 学 、 分 子生 物 学 、病 原 生 物 学 、 免疫 学 、细 胞生 物
诊 断 学 的一 种 有 效 的辅 助 教 学手 段 ,学 生 可 以通 过 网 络 预 习复 习相 关理 论 课 知 识 ,并通 过 教 学 在 线 系 统 实 现教
员与 学 生 的 在 线 互 动 教学 ,实 现 教 学 相 长 ,激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提 高 学 习效 率 , 弥 补 课 时 少 但 学 习 内 容 多 的
病 检 查 的 项 目组 合 ,怎样 根 据 疾 病 需 要 合 理 选择 检 查项
目, 以最 少 的组 合 达 到 最佳 的诊 断价 值 ;另 外 ,强调 标 本 采 集 和 保 存 方 法 对 生 化 检 验 结 果 的 影 响 , 使 学 生 能 够 正 确 的 分 析 实 验 结 果 , 并 了 解 其 影 响 因 素 , 有 利 于 在 以
课 件 及 录 像 让 学生 直 观 学 习 ,增 加 并 丰 富学 生 的感 性 认
识 ;组 织 学生 参 观 检 验 科 ,讲解 检 验 科 的工 作 流 程 , 目
睹 课 堂 介绍 的先 进 仪 器 ,了解 其工 作 状 况 ,使 其 了解 检 验 科 的 工作 ,增 加 感 性认 识 ,为 工作 后 很 好 的 与 检验 科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实验诊断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在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无法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有必要对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探讨新的教学方式,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效果。

我们也将提出一些改进方案,包括引入案例教学、模拟患者实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

通过实施这些改进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我们希望能为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方式带来新的启示,为未来的医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和改进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分析现有的教学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为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

希望通过改进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诊断学的知识要点,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对于教师而言,也能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经过实施效果评估之后,可以进一步总结改进的成果和优缺点,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诊断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进步。

2. 正文2.1 现有教学方式的分析目前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实验诊断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际操作和实际案例的联系,导致学生对于诊断技能的掌握不够扎实。

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环节,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失去学习兴趣。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实验诊断是临床医学中最为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并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从而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然而,传统的实验诊断教学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缺乏互动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难以贴近实际临床操作等等。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改进策略,以提高实验诊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引入案例病例式教学传统的实验诊断教学方式往往只是单一的实验操作和纸上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缺少实际案例的引入和运用,难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临床实践。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案例病例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验诊断技能的实际应用过程,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诊断思维。

2、增加实际操作环节实验诊断教学应该立足于实际,增加实际操作环节是提高实验诊断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可以亲手操作实验,进行诊断分析,讨论病例疑点,自主发现问题并相互协作,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拓宽教学渠道和手段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等新的教学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实验诊断教学,从而拓宽教学渠道,提高教学的覆盖率和效果。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VR技术,呈现更真实的诊断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操作和解剖结构。

1、实验诊断搭配多学科教学实验诊断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医学学科,因此可以与多个相关学科结合起来,搭配多学科教学。

例如,在实验诊断教学上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微生物学、免疫学、生化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实验诊断技能,并能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2、与社区医院合作进行实习教学当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实验诊断技能,需要将其更直接地运用到实践中,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与社区医院合作进行实习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社区医学中实验诊断的应用,同时还可以解决社区医院实习资源不足的问题。

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与思考

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与思考

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与思考实验诊断学作为医学实践基础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诊断学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重视,它已成为一门具有重要综合应用性、前沿与实践性的学科。

因此,改革实验诊断学教学,推动实验诊断学教学进步,培养具备现代医学实验诊断能力的医学人才,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首先,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做好相应的安排。

明确教学目标是实验诊断学教学的基础,相应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课程的学习内容。

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教学内容应分步推进,由浅入深,从实践到理论,从实例到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础知识。

其次,要强调实验与实践。

除了宣讲课以外,教师还要及时开展实验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实验诊断学的实际应用。

实验实践活动应注重让学生实践操作,力求达到掌握实验技术、掌握实验方法的目的。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及时对学生的答题和操作进行反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再次,注重教学质量评估。

教学质量可以通过行测、练习、考试等形式,来考核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及理解程度,将质量管理的政策贯穿始终,客观准确地评估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控制教学质量。

最后,还要及时引入新技术新方法。

要引入最新的实验诊断方法和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确保实验诊断学教学的质量。

同时要加强实验技能培训,提高实验技能水平,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掌握先进实验技术,从而培养具备现代医学实验诊断能力的医学人才。

回顾过去,实验诊断学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弊端。

因此,在改革实验诊断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让教学更加科学透明,确保教学质量。

同时,还要多注重把握课堂气氛,把握教学心理,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受到鼓励,主动发挥学习主动性,改善学习效果,给实验诊断学教学带来良性影响,使教学成果得到有效提升。

对诊断学教学中实验室教学创新的思考

对诊断学教学中实验室教学创新的思考

对诊断学教学中实验室教学创新的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在医学教育中,实验室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实验室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诊断学教学中,实验室教学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实验室教学的现状,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创新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诊断学教学中实验室教学的创新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实验室教学的现状在诊断学教学中,实验室教学主要包括器械和技能实验,以及病理和影像实验。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各种诊断方法和技能,提高诊断能力和实践水平。

但是,在实验室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实验室教学的设备和资源有限。

由于实验室设备和器材的价格昂贵,以及使用寿命有限,许多学校和医院都无法提供足够的实验室设备和资源。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实验室中无法充分地进行实践操作,无法真正掌握相关技能和方法。

其次,实验室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

许多实验室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比较传统和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实验室教学中缺乏互动和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最后,实验室教学的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和客观。

许多实验室教学的评价方式都比较主观和片面,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实验室教学中无法得到正确的反馈和指导,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二、教学创新的必要性面对实验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创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首先,教学创新可以改善实验室教学的设备和资源。

学校和医院可以加强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供更加完善和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和共享等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实验室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实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实验方法对疾病的诊断进行深入研究,是临床医学诊断的基础。

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准确诊断各种疾病。

然而,当前实验诊断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与探索。

首先,传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注重理论讲解,实验操作较少。

在传统模式下,学生往往只能通过听课、看图、阅读书籍等方式了解实验诊断技术,缺少实践操作和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引入更多的实验操作和实践案例,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和数据分析,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实验诊断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其次,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现有的教学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资源主要依赖于实验室设备、图书馆和教师的讲义等。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可以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建立在线实验诊断学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验案例,提供更全面、多样化的实验诊断学教学资源。

再次,实验诊断学实验操作过程多繁琐、耗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如虚拟实验、实验模拟等。

虚拟实验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和演示,可以减少实验操作的繁琐和耗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效率。

同时,通过设定情境、故事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诊断学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实验诊断学教学内容需要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实验诊断学教学往往将实验诊断与临床实践分隔开来,学生很难将实验诊断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诊断过程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实验诊断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开设实验诊断学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的临床实践,提高对实验诊断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之,当前实验诊断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与探索。

通过引入实验操作、拓宽教学资源、引入新颖教学方法和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等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诊断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验诊断能力,更好地适应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

关于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改进的几点设想

关于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改进的几点设想

关于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改进的几点设想
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改进,是每一位实验诊断学老师应该重视的问题,这也将对实验诊断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实验诊断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改进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设想。

首先,有必要深入研究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现有瓶颈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新发展。

其次,专业教师应该提出具体而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全面改善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质量,比如增强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技能,加强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改进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教育方法等。

同时,可以探索基于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使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更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诊断学环境,以提高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从预热教育、机制建立、课程设计、实验室开发等方面,全面提高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老师们努力增强对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技术和理论的掌握,提高专业素养;通过丰富形式,创造性地做好实验诊断学实验的授课,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实验诊断学的进一步发展。

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思路

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思路

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思路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医学教学中,诊断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诊断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诊断能力。

当前的诊断学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难度不够适应学生水平、与临床实践脱离等。

为了提高诊断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及更好地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本文提出了一些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思路。

一、重新设计实验内容当前的诊断学实验内容大多是通过模拟病例进行的,这种实验内容的设计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难以真正模拟临床实践中的情况。

我们可以重新设计实验内容,以更加多样的形式呈现诊断学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病例,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病人的体征、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然后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去查找相关资料,与医生讨论,最后给出确诊的结果。

实验内容还可以多样化,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诊断的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医院诊断科室的实际工作情况,这样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诊断学知识的应用和临床实践中的情况。

二、提高教学难度当前的诊断学实验教学难度相对较低,只是简单模拟病例,难以反映出真实的临床情况。

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诊断能力,可以适当提高实验教学的难度。

可以设计一些复杂的病例,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积极运用诊断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诊断能力。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给予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思考空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加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将诊断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需要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与临床教学的联系。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临床实践,比如组织实地赴医院进行临床实习,观摩医生诊断工作过程。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诊断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临床实践中的情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优化诊断学实验教学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与思考word精品文档4页

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与思考word精品文档4页

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与思考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is)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因此,实验诊断学是从检验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学科,也是临床医学诊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实验诊断学的实践教学和教改过程,对其部分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尝试性改革。

一、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现状1.理论课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存在着分科教学的通病实验诊断学教学仍沿用旧的教学内容,过分偏重传统的“三大常规”检查,严重滞后于实验诊断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授课教材在篇幅上约占诊断学的1/2,在内容上涵盖了医学检验专业5门专业课中的主要内容,而课时约占30学时左右(口腔、中医等专业的课时更少的可怜),仅为诊断学的1/6,更无法与医学检验专业相比较;教材内容的编写以医学检验教材为参照,以学科本身特点为主线展开,以血液、体液与排泄物、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检查为序列讲授,不是以常见疾病为主线排列,而是以单项实验检查为序进行讲授。

2.实验课教学:实验课的内容、手段和目的雷同于医学检验专业。

目前,实验课的主要内容仍以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尿液检查(尿糖及尿蛋白检测)和临床生化(血糖测定)为主,其他实验(形态学检查等实验)安排示教。

教材主要以介绍原理及基础的内容为主,实验方法以手工操作为主,一些临床上已不常用或已近淘汰的检验项目或检测方法列入了实验课内容。

再比如:血液检查中,包括了学生亲自动手采集末梢血的环节,由于临床专业的学生之前缺乏相关的练习,造成了无法顺利地采集抗凝血标本或采血量不足等问题,致使大量的宝贵时间浪费在这一环节,导致部分实验无法完成或者没有时间完成。

3.教学模式:单项讲授,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不足实验诊断学在教学手段上,已基本实现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统一。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验诊断课内容丰富、非特异性试验众多;每个实验分为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三个方面,逐一讲解,教学单调、枯燥;学生记忆不佳,缺乏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出现一定的畏难情绪和不重视的想法。

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医院校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一门临床基础课,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问题探究的,欢迎阅读参考.ﻭ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临床检验所提供的检验信息,通过医师的分析和综合,协助临床进行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制定预防措施、预后等的一门临床基础课。

随着近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使得检验手段和内容不断更新、丰富和。

与传统实验诊断学相比,现代实验诊断学拥有许多新的特点:检测技术自动化;检测项目多样化;分析方法标准化;试剂、样品微量化;实验室与临床联系网络化等。

ﻭ因此,实验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赋予了实验诊断学崭新且更丰富的内容。

同时,实验诊断学教学与临床相脱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尤其是在中医院校,学生们的西医基础相对薄弱,而实验诊断学的教学课时又相对更少.因此,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及时以往的教学方法与观念,使我们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新型的中医类人才,是目前摆在我们实验诊断学教师面前的重大难题。

1、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1教学现状2014年6月,随机抽取我校2009级中医、中西医临床专业共200名实习回来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了《实验诊断学》知识的学与用。

1.1.1问卷内容涉及经过实习个人对该部分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个人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实习过程中自己一般是否会开、会看检验化验单,哪方面的相当困难些;将书本的实验诊断学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今后可加以改进的地方等。

1。

1.2调查结果91%学生认为经过实习认识到实验诊断学知识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78%同学在实习过程中需要经常或比较多的开实验诊断学检查化验单;67%的同学只会看部分实验诊断学检查化验单;77%同学认为自己实验诊断学理论知识掌握得一般或较差;100%的同学认为一年实习让自己的实验诊断学知识的掌握有很明显或一定程度的提高等。

1。

1.3理论联系实际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反映将书本的实验诊断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临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因临床技术的不断更新,一些常用的实验诊断项目理论课上未曾学习;面对具体病案,不会合理选择实验诊断学项目去检查;尤其是对临床免疫、临床生化、临床病原体等学校课堂教学课时相对较少的知识掌握不够.ﻭ1。

医学生诊断学教学革新思考论文

医学生诊断学教学革新思考论文

医学生诊断学教学革新思考论文医学生诊断学教学革新思考论文1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现状1.1教学目标不突出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对象主要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培养的是临床医师,而不是检验医师。

因此,实验诊断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实验诊断信息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的能力[2],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项目和方法。

目前,在实验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仍放在某个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方面,对各种检验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及甚少,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利用检验信息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临床综合分析思维的发展和提高。

1.2教学时数安排不合理教学学时少而内容多;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结合不够紧密;对学生临床诊断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

其中理论课主要是以临床常用检验项目分类来讲解,基本分为血液、尿液和体液一般检查,临床生化、临床免疫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几大块。

各个项目分解讲授其优点主要是有系统性,但不利于学生的临床实际应用。

大多数学生进入临床后,仍然不知道一些常见病应该进行哪些实验室检查,各种项目在某一具体疾病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效果如何。

1.3教学内容滞后,方式落后目前,实验课的主要内容仍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为主,其他实验(形态学检查等实验)安排示教或录像。

教材主要以介绍原理及基础的内容为主,实验方法以手工操作为主,一些临床上已不常用或已近淘汰的检验项目或检测方法列入了实验课内容。

再比如:血液检查中,包括了学生亲自动手采集末梢血的环节,由于临床专业的学生之前缺乏相关的练习,造成了无法顺利地采集血标本或采血量不足等问题,致使大量的宝贵时间浪费在这一环节,导致部分实验无法完成或者没有时间完成。

1.4教学模式陈旧,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实验诊断学教学,仍然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几十年固定不变的陈旧的教学模式。

教学重点是以“检测项目为中心”,然后是参考值,临床意义。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实验诊断部分是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验诊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诊断技能。

目前在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探索和改进。

本文将围绕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一、当前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现状目前,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临床实践和技能操作等方式进行。

虽然这些教学方式都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存在一些问题:1.案例分析过于理论化:目前很多学校在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通过分析病例来进行诊断推断。

这种方式过于理论化,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导致诊断能力的提升受到一定的限制。

2.临床实践机会不足: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中,临床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学生往往无法真正感受到临床诊断的实际情况,导致在真实临床实践中表现不佳。

3.技能操作缺乏针对性:在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中,技能操作的训练缺乏针对性,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以上问题都制约了学生在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改进。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1.加强临床实践的机会:可以通过与医院合作、开展临床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

可以安排学生在医院实习,参与临床诊断,跟随医生进行诊断操作,通过实践来提高诊断能力。

2.增加技能操作的训练课程:可以增设技能操作的训练课程,针对不同的诊断技能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操作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诊断技能。

可以开展影像诊断设备的操作培训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诊断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引入模拟病例训练:可以引入模拟病例训练,让学生通过模拟病例进行诊断推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高学生对实际病例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诊断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涉及到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在医学教育中,诊断学的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医疗水平。

传统的诊断学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分依赖病例教学、缺乏实践性和探究性学习,导致学生在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的学习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有必要对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临床诊断能力。

当前诊断学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诊断学教学过于依赖病例教学,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同时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二是诊断学教学缺乏探究性学习,学生只是被告知正确答案,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现有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受限,无法有效地模拟临床实际工作环境,无法真实地让学生接触和处理疾病的诊断过程。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探索和改进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方式。

一是引入问题驱动的学习模式,通过提出具体的临床诊断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其诊断思维和学习主动性;二是加强临床实践环节,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案例、开展临床实验诊断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临床经验;三是利用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和设备,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临床情境,增强学生对诊断学的学习和理解。

问题驱动的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思考和发现过程,以及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具体的临床诊断问题来驱动学生的学习。

可以设计一些疾病鉴别诊断的案例,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析,找出病例的诊断要点和疾病特征,提出合理的诊断思路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诊断思维和学习主动性。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提高诊断学学习的效果。

临床实践环节是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

诊断学实验诊断部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改进诊断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能力和方法。

在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实验诊断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传统的实验诊断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对实验诊断部分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并且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单一传统的实验诊断教学方式通常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患者的检查和诊断。

这种方式往往只关注于学生对疾病的初步判断和检查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其他重要环节。

这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诊断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2. 学生参与度低传统的实验诊断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在实验室中,学生们往往只是负责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模拟操作,缺乏自主操作和思考的机会。

他们对于诊断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往往不够深入。

以上问题表明,传统的实验诊断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需要对其进行探索和改进。

二、改革方案在实验诊断部分,需要将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检查和诊断扩展到包括患者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其他环节。

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诊断过程和方法,提高其综合诊断能力。

改进后的实验诊断教学方式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度,让学生们能够亲自参与到诊断过程中。

这可以通过患者病史采集、模拟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等方式来实现。

在实践中,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诊断过程,掌握诊断方法,并培养综合诊断能力。

三、新的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教学法2. 问题导向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诊断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解决患者实际病情和诊断问题,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提高综合诊断能力。

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思路

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思路

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思路1. 引言1.1 背景介绍诊断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诊断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传统的诊断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内容单一、教学手段陈旧、与临床实践脱节等。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诊断学实验教学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临床能力的医学人才。

优化诊断学实验教学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探讨如何优化诊断学实验教学,以及如何更好地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医学生的诊断能力和临床实践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以提升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和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并结合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思路和策略,以指导教师和相关部门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最终达到培养具备良好诊断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医学学生的目的。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总结,为未来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打造优秀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的必要性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的必要性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医学发展的进步,诊断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着理论脱离实践、知识片面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医学教学的需求。

优化诊断学实验教改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新实验内容和案例,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步骤。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模拟病例分析、问题驱动学习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许多高校和医学院开始探索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效果。

通过引入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不断完善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进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对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为相关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诊断学实验课作为诊断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诊断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诊断学实验课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现有的诊断学实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是被passively 地灌输理论知识,缺乏对真实病例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能力的训练。

这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实际临床诊断问题时缺乏实践经验和自信心。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理论脱节现象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诊断学理论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但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未能及时跟进,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临床诊断工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及时反馈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只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无法真正反映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水平。

【引言】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文的重要部分之一,诊断学实验课作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素养。

针对目前诊断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挑战,通过对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可以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对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教学优势,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与思考
【摘要】本文从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对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现状进行了思索,并在实验诊断学的实践教学和教改过程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

认为,实验诊断学是从检验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学科;并提出实验诊断学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临床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现状与思考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is)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因此,实验诊断学是从检验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学科,也是临床医学诊断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实验诊断学的实践教学和教改过程,对其部分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尝试性改革。

一、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现状
1.理论课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存在着分科教学的通病
实验诊断学教学仍沿用旧的教学内容,过分偏重传统的“三大常规”检查,严重滞后于实验诊断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授课教材在篇幅上约占诊断学的1/2,在内容上涵盖了医学检验专业5门专业课中的主要内容,而课时约占30学时左右(口腔、中医等专业的课时更少的可怜),仅为诊断学的1/6,更无法与医学检验专业相比较;教材内容的编写以医学检验教材为参照,以学科本身特点为主线展开,以血液、体液与排泄物、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检查为序列讲授,不是以常见疾病为主线排列,而是以单项实验检查为序进行讲授。

2.实验课教学:实验课的内容、手段和目的雷同于医学检验专业。

目前,实验课的主要内容仍以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尿液检查(尿糖及尿蛋白检测)和临床生化(血糖测定)为主,其他实验(形态学检查等实验)安排示教。

教材主要以介绍原理及基础的内容为主,实验方法以手工操作为主,一些临床上已不常用或已近淘汰的检验项目或检测方法列入了实验课内容。

再比如:血液检查中,包括了学生亲自动手采集末梢血的环节,由于临床专业的学生之前缺乏相关的练习,造成了无法顺利地采集抗凝血标本或采血量不足等问题,致使大量的宝贵时间浪费在这一环节,导致部分实验无法完成或者没有时间完成。

3.教学模式:单项讲授,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不足
实验诊断学在教学手段上,已基本实现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统一。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验诊断课内容丰富、非特异性试验众多;每个实验分为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三个方面,逐一讲解,教学单调、枯燥;学生记忆不佳,缺乏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出现一定的畏难情绪和不重视的想法。

二、对于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的思考与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的合理删减和增补、编排和整合
弱化临床不常用或已近淘汰的检验项目,更新新的检测方法并介绍其优点和影响因素,增加新项目的临床应用介绍,比如:教材中只介绍了维生素C可使尿糖班氏定性试验出现假阳性反应,而实际工作中尿糖的测定以葡萄糖氧化酶法为主,维生素C可使其出现假阴性反应,因此,在忠实于大纲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合理的删减和增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各系统疾病的特点合理设置各种检验项目,比如,消化系统疾病:以常用的肝炎病毒、肝胆系统指标、便常规等项目为主线。

呼吸系统疾病:以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查、血气分析等项目为主线。

课程内容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原则,同时要体现实验诊断学的“新”、“深”、“精”,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反映临床实验诊断中的基本内容,又要介绍新成果、反映新进展、展示新趋向,注重培养创新思维、自学能力。

2.实验课以增强动手能力为主,实地参观为辅
实验课是实验诊断教学的一部份,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技能操作,让临床专业学生知道这些检查指标从项目选择到报告结果的全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经过的每一环节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我们教研室以此为出发点,在实践中淡化临床学生的弱点,加强了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取消学生在课堂上亲自采集末梢血标本这一环节,改用事先准备好的血常规标本做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安排学生到检验科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学生分组分批由检验科带教老师指导,选取典型病例的检测标本,用现代化检验仪器来完成各项测定,通过传统的手工实验操作与先进的自动化分析相比较,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模式以诊断为目的,以疾病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思路必须明确,即以诊断为目的,以疾病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其达到“三会”:会根据病情提出合理的检验申请,会看检验报告单,
会根据检验结果指导诊断和治疗。

我们教研室在教改课题中,将尝试以疾病为主线的模式,根据各系统疾病的特点收集典型病例,在课堂上以临床病例讨论的形式提出问题,然后,讲授相关的检查项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诊断学是以检验的临床应用为目的,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临床的思维方式,即正确地选择实验项目,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并将其运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检验医学则以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为目的,侧重于仪器、试剂和检测方法。

教学过程中应区分两个专业间的侧重点,否则就会出现舍本逐末的问题,因此,必须了解实验诊断学的现状,明确实验诊断学的教学目的;教好、学好和用好实验诊断学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姚敏捷,李艳,梁兆祥.在实验诊断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4,24:243-244.
[2]崔天盆,胡丽华,吴健民.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检验医学,2006,21(2):176-177.
[3]卢鹏,宁秋,杨明.实验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滞后因素亟待改变[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3):323-324.
[4]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59-2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