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卢梭与李普曼公众舆论思想

合集下载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翻开最近的报纸杂志, 不难发现新闻的主角总是所谓的“富二代”、“农民工”、“90后”之类带有明显身份标签的人物。

谈到“富二代”, 人们总是想到飙车、炫富、纨绔子弟;谈到农民工, 大家的印象是文化素质低等;谈到“90后”, 无外乎非主流、个性张扬等。这就是他们通过媒体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已经形成固定思维, 很难改变。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概念——刻板成见(stereotype) 。所谓“刻板成见”就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新闻报道中的“富二代”、“农民工”、“90后”就是公众对这几类群体的刻板成见。

身份成见的产生

李普曼认为, 真实环境太大太复杂, 而个人自身能力有限, 我们凭借自身经验无法完全了解外部环境。在现代社会, 我们每个人都只生活在地球的一隅, 对庞杂的外部环境无法亲身经历, 只能通过媒介的报道去感受。真实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 已经经历了一个重新选择加工的过程。媒体展示给受众的, 并不是真实环境, 而是一个建立在真实环境基础上的拟态环境。

1. 媒体的成见

媒介在报道中如此强调公众身份,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成见便意味着新闻有看点, 有看点则可以吸引受众。

从“70码”到“我爸是李刚”到“激情杀人”, “富二代”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名词。有关“富二代”的报道, 总是摆脱不了飙车、炫富、飞扬跋扈的负面消息, 所以在公众舆论中, 这一阶层的形象或多或少被扭曲了。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的肩上,期盼着它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为公众反
(二)主观障碍— ——“刻板成见”
应复杂的现实世界。
在阐释了解世界的主观障碍时,李普曼先生提
然而,媒介再一次辜负了公众的期待,它不仅
出了著名的概念—— —“刻板成见”(stereotype)。所谓 没能真实地反应世界,还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拟态
刻板成见,我理解为某个事物当你还没有经历它时 环境”。面对这样的结果,李普曼不无失望地说“:舆
条主线,着重对“公意”进行了深入的思索。令人失 的选民的作用,显示出视域外的事件,代表着缄默
趹趫
望的是,两条主线的碰撞给了作者一个悲观的火 的人”訛輲輥。这些专家淡泊名利,一心收集着资料,他们
………
2009·6 视听纵横 ………
BROADCAS T
书评
TELEVIS ION
因为对决策部门的独立而可以肆无忌惮的展开调 查而不担心丢掉饭碗,权力对他们也没有任何的诱 惑力……我认为,作者对于存在于真实世界与舆论 之间的、独立于公众和政府之外的专家的设想过于 理想化。现实世界是复杂的,不可能有人完全独立 于公众和政府之间,李普曼先生笔下的专家在现实 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理想化的形象让我觉得他 们只能是上帝派来协助人类实现民主的天使,而不 是人。
李普曼先生在书中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 统“,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的形成时,我们会注意那

公共舆论(李普曼)

公共舆论(李普曼)

1967年退休,继续为《新闻周刊》等撰写评 论。 1974年85岁生日时,纽约市授予他最高荣誉 青铜奖。 作为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 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 之一,他的专栏评论被不止250家美国报纸和 大约25家国外报纸刊用,同时它还分别为50 多家杂志撰稿。他获得了1958度普利策新闻 奖。
1912年他辞去一切职务,前往缅因州,撰写 《政治序论》。《政治序论》出版后获得成 果成功,西奥多· 罗斯福对此书推崇备至,与 李普曼往来交换意见。 1914年《趋势与主宰》问世,它和《政治序 论》一道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同年与人合办 《新共和》杂志,担任副主编。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

因此,对于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该是认 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 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 系。
The analyst of public opinion must begin then, by recognizing the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ene of action, the human picture of that scene, and the human response to that picture working itself out upon the scene of action.

李普曼《公众舆论》解读

李普曼《公众舆论》解读
闻也不是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 而是对已经显露头 角的那方面的报告”。
四、新闻思想
• 他以种子为例: “新闻不可能告诉你种子如何在土 壤中生长, 但可以向你报告第一棵秧苗的破土而出, 甚至告诉你某人对种子在地下的情况都说了些什 么。它还可能告诉你新芽并不是在预期的时间冒 出地面”。
• 所以,新闻只能是事实的某种表现形态或到达某一 阶段的状况。
一、拟态环境
偶然的事实 创造性的想象 情不自禁的信以为真
人为的审查制度 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
虚假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的产生
虚假环境的产生
原因
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 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
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 杂世界面临的困难
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 事务的时间比较贫乏
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 活方式的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
二、刻板印象
• “刻板印象”又称“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 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 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 感情。
• 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 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
• 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 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 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
以“种子”为例——“新闻不会告诉你种子如何在土壤里生长,但可 以向你报告第一棵秧苗的破土而出······”

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1.触不到的真实:简述对本书内容的总体理解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被视作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这本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拟态环境”。书的名字叫《public opinion》,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是,真实世界是如此复杂,人类永远也无法全面而彻底地了解真实世界。我们了解的,是一个由个人和媒介共同编织出来的“拟态环境”,由于个人理解世界时的成见、兴趣、文化、自我利益等等因素以及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信源对消息的保密与审查等原因,人们只能获得一个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这个感知毫无疑问地与真实存在差距。

2.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对本书论点、论据、视角等的总结提炼

2.1 李普曼的舆论观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1[1]。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

李普曼舆论学解读.doc

李普曼舆论学解读.doc

一、作者简介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其他重要的早期传播学人物不同,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李普曼从未执过大学的教鞭。但就大众媒体在构成舆论方面的作用而言,他是最有权威的发言者。《舆论学》被公认为是传播领域的奠基之作。

李普曼是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1889年9月23日生于美国纽约。在哈佛大学时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与他人共同创立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同时担任哈佛月刊的编辑。191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先后在多家报纸公职,热衷于政治新闻的报道并亲身参与活动,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沃尔特•李普曼与1974年12月14日逝世。作为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被不止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国外报纸刊用,同时它还分别为50多家杂志撰稿。他获得了1958度普利策新闻奖。

李普曼的著作颇丰,比如《新闻与自由》、《舆论学》等,其中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是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

二、《舆论学》的地位和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这部著作问世以后,得到了美国乃至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闻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半个多世纪以来,不仅连续再版,而且许多美国大学的新闻传播院校一直将它的有关章节作为教材编入新闻传播学的教科书。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了这本书的普及本,并在书上赞扬它是新闻学的“标准理论著作”。前些年,美国传播学教授韦尔伯•施拉姆来华讲授新闻传播学时,曾把李普曼奉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把《舆论学》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作品。

李普曼《舆论学》读书报告

李普曼《舆论学》读书报告

《舆论学》读书报告

一. 简介

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是由美国著名的政论家和报刊专栏作家李普曼写作而成的著作,因其与政治学和新闻学的密切相关性,该书问世后,受到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新闻传播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几十年来一直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的舆论学专著,并被公认为是新闻传播的奠基之作,成了每一个致力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研究与探索的人的必读书目之一。《舆论学》出版之后,引发了社会对于舆论与政治、舆论与媒介、政治与媒介、政府与媒介和公众等关系之间的再思考与再认识,促进了舆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沃尔特﹒李普曼虽然是报刊专栏作家,却也是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他的许多政论、专栏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为《世界报》和《新闻周刊》撰写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是美国报业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专栏,同时它也为李普曼赢得了国际声誉。

《舆论学》通过八个章节的论述,“引言”、“探讨现实世界”、“固定的成见”、“兴趣”、“创造一种共同的意愿”、“民主政体的偶像”、“报纸”、“有情报的组织”,对社会认知和舆论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摧毁了意见自由市场的民主假设,认为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从业人员都是“固定的成见”或者“刻板印象”的囚徒,“舆论”只是人们对于大众媒介构造的“虚拟现实”的一种带有“固定的成见”的意见和看法。有学者说,《舆论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李普曼在书中提出了“固定的成见”和“假环境”这两个概念。

二. 一种比较——李普曼与纽曼的“舆论”

前西德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在她的论文中曾说过,对于“舆论”一词的定义有60多种,在“觉得对舆论还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纽曼对1965年德国大选的阿兰斯拔研究会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她发现人都具有分辨“多数意见”与“少数意见”的能力,并且能够感觉到“支持”与“反对”观点的流动频率,这些因素导致了她开始寻求用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就是她后来所得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并且提出了关于“舆论”的看法,她把“舆论”比喻为我们的社会皮肤,通过社会皮肤的感知作用,人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起到社会皮肤的保护作用。

《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

《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

《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

摘要:李普曼在其奠基之作《公众舆论》中,提出了与大众传播学相关的几个关键概念,阐发了当时语境下的舆论观,这对后世大众传播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并奠定了其在美国早期传播思想流变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公众舆论》关键概念舆论观传播学贡献

李普曼于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是作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考察国内政治形势和新闻业概况而写的,甫一出版,即深受美国新闻传播界和政治界的重视。全书的8个部分虽然是围绕报纸来展开的,但其论述的中心却不是报纸,而是舆论。在探讨舆论的过程中,李普曼把舆论的形成和大众传媒联系在一起,揭示了舆论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与大众传播的联系。本文试通过《公众舆论》,来解读李普曼提出的与传播学有关的几个概念、其在美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舆论观及其在美国早期传播思想流变中的重要地位。

《公共舆论》中的几个概念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

1、“脑海图景”催生了“议程设置”研究

李普曼认为,外部世界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人们无法认清,报刊乃是人们接触超越视野以外环境的主要工具。这样,“人们不是根据客观现实来采取行动,而是根据…他们脑海中的图景‟来采取行动。”〔1〕(p.23)所谓“脑海图景”是人们在媒介所制造的“拟态环境”基础上,对媒介信息进行认知、选择和加工而形成的主观现实。如果说媒介在再现客观现实中所建构的是媒介现实的话,那么脑海图景所反映的则是主观现实。

由上述可以看出,李普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的“脑海图景”,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这就是“议程设置”思想的最初萌芽构想。在些基础上,20世纪40年代末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进一步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测功能”。50年代和60年代也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这一观点,例如B.C.科恩在考察的国际报道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在许多场合,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地成功的。”不过,将大众传播的环境认知影响最早明确地概括为“议程设置功能”并进行了初评考察的,则是麦库姆斯和肖。〔2〕(p.216)总之,李普曼提出的“脑海图景”是后期传播学者正式认识和提出“议程设置”的催化剂。对开创今天传播学“议程设置过程研究”传统起到了重要贡献。

重识李普曼:新闻传播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重识李普曼:新闻传播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重识李普曼:新闻传播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作者:张楠

来源:《新闻界》2012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以李普曼的重要著作《自由与新闻》和《舆论学》为研究对象,对其新闻传播思想——新闻自由观、舆论观等进行梳理和思考,发现价值与局限所在,以期在当代新变化和新情况下,我们对李普曼新闻传播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更好与时代契合并更好地指导实践。

关键词:李普曼;新闻自由;公众舆论;反思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沃尔特·李普曼(1899-1974)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新闻工作者、报刊专栏作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更是将李普曼和罗伯特·帕克一起尊为“新闻社会学”之父。李普曼毕业于哈佛大学,与其他传播学奠基人不同,他一生都未在大学里执教过,而是投身新闻界长达60年,两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他还以其卓越的思想穿透力,写作出版了31部有关哲学、政策、外交等方面的著作。其中,直接涉及新闻传播学的主要有三部:《自由与新闻》(1920年)、《舆论学》(1922年)、《虚幻的公众》(1925年)。李普曼以新闻与民主社会的关系为着眼点来研究新闻,其思想经历了“从最初对民主的坚定信仰,到后来对民主的幻灭,直至找到一条调停的道路”这一思想主线,这一直是其新闻思想的灵魂。笔者就以前两本书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之下,继续李普曼之新闻传播思想的审视和思考,探讨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发现在当代新变化和新情况下,我们对这一伟大人物新闻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能够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李普曼《公众舆论》

李普曼《公众舆论》
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要通过舆论。舆论可 以保证权力的流向得以控制,而且只要自治体间能 够有充分的信息流动,就可以产生一种联邦的形式 在自治和统一间取得平衡。
第三步:现有的舆论形式,现在的报纸和媒体显然是 不够尽善尽美的
第四步:舆论是困难的,也是必须的,而且绝不能以 盈利为目的。
二、舆论与民主
一、李普曼《公众舆论》的逻辑线索
逻辑起点:外部世界与头脑中的景象
我们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 人们信赖自己头脑中的那幅景象 仆人眼中无英雄:两个自我 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
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 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楔入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 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
二者碰撞:逃避与求助
历史上,最早将“公众”与“意见”两个词汇联系 起来的是卢梭。在他1792 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 中,他将它们连接起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 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他坚信舆论具 有比法律更强大的力量,并尝试将其分为公意和众 意——众意是个别利益的加和,不具有政治实践意 义;公意则是指人们最初自由结为共同体时的协议、 约定、公共意愿,它是“普遍的意志”和“有机结 合的意志”,是永远公正的。“他(卢梭)的出发 点是尊重公众的意见,同时又想克服舆论中某些代 表私利的成分……一旦贯彻他的理论,则可能导致 以‘公意’的名义对舆论的钳制。

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公众舆论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公众舆论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公众舆论的变化

一、引言

1922年,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写下了《公众舆论》一书,被列为传播学的奠基之作,开启了舆论学的大门。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面的描述,分析了阻碍公众接近真相的种种因素,首次提出了“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的概念,也引发了后来人对议程设置这一理论的研究。如今,虽已过去将近一个世纪,但此书影响未消,我国的许多传播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解读,如黄旦在《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一文中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对整本书进行了评述,而姜红在《舆论如何是可能的?》阐述了李普曼所认为的舆论发生机制,还有一些学者就书中的关键概念“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此外还有对书中所蕴含的议程设置思想和报刊的运行过程进行了解读。

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在网络广泛普及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公众舆论进行更多的思考,找寻其存在的特征和意义。

二、李普曼笔下的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一词最早出现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作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认为,“公众舆论是理性公正的,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因此理性的公众舆论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1]”但李普曼对此却进行了反思并持有相反的意见,他用了整整一本书的内容来讨论这一概念,虽没有下任何明确的定义,但却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公众舆论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他看来,当下的公众并不能自发的形成真正的舆论。

就舆论的主体而言,其应是公众,“公众是由社会中占大多数的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人组成的。[2]”但在李普曼看来,人们除了具有一定的独立思想之外,还有着根深蒂固的刻板成见。对此他有着非常的经典的描述:“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

rusuo

rusuo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我们所有的智慧,都脱不了奴隶的偏见。我们所有的习惯都在奴役我们,束缚我们,压制我们。文明人从生到死都脱不了奴隶的羁绊。”——卢梭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古典自然法学派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法律思想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信奉天赋人权说,认为人类最初处于“自然状态”时人人是自由平等的,这是天赋的权利,只有私有财产的确立才导致不平等的产生。

社会秩序,是我们每个人都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存在的事物。它的存在的合理性是如此的不言自明以至于我们很难想到去怀疑和研究其出现的合法性。卢梭从“人是生而自由”这一系列命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秩序出现有其坚实的基础——社会契约:“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只要出现了权利一说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建立起了相当成熟的社会,并不是完完全全自由的人了。

在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中,应为财产、个人能力的差异,出现了首领式的人物。随后的日子中“强力创造了最初的奴隶”。当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阶层的时候,社会的社会化作用也就体现了出来。其中特权阶层,也会传出声音和理论来维护现有的秩序。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论》中提到,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另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值得注意的是,公民阶层在希腊城邦中属于特权阶级)卢梭对此做出了精彩的评价:“凡是生于奴隶制度之下的人,都是生来作奴隶的。”在《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了存在的精神上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事实上这种不平等出现后,不再可能继续由个人强力维护,转而是靠制度维护——特权者借助了社会化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地位,我们大可称之为制度暴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发展权便分出了等级。卢梭曾说“在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差别中,有许多被认为是天然的差别,其实这些差别完全是习惯和人们在社会中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产物。”(《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于是,自然的不平等由于人为的不平等而加深了。特别是当社会形成了不同阶层后,社会的构造就像是个一个个小世界结合起来,不平等实质上被永久化了。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于本书的阅读其实是一件奇妙而心绪复杂的事情。这种经历就像是在水上泛舟漂流,在水流平缓之处,闪光的思想和绝妙的思辨如两岸风景,缓缓映入眼帘,可以被平和地接受和欣赏,并令人不禁在心里暗叹其妙。然而到了水流湍急,谷狭岸窄之处,流速陡然加快,暗礁碰撞,令人胸闷紧张,思维磕磕碰碰,抓头挠腮,直叹语句艰涩,角度转换突变,作者的思维实在不易跟上。

必须承认的是,笔者的确能力有限,阅读此书时多感吃力,只能对自己努力阅读之后所得的浅薄的、最主要的、宏观的认识加以介绍。

一、写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为了取得胜利,利用宣传机器在国际国内大造舆论,进行大规模而强有力的战争宣传。大量的战争报道虚假而带有偏见,对受众认知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刺激了李普曼对于“拟态环境”的构思。在战前战后的参战和分赃中,出现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问题,却被媒体和当局巧妙地遮蔽了。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的虚拟环境中,一方面,普通公众由于信息和资源的匮乏,无力认清事实真相,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对整个局势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一强一弱的对比在这个历史阶段被突出表现出来。本书即从民主政治如何施行的角度对舆论问题进行探讨,因而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强的政治评论色彩。

细读经典——《公众舆论》第一、七、八部分读书报告

细读经典——《公众舆论》第一、七、八部分读书报告

细读经典——《公众舆论》第一、七、

八部分读书报告

沃尔特·李普曼的著作《公共舆论》被誉为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是进入这一门学科学习绕不开的必读书目。想要真正把握前辈学者的理论和思想,仅仅靠教科书上的转述和评价是不够的,需要打开原典,看学术大家是如果自己展开论说的。本文通过对《公众舆论》一书的第一、七、八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加深对于经典的把握。

本书作者以自身深刻的体会与感悟打破了我们一般关于世界的认识论,分辨了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之间的区别。作者看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偏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识真相;而统治者可以操纵、控制和利用舆论;报纸为代表的媒体受到自身的局限,没办法掌握整个社会的真相,成为了引导舆论的工具。在最后的第八部分作者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法。

本书的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可以说是本书的重点。

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体察出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之间的区别,普通人往往不假思索的将二者等同。首先,作者选用了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进行例证,在通讯已经相对发达的1914年,生活在孤立海岛上的人们,在面对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改变世界的事件时,由于相比于大陆上的人,他们的信息滞后,没有能够及时据此改变自身的行为,当开战的消息终于传到之后,此前战争中的外部世界相比于和平的脑中影像以及据此做出的友好行为显得有些荒诞,这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外部真实世界和脑中影像的差距,而我们的行为和情感都是接受我们脑中影像的指引。

信息迟滞引发的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的差距十分常见,但往往由于时差在一般人们的认知范围内,而不像例子中那么反差强烈,让人们感受清晰。但受到前述案例的启发后,我们有了清晰的感受。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的肩上,期盼着它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为公众反
(二)主观障碍— ——“刻板成见”
应复杂的现实世界。
在阐释了解世界的主观障碍时,李普曼先生提
然而,媒介再一次辜负了公众的期待,它不仅
出了著名的概念—— —“刻板成见”(stereotype)。所谓 没能真实地反应世界,还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拟态
刻板成见,我理解为某个事物当你还没有经历它时 环境”。面对这样的结果,李普曼不无失望地说“:舆
时间所腐蚀。
的舆论来驾驭。但实践中的情况却是,公众意欲通
李普曼先生在阐释“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 过对世界的了解—— —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
时,是将它与政治领域紧密联系的,毕竟对政治的 统驾驭现实世界时,却面临着客观与主观的重重障
热忱总是要伴随着对舆论的研究。但是如果将舆论 碍。我用一幅图来简单表示即:
………
……… 视听纵横 2009·6
TELEVIS ION
BROADCAS T
书评
媒介去获取有关世界的消息,但事实是媒介并非对 花“:公意”似乎并不那么可行。人们并没有能力去
世界全部报道而是根据自身的一些运作原则选择 透彻了解他们生活其中的世界,因而也就无法做出
新闻。人们误以为他们从媒介上了解的世界就是真 正确的判断。他们看待事物时是带有那么多固定的
专家“真正的用处是它在政治和工业两方面都 是代议制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助手。”訛輰輥他们在某一领 域具有专业的知识,这使他们能比普通公众更加真

李普曼《公众舆论》

李普曼《公众舆论》

毫不意外,世界上最好的外交机构都是最出色地将 搜集消息和控制政策这两者区分开。”在作者理想 的情况下,“专家的力量就在于把他自己与那些作 决定的人区分开来”,“不关心做出了什么决定”, 他“体现了不明显的选民的作用,显示出视域外的 事件,代表着缄默的人”。这些专家淡泊名利,一 心收集着资料,他们因为对决策部门的独立而可以 肆无忌惮的展开调查而不担心丢掉饭碗,权力对他 们也没有任何的诱惑力……(理想化的天使)
象和人对那Leabharlann Baidu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 间的三角关系。
第一步:人们在获取对外部世界的信息时会受到主观 客观的重重障碍。
第二步:民主政治要得以实现,障碍也是很多
民众未必能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兴趣”,也容易 受到各种象征和情感的支配。
通常认为民主要得以实现,主要是要保证权力的来 源,这是不对的。保证了来源,你仍然不能保证其 流向。另一种观点是,只有纯粹地方自治的民主才 是真正的民主,不过这个观点实现起来也难免会产 生种种以邻为壑的现象。
三、公众舆论与公关发展
重温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组织为改 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 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 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在一 定职业伦理规范的指引下,为谋取有关公众 的理解和合作而从事的一种交流、沟通、劝 说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普曼对“舆论”形成源头的重新解读构成了其公众舆论思想的基础。卢梭认为虽然“公众意见”是公众讨论的结果,但“意见”形成的源头却在于人类的头脑及其理性。对此,李普曼指出“舆论”存在的外在条件是社会的真实环境,之所以产生“舆论”是因为人们对真实环境抱有想象,并有所反应。他认为,“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③如果将“意见”和“公众意见”看作两个独立的步骤,那么卢梭眼中的“意见”是相对静态的,是人根据自身的理想产生的,而在李普曼建构的公众舆论思想中,“舆论”的形成源于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及互动。正是由于李普曼对“舆论”形成源头的探讨,人们才开始思考“公众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并重新审视影响“舆论”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李普曼指出,公众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形成理性的意见,这构成了其公众舆论思想的关键。在李普曼看来,人只有在了解了所生活的世界后,才能形成“意见”,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公众几乎不可能形成卢梭眼中的理性意见。其中,客观因素包括: 现有的审查与保密制度使公众与事件之间存在屏障; 公众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特别是政治事件的时间相对匮乏; 受报道条件的限制,报道内容不得不被压缩成简短的消息,因而可能造成对事件的歪曲报道或公众对事件的误解等。这些因素导致人们获得的外界信息残缺不全,并影响他们做出理性的判断。同时,公众在主观上具有“刻板印象( s t er e o t y pe )”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构成了公众认识世界的主观障碍。所谓“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持有固定的、简单的印象,并融入了相应的感情色彩,倾向于按照习惯理解新鲜事件。李普曼将这种现象归纳为“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④。因此公众可能未经思考,就已经对事件定了性。这与卢梭在“论社会状态”时所提出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卢梭看来,社会人“在听从自己的欲望之前,先要请教自己的理性”⑤。显然,卢梭忽略了影响公众舆论形成的主客观因素,而李普曼却恰恰从此入手,强调公众舆论是公众根据别人的报道和自己的想象拼合起来的,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特征。

此后,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理论。“拟态环境”理论是指公众受实际活动范围、精力的影响,只能通过传播媒介了解超出自身感知的事物,而传播媒介对信息的偏好及加工,使其在反映客观世界时产生偏移,为公众塑造了一种“拟态”的现实环境。因此,“公众舆论”不再是公众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机构供给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李普曼一方面强调在现实社会中,公众依赖并且相信通过新闻报道可以间接地了解现实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又强调“拟态环境”作为现实社会的图像缩影,为公众提供相对简化的认知框架,只是公众形成意见的依据,由于“拟态环境”的存在,公众会轻易地受利益集团的诱导,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变得难以实现。

总之,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李普曼与卢梭观点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方社会环境的巨大变迁。实际上,他们都是在为资产阶级大造舆论,只不过卢梭的公众舆论观产生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正在壮大的时期,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观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影响了公众舆论的传播与形成。李普曼对卢梭公众舆论思想的反思,使西方公众舆论观向经验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③李普曼: 《公众舆论》, 阎克文、江红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第12页。

④李普曼: 《公众舆论》, 第62页。

⑤卢梭: 《社会契约论》, 第85页。

如果说卢梭开创了公众舆论思想的先河,那么李普曼的研究则构成了公众舆论研究的拐点。因为,在李普曼之后,研究者从理性主义转向经验主义,这种转变使得解释公众舆论的形成范式由“相对封闭”转向“开放互动”。第一,公众舆论的形成环境从“相对封闭”向“开放互动”转变。在卢梭看来,“公众舆论”产生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公共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公众有目的地表达个人意见。由于个人的理性,公众可以判断出对社会有利的一面,个人意见并不需要激烈碰撞也能实现相互沟通。相比之下,“开放互动范式”强调人的交流与互动,突出“公众舆论”形成的日常化及非正式化。公众在表达个人意见的同时,也在听取他人的意见。社会为公众提供了交流的“公共场域”,此“公共场域”不以固定的形式存在。而大众媒体则充当了传播“个人”与“集体”意见的媒介,经其传播,“个人”与“集体”的意见变得界限模糊,它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由此形成了”开放互动范式”,拓展了“相对封闭范式”中“公众舆论”的发声空间。第二,公众作为舆论的主体从“绝对主体”向“主体与受体的集合”转变,这一转变使外界力量,尤其是大众媒体的重要作用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大众媒体对公众舆论形成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在“相对封闭范式”中,公众意味着“绝对主体”,究其原因在于卢梭对人类理性的假设。而在“开放互动范式”中公众则是“主体与受体”的集合,他们在交流与互动中一边接受信息,一边发出声音。公众作为舆论主体的转变对于进一步解释“公众舆论产生的源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李普曼开始关注“大众媒体对公众舆论的影响问题”,“在他看来,现代舆论研究的关键不在于宣称公众自由言说意见的权利,而在于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在舆论的形成中施加影响; 不在于强调舆论崇高的社会立法和道德维系地位,而在于通过对舆论的研究观察其日常的社会控制功能”①。

第三,公众舆论的导向方式由“公众自己主导舆论”向“利用社会精英引导舆论”转变,这一转变引发了学界激烈的讨论,虽然在学理上尚未达成共识,但却启示人们,社会精英包括大众媒体应在引导公众舆论中承担重任。在“相对封闭范式”中,公众可凭借自己的力量主导舆论,进而影响政府行为。但李普曼从现实出发,指出公众影响政府行为的希望非常渺茫,因此提出由社会精英提供“有组织的情报”来引导舆论。他设想组织政治专家建立独立、专业的“情报收集机构”,它们拥有独立的财政以及不受限制的“接触事实材料”的权限,凭借技术专家的力量,使公众认识到隐藏的事实。但也有学者质疑,指出专门收集情报的专家也是社会人,他们同样也会受“刻板成见”的影响,同样生活在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中,他们究竟能否在现实中保持客观、理性,不受外界甚至利益集团的干扰,为公众描述真实的世界仍是个未知数。在笔者看来,李普曼提出“利用社会精英引导舆论”的现实价值,不在于社会精英是否能够完成引导舆论的任务,而在于社会精英有责任引导公众舆论。

①黄建新: 《近现代西方舆论观的嬗变》,《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