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脉络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脉络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
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诗歌的地位仍是最重要。
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五言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文人诗歌创作进入了“五言腾跃”的大发展时期;魏晋之交,随着世风的交易,诗歌创作呈现出与建安时代不同的风貌。
他们继承了建安时期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推动了五言古诗的发展;南北朝时期,许多文人专力于文学创作,而主要运用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骈文。
山水诗在这一时期也大放光辉。
此外南北朝乐府民歌也足以与汉乐府诗前后辉映。
以下文段即是对这一时期诗歌发展脉络的简要介绍。
正文:按照一般的习惯,文学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上限为东汉的建安,下限为隋朝的统一。
从汉末大乱到三国鼎立,到西晋的短暂统一。
然后北方历经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各朝,南方从偏安的东晋到宋、齐、梁、陈相继,最后南北归于隋朝的统一,历时近四百年。
这一时期的诗歌发展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和南北两个地区。
其中,建安时期的诗歌尤为引人注目。
建安时期的文人打破了两汉以来四百多年辞赋独盛的一统局面,第一次兴起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诗歌创作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
建安时期文人毕集,优秀作品大量涌现,是我国文学,特别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诗歌形式的发展上,五言诗的形式在他们的诗歌中被普遍采用,“居文词之要”,成为这一时期文人诗歌的主导形式。
七言诗也在这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以后的诗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
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气”这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较为成功的篇章。
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
1. 先秦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爱情、自然等方面。
其中,以风、雅、颂三类最为著名,风格简洁明快,语言朴实自然。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乐府诗为主要形式,乐府诗是以音乐为伴奏的歌曲,内容多涉及政治、军事、生活等方面。
代表作品包括《陌上桑》、《木兰辞》等。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文人诗为代表的新体诗,注重个人感受和表达。
3. 唐宋元明清时期(公元618年-1912年)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唐代的诗歌以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家有杜甫、李白等。
五言绝句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成为中国诗歌的经典形式。
宋代的诗歌则以七言绝句为主,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七言绝句在形式上更为宽松,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元代以后,诗歌的发展逐渐趋向于小令、曲子等民间诗歌形式。
4. 近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近现代时期的中国诗歌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创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民主和个性,形成了新诗运动。
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郭沫若等。
此后,中国诗歌在政治、社会、人文等方面都有了更为广泛的表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风格和流派并存。
总结: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可以概括为先秦时期的《诗经》、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以及近现代时期的新诗运动和多元化发展。
中国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世界文学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一、东晋诗歌发展1.东晋文化特点东晋时期文化氛围浓厚,以王羲之、谢安等人为代表的士人精神追求和创作活跃。
2.沈约和王羲之的书法与诗歌创作沈约和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化人物,他们的书法与诗歌创作相互影响,使东晋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江西诗派的兴起东晋时期,江西一带兴起了一批以陶渊明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味。
4.庾亮与花间派庾亮是东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化人物,他在文化上提倡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即花间派,其特点是咏史抒怀,言志豪迈。
二、南朝文化的继承与创新1.刘宋时期的文化特点刘宋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文化以学问的广博和文人的风雅为特点。
2.南朝绝句的兴起南朝时期,绝句成为当时流行的一种诗歌形式,南朝的诗人们通过绝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绝句创作风格。
3.谢灵运与乐府诗谢灵运是南朝文学的重要代表,他在乐府诗的传统上进行了创新,使其更加自由和多样化。
4.玄言派的兴起玄言派是南朝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诗歌以含蓄深沉、意境隽永为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北朝文化的兴盛与衰落1.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是多元化和交融,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在这个时期都得到了发展。
2.北朝初期的辞章与乐府北朝初期的诗歌形式以辞章和乐府为主,体裁丰富,内容多样化。
3.北朝中期的雁门诗派雁门诗派是北朝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诗歌以豪放和怀古为特点,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北朝晚期的山水诗北朝晚期的诗歌以山水为题材,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背景和演变历程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背景和演变历程一魏晋南北朝诗歌产生的社会背景魏晋南北朝文学起始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结束于隋的统一(589),历时约四百年。
(一)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特征纵观魏晋南北朝四百年,可以分成几大历史板块:一是汉、魏的嬗代。
二是魏、晋的嬗代。
三是西晋的内忧外患。
四是南北对峙。
从上面的对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历史描述,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一些基本特点:一是全国长期分裂。
二是政权更迭频繁。
三是社会动乱。
四是民族矛盾尖锐。
五是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现象,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存在。
(二)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特征对诗歌的影响:1、消极影响其一,整个社会或者说统治集团没有给人们提供一个更高的为人们所认可的社会理念或者说是社会秩序:其二,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已的现实给文人及文学带来的厄运:就是使一种文学样式不能走向成熟,产生的一流作家不多(陶渊明除外,如果他不隐逸,就没有田园诗)。
2、积极影响:这样一个社会现实给社会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又带来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魏晋南北朝自由、解放的社会思潮:其一,儒学衰微,产生重视个体价值的社会思潮:其二,儒、释、道三教并存,相对自由的文化与学术背景:社会思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鲁迅在其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又说:“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第二,文学集团的活跃。
第三,文学创作呈现一种追求“新变”的风气,脱离政治传统,致力于抒发性情、追求外在形式的华美:第四,文学与哲理的结合。
二、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演变历程大致而言,这一时期的诗歌思潮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汉魏之交——西晋时期建安诗歌具有明显的文志兼备\由质趋文的倾向。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脉络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脉络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尤其是诗歌方面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这个时期,诗歌的创作题材多样,形式多变,诗人们以其独特的才华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与思想,也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本文将以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脉络为主题,探索这一时期诗歌的演变与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的变革,诗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在前期的魏晋时代,以及南北朝的时期,诗歌创作主题逐渐从宫廷政治转向了个人情感与生活体验,反映了社会思潮的变化。
魏晋时期的诗人们常以咏史抒怀为主题,他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与感受。
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则更加注重表达个体的内心世界,他们以写景抒怀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触动。
无论是魏晋还是南北朝,诗歌的题材都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创作的主要目的也从宫廷政治转向了对个体情感和人生意义的表达。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与前代的五言绝句相比,诗人们开始探索新的诗体形式,如七言绝句、律诗等。
这一时期的诗歌形式更加多样化,并且在题材与情感表达方面,注重个性的发挥与自由的表达。
尤其是七言绝句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时主流的诗歌形式。
七言绝句的诗句比五言绝句更加宽敞,使得诗人们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更具延展性和表现力,七言绝句的应用也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的创作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诗人们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越来越注重独特性,追求个性化的表达。
在南北朝的时期,一些诗人更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如王羲之、谢灵运等人。
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诗风和表现手法,使得诗歌的创作更具个性和艺术性,成为了当时诗坛的翘楚。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诗歌的发展脉络承载了诗人们对个人情感与社会思潮的表达,也在形式与风格上呈现出了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点。
论述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发展史
论述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发展史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致包括魏、晋、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代,从220年到58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发生了政治动荡、社会变革,文化艺术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一些显著的发展和变化。
1.乐府诗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诗逐渐成为主要的文学体裁。
乐府诗是一种以音乐演唱为主要目的的歌谣,以其简练、朗朗上口的特点受到广泛欢迎。
代表性的作品有《蝴蝶泉辞》、《长歌行》等。
乐府诗歌具有浓厚的民间风情,反映了社会百态、人生况味。
2.五言绝句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绝句逐渐崭露头角。
这种形式简洁明快,适合歌颂抒发个人情感,成为后来唐代诗歌的主要形式。
代表性的作品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
3.文人士大夫诗歌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对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注重修辞技巧,倡导清新淡泊的文学风格,形成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
代表性的诗人有曹操、陶渊明、谢灵运等。
4.佛教诗歌的发展: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诗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得到了发展。
佛教诗歌多以宣扬佛教教义、抒发出禅悟心境为主,代表性的作品有慧远的《赞佛赞颂歌》等。
5.南北朝时期的变革:随着南北朝时期南北分治,南北文化逐渐分道扬镳。
南朝文学多以婉约细腻见称,北朝文学则更为豪放奔放。
这种地域性的差异也在诗歌创作中得以体现。
总体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丰富多彩的时期,诗歌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从乐府诗到五言绝句,从宫廷雅乐到文人士大夫的独立创作等多重变革,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
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先秦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1. 甲骨文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反映原始信仰与祭祀习俗。
2. 诗经时期:出现了《诗经》,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内容丰富多样。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 先秦时期的诗歌继续发展,出现了楚辞、汉赋等新的文体。
2. 著名的诗人有司马相如、陈琳等,他们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1. 乐府民歌:出现了乐府民歌,由民间歌谣演变而来,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和人民的生活。
2. 典故与象征:此时的诗歌注重表达情感,运用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著名的代表作如《将进酒》等。
四、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1. 唐诗盛世: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2. 温庭筠的女词:李商隐和温庭筠等女词人的作品发展了中国古代词的艺术。
3. 宋词繁荣:宋代词以辞章为特点,突出意境,表达细腻感情,有陆游、辛弃疾等著名词人。
五、元明清时期(公元1279年-1912年)1. 元代继承:元代的诗歌发展受到前代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元代戏剧的表现手法。
2. 明代诗词:明代的诗人主要追求含蓄之美,作品表达思想独立,有文徵明、杨慎等代表人物。
3. 清代诗词:清代的诗词以纳兰性德、杜甫为代表,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六、近现代(1912年至今)1. 新诗运动: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转折点,思想解放和语言创新是其主要特点,有郭沫若、艾青等代表人物。
2. 诗歌批评与创新:诗歌批评家杨宪益、雪莱乐府派、自由诗等派别的出现促进了中国诗歌的创作和发展。
以上是中国诗词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成就,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这时期的诗歌创作大致上沿着两条道路发展:一条是建安的道路,着重表现社会政治的内容,追求慷慨、刚健的风格;另一条是太康(以陆机为代表)的道路,内容上远离现实,追求华美的形式。
并且最终是后一条追求形式华美的道路占据了统治地位。
先从诗歌形式方面来看这个时期诗歌的发展:1、五言古诗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是文人五言诗大发展的阶段,五言诗代替了四言诗,超过了辞赋,在文坛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时期五言诗的发展,出现了三个高潮。
建安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曹氏父子是当时诗坛上的中心人物,其次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钟嵘《诗品》)。
这时期的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民歌,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在艺术上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也叫“建安风力”魏末正始时代的阮籍、嵇康,其作品虽然失去建安文学的积极进取精神,但表现了在世族压抑之下的苦闷与抗议,与建安风骨是一脉相承的,可看作是第一个高潮之后的余波。
西晋太康(武帝280—289)年间,是五言诗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文坛上出现了更多的作家,有三张(载、协、亢)、二陆(机、云)、两潘(岳、尼)、一左(思)等。
但除左思外和稍后的刘琨(“感乱”诗)、郭璞(《游仙诗》)能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的传统,写出较有充实内容和深厚感情的作品外,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一大批士族诗人,却片面地一味追求诗歌形式及词藻的华美,写出的作品社会内容比较贫乏,只是在诗歌的形式美方面下足了功夫,积累了经验。
南朝元嘉(宋文帝,424—453)三雄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的诗作,使五言诗的发展形成了第三个高潮。
在这稍前,东晋末年出现了杰出诗人陶渊明,他开创了田园诗派,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
2、七言诗和杂言诗的确立一般说来,文人创作的七言诗,始于曹丕的《燕歌行》;杂言诗则始于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一、背景介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诗歌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
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和风貌。
二、三国时期的诗歌发展1.诗人纷纷脱离官场在三国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治不稳定,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纷纷离开官场,投身于诗歌创作。
其中代表性的有陶渊明、谢灵运等。
2.山水田园题材盛行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以山水田园题材最为盛行。
诗人们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厌倦。
三、晋朝时期的诗歌发展1.文人墨客的活跃晋朝时期,诗歌创作更加多元化。
文人墨客在社交场合中积极交流,互相切磋,使得诗歌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2.诗歌题材的丰富晋朝时期,诗歌题材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继承山水田园的传统题材外,还涌现出了描写爱情、友情和人生哲理等主题的作品。
四、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发展1.南朝与北朝的分裂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权分裂为南朝和北朝两个对立的政权。
这一分裂导致了诗歌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2.南朝的文人诗派在南朝时期,由于政治相对稳定,文人们以乐府诗和琵琶诗为代表的“继承派”成为主流。
他们在古乐府诗的基础上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南朝文人诗派。
3.北朝的豪放派与南朝相比,北朝时期的诗歌创作更加豪放开放。
北朝的豪放派诗人以杜牧、李白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奔放的音乐性和豪情壮志。
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诗歌创作:在本文中指的是以诗歌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创作。
2.山水田园题材:指以山水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创作。
3.文人墨客:指具有文学才华的士人群体。
4.乐府诗:古代民歌诗的一种,以五言或七言绝句形式创作,多用于歌唱和伴奏。
5.琵琶诗:以琵琶音乐和琵琶演奏为主题的诗歌创作。
中国诗词发展源流:两汉魏晋南北朝诗
中国诗词发展源流:两汉魏晋南北朝诗1、两汉乐府民歌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几乎没有诗歌留下来。
继秦以后的两汉(西汉、东汉)存在约400年,留下了价值很高的诗歌遗产,首先是乐府民歌。
“乐府”本来是汉武帝时建立的音乐机关,为宫廷制作乐章和训练演员,同时也采集民间歌曲供宫廷和贵族娱乐。
《汉书·艺文志》里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其实当时采诗的地区不止代、赵、秦、楚四个地区,范围还要大得多。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等话,是说这些歌谣是百姓苦乐的真实表现,都有针对性,统治者可以从中观察民情和了解政教的得失。
这些民歌因乐府机关搜集整理得以保存,统称“乐府诗”。
以后各代常常把入乐能唱的诗词称为“乐府”,已不是汉代音乐机关的涵义了。
汉代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传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感情真挚,句式长短不一,表现手法灵活,富有艺术感染力,是古代诗歌中值得珍贵的一部分。
先看一首《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这是一场恶战后的战场,尸体无人掩埋,只能让乌鸦去啄食。
战死的鬼魂对乌鸦说:“你在吃我之前,先为我嚎(豪)叫几声,追悼一下。
战死在野地不会有人来埋葬,我们的烂肉早晚是你口中餐。
”战场旁湍急的流水和无边的蒲苇也都被悲怆的气氛笼罩。
骏马冲锋战死,劣马徘徊鸣叫。
桥(梁)上筑了工事,南北怎么通过?壮丁都战死,无人收获庄稼,人们吃什么?在战乱中想当个好百姓(良臣)也办不到。
想起那些好人哪,他们实在可怜:早晨出去打仗,晚上便没有归来!在战乱不断的历史上,这首民歌具有典型意义。
下面这首《悲歌》写了社会离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悲歌可以当泣,遥望可以当归。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
1、反映汉末动乱现实:《蒿里行》
2、表现统一天下、顽强进取的雄心壮志 《短歌行》、《龟虽寿》
魏晋南北朝诗歌
曹操
建安诗歌
二、艺术特色:
1、乐府古题写时事,充满强烈现实主义精神 2、为四言诗注入新的生命 3、风格古朴刚劲,苍凉悲壮 曹丕 柔媚清丽 《燕歌行》: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七言诗
■南北朝诗歌 概况:偏狭性;新变性
一、谢灵运与山水诗
山水诗:以山水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的诗歌,产 生并定型于南北朝,以其精美的诗歌意象、典雅 华丽的文辞、清新亮丽的风格彻底扭转了东晋以 来玄言诗垄断诗坛的局面,其杰出代表即谢灵运, 正是他完成了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到唐代 经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人的发展,达至成熟 期。
■南齐永明年间诗歌
三、谢朓与永明体
▼ ▼
以山水景物抒发情感意趣,达到情景交融 语言清新流畅,声韵和谐婉转
▼
工于发端,善为警句,对仗工整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
建安时代——正始时代——两晋时期——南北朝时 期——南齐永明年间
魏晋南北朝诗歌 ■建安诗歌
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风”指反 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 指质朴刚健、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它们直接 继承了汉乐府名单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 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曹植
一、诗歌创作:
建安之杰
1、前期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格调昂扬奋进、 开朗豪迈
《白马篇》
2、后期多写不幸遭际,格调忧愤苦闷、沉郁顿 挫 《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
3、其他:酬唱诗、游仙诗
曹植
二、艺术特色
建安之杰
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这时期的诗歌创作大致上沿着两条道路发展:一条是建安的道路,着重表现社会政治的内容,追求慷慨、刚健的风格;另一条是太康(以陆机为代表)的道路,内容上远离现实,追求华美的形式。
并且最终是后一条追求形式华美的道路占据了统治地位。
先从诗歌形式方面来看这个时期诗歌的发展:1、五言古诗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是文人五言诗大发展的阶段,五言诗代替了四言诗,超过了辞赋,在文坛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时期五言诗的发展,出现了三个高潮。
建安时期是五言诗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曹氏父子是当时诗坛上的中心人物,其次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钟嵘《诗品》)。
这时期的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民歌,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在艺术上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也叫“建安风力”魏末正始时代的阮籍、嵇康,其作品虽然失去建安文学的积极进取精神,但表现了在世族压抑之下的苦闷与抗议,与建安风骨是一脉相承的,可看作是第一个高潮之后的余波。
西晋太康(武帝280—289)年间,是五言诗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文坛上出现了更多的作家,有三张(载、协、亢)、二陆(机、云)、两潘(岳、尼)、一左(思)等。
但除左思外和稍后的刘琨(“感乱”诗)、郭璞(《游仙诗》)能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的传统,写出较有充实内容和深厚感情的作品外,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一大批士族诗人,却片面地一味追求诗歌形式及词藻的华美,写出的作品社会内容比较贫乏,只是在诗歌的形式美方面下足了功夫,积累了经验。
南朝元嘉(宋文帝,424—453)三雄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的诗作,使五言诗的发展形成了第三个高潮。
在这稍前,东晋末年出现了杰出诗人陶渊明,他开创了田园诗派,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
2、七言诗和杂言诗的确立一般说来,文人创作的七言诗,始于曹丕的《燕歌行》;杂言诗则始于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导言】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士人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风貌。
本文将从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代表作品、艺术特点等方面,全面探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
【正文】一、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政治动荡、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相互交织。
这一时期的诗歌也受到了这种复杂背景的影响,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风貌。
1. 两汉时期的诗歌两汉时期的诗歌主要由乐府诗和古风诗两大流派构成。
乐府诗是民间歌曲的写作方式,以其朴实自然的表达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
而古风诗则在乐府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追求雅俗共赏,既能满足贵族审美,又能引起民众共鸣。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得到重视,他们的社交活动频繁而复杂,这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追求自然真实和心境表达,注重描绘诗人的感受和思考。
二、代表作品1. 两汉时期的代表作品两汉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其中著名的作品如《陌上桑》、《古朗月行》等,展现了古代人民生活和思想意识。
这些作品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质朴自然的表达,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的内心世界。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丧乱》、《临江仙·金陵津渡》、《桃花源记》等。
这些作品以山水自然和人类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墨描绘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三、艺术特点1. 两汉时期的艺术特点两汉时期的诗歌常常以民间歌曲的形式进行创作,具有朗朗上口、易于传唱的特点。
这种风格不仅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也为后来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相对而言更为抒情,追求情感的真实性和内心的反映。
诗人们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揭示社会现象,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220年到589年,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和文化变革。
在文化领域,诗歌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这使得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特点是“乐府诗”和“琅琊体”的兴起。
乐府诗是一种以音乐演唱为主的民歌,起初是为了丰富乐府乐队的曲目而创作。
魏晋时期的乐府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内容方面,乐府诗开始揭示社会和时代的问题,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歌咏自然景物或表达个人情感。
在形式方面,乐府诗从最初的五言绝句演变为五言律诗,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体裁。
与乐府诗同时兴起的是琅琊体诗歌。
琅琊体是一种较为自由舒展的诗歌风格,它具有自由的写作内容和颇具特色的韵律,使得其在魏晋南北朝诗坛上异军突起。
琅琊体的诗歌多以议论时事、表达意见为主题,通过自由的表达方式,使得魏晋南北朝的文人诗歌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歌咏或抒发情感,而是能更加深入地思考社会和时代的问题。
除了乐府诗和琅琊体之外,南朝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即七言绝句。
这种诗歌形式逐渐取代了魏晋时期的五言律诗,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
七言绝句不仅可以更为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在形式上表现出更多的变化和运用技巧,使得诗歌的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发展历程中,不仅有上述几种重要的诗歌形式,同时也有了一批杰出的诗人。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陆机、王粲、陶渊明等人。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古代享有盛誉,而且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歌发展经历了乐府诗和琅琊体的兴盛、七言绝句的崛起,同时也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这些诗歌形式和诗人共同构成了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的历程,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风格变迁及其时代背景解读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风格变迁及其时代背景解读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诗歌风格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在这个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变革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诗歌的风格和主题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本文将针对魏晋南北朝诗歌的风格变迁以及时代背景进行解读。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220年到589年,历时369年。
这一时期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魏晋、南朝和北朝。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三国分立、南北朝对峙、中原文化南渐等政治和文化的重大转变。
2.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风格特点2.1 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以其忧国忧民、倡导田园生活的诗歌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乡土情怀和自然之美。
•诗句:“庐山谁可望,空水共长天。
”•诗句解读:这是陶渊明的《饮酒》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庐山美丽景色的向往和对自然无限的赞美。
2.2 文学杂志《琅琊榜》的出现《琅琊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杂志,记录了当时的诗词和文学作品。
它包括了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为后世研究魏晋南北朝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诗句:“何时唤江东,海内为余瑞。
”•诗句解读:这是孙洙的《题前亭子》中的诗句,表达了对江东人才的渴望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2.3 阮籍与神仙诗阮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另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与陶渊明有所不同。
阮籍的诗歌多以描绘神仙、超凡脱俗的仙境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解读:这是阮籍的《咏怀》中的诗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生命不可逆转的思考。
3. 魏晋南北朝诗歌风格的变迁3.1 魏晋诗派的兴起魏晋时期,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幻灭感和对于精神寄托的向往日益增加。
因此,魏晋诗派兴起,以咏史抒怀为主题。
3.2 以琅琊榜为代表的文学杂志的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分裂,文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诗歌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和发展,形成了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独特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诗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和社会风气的转变,这些变化对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新的题材和内容。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诗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和对世情的思考。
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借诗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情变迁。
这样的创作主题使得诗歌更具现实性和真实性,引起了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次突破。
其次,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在这个时期,诗人们提倡追求真实和自然的表达方式,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他们追求文字的简练和意境的深远,注重用诗言志、抒发情感。
同时,他们还大胆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手法,使诗歌创作更加富有变化和创新。
再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创作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诗人。
在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们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比如魏晋时期有曹丕、曹操、曹植等,南朝时期有陶渊明、谢灵运等,北朝时期有王之涣、王勃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形式和技巧上有所突破,而且在思想和情感上也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魏晋南北朝诗歌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誉,而且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许多后来的文学家和诗人都在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使得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新的题材和内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个时期有很多杰出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的梳理●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他的突出特点是政权更迭频繁,社会混乱,民族矛盾尖锐。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学术上受玄学、佛经、道教的影响。
这一时期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鲁迅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就是文学理论繁荣和文学批评的兴起。
魏晋时期由于玄理的影响和政治的黑暗,在抒情中还不乏浓厚的理性色彩。
到了南北朝,作家抒写性灵明显加强,作家都在抒发自己真实的人生感受。
在这个乱世中,文人一方面悲叹生命无常,一方面饮酒行乐,以期望享受人生,形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
从曹操的《短歌行》到南朝江淹的《恨赋》,无不体现这一点。
本文主要介绍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写作内容、艺术特色。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代表人物;写作内容;艺术特点;●正文:(一)建安诗歌: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风”指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指质朴刚健、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
它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其内容有四: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色彩;浓郁的悲剧色彩。
总体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清峻、通俗、骋词、华靡。
以下是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曹操——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也是建安诗风的开创者其诗歌内容主要有三:反映汉末的乱离现实和民生疾苦,如《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表现他的雄心壮志和政治理想,如《步出夏门行》、《短歌行》、《对酒》;这类诗歌以政治家的气度书写了他的胸襟和抱负。
此外,曹操诗歌中也有一些以歌咏神仙为内容的游仙诗,如《精列》、《秋胡行》。
其主体风格是: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其艺术特色是:乐府古题写时事,充满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视野宽广、风格悲凉慷慨;为四言诗注入新的生命;曹丕其诗歌内容主要有二: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愁别恨和男女爱情;描写宴游、军旅生活;感事而发的作品。
魏晋南北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作品。
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魏晋南北朝诗歌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概况1.1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历史背景1.2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特点1.3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主要代表诗人1.4 魏晋南北朝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关系第二章: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主题与意境2.1 思想意识的转变与艺术抒发2.2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政治抒发2.3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生活写照2.4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山水意境2.5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风花雪月第三章:魏晋南北朝诗歌的艺术手法3.1 韵律和格律的变化3.2 描写技巧与修辞手法3.3 诗歌的音韵美和意象美3.4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创新与发展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影响与意义4.1 对后世诗歌的影响4.2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历史价值4.3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文化意义附件:魏晋南北朝诗歌选集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版权法:指保护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的法律规定。
2:知识产权:指人类智力创造的成果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并通过相应法律措施,对这种价值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权利制度。
3:文化遗产保护法:指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法律法规。
4:著作权人:指享有著作权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5:衍生作品:指以原创作品为基础,加以改编、翻译、注释、附加、整理等方式创作的新作品。
附件:魏晋南北朝诗歌选集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法:保护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的法律规定。
2:知识产权:人类智力创造的成果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并通过相应法律措施,对这种价值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权利制度。
3:文化遗产保护法: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法律法规。
4: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益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5:衍生作品:以原创作品为基础,加以改编、翻译、注释、附加、整理等方式创作的新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的梳理
●摘要: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他的突出特点是政权更迭频繁,社会混乱,民族矛盾尖锐。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学术上受玄学、佛经、道教的影响。
这一时期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鲁迅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就是文学理论繁荣和文学批评的兴起。
魏晋时期由于玄理的影响和政治的黑暗,在抒情中还不乏浓厚的理性色彩。
到了南北朝,作家抒写性灵明显加强,作家都在抒发自己真实的人生感受。
在这个乱世中,文人一方面悲叹生命无常,一方面饮酒行乐,以期望享受人生,形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
从曹操的《短歌行》到南朝江淹的《恨赋》,无不体现这一点。
本文主要介绍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写作内容、艺术特色。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代表人物;写作内容;艺术特点;
●正文:
(一)建安诗歌:
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风”指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指质朴刚健、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
它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其内容有四: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色彩;浓郁的悲剧色彩。
总体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清峻、通俗、骋词、华靡。
以下是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
曹操——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也是建安诗风的开创者
其诗歌内容主要有三:反映汉末的乱离现实和民生疾苦,如《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表现他的雄心壮志和政治理想,如《步出夏门行》、
《短歌行》、《对酒》;这类诗歌以政治家的气度书写了他的胸襟和抱负。
此外,曹操诗歌中也有一些以歌咏神仙为内容的游仙诗,如《精列》、《秋胡行》。
其主体风格是: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其艺术特色是:乐府古题写时事,充满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视野宽广、风格悲凉慷慨;为四言诗注入新的生命;
曹丕
其诗歌内容主要有二: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愁别恨和男女爱情;描写宴游、军旅生活;感事而发的作品。
乐府诗《燕歌行》,内容上仍脱不了古诗十九首“少妇闺怨”的题材,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更重要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艺术特色是:语言婉转清丽;追求形式之美感;注重个人情感抒发;
曹植
其诗歌内容主要是: 1、前期创作:主要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
以诗歌成就为大;功业精神和报国信念,代表作《白马篇》。
游宴、唱和之作,代表作《名都篇》、《公宴》。
抒写友情之作,代表作《赠丁仪》、《赠王粲》、《送应氏》;反映社会现实。
2、后期创作:曹丕以魏代汉,对曹植的猜忌与迫害日益加剧,无可奈何的愁苦之外,更加上一分罹害的恐惧,这使他后期的诗歌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充满着受压迫的苦闷与痛苦,和预感到生命即将在屈辱与碌碌无为中消耗,失去其应有价值而产生的悲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形成了悲愤哀怨的基调。
代表作《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闺怨诗,抒写女性的相思与隐忧,代表作《美女篇》、《怨诗行》。
艺术特色是:利用乐府形式广泛抒发感情,使以叙事为主的乐府诗转为以主抒情为主;用词华美而又形象生动,形成了“辞采华茂”的风格;讲究写作技巧;善于运用比喻;
(二)正始诗歌
曹魏王朝末期,文人的政治理想出现了危机和幻灭,开始信仰玄学,因此,诗歌创作变得富有哲理,其基本特点是: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为首的
“竹林名士”,有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也称“竹林七贤”。
代表人物之一阮籍——主要成就是《咏怀诗》八十二首,其诗歌内容主要是:讽刺时政、黑暗、丑恶;喝酒、求仙;孤苦寂寞、忧生惧端;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工于比兴;精于用典;善于曲笔;全力创作五言诗;
其二是嵇康——悲剧人生的代表,代表作是《忧愤诗》和《赠秀才入军》18首,其艺术特色是:说理缜密透彻;高洁、秀逸;
(三)两晋文学
晋朝文人的作风趋向雅化,呈现出病态美,但是情感更崇尚真情。
主要有太康诗歌和永嘉诗歌。
太康诗歌的诗风总的特点是繁缛,主要体现在,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描写由简单趋向繁缛;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是由朴素自然到华美,有简单到繁缛,由散行到骈文,代表作家是陆、潘岳和左思。
陆机——太康之英。
其写作特点是:模拟古人;过分追求辞藻的华丽与对仗的工整;有些古诗接近现实,如《从军行》;
左思“——《咏史》八首,是西晋文学的最高成就。
其写作特点是:开“名为咏史,实为抒怀”之先河;笔力矫健,情调高昂,气势充沛,被称为“左思风力”;运用比兴、对偶、用典等多种手法;语言质朴自然,概括力强;
第二个是永嘉诗歌,以玄言诗为主,玄言诗是以老庄玄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诗歌,西晋永嘉年间至东晋盛极一时,代表作家有许询、孙绰等,主要是用诗的形式讲述老庄的哲学思想,“理过其辞,淡呼寡味”,成就不高,,但占据整个东晋诗坛,直至陶渊明的出现才打破玄言诗的垄断局面,后被山水诗所取代。
代表
人物是陶渊明,其诗的艺术特色是:平淡自然,亲切淳真——主体风格;浑融完整,意境高远;语言自然而精工;风格多样;
(四)南北朝诗歌
南朝文人诗歌,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较其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的兴起,鲍照的七言和杂言乐府诗的发展:以谢眺为代表的“永明体”,标志着格律诗的开端。
到了梁陈时期,出现了宫体诗。
其总体艺术特点是:以乐府诗见长;促进诗体形式发展,开创七言诗发展局面;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格调高昂俊逸;语言雅俗结合,俊逸遒丽;
山水诗的代表人物谢灵运,其写作特点是:程式化的结构;细腻的景物刻画;精雕细刻而能出于自然;
鲍照艺术特点是:大力创作七言诗;语言奇物瑰丽、奇矫凌厉、气象雄浑、风格豪放、俊逸;
永明体的主要特点是讲究声律和对偶。
代表人物谢眺,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体诗的探索。
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的细致、清新特点,但又不同于谢灵运那种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摹的手法,而是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从而避免了大榭诗的晦涩之弊,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
宫体诗的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题材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
可以说,他们对女性的审美观照,同对器物的审美观照的心理是一样的。
因而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靡缓弱。
在描写女性的诗歌中,绝大部分是将目光停留在女性的生活圈内,包括她们的容貌、体态、服饰及器物等方面。
而就其艺术形式而言,宫体诗最突出的贡献是其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续了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
宫体诗语言风华流丽、对仗工稳精巧。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史》主编周建忠《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作者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作者傅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