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它们都是对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这一历史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一种概括和描述。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差异。从内容上看,雅尔塔体系主要是讲美苏如何在欧洲、东亚划分势力范围,在这一过程中,美苏关系由战时合作演变为战后对抗;而两极格局只是指美苏走向全面对抗后的国际格局。从起始时间上看,雅尔塔体系确立有一个过程,但大体上以1945年联合国成立作为其确立的标志;而两极格局的确立则是在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美苏走向全面对抗时。可以说,雅尔塔体系是战后世界政治和整个国际关系格局的基础,它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包括美苏合作和美苏对抗两个阶段,而两极格局则是指雅尔塔体系框架内美苏关系的第二阶段,即对抗阶段。雅尔塔体系的演变就是两极格局,应该不能算同时存在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要求两分天下
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争霸
冷战好象是在20世纪60年代结束的
雅尔塔体系中美苏势力相当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之后世界的国际关系格局,就像是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样的。冷战是因为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是因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对立。两极格局的两极,就是指的美国和苏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美苏争霸。美国为了实现对苏联的封锁,就实行了冷战政策,在西欧推行马歇尔计划。直到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结束,两极格局也从此结束,世界呈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与美苏争霸的关系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中,出现了“两极”、“冷战”“美苏争霸”这些名词,这些国际关系的专有名词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讲述的不是很清楚,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存有不少的疑惑乃至错误,现在将它们连同与之有紧密联系的雅尔塔体系释读一下,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疏漏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讲义
复习目标
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知识点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4)主要表现
项目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
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
营
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1955 年,成立“华约”
(1)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特点
①“不对称”的两极格局: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②“不完全”的两极格局: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知识点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1)呈现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2)典型事件: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表现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②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
瓦解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崛起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
高一下历史课件: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3.冷战下的“热战” 冷战并不等于没有战争。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下也出现了局部“热战”,最 著名的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热战”虽不能改变当时冷战的整体国际 关系格局,但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4.欧洲国家联合的根本原因 欧洲国家联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摆脱美国的 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不是欧共体成立的根本原因。
通过了解冷战 (2)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概括冷战的含义与表现,归
时期的典型事件, 纳两极格局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多极化趋势的表现,认
认识冷战的基本特 识其对国际关系变化的重大影响;运用唯物史观分析
征,理解冷战的发 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影响。
生、发展与世界格 (3)从史料实证角度并运用唯物史观探究分析美苏冷战
01
预习 基础新知
知识点一 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 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__对__峙__与竞争状态。
返回导航
(2)原因 ①制度差异:美国和苏联是两个__社__会__制__度____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意识 形态尖锐对立。 ②同盟关系破裂: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 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③根本原因:两国的___国__家__利__益___存在严重冲突。 ④具体原因 a.美国: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 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
背景(条件):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概念: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演化:二战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征。冲击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特点:(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
(1)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3)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二战期间美苏士兵把酒言欢 二战期间美苏士兵相互握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1、 冷战 (1)冷战含义及原因含义: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① 束西德湿界橡 6 照 明 煜 ⑪ 警顿器通速股做② 3.6公尺高的L 形圆精 巡耀用柏油路 正2公尺高的鐵赫翻⑧ 防車辆通行用壕满 8 BT-1警戒塔 ⑧ 3公尺高的圆精④ 拒属 ⊙PSG-80 辨索◎ 警戒線 ⑩ 重犬用狗屋
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国界 匈 牙 利 罗马尼亚
西白俄罗斯兰
代克, 东加里西亚
波兰问题
1937年波兰边界 1945年波兰边界
奥地利.N·>
东 普 鲁 士
◎华沙
西乌克兰
捷
克
联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 亚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丘吉尔铁幕指的是什么?演说的目的是什么?铁幕:欧洲被划分为两个不同政治影响区域的分界线目的:遏制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饲广于利
1990年柏林墙拆除两德统一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70年代1、 美苏冷战进一步发展(2)古巴导弹危机1962 msns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被美国发现,美国要求苏联撤掉导弹基地,事件以苏联让步为结。 的 人类历史上离核战争最近的一刻,核战争下没有赢家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雅尔塔体系
1、背景
(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被美、苏实力均势所取代,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跃上了世界霸主的峰巅。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倡导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成为世界首强。②西欧、日本等普遍削弱。③苏联政治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影响大增,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2)随着二战的胜利,美苏关系改变,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主要原因。随着二战结束,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突出,国家利益冲突加剧。美国企图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称霸世界;苏联不屈从美国的意志,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2、概念和内容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特别是美苏)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3、评价
①实质: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是美苏相互妥协的产物。②影响:a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B该体系倡导和平、民主原则,把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承认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C有利于苏联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D它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有利于苏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扩张。它深深地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特征。可以说战后一系列国际争端都直接或间接地和该体系存在与活动紧密XXX,美苏双方都力图保护和发展有利于自身的势力范围。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是每年高考的重要考点,其中涉及到的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很多同学不是非常清楚,下面作简单讲解:
一、含义
1、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其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2、两极格局:是指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3、冷战: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的政策。
二、相互关系
1、两极格局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两极格局的形成又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决定了雅尔塔体系的走向和演变,两极格局的形成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2、冷战与两极格局:战后,美苏的战略相互对立,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必然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产生重大的分歧与对抗。然而两极格局下美苏实力均势,决定双方很难发生大规模战争,这样冷战便成为两极格局中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抗的主要形式。其实,冷战格局就是美苏两极格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 雅 尔 塔 体 系
美苏合作(二战后期)
形式 华约 成立 两大 阵营
美苏对抗
“冷战”
两极 格局
雅尔塔体系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
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
冷战的加剧促成了两极格局形成;
两极对立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什么是“冷战”?
COOL WAR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 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 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2、美国实力强大,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垄断了原子弹, 经济: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拥有1200多万军队,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军事: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近500个军事基地
立
年 华 沙 条 约 组 织 成
织 成 立年 北 大 西 洋 公 约 组
1955
1949
两 极 格 局 最 终 形 成
4.“冷战”的影响
( 1 )“冷战”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 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 2 )使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战争的边缘, 又因为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 纪没有发生世界大战。 ( 3 )美苏争霸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 国内政,甚至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 和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2.3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课件岳麓
2.追求共同发展 (1)世界经济全球化 ①含义: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国际 分工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基础上,将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日 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 ②影响:在扩大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的同时,促进了世界 经济的发展,也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新的挑战。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①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明确提出“争取建立新的国际 经济秩序”的斗争目标。 ②在新世纪,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 秩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 前提条件,是发展的重要保证;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 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促进了全球的和平。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是当今世界形势 发展的总趋势,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 大事。
早在1956年,阿登纳曾警告说,联邦共和国不可能永远成 为“核武器问题上的附属国”。到了60年代初,很明显,西方 盟国和莫斯科之间已经就此敏感问题达成了协议,它们双方将 永远禁止德国拥有核武器,阿登纳怒火中烧。从短期内看来, 波恩共和国似乎不再效忠于华盛顿,而有可能转向巴黎的戴高 乐政府,因为他们两国都对强硬而专横的英美怀恨在心,都怀 疑美国想摆脱对欧洲各国的责任。
第3讲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和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2.冷战的原因: (3)主要原因:二战极大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主要表现在: ①西欧和日本衰落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③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4)美苏实力均势,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5)二战刚结束,和平来之不易,都不愿再卷入战争
三、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5.当今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课堂小结】 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 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 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 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 交界地区。
第三世界 兴起
(1)万隆会议 (2)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 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其特点是以不结盟和非集团化为原则
(2)影响:有力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冷战的变化
时期 特征
苏联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课件
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 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热考;门点
主要矛盾是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 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故不能制止战争。
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对制止战争
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学习避交流免PPT了世界大战的再度发生。
国际联盟
联合国
形成:一战后两年内 形成:二战后期
动摇:德日法西斯崛起 瓦解:苏东剧变
崩溃:二战爆发
(1991)
帝义重分世界 大国强权
美苏两分天下、 大国强权
帝义与帝义
帝义与社义
①分赃反苏,强盗联盟 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
都暂时缓和大国矛盾,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 ②世界中心转移,
不能解决根本矛盾 的相对稳定
则是指雅尔塔体系框架内美苏关学习系交流的PPT第二阶段,即对抗阶段。
11
探 究
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谈 谈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思路引领:
通过比较,两个体系的共同点有哪些?
两个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否相同?
主要调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两个体系分别是以那里作为中心建立的?
分别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6
1、什么是雅尔塔体系?
1、雅凡尔尔塔赛体—系华的盛含顿义体:系 二一战战后后期,英美法苏等大国按照凡雅尔尔赛塔--华波盛茨顿坦会会议议等?
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关系
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期,构建了以大国合作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作为维护世界平安新秩序的重要手段。随着冷战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绽开了全方位的对峙,战时的同盟伙伴关系裂开。
雅尔塔体系;冷战;国际体系;国际格局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结束后,反法西斯同盟国构建的新的世界秩序。但不久之后,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阵营便分裂了,绽开了长达四十多年得对峙,形成冷战的国际格局。直至20世纪80年月末、90年月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才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崩溃和冷战的结束。不难得出“雅尔塔体系与冷战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这一结论,但关于这一关系属于何种性质以及怎样界定此种关系,学术界的看法并不全都。
一、雅尔塔体系的含义
学者们全都认为,对雅尔塔体系的内涵界定的不宜过狭,也不宜过宽。
从时间上来说,雅尔塔体系主要是指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期(1943-1945年),战时盟国的领导人,从德黑兰、雅尔塔直至波茨坦会议及其另一些重要的双边和多变会谈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公报、协定、议定书、声明和备忘录等全都确认的对战后世界秩序所作的支配。
从内容上看,史学界基本认为雅尔塔体制包括两部分,一是如何战胜法西斯;二是如何支配战后世界。《世界史》之《现代史编》把雅尔塔体制的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1)如何最终战胜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殊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班界及其被占据区的归属和边界; (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托付统治地实行托管方案,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等。二、冷战
高中历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9讲 课题52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在对峙过程中,美苏互有攻守,既有对抗,也有缓和;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同时随着战后西欧、日本的崛起,以及中国与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两极格局中又出现多极化的趋势。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对经济宏观调控,迅速恢复发展生产力,并通过建立福利国家等形式,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外部资本主义国家间建立国际经济组织,维护国际经济秩序。二战后,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发展,智能化生产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但未能突破苏联模式而失败,引起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4.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二战在带给人们深重灾难的同时,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课题52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
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原因: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战时同盟基础不复存在、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3)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4)主要表现
项目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雅尔塔体系——精选推荐
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与美苏争霸的关系“雅尔塔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进行的多次讨论后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由此划分政治版图与势力范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如惩治战犯,日、德民主化),实际上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根据美苏两国自己的战略需要划分了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如雅尔塔秘密协定)。雅尔塔体系确立过程中,到20世纪四十年代末,形成两种意识形态对立的阵营,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并展开“冷战”。1949年美国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冷战”中展开咄咄逼人的气势,作为回击,1955年苏联等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大阵营展开军事对峙,终于演变为“两极”格局,它打破了原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成为雅尔塔体系的基本特征。
“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除了军事敌对行动外,“冷战”还有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和文化宗教的各种行动。其主要目的是遏止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推行西方的价值观,服务于建立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冷战”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还伴随着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竞赛。史学界一般把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作为“冷战”开始的标志,随着“冷战”的发展,作为“冷战”工具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组织相继出现,东西方对峙局面产生,“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固定下来。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历史 第十七单元 “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
2.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 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福利。 (4)评价: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 负。
重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破
一、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 的框架。 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 系。 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 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 解。
3.形成:⑧ 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 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表示,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 形式和表现。 4.政策:⑨ 非集团 、不结盟。 5.作用 (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将建立国 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3)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 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构;等
体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黄金时期”: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盛行主张⑦ 国家干预经济 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经济发展 的“黄金时期”。 (2)“滞胀”现象:指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 重。为此,各国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 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 经济”。
高中历史必修第2册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3)
材料一反映了两位创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认识马歇尔计划。解 读材料的关键是注意两位创作者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马歇 尔计划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材料二体现了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公开干预别国内政,它的 出台既是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转折点,也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 转折点,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4.第三世界的兴起与发展:1955年_万__隆__会__议_及在此基础上形 成的不__结__盟__运__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 台的重要标志。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 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由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 轻易动武。
[图解历史]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原因
利于美国控制西欧
探究点二 欧洲走向联合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 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 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 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 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 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论从史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分明和稳 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 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 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 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 大局。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 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雅尔塔体系
1、背景
(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被美、苏实力均势所取代,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跃上了世界霸主的峰巅。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倡导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成为世界首强。②西欧、日本等普遍削弱。③苏联政治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影响大增,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2)随着二战的胜利,美苏关系改变,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主要原因。随着二战结束,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突出,国家利益冲突加剧。美国企图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称霸世界;苏联不屈从美国的意志,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2、概念和内容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特别是美苏)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3、评价
①实质: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是美苏相互妥协的产物。②影响:a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B该体系倡导和平、民主原则,把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承认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C有利于苏联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D它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有利于苏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扩张。它深深地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特征。可以说战后一系列国际争端都直接或间接地和该体系存在与活动紧密联系,美苏双方都力图保护和发展有利于自身的势力范围。
二、冷战
1、背景原因
(1)美国方面:战后美国凭借空前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全球的野心也急剧膨胀起来。经济上,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政治上,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国,并企图操纵和控制联合国,把它作为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的工具。由于这一时期,也是苏联影响扩大和各国人民革命运动日益高涨的时期,美国认为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革命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大是其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必须压制下去,但鉴于苏联的强大,又不敢贸然超过双方划定的势力范围。
(2)苏联方面:正全力恢复和发展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力图巩固获得的成果,也不愿轻易动武。这样,美国采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2、表现
“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
抗形式。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等都是“冷战”
的表现。
(1)杜鲁门主义,实际上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其核心内容是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它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2)如果说杜鲁门主义着重在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马歇尔计划的着眼点则是稳定资本主义。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和大本营,谁控制了欧洲特别是西欧,谁就有压倒对方的经济军事优势。马歇尔计划实际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阵脚,控制西欧,以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其实质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更大规模的运用,是“冷战”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北约组织的建立。北约实行集体防卫的原则,其矛头针对苏联,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
(4)为了适应霸权政策的需要,美国采取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的政策。为此引起1948年的“柏林危机”。“柏林危机”是冷战后美苏之间出现的第一次冷战高潮,是冷战加剧的表现。
柏林危机发生后,美国趁机加快分裂德国的步伐。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这既是雅尔塔体系原则的反映,也是美苏对抗、“冷战”的结果。
3、影响: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了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影响,转向了积极争夺世界霸权的全球性扩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和土耳其渡过了经济困难,促进了西欧联合和经济的复兴,从而巩固了欧洲资本主义秩序,并使美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控制西欧;北约组织建立,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对战后的欧洲和整个国际局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之,巩固了资本主义阵营,加强了同社会主义的对抗,一度巩固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三、两极格局背景过程影响
1、形成条件
(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为形成新的世界格局提供了先决条件。
(2)美、苏形成了实力均势,分别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3)二战后,美苏由于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剧,战时的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导致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形成过程
(1)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二战后期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系列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如在欧洲、西欧属美、东欧属苏),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2)战后美苏冷战局面的出现,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影响
一方面由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两强为核心的,是大国主宰世界的表现,两大集团日益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工具,两强相争导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四、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
1、两者的区别
(1)形成的时间不同:前者在战争接近尾声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1943——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