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发布时间:2022-08-31T08:19:47.787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9期作者:浦妤[导读]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普及面较广,学生学习的时长较长,思政责任重大。

浦妤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昭通 657000摘要:《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普及面较广,学生学习的时长较长,思政责任重大。

将《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融合,是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实现课程与“思政”的融合,从而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一、《大学英语》课程 “思政”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基础上进行的。

其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学生是主体,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目前,各高校选择的《大学英语》教材各不相同。

本校选择的教材为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的综合教程。

从各单元的主题看,思政元素易融入,易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

以综合教程1及综合教程2为例,单元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分为三类:个人自身的成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际关系与沟通。

依据单元主题,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进一步把“思政”理论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最终实现二者的融合如盐溶于水,构建《大学英语》课程 “思政”教学理论体系。

(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融语言、文化与价值观的教学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增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任红娟 2017:1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包含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

大学英语中的课程思政教案

大学英语中的课程思政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课程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仅仅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文素养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复合型人才。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

3. 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1. 英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汇、听说读写技能。

2. 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比较,跨文化沟通技巧。

3. 思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道德品质,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1. 导入:以时事新闻或热点话题为导入,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语言知识学习: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3. 跨文化交际: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4. 思政教育:通过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

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

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力等进行评价。

2. 成果评价: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思政素养进行评价。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

课程思政的融入,使得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案例

《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案例

《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案例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案例案例描述本文介绍了一位大学英语课程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秀案例。

该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成功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

教师简介教师姓名:李老师教师背景: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思想政治素养案例内容1. 教学方法创新李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他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与当代社会和政治相关的话题。

2. 内容设计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李老师精心设计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内容,包括政治理论、社会热点问题、公民责任等。

他通过讲解相关概念、引用案例以及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知识。

3. 综合能力培养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鼓励他们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在思想政治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效果评估通过对该案例进行效果评估,发现李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能够理性思考和表达个人观点。

此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得到了提升。

结论李老师的优秀案例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

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基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基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外语教育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外语教育也是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出发,分析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施思政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期为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解读《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是我国教育部门为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而制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该文件明确了外语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强调了外语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旨在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备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扎实文化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指南》指出,大学外语课程不仅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和全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指南》要求外语教师要深入挖掘外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结合语言学习的实际,将思政教育与外语教学相融合。

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文化比较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指南》还强调了外语课程在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

通过深入解读和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我们可以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外语教学中,培养出既精通外语,又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和深厚文化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202020年34期总第526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文/高雨菲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自此,“课程思政”这一教学模式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

那么,如何发挥外语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是值得每位大学英语教师全面探究的课题。

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构建陕西省二本师范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策略,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有效方法。

一、大学英语的课程介绍、可行性和必要性《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大学公共基础课程,它通识度高、受众面广、实用性强。

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且可行的。

首先,大学英语学分多、涉及专业广、授课期长、学生与教师接触时间多等几个因素,这决定了大学英语课堂是除思政课外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场所,为实现“课程思政”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会接触到外国文化,学生很容易被别国文明和文化所吸引,可能出现盲目推崇异国文化、摈弃中华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现象。

因此,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牢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除此之外,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碰撞过程中,学生可以形成批判性思维,更容易去接纳新事物和新想法,同时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的思维辩证地看待外国文化。

所以说带有思政内容的《大学英语》课程能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优秀文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现状分析1. 大学生没有正确的三观。

众所周知,现今的大学生都是95后00后的孩子,他们意志力薄弱,没有正确坚定的目标,喜欢追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目标。

2. 高校和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足。

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缺少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很少挖掘德育资源,不能发挥大学英语学科的优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引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思政”课程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和实践需求,“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从“大学英语”课程出发,探索“思政”创新教育模式的具体实践和探索。

二、“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平台。

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和文化信息,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国际化教育和多元社会的风采。

在这一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通过“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民族精神、思想道德观和国家意识,提高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还可以通过英语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思政”教育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国际风云和全球问题,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意识,增强国际交往和交流能力。

1. 以课程内容为主线,拓展思政教育资源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可以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的选择,拓展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资源,增加相关的思政教育元素。

在选用课文和教材方面,可以选择那些有思想性、文化性的内容,或者引入国学、诗词、文学等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2. 强化教学方法,促进思政教育贯穿全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讨论、辩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思想交流和思政学习;在选取教学资源和实践环节中,可以引入社会实践、文化体验、国际交流等元素,激发学生的思想激情和主动性。

3.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培养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是思政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初探现在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通过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英语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针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初探,以便更好地实施思政教育。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即通过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毫无疑问,英语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还要求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通过选取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话题和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通过讲授与社会问题相关的话题和材料,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话题和材料,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和关注国家大事、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1. 选取与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相关的话题,如全球化、环境保护、贫富差距等。

2. 使用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材料,如政府文件、社会调查报告、新闻报道等。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综合素质。

1.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进行互动交流。

2. 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阅读、听力、写作和翻译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4. 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学案设计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12期总第660期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摘 要: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承担着传授语言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政教育以促进立德树人的双重任务。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有效发挥大学英语课堂的全方位育人功能。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使用概况,具体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作者简介:杨建峰(1989.01-),女,新疆昌吉人,昌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徐红梅(1972.03-),女,山东栖霞人,昌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一)符合现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2016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寻找思政教育的切入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并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是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一种大胆实践,符合现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从英语教学出发,提升和改善学生思想认知状态和英语学习态度的重要途径。

(二)符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需求大学英语教学虽然在形式上是以教授西方文化为主的教学,但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思政教育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究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究

品位·经典思政研究“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路径探究○白玲玲(山西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0)【摘 要】 教育的创新变革更强调立德树人,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也开始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

英语作为高校的基础必修课程,教育教学中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西方文化思想等,其课程思政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与紧迫性。

本文以课程思政为教学导向,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在深刻把握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明确课程思政的价值,从理念转变、实践探索和资源建设三个方面论述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提升大学英语思政教育价值的同时,也带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切实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实效。

【关键词】 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育理念【作者简介】 白玲玲,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互联网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时代价值。

而大学英语对应的是语言的教学,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借鉴学习,需要学生树立跨文化思想,进行跨文化语境下的交际表达,也使得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更繁重。

因此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落地具有现实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课程思政并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结合,课程思政倡导的是课程理论视角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核心价值观强化的深刻的教学变革,是思政教育思想在学科教学中的充分渗透,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价值,深化学生德育教育。

当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界定有两大主流观点,一种是强调课程思政理论引领价值,追求的是课程思政理念价值与目标结果的统一。

另一种更关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以过程为重点,强化课程教学中学生思政认知、觉悟及素养的提升,以实现学生学科学习过程中思政认知的内化,转变为规范的行为和正确的价值选择判断。

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政治引导课程思政的落脚点是思政教育,因此思政教育也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课程思政带来学生思想认知的深化和思想觉悟的提升,实现其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背景介绍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思政教育逐渐成为了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某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为例,介绍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案例实施过程1. 教学内容分析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我们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文、语法、写作等各个环节中。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注重选取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用性的材料,例如涉及环保、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文章。

同时,我们还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思政素材,如医学英语、法律英语等。

2. 教学对象分析本次教学对象为某医学院二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思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教学策略设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同时,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思政教育实施过程1.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通过对比中外文化差异,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 德育渗透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和人文关怀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如医患关系、医疗改革等,让他们认识到医护人员肩负着治病救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推行课程思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推行课程思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推行课程思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特别是近年来,推行课程思政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大学英语教学推行课程思政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推行课程思政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一、问题分析1. 内容单一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主要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主,课程思政要求教学内容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蕴含思想道德与人文素养。

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学仍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较少涉及思政内容,导致课程内容单一,难以满足课程思政的要求。

2. 教师素养不足大学英语教师素养的不足也是推行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于思政素养的培养相对较少。

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素养相对薄弱,难以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思政内容。

3. 教学手段陈旧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思辨性,难以引导学生对社会、人生等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与课程思政的要求相悖,导致教学手段的陈旧与课程思政的要求存在一定的矛盾。

二、对策提出1. 优化课程设置为了解决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逐步增加思政内容,引入与思政相关的读物、文化、历史等素材,使课程更加丰富多元化。

可以将思政内容融入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

为了解决大学英语教师素养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高。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班和讲座,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师思政素养的培训和引导。

学校也可以建立起对大学英语教师思政素养的评价体系,确保教师思政素养的全面提高。

为了解决大学英语教学手段陈旧的问题,需要倡导创新教学,引入多种教学手段。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思辨性,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研究–以《基础英语》第四册为例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研究–以《基础英语》第四册为例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研究–以《基础英语》第四册为例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在发生着改变,社会对大学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的改革,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程,教学时,一方面需要注意到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提升,另外一方面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从而促使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

本文主要分析新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如何在思政理念下进行。

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其次介绍了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以及意义,最后结合一些案例给教师提供一些教学课程改革的方式,希望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理念;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探究引言: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也加强了相应的教学制度改革,大学是我国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模式和社会的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创新和研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近些年教育部也出行了相应的政策,明确了教育必须为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建设服务。

在教学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学。

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之前的教学政策改革中,相关负责人也明确提出了思政建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对高校的相关人员介绍了思政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意义,在这种背景下,高校需要认识到思政建设是完成立德树人这一重要任务的举措,并且要加强内部教学方案的改革。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可以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思维意识进行综合教学,将思政建设和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讲解,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的统一。

因此,大学英语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内容,加强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在高校内可以做到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探讨了思政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以及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学方法。

着重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如何在课堂中融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政策法规。

文章指出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加强深度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品德,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思政教育、融合、理念、素质、社会责任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政策法规、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发展、深度融合。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而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学生必修课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素质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关注。

如何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成为当前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发现,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学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二者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教育。

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深入研究,既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意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既是传授语言知识的场所,更是学生培养思想品德的机会。

通过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觉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浅谈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新视野大

浅谈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新视野大
E1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探索
事实上,虽然课程思政在各个学科的课堂
中还做得远远不够,但是也得到了一些初步的 发展。据笔者所做的调查,在一些艺术类的课 堂中,教师更加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国画的 研究;在一些理工科的课堂中,除了大家熟知的 一些国外的科学家,教师会有意识地向学生介 绍我国相关领域的优秀科研人员及其所取得的 重大成就。
因此,如何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和其它相关 专业知识相脱节的问题,如何将立德树人贯彻 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之中,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学 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高校作为培
ENGUSH SQUARE
esfeachers© Rb
58992 87156909
作者简介:蠱晖,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会形成越来越 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崇洋媚外的情绪将逐渐褪 色。而作为一门与西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联 的科目,教师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让学生在 掌握英语技能的同时,了解和吸收我国的优秀 传统文化,是摆在所有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重 要课题。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在全国众多 高校中作为大学英语主修教材被广泛使用。其 中每册课本中涉及的课文不乏充满正能量的内 容是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重要机会。笔 者以该版教材的第一册第四单元Heroes of Our Time为例,从课前准备、新课导入、课文分析、 翻译实践和课后写作等几个方面,分析课程思 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坚定贯彻实施党的教 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遵循为人 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才能承担起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的时代责任。因 此,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需 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探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探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探究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大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应以课程内容为切入点,巧妙设计教学路径,使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为例,将教材中所隐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便于大学英语英语教师运用,以促课改。

标签: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新视野大学英语一、引言2017年,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可否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从教材中挖掘新的思政元素,运用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中,一直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高校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虽处于初步阶段,但仍有学校走在了前面。

2017年12月,北京联合大学外语部党支部学习十九大报告(英文版)、《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等,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在进行语言实践中逐步学会“中国表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年5月成功举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公开示范课,他们挖掘现有主干教材的思政教育元素,借助批判性讨论式教学方法,展示了如何在不同类型的大学英语课程中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将英语语言、文化、思维教学与思政教育无缝对接。

那么,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哪些思政元素可以挖掘出来,来帮助教师在英语课堂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我们暂以第三版第一册为例。

二、思政元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一单元,课文为Toward A brighter future for all(奔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这是一位大学校长给大学新生所做的演讲。

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英语教学方面,要求更加严格。

因此,英语教学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素养。

首先,英语教学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研究英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英语是一门文化科学,而不仅仅是一门语言。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强的研究动力,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的知识。

其次,英语教学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让学生明白英语是一个文化知识,而不仅仅是一门语言。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的研究兴趣,才能准确地理解英语的含义,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最后,英语教学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明白英语是一门文化科学,而不仅仅是一门语言。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素养。

总之,英语教学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素养。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研究英语的同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成为一名有礼貌、有文化、有道德的人。

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摘要】本文探讨了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在背景介绍中指出,当前大学教育面临日益复杂的挑战,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部分分析了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的理论基础、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整合、教师角色转变与价值观引导、以及学生参与与思想政治教育。

结论部分总结了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效果,强调其在学生成长教育和习惯养成中的积极作用。

未来发展趋势方面,指出应加强课程思政理念的传播与实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改进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和影响,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课堂、渗透、理论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师角色转变、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和设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课程思政的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背景介绍中还要考虑到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的现状,从而说明为什么有必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渗透课程思政,强调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也可以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概述,阐明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意义和必要性。

1.2 研究意义通过对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索如何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研究也有助于深化大学英语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促进他们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对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的理论基础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基础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课程思政下大学英语教材

课程思政下大学英语教材

课程思政下大学英语教材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不仅仅强调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

因此,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课程思政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其教材的编写也需要贯彻课程思政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出发点。

首先,大学英语教材应当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英语教材可以通过引用有关爱国主义的优秀散文、诗歌和文章来传递这种情感。

例如,可以选取杰出的中国人物的传记,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伟大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

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中国的历史事件,使学生对祖国的发展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其次,教材内容应当注重传统文化和人文关怀。

作为一种传递语言和文化的工具,英语教材应当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要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可以通过选取古代诗词、名著片段等文本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除此之外,英语教材还可以引入一些涉及社会问题、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人文情怀。

第三,教材设计也应当注重国际视野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

因此,大学英语教材应当引入一些关于国际事务、国际社会和国际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国际组织的介绍、全球性问题的讨论以及国际文化的比较,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

最后,教材还应当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课程思政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材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念。

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富有伦理、道德引导意义的文章和材料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关于友谊、家庭、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故事来引发学生对道德和人性的思考。

此外,教材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讨论问题,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思政下《大学英语IV》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下《大学英语IV》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下《大学英语IV》教学研究发布时间:2022-08-26T09:02:33.034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4月8期作者:覃燕林[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等教育改革作出了重点阐述,尤其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了新时期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覃燕林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东莞 52308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高等教育改革作出了重点阐述,尤其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了新时期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大学英语IV》作为高校非英语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涵盖了英语语言知识和人文知识,旨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应用型、全能型人才。

本文即以《大学英语IV》为例,使用教科书《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4》中unit 2的China in Transition 为主题单元,具体以Hutong Karma这篇文章研究《大学英语IV》课程教学和思政育人的有机结合。

关键字:大学英语IV;思政育人;教学思路一、课程与思政育人《大学英语IV》是中国大学生第四学期的必修课,也是大学思政教育的主要必修课。

想要达到知识传授、人文精神与思政教育精髓的有机融为一体,《大学英语》课程老师们需要提高教学与老师们必须注意国内外社会时政热点与身边事件,并抓住他们的思政要点,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就和《大学英语IV》课文文章unit2 China in Transition里面主题相关。

因此,《大学英语IV》不但要教授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与知识沟通;不但要掌握西方思想,而且还要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做到实现国家自信,民族自豪,向他们传播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大学英语IV》课程学生基础弱,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学情和课程思政的实施,教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等和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方法突破文章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抓住他们的视线,增加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有形地吸收课程知识和语言知识,人性化、无形之中给他们进行思政教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刘玉梅
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02期
摘要:展开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并发挥教学的育人作用。

在本文中,将根据大学英语教学以及课程思政理念,来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导下,展开英语教学,以此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思政理念;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引言: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使得英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要。

同时,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需要通过展开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让学生们掌握用英文对中国的文化、故事、声音进行传遍的技巧,使中国的优秀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弘扬与宣传。

一、教学目标的选择
在进行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时,应当根据《实施纲要》中所蕴含的精神、当前大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精神思想诉求,来进行教学目标选择。

而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主要为:培养学生对英语应用、跨文化理解与表达的能力;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学会将中国的文化、故事用英语进行表达。

例如,在某高校中便根据教学目标的选择来对学生的能力素养进行提升。

其教师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以及跨文化表达理解时,通过对中西方在文化差异上的对比,让学生了解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文化对不同行为的看法以及特点,以此避免学生在应用英语以及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人员进行交流时,文化冲突产生,并尊重对方的文化。

而在培养学生利用英语对中国文化以及故事进行表达的能力时,其教师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出发,实现了对该能力的立体化培养。

首先,在课堂教学展开前,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作为教学主体内容,让学生在经过课前的收集与整理后,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与共享。

其次,教师对教材中的相关中国文化以及德育教育内容进行了整合与拓展,加深了学生的语言累积。

最后,以班级或专业年组为单位开展对应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通过选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话题,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脱稿的口语表述,實现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个高效且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并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以思政理念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

为此,便需要通过对高校内部大学生的整体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合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构建起由课堂为主导、网络新媒体为辅助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思政课程教学模式。

通过线下与线上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构建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学习氛围进行塑造,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在课后与课前积极复习与准备,以此确保教学模式展开后的应用效果[1]。

实现学生对课程思政元素的内化吸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文化修养以及语音表达能力的目的。

同时,网络的不断发展,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媒体资源,但其在内容上却无法保障。

这使得教师如果想要保障线下教学的效果,就应当实现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筛选与统合,在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以及相关素质的同时,确保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受到影响与动摇。

例如,在某高校展开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时,便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来选择对应的英语阅读专辑或是英文原声电影进行观赏,从而在利用资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英语水平能力与跨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

同时,教师在安排了对应的课后阅读或观赏活动后,也要在课堂上以小结的形式,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所得用英文进行讲述与总结。

如此一来,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资料,也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以及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教材内容的挖掘
教材内容的挖掘对于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进行展开的大学英语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解与整合,来开展对应的专题嵌入式教学以及画龙点睛式教学,使课堂的展开效果得到保障。

专题嵌入式教学指的是,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与课堂学习内容中有关的思政教育素材进行引入,在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

而画龙点睛式教学则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思想政治敏感度,在正确的时机插入思政教育,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进行补充与引导。

这两种根据教材内容来展开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发挥英语课堂的思政育人功能,还可以让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素质修养同时得到提升[2]。

同时,利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将其与思政观念相互结合,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例如,某高校的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便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实现了对思政教育内容模块的重新构建,使其包含有中国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举止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融入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当中,让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其中,该教师根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额外增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如何表达中国文化时,能够既立足于本国,又能放眼于世界。

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大学英语教学以及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想要保障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就要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选择、把控教学模式的构建,完成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以此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并使中国的优秀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弘扬与宣传。

参考文献:
[1]王艳丽.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施[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 (22):39-40.
[2]谢丹.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 (31):151-152.
作者简介:刘玉梅(1975.1-)女,籍贯:黑龙江,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