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例5》
20以内的进位加法--《6~10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6~10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年级:一年级上册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运用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运用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
2.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减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计算器、实物模型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加法——20以内进位加法。
大家知道什么是进位加法吗?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进位加法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观察进位加法的特点。
3. 讲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进位加法计算。
2. 讲解计算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实际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例题讲解”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0以内进位加解决问题说课稿9篇
20以内进位加解决问题说课稿9篇20以内进位加解决问题说课稿9篇:说课稿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包括目标、内容、教学方法、教具和评价等。
说课稿需要详细地描述教学内容、过程和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20以内进位加解决问题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20以内进位加解决问题说课稿(篇1)《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节内容9加几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6-10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9加几,因此,我紧密地围绕新课标阐述的建议,结合三维目标确立了本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快乐,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理解及运用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
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有过无意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
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学生自评、互评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三、教学流程根据学生的自主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贯穿整个课堂。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从游戏导入。
游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从游戏引入,9人男女生混合组与4人男女生混合组,算一算两组的总人数。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的(三种计算方法)。
再通过两次的游戏(9+6,9+8)演示如何进行凑十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2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 2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主要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比如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以及对于复杂情况的处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和退位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复杂情况。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以及对于复杂情况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引导学生进入2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
2.讲解:讲解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重点讲解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3.示范:通过示例,展示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4.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可以设计成形式,列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在旁边标注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对于课堂表现,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于所学知识是否能够理解掌握。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解读)-一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1.教材编排特点(1)遵循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形式,实际上就是3种不同发展水平的认知结构,即动作的、映象的和符号的认知结构。
教材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编排中,无论是例题还是练习的设计,都体现了学生所要经历的实物操作一表象操作一符号操作的基本思维过程。
在9加几中呈现的实物图、在8、7.6加几中呈现的点子图,在“做一做”中提出的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实物操作的良好素材,以操作的形式帮助学生思考、理解算理,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操作的基础上,教材又在算式下面标注出口算过程图,这实际上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表象操作的过程一一学生在头脑中重现分一分、摆一摆的过程,并用数学语言表征出来。
这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抽象的符号操作,直接说出计算的结果。
(2)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突出了“凑十”的计算方法。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不止一种,教材中呈现了多种计算方法,如在“9加几”部分呈现“接着数”“凑十法”,同时小精灵还提出你是怎样算的”,都是在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口算的方法;在例3计算“8+9”时,教材呈现有“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并且由小精灵提出“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在多种计算方法中,“接着数”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在10 以内计算时已经掌握,因此,不用花很多时间专门进行教学。
“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教材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突出了“凑十”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包括“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2种。
其中“拆小数,凑大数”比较简单,因此,教材先教学这种方法。
在掌握这种方法的基础上,再教学“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
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看到:在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喜欢或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学会将两个数相加,并能够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进位加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卡片:用于游戏教学,巩固知识。
3.学习用品:如笔、纸等,供学生练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法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快速说出它们的和。
这样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巩固他们对加法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出示一个加法算式:3 + 5 = ? 让学生尝试解答。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讲解,说明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让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或者发放教学卡片,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竞赛。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课程名称:数学适用年级:一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
2.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进位加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进位加法。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强调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进位加法,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进位加法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进位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进位加法的应用方法。
三、实践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进位加法的应用方法。
2. 强调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8. 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例5(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例5——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 培养学生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解决问题例5。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10以内加法,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20以内进位加法。
2. 新课讲解:a. 讲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律。
b.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进位加法的运算过程。
3. 操练:a.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4. 课堂小结:总结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进位加法的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以20以内进位加法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讲解、操练、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例5》(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例5》(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计算器。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那么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讲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演示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进位加法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老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解答。
四、解决问题(10分钟)1.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呢?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其他可以用进位加法解决的问题吗?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解决问题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环节,部分学生的思考不够深入,需要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品课件】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例5)》教学课件
知识运用
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7 + 7 = 14 (只) 都求的是“一共有多
少只天还要你从鹅可求想图?以的怎中”怎问样你,样题解知怎解是答道么答什?了?
8 + 6 = 14 (只) 列的算么什式?么不?同呢?
知识运用
一共有多少人?
5 + 9 = 14 (人) 8 + 6 = 14 (人)
都求的是“一共有多 少算还你式人要么从什可想不?求?图么以怎同”的中?怎样呢,问你样解?怎题知解答么是道答?列什了?的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精品课件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解决问题(例5)
学习目标
掌握用20以内进位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导入
8+3=11 8+8=16 9+4=13 7+8=15 8+6=14
7+6=13 6+5=11
7+5=12
7+7=14
6+8=14 9+5=14 6+6=12
5+9=14
快速口算,并说
说计是算用的8+什。么7方=法15
9+6=15
新课讲解
有7个女生和8个 男生在表演合唱。
合唱观同队察一前这幅面幅图一图,排,为有什7 人,你么后知观面道察一了到排什的有么信8?息人。
不一样呢?
新课讲解
一共有多少人?请把 你的解答方法写下来, 再和同桌同学相互交 流一下。
新课讲解
7+ 8 = 15人
前排 后排
谁来说一说这个 加法算式表示的 意思?
新课讲解
6 + 9 =15人
男生 女生
都是谁用来加说法一计说算这解个决 这个加问法题算,式为表什示么的列 出的意算思式?不一样呢?
2024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笔记五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学习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解决问题”,主要是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分为三个部分:9加几,8、7、6加几和5、4、3、2加几。
大体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观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第三,让学生在不借助实物的情况下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在解决问题部分,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
这两个例题都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
其中例5主要体现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例6主要体现利用画图的策略能更好地理解题意和分析问题。
教科书编排时体现了以下几点:第一,遵循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突出了“凑十”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的认识与掌握需要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教科书在编排时由开始的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再逐步过渡到小棒图、分解图,体现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将“凑十法”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
第三,突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之前已经认识了20以内各数,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但是本单元的计算相比前面的计算内容有一个较大的飞跃——“进位”“凑十”,对于学生来说,用数的分解与组成计算有一定的难度。
解决问题中,本单元出现了“求原数”(逆向加法)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一是问题情境比较复杂,需要弄清楚条件和问题;二是学生可能受错误思维定式的影响,见到“剩下”就用减法。
所以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1.建立数与数之间的重要联系,为正确应用“凑十法”奠定基础。
针对不同的数据学生会运用不同的拆数策略。
所以,学生只有在熟练地掌握数与数之间的重要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在计算中达到灵活应用。
[2013-12-20]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例5[李慧伟]
解决问题(例五) 李慧伟
2013-12-27
数学科组
按一下以編輯片標題樣 式
这是一场关于数学的动物狂欢节!!
孩子们,必须要 过关才能拿到门 票,才能参加哦!
第一关:口算大挑战
数学小天才, 口算我最棒!
8+3= 11 9+4= 13
7+6= 13
6+5= 11
8+6= 14
6+6= 12
4.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5 + 8 =13 (只) 5.
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呢?
7 + 6 = 13 (只)
天鹅戏水: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7
6
+ 7 = 14 (只)
+ 8 = 14 (只)
老虎运动会: 一共有多少只老虎?
6 5
+ 6 = 12 (只) + 7 = 12 (只)
还有其他方 法吗?
看图写算式
第二关:眼快手快
一共有多 少只?
4 + 7 9 5
11
(只) 14
第三关:慧眼看图
打开双眼 开动脑筋
得同 到一 的幅 信图 息, 是从 不不 一同 样的 的角 。度 看 ,
你看到了什 生活中的数 么? 学
恭喜你,得 到了森林动 物园门票
更多精彩的 节目等着你
舞蹈表演: 一共有多少个学生?1.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 你想怎样解答?用 什么方法计算?
4.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5. 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 8 + 7 = 15 (人) 样呢?
9 + 6 = 15 (人)
猴子乐园: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2.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 你想怎样解答?用 什么方法计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2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 2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主要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时,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通过实际的计算练习,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例,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精神。
4.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指导学生的改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以内的加减法方法
20以内的加减法方法在20以内进行加减法运算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计算能力,培养思维灵活性,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加法运算1.逐位相加法:将两个数的相同位置上的数字进行相加,然后将结果按位排列,这是我们常用的加法运算方法。
例如:7+5=12,在个位上相加得到2,在十位上计算进位得到1,所以答案是12。
2.补数加法法则:当一个数字的补数加上另一个正数时,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换成减法运算。
例如:7+8可以转换为7+2+6,即将8分解为2和6,然后分别与7相加得到结果。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加数较大,难以直接计算时。
3.十位进位法:当个位上的数字相加超过10时,可以将进位的数添加到十位上进行计算。
例如:8+6,个位上相加得到14,我们将进位的1加到十位上得到9,所以答案是14。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减少错误的可能性。
4.应用数轴:我们可以使用数轴来解决加法运算问题。
首先,找到第一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然后从该位置开始,往右移动第二个数所表示的距离。
最后,读取数轴上的结果即可。
例如:对于13+5,我们在数轴上找到13的位置,然后往右移动5个单位,得到的位置就是答案。
二、减法运算1.逐位相减法:将被减数的相同位置上的数字进行相减,然后将结果按位排列。
例如:12-5=7,在个位上相减得到7,所以答案是7。
2.借位减法法则:当减数大于被减数时,我们可以使用借位的方法进行减法运算。
例如:13-8可以转换为13-3-5,即将8分解为3和5,然后分别从13中减去这两个数得到结果。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减数较大,难以直接计算时。
3.正差法: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数字的差时,我们可以先找出这两个数中较大的那个数,并将差的绝对值与这个较大的数进行相加。
例如:15-7=8,15-8=7,所以我们可以通过7+8=15来验证答案。
4.数轴法:我们可以使用数轴来解决减法运算问题。
首先,找到被减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然后往左移动减数所表示的距离。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同课异构教学反思课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例5)。
与同年级的另外两位数学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通过同课异构暴露自己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向其她老师学习她们在教学上的亮点,这是一项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大有裨益的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反思如下: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目标设定笼统不够清晰,没有具体细化到本节课例五所指向的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在解决问题时的异同。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一致。
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基于课程标准进行。
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思路清晰的开展一节课的前提条件。
如果目的地都模糊不清晰,如何到达所谓的终点;同理,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何谈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
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安排的设计意图,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往往存在不清晰之处,一定要充分用好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二)课题导入:参考教师用书,设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为了增强趣味性,设计了彩球对对碰闯关游戏进行复习巩固导入。
甚至自以为这个环节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因为这个环节课件展示并没有充满挑战性,而是很缓慢地展示,学生没有强烈的快速反应欲望,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并不显著。
同样采用复习导入的荆老师采用传统的计算卡片,学生随意抽取卡片,迅速计算反而达到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兴趣的课堂效果。
但X老师的课堂导入环节展示了两幅图片,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片,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更能很好地契合这节课从不同的角度提取信息,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
同时,X老师提出希望学生能够拥有像鹰一样的眼睛,整节课学生都积极寻找都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提取信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认真思考的积极性,这是本节课很大的一个亮点。
(三)教学过程1.教学思路不够清晰,教师用语不够简洁,没有给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机会,未能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
大学课程一直学习理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图,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依据整体部分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图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清楚什么是“不同视角”和“为什么视角不同最终的计算结果却相同的”的道理。
并掌握用不同视角看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研究问题的乐趣,享受学习过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图,获取不同的数量,并依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
教学评估证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观察角度不同,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以图激情谈话导入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你们有吗?相信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双善于发现数学问题的眼睛。
课件出示图片:问:观察图,你们看到了什么?预设:两个人;一个花瓶。
观察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20以内的加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自然生命的兴起】通过“欣赏图片”的方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向学生渗透“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了结论也不同”。
二、探求新知理清思路瞧,小朋友们在跳舞。
(出示课本97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说意图)1、找--数学信息问:观察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前排男生有4人,女生有3人;后排男生有5人,女生有3人;每人都拿了一朵红花和1多黄花;红花共有15多,黄花也有15朵;小朋友一共有15人。
(有选择性的把“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板书在黑板上。
)【理智生命的启发】充分“看图说话”之后,学生对这幅图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便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简单的初步的数量关系,也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