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踝三针 PPT
中医适宜技术——踝三针PPT
中医适宜技术强调个体化治疗, 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 注重预防保健和康复。
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范围
01
02
03
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适宜技术适用于多种 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 如感冒、咳嗽、头痛、失 眠等。
慢性病
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病治 疗中也有广泛应用,如高 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 。
康复医疗
根据不同疾病和个体差异,踝三针技术可进行个体化 的穴位选择和刺激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踝三针技术在治疗其他足部疾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
踝三针技术可结合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中医的 针灸、推拿等手段,实现中西医结合治疗足部疾病的效 果。
04
踝三针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踝三针技术的优势
操作简便
踝三针技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探索踝三针技术在其他疾病治疗 中的应用,拓展其适用范围。
05
踝三针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踝三针技术的培训与教育
培训专业医务人员
踝三针技术应纳入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对医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应用技能。
培训基层医生
通过培训班、学术会议等方式,向基层医生普及踝三针技术,提高其在日常诊疗中的运 用能力。
踝三针技术的宣传与推广
踝三针技术在治疗其他足部疾病中的应用
适用范围广
VS
踝三针技术不仅适用于踝关节扭伤和 足跟痛的治疗,还可应用于其他足部 疾病的治疗。
踝三针技术在治疗其他足部疾病中的应用
综合调理
踝三针通过刺激足部穴位,综合调理足部气 血和脏腑功能,有助于治疗各种足部疾病。
踝三针技术在治疗其他足部疾病中的应用
个体化治疗
03
中医适宜技术――踝三针(方案).ppt
• 8.行针的速度 行针的速度200~300次 /分。
• 9.留针的时间 留针时间为30分钟。
• 10.行针的频度 每次连续捻转3分钟, 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
最新.课件
10
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 案
• 1.晕针 在操作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 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甚至 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处理措 施:立即停止治疗,使患者平卧头位稍低, 松开衣带,轻者饮白开水,片刻恢复;重 者针刺人中、涌泉即可苏醒,必要时采取 其他措施。预防:对初试者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顾虑。对饥饿、极度疲劳病人,待其 恢复后再进行操作。
的放射性疼痛。
•
二、腰痛伴发坐骨神经痛,直腿抬高受限。
•
三、椎旁压痛常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
四、坐骨神经支配的肌力、反射和知觉改变。
•
五、椎管内压力或张力的增高试验,可激发
腰腿痛的再现。
最新.课件
3
• 适应证
•
一、年龄20~65岁之间的患者。
•
二、腰椎间盘突出并伴有根性痛者。
•
三、疼痛程度评分标准大于3分者。
1.体位 侧卧位选定穴位后,皮肤常规消毒。
•
2.取穴 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4寸,每条经脉
循行线上各l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
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
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
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
•
3.消毒 选用直径0.35毫米的3寸针灸针,
中医适宜技术――踝三针方案
有效性
中医适宜技术在治疗多种常见 病、多发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能够切实缓解患者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经济性
中医适宜技术成本较低,治疗 费用相对较低,能够减轻患者 经济负担。
普及性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简便,易于 掌握,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
广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范围
内科
中医适宜技术在内科疾 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出针
留针结束后,缓慢出针,并再 次消毒针孔周围皮肤。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避开血管和神经
在进针时,需避开血管和神经 ,防止损伤。
避免感染
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如 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
避免剧烈运动
在留针期间和治疗后,避免剧 烈运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遵循医嘱
如有特殊情况,需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治疗。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患者需进行手 术治疗,不宜采用踝三针 方案。
踝关节结核
踝关节结核属于传染病, 治疗期间需避免使用针灸 等中医适宜技术。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 者应避免接受针灸治疗, 以防出血不止。
治疗效果及评价
疼痛缓解
通过踝三针方案的治疗,患者踝关节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提高生活质 量。
中医适宜技术――踝三针方 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ATALOGUE
目 录
• 中医适宜技术概述 • 踝三针方案的理论基础 • 踝三针方案的操作方法 • 踝三针方案的临床应用 • 踝三针方案的案例分享 • 踝三针方案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CATALOGUE
中医适宜技术概述
刺法灸法学耳针头皮针腕踝针ppt课件
3.处方示例
(1)胃痛:主穴:胃、脾、交感、神门。配穴:胰胆、 肝。
(2)恶心呕吐:主穴:胃、神门、交感、皮质下、耳中。
(3)心律失常:主穴:心、交感、神门。配穴:皮质下、 内分泌。
(4)哮喘:主穴:肺、肾上腺、交感。配穴:神门、内 分泌、气管、肾、大肠。
(5)失眠:主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配穴: 胃、脾、肝、肾、胰胆。
(二)调针
如患者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时,说明针刺人到筋膜 下层,进针过深,须将针退至皮下,重新沿真皮下刺入。
编辑版ppt
44
(三)留针
一般情况下留针20~30分钟。若病情较重或病 程较长者,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1至数小时,但 最长不超过24小时。留针期间不行针。
(四)疗程
一般情况下隔日1次,急性病症可每日针1~2次, 10次为1疗程。
用;
3 进针宜迅速,避开发囊、瘢痕。 4 有脑出血病史者,宜谨慎使用头皮针。
编辑版ppt
33
(三)头皮针处方示例
1.中风偏瘫 是目前临床报道最多的头皮针适应症, 用头皮针治疗常可迅速提高瘫痪肢体肌力,改善肌张
力,不同程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可以用顶 颞前斜线(瘫肢对侧)为主,配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 2线等,用抽提法和进插法来进行治疗。
编辑版ppt
45
四 腕踝针临床运用
中医培训课件:腕踝针中医技术
腕踝针技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也有应用,如痛经 、月经不调等,通过调节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 ,改善症状。
02
腕踝针基本知识
腕踝针的经络系统
十二经脉
腕踝针的理论基础是传统中医的十二经脉理论,其将人体分为六个经脉区域,对 应手腕和脚踝部的六个穴位。
穴位与区域
在手腕和脚踝部,每个经脉都有五个穴位,分别对应不同的脏腑器官。
腕踝针技术的应用范围
腕踝针技术在疼痛治疗中…
腕踝针技术在疼痛治疗中应用广泛,如头痛、颈 痛、腰腿痛等,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缓解疼痛 症状。
腕踝针技术在消化系统疾…
腕踝针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也有应用,如 胃痛、腹泻等,通过调节消化系统功能,改善症 状。
腕踝针技术在神经系统疾…
腕踝针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也有应用,如 失眠、神经衰弱等,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 善症状。
06
总结与展望
腕踝针技术的总结
腕踝针是一种新型的针灸治疗方法, 其通过刺激手腕和足踝部的特定穴位 ,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治疗疾病的 目的。
腕踝针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副作用小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备 受推崇。
腕踝针技术适用于多种疾病,如疼痛 、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腕踝针的穴位定位
手腕部穴位
手腕部的穴位主要分布在内外两侧,其中太渊、大陵、神门 、阳池为常用穴位。
脚踝部穴位
脚踝部的穴位同样主要分布在内外两侧,其中冲阳、太溪、 照海、昆仑为常用穴位。
腕踝针的刺灸方法
针刺方法
腕踝针的针刺方法包括针具选择 、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和行针手 法等。
艾灸方法
腕踝针的艾灸方法包括艾条选择 、艾灸时间、艾灸姿势和艾灸温 度等。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29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30
– 弯曲角度过大:顺着弯 曲方向起针
– 切记强行拔针,以免断 针
– 与医生协同处理
• 断端针身显露于皮外: 镊子、钳子
• 断端与皮肤相平: 挤压针孔两旁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 断针完全没入皮下: 外科手术
28
主要参考文献
1. 凌昌泉,周庆辉,顾伟.腕踝针[M].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2017.
核对 患者 准备
18
肌肉、皮肤、 月经、妊娠。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19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20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治 疗 车
21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22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23
进针时 进针后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25
通常30min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26
7 针刺意外
• 皮下出血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13
沿食管 和气管
腹直肌 区域
4-1 症状和体征的定位
眼眶外缘 胸骨缘
腋后线
斜方肌 内缘
腋前线
腋中线
肩胛骨 内侧
当两侧的上下 肢处于外侧面 向前的外旋位 置时,四肢的 分区就可按躯 干的分区类推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14
4-2 针刺点的选择
① 按“区”选“点”;
② 以前后中线为界,同侧选“点”;
11
4.临床应用三步骤
4-1 症状和体征的定位
4-2 针刺点的选择
4-3 皮下针刺的施术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12
4-1 症状和体征的定位
腕踝针中医技术ppt
目录
CONTENTS
01 腕 踝 针 技 术 的 概 念 02 腕 踝 针 技 术 的 原 理 03 腕 踝 针 技 术 的操作 方法 04 腕 踝 针 技 术 的应用 范围 05 腕 踝 针 技 术 的 优 势 06 腕 踝 针 技 术 的注意 事项
01
04
腕踝针技术的应用范围
1. 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痛经等。
腕踝针是一种中医针灸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 主要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腕踝针可以通过刺 激手腕和脚踝部的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从而缓 解疼痛。这种技术对于头痛、痛经、牙痛、颈椎 病等许多疼痛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腕踝针治疗 操作简单,只需针刺特定的穴位即可,不需要使 用药物,因此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区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2. 疗效迅速,对多种疼痛和内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腕踝针是一种中医针灸技术,其优势在于疗效迅速,对多种疼 痛和内科疾病具有显著疗效。腕踝针通过刺激身体特定部位的 穴位,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对疼 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还可以改善内科疾病的症状。腕踝针的 治疗效果通常在短时间内就能显现出来,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 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腕踝针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广泛 重视和应用。
3. 留针20-30分钟,期间行针1-2次。
腕踝针是一种中医针灸技术,在留针期间, 通常需要留针20-30分钟,期间行针1-2次。 这样可以更好地刺激穴位,增强针灸效果。 行针是指通过针刺或艾灸等方式刺激穴位, 以调整经气,达到治疗的目的。在留针期 间行针可以更好地刺激穴位,增强针灸效 果。同时,在留针期间需要注意观察患者 的反应情况,如有不适反应应及时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腕踝针操作方法不是绝对 准确的,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 腕踝针需要结合个人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ppt课件
4.经穴电体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技术 5.病灶头皮反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技术 6.电针健脑安神法治疗中风后抑郁技术 经络三联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技术 1.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2.伤食性婴幼儿腹泻的推拿治疗技术 3.益气通督手法治疗小儿脾虚泻技术 1.三部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 2.调卫健脑针法治疗失眠症技术 3.滚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病睡眠障碍症技术 拇中指十穴推拿法治疗婴幼儿湿疹技术 1.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 2.火针加拔罐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 肛门病术后电针白环俞止痛技术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
肩痛
病种
女性尿道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 哮喘
技术名称
1.平衡针灸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 2.皮神经卡压性颈肩部疼痛的铍针治疗技术 电针加手法针刺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技术 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1.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 2.针刺清喘穴治疗哮喘技术 3.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防治技术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中的“应力滑移率”诊断技术 隔姜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技术 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的“开缝”手法治疗技术 1.寻常痤疮的围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技术 2.火针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技术 3.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技术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消痔灵双层四步注射技术 推拿治疗婴幼儿便秘技术 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 1.人迎、水突穴推拿及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技术 2.针刺为主治疗急性创伤性喉炎技术 啄治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 董氏指压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技术
腰突止痛踝三针
腰突止痛踝三针腰推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范畴,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一为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二为闪挫撞击,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瘀血凝滞所致;三为正气虚,肾精不足所致.依据经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将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镇痛机理的有机结合.操作简便痛苦小,即时镇痛效果显著.踝三针治疗腰突:(根性疼痛)常见于L4、5、S1根性疼痛疼痛部位:大腿后侧小腿前外后侧临床表现:腰部疼痛较轻、下肢有放射性的剧痛1沿皮针2行针时间达到3分钟以上行针幅度强度要达到踝。
特点:起效快(可5分钟之内见效)、镇痛时间长、镇痛效果明显、选穴少、痛苦小、操作简单、治疗方法:1.选用"华佗牌"针灸针: 0.35mm3寸。
2.患者取侧卧位.3. 取穴: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四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4. 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食指拉紧皮肤),右手持针,针与皮肤呈15度角,快速进入皮下,然后针体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刺入,进针长度为2.5寸,针刺方向朝上.快速捻转2OO~3OO次/分,不提插,幅度360 ~720度,每次连续捻转3min.每10min行针一次,留针30min,每48小时针刺一次.操作要领: 1、要沿皮刺、 2、每次行针时间要达到3分钟以幅度强度要达到踝。
定位,根痛1位于足阳明胃经足外踝尖上4根痛2位位于足少阳胆经足外踝尖上4 根痛3位位于足太阳膀胱胆经足外踝尖上4 定位:L3-L4根痛1在足阳明经足外踝上4寸上4寸,L4--5根痛2足少阳胆经上4寸,L5--S1根痛3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上4寸 L34取1,L45取2.L5S1取3 ,L345S1全取操作方法: 1、患者侧卧位,一外踝尖为参考点,用左手捏起皮肤,右手持针呈15度,快速进针,向上方皮下浅表缓慢的进针,进针2.5寸以上。
腕踝针中医技术ppt模板
腕踝针因其独特的治疗原理和显著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据统计,腕踝针在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等常见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治愈率高达80%以上。
腕踝针对失眠症的治疗经验
Logo/Company
202X.XX.XX
THANK YOU FOR TIME!
汇报人:XXX
腕踝针对疾病预防与康复的影响
腕踝针中医技术的临床应用案例
Clinical Application Ca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iques for Wrist Ankle Acupuncture
腕踝针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腕踝针技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改善颈椎病症状。腕踝针技术是中医治疗手段之一,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手腕和脚踝的特定穴位,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据研究显示,腕踝针技术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腕踝针的制作与消毒
腕踝针的基本原理腕踝针是中医经络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腕踝针的应用范围腕踝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疼痛、消化、呼吸、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疾病治疗,如颈椎病、腰椎病、失眠、焦虑等。腕踝针的制作方法腕踝针的制作主要包括选材、定位、消毒等步骤。选用优质的不锈钢或银质材料,通过精细的定位和消毒处理,确保针具的安全无菌。腕踝针的消毒方法腕踝针的消毒主要包括煮沸消毒、紫外线消毒和化学消毒三种方式。其中,煮沸消毒是最常用的方法,能够有效杀死针具上的细菌和病毒,保证针具的清洁卫生。
腕踝针中医技术ppt模板
疗效分析
腕踝针治疗颈 椎病:有效缓 解疼痛,改善 颈部功能
腕踝针治疗膝 骨关节炎:减 轻疼痛,改善 关节功能
腕踝针治疗面 瘫:改善面部 肌肉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
01
03
05
02
04
06
腕踝针治疗腰 腕踝针治疗肩
椎间盘突出症:周炎:减轻疼 减轻疼痛减 轻疼痛,改 善生活质量
安全性评估
01
腕踝针治疗过 程中,没有发 现严重的不良
反应
02
腕踝针治疗后, 患者疼痛程度
明显减轻
03
腕踝针治疗后, 患者生活质量 得到显著提高
04
腕踝针治疗后, 患者满意度较 高,对治疗效
果表示满意
腕踝针的未来
4 发展
技术改进
提高针刺准确性: 利用现代科技手 段,如超声波、 电磁波等,提高 针刺的准确性和
05
腕踝针在美容护肤 中的应用
03
腕踝针在神经康复 中的应用
06
腕踝针在精神疾病 治疗中的应用
腕踝针的穴位
2 与操作
穴位选择
腕踝针主要选择四 肢末端的穴位进行 治疗
穴位的选择需要根 据患者的病情和身 体状况进行
常用的穴位有:内 关、外关、合谷、 太冲、足三里等
操作时需要注意穴 位的准确定位和手 法的轻柔
腕踝针中 医技术
演讲人
目录
01. 腕踝针的发展历程 02. 腕踝针的穴位与操作 03. 腕踝针的临床研究 04. 腕踝针的未来发展
腕踝针的发展
1 历程
起源与发展
腕踝针起源于中国古代针灸疗法
腕踝针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 简单穴位刺激发展到现在的系统化治疗方法 腕踝针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现代医学和科 技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腕踝针的发展趋势是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和便 捷化,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腕踝针疗法 ppt课件
ppt课件
26
腕踝针的优点
1.方法简单 腕踝针的进针点少,好记,且操作方法也较简单。 这就方便了病人,不需脱衣解带,不受时间、地点、 环境等对治疗的限制。 2.安全无痛苦 针只刺于皮下,此处没有重要的组织器官和大的血 管、神经,因此没有危险性,也很少出现晕针现象。 治疗时仅针尖透皮时有轻微刺痛,针刺于皮下过程 则无任何疼痛,病人易于接受。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ppt课件Fra bibliotek15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全息特性机理研究2
即各巨针、微针、微诊系统上的任何一穴点在中枢 内的投射,都与其所对应的整体部位在中枢内的投 射存在这种双向特异性突触联系,这就是说躯体各 部与相应穴点之间的那种犹如钥匙与锁孔样的关系, 是由中枢内神经细胞之间的这种复杂的全息联系所 规定的。
ppt课件 31
手三阴从脏(胸)走手
ppt课件
32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ppt课件
33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ppt课件
34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ppt课件
35
任脉与督脉
ppt课件
36
腕踝针的分区1
腕踝针的特点之一是提出一个身体分区的假设,以 帮助症状定位。 身体分区法:分两部分。①躯体:包括头、颈和躯 干;②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划臂干线和股干线 作为上下肢与躯干的分界,臂干线环绕肩部三角肌 附着缘至腋窝,股干线自前面的腹股沟至后面髂骨 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滞针 进针困难,甚至难以进针,病人十 分疼痛。处理措施:观察病人进针部位是 否有瘢痕及结节、条索,适当调整进针方 向及深度,进针时,押手应在针尖部位控 制其方向及深度。预防:对初试者做好解 释工作,消除顾虑。
循行线上各l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
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
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
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
•
3.消毒 选用直径0.35毫米的3寸针灸针,
双手用碘伏棉球消毒3次。
•
4.进针 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指拉紧皮肤),右
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15°角,
快速进入皮下,针体贴近皮肤表面,针体沿皮下浅表刺入,
针刺深度为2.5寸,针刺方向朝上,医生手下有滞紧感,
患者有酸困感,然后快速捻转100~200次/分,不进行
提插,幅度为180°~360°,每次连续捻转3分钟。
•
5.行针 快速捻转200~300次/分,不提插,幅度为
360°~720°,每次连续捻转 3分钟。
•
6.留针 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每48小时针刺1次。
•
7.出针 留30分钟后,将针缓慢退到进针点,迅速将
针拔出。
• 二、治疗时间及疗程 • 每次留针30分钟,每48小时针刺1次。
三、关键技术环节
• 1.准确选穴 根据突出部位及疼痛分布,
分别在踝上4寸处足三阳经上选取穴位; 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 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 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 合选穴。
• 2.针刺方向 针刺方向朝上(头部为上,
脚部为下),进针过程始终沿着经络循行线, 不可偏离,以达到气至病所。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病,神经官能症及精神病患者。
•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钙化、椎管狭窄、梨状肌
综合征、干性坐骨神经痛者,以及肿瘤,结核、腰椎患者。
操作方法
• 一、操作步骤
•
1.体位 侧卧位选定穴位后,皮肤常规消毒。
•
2.取穴 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4寸,每条经脉
• 7.行针的幅度 应中等幅度行针,幅度 为360°~720°。
• 8.行针的速度 行针的速度200~300次 /分。
• 9.留针的时间 留针时间为30分钟。
• 10.行针的频度 每次连续捻转3分钟, 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
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 案
• 1.晕针 在操作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 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甚至 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处理措 施:立即停止治疗,使患者平卧头位稍低, 松开衣带,轻者饮白开水,片刻恢复;重 者针刺人中、涌泉即可苏醒,必要时采取 其他措施。预防:对初试者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顾虑。对饥饿、极度疲劳病人,待其 恢复后再进行操作。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
•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痛依据络皮 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
部,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 的针法,选“根痛1、根痛2、根痛3”穴位 进行操作的方法。
诊断标准
• 腰间盘突出根性痛
•
一、脊髓后根受压或受损后,出现相应后根
的放射性疼痛。
•
二、腰痛伴发坐骨神经痛,直腿抬高受限。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
3. 进针的角度 针体与皮肤呈15°角
进针,之后应将针身卧倒,使之与体表平
行,成角为零。
• 4. 进针技巧 进针时押手轻夹针尖所 在的皮肤,持着针尖不使其透出皮肤或进 针过深。
• 5. 深度 进针深度少于2毫米,进针时 眼下可见、手可触及皮下针体及针尖隆起。
• 6.进针的长度 进针的长度为2.5寸。
•
三、椎旁压痛常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
四、坐骨神经支配的肌力、反射和知觉改变。
•
五、椎管内压力或张力的增高试验,可激发
腰腿痛的再现。
• 适应证
•
一、年龄20~65岁之间的患者。
•
二、腰椎间盘突出并伴有根性痛者。
•
三、疼痛程度评分标准大于3分者。
• 禁忌证
•
一、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
二、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