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由负米

合集下载

10个中华孝道故事

10个中华孝道故事

10个中华孝道故事1.仲由“百里负米”:仲由从小家境贫寒,年幼时十分孝顺。

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他不论刮风下雨都要去百里之外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

2.闵损“单衣顺母”:闵损生母早死,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芦花做的“棉衣”。

父亲知道后要休掉继母,闵损却劝说父亲留下继母,从而保全了一家人。

3.郯子“鹿乳奉亲”:郯子为了治疗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深山,钻入鹿群,挤取鹿乳供父母服用。

4.老莱“戏彩娱亲”:为了不使自己老来寂寞,老莱假装自己不老,还嬉戏顽皮,以娱双亲。

5.董永“卖身葬父”:董永为了使父亲得以安葬,甘愿卖身做奴隶。

6.江革“行佣供母”:战乱时期,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乞求不要杀他。

贼人被他的孝心感动,不杀他,还给他衣服和食物。

7.庾黔娄“尝粪忧心”:南齐时的庾黔娄,为县令时只有二十六岁。

他从小家庭观念重,外出做官内心不安。

一天庾黔娄突然流鼻血,心想这是父亲生病时的前兆。

黔娄不顾一切辞官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心神不定地推算凶吉。

8.陆绩“怀橘遗亲”: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官员。

六岁时,他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

袁术用橘子招待他们,陆绩偷偷地往怀里藏了三个。

临走时,陆绩拜谢袁术,橘子从怀中滚落在地。

9.黄香“扇枕温席”:东汉时的黄香九岁丧母,夏天天气炎热,他便在父亲睡觉的床前扇扇子,使蚊虫不来叮咬父亲。

冬天则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热被窝再让父亲上床睡觉。

10.吴猛“恣蚊饱血”:晋朝时的吴猛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夏夜,吴猛让蚊子在他身上恣意叮咬自己而不驱赶它们,目的是让蚊子吸饱了血不再叮咬父母。

仲由负米

仲由负米

【仲由负米】子路尽力。

负米奉亲。

亲没仕楚。

叹不及贫。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

常食藜藿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没。

南游于楚。

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

累茵而坐。

列鼎而食。

乃叹曰。

虽欲食藜藿。

为亲负米。

不可得也。

孔子曰。

由也事亲。

可谓生事尽力。

死事尽思者也。

李文耕谓事亲之事。

承颜日短。

报德思长。

如仲氏子者。

方乐负米之欢。

旋抱衔恤之痛。

思藜藿而不得。

列钟鼎而徒然。

子欲养而亲不待。

盖千古有同慨也。

为子者幸而逮存。

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

【白话解释】周朝时候。

有个贤人。

姓仲。

名叫由。

表字就叫子路。

他的家里穷苦得很。

天天所吃的。

都是些藜呀、藿呀。

那一类不好的蔬菜。

因为奉养爷娘的缘故。

常常出去。

到百里以外。

背了米回来给爷娘吃。

等到他的爷娘都去世了以后。

他就往南方游历。

游到楚国地方。

楚王就聘他做了官。

他跟随的车骑有一百辆的多。

他积聚的谷米。

有一万钟的富。

坐的时候。

便茵褥重叠。

吃的时候。

便鼎食满前。

他就叹气着说。

我现在虽然富贵。

但是要想像从前一样吃着藜藿的蔬菜。

仍旧到百里以外去背米来养爷娘。

这世里断断不能够再有这种日子了。

叫我怎不伤心呢。

孔子说道。

仲由的服事爷娘。

可以说是活着尽了力。

死了尽着追思的了。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故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故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非常丰富,它们源于历史、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和哲学思想,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

下面列举几个著名的中国传统文化典故:
1. 孔融让梨:
- 这个故事源自汉代《后汉书·孔融传》,讲述了孔融年幼时就懂得礼让的故事。

四岁的孔融在分梨子的时候,自己选择最小的一个,把大的留给哥哥们,展现了谦逊与孝悌的精神。

2. 仲由负米:
- 仲由(字子路)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孝顺父母著称。

他为了能让父母吃上米饭,不惜长途跋涉到百里之外购买,并不畏严寒酷暑、风霜雨雪,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孝道文化。

3. 盘古开天辟地:
- 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关于宇宙起源的故事,盘古从混沌中诞生,用斧头劈开天地,最后身体化为万物,象征着生命创造与自然秩序建立的过程。

4. 公明仪对牛弹琴:
- 公明仪是战国时期的音乐家,他试图向一头牛演奏高雅音乐,但牛并不理解。

此典故寓意“对牛弹琴”或“对牛鼓簧”,形容说话或做事不看对象,或者对方无法理解和欣赏。

5. 陈蕃扫一室:
- 来自东汉时期的故事,陈蕃少年时志向远大,却不愿做小事,屋子很乱也不打扫,薛勤劝诫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强调成大事者应从小事做起的道理。

百里负米

百里负米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心灵感悟:孝不分贵贱,人在一生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会一天天减短。

尤其在现今,很多人从小就离家,读书十几年,然后又结婚生子独自生活。

因此很多父母感慨地说,不奢求子女孝顺发达,只要不让人担忧操心,就非常满足了。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要趁父母都在身边时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之时懊悔当初~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心灵感悟:孝不分贵贱,人在一生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会一天天减短。

尤其在现今,很多人从小就离家,读书十几年,然后又结婚生子独自生活。

因此很多父母感慨地说,不奢求子女孝顺发达,只要不让人担忧操心,就非常满足了。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要趁父母都在身边是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之时懊悔当初~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子路负米

子路负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二(2)班的****,今天我来给大家讲的是中华美德故事《子路百里负米》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非常孝敬父母。

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非常的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

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

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

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

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

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呵口气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

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哀伤父母早早过世。

他是多么希望父母仍然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呀!可是即使他想再负米往返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的减少,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

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来报答亲恩的时候,为时已晚。

但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改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的聆听!。

子路负米的意思

子路负米的意思

子路负米的意思意思:子路家境贫困时,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饭菜,而从百里之外把米背给父母。

后遂用“负米、负米百里”等表示奉养父母或为奉养父母在外谋求禄米。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

子路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子路负米给我们的启示从“子路负米”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孝无分贵贱,上自天子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人在一生当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天一天的减短。

尤其在现代社会里,有人十三、四岁就离家,负笈在外,一直读到高中、大学、研究所,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

我们能跟父母相聚的时间是这么的短暂,是不是更要珍惜跟父母相处的日子,好好的孝敬他们呢?现代的父母经常很感慨的说,他不奢求子女会孝顺他,只要不让他担忧挂心,他就非常的幸运了。

当今社会,有很多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孤独无依,被送进养老院,子女很少去过问、探望,所以他们非常的孤苦,尤其是内心更为难过。

一个人,从组成家庭之后,他就把一生的青春奉献给了孩子、社会和工作,不辞辛劳付出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照理讲应该是安养天年的时候。

可是我们看到,当前有许多老人晚年的处境非常凄惨,无人过问,孤独无依,有的甚至三餐不继,并不是因为他穷,而是他没有能力自己来料理。

人一旦步入老年,儿女不在身边,眼看亲人、左邻右舍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就会失去斗志,对人生燃不起希望,百病也就更容易侵蚀了。

我们读到,子路为了让父母吃到较好的食物,都能不计劳苦,到千里、百里之外负米、背着米回来,奉养父母。

古人孝顺父母之心,确实是我们没有办法体会的,感动之余,我们真的应该要向古人学习。

德育故事

德育故事

高一语文资料积累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仲由负米】子路尽力。

负米奉亲。

亲没仕楚。

叹不及贫。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

常食藜藿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没。

南游于楚。

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

累茵而坐。

列鼎而食。

乃叹曰。

虽欲食藜藿。

为亲负米。

不可得也。

孔子曰。

由也事亲。

可谓生事尽力。

死事尽思者也。

【闵损芦衣】孝哉闵子。

衣芦御车。

感父救母。

千古令誉。

【原文】(周)闵损、字子骞。

早丧母。

父娶后妻。

生二子。

母恶损。

所生子衣绵絮。

而衣损以芦花。

父令损御车。

体寒失靷。

父察知之。

欲逐后妻。

损启父曰。

母在一子寒。

母去三子单。

父善其言而止。

母亦感悔。

视损如己子。

【曾参养志】曾子养志。

请与有余。

母啮其指。

负薪归庐。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

善养父志。

每食。

必有酒肉。

将彻。

必请所与。

父嗜羊枣。

既没。

参不忍食。

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

母无措。

啮指以悟之。

参忽心痛。

负薪归。

妻为母蒸梨。

不熟。

出之。

过胜母。

避其名。

不入。

学于孔子。

而传孝经。

【蔡顺拾椹】蔡顺丧父。

世乱岁荒。

拾椹奉母。

赤黑分筐。

【原文】(汉)蔡顺、少孤。

事母孝。

遭王莽乱。

拾桑椹。

盛以异器。

赤眉贼问其故。

顺曰。

黑者奉母。

赤者自食。

贼悯之。

赠牛米不受。

母丧。

未及葬。

里中灾。

火逼其舍。

顺抱柩号哭。

火遂越烧他室。

母生平畏雷。

每雷震。

顺必圜冢泣呼。

【黄香温凊】黄香九岁。

母丧父存。

温衾扇枕。

奉侍晨昏。

【原文】(汉)黄香、字文强。

江夏人。

年九岁丧母。

哀毁逾礼。

乡人称其孝。

家贫。

躬执勤苦。

事父尽孝。

夏天暑热。

扇凉其枕簟。

冬日寒冷。

以身温其被席。

父疾。

侍奉尤极其诚。

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后举孝廉。

官至尚书令。

【陆绩怀橘】陆绩六岁。

作客归来。

母性所爱。

怀橘三枚。

【原文】(汉)陆绩、字公纪。

吴郡人。

其父康。

曾为庐江太守。

与袁术交好。

绩六岁时。

于九江见术。

术出橘待之。

绩怀其三枚。

及归拜辞。

橘堕地。

术笑曰。

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百里负米的故事

百里负米的故事

百里负米的故事百里负米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里负米的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师从孔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在仲由少年时,遇到一场大旱,当地粮食价格飞涨。

他家里比较穷,实在买不起高价粮,只好吃野菜度日。

这样过了几天,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年纪大的父母长此下去怕是吃不消,很是担心。

这时恰巧有消息传来,说百里以外沂河的粮价比较便宜,仲由就辞别父母,带上家里所有的钱拿着粮袋子奔沂河了。

仲由家没有车和马,他只能徒步而行。

为了省钱,自然就没有住店,反正是累了就睡,歇过乏来就走,这样走了三四天才到。

到了沂河粮店一看,时间太晚了,粮店都关门了。

他只好夜宿在粮店的房檐下。

第二天天一亮,他第一个就买好了白米,然后急匆匆往回赶。

才走了几里路,他就听到肚子咕噜噜地叫,该吃东西了。

这路上的三四天,他都是靠着从家里带的野菜团子支撑下来的,可现在往腰里一摸,发现野菜团子都吃完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候的仲由是饥肠辘辘,闻着袋子里白米的香味,不由直咽口水。

看看回家的路,还有九十多里,他真想抓一把白米嚼一嚼吞下肚去,可是想到家里白发苍苍的父母,米又这么少,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不吃东西又不行,他想找点野菜吃,可是没找到。

他又往远处的田地里一望,嘿,有主意了!再说仲由家中的二老,早也盼、晚也盼,终于盼着儿子仲由回来了。

他们倒不是特想吃到白米,主要是担心儿子,这时候兵荒马乱的.,可别出个差错。

仲由进了家门,把白米袋子往二老手里一放,说:“爹,娘,孩儿把白米买回来了,你们快点煮好吃点吧。

”仲由爹没接白米,而是看着瘦了一圈的儿子,心疼地说:“没想到这一路这么远,给你拿的野菜团子一定不够吧,有没有吃点白米?”仲由笑呵呵地说:“我吃了一点,真好吃啊。

”这时仲由娘一眼看见儿子的腰里鼓鼓囊囊的,一把翻出来,却发现是一大团豆叶,上面还有齿痕。

百里负米

百里负米

百里负米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师从孔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在仲由少年时,遇到一场大旱,只好吃野菜度日。

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年纪大的父母长此下去怕是吃不消,很是担心。

这时恰巧有消息传来,说百里以外沂河的粮价比较便宜,仲由就辞别父母,带上家里所有的钱拿着粮袋子奔沂河了。

仲由家没有车和马,他只能徒步而行,这样走了三四天才到。

当他赶到时,粮店已关门了。

他只好夜宿在粮店的房檐下。

第二天天一亮,他买好米就急匆匆往回赶。

才走了几里路,他就听到肚子咕噜噜地叫,这路上的三四天,他都是靠着从家里带的野菜团子支撑下来的,可现在往腰里一摸,发现野菜团子都吃完了,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候的仲由饥肠辘辘,闻着袋子里白米的香味,不由直咽口水。

看看回家的路,还有九十多里,他真想抓一把白米嚼一嚼吞下肚去,可是想到家里白发苍苍的父母,米又这么少,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不吃东西又不行,他就找了些人家丢弃在田里的豆叶充饥。

几天后,风尘仆仆的仲由进了家门,把白米袋子往二老手里一放,说:“爹,娘,孩儿把白米买回来了,你们快点煮好吃点吧。


仲由爹娘看着瘦了一圈的儿子,心疼极了!。

子路负米文言文

子路负米文言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尝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褥而坐,列鼎而食。

乃叹曰:“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不可得也!” 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注释】①子路:孔子的学生,后做了高官。

黍(shǔ):黍子,去壳为黄米,可酿酒。

负:背负,担负。

殁(mò):没,死了。

乘(shèng):四匹马拉的一辆车。

钟:在古代是一种量器,六石(dàn)四斗为一钟;一石为十斗,一斗为十升。

②劬(qú):父母劳累。

【译文】周朝的仲由,字子路,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十分孝顺。

他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吃,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一层层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道:“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有心去为父母背米驮饭,哪里还有那样的机会呢?”
对此,有一首诗颂扬道:背米供双亲,不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亡,倍思亲辛劳。

【评说】孔子知道后,曾高度赞扬子路的孝行,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
子路的遗憾,至今依然——“子欲养而亲不在”啊!因此,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要好好地孝敬他们,多多地和他们亲热亲热,哪怕替母亲刷一次碗,哪怕替父亲沏一杯茶。

简单复述并书写百里负米典故的故事

简单复述并书写百里负米典故的故事

简单复述并书写百里负米典故的故事
百里负米,出自《韩诗外传》卷九,讲的是孔子的一位学生仲由,字子路,他为了尊敬老师,总是不远千里,背米奉养老师,因而受到了孔子的夸奖。

故事告诉我们尊敬师长,晓得感恩的人是受人尊重的。

子路,春秋末鲁国卞人。

性情刚烈,为人伉直,好勇尚义,事孔子师徒,为孔门弟子。

春秋末年,孔子带着一群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弟子仲由随孔子出奔,他身材不高,但力气很大,也很勤俭,经常跟着孔子周游列国。

一天,孔子师徒来到负黍邑,人们都外出劳作去了,整个城市空荡荡的。

因为劳累,孔子觉得腰酸背痛。

子路见状,马上到附近的一家百姓家里,背回一袋小米。

他把小米煮成香喷喷的小米饭,然后请孔子吃。

孔子感到很高兴,表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人,却能尊敬师长,晓得感恩的人是受人尊重的。

后来,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经过负黍邑。

子路说:“老师您辛苦啦!我请您吃米饭。

”于是他煮好了米饭,孔子还没有吃的时候说:“今天我一定要吃最精美的米饭。

”子路说:“您不是说过‘君子追求的不是美食’吗?”孔子笑着说:“我不是讲大羹(肉汁)嘛!你送的饭是师生在正行道时吃的,不合我今天的胃口。

”于是拿起碗筷吃了起来。

后来子路问孔子:“我的成绩怎样?”孔子说:“千户侯和百户侯
的收入是我的十倍,但我不认为那是福。

我听说君子应该乐而不淫、微而不违、幽而不怨、动而中礼、知礼、守礼、在邦必闻(闻名)、在邦必居上位、在家必守孝悌之道。

孝顺的事例素材名人简短

孝顺的事例素材名人简短

以下是一些关于孝顺的简短名人事例:
1. 仲由百里负米:仲由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2. 老莱娱亲: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

这个老莱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

3. 茅容侍母:汉朝时期,有一位叫茅容的人,他非常孝顺母亲,每次和客人一起吃饭,他都会把最好的食物留给母亲。

4. 黄香温席: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

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

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

5. 陈毅探母:陈毅元帅是个孝子,他曾亲自为病弱多病的母亲洗尿裤。

这些名人的孝顺行为不仅体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读仲由负米有感

读仲由负米有感

读仲由负米有感《仲由负米》是一篇古代文献,被收录于《国语》中,是一篇关于仁义道德的寓言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性的描绘,以及仁心、义行、聪明才智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对于这篇文章的一些感悟。

文章一开始就明确了主角“仲由”的身份,他是一个贫穷的农民。

然而,尽管面对着极度缺乏的粮食和生存资源,仲由仍然选择了将剩下的粮食送给了穷苦人家,这显示了他的仁慈和慷慨,以及对于别人处境的同情。

在当时,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仁者爱人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条。

文章赞扬了仲由的善良,表达了对于这种道德品质的崇拜和敬重,也警示了人们应当牢记这种道德准则,去关注和关爱身边的人。

作为一个穷人,仲由的生活非常艰辛,他只能依靠自己的陶艺技术来赚钱,支撑起家庭的生计。

在一次购买米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富家子弟,两人发生了争执。

在这个争端中,仲由表现出他的聪明才智,不仅巧妙地避免了冲突的发生,还成功地让那个富家子弟交出了他肩上的一袋米。

这个场景让我想到了现代社会中的弱者和强者之间的斗争,聪明才智往往是化解矛盾的关键,而并非殴打或者暴力。

同时,文章也表现出了对于成功者的敬仰。

富家子弟被描绘成为高傲自大而又不肯放弃自己的优势,但最终,他被仲由的聪明才智打败了。

这种场景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推崇,以及成功和利益集团的崇尚。

文章的结尾描述了仲由怎样利用手中的资源和技能,将陶器成功地卖出高价,从而赚到了自己的一袋米。

而在这个过程中,仲由还慷慨地将多余部分的钱分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个结尾呼应了文章一开始传递的价值观念,即善良、慷慨和同情。

同时,这种行为也引导着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成功和发财固然重要,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善良和温暖同样重要。

我们需要时时刻刻保持这种善良和慷慨的品质,同时也需要学会在困境中化解矛盾、斗智斗勇,从而实现个人自身的价值和成长。

总之,读《仲由负米》给我的感触是丰富和深刻的。

这篇文章通过身临其境的故事和情景,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古代社会的道德和人性,也让我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命态度有了更多地思考和反思。

小学六年级作文《仲由负米》500字(共9页PPT)

小学六年级作文《仲由负米》500字(共9页PPT)

小学六年级作文《仲由负米》
你抹了抹眼泪,一步三回头
父母 地下了山,那眼里分明是对
不舍 的
和深深的怀念……山下,跟
车辆 随你前来的
有上百乘,一个
大人 侍从走过来说:“
,请您节
哀,人死不能复生啊!
关键词:眼泪,一步,回头,地下,
眼里,分明,父母,不舍,深深,怀念, 山下,跟随,前来,车辆,百乘,一个, 侍从,走过,来说,大人,节哀,不能, 复生。
500字
仲由负米
小学六年级作文
你在半山腰停下了脚步,看 杂草上的露珠摇摇欲滴,似乎 也有什么伤心的事一样。
你走到坟前,“咚”的一声,跪 下了,声泪俱下:“爹!娘!我来看
泥 你们了!”你一边说一边哭, 土沾在你的身上,你也毫不在意。
关键词:半山腰,停下,脚步,杂
草,露珠,摇摇,似乎,什么,伤心,一 样,一声,跪下,声泪俱下,来看,你们, 一边,一边,泥土,身上,毫不在意。
小学六年级作文《仲由负米》
眼泪 ”你克制住了
,强忍住悲伤,
先生 告诉侍从:“去
——孔夫子
家。”
到了孔子家,你的眼角还有
泪痕,你听到了孔子的询问,你
父母 对孔子哭诉了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怀念,你
泪水 的
又如脱缰野马般流了出来。
关键词:克制,眼泪,强忍,悲伤,
告诉,侍从,先生,孔夫子,孔子,眼角, 还有,泪痕,听到,孔子,询问,孔子, 哭诉,父母,怀念,泪水,脱缰野马,出 来。
小学六年级作文《仲由负米》
即使是冬天,走在半路上的你也常常
野草 会大汗淋漓,你经常被
刮出
许多伤口,你经常被蚊虫叮咬,
你经常在天黑之后回来,可你走到门

幼儿故事《仲由负米》

幼儿故事《仲由负米》

幼儿故事《仲由负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幼儿故事《仲由负米》仲由是周朝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

敬老爱老传统故事

敬老爱老传统故事

敬老爱老传统故事
在中国,有许多关于敬老爱老的传统故事,这些故事通过传承和弘扬,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敬老爱老的传统故事:
1.仲由“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末鲁国人。

为人伉直,性格率真,很孝
敬父母。

仲由从小家境贫寒,常常采野菜充饥。

成年后,他常常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父母双亲。

2.闵损“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闵损侍奉父母,无
怨无悔,非常孝顺。

有一年冬天,他父亲闵世拉着马车带闵损出去拉货,闵损给父亲挽缰绳时,两只手被冻得像伸进汤锅里一样。

父亲说:“儿子,手疼吗?”闵损为了宽慰父亲,只说:“父亲,我不疼。

”父子二人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母亲听到声音,赶紧开门迎接。

这时闵损的父亲发现拉车的马少了一匹,就愤怒地对妻子说:“怎么少了一匹马?来人啊!抓住这个畜生!”,闵损听到后赶紧跑到屋子里把母亲拉到门口,让她躲到一边。

这时父亲追过来抓住了母亲。

闵损跪下哀求父亲道:“父亲大人息怒!母亲只有一个,您不能这样做啊!”闵父这才饶恕了妻子。

这些故事都表达了一种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的情感,也传递了一种社会价值观:尊重老人、关爱弱势群体。

这些传统故事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仲由背米【中国民间故事】

仲由背米【中国民间故事】

仲由背米【中国民间故事】
周朝春秋时候,鲁国有一个孩子,名叫仲由。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填饱肚子,他经常跟随父母到山上挖野菜、采野果充饥。

可是,他的父母亲身体多病,不能经常吃野菜,怎么办呢?
那时候,他的家离集市很远,想要买到米粮,需要走百里的路程。

为了让父母亲吃到米饭,仲由不怕苦,不怕累,开始去百里之外买米,再把沉重的米袋背回家。

夏天,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仲由背着米,走在路上,汗水湿透了衣襟;冬天,刺骨的寒风阵阵吹过,仲由单薄的身子在风中颤抖,不知道在冰雪上摔倒多少次……
即便如此,仲由也毫不在意。

他想:“只要父母亲能吃到米,再苦再累,我也不怕!”
当他看到父母亲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仲由的心里开心极了!
就这样,不论刮风下雨,不怕酷暑严寒,仲由始终坚持着去百里之外背米。

他的孝行在乡亲们的口中流传着。

后来,仲由长大了,楚王敬佩他的德行,请他到楚国做了官,并赏赐给他万斗的米粮,上百辆马车。

从此,仲由过上了衣食丰足的日子。

遗憾的是,这时候,他的父母亲已经过世了。

每当仲由思忆起父母,回想到过去艰难的岁月时,他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心想:“如果父母亲能健康地活着,过上安康的日子,那该多好啊!”。

负米养亲文言文翻译

负米养亲文言文翻译

负米养亲文言文翻译负米养亲文言文翻译负米养亲原文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负米养亲文言文翻译话说周朝的时候,又有一个道德极好的人,姓仲,名由,字子路,也是孔子的学生.他家里非常贫穷.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藿一类的野菜.因为奉养父母的原故,每每出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负米回来.等到父母去世了以后,他就往南方去游历;到楚国时,因为楚王敬慕他的学问人品,就聘请他在楚国做了官,做官以后,便富贵起来,他出外跟随的车马,有一百多乘;他官俸积存的米粮,有一万多锤.他坐时,便有许多层毯子,垫在底下;他吃时,便有许多个食鼎,摆在面前.这时他虽然富贵已极,然而他的心里,还是时时刻刻想念着父母.他常常这样慨叹着说道:“我现在虽然富贵,但是还想如从前一样,吃藜、藿、野菜,仍旧到百里外背米回来养亲;可惜这世已不能再有这种日子了.”文言文翻译技巧: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

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

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

《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4.换: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生时尽力,死后思念

生时尽力,死后思念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能够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故事全文】仲由(公元前542--公元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

据裴骃《史记》集解引用徐广《尸子》的考证说,他是鲁国卞之野人,即今山东平邑县仲村人。

是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

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把自己想方设法弄到的米背回家,被年迈的双亲吃。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能够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以擅长“政事”著称。

这是他的老师,也是朋友的孔圣人所不具备的。

他对孔子的言行,虽然常提出意见,但却是个好弟子。

曾协助孔子“堕三都”,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

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他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讲信义,是孔门弟子中性格较为独异的一位。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

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

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

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

”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卫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由负米】
子路尽力。

负米奉亲。

亲没仕楚。

叹不及贫。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

常食藜藿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没。

南游于楚。

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

累茵而坐。

列鼎而食。

乃叹曰。

虽欲食藜藿。

为亲负米。

不可得也。

孔子曰。

由也事亲。

可谓生事尽力。

死事尽思者也。

李文耕谓事亲之事。

承颜日短。

报德思长。

如仲氏子者。

方乐负米之欢。

旋抱衔恤之痛。

思藜藿而不得。

列钟鼎而徒然。

子欲养而亲不待。

盖千古有同慨也。

为子者幸而逮存。

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

有个贤人。

姓仲。

名叫由。

表字就叫子路。

他的家里穷苦得很。

天天所吃的。

都是些藜呀、藿呀。

那一类不好的蔬菜。

因为奉养爷娘的缘故。

常常出去。

到百里以外。

背了米回来给爷娘吃。

等到他的爷娘都去世了以后。

他就往南方游历。

游到楚国地方。

楚王就聘他做了官。

他跟随的车骑有一百辆的多。

他积聚的谷米。

有一万钟的富。

坐的时候。

便茵褥重叠。

吃的时候。

便鼎食满前。

他就叹气着说。

我现在虽然富贵。

但是要想像从前一样吃着藜藿的蔬菜。

仍旧到百里以外去背米来养爷娘。

这世里断断不能够再有这种日子了。

叫我怎不伤心呢。

孔子说道。

仲由的服事爷娘。

可以说是活着尽了力。

死了尽着追思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