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0课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精品课件
根本的政治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
基本的民族制度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一根二基” 一根二基” 一根二基
思考:这三种制度有什么共同点? 思考:这三种制度有什么共同点?
人民当家作主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并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3)内容: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内容: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意义: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 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 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 ②选举或任命国家领导人:
(4)意义: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意义:它 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地位),为 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意义)。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原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不平衡。 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 民族共同繁荣 。 3、形成过程(法律依据): ①《共同纲领》规定:
(2)本质区别 ①经济基础不同 ②阶级性质不同 ③组织活动原则不同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程标准: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 民主政治的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 要任务有哪些? 要任务有哪些? 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 一是巩固新政权, 一是巩固新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制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0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0课笔记
第20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内容,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以下是关于第20课的笔记: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农业、冶金、纺织、陶瓷等领域的科技发展情况。
2. 文化的传承,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深厚而悠久。本课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特点,包括儒家思想的影响、封建礼教的制度、诗词歌赋的繁荣等。同时,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文人墨客的地位。
3. 文化的交流,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不仅在国内发展,也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本课介绍了中国古代与西方、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科技与文化交流情况,包括丝绸之路的开辟、
佛教的传入等。
4. 科技与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例如,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使书籍的传播更加便利,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也对现代科技的发展
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总结起来,第20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情况,包括科技的成就、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交流以及科技与文化的影响
等方面。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
与文化,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的伟大与卓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Leabharlann Baidu志”,“有很长一段
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
上所提出的问题。”
——据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的回忆
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 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2.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各地很多军阀或当权人物都发表了支持 学生爱国行为的言论,如云南军阀唐继尧首电北京政府“将卖国诸人 严行惩办,以谢天下”,直系将领吴佩孚电告总统徐世昌强烈要求释放 学生并“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这说明( )
A.军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北京政府的国内压力加大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社会的转型期……在这
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曾以自己的认识活动和实
践活动表达了自己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洋时期的社会特点?
孙中山
李烈钧
荣宗敬
荣德生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蔡元培
胡适
革命救国
背景
“宋教仁案” 袁世凯称帝
必修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必修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一年级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
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我将从五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人类政治文明史的发展历程表明,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多方面
的努力和一个发展的过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也是如此。本
课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三项巨大成就: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三项政治制度的渊源和发展,对于我们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有积极的意义。
2、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但掌握不牢固,对历史知识有选择地感兴趣的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派参政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历史20课教学和复习提纲
五、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失败的教训
材料一: 材料一: 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 “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勿参加 政府工作。 ——《中央局给鄂区的信》1926.9.27 政府工作。” 《中央局给鄂区的信》 材料二: 材料二: 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 “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军事行 政上事。 政上事。”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 以农村包围城市, 全国的政权。 全国的政权。
井冈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
思考: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井冈山道路? 思考: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井冈山道路?
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情决定——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情决定 城市敌强我弱,农村环境有利于革命力量的生存、 城市敌强我弱,农村环境有利于革命力量的生存、 发展、壮大和开展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 发展、壮大和开展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
2、爆发: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 1946年 3、进程:
战略防御 战略防御
放区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1949年4 年 月) 国民党统 治被推翻
战略反攻
(1946.6— 1947年夏 年夏) 年夏 粉碎全面 重点进攻 敌强我弱
(1947年夏 年夏— 年夏 1948年秋) 年秋) 年秋 三军挺进中 原 解放军力量 超过国民党 军队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0课
结果:东北三省不到半年沦陷。
中共: 1935年8月发表《为抗日救国 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攘外必先安内” 此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爬雪山
长征胜利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甘肃会宁会师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延安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日本侵华
皇姑屯事件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所乘 的火车行驶至三洞桥时,预埋的 炸药突然爆炸。
国 民 党 一 大 会 场 孙 中 山 步 出 会 场
合作方针的确定: 1923年中共“三大” 合作实现的标志: 1924年1月,广州召 开的国民党“一 大”。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共产党 员以个人身份加入 国民党,但中共保 持组织上的独立)
(上图)上海工人
第三次武装起义 (左上图)1926年7 月,蒋介石在北伐 誓师大会演讲。 (左下图)叶挺独 立团攻打贺胜桥。
课堂设问:
遵义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何意义?
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 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使 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后,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运 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 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
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954年宪法作出了哪些重要规定?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 和义务
阅读课文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 来的?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创立: 1954年9月,一届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 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 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 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 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 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 制度是什么?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确立和发展:
1、1949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 2、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历史:第20和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1(人教版必修一)
第20-2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建设和曲折发展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3阶段 历史年代
1949-1956 1956-1976 1976-NOW
时段特点 民主政治的确立 和形成时期
中国 共产党
海外 华侨
各地区
内容
1《共同纲领》(社会制度、性质)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首都、国旗、国歌、纪年 4、任命总理
1949-1954年: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职能
1954-now:不再代行,作为统一 战线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是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标志(二)地位和意义
类别 副 政务院 政务院下属 总理 领导成员 机构正副职 4 2 21 11 109 49
材料二、
总人数 民主人士数
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第一届政府的组成体现了 什么特点?
图说历史:
When China Went Mad In Cultural Revolution
毛泽东在天安门 会见百万红卫兵
红宝书
-12-
2、对民主 制度的破坏
各民主党成立的情况
党 全 中国致公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派 称 名 称 简 称 致公党 农工党 民盟 民建 民进 九三 台盟 成 时 间 1930.8 1941.10 1945.12 1945.12 1946.5 1947.11 立 地 点 上海 重庆 重庆 上海 重庆 香港
历史必修一第20课
(二)、国共合作抗日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南方八省 游击队改 编为国民 革命军新 编第四军 1937年9月22日,国民 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 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工农红军改编为国 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①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主要战场,国民党的 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役: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四、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一) 、红军长征: (1)原因: (2)路线: 瑞金 (3)途中功绩: ①遵义会议(1935年): ②《八一宣言》: 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4)结果:胜利转移——南转北
会宁
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根据地
甘
三军会师会 肃 宁1936.10
腊子口
吴起镇 1935.10. 黄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与中国共产党
课标要求: 1. 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 的影响。 2.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春 春 一、 :破土而出——党的诞生
1、党成立的条件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内部 条件
思想基础: 马列主义的传播
三、 秋 :初获丰收——国共合作 与国民革命
2、国民革命
北伐战争取得了哪些成果? 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高一历史必修第20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第20课知识点
一、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和价值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一处古代石窟艺术
宝库。公元366年至1368年的千余年间,先后有26个国家和部
族在此开凿了约500余座石窟,保存下来的壁画和雕塑大多数构
成了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独特的鲜明篇章。
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艺术、社会、历史和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这些石窟中的壁画主要
描绘了佛教的故事、宫廷生活和士人雅集等场景,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壁画上的人物造型、服饰、
发型等细节,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服饰、美学和人物形象等
方面的珍贵资料。
二、唐代的盛世文化与敦煌艺术
唐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唐代的文化中,敦煌艺术扮演
了重要角色。
敦煌艺术是唐代盛世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敦煌莫高窟的创作时期正值唐玄宗时期,这一时期以文治政府著称,文人墨客活跃于朝廷和社会之中。他们将自己的艺术才情注入到石窟艺术的创作中,使得敦煌艺术更加丰富多样。
而作为佛教艺术的代表,敦煌艺术也对唐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的传入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信仰和观念。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场景描绘了佛教故事和信仰场景,传播了佛教的教义和思想。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崇拜,也反映了佛教对唐代社会的影响。
三、敦煌莫高窟的保存与保护
虽然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在古代以来就很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人为破坏,敦煌莫高窟的保存状况并不理想。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多方面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 鸦片战争
新界 九龙司
香港岛
Leabharlann Baidu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三步) 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 ③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租期99 年。
4.战争的影响
⑴中国领土主权被进一步侵害,半殖民 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⑵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
力开始勾结。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和扩大?
(从道义上谴责了战争罪恶,但没有揭示战争发生的根源)
★英国学者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当中国人 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 然就来到了。它 (鸦片战争)不过是……决定东方和西 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 (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建立应有的国家关系和商务关系, 否认其非正义性)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大家都 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用鸦片染成 的战争。其实,根本问题在于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 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认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清朝不愿意建立平等的国家关系) ★美国学者张罄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当两种各有 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 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 (指出战争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但没有指出英国的非正义性)
租赁土地、房屋 和永久居住
4.鸦片战争的影响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一 第20课
“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表现之一:
(1)、宪法遭到破坏,公民基本权利失去了保障;
马钢的红卫兵袖章
红卫兵抄家
-7-
武斗中使用的部分器械。
1967年,武斗中被烧毁的民房。
“文革”对民主法制破坏表现之二:
(2)、 “造反派”非法夺权,社会秩序遭 到严重破坏;
焚烧古籍字画
合肥市红卫兵焚烧佛像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5)
2 .坚持和加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1982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方针
3. 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4.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政 治 建 设 的 趋 势
1949 1956 1966 1976
伟 大 转 折
民主政治建设: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10年后,堂堂国家主席 却成为阶下囚被迫害含 冤而死
文化大革命
这是疯狂的十年,混
乱的十年。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
的十年,让人不堪回 首的十年。
这是左倾思想占绝
对统治地位的十年
......
感受历史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文革”
1.“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的表现 。
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 国家主席的尊严,……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 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 侵犯。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答案不全)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学习目标】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二【自主学习】
1.新中国的成立: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大会通过了《________》,确立了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
2.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职能改变: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不在代行________职权,主要职能为政治协商和________。
(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___、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依据:《________》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
(2)标志: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体现了人民民主、________原则。
(3)内容:大会通过了《________》,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地位:是我国________的政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为实现民族平等、________和________。
(2)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的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________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4)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______和民族团结。
必修一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主备人:丁玉美曹霞审核人:金立红
【课标解读】
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中共成立、国民革命、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知识结构】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
第一阶段共产党初创时期(1919—1924)
第二阶段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第三阶段国共十年对峙期(1927—1937)第四阶段全民族抗日时期(1937—1945)第五阶段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自主探究】
一、共产党的初创: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1.历史背景
(1)思想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先进分子开始接受_____________,为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阶级基础:_____________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4)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_____________的建立为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
(5)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召开:1921年7月23日,先在上海法租界,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
(2)主要内容:大会通过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成立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__________为书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第二十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苏州学业水平检测)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图中的数字可以得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实际上执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2018·浙江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叙述,确切的是(C)
①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②讨论了国名、国旗、国歌等问题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③,答案选C项。
3.(2018·莱芜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民主政治史上一个伟大创举。这主要是指人民政协(D)
①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②始终行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③以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④是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政协的认识。人民政协在1949~1954年代行人大的职能,之后变成统一战线组织,因此②不正确,③与史实不符,故D项为正确答案。
4.(2018·湘潭高一联考)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大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B)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解析]“人民大宪章”指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制定其他各项法律法规的依据。《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5.(2018·东莞高一联考)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工装,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年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B)
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B.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
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D.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不能得出“普选”的方式,A项错误。材料中的王徳厚是普通工人,因工作表现突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明了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党派,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问题,D项错误。
6.(2018·信阳高一期末)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C)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由1954年宪法的制定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意见共138万条”等信息,可以看出1954年宪法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7.(2018·无锡高一联考)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B)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解析]1949年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1954年全国人大已经建立,全国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故B项正确;政协成为政治协商的机构,故C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故选B项。
8.(2018·新疆学业水平测试)我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案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坚持的原则是(B)
A.民主集中制B.人民民主
C.依法治国D.政治协商
[解析]由题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选出的代表参加,讨论并表决由国务院提出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法案等”,这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B 项与题意相符。
9.(2018·银川高一检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等。这一做法(B)
A.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C.是巩固新中国统一的主要手段
D.主要是为了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对地名等进行修改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各民族的一律平等,故选B 项。
10.(2018·四川学业水平测试)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B)
A.民族平等B.民族区域自治
C.共同发展D.团结互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A项是处理民族关系的目的,C、D两项是发展民族关系的政策。
11.(2018·江苏学业水平模拟)海南省的行政区划中包括4个黎族自治县和2个苗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由“黎族自治县”“苗族自治县”等信息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对形成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A)
A.实现了自治区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B.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C.促进了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要侧重的是“民主”意义。B项错在“先例”;C 项是经济意义;D项是政治意义。A项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看体现的是民主意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2018·四平高一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叔通委员讲,做了这个工作,可以使人民民主更加发扬。确实如此,北京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