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空性与缘起

合集下载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源自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佛教教导人们

通过修行和觉悟来摆脱痛苦,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幸福。佛教强调人生的智慧,通过深思熟虑和内省来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佛教的人生智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离苦得乐:佛教教导人们通过认识和理解痛苦的本质,以及痛苦的原因,来

摆脱痛苦并获得真正的快乐。佛教认为,人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对欲望的执着和贪婪。惟独通过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才干真正获得快乐和幸福。

2. 缘起空性:佛教教导人们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实体和永恒的存在,它们只是因缘和条件的产物。通过理解事物的空性,人们可以超越对物质和世俗的执着,从而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3. 四谛教义: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谛教义,它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出生老病死和各种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集谛指出痛苦的原因是欲望和执着,灭谛指出通过放下欲望和执着可以消除痛苦,道谛指出通过修行和觉悟可以达到解脱和解放。

4. 中道之道:佛教教导人们走中道之道,即避免极端的执着和放纵。佛教认为,过度的欲望和放纵会导致痛苦和困扰,而过度的禁欲和苦行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惟独通过平衡和调节,才干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5. 慈悲与智慧:佛教强调慈悲和智慧的重要性。慈悲是指对一切众生的关爱和

怜悯,智慧是指对真理的认识和理解。佛教认为,惟独通过慈悲和智慧,人们才干真正摆脱痛苦,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总结起来,佛教的人生智慧是通过理解痛苦的本质和原因,放下欲望和执着,走中道之道,培养慈悲和智慧,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佛教教导人们通过修行和觉悟,摆脱轮回的苦难,实现解脱和解放。这些智慧不仅适合于佛教徒,也可以指导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空性缘起规律、原理与无明形成规律、原理

空性缘起规律、原理与无明形成规律、原理

空性缘起规律、原理与无明的形成规律、原理就相差一个无明,空性缘起任意诸法,都是加上无明,就是无明的形成。这里的无明是一个总称。空性缘起规律、原理+无明=无明的形成规律、原理。类似空性缘起诸法用一块透明的玻璃隔上去,那么看到的就是无明的形成规律、原理。空性能缘起诸法,所以诸法本质是空的,幻有,但是幻有加上无明,就变成实有。任意一个念头,都是一法,如果知其本质是空,则不会执为实有,从而不住着;反之,任意一个念头,忘失空性,就会执为实有,从而住着。根本无明的功用就是在任意一法,都加上一个无明的法,如影随形。理上,任意一个起心动念都知道非实有,本空;事上,不执一法,无住。那么就是破无明。虽然暂未明心见性,但是与佛的行为一致,无异,就是常说的相应。念一声阿弥陀佛,没有杂念,就是一心不乱,一念相应一念佛,因为即使佛来念这句佛号,事上也是如此,没有不同。一念歇下,则与空性相应,故歇即菩提。不执一法,于事无住,则与无为相应。初发心即成正觉,亦是此理,虽初发心,但与佛的发心无异。事上常常相应,久而久之,理上必能到达。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很多时候,有意无意都会与佛相应,只是不知道,所以说道在日用而不知。如孔子虽然没有真识空性,但是行为上常常能与佛相应,“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修行功夫很高,以致被尊为圣人。若孔子的功夫加上空性之理,必证果无疑了。寂照禅一开始就说空性之理,深信一切诸法本空,所以修行如虎添翼,与佛并行,常常相应,一念契入,立地成佛。附空性演化、运算为实有的同能异图,也可称因缘果图:

用缘起性空的原理解释生气

用缘起性空的原理解释生气

用缘起性空的原理解释生气

缘起性空是佛教中的重要理论,它解释了一切现象的起因和无常性。根据这个原理,生气也是由于种种因缘的缘起而产生的,并且它本身是空性的,没有固定、永恒和独立的存在。

生气常常是由于我们对某种情境或他人的不满、不喜欢或不认同而产生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我们的欲望、执着和期望。当我们的期望与现实不符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失望、愤怒或恼怒。

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生气并不是自成一体的存在,它是由种种条件和因缘的组合而产生的临时现象。我们的思维、情绪、身体感受、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才使得我们产生生气的感觉和表现。

然而,由于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变化的,包括我们自己的内心和情绪,生气也是如此。当我们观察生气的过程时,我们会发现它不是一个固定、永恒的实体,而是一个流动、变化的现象。当我们深入观察并意识到这个真相时,我们会认识到生气的空性,并且不再将其视为固定的自我。

通过理解生气的缘起性空,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我们的情绪。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认识到生气的产生过程,并意识到它的无常性,逐渐减少贪著和执着于生气的情绪反应。这样,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和平和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

浅析《六祖坛经》中的几个概念

浅析《六祖坛经》中的几个概念

浅析《六祖坛经》中的几个概念

《六祖坛经》是禅宗经典之一,记载了禅宗六祖惠能的教诲。在这部经典中,涉及到

了许多禅宗的概念和教义,这些概念对于理解禅宗的核心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

《六祖坛经》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禅宗的教义。

一、菩提心

在《六祖坛经》中,菩提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佛教中,菩提心是指追求觉悟

的心,即菩萨心。在禅宗中,菩提心被视为修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修行的基础。六

祖惠能在经典中指出:“只要你自己的正念不断,你就是菩提;只要你的正念断绝,你就

是凡夫。”这句话告诉我们,菩提心并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境界,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的心灵状态。只要我们能够保持清醒的觉知,不断地修行,就能够拥有菩提心,实现觉

悟。

菩提心在禅宗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即“大悲菩提心”。大悲菩提心是指以慈悲

心对待一切众生,帮助他人渡劫解脱。在《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强调了慈悲心的重要性,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表达了慈悲

心的深刻含义,即菩提心本质上是没有任何执著和執念的,只有不断的修行和慈悲心才能

达到菩提的境界。

二、空性

在《六祖坛经》中,空性是另一个重要的概念。空性是禅宗对于世界和众生真实本性

的一种解释,也是禅宗对于缘起空性的理解。在经典中,六祖惠能对于空性的讲解非常深刻,他指出:“心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句话表明了空

性的观念,即一切现象都是虚妄的,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只有不断地修行,保持清净的

心境,才能洞悉空性的真谛。

对佛教“空”的认识

对佛教“空”的认识

对佛教“空”的认识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空性是诸法(宇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实相,缘起法则起,缘散法则散”。空,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有别于“无”,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对社会和谐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空性”之理解及哲学意蕴

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行,是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是本性。自认为其说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是摒弃可感知现象,证悟世界的真相。

从人与自然之问的关系来讲,佛教的空性有“人空”与“法空”二义。

“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本体存在,即自我的本体为空。楞严经指出:“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由此可见,自我本身为空,就是拥有“性净明体的真心”。

“法空”则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现象其实相为“空性”。楞严经指出:“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即微尘及由微尘构成的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根本实相皆为空性,由微尘构造得人,其根本实相,同样为空性。

佛教的“认识”分为“现量”和“比量”,现量就是现证现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领受到的;比量是由推理而知道的,从未知到已知,从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从现量、比量看一切现象,如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等,这一切一切的现象,没有不变的。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即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恒常的实体存在,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所以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恒常实在的实体。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事物都随缘生灭。从存在的实体来讲,也没有个实体的东西,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即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内化

解读宗教文化-佛教教义与修行指引

解读宗教文化-佛教教义与修行指引

解读宗教文化-佛教教义与修行指引

1. 引言

佛教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教义和修行方式对于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全面解读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指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佛教的思想和实践。2. 佛教基础概述

•起源:介绍佛教起源于印度,并逐渐传播到东亚等地区。

•创始人:探讨释迦牟尼如何成为佛陀,并阐述他的生平和思想贡献。•典籍:介绍佛经、经典以及其他重要的著作,如《金刚经》、《楞严经》等。

3. 佛教核心理念

3.1 因果报应

•原因与结果:详细阐述因果关系和个人行为对于未来产生的影响。

•善业与恶业:说明善行积累善果,恶行积累恶果的观念。

3.2 生死轮回

•生死观:解读佛教对生死的认识,包括轮回、六道等概念。

•解脱与涅槃:讲述解脱和涅槃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解脱。3.3 空性与缘起

•空性:探讨佛教对世界和自我本质的理解,以空性为核心概念。

•缘起:介绍缘起理论,说明一切现象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4. 佛教修行指引

4.1 心灵净化

•冥想:介绍不同类型的冥想方法,并阐述冥想在佛教中的作用。

•正念:详细解释正念实践,包括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正念。

4.2 善行功德

•戒律:解读五戒、十善戒等佛教戒律,说明守戒对于个人修行的重要性。•布施:讲述布施(施舍)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实践方法。

4.3 学习与修行

•求知学习:阐述佛教对于智慧和学习的重视,介绍学习佛法的方法。•禅修:介绍禅修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以及禅宗在佛教中的地位。5. 佛教与现代生活

5.1 应用佛教哲理

西游记中的佛教教义原文与解析

西游记中的佛教教义原文与解析

西游记中的佛教教义原文与解析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游记》作为中国四

大名著之一,其中融入了丰富的佛教教义元素。本文将分析《西游记》中的佛教教义原文,并给出相应的解析。

一、《西游记》中的佛教教义原文

1. "唐僧心行不二"(《西游记》第一回)。

解析:这句话意味着唐僧具有纯净的心性,并且行为正直,没有二心。这反映了佛教中对于内心修炼的重视,只有纯净的心才能达到解

脱的境界。

2. "业障与人过不去,自然免罪"(《西游记》第五回)。

解析:业障是佛教中指个人行为中的恶业,通过修行可以减轻或消除。这句话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和修炼,才能

解除过去的罪孽,得到重生。

3. "你是初学佛家的,迷道未悟"(《西游记》第三十五回)。

解析:这句话指出了初学佛教的人还处于迷惑的状态,还没有完全

觉悟。佛教注重悟道,通过学习和修行,人们可以脱离尘世的迷惑,

认识真理。

4. "真个是如来佛祖,出世间游,大权大势都不放在心上;他要到

那煞欲心灵虚损之地,方肯应验"(《西游记》第八十四回)。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佛教教义中的“不执着”思想,指出如来佛祖超脱红尘,不受权势的诱惑,只关注修行和拯救众生。他只在那些贪欲心灵虚损的地方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渴求救赎的人才能真正得到佛祖的庇佑。

二、《西游记》中的佛教教义解析

1. 迷与悟

《西游记》中不止一次提到了迷与悟的概念,强调了通过学习与修行,个人可以从困惑和迷茫中觉悟过来。这与佛教追求觉悟和解脱的目标是一致的。

2. 业障与业果

《西游记》中对于业障与业果的描写也较为突出。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都因为前世的过错而受到了业障的制约。而通过经历种种险境和修行,他们逐渐解除了业障,获得了业果,即修行的成果。

禅趣人生第二讲:缘起性空

禅趣人生第二讲:缘起性空
之起,一一迳由真如本性显现为相,不被 诸识缠缚(六祖大悟后同此境)。
六祖五个【何其】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不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空】 【性空】
【空】
• 空义大别二类:一曰相对之空,二曰绝对
之空。在八识中对象,以能感觉之部分为 有(如六尘等),不能感觉之部分为空 (即识所不详者)。此从相对上假定之空 也。在法界中对象,以随缘现起种种假法 为幻有,而以假法所依之体性为真空。此 从绝对上体认之空也。
无间缘,可以忏悔法除之。
【十二因缘】
•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
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 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 生缘老死。
• 无明,即不明烦恼本空也。有色相可
感觉者曰色。无色相而但可示意者曰 名。六入,即眼、耳、鼻、舌、身、 意六根。积习能致此身入六道者曰 “有”。生当有佛之世,闻佛说十二 因缘而觉悟者,即入缘觉乘;无佛之 世,若能悟此,则名独觉。证果时, 名辟支佛。(冯达庵大阿阇黎《佛学起源》)
正恐学者误认恶取空。
【本性空】
• 本性空者,法之自性无相可见,名之为空。
此是第一义空,与余义别。凡夫以无记为 空,义固不正。二乘以灭受想为空,义亦 失真。魔道以无因果为空,义尤荒谬。以 其贻害甚大,特名“恶取空”。其所以取 此恶见者,误解“一空一切空”之旨,不 知真空中恒具妙有,随缘显用也。众生为 五蕴所蔽,本具妙有,不能自觉;离蕴斯 见矣。

缘起与性空

缘起与性空

缘起与性空

缘起与性空-摘文

大家都知道,佛教典籍浩如烟海,佛教理论博大精深。但总观如来一代时教,缘起与性空却是佛法最基本的立足点。无论是原始的小乘佛教,还是后期的大乘佛教,没有不谈到缘起与性空思想的。

如小乘经典《阿含经》云:“十二缘起,甚深甚深,难见难了,难可通达……而缘起之寂灭性,更难了知,更难通达。”此“十二缘起”即是缘起的思想;“寂灭性”即是性空思想。而大乘经典《般若经》中也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色”体现的也即是缘起问题,“空”体现的则是性空问题。

岁月蹉跎,流水无情,佛陀化缘已尽,随即涅盘离我们而去;历代祖师,代佛宣化,度毕有缘,也是撒手西归。岁月的流逝,淹没了一辈又一辈古德,同时也淹没了许许多多曾经灿烂、曾经辉煌过的历史。但历史长河的洗涤,并没有淘汰佛教的精华。相反,佛教的核心思想缘起性空得到了多姿多彩的发展。到龙树、无著、世亲时期,已正式形成空有两大佛教主流,特别是龙树菩萨以缘起性空为核心而创立的中观学派,对于原始的缘起性空教义更是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龙树菩萨一方面以般若经思想抨击旧有的学说及外道思想;另

一方面又否定其他部派思想,大谈缘起性空,彻底揭示中道第一义谛,把佛陀当初的本怀发挥得淋漓尽致,尽览无余,而龙树菩萨这些思想主要都体现在《中论》中。《中论》作

为闽南佛学院的传统教材,我们这一届学习了两个学期,在一年的《中论》滋润下、想必同学们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所以在这里,我也想简略谈谈我对缘起性空思想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何谓缘起性空

所谓缘起性空,缘起有两义:一是依缘生起,即是说万物的生成,需要缘来成就,需要条件的协助,才能生起。如一所房子,需要有砖瓦木石以及人工设计等条件才能造起一所房子。又如一粒种子要有阳光水份的照耀滋润,有土壤作胚场,有肥料的营养,才能发芽、开花、结果,诸如此类万物都须因缘和合才能成就。二是依缘灭无,也即是说万物的消灭也需条件的成就,只不过是破坏的条件而已。如花草树木的枯萎,就是因为阳光水份的不足,或是土壤不肥,或是害虫咬咀,或是风雨剥蚀等等诸破坏的条件才成就花草树木的枯萎。这是缘起的意义。性空也有二义:一是否定错乱的执见;二是不碍缘起的假名。所以总的来说,缘起性空就是说一切事物的生成、发展和消亡都是各种条件的关系决定的,没有恒常不变的、独立存在的实体。就象刚才所举的房子,是因砖瓦木石人工设计等诸因缘和合才有,房子是没有自我独立实

缘起性空一个流动的假名或真实

缘起性空一个流动的假名或真实

第12卷第3期2021年6月

哲学分析

Philosophical Analysis

Vol.12,No.3

Jun.,2021缘起性空:一个流动的假名或真实

何欢欢

摘 要:“缘起性空”可能是当代中国人最“耳熟”但未必“能详”的一个佛教术语,一般理解为由“缘起”和“性空”两个词语组合而成。“缘起”表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生起;“性空”则意为万事万物都是“其性本空”或“自性空”,即没有不变的自体或本质(“无自性”)。所以,“缘起”与“性空”合在一起常被理解为:世间事物由因缘和合产生,故而本性是空。实际上,大多数语境中的“缘起性空”都被当成了一个习惯用语,其所蕴含的甚深奥义很少被考虑到。回溯“缘起性空”一词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出现”情况,考察近现代佛学界形成此一相对固定的术语表达背后所隐逸着的“空”之语境与思想,可见“缘起性空”是汉藏佛教交融的生动个案。

关键词:缘起;性空;般若经;《中论》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47(2021)03-0044-60

一、引言

“缘起性空”可能是当代中国人最“耳熟”但未必“能详”的一个佛教术语,一般理解为由“缘起”和“性空”两个词语组合而成。“缘起”表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生起;“性空”则意为万事万物都是“其性本空”或“自性空”,即没有自体或本质(“无自性”)。所以,“缘起”与“性空”合在一起常被理解为:世间事物由因缘和合产生,故而本性是空。实际上,大多数语境中的“缘起性空”都被当成了一个习惯用语,其所蕴含的甚深奥义很少被考虑到,就像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般“理所当然”。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

西游记中的佛教思想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思想的广泛渗透和深刻表达。

本文将从佛教教义、佛教修行和佛教文化等方面,探讨西游记中的佛

教思想。

一、佛教教义

佛教教义是西游记中佛教思想的基础。佛教强调生命的苦过、空性、缘起和涅槃等核心教义,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首先,西游记中通过描绘人物遭受的磨难和罪孽,深刻地展现了生

命的苦过。例如,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

这其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磨难将唐僧带入了苦海,寓意着人生的艰难和

痛苦。

其次,小说中多次提及空性,即一切事物皆为虚幻无常的表象。例如,孙悟空在取得如意金箍棒后自认为无敌,最终却在佛祖如来手中

一指化为飞灰,显示了万物皆空的佛家观点。

再次,西游记通过展现人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缘起性,强调了众生

的命运与行为相互联系。四位主要角色的前世今生、业障果报等情节,道出了佛教中因果循环、因果报应的教义。

最后,小说中的涅槃思想也不可忽视。在取经路上,唐僧师徒四人

通过修行和战胜妖魔鬼怪的种种考验,最终能够取得真经,实现了他

们的修行目标,达到了翻涅槃的境地。

二、佛教修行

除了佛教教义,西游记中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过程和境界。主要表

现在师徒四人的修行历程、心性的转变和律仪的坚守等方面。

在修行历程方面,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努力克服种种困难

和诱惑,充分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坎坷之路。他们修行的终极目标是取

得真经,使众生得到解脱,这体现了佛教修行中的弘愿心和拯救众生

的精神。

在心性转变方面,唐僧在路上不断修炼,逐渐成长为一位慈悲为怀、有智慧和包容心的高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也在路途中经历了各

什么是缘起性空?

什么是缘起性空?

什么是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是佛教中的中观哲学,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理解。它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因此具有“空”的性质。这里的“空”并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存在固定、独立、永恒的实体。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依赖于其他因素的,没有单独存在的本质。

同时,“缘起性空”也强调了因果关系。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任何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都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也会反过来影响自己。这种因果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绝对的主次之分。

在王阳明的思想中,“缘起性空”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人的本性本善,只是被外在的因缘所遮盖。因此,要实现自己的本性,就需要超越因缘的束缚,发挥自己的良知。他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超越,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智慧通达之人的潜力。因此,“缘起性空”也成为了王阳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总之,“缘起性空”是一种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它强调了因果关系和相对性,同时也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超越。在佛教和王阳明思想中,它都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佛道经典句子

佛道经典句子

佛道经典句子

1.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自己已经拥有的,常常是快乐的。

2. 众生平等:佛教强调,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无论种族、国籍、性别、宗教信仰等。

3. 因果循环: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有其相应的结果,好的行为带来好的结果,坏的行为则导致痛苦和不幸。

4. 心如止水:静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5. 缘起空性:佛教认为,一切存在都是缘起而生,没有本质的实相。

6. 舍利子,一切皆空,一切皆是假象: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空无实相。

7.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思念某事或某人,会带来相应的结果。

8. 良心发现真理:要想了解真理,必须从内心发现。

9. 诸法因缘生,缘尽法灭:所有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缘尽时便消失了。

10. 三界无常:佛教认为,世间有三个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但它们都是无常的。

11. 一切众生皆有本性:所有生命都有本性,只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12. 身不离口,口不离心:言行要一致,内心和外在表现一致。

13. 悟道归真:要想达到彻底的领悟,必须返璞归真。

14. 皆因缘所生,有为法皆为空:生命的存在都是缘起的,没有固态的实相。

15. 自性光明:内心本来清净,只是受到云迷之后变得暗淡了。

16. 以无我为主:佛教认为,个人意识只是无数信息碎片的集合,没有固定的实体。

17.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不能执著。

18. 愚者自卑,智者自律:智者知道自己的不足,以此为动力去修行。

19. 众生啊,你们要瞥过眼前的这个世界: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我们需要看到本质。

20.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物都是包容着众生的智慧,都值得尊重和欣赏。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是什么意思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是什么意思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是什么意思

本人理解如下:

咱们先说说什么是“缘”:佛祖自己给“缘”下了定义: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就像没有上哪来下?没有左哪来右?没有美哪有丑?没有阴哪有阳?…………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理解,“缘”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

那么,缘从来处来呢?缘起于性空,性,是本质的意思,空,不是没有,而是代表万物不断运动变化,马克思告诉我们:静止是相对的,运动

是永恒的。因为一切万有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变化,这才产生了“缘”。

这就是缘起性空的意思。

佛祖正因为知道万物时刻都在变化,没有什么能抓得住,“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明日之我,亦非今日之我”,所以才把物质世界的一切看作“空”,教诲我们不要执着。

缘起性空是佛教最核心的概念,佛教因唯物而走向唯心,一切万有都

是空,我们何必执着?不如反求自心,从而得到解脱。

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

用最浅显的文字解释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缘起性空,直到涅槃

“缘起性空”是佛教最根本、核心的思想,初入佛门、对佛教感兴趣者不可不知!

(1)

本文不说多余的话,并且尽量不用佛学术语解释,以大家都熟悉的传统教育背景下的语言风格,来尝试解释佛教最根本、核心的思想--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是怎么来的?是源自原始佛教的“三法印”--即三个最基本的原理,原始佛教就是以三法印来解释世界上一切现象的,

包括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

三法印的内容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说是三法印--三个最基本的原理,实际上是源自一个---诸行无常,其他两个是“诸行无常”的延伸。

诸行无常,太朴素的道理了。不用我多解释,大多数人即便望文生义,也会明白的。

“诸行无常”中有个“行”,就说明所有现象都是动态的;既然是动态的,就是发展变化的。当然,行的含义不止如此。

学过马哲(大一课程)的都知道,发展的观点是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一切现象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现象。“诸行无常”,很简单,就是这个意思。

在下文中,随着对三法印认识的逐步加深,你将会看到,连最后的“涅槃寂静”竟也是源自于这个“诸行无常”。

深奥的世间哲学,神秘莫测的佛教,却原来竟然都是立足于这么一个世人皆知的简单道理。

(2)

没有永恒不变的现象,任何现象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是“诸

行无常”,佛教的第一个法印,也是最基本的真理。

从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中,我们能推出什么结论呢?

既然任何现象都是发展变化的,那么,我们会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现象。正如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即便是人,这一秒的你与下一秒的你也并非完全相同,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意识层面。

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缘起性空是佛教用语。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缘起,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存在的关系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无法生起。

缘起论包括因和缘两个部分。因即因素,缘即条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缘是辅助的。因缘聚则生,因缘散则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意识:前五识(五感)+意识(第六识) 无意识:末那识(第七识) +阿赖耶识(第八识)
• • 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都是因缘 和合而成,虚(假)而不实的。换言之一切事物的本质,没有一种是 永久不变的。事物的自性虽空,而产生这些事物的因缘关系却是存在 的。是缘起性空的,离开缘起,就没有宇宙,没有人生,没有生灭。 人也是,属于众缘形成的感知能量,其中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自 性,‘无自性’就是‘无性’,‘空性’。 • 甚深空义,要在五蕴(物质与精神)中去照见(观察): 1. 从时间上竖观一切法的前后延续,得出“诸行无常”的结论。诸行 无常是指一切法永恒地处于瞬息万变、迁流不息地状态中。这一变化 不居的无常观,世俗上虽然也有许多人能够觉察到,但是他们不能于 中照见空性,于变化不居的暂时存在里,见什么爱什么,见什么执什 么。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透过息息流变的事物现象,于万化纷纭、 生灭宛然中,窥见事物的本体是空无自性。 2. 从空间上横观一切法互相依赖,得出“诸法无我”的结论。关于 “我”的概念,印度学者认为“我”以主宰为义,能自主自在地支配 一切。具有大智慧的人,观察一切事物,小自微尘的微观世界,大至 宇宙的宏观世界,都是种种因缘和合的现象,都是“此有则彼有,此 无则彼无”的互相依赖关系。没有“小而无内”,“大而无外”的独 存实体,显示了一切法空义。 3. 从事物的事相上直观一切法当体即空,得出“涅槃寂静”的结论。 宇宙间一切事物,虽有千差万别,百态千姿,都不过是缘起的幻相。 究其实质,缘起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故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故 本来寂,自性涅槃。
六根本烦恼
五戒就是对恶业的。菩萨修这六个科目,忍辱对治嗔恚,精进对治懈怠,禅定对 治散乱,般若对治愚痴。
五戒十善业
源自文库
常见清静法宝
• 四念处(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 四正勤:已生之恶令断灭、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长、未生 之善令生起。 •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 菩萨所修的四摄法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 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 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 禅观修持的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 • 六度的正确次序为布施(能度悭吝) ,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 度瞋恚),精进(以度懈怠),禅定(以度散乱),般若(以度愚 痴)。 • 七觉分:择法觉、精进觉、喜觉、轻安觉、舍觉、定觉、念觉。 •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 布施的种类有三,是:财施、法施、无畏施
六道轮回
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 轮回)是众生轮回之道途。六 道为天人,阿修罗,人,傍生 (畜生),恶鬼,地狱。三恶道: 畜生,恶鬼,地狱 三善道:天人,人,阿修罗 (有时也归在非善道)
四圣出离轮回
“四圣”者:佛、菩萨、辟支佛、 阿罗汉 三藏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 声闻:以四圣谛而超越生死轮 回,以苦谛观为初门 缘觉:以十二因缘而悟透,又 称独觉(辟支佛),以集谛之观
佛教的空性与缘起
目录
• 背景
– 三千大千世界观 – 六根,六尘,六识,五蕴 – 六道轮回 – 十二因缘
• 佛教定义 • 佛之起源 • 烦恼与法宝
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观
• 世界,在空间上说,虚空无尽,世界无尽;在时间说,朔之无始,追 之无终。 • 世界的成住坏劫——成劫是世界组成的时期,住劫是有情众生安住的 时期,坏劫是渐趋破坏的时期,空劫是完全崩溃的时期。崩溃之后, 再入成劫,周而复始。延续无穷。 • 三界以须弥山为中心,总名为一须弥界。这样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小世 界并非一个,而是遍存虚空。集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名为小千世界。 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 界。因为其中重叠了三个千数,所以称三千大千世界。但三千大千世 界亦非一个,而是无量无数并存于宇宙空间。所以佛经中常说‘十方 微尘世界’,‘十方恒沙世界’。 • 在佛法上,把世界分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种。有情世间,名为正报, 是由业因所感得的正果。指有情——有情识的众生——的肉体和精神 而言。器世间,又名依报,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地,衣服饮食的 总称而言。 • 有情世间有六道众生,六道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 罗道,天道。六道众生生存于欲,色,无色三界之中。所谓欲界,是 此界众生有睡眠,饮食,男女之欲,故名欲界,色界则无此三欲,惟 有殊胜的形色。无色界不独无三欲,且无任何形色,只有精神的存在。
一、华严时——佛成道后最初三七日,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华严经》,教菩 萨法,如日之初出,先照高山。 二、阿含时(鹿苑时)——佛成道后十二年内,在鹿野苑等处说《阿含经》等, 度诸小乘声闻人。 三、方等时——往后八年,说《维摩》、《胜鬘》、《金光明经》等诸大乘经 典,接引小乘人进入大乘菩萨等位。 四、般若时——再后二十二年间,说诸部《般若经》,谈论诸法皆空的道理。 五、法华涅磐时——最后八年说《妙华莲华经》,会三乘人归于一佛乘。佛将 入灭之时;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磐经》,显真常佛性
大乘八宗
• • • • • • • • 【天台宗】 【净土宗】 【华严宗】 【法相宗(瑜伽宗、唯识宗)】 【禅宗】 【三论宗(法性宗)】 【密宗】 【律宗】
人生烦恼及八苦
• 人是由【四大(地水火风)】、【五蕴】的假合,故又名为有情众生。 • 六大根本烦恼是指【贪】、【瞋】、【痴】、【慢】、【疑】与【不正见】。 • 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 炽盛苦。
六根,六尘,六识,五蕴
• 六根,指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根(感官器官)。 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 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 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 尘是指世间一切因缘而产生的事物和法理等等,有动摇、染污 的意思。因为这些不断变化、动摇不停的尘染污了六根。其中: 眼所见者为色尘,耳所听者为声尘,鼻所嗅者为香尘,舌所尝 者为味尘,身所觉者为触尘,意所分别者为法尘。 •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判别力与 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如果没 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 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为什么 要称为六根清净呢?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 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 用。六根对六尘而产生就是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称 为十八界。 • 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 是五种不同的聚合1,色蕴(事物现象),即一切色法之类聚。 2,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3,想蕴,眼触等所 生之诸想。4,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 意志与心之作用。5,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西方极乐世界三圣——阿弥陀三尊,阿弥陀佛、观 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喜舍 阿弥陀:无量 观世音:大慈悲 (顶宝瓶,持莲花) (持金莲花) (顶弥陀,持甘露瓶,杨柳枝)
东方琉璃世界三圣——药师三尊,是药师佛与日光 菩萨和月光菩萨
药师佛一半为螺发形,左手持药壶,右手结三界印; 比喻能治众生贪、瞋、痴的医师
为初门
菩萨:菩萨其根最利,直观出世
因法,以道谛之观为初门
十二因缘
• 十二因缘是按照缘起论来对人生进行分析,它将人生过程 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互为条件或因果的环节 • 十二因缘法 无明(贪嗔痴等烦恼) 无明缘行(造作诸业), 行缘识(业识投胎), 识缘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末具), 名色缘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人形), 六入缘触(出胎与外境接触), 触缘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感受), 受缘爱(对境生爱欲), 爱缘取(追求造作), 取缘有(形成业因招感未来果报), 有缘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未来之身又逐渐衰老而死) • ①②是过去因,感现在果;③~⑦是现在果;⑧~⑩是 现在因,感未来果;⑾⑿是未来果。
华严(华藏世界)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生生不息 释迦牟尼(如来,佛) 文殊菩萨(妙吉祥) 的法界实相(理德、 法身(遍一切处) 不偏不倚的法界规则 行德、十忍) (持金莲花) (智德、正德) (乘象,持莲花) (乘狮子,持宝剑)
其他佛
• 三世佛:过去佛是燃灯古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未来 佛是弥勒佛 • 以“大孝”和“大愿”德业弘传的地藏菩萨为汉传四大 菩萨之一;曾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 • 虚空藏菩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八 大菩萨之一。其所持之宝珠、剑,即表福智二门。 • 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浙江省普陀山; 文殊菩萨的道场是山西省五台山; 普贤菩萨的道场是四川省峨眉山; 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是江西省九华山。
佛之起源
• 佛教的两大定律——性空无我与因果循环 •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乔达摩.悉达多),世尊在三千年前,出 现在北印度。 法身佛—— 比卢遮那佛 (自性身) 报身佛 ——卢舍那 (受用身) 化身佛 ——释迦穆尼 (变化身) 「法身」是:【理法】的聚集,「报身」是【智法】的聚集,「应化身」 是【功德法】的聚集。 • 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于蓝毗尼园,佛诞生 • 于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证得圆觉(缘起法),成为佛陀 • 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于拘尸那罗,佛入灭(涅槃),住世七十九 年。 • 曾经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 • 佛入灭后一千年,也就是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 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四圣谛 (苦集灭道)及十二因缘
八不缘起是指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基础定义 • 什么是‘佛’? 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本体 是智慧,作用是觉悟。 具足佛身(法身-自性、报身-菩萨相、应化身-肉身)、佛德 (智德,指佛的智慧圆满;断德,指佛能断尽一切烦恼惑业; 恩德,指佛有救度众生的大愿大能)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 佛宝。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 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佛陀,意为觉悟者,简 称“佛”。 佛陀的法身即是诸法的自性。佛陀说:「见【缘起】即见法, 见法即见【佛】。」 • 什么是‘佛法’? 成佛的方法, 以经、律、论-三藏为代表。佛法称为内学,其原 理就是《华严经》说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戒律是 佛法之根本。 以三十七支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项清静法宝,以八万四千法门 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 什么是‘佛教’? 佛陀所创所传宗教为佛教。 • 什么是“三宝”? 佛、法、僧,佛陀是医生、佛法是药、僧众是护士。
佛陀十大弟子及遗留“财富”
• • • • • • • • • • 摩诃/大迦叶(头陀第一)——修行 目犍连(神通第一)——身体 富楼那(说法第一)——法则 须菩提(解空第一)——逻辑 舍利弗(智慧第一)——智慧 罗睺罗(密行第一)——谋划 阿难陀(多闻第一)——知识 优婆离(持律第一)——纪律 迦旃延(议论第一)——言辞 阿尼律陀(天眼第一)——观察
性空无我 佛法所说的空是【无自性之义】
因果循环与轮回观
• 世间一切的现象都离开不了轮回循环的道理,宇宙物理的运转是轮回,譬 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流转,昼夜六时的交替, 这是时间的轮回,东西南北方位的转换,这里、那里,他方、此处的不同, 是空间的轮回,风起云诵,凝聚成雨,雨水被太阳蒸发成云,云再变成雨, 如此周而复始,这是轮回的现象,开车使用汽油,汽油产生热能,热能变 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另一种形态散布于空气之中,日久又形成一种燃 料供给使用,这也是一种轮回,又如我们食用蔬菜,经过消化作用,排泄 废物成粪便,粪便再拿来灌溉蔬菜,亦是轮回 • 佛教认为生命轮回的主体是 “阿赖耶识”而轮回趋向的决定是“业力”, 阿赖耶识是生命受生的根本识,既不是灵魂,也不是精神实体,当生命接 触种种境缘后,便产生种种的善恶行为,这些行为后果的种子又回熏于阿 赖耶识,储存于阿赖耶识,当肉体死亡时,阿赖耶识最后离去,而在生命 体投胎转世时,最先投生,因此阿赖耶识是轮回的主体根体,众生每日身、 口、意所造作的行为,有的是善业,有的是恶业,这些业因业缘形成两股 力量,仿佛拔河比赛,如果善业的力量大,就把众生牵引至天、人、阿修 罗三善道去受生。如果是恶业力大,众生就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去受苦,所以,“业力”是生命轮回的决定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