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常用词语

合集下载

书信署名及敬语常识 (2)

书信署名及敬语常识 (2)

书信署名及敬语常识称呼,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师长:函文、坛席、讲席、尊鉴、道席、撰席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同学:砚右、文几、台鉴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祝愿语——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顺祝署名——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正文后的问候祝颂语——正文后的问候祝颂语虽然只几个字,但表示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祝愿、钦敬,也有不可忽视的礼仪作用。

祝颂语有格式上的要求,一般分两行书写,上一行前空两格,下一行顶格。

祝颂语可以套用约定俗成的句式,如“此致”“敬礼”“祝您健康”之类,也可以另辟蹊径,即景生情,以更能表示出对收信人的良好祝愿。

如对尊长,可写“敬请大安”“恭请平安”;给平辈的信,则用“顺颂时祺”,春天可写“敬颂春安”,逢年可写“即请平安”“此请平安”,平时用“敬颂时绥”之类;按对方职业可选用不同的祝颂语,对学界可选用“敬请学安”“撰安”“编安”“文祺”“教安”“会安”;对政界可选用“恭请钧安”“勋安”;对商界可选用“敬请筹安”“筹绥”“商安”“财祺”等。

笺文的最后,要署上写信人的名字和写信日期,为表示礼貌,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弟子”“受业”;给用人单位领导写信,可写“求职者”或“您未来的部下”。

名字之下,还要选用适当的礼貌敬词,如对尊长,在署名后应加“叩上”“敬亲”“叩禀”“拜上”“敬启”“肃上”等;对平辈在署名后加“敬白”“谨启”“敬上”“拜启”等。

依时令不同,对任何人都可以用:敬请春安、即颂春祺、并颂春禧、顺侯夏祺、此颂暑安、即侯夏安、即清秋安、顺颂秋祺、并请秋安、敬颂冬绥、此请炉安、即请冬安。

中国书信礼仪中的问候祝颂语。

现在的人也很少用笔写信了,即使写信或者写电子邮件也很少使用这些文言词了,一般也就是“恭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类的祝贺语。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集锦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集锦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集锦
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需要使用一些常用词语来增强表达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公文写作词语集锦:
1. 尊敬的,用于称呼收信人,表达尊重之意。

2. 鉴于,用于引出理由或依据。

3. 谨慎起见,用于表达小心谨慎的态度。

4. 特此,用于引出特别的声明或通知。

5. 兹,用于引出正式的声明或公告。

6. 遵照,用于表达遵从某项规定或要求。

7. 敬启者,用于书信开头,表示恭敬的问候。

8. 值此,用于引出特定时刻或时机。

9. 特函,用于书信标题,表示特别的来函。

10. 呈报,用于正式报告或呈送文件。

11. 兹转告,用于转达特定的信息或通知。

12. 谨呈,用于呈送文件或报告,表达恭敬之意。

13. 烦请,用于委婉地提出请求或建议。

14. 郑重声明,用于表达严肃的宣示或声明。

15. 特向,用于表示特别向某人或某机构致意。

以上词语在公文写作中经常被使用,能够增加公文的正式性和规范性。

当然,在实际写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灵活运用。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书信常用语

书信常用语

书信常用用语书信常用用语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

平常通信,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与台、港、海外侨胞通信来往,注重通信用语更显得重要。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

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

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

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

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

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

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

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却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无一雷同。

按不同用意,分述下列各类:思慕用语:多日未晤,系念殊殷。

久仰大名,时深景慕。

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

上述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

古代信函的谦词

古代信函的谦词

古代信函的谦词
在古代的信函中,使用谦词敬语是非常普遍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谦词敬语。

1.敬语:用于表示对收信人的尊重和礼貌。

如:阁下、大人、贵驾、台端、钧座等。

2.谦词:用于表示自己的谦逊和尊敬。

如:臣、仆、小的、愚、鄙、不才、不佞等。

3.礼貌用语:用于表示礼貌和关心。

如:敬请、敬候、恭候、拜托、遵命等。

4.问候语:用于表示对收信人的关心和问候。

如:安好、康泰、福安、顺颂等。

5.结尾用语:用于表示信函的结束和敬意。

如:顿首、敬上、谨启、敬具、顿首顿首等。

在古代信函中,使用谦词敬语是非常重要的礼节,它不仅体现了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尊重,也表达了写信人的谦虚和敬意。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书信常用词语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书信常用词语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书信常用词语(一)启始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睽违日久,拳念殷殊。

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伫望白云之信。

(三)饮佩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久慕英才,拜谒如渴。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恩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泰山北斗,谁不思慕。

蒙惠书并赐佳作,浩如河汉,理至还必须真,拜服之至。

嗣后如有所见,或有新作,望莫遗愚友之驽,尚请随时见示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中外之文,下风引领,敢下拜嘉。

(四)问病闻君欠安,甚为悬念。

顷闻您卧榻数日,心甚系念。

闻君甚念,无奈事务缠身,未能前来请安,恳请慎疾自爱。

知尊恙复发,恳祈暂停公务,苓参进,调养莫误,甚念甚念。

尊恙已大愈否?贵体新全,望珍摄自重,衣餐增适,动定咸宜。

诸唯珍重,皮之不存,毛岂附焉,来日方长,亟望珍重。

尊恙愈否,念念。

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重病新愈,望调养有序,节劳为盼。

闻君抱恙,不胜悬念,特函问候,祝早日康复。

(五)时令问候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尚自珍为盼。

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

秋风萧萧,至祈摄卫。

日来寒威愈烈火,伏维福躬无恙。

寒风苦雨,恳请厚自珍爱。

书信祝福成语

书信祝福成语

书信祝福成语1、彪炳千秋,龙马精神,神采奕奕,一帆风顺,顺理成章。

2、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3、鸿案齐眉,极婺联辉,鹤算同添,寿域同登,椿萱并茂。

4、升官发财,财源广进,近水楼台,四海增辉,鹏程万里。

5、心想事成,顺理成章,步步高升,日月长明,祝无量寿。

6、极婺联辉,鹤算同添,寿域同登,椿萱并茂,家中全福。

7、三星拱户,四季平安,五星高照,六畜兴旺,鸿案齐眉。

8、海屋添寿,松林岁月,庆衍箕畴,篷岛春风,寿城宏开。

9、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

10、松柏同春,华堂偕老,桃开连理,一帆风顺。

11、九如之颂,松柏长青,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南山献颂。

12、称觞祝假,福禄双星,日年偕老,天上双星,双星并辉。

13、顺理成章,步步高升,民族崛起,彪炳千秋。

龙马精神。

14、神采奕奕,一帆风顺,顺理成章,章月句星,泰然自若。

15、寿比南山,南山献颂,天赐纯假,晋爵延龄。

16、四海增辉,鹏程万里,万事胜意,合家幸福,人强马壮。

17、百尺竿头,恭喜发财,年年有余。

18、五星高照,六畜兴旺,星罗棋布,步步高升,升官发财。

19、星罗棋布,步步高升,升官发财,财源广进,近水楼台。

20、鹤寿添寿,奉觞上寿,新年快乐,龙马精神,万事如意。

21、新年快乐,龙马精神,万事如意,百尺竿头,恭喜发财。

22、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

23、海屋添寿,松林岁月,庆衍箕畴,篷岛春风,寿城宏开。

24、家中全福天上双星,六畜兴旺,一家瑞气,二气雍和。

25、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天上双星,十全十美。

26、天上双星,双星并辉,松柏同春,华堂偕老,桃开连理。

27、鸿案齐眉,极婺联辉,鹤算同添,寿域同登。

28、庆衍萱畴,泰然自若,九如之颂,松柏长青,福如东海。

29、章月句星,一家瑞气,二气雍和,三星拱户,四季平安。

30、一家瑞气,二气雍和,三星拱户,四季平安,五星高照。

中文传统书信常用用语

中文传统书信常用用语

书信常用用语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

平常通信,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与台、港、海外侨胞通信来往,注重通信用语更显得重要。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

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

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

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

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

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

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

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却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无一雷同。

按不同用意,分述下列各类:思慕用语:多日未晤,系念殊殷。

久仰大名,时深景慕。

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

上述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

书信署名谦敬词

书信署名谦敬词

称呼,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师长:函文、坛席、讲席、尊鉴、道席、撰席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同学:砚右、文几、台鉴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祝愿语——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顺祝署名——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正文后的问候祝颂语——正文后的问候祝颂语虽然只几个字,但表示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祝愿、钦敬,也有不可忽视的礼仪作用。

祝颂语有格式上的要求,一般分两行书写,上一行前空两格,下一行顶格。

祝颂语可以套用约定俗成的句式,如“此致”“敬礼”“祝您健康”之类,也可以另辟蹊径,即景生情,以更能表示出对收信人的良好祝愿。

如对尊长,可写“敬请大安”“恭请平安”;给平辈的信,则用“顺颂时祺”,春天可写“敬颂春安”,逢年可写“即请平安”“此请平安”,平时用“敬颂时绥”之类;按对方职业可选用不同的祝颂语,对学界可选用“敬请学安”“撰安”“编安”“文祺”“教安”“会安”;对政界可选用“恭请钧安”“勋安”;对商界可选用“敬请筹安”“筹绥”“商安”“财祺”等。

笺文的最后,要署上写信人的名字和写信日期,为表示礼貌,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弟子”“受业”;给用人单位领导写信,可写“求职者”或“您未来的部下”。

名字之下,还要选用适当的礼貌敬词,如对尊长,在署名后应加“叩上”“敬亲”“叩禀”“拜上”“敬启”“肃上”等;对平辈在署名后加“敬白”“谨启”“敬上”“拜启”等。

依时令不同,对任何人都可以用:敬请春安、即颂春祺、并颂春禧、顺侯夏祺、此颂暑安、即侯夏安、即清秋安、顺颂秋祺、并请秋安、敬颂冬绥、此请炉安、即请冬安。

关于祝颂的方式也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给晚辈用“顺问”即可。

关于书信内容的词语

关于书信内容的词语

关于书信内容的词语
以下是一些关于书信内容的词语:
1.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

3.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 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5. 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

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

再下一行写日期。

以上是一些关于书信内容的词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书信常用词语.doc

书信常用词语.doc

正题名 :书信常用词语1.书信名称(1)一般书信:信、信函、信件、信札、信简、信帖、信牍、笔札、笺、鸿雁、鸿鳞、书札、书尺、书启、书问、书函、书柬、书简、书信、书帛、书帕、书牍、书翰、尺书、尺牍、尺简、尺翰、尺素、雁帛、雁书、雁封、雁信、雁音、雁札、函、函件、函札、函言、函牍、帖、鱼书、鱼函、鱼笺、鱼雁、简、简书、简札、简帖、简牍、牍等。

(2)称父母之书信:示、谕、示谕、严谕、慈谕、慈训等。

(3)称尊长之书信:示、谕、赐谕、钧谕、钧示、懿训(女性尊长之书信)等。

(4 )敬称平辈之书信:示、谕、来示、手教、雅教、大札、玉札、华札、宝札、瑶札、手谕、兰讯、兰章、玉音、华缄、惠缄、华笺、琅函、瑶函、惠书、瑶翰、华翰、惠翰、珠函、大函、大柬、云笺等。

(5)敬称平辈女性之书信:芳函、芳札、芳笺、芳讯、芳缄、芳音、淑音等。

(6)称人之回信:复信、复函、复音、回复、函复、复玉、回玉、玉复、归鸿、从示、还云、回音、嗣音、还翰等。

(7)谦称己信:禀、寸禀、寸函、寸札、寸简、寸缄、笺候、笺敬、芜函、芜简、荒函、荒札、拙报等。

2.称谓语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

(1 )用于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尊前、安鉴、安禀、福鉴、慈鉴。

(2 )用于亲友长辈:尊前、尊右、尊鉴、慈鉴、赐鉴、座下、侍右、待下、垂青、垂照。

(3 )用于兄弟、姐妹:手足、如晤、如见。

(4)用于亲友平辈:阁下、足下、台下、台右、台鉴、惠鉴、伟鉴、大鉴、执事、座右、钩右、惠览、英览、亮察。

(5)用于年幼平辈或晚辈:青览、清览、英览、青盼、如握、如晤、如见、如面、雅鉴、亲览。

(6)用于老师:函丈、帐下、左右、吾师、座前、座右、讲座、道席、尊席。

(7)用于同学或文人:砚右、砚席、文几、道鉴、道席、文席、台席、座右、英鉴、伟鉴、著席。

(8)用于长辈妇女:懿鉴、懿座、妆前。

(9)有于平、幼辈妇女:妆阁、妆次、绣次、妆鉴、妆览、芳鉴、淑鉴。

(10 )用于文官:勋鉴、钓鉴、钧座。

写信可以用的优美词语

写信可以用的优美词语

写信可以用的优美词语
以下是10 个写信时可以使用的优美词语及其意思赏析:
1. 思绪万千:形容内心想法丰富,情绪纷繁复杂。

2. 纸短情长:指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谊深长。

3. 见字如面:见到字就如同见到本人一样,多用于书信往来之间的问候。

4. 鱼雁传书:指传递书信,多用于书信往来的别称。

5. 遥以心照:意指虽相距遥远,但彼此心灵相通,不必言语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意。

6. 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7. 意味深长:指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8.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9. 牵肠挂肚: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

10. 魂牵梦绕:形容万分思念,在梦中都无法忘却。

关于写信的成语与诗句

关于写信的成语与诗句

关于写信的成语与诗句1. 关于写信的成语【鸿雁传书】:鸿雁:大雁.用其指书信往来.【黄耳寄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蒋干盗书】: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冒昧陈辞,有辱清听】:清听:是对听话者的敬词.书信中常用的谦辞,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请收信人谅解、采纳.【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平安家书】: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青鸟使者】:指传递书信的使者.【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雁去鱼来】: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雁素鱼笺】:指书信.【雁足传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雁足留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2. 与书信有关的诗句古代书信的“美称”河北张木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

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

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

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

书信常用词语

书信常用词语

正题名: 书信常用词语1.书信名称(1)一般书信:信、信函、信件、信札、信简、信帖、信牍、笔札、笺、鸿雁、鸿鳞、书札、书尺、书启、书问、书函、书柬、书简、书信、书帛、书帕、书牍、书翰、尺书、尺牍、尺简、尺翰、尺素、雁帛、雁书、雁封、雁信、雁音、雁札、函、函件、函札、函言、函牍、帖、鱼书、鱼函、鱼笺、鱼雁、简、简书、简札、简帖、简牍、牍等。

(2)称父母之书信:示、谕、示谕、严谕、慈谕、慈训等。

(3)称尊长之书信:示、谕、赐谕、钧谕、钧示、懿训(女性尊长之书信)等。

(4)敬称平辈之书信:示、谕、来示、手教、雅教、大札、玉札、华札、宝札、瑶札、手谕、兰讯、兰章、玉音、华缄、惠缄、华笺、琅函、瑶函、惠书、瑶翰、华翰、惠翰、珠函、大函、大柬、云笺等。

(5)敬称平辈女性之书信:芳函、芳札、芳笺、芳讯、芳缄、芳音、淑音等。

(6)称人之回信:复信、复函、复音、回复、函复、复玉、回玉、玉复、归鸿、从示、还云、回音、嗣音、还翰等。

(7)谦称己信:禀、寸禀、寸函、寸札、寸简、寸缄、笺候、笺敬、芜函、芜简、荒函、荒札、拙报等。

2.称谓语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

(1)用于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尊前、安鉴、安禀、福鉴、慈鉴。

(2)用于亲友长辈:尊前、尊右、尊鉴、慈鉴、赐鉴、座下、侍右、待下、垂青、垂照。

(3)用于兄弟、姐妹:手足、如晤、如见。

(4)用于亲友平辈:阁下、足下、台下、台右、台鉴、惠鉴、伟鉴、大鉴、执事、座右、钩右、惠览、英览、亮察。

(5)用于年幼平辈或晚辈:青览、清览、英览、青盼、如握、如晤、如见、如面、雅鉴、亲览。

(6)用于老师:函丈、帐下、左右、吾师、座前、座右、讲座、道席、尊席。

(7)用于同学或文人:砚右、砚席、文几、道鉴、道席、文席、台席、座右、英鉴、伟鉴、著席。

(8)用于长辈妇女:懿鉴、懿座、妆前。

(9)有于平、幼辈妇女:妆阁、妆次、绣次、妆鉴、妆览、芳鉴、淑鉴。

(10)用于文官:勋鉴、钓鉴、钧座。

关于书信的四字成语

关于书信的四字成语

关于书信的四字成语雁足传书、寄雁传书、蒋干盗书、黄耳寄书、鱼封雁帖一、雁足传书白话释义:“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

朝代:东汉作者:班固出处:《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翻译: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

二、寄雁传书白话释义:指传递书信。

朝代:宋作者:黄庭坚出处:《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翻译: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三、蒋干盗书白话释义: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朝代:明作者:罗贯中出处:《三国演义》: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

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

四、黄耳寄书白话释义:指传递家信朝代:晋作者:唐房玄龄出处:《晋书·陆机传》至黄耳寄书翻译: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五、鱼封雁帖白话释义:指书信。

朝代:古代作者:苏州人士出处:《吴骚·步步娇·闺怨》:“湘江竭,燕山截,断鱼封雁帖。

”翻译:湘江水枯竭,燕山断了,用鱼尾封住雁脚上的书信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

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

指行贿请托。

出处:《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

” 断羽绝鳞断绝书信。

羽鳞,犹鱼雁。

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套书》:“因科举离乡半春,从别后断羽绝鳞。

今日天教遇你们,趁良使附归音信。

” 堆案盈几堆:堆积。

案:案头。

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

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

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

” 蜂媒蝶使花间飞舞的蜂蝶。

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关于写信的好词好句

关于写信的好词好句

关于写信的好词好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写信的好词好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好词
- 鸿雁传书:借指书信往来。

- 尺素:指书信。

- 锦书:泛指华美的文书。

- 鸾笺:指书信。

- 鲤鱼:指书信。

- 鱼雁:指书信。

- 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

2. 好句
- 书信是一种温柔的艺术,它可以在字里行间传递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切的思念。

- 写信就像是在与对方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每一个字都是情感的倾诉,每一句话都是心灵的交流。

- 信件是时光的见证者,它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承载了岁月的痕迹。

- 当我们打开一封信件,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时光的宝盒,里面蕴藏着无尽的回忆和情感。

- 写信是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它让我们能够用心去表达自己,将内心最深处的感受倾诉给对方。

- 每一封信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承载着写信人的思想、情感和个性。

- 好的信件就像一杯香浓的咖啡,温暖而醇厚,让人陶醉其中。

- 信件是一种珍贵的礼物,它不需要华丽的包装,却能传递出最真挚的情感。

- 写信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知,用文字去描绘,才能传达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写信成为了一种稀缺的美好,它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谛。

以上只是一些关于写信的好词好句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写信情境和对象,创造出更个性化、更贴切的词句来表达你的情感和思
想。

古文书信常用词语

古文书信常用词语

书信常用词语(上)(一)启始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睽违日久,拳念殷殊。

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亻宁望白云之信。

(三)饮佩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久慕英才,拜谒如渴。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恩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泰山北斗,谁不思慕。

蒙惠书并赐佳作,浩如河汉,理至还必须真,拜服之至。

嗣后如有所见,或有新作,望莫遗愚友之驽,尚请随时见示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中外之文,下风引领,敢下拜嘉。

(四)问病闻君欠安,甚为悬念。

顷闻您卧榻数日,心甚系念。

闻君甚念,无奈事务缠身,未能前来请安,恳请慎疾自爱。

知尊恙复发,恳祈暂停公务,苓参进,调养莫误,甚念甚念。

尊恙已大愈否?贵体新全,望珍摄自重,衣餐增适,动定咸宜。

诸唯珍重,皮之不存,毛岂附焉,来日方长,亟望珍重。

尊恙愈否,念念?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重病新愈,望调养有序,节劳为盼。

闻君抱恙,不胜悬念,特函问候,祝早日康复。

(五)时令问候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尚自珍为盼。

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

秋风萧萧,至祈摄卫。

日来寒威愈烈火,伏维福躬无恙。

寒风苦雨,恳请厚自珍爱。

书信礼貌文雅用语大全

书信礼貌文雅用语大全

书信是人们进行正式沟通和表达意见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书信的写作需要使用礼貌、文雅的用语,以确保传递信息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以下是一些书信中常用的礼貌文雅用语,涵盖了书信的开头、主体、结尾等不同部分。

### 开头部分:1. 尊敬的先生/女士:2. 敬爱的先生/女士:3. 亲爱的朋友们:4.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5. 非常荣幸能写信给您:### 引言部分:6. 首先,我要感谢您:7. 在写这封信之前,我深思熟虑了很久:8. 我希望这封信能够找到您安康:9. 通过这封信,我想与您分享一些重要的信息:10. 希望您一切安好:### 表达意愿部分:11. 我写信是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12. 请接受我最真挚的谢意:13. 我想请您考虑一下以下建议:14. 在此,我想向您咨询一些问题:15. 请允许我与您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请求和建议部分:16. 我想请教您一些关于...的问题:17. 我诚恳地请求您的帮助:18. 我建议我们共同努力以解决这个问题:19.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您能提供一些建议:20. 您的意见对我非常重要:### 表达歉意部分:21. 对于给您带来的不便,我深感抱歉:22. 我真诚地向您道歉:23. 如果我有什么冒犯之处,请您谅解:24. 我希望您能原谅我的疏忽:25. 我非常抱歉我未能按时完成:### 表达感激部分:26. 我对您的关心和支持深感感激:27. 感谢您的耐心和理解:28. 非常感谢您为此所做的一切:29. 我对您的慷慨深表感激:30. 感激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结尾部分:31. 我期待着尽快收到您的回信:32. 请随时与我联系,我会等候您的答复:33. 期待着与您进一步的合作:34. 祝愿您一切顺利:35. 最后,请接受我最真挚的问候:### 结束语:36. 此致敬礼:37. 衷心祝福:38. 祝您好运:39. 祝愿一切安好:40. 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在写书信时,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用语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书信格式

传统书信格式

传统书信格式在传统的书信写作中,各个元素都有其特定的格式和意义。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书信格式元素:称谓提称语称谓提称语是对收信人的尊称,通常根据与收信人的关系和场合来选择。

例如,对于长辈或上级,可以使用“尊翁”、“尊驾”等;对于平辈或朋友,可以使用“足下”、“吾友”等。

提称语的用法可以因人、因时而异。

启辞启辞是书信的开头部分,通常用于表达写信的缘由和目的。

例如,可以用“敬悉”、“顷诵”等词语来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对来信的感谢。

时令语时令语是用来表达季节或时间的词语。

在书信中,时令语可以用来表达写信时的季节或时间,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收信人的问候和关心。

例如,“寒风渐劲,贵体安康”表示对收信人冬至时的问候。

叙别语/祝愿语/思慕语叙别语是用于表达与收信人分别时的情感和思念的词语。

祝愿语是用于表达对收信人健康、幸福、事业等方面的祝福的词语。

思慕语是用于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关心的词语。

例如,“别后久违,殊深驰念”、“近来情谊拳拳,厚望日殷”等。

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体部分,通常用于详细表达写信人的想法、意见或情感。

在正文中,应该注意表达清晰、简洁、准确,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晦涩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同时,应该注重礼貌和尊重,避免使用冒犯或攻击性的言辞。

结语结语是书信的结尾部分,通常用于再次强调写信人的想法或情感,并对收信人表示感谢或祝福。

在结语中,可以使用一些固定的结束语,如“顺颂时祺”、“敬祝春祺”等。

此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编写结语。

珍重/请安/祝辞珍重、请安、祝辞等词语是用于表达对收信人的关心和祝福的常用语。

例如,“顺颂春安”、“顺祝商祺”等。

这些词语通常放在书信的结尾部分,再次强调写信人的祝福或关心。

署名敬辞署名敬辞是书信的最后部分,通常用于落款和表达对收信人的敬意。

例如,“敬上”、“谨启”、“顶礼”等。

这些词语的使用可以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和场合来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题名: 书信常用词语1.书信名称(1)一般书信:信、信函、信件、信札、信简、信帖、信牍、笔札、笺、鸿雁、鸿鳞、书札、书尺、书启、书问、书函、书柬、书简、书信、书帛、书帕、书牍、书翰、尺书、尺牍、尺简、尺翰、尺素、雁帛、雁书、雁封、雁信、雁音、雁札、函、函件、函札、函言、函牍、帖、鱼书、鱼函、鱼笺、鱼雁、简、简书、简札、简帖、简牍、牍等。

(2)称父母之书信:示、谕、示谕、严谕、慈谕、慈训等。

(3)称尊长之书信:示、谕、赐谕、钧谕、钧示、懿训(女性尊长之书信)等。

(4)敬称平辈之书信:示、谕、来示、手教、雅教、大札、玉札、华札、宝札、瑶札、手谕、兰讯、兰章、玉音、华缄、惠缄、华笺、琅函、瑶函、惠书、瑶翰、华翰、惠翰、珠函、大函、大柬、云笺等。

(5)敬称平辈女性之书信:芳函、芳札、芳笺、芳讯、芳缄、芳音、淑音等。

(6)称人之回信:复信、复函、复音、回复、函复、复玉、回玉、玉复、归鸿、从示、还云、回音、嗣音、还翰等。

(7)谦称己信:禀、寸禀、寸函、寸札、寸简、寸缄、笺候、笺敬、芜函、芜简、荒函、荒札、拙报等。

2.称谓语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

(1)用于祖父母、父母:膝下、膝前、尊前、安鉴、安禀、福鉴、慈鉴。

(2)用于亲友长辈:尊前、尊右、尊鉴、慈鉴、赐鉴、座下、侍右、待下、垂青、垂照。

(3)用于兄弟、姐妹:手足、如晤、如见。

(4)用于亲友平辈:阁下、足下、台下、台右、台鉴、惠鉴、伟鉴、大鉴、执事、座右、钩右、惠览、英览、亮察。

(5)用于年幼平辈或晚辈:青览、清览、英览、青盼、如握、如晤、如见、如面、雅鉴、亲览。

(6)用于老师:函丈、帐下、左右、吾师、座前、座右、讲座、道席、尊席。

(7)用于同学或文人:砚右、砚席、文几、道鉴、道席、文席、台席、座右、英鉴、伟鉴、著席。

(8)用于长辈妇女:懿鉴、懿座、妆前。

(9)有于平、幼辈妇女:妆阁、妆次、绣次、妆鉴、妆览、芳鉴、淑鉴。

(10)用于文官:勋鉴、钓鉴、钧座。

(11)用于武官:麾下、麾鉴。

(12)用于政界:台座、钧座、钧鉴、勋鉴。

(13)用于道家:道鉴、仙览、清鉴、坛次。

(14)有于释家:方丈、法鉴、莲座。

(15)用于新婚者:吉席、吉鉴、嘉览。

(16)用于居丧者:礼席、礼鉴、苫次、素履、孝履。

3.接信用语(1)对尊长:叩读谕言、捧诵钧函、顷奉严谕、昨接手谕、前奉训谕、顷奉赐函、辱承赐言、昨接慈谕、前奉赐谕。

企慕方段,辱颁翰示。

思慕方深,忽奉赐谕。

岩瞻正切,忽奉钧函。

方深仰慕,翰谕忽颁。

仰慕正段,蒙颁云翰,回环捧诵,眷注殷殷。

瞻依正切,手谕忽颁,捧诵再三,如亲馨颏。

(2)对平辈:展诵琅函、展读来示、展读云笺、多蒙寄声、接诵台函、披阅手书、前接来书、忽奉瑶章、顷辱手教、辱承华翰、昨颁兰教、昨奉兰言。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前承教益,快慰调饥。

顷披华翰,备聆种种。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正殷渴想,忽奉朵云。

敬读惠书,备悉壹是。

谕书敬读,不胜欢慰。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读奉大示,向往尤深。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谨蒙海语,用祛尘惑。

喜接诲教,真解曚矣。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来示敬悉,如见故人。

忽奉手教,甚欣甚慰。

承赐瑶函,不胜感祷。

怀思方切,忽接瑶函。

景仰正深,忽奉妥翰。

方深怀想,华翰遥颁。

企盼方殷,忽来大札。

接诵惠教,备承拳注,戚纫莫名。

昨得手书,备承教益,欣慰无量!前接芳函,知家中平安,至为欣慰!顷读惠书,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4.致信用语(1)对尊长:造次奉简,干冒尊严。

不揣猥琐,冒渎威严。

不惮烦言,有干严听。

冒渎尊严,尘渎钧听。

敢冒崇威,上渎严聪。

(2)对平辈:敢将鄙意,上达清听。

冒昧妄干,尘秽清照。

庄修尺素,干渎清神。

敬奉寸函,略输哀衷。

特肃芜函,妄触仁神。

前肃芜缄,谅达典签5.思念语(1)对直系尊亲:叩别尊颜,蟾圆数度。

自违慈训,弹指经秋。

不亲慈闱,倏尔半载。

自违膝下,忽届中秋。

翘首杖履,时切依依。

(2)对一般尊长:远睽慈范,孺念时深。

仰睹慈晖,不胜怅慕。

跂瞻杖履,葵藿倾忱。

仰慕高风,神情渴注。

志切倾葵,情驰御李。

倾心仰斗,何日忘之。

仰瞻山斗,思慕良殷。

久钦硕望,时切瞻依。

每怀慈德,辄用神驰。

企慕慈仁,无时或释。

(3)对师长:遥望门墙,辄深思慕。

仰瞻斗极,倍切依驰。

翘望星岳,殊切依依。

立雪之情,未尝少置。

(4)对平辈:弥殷葭溯、弥切溯洄、时深蚁慕、时萦梦寐、时切驰依、寸心萦结、倾心向日、辄深神溯、心企卿云。

停云在望,无日忘怀。

晦明风雨,愁肠日转。

神驰左右,梦毂为劳。

望风怀想,能不依依?言及故人,神形飞越。

每怀靡及,翘企空劳。

眷怀伊人,可胜寤寐。

把臂未几,寸心如结。

忆自握别,数载于兹。

不晤丰仪,于兹三月。

不晤数日,若别多年。

不沾时雨,倏忽经年。

不沐春风,几易寒暑。

不亲教诲,倏忽半载。

久慕芳名,未亲芝宇。

景宗已久,趋谒无阶。

久仰风声,未亲月抱。

瞻韩徒切,识面无从。

(5)春日思念:仰对春光,怀深云树。

暮云春树,企念为劳。

春深南国,人伫东风。

对此杨柳依依之候,正切瞻驰奔恋之思。

对此花香鸟语之时,倍深怀想瞻驰之意。

(6)夏日思念:薰风披处,时念故人。

静待荷蕖,翘瞻倍切。

对此炎曦方盛之辰,顿起风雨鸡鸣之想。

薰风拂拂,长日无聊,能不神驰左右耶?(7)秋日思念:蒹葭秋水,倍切溯洄。

月白风清,辄深向往。

对此银河泻影之时,顿深异地同岑之想。

怅望蒹葭,伊人不见,能无梦寐系之乎?(8)冬日思念:寒灯夜雨,着念弥殷。

雪梅霜树,企慕殊深。

对此瘦影当窗之候,倍切怀人月下之思。

寒梅将放,独自围炉,不免黯然神往也。

6.问候语(1)对亲长;恭维福躬安吉,德履绥和。

恭维才名兼重,齿德兼尊。

恭维德辉驈著,禔福骈臻。

恭维杖履优游,林泉颐养。

恭维福祉骄蕃,起居康健。

恭维天介寿龄,人推耆德。

恭维慈躬康泰,福履安绥。

恭维崇祉绥和,清祺畅适。

恭维顺时纳祉,福体增绥。

恭维德隆梓里,算衍椿龄。

敬谂福与日增,德随年邵。

(2)对平辈:辰维眠食千祥,起居万福。

辰维履祺集吉,潭祉迎祥。

比维侍祺纳燕,道履延鸿。

比维丰神岳峙,气度渊澄。

比维德润挂璋,才含锦绣。

比维佳祉绥和,潭祺畅茂。

近维眠餐叶吉,动定咸宜。

(3)对妇女:恭维祥凝彤管,福迓璇闺。

恭维朱楼日丽,绣阁春融。

敬维月魄精光,冰心慧质。

敬维镜阁延禧,璇闺叶吉。

敬维坤贞叶吉,豫顺凝庥。

辰维兰院凝禧,琼闺辑床。

(4)对老师:恭维道履清高,讲坛隆盛。

敬维春风霭吉,化雨温良。

(5)对学界:敬维文棋懋集,佳趣频增。

辰维著述丰宏,履躬清胜。

比维文坛纳福,著业延禧。

藉谂撰祉延鸿,文祺纳燕。

(6)对军界:敬维绩显虎符,功高麟阁。

敬谂戎旌著绩,幕府扬威。

(7)商界:恭维骏业公通,百务如意。

比维生意兴隆,定符所颂。

辰维骏业日新,鸿禧云集。

藉知筹祺协吉,履祉迎祥。

藉悉利路亨通,财源茂盛。

(8)对医界:恭维誉满杏林,为祝为领。

比维芳流橘井,定符所颂。

敬维术妙轩岐,望隆卢扁。

7.告慰语一切平安,勿劳挂念。

平善如常,借告锦注。

诸凡顺遂,堪造注存。

壹是粗平,堪慰廑系。

托庇粗安,堪纾爱注。

贱躯敉适,堪告廑垂。

知关绮注,差告敉平。

贱躯粗适,勿劳绮注。

贱体平安,可舒锦注。

公私顺手,知注奉闻。

孱体粗安,聊堪报慰。

8.启事语在信中要提起一事,表示开始陈述的套语,叫做启事用语。

由于信件的性质及致书的对象不同,所用启事语亦各不相同。

对祖父母及父母:敬禀者、谨禀者、叩禀者。

对长辈及上级:敬启者、谨启者、敬肃者,谨肃者(复信用:敬复者、谨复者、肃复者。

)对平辈:启者、敬启者、兹启者、兹者、兹陈者、径启者(复信用:兹复者、敬复者、径复者)用于请求之信:兹恳者、敬恳者、兹托者、敬托者。

用于祝贺:敬肃者、谨肃者、谨肃者、兹肃者。

用于讣信:哀启者、泣启者、兹泣告者。

用于补述:再启者、再陈者、又启者、又陈者、再、又。

9.结尾用语(1)对尊长:专此敬禀、专函奉渎、敬以禀闻、泐函琐渎、专肃禀呈、肃牍敬禀、肃柬布禀、专此禀呈、肃柬布陈、用修寸禀、敬肃禀函、肃修片楮、专此布陈、肃此叩禀、肃此禀问、专此禀达、专此芜禀、肃此驰布。

肃此禀达,未尽所怀。

临禀惶惧,不尽缕缕。

谨此奉讯,不尽万一。

缕呈衷曲,莫尽依依。

特肃芜函,谨抒诚悃。

肃书将意,无任佩钦。

谨具芜笺,藉申葵悃。

(2)对平辈:此布、专讯、专肃、专泐、谨陈片语、专此布臆、用泐鱼函、专泐寸简、用表微私、用申鄙念、聊寄寸柬、特此奉闻、手此布陈、专此布达、修此布启、敢竭泐忱、聊申微悃、专此奉渎、率此布怀、敢布腹心、特修片柬、用陈鄙悃。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忙中作书,聊布往怀。

此上砚台,伏维藏览。

怀里裁笺,不尽所言。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3)对晚辈:此示、至嘱、此嘱、此谕、特嘱、特此训谕、特此示知、切切此嘱、切记切记、泐此顺问、专此致意、特此叮嘱。

(4)用于复信:此复、待复、谨复、专复、专此奉复、专此敬复、专此泐复、专泐奉复、泐此奉答、手此奉复、造次书答、造次肃答、专此复候、顺此奉答、此复顺问、匆此先复、临风布复。

(5)用于鉴照(祈使对方审察、决定之意):伏维崇鉴、统祈垂鉴、维祈慈鉴、肃呈钧察、维希朗照、俯赐鉴核、即维澄照、维乞惠照、统希亮察、诸维爱鉴、诸祈心照、诸希蔼照、诸希亮察、即祈菱照、诸维芳照、伏维朗照。

统维丙照,曷胜寅瞻。

一经青照,荣荷良深。

诸维清照,曷胜荣幸。

得登电览,何既荣光。

(6)用于答谢:专此布谢、肃鸣谢悃、用表谢忱、削牍言谢、肃志谢忱、容再面谢、聊鸣感佩、肃此敬谢、谨泐致谢、借鸣谢悃、肃书驰谢、借申感激、用展谢忱、敬缄勒谢、特鸣谢悃。

(7)用于祝贺:肃表贺忱、敬泐贺缄、泐柬布贺、特此函贺、用申贺意、敬陈贺悃。

(8)用于唁慰:恭陈唁意、借慰孝恩、泐函驰慰、敬泐唁言、借申哀悃、专此奉慰。

10.望信用语(1)对尊长:专候尊示、优乞赐示、伏维钧示、敬候回谕、即候赐复、并乞垂示。

乞赐训示,俾有遵循。

幸赐训诲,感德无既。

如蒙鸿训,幸何如之。

倘有便人,乞赐示谕。

恳乘便邮,盼复钧谕。

(2)以平辈:敬候回音、鹄侯德育、鹄候回玉、即希玉复、并冀复音、即祈惠复、惠我好音、即盼还章、伫候还云、惟祈见复、敬候报章、便鸿回翔、早赐玉音、虔聆佳音、请赐箴铭、勿吝金玉、不吝指教、不吝珠玉。

冀当风便,复示好音。

乞求便鲤,复赐朵云。

倘趁便鸿,笺裁迅复。

幸逢便羽,德音回赐。

伫候回示,幸勿鄙夷。

鸿鳞有便,幸赐教言。

如何之处,敬候卓裁。

倘蒙见教,没齿无忘。

如蒙不弃,乞赐箴言。

风雨同舟,愿闻明教。

引企金玉,惠我实多。

恳求兰音,指示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