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作文课堂,轻松书写作文
激活课堂小练笔挖掘学生写作潜能

学生要在充分的读、悟的基础上 进 行 练 笔. 对 课 文 的 学 习只有深入到学生 内 心,引 起 学 生 的 共 鸣,联 系 学 生 已 有 的 情 感 体 验 ,激 发 学 生 的 感 情 波 澜 ,学 生 才 能 落 笔 一 吐 为 快 .
激活课堂小练笔 挖掘学生写作潜能
邱大佑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是为不教,读是为了写.写文章是检验孩子学习成果 的 一 个 重 要 标 准. 作 文 教 学 从 三 年 级 的 起 步 到 五 、六 年 级 ,作 文 要 求 在 逐 步 提 高 ,学 生 写 作 面 临 很 多 问 题 ,而 破 解 这 一 难 题 的 有 效 方 法 就 是 充 分 利 用 课 堂 小 练 笔 .
周刊
������������������������������������������������������������������������������������������������������������������������������������������������������������������������������������������������������������������������������������������������������������������������������������������������������������������
充,也是非常不错 的 小 练 笔 资 源. 如 学 习 «鸟 的 天 堂 »一 课, 让学生详细地写一写巴金和他的朋友划船去鸟的天堂的过 程这个部分.«风筝 »的 结 尾:我 们 向 那 房 子 跑 去,继 续 寻 找 我们的“幸福鸟”������������文章以省略号结 束 了,留 给 孩 子 们 无 穷 无尽的想象空间,也给孩子们练笔提 供 了 很 好 的 机 会. 他 们 对故事后来的发展 都 饶 有 兴 趣,抓 住 这 份 兴 趣,抓 住 这 份 空 白点,请孩子们续写故 事 结 局,像 这 样 的 还 有 课 文 «穷 人 »等 的结尾.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 容 又 与 课 文 紧 密 相 连.进行这样的小 练 笔,不 仅 对 学 生 全 面、完 整 地 把 握 课 文 内容有推动作用,披 文 入 情 更 有 重 要 意 义,对 学 生 书 写 水 平 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激活课堂练笔,夯实写作基础

激活课堂练笔,夯实写作基础作者:吴婷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第05期一、结合重点词语想象练笔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有着丰富的内涵,理解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人物的情感。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有一个片断:教师说:“课文中还有一个词没讲,就是‘饱经风霜’。
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请你们用几句话写出来。
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教师巡视后,请几位学生朗读他们写的句子,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那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
脸黑瘦黑瘦的,额头上布满了一道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一眼看上去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这一设计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程度,而且还有效地进行了课堂练笔,可谓一举两得。
二、结合课文重点句想象练笔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有些课文内容只能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
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化简为详练笔,扩展课文内容的空间,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在教学四年级的《卡罗纳》时,笔者启发学生思考:“面对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我不知说什么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卡罗纳什么也没说,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此时此刻,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卡罗纳的动作又表达了什么意思呢?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或卡罗纳,你会想说什么呢?”笔者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以‘我’的身份,另一组以卡罗纳的身份分别写几句心里话,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了人物的心情。
三、结合插图想象练笔很多课本都配有插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它们成为一条读写训练的纽带。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学生通过朗读、学习和感悟总理生活的简朴、工作的劳苦,对周总理产生了强烈的爱戴之情。
用心激活作文教学论文

用心激活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总觉得作文难教,不知怎样指导学生写作。
而很多学生也总觉得作文难写,不知写什么,怎样写。
作文教学中出现了“教师不爱教作文”,“学生不爱写作文”,“作文难批改”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的问题。
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用心激活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注重指导审题,激活作文教学“审题”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关。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写出好作文,可在考场上却写出不尽人意的文章,很大因素是审题不准确,出现偏题、离题的错误。
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作文水平。
1.1 教给方法,培养审题能力。
在动笔之前,我要求学生认真看提供的作文题目,弄清作文题目规定的写作目的,写作范围,审清题眼,明确写作重点,注意人称及其它附加的要求等,然后再列下提纲,根据提纲再习作。
例如作文训练:“写一件你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要把事情发展顺序写清楚,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些。
”我先让学生认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然后指名交流:写作目的:有意义,如表现乐于助人的精神,明白一个道理等;写作范围:一件事,而且是自己经历过的;注意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按发展顺序写清楚,要求以第一人称来写等。
经过指导,学生写出了“值日”“学游泳”等好内容的习作。
1.2 比较题目,提高审题能力。
平时,我有意识地出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异同的地方,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我的老师》和《我和我的老师》,通过比较,学生会指出:《我的老师》重点是写老师一个人,以写人为主;而《我和我的老师》则是写“我”和老师两个人,以写事为主。
在如《一件事》和《一件愉快的事》,两篇都是记事的文章,但《一件事》的选材范围宽,可写愉快、烦恼、后悔等事,而《一件愉快的事》却只能写愉快的事,选材范围较窄。
1.3 由扶到放,学会独立审题。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在老师的指导审题下,学生写出的作文就像同一个磨子碾出的,大同小异,没有新鲜感。
课堂作文教学的激活

课堂作文教学的激活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而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的重要生活空间。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如果把写作当成是任务,永远也不会写出象样的东西。
写作不应该是一种任务,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冲动。
所以,教师必须从兴趣、内容、积累及空间几个方面去激活课堂作文的教学。
只要教者持之以恒的善导,善诱,努力激活自己的作文课堂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标签:作文;兴趣;内容;积累;空间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而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的重要生活空间。
因此,作文课堂更应该成为一个和谐的生命力场所——关爱生命、联系生活、启发创造,促使儿童走出“怕作文、厌作文、抄作文”的怪圈,进入一个德、智、能发展融洽一致的世界。
如果把写作当成是任务,永远也不会写出象样的东西。
写作不应该是一种任务,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冲动。
而课堂作文就忽略了这点,或压根没想过这样的问题。
它只是给学生一个写作任务,就像是平时的作业。
这已成了课堂作文的“特色”。
不用说这样的课堂作文桎梏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
那么如何激活课堂作文的教學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从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课堂作文时,从兴趣入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夏天的一个下午,倾盆大雨结束后,天空搭起了彩桥。
随着“啊”的一声,正在上课的学生都往窗外望去。
被中断的课程无法继续,我因势利导,让他们观察那美景。
有的趴在窗台上看,有的边跳边喊,欢呼声震耳欲聋……后来,大部分学生主动交上习作,幼稚的文笔充满了灵性。
与之前经指导后写的看图作文《雨后》相比,更具生活气息,更能借景抒情。
可见,单纯的指导与亲身体验、兴趣引路有着明显的区别。
小学生年龄小,对他们而言,只有感兴趣的事情才会积极地、自觉地参与。
因而在课堂作文教学时,针对这一特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材,如:一次活动、捉迷藏、春游……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作文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激活作文之水,需注重引导激活作文之水,首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合理的引导,引导学生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激发对作文创作的兴趣。
可以通过观察和感悟家乡的风土人情,勾勒家乡的美丽风景;或者通过读书感悟,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让他们学会用心感受生活,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才能真正进入作文的世界,体味到作文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有动力去主动进行作文创作。
激活作文之水,其次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技法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写作技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技巧。
如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选取恰当的词语等。
通过技法指导,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作文的规范要求,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水平。
还可以通过范文导学,让学生学会模仿和借鉴好的作文样式,提高作文的质量。
只有通过技法指导,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写作的门道,有能力写出优秀的作文,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更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表达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
老师在评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渗透。
可以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和成就感,增强他们对作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还可以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不足,激发他们对写作的探索和进取心,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情感体验。
只有通过情感渗透,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作文的创作中,用心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会,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文字和语言种类越来越丰富多样。
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缺乏真正的阅读兴趣、写作能力不足等。
如何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激活作文之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只有通过多读书,学生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和词汇量,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校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经典名著等。
教师还可以采用讲解、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提高写作技能。
写作是将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
学校可以开设写作课程,教授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比如如何选择适当的词语、如何组织篇章结构等。
学校还可以组织写作比赛、写作讲座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它涉及到学生对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了解和体验。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实地考察、观摩文艺演出、参观展览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发现,积极收集写作素材,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与写作环境密切相关。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写作场所,以便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写作。
学校还可以建立写作交流平台,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写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启发、鼓励。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
学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
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作文之养。
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方面,激活作文之水至关重要。
作文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文化修养和情感体验。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其愿意静下心来,沉浸创作出优秀的作文,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要从教师入手,教师要做好作文教学的指导和辅导工作,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范文、示范写作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结构、要点和技巧,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取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效的批阅和评价,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进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语文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产生共鸣,激发写作的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优秀作文、文学作品等途径,引导学生体味作品中的情感,让学生从情感体验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和力量。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写作题材和形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情感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题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激活作文之水需要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对文学、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融合丰富的文化元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需要倡导学生写作的习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日记、作文、小说创作等任务,让学生在不断的写作中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技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文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进行言之有物的表达,可以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由于各种原因,现阶段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语言贫乏、思维不够严密等。
如何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文机会。
目前,有些学校作文只是作为语文考试的一部分,学生往往只是针对搭配好的题目进行机械式的排比写作,缺乏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多样化的作文实践,如写日记、写读后感、写周记等。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和阅读。
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丰富的阅读经验,才能有更多的素材可以借鉴。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包括文学作品、新闻资讯、科普读物等。
我们也应该教给学生如何读书,学习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理解文本、把握主题等技巧。
我们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
每个学生的写作风格和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级写作指导,制定不同的指标和要求。
我们也可以借助写作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从而共同提高。
我们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写作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构思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空间。
我们不能仅仅在课堂上让学生匆匆完成作文,而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时间思考、构思和修改。
也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反思,尤其是对于已完成的作文进行反思和修改,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提高写作品质。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
通过提供更多的作文机会、培养阅读习惯、个性化的写作指导以及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
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让他们在写作中展现出更多的个性和创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激发学生写作能力的开学作文范文

激发学生写作能力的开学作文范文随着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开学的钟声渐渐响起,这意味着新学年的开始和新的挑战。
在这个崭新的学期开始之际,作为一名教师,我思考着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回答,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范文。
第一,培养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写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和写作任务,给学生提供机会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开学作文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暑假见闻的文章,让他们展示自己独特的观察力和感受。
下面是一个范例:“蓝天白云,夏日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犹如金色的海浪。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学习,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暑假。
我放飞了五月的梦想,追逐着六月的欢笑,度过了七月的激情,写下了八月的回忆。
这个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云南旅行。
那里的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我看见了高山之颠的瑰丽奇观,感受着大自然的震撼力。
我游弋在神秘的古滇池,品味着湖水的清甜,感受着历史的厚重。
我和朋友一起来到了丽江的古镇,走进了那个没有时间的世界。
在那里,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幅古老的画卷之中。
除了旅行,我还利用暑假的时间参加了一些兴趣班。
我学会了绘画,画出了自己想象中的美丽世界。
我学会了弹吉他,弹奏出了心中的旋律。
我学会了烹饪,亲手做出了一道又一道美味的家常菜。
回顾这个暑假,我收获了很多。
我不仅见识了美丽的风景,还学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这个暑假,我快乐,我成长,我收获了无数的宝贵经历。
”通过这样的开头,学生可以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描写来激发写作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二,提供写作指导。
除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还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让他们能够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例如,在写作时,学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段落结构、运用比喻和引用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用生活激活作文教学课堂

用生活激活作文教学的课堂语文课标中对作文是这样要求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段表述为语文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还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堂是师生交流信息的唯一场所。
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走进了语文教师的视线,进入了作文教学的课堂,这种沟通课堂内外的整合性学习也走进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那么什么是整合呢?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就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
课程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
作文整合着眼于学科教学与作文能力训练的共同点,把作文和学科学习相联系起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创设了丰富的写作情景,而且教会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作文和学科教学的共同提高。
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范围是绝对的,而作文课堂却是相对的;其他学科的内容是无限的,作文课堂是有限的;其他学科学习的渠道是宽阔的,作文课堂是狭窄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形式是开放的,作文课堂是封闭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蕴含量是丰富的,作文课堂是贫乏的。
因此,作文和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必要并且有效的。
一、明确学科与作文整合的必要性,深入生活实际提起作文,小学生都感到无话可写,因此,以整合为嵌入口、突破口,促使学生懂得作文应该写什么,因为整合过程中发生的事情,都是小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手所做的,他们感受深刻,体会真切,感到有话要写,有事想说,易于克服怕字当头的畏难情绪,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去写,可以避免生搬硬套,胡编乱造等作文弊端,学生容易写出“合格+特色”的作文来,因此,学科与作文的整合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写作气氛,调节学生的写作心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激活作文教学,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激活作文教学,提升作文教学质量以我的妈妈为题写作文,一个小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妈妈,肚子胖胖,她的皮肤白白的,她的腿白白的,她的耳朵白白的。
我的妈妈很勤劳,会烧饭。
这篇作文总共38个字。
语文老师问他:怎么就写两行?老师,没话说。
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这个例子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小学生作文总感没话说,或说不到点子上,这是他们作文功底薄弱和写作能力低下的表象反映,它折射出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
下功夫拓展小学生作文的话源,增强其写作功能,牢固其作文功底,已成为语文老师激活作文教学,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必须做出正面应答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变作文教学的课内单一型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复合型。
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提高作文能力必须以强化语文综合素养为前提。
小学生作文,每周只有2节课,仅仅停留在或满足于课内40分钟的单一型教学上,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必须从课内不断向课外延伸,通过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进行复合型立体式教学,不断优化作文教学环境,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
捷普洛夫说: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
一个学生如果缺少一定的知识武装,没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
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引导他们课外多读书、读好书,从而把他们带进知识的海洋。
教师通过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活动,可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和读书的自觉性。
比如教师可通过一年一度的大型校园读书节,书香校园之我见演讲会,我的读书故事比赛,读书魅力书签展,读书小报设计展,读书汇报会,读书笔记心得交流会等活动,活跃读书氛围,推进课外阅读热不断向纵深发展。
开辟第二课堂,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生活历练,这是作文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又一举措。
坚持作文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关注现实。
其实,小学生的生活也是多彩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
然而,有的学生往往以无目的观察,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激活作文之水,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激发写作兴趣,激活作文之水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激活作文之水的第一步。
学生如果对写作没有兴趣,那么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无法让他们有所作为的。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写作的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讲解优秀作文、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的写作作品也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肯定,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冲动和创作欲望。
在激发写作兴趣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可以安排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技巧的训练等。
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才能更好地激活作文之水,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写作是需要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
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思考,对素材进行整理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只有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写作是一门严肃的学问,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
比如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规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应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
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写作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多措并举,激活作文教学

多措并举,激活作文教学作者:胡志倩来源:《作文周刊·教师版》2022年第06期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忽视作文指导,缺乏系统方法,应试思维严重等。
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作文就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难心理。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认为,教师要留心、用心、精心对待作文教学,用巧思和智慧激活写作教学,努力做到善积跬步,持之以恒。
一、以兴趣培养为先导,激发审美情趣1.教师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
中学生活动的范围大多是学校和家庭,这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感知范围,要想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必须使他们感知大量的事物。
因此,教师在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知力。
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人或事多留心、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有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
基于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除了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
无数事实证明,有了真实的生活实践后,写出的作文往往生动形象、文质兼美。
2.作文教学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
教师一句真诚的鼓勵,可能会点燃学生写作的火苗;教师一句诚恳的表扬,可能会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鼓励,善于鼓励,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茅盾上小学时,当时的先生(老师)对少年茅盾时常给予鼓励,如在《武侯治蜀王猛治秦论》一篇作文后,先生写下了“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确是史论正格”的评语;在作文《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后,先生的评语是:“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在作文《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中,先生称赞少年茅盾是:“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活作文课堂,轻松书写作文
写作文是许多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痛的事情。
老师不知如何才能把学生教懂;多数学生“谈虎色变”,畏惧作文,苦恼没有内容可写,不知道怎样将文字串成文章。
有人概括当今学生作文“三乏”,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
最后形成学生作文要么寥寥无几的几句话,要么成为听写作文。
对此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生学识贫乏,是否是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学生生活积累贫乏,是否是教师没有启发学生打开自己生活的宝库呢?思想情感贫乏,是否是教师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
如何让学生积累知识,储备丰富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思想情感,是当前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为此,笔者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巧设“导写”环节,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一堂作文课,能否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欲望,与语文教师设计的“导写”环节有直接的关系。
不导就写,对多数学生来说肯定是件苦差事。
因此,“导写”是作文教学的一重要环节,不可轻视。
所谓导写,就是启发引导学生熟悉生活,分析生活,表现生活。
“导”,就是要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
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作文难写的症结就在于不知写什么,所以必须借助教师的疏导,使之文思涌来。
文思喷涌的要害是开掘题材。
题材是文章的生命。
好题材如山珍海味能馋人。
题材于淡,似白菜萝卜即
使巧妇也难成佳肴。
因此,如何选材是导写的要害。
一般的说,好题材具有“新”和“奇”的特点。
“新”题材,“新”观点,往往能引人思考。
“奇”就是不平常,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故能诱人一睹为快。
在导写中,教师要不能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使学生悟出“新奇”的题材,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比较,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会相同。
在想象作文《20年后的……》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诉苦”:天天早上起床后总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早饭,洗衣服,时间不够用,要是家里安装了电子保姆,定时完成预定的工作,那该多好啊。
学生一听,笑了,也纷纷应和我。
此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碰到什么问题,想要些什么来帮你解决呢?教室里刹时热闹起来,有同学说要一支“电子纠错笔”,发现写错别字马上会发出警报提醒你;有同学说要一本“感应字典”,只要你把这个字的拼音或者字型写上去,字典马上会把这个字的相关信息显示出来……讨论还在进行,这时,我板书了作文题目《20年后的……》,说:“同学们,或许我们现在设想的,20年后都已经出现了。
到20年后的世界里去把你想要的东西拿过来吧!”学生迷惑不解:“老师,今天的作文写这个?”我笑着点了点头。
不一会就看见学生们面带笑脸,欣喜地开始今天的习作。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在教师巧妙安排的“导写”中,学生写作的激情得到激活。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有位学者说过:“假如一个人看过蚂蚱,抓过蛐蛐,挖过蚯蚓,玩过鱼,那他对人类和自然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
”
为了丰富学生创作的题材,我组织了多种活动,从学生“拔河比赛”、“演讲比”到生活实践活动“学做饭”、“今天我当家”、“我给妈妈洗脚”,甚至要求学生参加田间的劳动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尽情地体验着“快乐作文”的快乐,作文爱好浓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每次作文,学生再也不会为没有什么可写而发愁了。
一篇篇活泼、有趣的习作应运而生。
结合学校的开展的“运动会”、“科技实践活动”、“元旦庆祝活动”等,我都要求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对学校活动对各班进行深入采访。
学生创作热情高涨,校园里到处可见他们活动的身影,教室里也都可以看见他们奋笔疾书的场面。
三、改变评改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
”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要求: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精批细改。
而我觉得这把衡量作文教学的“标尺”实际上是套在作文教学上的枷锁,既约束老师,又危害学生。
请再听听叶圣陶先生的谆谆告诫吧:“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秉承叶老的教导,我尝试着让学生评改,把作文的评改权交还学生。
在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发挥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
改,并从中体会“文章不厌百回改”、“精自改中来”的真味。
每次习作完成后,我先收上来,然后再按学生的不同水平有针对性地分发下去,由他们互改。
每次换人,使批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
每次自己的作文又换人批,看不同的学生对自己的批语。
当然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
每次互改,都要求批改者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批改时要有眉批、有评语、并在最后署上批改者姓名,改好后交给对方。
对方也可就批改意见发表不同的看法,两人可以一起探讨。
大部分学生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关注“师改”的批语,同时增强了同学们发现错误的能力,还使同学之间研究学习的风气更浓了。
而教师再对部分学生的习作及批改进行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论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经过初浅的尝试,学生在评改中“取长补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四、展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只有热爱生活,勤于观察,才能找到写作的素材,才能做到说真话;只有热爱生活,善于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准确提炼中心;只有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才能丰富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情感是作文的生命,一篇文章最吸引人的就是其间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这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展现生活情境,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在指导学生写关于“爱”的命题作文中,我有意从校园中摄取了一组体现亲情的画面放在课件中,画面最后定格在夕阳下母亲为女儿背起书包,披上衣服往家走。
很多同学此刻都沉浸在画面的氛围中,纷纷叙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亲情故事。
这些故事,虽然平淡,却于平淡之处感人肺腑。
在此次命题作文练习中,学生写出了真情,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布鲁诺说过:“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
”让我们以多种方式激活我们的作文课堂,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
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将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彩,鲜艳多姿;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的编造,而是另一番风景——生活的真实写照,心泉的自然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