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合集下载

执业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梳理-第一单元 牙体解剖生理

执业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梳理-第一单元 牙体解剖生理

第一单元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1)牙冠: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

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

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1)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2)牙骨质:构成牙根表层的硬组织。

(3)牙本质:构成牙体的主要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其中央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4)牙髓:充满于髓腔中的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2.牙的分类(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

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功能是切割食物。

牙根为单根。

2)尖牙:位于侧切牙远中,上、下、左、右共4个。

牙冠较厚,在切缘上有一长大牙尖,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

牙根为单根。

3)前磨牙(双尖牙):位于尖牙与磨牙之间,上、下、左、右共8个。

牙冠呈立方体,(牙合)面一般有两个牙尖,主要是协助尖牙和磨牙行使功能。

牙根为单根或双根。

4)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

上、下、左、右共12个。

牙体由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依次渐小。

牙冠大,(牙合)面大,有4~5个牙尖,结构比较复杂,功能是捣碎、磨细食物。

牙根一般2~3个根。

(2)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1)乳牙:出生后6~8个月开始陆续萌出,到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个。

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

2)恒牙: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和替换,逐步替代乳牙,成人一般有恒牙28~32个。

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的趋势。

(3)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1)前牙: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

口腔解剖结构

口腔解剖结构

口腔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与解剖生理特点1口腔的局部解剖和生理特点1.1口腔前壁为唇,经口裂通向外界;经咽门与咽部相延续。

两侧为颊。

上壁为腭。

下壁为口底。

上下牙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口腔前庭及固有口腔1.1.1口腔前庭界于牙列、牙槽骨、牙龈与唇颊之间的潜在腔隙。

上下界为唇、颊黏膜移行至牙龈转折处。

前面称唇沟,两侧称颊沟,统称前庭沟。

唇系带:前庭沟正中线扇型或带状黏膜皱襞。

颊系带:前庭沟尖牙及双尖牙区的扇型或带状黏膜皱襞。

腮腺导管口:两侧正对上颌第二磨牙颊黏膜上乳头状突起。

1.1.2唇唇(lips):上唇、下唇之间为口裂,两侧联合处形成口角。

上唇上界至鼻底,两侧以鼻唇沟为界。

唇由皮肤、肌肉(口轮匝肌)、黏膜三层组成。

上唇皮肤中央有人中沟、人中嵴;唇部皮肤向黏膜移行部称唇红缘,唇黏膜现露于外面部分称唇红。

1.1.3颊位于面部两侧,形成口腔前庭外侧壁。

颊肌和黏膜之间,有薄层脂肪,称颊脂垫,其尖端正对翼下颌皱襞(翼下颌韧带)前缘。

1.2固有口腔前方及两侧以牙列为界,上方以硬软腭为顶,下为口底,向后延伸至咽门,中间为舌所充满。

1.2.1腭硬腭(hard palate)和软腭(soft palate)分隔口鼻腔。

腭前2/3为硬腭黏膜,呈粉红色,牢固附着骨面上,角化层较厚腭中缝、切牙乳头(incisive papilla)。

、腭皱襞切牙孔(incisive foramen)有鼻腭神经血管束通过。

腭大孔(greater palative foramen):有腭前神经血管束通过。

软腭黏膜:与硬腭黏膜相连续,呈幔状,后端游离,中份有悬雍垂,两侧向下外侧形成舌腭弓、咽腭弓,之间为扁桃体。

1.3舌味觉语言咀嚼吞咽舌体:舌背、舌腹舌缘、舌尖。

舌根:人字沟、舌盲孔。

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1.4口底范围:舌、口底黏膜之下,口底肌肉之上,下颌骨体内侧与舌根之间。

1.5牙周组织结构:定义: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齿的支持组织。

口腔医学:第一章口腔颌面部生长发育及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医学:第一章口腔颌面部生长发育及解剖生理特点

上颌双尖牙
第一双尖牙约80% 在 牙根中部或根尖1/3处 分叉为颊舌二根
上磨牙
三个根
下磨牙
两个根
(二)髓腔的解剖标志
髓腔:
位于牙体中部,与牙体外形相似的狭 小空腔,腔内充满牙髓组织
髓腔
髓室(pulp chamber) 根管(root canal) 根尖孔(apical foramen)
(三)牙齿的增龄变化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生长发育及解剖生 理特点
Growth, Development, Anatomy and Physi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
第一节 牙齿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Compos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Teeth
位于口角处,上下左右共4个
又称双尖牙,位于尖牙后,磨牙之 前,一侧又有第一双尖牙和第二双 尖牙之分。共有8个
磨牙molar
位于双尖牙之后,一侧有第一磨牙 (first molar)、第二磨牙(second molar) 和第三磨牙(third molar),共有12个
磨牙
双尖牙
尖牙
中切牙 侧切牙
第二节 牙齿的生长发育与解剖生理特点






(一)乳牙(deciduous)
乳牙的发育 乳牙列 乳牙期
胚胎2个月乳牙胚开始发生 婴儿出生时 ,颌骨内20个乳牙胚已 全部存在
出生后6~8个月乳牙开始萌出
至两岁半左右20个乳牙全部萌出
6~7岁左右乳牙开始被替换及六龄齿 萌出之前
乳 牙
(一)乳牙(deciduous)

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19
5.牙根
或根稍长
dental root
1)一般根与冠等长,
2)粗壮而直的单根,
唇面宽于舌面
3)颈部横颈切面为 圆三角形
为了抵抗下颌牙对上颌中切牙向前上的冲撞 力,故唇面宽于舌面,以分散冲撞力 .
20
上颌中切牙视频
21
上颌侧切牙与中切牙的不同点
The different between 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 and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1.唇面较窄小圆突,近中切角似锐角, 远 中切角呈圆弧形。近中→远中扭曲,切 缘与远中面似连续 2.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窄而深
3.根长>冠长,根较细,根颈横切面呈椭圆
形 4 .牙冠形态变异常见仅次于第三磨牙
22
上颌侧切牙视频
23
下颌中切牙 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
除切牙的共同特点外
11
12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诸恒牙的名称、位置、形态特点、
牙根的数目及应用解剖和有关鉴别要点。
掌握全口恒牙的正常数目。掌握乳牙的数
目、形态、应用解剖及其与恒牙的鉴别要
点。掌握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了解牙的
变异。
13
切牙组
21 12 21 12
[教学重点] 上颌中切牙 [教学难点] 同颌同名牙的区分
1.牙冠较窄,只上颌中切牙宽度的2/3。是全口牙中最小者 2.舌窝浅,无明显的边缘嵴 3.牙冠唇面及切缘平直,近远中切角往往对称 4.牙冠邻面无明显区别标志,在离体牙中难以区分左右
5 .牙根窄长,根长度大于冠长度
24
下颌中切牙
下颌侧切牙mandibular lateral incisor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提要人类恒牙共32颗,左右对称,上下对应,包括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组。

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主要功能是切割食物,对美观有较大影响,同时影响发音。

其形态特点是唇、舌面呈梯形,邻面呈楔形,切端薄,牙根多为单根。

尖牙位于口角,主要功能是穿透、撕裂食物,对于支撑唇、面部外形具有重要意义。

其形态特点是牙冠含有1个牙尖,牙根多为单根。

前磨牙的主要功能是捣碎食物,牙冠约呈立方体形,颊、舌面呈五边形,邻面呈四边形,面由2~3个牙尖组成,牙根若分叉多分为双根。

磨牙的主要功能为磨细食物,是咀嚼功能活动中最重要的牙。

牙冠较宽大,面尖、窝、沟、隙较多,多为2~3个根,但第三磨牙变异较大,常有融合根或多个牙根。

乳牙包括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三组,共有20颗。

除第一乳磨牙外,其他乳牙形态及功能与对应的恒牙多有相似之处。

牙髓腔位于牙体中部,其形态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体积显著缩小。

髓腔包括髓室和根管系统。

髓腔的形态可发生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牙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牙的演化特点、牙体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牙发育和萌出特点、牙及其支持组织关系的学科。

学习和掌握牙体解剖生理知识可为口腔临床学科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一节牙的演化生物的演化过程源远流长。

在种系演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生物体自身的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

咀嚼器官的形态发生也经历过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

用解剖学方法研究比较脊椎动物中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及其类群牙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称为牙体比较解剖学(dental comparative anatomy)。

在研究过程中,比较各类脊椎动物牙的异同,追溯其形态变化痕迹,阐明其演化关系,可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证据。

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一)鱼纲鱼类牙齿主要用以捕捉食物,而无咀嚼功能。

全口牙的形态多为三角片(图2-1)或单锥体形,故称为同形牙(homodont)。

在每一牙的舌侧,均有若干后备牙(图2-2),牙缺失后可由后备牙补充,去旧更新,终生不止,故称之为多牙列(polyphyodont)。

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患者可自行摘戴的矫治器,通过弹 簧等部件产生矫治力。
隐形矫治技术
采用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矫治器, 具有美观、舒适、便捷等优点。
联合治疗方案设计思路
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在制定联合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的牙齿 排列、咬合关系、面部形态等进行全面评 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美学修复和正畸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 果符合患者期望。
前牙及双尖牙解剖
contents
目录
• 前牙解剖概述 • 双尖牙解剖概述 • 前牙及双尖牙牙髓腔与根管系统 • 前牙及双尖牙牙周组织 • 前牙及双尖牙常见病变及治疗方法 • 前牙及双尖牙美学修复与正畸治疗
01 前牙解剖概述
前牙位置与功能
位置
前牙位于口腔前部,包括中切牙 、侧切牙和尖牙。
功能
前牙主要承担切割和撕裂食物的 功能,同时对于发音和面部美观 也有重要作用。
龋齿病变过程
临床表现
龋齿是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菌感染引起的牙齿硬组织破坏性 疾病,其病变过程包括初期脱矿、色素沉着、 龋洞形成和牙髓受累等阶段。
龋齿的临床表现包括牙齿颜色改变、质地变 软、出现龋洞和疼痛等症状。根据龋齿的严 重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诊断与治疗原则
01
牙髓炎诊断与治疗原则
04
通过漂白剂改变牙齿颜色,提高美观度。
正畸治疗原理和技术应用
正畸治疗原理 利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矫治器对牙齿施加适当的力,引导牙齿移动到正常位置。
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提高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正畸治疗原理和技术应用
固定矫治技术
通过粘结剂将矫治器固定在牙齿 表面,利用弓丝和托槽对牙齿施

口腔前磨牙解剖形态PPT课件

口腔前磨牙解剖形态PPT课件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 现牙齿敏感、疼痛、牙龈红肿等症状。
诊断
治疗
医生通过观察牙齿表面和X光检查来确定龋 齿的位置和程度。
治疗方法包括填充、根管治疗和拔牙等, 根据龋齿的严重程度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治 疗方法。
前磨牙牙髓炎
01
02
03
04
定义
前磨牙牙髓炎是指前磨牙的牙 髓组织受到感染或损伤,引起
前磨牙具有较小的牙 冠和较大的牙根,牙 冠呈圆锥形,牙根呈位于口腔前部的两侧, 每侧有上颌和下颌两种类型。
上颌前磨牙位于上颌骨的前部, 共有8颗,其中第一前磨牙位于 尖牙之后,第二前磨牙位于第 一前磨牙之后。
下颌前磨牙位于下颌骨的前部, 共有8颗,其中第一前磨牙位于 尖牙之后,第二前磨牙位于第 一前磨牙之后。
不饮。
避免过度使用漱口水
03
漱口水虽然可以清洁口腔,但过度使用会破坏口腔环境平衡,
建议适量使用漱口水,并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漱口水。
05 前磨牙的未来研究方向
前磨牙疾病预防研究
预防性措施
研究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 惯和口腔卫生习惯,降低 前磨牙疾病的发生率。
早期筛查
研究更有效的早期筛查方 法,以便在疾病早期阶段 进行干预和治疗。
检查内容
口腔检查应包括牙齿、牙龈、舌头、唾液分泌情况等,以便全面了 解口腔健康状况。
保持饮食均衡
适量摄入钙质
钙是牙齿的主要成分,适量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 豆腐等,有助于维护牙齿健康。
控制糖分摄入
糖分是细菌的食物,过多摄入糖分会导致口腔酸度升高, 进而腐蚀牙齿。建议减少糖分摄入,尤其是碳酸饮料和甜 点。
前磨牙的牙周组织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 槽骨等结构。

(完整版)口腔基本结构

(完整版)口腔基本结构

(完整版)口腔基本结构口腔基本结构a:口腔的结构我们的口腔像一部结构精致、各功能部分组合完美的机器。

这个另人难以置信的机器由以下部分构成:上颌:是颅骨组成部分之一下颌:与上颌相连接并能上下左右地移动牙齿和牙龈肌肉舌头唾液腺b 牙齿和嘴唇的功用牙齿和嘴唇不仅用来吃饭,说话时也来帮助发声,同时还可以表达我们的感情。

失去一颗或多颗的牙齿将影响您的消化食物,有损您的形象,影响着您的身心健康。

咀嚼和吞咽口腔就像一个超强的切碎机——前牙用来切割食物——尖牙用来撕碎食物——后牙用来磨碎食物——唾液湿润食物,颊部和舌部搅拌食物使之易于吞咽——舌头表面有许多小味蕾,它能尝出食物的味道如何讲话和歌唱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口腔就协助咽喉一起发声。

人在说话和唱歌时发出不同的声音取决于他们如何运用嘴唇、舌头、牙齿。

表达情感无论你何时表达情感,你都需要用这个部分——微笑、啼哭、亲吻、舔、吹口哨。

c牙齿的构成:牙冠——这是牙齿的可见部分牙龈缘——位于牙冠与牙根交界处根部——是牙齿埋在齿槽骨里面的部分牙体组织:1、牙釉质:是覆盖在牙冠上非常坚硬的保护性组织。

2、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主要组成物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3、牙髓:是充满在牙髓腔的蜂窝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

4、牙骨质:覆盖在牙根的牙本质表层,它通过弹力纤维与颌骨相连接。

5、牙龈:是覆盖在齿槽骨上的坚韧的粉红色表皮。

6、牙周韧带:牙周韧带又称牙周膜,是介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好似带子连接牙齿和牙槽窝,可缓冲和调节牙齿所负担的咀嚼压力。

在口腔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可在X线片看到。

7、牙槽骨:是上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它供给牙齿营养并保护牙齿。

牙齿脱落后,牙槽骨也随之萎缩。

d乳牙乳牙俗称奶牙,是人生第一副牙齿,在婴儿出生后7-8月开始出牙,到2岁半左右陆续出齐,乳牙共有20颗,上下各有10颗。

乳切牙:6-12个月侧切牙:9-16个月尖牙:16-23个月第一乳磨牙:13-19个月第二乳磨牙:22-23个月乳牙的形态:乳牙共有20颗,上下各10颗。

牙体解剖生理.ppt

牙体解剖生理.ppt
87 例如:#54 右上颌第一乳磨牙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 表面解剖标志
(一)牙体一般应用名词
1.应用术语:
(1)中线(medlan line)
将颅面部平分为左 右两等份的一条假 想垂直线,该直线 位于面部正中矢状 面,正常左右两侧 对称。
(2)牙体长轴
牙体长轴:为经过牙冠 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 想直线
2.牙根(root of tooth) 牙骨质 包埋于牙槽骨中 稳固功能 牙根形态与功能相关
外形观察
3.牙颈(dental cervix) 牙冠与牙根交界 弧形曲线 颈缘 颈线 ( cervical line )
外形观察
1.牙釉质(enamel) 牙冠,半透明白色,最硬
2.牙骨质(cementum) 牙根,较黄
远中1/3 邻面: 唇(颊)1/3、中1/3、舌1/3
牙 根
颈1/3 中1/3
根尖1/3;
牙合1/3 中1/3 颈1/3 根颈1/3
根中/3
根尖1/3
2.牙冠各面的名称
(1)每个牙均有与牙 体长轴大致平行的四 个轴面,分别称为: 唇(颊)面、 舌(腭)面 近中面 远中面
(2)与牙体长轴垂直 的面:合面和切嵴
例:右上颌第一磨牙 A区6, 6
右上 A C
右下
左上 B D
左下
(二)通用编号系统
恒牙:1-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2 3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
例:#14 左上颌第一磨牙
通用编号系统
切面观 切嵴
牙根 单根
根据牙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

牙齿解剖,人类学课程,考古课程

牙齿解剖,人类学课程,考古课程

2.人体测量的分类
人体测量包括骨骼测量和活体(包括尸体)
测量两部门。骨骼测量根据所研究部位的 不同又分为颅骨测量和体骨测量,前者描 述颅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后者描述体骨 的测量与观察方法。活体测量根据人体的 部位,又分为头面部测量和体部测量:前 者描述头面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后者描 述体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
三 前臼齿(Premolar)
共同特征:一般有两个齿尖,又称双尖牙.齿冠呈 立方形,并向舌侧倾斜.单根或双根,颈部缩窄. 1.上颌前臼齿 咬合面有三角嵴,中央凹和中央沟.上颌第一前 臼齿的齿冠略大于第二前臼齿,有较高的双根 出现率.颊舌径大于远近中径,有颊尖和舌尖两 个齿尖.上颌第二前臼齿的齿冠颊面大于舌面, 颊尖大于舌尖.
下原尖(最大) 下次尖(又次) 下后尖(次之) 下内尖(次之) 下次小尖(最小)
下颌臼齿(M1)
下颌M1
下颌M2
下颌M3
下颌臼齿的特征
第三节

齿
一、乳门齿(Deciduous incisor) 乳门齿的基本形态与相对应的恒门齿近 似,但体积较后者为小。此外,乳门齿的 齿冠在比例上显得较恒门齿短而宽一些, 其中,乳上颌门齿齿冠唇面的近远中径明 显大于其垂直径。所有乳门齿均单根。
乳臼齿的特征
乳上颌M1
乳上颌M2
乳下颌M1
乳下颌M2
三 乳臼齿(Deciduous molar)续
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乳下颌第 一臼齿的齿冠上有4个齿尖,乳下 颌第二臼齿的齿冠上有5个齿尖。 乳下颌第二臼齿的体积明显大于 第一臼齿。所有的下颌乳臼齿均 具有两条齿根:近中根和远中根。
四 乳齿与恒齿的交替与鉴别
四.臼齿(Molar)
共同特征:咬合面齿尖数目较多,一般为4-5个, 每个齿尖都有三角嵴.齿根2-3条.上颌臼齿 的各齿尖从前往后,颊侧有前尖和后尖,舌侧 有原尖和次尖.下颌臼齿齿尖颊侧有下原尖, 下次尖和下次小尖,舌侧有下后尖和下内尖.

口腔颌面部解剖

口腔颌面部解剖
口腔:颌面区域内, 由牙、颌骨、唇、 舌、颊、腭、口底、 唾液腺等组织构成 的功能器官
.
二.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 能
摄食 咀嚼 感受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言语和呼吸
.
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 点及其临床意义
1.位置暴露 2.血供丰富 3.解剖结构复杂 4.自然皮肤皮纹 5.影响形态及功能 6.易波及毗邻器官
(一)乳牙
20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颗
名称: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乳中切 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 和第二乳磨牙
萌出时间:6~8个月开始萌出,2岁左 右乳牙全部萌出
替牙期:自6~7岁至12~13岁,乳牙 逐渐脱落而为恒牙所代替,在此期口 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 牙
(二) 恒牙
共28~32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 7~8颗
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 冠的颊黏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腮腺造影或腮腺导管内注射治疗时, 须经此口注入造影剂或药液
.
二、固有口腔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
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 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2.其外表形态
牙冠、牙列或牙弓
牙槽突、龈沟、龈乳头
硬腭与软腭
.
一、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 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潜在腔隙。
.
口腔前庭外表形态
口腔前庭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导管口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
系带(frenum)
包括有上、下唇系带和颊系带 制作义齿时,义齿边缘必须注意系
带的位置
.
腮腺导管口(parotid gland duct)
.
五、神经
口腔颌面部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口腔解剖学考试重点整理

口腔解剖学考试重点整理

⼝腔解剖学考试重点整理⽛体长轴:为经过⽛冠与⽛根中⼼的⼀条假想直线。

中线:将颅⾯部分为左右两等份的假象垂直线。

接触区:相邻两⽛邻⾯的接触部位。

⽛冠表⾯解剖标志⽛尖:⽛冠上近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

位于⽛尖的切端,前磨⽛和磨⽛的⽛合⾯上。

切缘结节:初萌切⽛切缘上圆形的隆突。

随⽛的切磨逐渐消失。

⾆⾯隆突:前⽛⾆⾯近颈缘部的半⽉形隆突。

前⽛解剖特征之⼀。

嵴:⽛冠上细长形的⽛釉质隆起。

根据位置、形状、⽅向,分为切嵴、边缘嵴、轴嵴、颈嵴、三⾓嵴、⽛尖嵴、横嵴、斜嵴。

发育沟:⽛⽣长发育时,两⽣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有规则的浅沟。

裂:钙化不全的沟。

龋病好发部位。

⽣长叶:⽛发育的钙化中⼼。

多数⽛是由4个⽣长叶发育⽽成,部分5个。

窝:⽛冠⾆⾯及⽛合⾯上不规则的凹陷。

斜⾯:组成⽛尖的各⾯。

恒⽛:(⼀)切⽛组1.上颌中切⽛为切⽛中体积最⼤,前⽛中近远中径最宽、⽛⼸中位置最靠前的⽛(1)⽛冠1)唇⾯:略似梯形,切颈径⼤于近远中径。

切1/3和中1/3较平坦,颈1/3较突出为唇颈嵴。

切1/3可见两条发育沟,近中缘和切缘较直,远中缘及颈缘较突。

切缘与近中缘相交⽽成的近中切⾓近似直⾓,与远中缘相交⽽成的远中切⾓略为圆钝。

新萌出者切缘可见3个切缘结节。

⽛冠唇⾯形态分布可分为卵圆形,⽛冠唇⾯颈部和切端较窄,约占72%;尖圆形,⽛冠唇⾯颈部缩⼩显著,约占26%;⽅圆形,⽛冠唇⾯颈部略窄于切端,约占2%,常与⼈的⾯型相协调。

2)⾆⾯:较唇⾯为⼩。

中央凹陷成窝称⾆窝,周边围以突起的嵴,在⽛颈部者称⾆⾯隆凸,靠近中缘者称近中切缘嵴,在切端位于切缘⾆侧者称为切嵴。

3)邻⾯:近中⾯似三⾓形,顶为切端,底为颈缘,呈V字形。

接触区在切1/3靠近切⾓。

远中⾯似近中⾯但稍短⽽圆突。

接触区在切1/3距切⾓稍远。

4)切嵴:切端唇侧较平,形成切缘。

⾆侧圆突成嵴,称切嵴,与下颌⽛的切嵴接触时,能发挥切割功能。

侧⾯观察,切嵴在⽛体长轴的唇侧。

(2)⽛根:为单根,粗壮较直,唇侧宽于舍侧,⽛根向根尖逐渐缩⼩,根长较冠长稍长,也有根长短于冠长者或偶见⽛根弯向唇侧,⾆侧和远中唇侧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尖尖牙牙牙 牙牙
4
乳牙的临床牙位记录:
Ⅴ————Ⅰ Ⅰ————Ⅴ Ⅴ————Ⅰ Ⅰ Ⅱ Ⅲ Ⅳ Ⅴ
乳乳乳第第 中侧尖一二 切切牙乳乳 牙牙 磨磨
牙牙
也可用英文字母A——E表示,但前一种常用。
5
2、国际牙科联合会(FDI)公式记录法
每个牙用二位数字表示 恒牙的象限为:
12 43
例:上颌右侧恒尖牙:13 下颌左侧侧切牙:32 读作:1,3;3,2;不能连读
23
groove
A、developmental groove:It is a
shallow groove or line between the primary parts of the crown or root. B、supplemental groove: It is also a shallow groove,but it does not mark the junction of primary parts. C、裂(fissure):钙化不全的沟。沟的 两旁的釉质分裂,是不正常的现象, 易龋,多见于上颌侧切牙。
位于牙合面,由牙 尖的两个斜面相遇而 成。起于牙合面中央, 止于尖顶
17
横嵴 transverse ridge
相对牙尖的两三角 嵴相遇而成。是下颌第 一双尖牙牙合面特征之 一。
18
斜嵴 oblique ridge:
为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解剖特征。 The oblique ridge is a
ridge obliquely the occlusal surfaces of maxillary molars.
1
课前复习
2
牙冠各面的命名:
每个牙都有与牙体长轴平行的 唇(颊)面
轴 舌面

近中面 远中面
与其垂直的 牙合面------后牙 切缘--------前牙
3
临床牙位记录法:
1、部位纪录法




8————1 1————8
8———— 1
1 2 3 45 6 78 中侧尖第第第第第 切切牙一二一二三 牙牙 双双磨磨磨
A cusp is an elevation or mound on the portion of a tooth making up a divisional part of the occlusal surface.
11
结 节 tubercle
牙釉质过度钙化所形成的突起。在初萌出的切 牙上可见,随着磨耗而渐消失。
13
唇轴嵴 近远中边缘嵴 舌轴嵴 舌面隆突 边缘嵴 横嵴 三角嵴。
14
轴嵴 axial ridge:
从尖顶伸向牙颈部。 唇轴嵴、舌轴嵴。
15
边缘嵴 marginal ridge
位于前牙的舌面, 近、远中边缘处、后 牙牙合面与轴面相交 处。
16
三角嵴 triangular ridge
19
颈嵴 cervical ridge
颊(唇)面近颈部
的横向隆起。
20
舌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突 cingulum:
位于前牙舌面颈1/3处牙釉质的半月形隆起。
A cingulum is the lingual lobe of an anterior tooth. It makes up the bulk of the lingual surface at the cervical third.
25
斜面
26
斜面
斜面:组成牙尖的各面。
两斜面相交——嵴 四斜面相交——牙尖
27
生长叶developmental lobe
牙发育的钙化中心。
It is the calcification centre for tooth development. Cusps and mamelons are representative of lobe.
21
凹陷部分
22
窝 fossa
在边缘嵴内侧的凹陷部分, 位于后牙的牙合面,前牙的舌 面
A fossa is an irregular dipression or concavity. Lingual fossa are on the lingual surface of incisors. Central fossae are on the occlusal surface of morlars. 。
左上第二乳磨牙 左下第二乳磨牙 (J)
右下最后磨牙
(32)
右下第二乳磨牙 (K)
8
混合牙位记录: 原则:
记录乳牙用罗马数字书写 记录恒牙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9
1、突出部分
10
牙尖 dental cusp
为牙冠上突出的尖顶状结构。位于尖牙的切端,后牙 的牙合面上。每一个牙尖都有四个斜面,四条嵴,尖端 叫尖顶。
28
29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诸恒牙的名称、位置、形态特点、 牙根的数目及应用解剖和有关鉴别要点。 掌握全口恒牙的正常数目。掌握乳牙的数 目、形态、应用解剖及其与恒牙的鉴别要 点。掌握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了解牙的 变异。
6
国际牙科联合会(FDI)公式记录法
乳牙的象限为:
56 87
例:上颌左侧第一乳磨牙:64 下颌右侧乳侧切牙:82
7
3、通用记录法:
美国的一些牙科学院,大多数保险公司 使用此法
由1——32表示恒牙:
右上颌第三磨牙
(1)
左上颌最后磨牙
(16)
左下最后磨牙
(17)
由A——T表示乳牙:
右上第二乳磨牙
(A) (T)
24
点隙 Pits
为三条或三条以上发 育沟相交而成的凹陷。此 处釉质钙化不全。
Pits are small pinpoint depression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developmental grooves or at terminals of those grooves.
A tubercle is a smaller elevation on some portion of the crown produced by an extra formation of enamel.
12
嵴 ridge
为牙釉质的长形隆起
A ridge is an linear elevation on the surfaces of a tooth and is named according to its location.(e.g.,buccal ridge, incisors ridge,marginal rid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