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四十三)_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三-第41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含解析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三-第41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含解析

[课时作业·学以致用]实战演练夯实基础

一、选择题

1.伽利略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伽利略的新方法()

A.促进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B.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C.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开展

D.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解析:伽利略在研究自然科学过程中,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选B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开展对伽利略新方法的出现产生重要影响,排除C项;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排除D项。

答案:B

2.牛顿和达尔文都是在各自学科领域彪炳史册的科学家。他们都()

①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②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③借鉴了前人的科学成果④挑战了神学世界观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冲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①正确;牛顿力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出现,故②错误;二人都借鉴了前人的科学成果,故③正确;牛顿论述自然宇宙运行法则,达尔文提出生物的自然进化论,都对神学形成挑战,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17世纪,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这位科学家()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

C.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

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依据材料“17世纪,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位科学家应该是牛顿,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包括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故选D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排除A项;普朗克的量子论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排除B项;构建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排除C项。

(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3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课件岳麓版

(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3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课件岳麓版

【构图解史】 理解“双百”方针
信息提取:在艺术问题上实行“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实行“百家争鸣”。“双 百”方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
重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的发展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 子弹和氢弹,原子弹是一种核裂变型原子武器,氢弹是一种威力更为强大的核聚变型原 子武器。“两弹一星”研制的直接目的是打破美、苏的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因而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 的环境。
(3)成就 ①1964 年 10 月,我国第一颗__原__子__弹____试爆成功。1967 年 6 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②1964 年 6 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6 年,__导__弹______核武器试验成 功。 ③1970 年 4 月,“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轨道。1975 年 11 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2.遭遇挫折 (1)1957 年__反__右__斗__争__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2)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共中央开始纠正这一错误。 (3)“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近现代世界的科学技术能力检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近现代世界的科学技术能力检测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含解析):近现代世界的科学技术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2012年5月漳州一中高三质检24题)2009年12月7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开幕式的盛况迅速传遍全球。世界人民第一时间获知这一消息的主要途径是()

①杂志②电影③电视④互联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2年4月安徽省宣城市二调19题)伏尔泰对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样评价:“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这个事件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物种起源》的发表

C.量子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D.相对论的创立

3.(2011年9月南京市学情调研19题)“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辐射能的物体)腔壁由无数能量不连续的带电谐振子组成,它们所带的能量是一个最小能量单元的整倍数,这些带电谐振子通过吸收和辐射电磁波,与腔内辐射场交换能量。”下列与这一理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实验科学,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B.时空的性质跟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有关

C.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D.与“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基本一致

4.“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丧失了信仰

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三十)_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三十)_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课时检测(三十)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如图是法国1789年大革命的一幅漫画《合力打造新宪法》。画中三人分别代表教士、贵族和平民。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

B.“合力”是为了反对专制王权

C.打造的成果是1875年宪法

D.制订的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漫画中的文字及其含义,通过漫画中三人合力打造及文字“新宪法”,结合最下面的文字可知,他们决意反对专制统治,他们要求制订一部宪法,限制王权,实行社会改革,因此选择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时间错误,D项政体错误,均排除。

2.“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做出明确规定,但既然宪法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那么自然也就意味着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君主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又由间接选举产生,一旦君主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变为国王,参议院可变为贵族院。”这反映出法国1875年宪法()

A.脱离法国国情B.获得了两派的竭力支持

C.不能维持长久D.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解析:选D根据材料“对共和派而言……宪法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君主派来说……一旦君主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变为国王,参议院可变为贵族院”可知,该部宪法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

3.(2018·山西名校联考)《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新成立的国家是保守主义的产物。”下列能体现出保守主义的是()

高三历史现代科学技术试题

高三历史现代科学技术试题

高三历史现代科学技术试题

1.近现代史上,科技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产生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

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火车司机②网络作家③空姐④汽车维修员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①火车司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车出现的时间比飞机早,当然④汽车维修员也就早于③空姐,②网络作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最晚的。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科技发展产生了许多新职业

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起来,似乎科学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

研究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科学本身包含了无限进步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记住过去数世纪的科学

成就和它现今日益加快的发展速度,那么,我们对科学的惊人的可能性和意义即使不了解,也可

以正确估价。此外,科学是人类全体的;由于科学以客观的研究法为基础,关于科学的种种提议

已为人们所普遍赞同。科学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尊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个产物。实际上,正

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因此,从前的从属民族如今

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作出伟大而独特的贡献的秘密来矫正不平衡状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斯塔夫里阿诺斯关于科学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求:对科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第4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第4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

第4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标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主干梳理认知拓展

新中国的科技

1.“两弹一星”

(1)01空间技术的垄断成为必要。

(2)表现

①196402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0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

③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04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1970年新华社电)

(3)意义:①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④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⑤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载人航天技术

(1)决策:199205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成就:2003年10

月,“06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07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果: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08南优2号。

(2)意义: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09饥饿问题。

(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与现代中国的科教文化第43讲现代中国的科

(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与现代中国的科教文化第43讲现代中国的科

第43讲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辽宁沈阳三模)1949年12月我国确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普及为主”的教育方针。1953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 ) A.扫盲教育已经基本完成

B.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科教兴国”战略出台

D.教育政策完全效仿苏联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1953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

2.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教育》指出今后除本国语文、历史、地理外,凡是苏联已有教材,都要尽可能以它为蓝本,并尽可能结合中国实际来加以改编。这些措施说明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移植苏联教育

B.中苏之间文化交流开始于教育领域

C.教育配合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D.中国已认识到苏联教育体制的弊端

解析:选C。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良好,苏联正在帮助我国推进工业化,而我国学习苏联的教育文化,体现了教育配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故选C项。

3.(2020·江苏南京调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该时期我国

( ) 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2017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4.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

2017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4.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

34.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2015湖南衡阳一模)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

炸;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 )

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

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题眼是“1964年”“1967年”“1970年”。“科教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大量在华专家,故B项错误;1964-1970年,中国面对美苏的威胁,积极研发国防科技,故C项正确;1964—1970年我国的物质基础并不雄厚,故D项错误。

2。(2015河南郑州一模)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

B.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建成

C。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⑤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超级计算机诞生

答案:C

解析: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是在1967年,故A项错误;秦山核电站是在1991年投入使用,故B项错误;“东方红一号”在1970年发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问世于1973年,故C项正确;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于1965年,故D项错误。

3。2012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 000千克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A.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二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与科技文化微专题2三民主义与马克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板块二专题九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与科技文化微专题2三民主义与马克

微专题2 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集中体现了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

毛泽东思想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

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

新道路,毛泽东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

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

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逐步形

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

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共十五大上,邓

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1989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

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治党治

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

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

(1)形成: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地位: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

指导思想。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

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载入国家根本法

考向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2021·全国甲卷)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 )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pdf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pdf

课时检测(四十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 (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 )

A.催生了启蒙运动 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

C.普及了无神论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人们因而思考……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得出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这种理性思考正是后来启蒙运动所追求的理性,故A项正确;牛顿的三大定律属于物理学领域,进化论属于生物学领域,故B项错误;C、D两项与题目设问不相符,排除。

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结论

A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

国王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B 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中西部兴起了大批新

工业城市

美国完成了城市化进程

C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

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D

1912~1925年,我国成立的44个学术团体中,

研究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占一半

我国的科技发展已居世界前列解析:选C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并不标志着国王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而

是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故A项错误;美国的中西部兴起了大批新工业城市,说明工业化完成而不是城市化,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突破与发展,故C项正确;1912~1925年我国的国内及国际环境阻碍中国的科技发展,故D项错误。

近年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2021年整理)

近年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2021年整理)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的全部内容。

课时检测(四十三) 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5世纪时,关注天体的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关注海洋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主要是因为()

A.文艺复兴运动对人们的启导

B.哥白尼的科学爱好、哥伦布的探索精神

C.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欧洲的政治舞台

D.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时代之需要

解析:选A 根据题干时间“15世纪"可知此时西方正在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帜,肯定人性,注重人的价值,要求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以本题选A项;B项是个人因素,不是时代背景;C项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世纪),不符合时间要求;D项太过宽泛,不及A项更贴合15世纪的时代背景。

2.“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

202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章节测试(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章节测试(含解析)

2021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章节测试(含

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涌现了《红岩》《创业史》《雷锋之歌》等优秀文学作品。这说明( )

①讴歌革命和建设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题②“双百”方针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③“二为”方向规定了文学创作的主题④“鲁迅文学奖”的设立激发了文学创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图是由丁聪、方成、华君武等老一代漫画家于1956年集体创作的《万象更新图》:

(注:在漫画的前面,有一首“万象更新”解说诗,题目为《作家们掀起一个创作的高潮!》,《万象更新图》画面中有名有姓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如茅盾、老舍、巴金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家杨沫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与这幅漫画创作时代背景不同

B.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与这幅漫画创作背景相同

C.这是一幅反映文艺工作者投身于火热生活贯彻“双百”方针的漫画

D.“双百”方针鼓舞下漫画所体现的这种蓬勃发展势头得到长期延续

3. 1950年,关于京剧问题有两个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这说明他们没有处理好( )

A.科学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B.科学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C.科学文艺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D.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4.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文艺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4月,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上述状况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

湖北新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十四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化

湖北新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十四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化

专题质检十四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化

一、选择题

1.(2019博雅闻道第三次质量测评,34)有论者指出,伽利略要用因几何学而变得真实的世界来代替真实的经验世界,并用不可能的世界来解释真实的世界。这反映出伽利略的科学研究()

A.否定了以往对世界的认识

B.具有近代科学的特点

C.模糊了对真实世界的认识

D.丰富了数学研究成果

2.(2019湖北武汉中学模拟,33)17世纪,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的成就,使科

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这位科学家()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

C.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

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3.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打破了经典

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由此可见,相对论的提出()

A.是对微观世界研究的结果

B.是科技教育进步的必然

C.是对近代科学的彻底否定

D.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

4.“(它)是一门奇妙的理论,提供了精确一致地解决关于原子、激光、X射线、超导性以及其他无数

事情的能力,几乎完全使古老的经典物理理论失去了光彩。”这一理论()

A.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弥补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C.打破了神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

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5.(2019江西南昌一模,33)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但在19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据此可知()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新中国的科技、文化、教育A卷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双测卷——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新中国的科技、文化、教育A卷

第十五单元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新中国的科技、文化、

教育

A卷基础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中国2000~2012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由此可知中国

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

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

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

D.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2.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贯彻B.昆曲名家的涌现

C.国家领导人的肯定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3.小明在参加重庆市中学生“红言颂”演讲比赛中,朗诵了毛泽东同志的:“……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有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请从下列选项中,为小明的演讲拟个标题

A.百花齐放

B.百家争鸣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科教兴国

4.1949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在当时,

对苏联专家提出疑问或持不同意见者被视为落后者甚至反动者,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比例迅速上升。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

A.完全脱离中国的实际

B.存在教条主义的倾向

C.为“双百”方针的提出奠定基础

D.背离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初衷

5.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3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民版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43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民版

第 43 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绚烂

( 建用: 30 分 )

一、

1.(2019 ·湖南省郡中学月考)

中国西方

1596年刊印李珍的《本草目》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转》1628年刊出哈的《血液循》

1637年刊出宋星的《天工开物》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对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政全》

界系统的》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

1687年第一版牛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表 16 世至 17 世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比。反应出当西方()

A.科技展水平不一样

B.文化的沟通加深

C.社会展不一样

D.政治系统本差别

分析:C。中国的科技依旧是性的科技,是的,而西方倒是理

性自然科技,属于工科技的先声,故 C 正确。

2.(2019 ·云南大附中高三月考) 古代学者依赖直感觉和哲学思辩自然界提出种

种猜,近代以来的科学依赖来和展科学理,生上述化的主要原由是

()

A.工革命推

B.新教理初步形成

C.本主起

D.人文主开始出

分析:C。资猜中从“直感觉和哲学思辩”到此后“依赖来和展科学理

”,一的根来源因是的展,而干中要求的是“主要原由”,从政治方

面来考。工革命是18 世60 年月才开始的,而近代科学生于工革命以前,故A ;“新教理”属于思想文化方面,不是政治方面,故 B ;“ 本主起”属

于政治方面,故 C 正确;“人文主”也属于思想文化方面,故 D 。

3.(2019 ·衡阳模) 伏泰:“整个自然界、全部行星竟会听从永久的法⋯⋯

是特别奇怪的。”伏泰所的“永久的法”()

A.正确了海王星的存在

B.揭露了时间和空间的实质

专题13长路漫漫任重道远——近现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运行机制的调整 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专题13长路漫漫任重道远——近现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运行机制的调整 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世界贸易联系逐步加强,同时各种国际贸易交往或者各种国际贸易活动中产生的争端也层出不穷,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出现了逆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如何应对这一现象成为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问题。从世界贸易相互依赖与摩擦等热点角度,高考重视对近现代中外贸易、经济全球化等知识的命题考查。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以苏联为代表的“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种模式都各有特色。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决定中国经济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尤为需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一、走向整体——全球联系的建立与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

1.经济全球化的阶段特征

(1)探险时代(1500—1750年)

①经济上出现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及商贸中心转移,商贸制度创新。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扩展。

②国际关系上一个以近代欧洲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但不具有全球性。

③全球化的文化传播体系逐渐出现。宗教、革命等思想在新旧大陆之间传播。

④全球联系主要限于贸易层次,全球性交往的紧密性和普遍性较低。

(2)殖民时代(1750—1870年)

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增强了资本主义的扩张实力。国际分工、通讯交通进一步发展;商品数量与种类增加;工业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经济互相依赖程度加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5世纪时,关注天体的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关注海洋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主要是因为()

A.文艺复兴运动对人们的启导

B.哥白尼的科学爱好、哥伦布的探索精神

C.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欧洲的政治舞台

D.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时代之需要

解析:选A根据题干时间“15世纪”可知此时西方正在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帜,肯定人性,注重人的价值,要求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以本题选A项;B项是个人因素,不是时代背景;C项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世纪),不符合时间要求;D 项太过宽泛,不及A项更贴合15世纪的时代背景。

2.“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瓦特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的进化论D.牛顿经典力学理论

解析:选D“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说明这一科学成就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且成就巨大,D项符合要求。A项起不到题干所述作用,排除;B项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才出现的,C项错误。

3.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蒸汽机的直接作用。依据所学,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改变了人们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之后,出现了机器发明和应用的高潮,故B项正确。A、C、D三项是间接的作用,都是机器使用的结果。

4.“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材料说明()

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

B.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

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解析:选B电磁感应定律、电磁理论和电磁波都是科学理论,它们引发了各项新发明,故选B项。

A、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题意。

5.(2018·贵阳摸底)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这说明()

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

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解析:选B从材料网购的快速发展,反映出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观念,故B项正确。

6.比尔·盖茨是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截至2011年,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从1998年到2010年,他一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榜首。1983年《人物》杂志的一篇文章称比尔·盖茨在软件方面的功绩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重要。这些表明()

A.美国是拜金的国家

B.美国人怀旧心理明显

C.科技既造福人类又创造财富

D.比尔·盖茨的发明影响最大

解析:选C题干包含了两层信息:第一层是比尔·盖茨通过创办微软公司获得了巨额财富,第二层是比尔·盖茨在软件方面的贡献有益于社会,故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7.(2014·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属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性著作,它关注传统技术,缺乏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较小;而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更看重理论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其创新度和社会认知度较高,对社会的影响较大。第二小问需要结合17世纪中国、欧洲的相关知识以及材料中所提到的两位科学家的个人经历进行比较分析。第(2)问,由材料一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当时中国的反响很小,却在19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而由材料二可知,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受到欧洲社会的追捧。原因是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八股取士钳制人们的思想、封建士大夫愚昧无知、缺乏重视科技的社会风气;而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崛起、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时的欧洲有重视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

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