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四十三)_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第七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是()A. 汽车B. 飞机C. 火车D. 电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A排除结合所学可知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B排除结合所学可知火车发明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电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D排除故选C2.德国政府希望利用“工业4.0”的巨大潜力来夯实德国制造的基石如果零件本身能够与生产设备进行交互或者如果零件在需要修理时能够自我完成修理当人、机器和工业生产过程能够实现智能联网时那么就实现了“工业4.0” 这表明德国经济的变革()A. 兼顾到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B. 突出了信息革命的效用C. 致力于挖掘德国经济的潜能D. 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交互”“智能联网”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与信息技术革命有关故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全球经济的复苏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挖掘经济潜能的特征故C项排除现今德国工业体系很完善故D项错误故选B3.蒸汽机刚出现时工艺水平很差、制造和维修存在很大问题又缺少合格的机械师瓦特也不是每次都能修好机器到1830年还有1/3的棉纺织厂以水为动力直到机械学科出现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瓦特蒸汽机的效率较低B. 理论发展落后于现实的需要C. 工人阶级自发抵制机器D. 科学研究缺少普通民众支持【答案】B【解析】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故A项错误“直到机械学科出现这一状况才有所缓解”表明当时科技理论发展较为滞后故B项正确题干信息强调的是制造和维修机器存在很大问题 C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4.如表是三次工业革命的制度基因与组织基因据此可知()A. 大学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主体B. 蒸汽时代产生科学管理体系C.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逐步显现D. 电气时代出现了知识资本化【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越来越凸显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故C正确大学成为国家创新主体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体现出来排除A科学管理体系产生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排除B知识资本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排除D5.20世纪20年代郑贞文的独幕话剧《爱之光》曾经在中国风行一时剧中有4位人物理学博士、泰谟(Time 男)、石佩姒(Space 女)和光神全剧描写理学博士(实为爱因斯坦化身)借“光神”(实为光速)之助撩开了泰谟和石佩姒面纱发现他们二人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此话剧创作的重要历史背景是爱因斯坦()A. 提出了光量子假说B. 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C. 创立了狭义相对论D. 创立了广义相对论【答案】D【解析】材料中“泰谟(Time 男)、石佩姒(Space 女)”显然是“时间和空间”的含义所以该话剧意在说明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特征故D正确ABC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故ABC错误6.《西方文明史》记载“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是()A. 哥白尼B. 伽利略C. 牛顿D. 爱因斯坦【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牛顿的力学体系打破了中世纪的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所以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只能是牛顿.故选C.7.经过数十年思考之后 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在英国出版 1925年3月美国田纳西州还颁布法令禁止在课堂上讲授“人是从低等动物进化来的” 直到1967﹣1970年间反进化论法才在田纳西、阿肯色和密西西比三州被废除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进化论不适用于社会学方面B. 进化论与英美宗教认知冲突C. 进化论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D. 美联邦政府持明确反对态度【答案】C【解析】A.材料不能说明进化论不适用于社会科学方面B.材料没有直接体现出生物进化论和宗教政治相冲突C.从材料可以看出生物进化论在美国有一些地方还受到禁止说明这个理论还不是很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D.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地方政府的态度没有反应出联邦政府的态度8.如图所表示的科学含义是()A. 时空永恒B. 时空变换C. 光电效应D. 自由落体同【答案】B【解析】“time”、“space”分别是指时间、空间因此推测是指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空间观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故B正确.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B.9.爱因斯坦说“牛顿是唯一能将理论实验数学完美结合的人在牛顿之前没有在牛顿之后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对欧洲的科学和思想产生如此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了”这主要是因为牛顿()A.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B.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 建立了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D. 促进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答案】C【解析】10.如图为17﹣20世纪初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是()A. 西班牙B. 荷兰C. 英国D. 美国【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①是美国 D项正确④国国民生产总值在17世纪初高于美国、英国及荷兰故为西班牙荷兰在17世纪最为强盛这时期人均工业生产总值最高排除B项11.20世纪前期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得益于()A. 蒸汽机的研制与改良B. 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壮大C. 原子能的发现与使用D. 科学技术的突破与创新【答案】D【解析】材料“20世纪前期汽油拖拉机 D正确材料中的动力明显是内燃机 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原子能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C排除12.“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展”指的是()A.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B. 进化论的提出C. 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D. 量子论的提出【答案】D【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理论应该是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没有这个特点B.进化论是生物学领域的成就不是物理学的成就C.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是伽利略他也没有针对微观世界进行研究D.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量子论的提出解决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的问题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这种(铁路)发展过程中电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电报的存在铁路才获得了对其成功运营至关重要的安全保障而且电报网也沿着铁路线发展起来了……到了1848年半数以上的铁路公司拥有自己的电报系统铁路与电报之间的联系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在1846年以后出现了独立的电报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倾向于在电报需求量大的地区建立自己的营业机构……公众舆论将电报与信件混为一谈并且要求电报的价格能够像邮政服务中的信件那样不因距离远近而变化 1869年邮政局买下了所有的电报线……这样电报就从一个不确定的投机事物变成一个亏本运营的公众服务系统——摘编自波斯坦、哈巴库克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论题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通讯行业的迅速发展阐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其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交通和通讯行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火车被发明出来同时铁路也开始大规模修筑电报与铁路相互促进推动了各自的发展此外轮船等也开始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后期其标志是电力、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在此推动下电力机车、无线电、各种电器等得到了迅速地发展飞机、远洋轮船等也被发明出来人类开始进入立体交通时代由此可见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也推动了交通、通讯行业的迅速发展【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把握材料答题要求例如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通讯行业的迅速发展”等论题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得出结论注意题目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蒸汽机改良成功的条件14.(2)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二所述词汇指出工业革命的影响【答案】(1)条件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瓦特坚持不懈的努力发明家与企业家的结合风险投资的保证商业运作的成功专利政策的保护国会或政府信守契约【解析】(1)根据材料“瓦特与企业家罗巴克签订了合同”“终于看到了他十多年期待的结果”“若研发失败……由博尔顿承担”“将自己的专利……延长”等信息从发明家与企业家结合、瓦特个人努力、风险投资的保证、专业政策保护等方面归纳由所学知识从社会生产发展要求、商业运作的成功、国会或政府信守契约等方面归纳【答案】(2)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促生了新的阶层、职业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带来了新的社会危机与问题【解析】(2)根据所学知识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引起阶级关系变化、促生新阶层、出现新思潮、带来新的社会危机等方面概括作答15.(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15.(2)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三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所说的“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证明15.(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的?15.(4)根据材料四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答案】(1)正确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及其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人类逐渐进入电力时代【解析】(1)题干中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而法拉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研制电动机和发电机提供理论依据使人类逐渐进入电气时代【答案】(2)证明 19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其影响下电动机、发电机相继出现电力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电话、电报、无线电通信也是根据这一原理发明的【解析】(2)解答时要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展的突出表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进行的技术创新【答案】(3)表现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转变为科技智能型【解析】(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高科技使人类从体力劳动转移到脑力劳动直接参与生产的控制生产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答案】(4)特点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航天)技术突飞猛进【解析】(4)从材料是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研究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科学技术迅速发展1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以来棉花逐渐成为主要纺织原料的原因16.(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棉花帝国的相同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棉花帝国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答案】(1)原因棉花在种植和保暖方面的优越性统治者的重视与政府的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与创新【解析】(1)依据第一则材料中的“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得御寒之益”“元以后历代统治者积极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织工创造出提高棉布质量的方法……因而织出了高质量的棉布”等信息即可概括出唐宋以来棉花逐渐成为主要纺织原料的原因【答案】(2)相同条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水平进行殖民扩张侵略掠夺影响推动了近代棉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加速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流动进一步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加大了对亚非拉地区的经济掠夺【解析】(2)相同条件根据材料“英国制造商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的纱线和布料上同时英国越来越依赖世界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市场”“惠特尼建造了一种新轧花机器将轧花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倍”“棉花产业和奴隶制携手并进、同步发展”可得出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水平进行殖民扩张侵略掠夺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了近代棉纺工业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加大了对亚非拉地区的经济掠夺等方面概括即可17.(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首要条件概括工业革命的阶段特征17.(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市场扩大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世界市场扩大的因素17.(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主要表现【答案】(1)首要条件圈地运动阶段特征第一阶段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各行业的机械化为特征第二阶段以科学与大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为特征【解析】(1)首要条件根据“圈占土地”可知是圈地运动“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答案】(2)影响英国失去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新的世界贸易格局形成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因素经济(生产力)发展、科技革命(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出现)、资本输出、殖民扩张【解析】(2)“影响”从对英国、世界贸易格局、各国的联系等角度归纳“因素”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科技、殖民扩张等角度分析【答案】(3)表现推动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国际格局【解析】(3)从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国际格局等角度归纳言之有理即可。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三-第41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含解析

[课时作业·学以致用]实战演练夯实基础一、选择题1.伽利略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
伽利略的新方法()A.促进近代自然科学产生B.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C.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开展D.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解析:伽利略在研究自然科学过程中,重视系统的观察和实验,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选B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开展对伽利略新方法的出现产生重要影响,排除C项;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排除D项。
答案:B2.牛顿和达尔文都是在各自学科领域彪炳史册的科学家。
他们都()①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②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③借鉴了前人的科学成果④挑战了神学世界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冲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①正确;牛顿力学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出现,故②错误;二人都借鉴了前人的科学成果,故③正确;牛顿论述自然宇宙运行法则,达尔文提出生物的自然进化论,都对神学形成挑战,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3.17世纪,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这位科学家()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C.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解析:本题考查牛顿。
依据材料“17世纪,一位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位科学家应该是牛顿,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包括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故选D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排除A项;普朗克的量子论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排除B项;构建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排除C项。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六)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含答案整理版.doc

课时检测(三十六)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哥白尼认为天体是被镶嵌在水晶(以太)天球中被裹挟着运动的;当太阳处于宇宙中心时,各大行星的运动才更加接近柏拉图所说的匀速圆周运动。
哥白尼的观点表明他是( )A.旧世界最后的天文学家B.天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人物C.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D.第一个提出太阳中心说的人解析:选B哥白尼倡导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虽然日心说也不完全科学,却为天文学的发展破除思想禁锢奠定了基础,故A项错误,B项正确;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开创者,故C项错误;哥白尼的观点并不能说明他是第一个提出太阳中心说的人,故D项错误。
2.爱因斯坦曾高度评价了伽利略的科学成就,而且欣赏他“竭力反对任何根据权威而产生的教条”思想。
这反映出伽利略( )A.在力学方面有巨大成就B.肯定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真理C.开启了近代实验科学D.把科学作为理论的唯一来源解析:选B材料中爱因斯坦曾高度评价了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但强调的是他“竭力反对任何根据权威而产生的教条”思想,即爱因斯坦赞赏伽利略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真理,故A项错误,B项正确;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开启了近代实验科学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把科学作为理论的唯一来源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3.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道:“虽然牛顿本人是虔诚的基督徒……但他促成的科学革命却让上帝最终退场。
”牛顿“让上帝最终退场”主要是因为他的理论()A.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学说B.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理论大综合C.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D.论证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并不存在解析:选B A项是伽利略的理论,故A项错误;B项是经典力学的意义,故B项正确;经典力学是理论框架的形成而非突破,故C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绝对时空观,故D项错误。
4.1905年9月,德国《物理学年鉴》发表了爱因斯坦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高三历史现代科学技术试题

高三历史现代科学技术试题1.近现代史上,科技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产生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火车司机②网络作家③空姐④汽车维修员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①火车司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车出现的时间比飞机早,当然④汽车维修员也就早于③空姐,②网络作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最晚的。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科技发展产生了许多新职业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起来,似乎科学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更大的意义。
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
科学本身包含了无限进步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记住过去数世纪的科学成就和它现今日益加快的发展速度,那么,我们对科学的惊人的可能性和意义即使不了解,也可以正确估价。
此外,科学是人类全体的;由于科学以客观的研究法为基础,关于科学的种种提议已为人们所普遍赞同。
科学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尊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个产物。
实际上,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
因此,从前的从属民族如今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作出伟大而独特的贡献的秘密来矫正不平衡状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斯塔夫里阿诺斯关于科学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要求:对科学革命促进社会发展问题,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标准】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2——10分)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达清楚。
202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31讲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Word版含解析

第31讲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届江西临川一中月考)从哥白尼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欧美科学家信仰基督教的案例为数不少。
这表明()A.基督教教义蕴含着理性精神B.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彻底性C.基督教会推行宗教宽容政策D.科学伦理离不开上帝指引2.(2022年福建三明二模)“宇宙是一个完善的、以很多恒星为外壁、不动的大天球;太阳位于其中心起照明作用,其四周有一些透亮的同心天球,行星和地球分别由这些同心天球运载着作匀速圆周运动。
”这一理论最早应出自()A.哥白尼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3.(2022年山东德州一模)1610年,伽利略发觉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确凿证据。
由于教会迫害,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
清初官方历法上曾刻有“依西洋新法”,被批判为“奉西洋之正朔,毁灭我国圣教”。
对此,合理的解读是()(导学号50520215)A.统治者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B.科技对思想信仰有支持或瓦解作用C.中外宗教信仰存在较大差异D.当时中国科技进展与世界保持同步4.(2022年湖南岳阳模拟)“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的心理素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阅历事实与严谨的规律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奇特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
”此处“科学”的典型代表是()A.经典力学B.蒸汽机C.量子论D.相对论5.(2021届江西名校摸底)牛顿经典力学的成就之大使它本身得以广泛传播,此后,人们开头用力学的尺度去衡量一切,用力学的原理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一切运动的缘由都归结为力,自然界就是一架依据力学规律运动着的机器。
这反映出牛顿力学()A.推动了自然界各领域的进步B.对人们生疏观也产生了消极影响C.推动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进展D.成为人们生疏和改造社会的依据6.(2022年湖南张家界一中月考)2021年12月份美国杰夫·贝索斯的“蓝色起源”私人空间公司预备开发可重复放射的运载火箭技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第七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某科学理论成功解释了潮汐现象、发现了宇宙运行的普遍法则且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该理论()A.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C. 发现了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规律D. 对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答案】D【解析】由材料“某科学理论成功解释了潮汐现象、发现了宇宙运行的普遍法则”可知此理论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一部分此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故D正确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故A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B错误普朗克的量子论发现了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故C错误2.18世纪的人类揭开了天体面纱的一个革命性的解释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分解为有理性的人所能发现的少量简单的、始终如一的定律这一“解释”()A.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B. 预见了启蒙运动发生的必然性C. 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 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的发展规律【答案】A【解析】材料“揭开了天体面纱的一个革命性的解释”“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 结合所学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近代物理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故A项正确启蒙运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相对论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人类社会的的发展规律故D项错误故选A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下列对于互联网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 信息经济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步伐B. 推动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快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美国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得益于互联网的运用故ABC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互联网中充斥着垃圾信息、色情信息、反动言论泛滥不少青少年人沉迷于网络虚拟社会而不能自拔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D项符合题意故选D4.尽管爱因斯坦多次强调“(自己)仅仅是一个物理学家” 但不可否认他开创了一个在科学和思想上挑战一切“绝对”的时代这说明爱因斯坦A. 丰富与发展了经典力学B. 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 影响了人类思维的方式D. 推动了近代物理学的形成【答案】C【解析】爱因斯坦开创了一个在科学和思想上挑战一切“绝对”的时代这说明爱因斯坦影响了人类思维的方式故C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丰富与发展了经典力学故A错误材料和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无关故B错误牛顿推动了近代物理学的形成故D错误5.“17世纪的科学革命促使(欧洲)知识分子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文化权威对道德、社会、政治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手术教会对西欧的影响也因此日渐衰落而世俗的价值观得到发展”下列属于17世纪“科学革命”的灵魂人物的是()A. 薄伽丘B. 拜伦C. 牛顿D. 爱因斯坦【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7世纪”和材料内容结合所学可知 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中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运动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故C项正确薄伽丘是14世纪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拜伦是19世纪初期的人物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是20世纪初期的人物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6.“civilization”(文明)一词在传统英文写作中用作单数名词 19世纪开始英文著作中将“civilization”改作复数进入20世纪“civilization”再度恢复单数不料到了20世纪末英文报刊又逐渐将“civilization”用作复数对“civilization”各阶段单复数形式变化原因下列分析哪项比较符合事实()A. 19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迫使西方人承认多元文明B. 19世纪前世界各地区文明都是同样的农耕文明C. 20世纪末全球化浪潮推动文明的多样性发展D. 20世纪初资本主义文明一统天下【解析】根据所学知识 19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尚未完全冲垮西方殖民体系相反就整体而言资本主义这一阶段还在大肆扩张 A项错误农耕文明也分为多种文明形态 19世纪前单数不是因为都是农耕而是出于对非基督教文明的傲慢 B项错误全球化浪潮下文明的多样性反而受到了一些伤害 C项错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快速扩张整个20世纪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时代 D正确故选D7.伽利略说“一个运动的物体假如有了某种速度以后只要没有增加或减少速度的外部原因便会始终保持这种速度”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为每个物体都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并迫使它改变那种状态据此可推知()A. 牛顿继承发展了伽利略的学说B. 匀速运动需要借助外力来维持C. 牛顿勇于挑战伽利略的权威D. 伽利略实现人类对自然规律的首次概括【答案】A【解析】伽利略提出物体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运动状态而牛顿进一步提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会保持原有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故A正确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物体会一直保持匀速或静止状态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继承和发展并非是挑战权威 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8.1835年美国巴尔的摩、波士顿、纽约、布鲁克林和新奥尔良的煤气公司为一些工厂以及少数有钱人的私人住宅提供照明四十年后煤气公司达到四百多家但街道煤气照明依然限于大城市住在小城镇和农场的美国人仍依仗蜡烛和油灯这反映了()A. 美国农村更注重环境保护B. 电的广泛运用造成煤气照明的衰弱C. 城市化有利于新技术推广D. 第二次工业革由美国工业发展迟缓【答案】C【解析】A项材料与环保无关故A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电力的广泛使用故B项错误C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城市煤气照明普遍而乡村相对比较落后说明城市化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故C项正确D项材料看不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故选C9.牛顿(1643-1727)临终前说“我的工作与神的伟大创造相比我只是在海边捡拾小石和贝壳的小孩子”牛顿这一言论实质上表明()A. 18世纪的科学发展还非常有限B. 宗教改革对牛顿产生深刻影响C. 工业革命没能严重冲击思想界D. 基督教文明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解析】A.通过材料可以得出18世纪的科学发展还非常有限正确B.材料中未体现宗教改革对牛顿影响排除C.当时尚未开展工业革命排除D.材料未体现基督教文明的影响排除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伽利略发现运动中的物体若无一定的外力使它转向便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发现要求人们必须能解释为什么行星不以直线飞离而趋于落向太阳结果形成其椭圆形的运行轨道为什么月亮同样地趋于落向地球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若无“外力”作用便做匀速直线运动B.行星不“飞离”曾经被教会解释为是上帝的原因C.牛顿在解释行星不坠落的原因时发现了三大定律D.牛顿的解释影响了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及人类社会【答案】C【解析】11.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牛顿D. 爱因斯坦【答案】C【解析】由材料“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自然规律”可知 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兴起与这位科学家的成就有关结合所学可知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与材料“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不符故B 项错误牛顿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作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故C项正确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是在20世纪初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12.战国时期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差别的观念取代人们更加重视后天的努力这反映出当时C. 强化君主专制成为人们共识D. 社会转型促进思想的转变【答案】D【解析】贵贱天然有别强调血缘关系而“人类本质无差别的观念取代人们更加重视后天的努力”意味着当时更注重才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大变革时期这种社会转型使得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D正确战国时期正处于封建社会确立时期排除A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备受重视而法家认为性本恶排除B C错在“共识” 而且其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13.到1860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汲汲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这一政策()A. 加速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 有利于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D. 加剧了南北半球的贫富差距【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1860年”可知此时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政府对外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这有利于加强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项英国“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并非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排除C项英国实行该政策是为促进本身经济的发展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1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运用B. 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C. 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D. 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答案】D【解析】AB两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与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无关排除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反映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故D项正确15.菲利普•费尔南德茨在《世界一部历史》中提到“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率先在养老金、医疗服务、教育领域推行福利英国在进行着对刑法的改革和政府机构的调整使社期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A.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实践B.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会议决议C. 工业革命后工人收入的大幅度增加D. 欧美主要国家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起源 19世纪晚期工人运动高涨特别是巴黎公社革命对资产阶级统治震撼影响巨大从维护根本统治利益出发资产阶级采取了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即福利事业故本题A项符合B项是1903年与材料中19世纪晚期不符故排除C项表述错误工人收入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故排除D项错误因为当时德国在推行福利时对工人民主要求不但未予理睬并加大对工人运动的镇压不能体现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故D排除故选A16.观察图片它们所反映的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是()A.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B. 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C. 知识经济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D. 知识经济化和信息网络化【答案】A【解析】左图是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右图是互联网标志两幅图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故A项正确经济区域化在图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知识经济化与世界格局多极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D两项错误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技术变革和使之成为必需的社会变革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造成这个时间差的原因在于技术变革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所以很受欢迎且很快便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也就易遭到抵制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一直是人类许多灾难的根源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的矛盾——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阐述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社会财富空前增加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进行相应的社会变革工人阶级没有政治权利经济上受到资本家残酷剥削 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三大工人运动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重大变化但苏联固守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及苏联解体由此可见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示例二论题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互相促进、互相影响阐述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19世纪英国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出现了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而且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综上所述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科技革命为社会革命的发生、发展起推动作用而社会革命反过来推动科技革命新发展【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技术变革应该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的而社会变革可以从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角度来进行理解的其次要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技术变革影响到社会变革还是社会变革影响到技术变革要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来组织论证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技革命大致发生在三个层次一、在学科层次学科重大进展可用“革命”来表述二、在世界科技层面科技革命是科学范式、技术范式的转变三、在人类文明层次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下表为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整理自何传启《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求论题准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言之成理)【答案】示例论题物理学的进步推动了近代科技的发展阐述 17世纪初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打破了封建神学对物理学的禁锢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标志着科学时代的来临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促使电力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环节与此相关的科技发明相继出现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来解释物体运动变化规律启迪了人们的思维使科技革命得到更大发展综上所述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物理学的贡献尤为突出它不仅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而且促使科学、技术、生产三要素相结合【解析】根据材料和表格内容可知物理学的贡献很突出可以将论题概括为物理学的进步推动了近代科技的发展在进行阐述时结合各个科学家的史实比如牛顿、伽利略、法拉第、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的科学奉献来进行分析即可最后强调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物理学的贡献尤为突出它不仅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而且促使科学、技术、生产三要素相结合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国习惯称粮食作物为五谷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但是我国现在栽培的粮食作物种类已经和古代大不相同了据1957年统计我国的八大主要粮食作物依次是稻、小麦、玉米、甘薯、谷子、高粱、大麦和马铃薯唐宋时期是中国人的主食品种从中古向近世的转型时期唐朝流行烤制的胡饼宋代更喜欢用蒸的方式加工面食至迟在北宋中晚期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已经出场了两个现在的八种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甘薯、马铃薯三种是明中叶以后传入中国的汉唐时期传入我国的农作物以水果蔬菜为主明朝之后传入的主要是主粮两者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据万国鼎《中国古今粮食作物的变化及其影响》等解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外来作物传入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论述汉、唐时期葡萄、胡椒、胡豆等外来作物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蔬菜水果的种植胡饼等胡食的传入进一步促进北方小麦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唐朝广泛接纳了这股潮流“胡风”盛行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养活了众多人口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综上外来作物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农业经济逐步融合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示例二观点我国古代粮食作物的变化反映出经济重心的转移论述汉代我国粮食作物以稻、黍为主作为衣料来源的麻地位靠前这说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主要满足吃和穿最基本的需要由于稻需要水田生产故当时还有争论进一步印证了北方是我国经济重心但唐宋以来随着南方水田的进一步开发水稻已经作作物品种玉米、甘薯的栽培与推广我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综上我国古代粮食作物的变化反映出经济格局的转移【解析】略2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20.(2)材料一中的“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什么关系?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过程新航路的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1)根据材料一“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大约经历了400年的时间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迅猛发展的时期……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次指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2)关系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加紧对外扩张影响政治上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解析】(2)第一小问关系根据材料一“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和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外国人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将前述几点贯穿起来可以归纳为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对外扩张以获取更多的生产原料和商品倾销市场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可以归纳为经济上中国传统经济的解体逐步被卷入世界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上归纳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思想文化上归纳为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出现。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含解析.pdf

课时检测(四十三)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
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 (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
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 )A.催生了启蒙运动 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C.普及了无神论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人们因而思考……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得出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这种理性思考正是后来启蒙运动所追求的理性,故A项正确;牛顿的三大定律属于物理学领域,进化论属于生物学领域,故B项错误;C、D两项与题目设问不相符,排除。
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B 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中西部兴起了大批新工业城市美国完成了城市化进程C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D1912~1925年,我国成立的44个学术团体中,研究自然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占一半我国的科技发展已居世界前列解析:选C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并不标志着国王最终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而是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故A项错误;美国的中西部兴起了大批新工业城市,说明工业化完成而不是城市化,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突破与发展,故C项正确;1912~1925年我国的国内及国际环境阻碍中国的科技发展,故D项错误。
3.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存在以及赫兹的实验验证,除了幻想家外,谁都不会想到不要导线就可以传递信号。
材料可用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A.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B.技术推动了科学理论进步C.电报成为标志性成就D.电报发明具有偶然性解析:选A 由材料信息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有理论上的突破,然后才有了传递信号的发明,由此可知,此时科学和技术已经实现真正结合,故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应是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故B项错误;电报的发明确实是基于电波理论,但不能因此说它是标志性成就,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电报的发明是必然还是偶然,故D项错误。
近年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2021年整理)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的全部内容。
课时检测(四十三) 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5世纪时,关注天体的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关注海洋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主要是因为()A.文艺复兴运动对人们的启导B.哥白尼的科学爱好、哥伦布的探索精神C.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欧洲的政治舞台D.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时代之需要解析:选A 根据题干时间“15世纪"可知此时西方正在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帜,肯定人性,注重人的价值,要求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以本题选A项;B项是个人因素,不是时代背景;C项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世纪),不符合时间要求;D项太过宽泛,不及A项更贴合15世纪的时代背景。
2.“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瓦特改良蒸汽机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牛顿经典力学理论解析:选D “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说明这一科学成就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且成就巨大,D项符合要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13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质检十三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60分)1.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
……驭夷之道,贵识夷情。
……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由此可知,曾国藩( )A.继承了“师夷制夷”思想B.认为应全面向西方学习C.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D.主张“中体西用”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曾国藩认识到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技术制造炮船会给中国带来永远的利益,他继承了魏源的“师夷制夷”思想,故A项正确。
材料只提到学习西方技术制造炮船,并非强调要全面向西方学习,B项错误。
材料主要反映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而非“天朝上国”思想,C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未涉及“中体”的内容,排除D项。
2.1896年,李鸿章在英国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回答说:“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
”这表明李鸿章( )A.确立了亲美远英的外交路线B.政治上倾向于欧美的代议制C.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D.向西方学习扩大到制度层面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李鸿章对英国议员辩论和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的态度,并没有确立外交路线,故A项错误;李鸿章对英国议会辩论表示不屑,这表明李鸿章并不赞同欧美的代议制,故B项错误;李鸿章对英国议会辩论表示不屑,而对外国资本到中国投资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明显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向西方学习还停留在技术层面,故D项错误。
3.19世纪60年代末,清朝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虽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2020届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单元检测:(十四) 近现代以来世界科技、文艺发展历程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检测(十四)近现代以来世界科技、文艺发展历程(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哥白尼写道:“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
……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绝。
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
”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
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
”根据上文和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两位天文学者共同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 A.宇宙是本难以理解的大书B.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C.宇宙奥秘不能由教会独断D.圣经严重影响了科学的发展解析:选C 从材料中可知宇宙可以用数学进行解读,故A项不正确;伽利略在材料中没有表达科学与宗教二者势不两立,故B项不正确;由材料可知两人都主张宇宙可以用数学进行解读,并且拒绝宗教的攻击,可知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排除。
2.英国诗人William Wordsworth在他的短诗中写道:牛顿A 一个灵魂永远航行在陌生的思想的海洋中孤独地诗人最有可能称赞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用数学方法精确地表述了宇宙运行规律解析:选D A项说的是智者运动,B项说的是普朗克的量子论,C项说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项属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D项正确。
3.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
下面可以最恰当地解释人们这种做法的是( )A.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力学体系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C.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解析:选B 经典力学是牛顿创立的,与达尔文无关,并且达尔文的研究领域不涉及物理学,所以排除A项;人们敬仰他们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探究精神,而是由于科学贡献,排除C项;二者研究的领域不同,因此不能说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人们把达尔文葬在牛顿墓旁,说明两人在不同的领域都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一个是经典力学,一个是生物进化论,而两个理论都对宗教神学产生了冲击,因此B项符合题意。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民必修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事实上,自然界就仿如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在进行运转。
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少数简单而统一的有理性的人能够发现的定律。
”材料体现了谁的主要思想()A.牛顿B.哥白尼C.达尔文D.普朗克2.(2011·江苏单科)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爱因斯坦3.(2012·豫南八校模拟)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
“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
”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B.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C.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D.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4.下列图片中的发明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势是()A.在时间、范围、信息量、方式方面不断改善B.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C.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物质条件日渐增多D.在交通和通讯手段方面呈现工业化趋势5.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
这“惊人”创举有()①“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橡树,十万火急》,南斯拉夫影片《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以战争和革命为题材的电影风靡中国。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第七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9世纪末发现的X射线、物质的放射性、电子是借助科学仪器发现的是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物质和物质现象这些发现A. 否定了经典物理学理论的科学性B.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C. 打开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D.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答案】C【解析】经典物理学研究的是宏观世界而X射线、物质的放射性、电子是微观世界现象因此这些发现有助于打开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 C正确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助于推动物理学发展并未否定经典物理学理论排除A 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相对论排除B 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发生排除D.2.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互联网的诞生B.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答案】D【解析】互联网与城市化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城市化进程加快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也不是推动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故选D3.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微机运算能力成倍增长成本大幅下降个人拥有计算机的数量迅速增加今天计算机工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5\, 000亿美元以上的庞大产业这说明()A. 技术革命迫使劳动者不断提高素质B. 全球经济形成以知识为中心的新的国际分工C. 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结构变化有巨大影响D.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计算机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4.“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的帝王将相奢求永葆青春、长生不老希望时间这把屠刀对他们刀下留情看来这并非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遥不可及的幻想可能会实现”为此提供理论依据的是()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B.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 普朗克的量子力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的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这与材料“希望时间这把屠刀对他们刀下留情”有相似之处故C正确排除A生物进化论是生物领域方面的成就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B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科学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D5.空间的间隔(物体的长度)和时间的流逝是绝对的从任何时间点、对任何观察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即 1米的尺任何时候、任何人看都是一样长的 1秒任何时候、在宇宙的任何地方经过的都是1秒这段话主要解释的是()A. 牛顿的经典力学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 达尔文的进化论【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种绝对的时空观这是符合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故A正确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时空是相对的不符合材料特点故B错误普朗克量子论没有涉及到时空观念故C错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涉及到生物进化理论不涉及时空观念故D错误故选A6.经典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有这样一个情景“通过太空中虫洞的时候他们发现飞船上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时间” 这一大胆的想象体现了下列哪项理论成果()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 《物种起源》C. 《狭义相对论》D. 《热辐射理论》【答案】C【解析】“通过太空中虫洞的时候他们发现飞船上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时间”是基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C正确A是牛顿的排除B是达尔文的排除D是普朗克的排除故选C7.如图是工业革命前世界白银的流向图这表明()A. 世界白银流动推动新航路开辟B. 美洲国家能独立主导白银输出C. 西欧国家以白银对外资本输出D. 中国和印度是白银主要输入国【答案】D【解析】美洲的白银被西方殖民国家大量掠夺并不能独立主导输出故排除B项(1)工业革命前西欧国家还没有进入对外置本输出阶段故排除C项根据图片中的路线分布可以看出白银主要流向亚洲的中国和印度故选D故选 D8.晚年的牛顿把天体的第一推动力诉诸于上帝提出“神的第一推动力”命题致力于对神的研究这说明()A. 牛顿的思想发生堕落B. 神学地位未受到挑战C. 科技发展程度不高D. 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的“致力于对神的研究” 结合所学可知晚年牛顿致力于神的研究说明当时的科学发展还很有限故C项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应排除D项没有说出问题的本质应排除9.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据此判断以下各项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重大打击”的是()A.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D.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答案】C【解析】根据“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一次打击”主要是打破了地心说和传统的自然科学思想哥白尼的“日心说”打破了地心说的观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都属于“第一次打击”的内容故排除AB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上帝造人的观念属于“第二次重大打击”的内容 C符合题意故选C10.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 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约100家工厂……这些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B. 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C. 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D. 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D【解析】材料通过事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发明电话、电灯、汽车、飞机等与公司、工厂的成立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科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投资重化工业是当时的社会潮流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排除C项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长的原因11.(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对各自产生的影响【答案】(1)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其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增大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中国贸易的逆差使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的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达中国经济的自给自足【解析】(1)根据材料“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以及艺术品收藏家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有学者戏称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为‘商业上的纳贡’”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商品贸易等角度进行分析概括即可【答案】(2)对中国丰富了农作物结构提高了产量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白银流通量的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随贸易而来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演进对欧洲丰富了欧洲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商业革命的进程推动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推动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拓展【解析】(2)可从中国和西欧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二者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状况进行总结归纳12.(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得以建立的因素1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修正牛顿“计算上的错误”的具体表现【答案】(1)前人的经验和成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思想解放和学术自由的环境牛顿个人的努力【解析】(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和他个人的努力角度分析时代特征可以从前人物理学的成就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学术思想环境角度论述【答案】(2)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建立起相对的时空观提出相对论把物理学研究的领域扩大到微观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上【解析】(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是近代物理学的综合是建立在绝对时空观的基础上的20世纪的相对论是建立在相对时空观的基础上的是对经典力学的批判继承揭示了时空的本质规侓拓展了物理学研究的新视角1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出现的新现象及其成因13.(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13.(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明清至民国初期思想演变的历史启示【答案】(1)现象西学东渐思潮兴起民主启蒙思想出现成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的崛起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有识之士倡导学习西学【解析】(1)现象根据材料“明清之际在徐光启和康熙等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下中国涌现出一批了解西学的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西学东渐思潮兴起民主启蒙思想出现成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有识之士倡导学习西学等方面概括即可【答案】(2)变化向西方学习转向以俄为师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影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条件【解析】(2)变化根据材料“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运动的发展中突破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樊篱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打开了道路由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向西方学习转向以俄为师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影响根据材料从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条件等方面概括即可【答案】(3)启示立足国情借鉴西学思想解放是民主革命的必备条件民族危机是引发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诱因【解析】(3)根据材料从立足国情借鉴西学思想解放是民主革命的必备条件民族危机是引发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诱因等方面概括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根据表中中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其他相关史实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西方近代科学倾向于理论研究阐述中国古代的科技研究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把天文历法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便利了农时的掌握与安排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种很有科学价值和实用意义的历法西方科学家注重实验和理论的探究这更有利于推动科学的深远发展 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两百年间都被视作真理的三大运动定律达到的理论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中外科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促使中西方科学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出现了重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科学发展历程【解析】从表格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注重实用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注重理论研究因此得出论题: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近代西方科学研究注重理论研究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证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是为农业服务的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大发明都是注重实用价值西方科学研究注重理论创新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哲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1近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含解析岳麓版.docx

课时规范练41 近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一、选择题1.(2020天津南开区一模)他一生坚持与唯心论和教会的经院哲学作斗争,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
他著书立说驳斥“地静说”,曾被称为“天空的哥伦布”,其尊重事实、无畏权威的科学精神促进了近代动态统一哲学世界观的确立和传播。
这位科学家是( )A.哥白尼B.布鲁诺C.伽利略D.牛顿2.(2020广西北海一模)丹皮尔在《科学史》中写道: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驱逐。
这说明牛顿时代的科学( )A.构成了现代物理学基础B.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C.明确否定了上帝的存在D.成为追求理性的媒介3.(2020贵州贵阳一模)爱因斯坦认为,相对论彰显了科学家用想象力构造理论的自由,形成了强调自由构造的科学思想,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的绘画和建筑领域兴起了构成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兴起了构造主义,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兴起了建构主义。
这表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B.人的思想自由是人类文明取得突破的基础C.想象力是现代科学最根本的特征D.科学思想可全盘照搬到其他领域4.经启蒙运动熏陶出来的人们的高涨的自我意识,使得那个时代感到已经不再需要上帝,不再需要将上帝当成解释万事万物的第一因,而是认为,全部的生命奥秘都能够用自然法则来解释。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性的完全觉醒B.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人类起源C.牛顿力学科学地解释了自然现象D.启蒙思想宣扬了唯物主义理论5.(2020山西运城二模)人们常说的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工业4.0,相对应的是从18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人类经历的四轮次大规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
下列表格中空格处应填写的是( )时代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工业4.0特征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A.机器化B.电气化C.数字化D.信息化6.(2020江西景德镇三模)“如果一个国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个不同的时代控制了海洋一样。
2024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40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含解析人民版

课时规范练40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选择题1.(2024河北张家口期末)据表推断( )A.“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具有前瞻性B.中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受制于中苏关系C.中国人民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D.“大跃进”运动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2.(2024山东聊城一模)英国一位科学家在1965年访问中国时报道说:过去,农夫们把庄稼得病看作天祸,对得病的庄稼不实行任何措施。
现在,在我所访问的公社里,每个生产队都对社员进行了训练,让他们相识最一般的虫害和各种类型的作物病害,并让他们懂得在发觉病虫害时该实行什么补救措施。
这表明( )A.中英已经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左”倾错误影响基本消退C.政府科技普及工作初见成效D.农夫的生产主动性显著提高3.(2024湘赣皖长郡十五校第一次联考)读下表,影响遗传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据《中国遗传学史》整理A.遗传学自身发展规律B.“科教兴国”战略C.“双百”方针D.意识形态4.(2024四川成都二模)20世纪80年头初期,流行音乐在中国异军突起,风靡一时。
歌曲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如写作、出版、演出等,都大量集中到了流行音乐领域。
这一现象( )A.导致了文艺方针的调整B.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C.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成效D.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普及5.(2024河南洛阳一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公布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确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化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殊是加强了高等工业院校。
这一学制的调整( )A.确保了教化的社会主义方向B.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化体系C.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须要D.推动了教化的全面改革完善6.(2024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实行。
邓小平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出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化事业,调动科技和教化工作者的主动性。
这次大会( )A.完成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B.推动了高考制度的复原C.有利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响应了“科教兴国”的号召二、非选择题7.(2024山东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三历史创新复习(通用版)课时检测:(二十六)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六)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
这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教育()A.朝着人民教育方向发展B.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C.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解析:选A材料“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体现出建国初期教育的人民性,故A项正确;这一规定还未付诸实践,不能推断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故B项错误;C项是在20世纪末,而《共同纲领》制定于1949年,故C项错误;D项是到1965年,而《共同纲领》制定于1949年,故D项错误。
2.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
这一变化表明()A.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C.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D.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解析:选B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此出现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的现象,可以得出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B项正确;这一时期文化领域还没有出现“左”倾错误,故C 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故D 项错误。
3.(2018·晋冀豫三省联考)1957年,有人写了体现家庭生活的《我的丈夫》,被人批评为黄色文章,对此,中共中央表示:这篇文章也未必就是黄色的。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第七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物种起源》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影响较大在社会学方面的影响还可以媲美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这说明了A. 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思想解放B. 思想解放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C. 自然科学的作用大于社会科学D. 对启蒙运动的发生有着深远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在社会学方面的影响还可以媲美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可知自然科学的著作在社会学方面也有较大影响说明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思想解放故选A 排除B 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说明自然科学作用大于社会科学排除C 这些著作主要是对文艺复兴产生了影响而非对启蒙运动产生深远影响排除D.2.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进化论所谓“自然”是指自然而然不借助外来的能力或智慧也就是不需要神或者外来智慧的设计该学说()A. 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B. 动摇了宗教的政治地位C. 提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D. 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所谓‘自然’是指自然而然不借助外来的能力或智慧也就是不需要神”结合所学可知达尔文的进化论强调自然选择这就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进化论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A项说法错误排除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动摇宗教的政治地位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3.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世界最伟大历史人物下列人物位居前20名关于他们入选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A. 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和私学对后髓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B. 达尔文创立了“自然选择”生物进化论从科学的角度使整个生物学科发生了革命C. 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飞跃D. 爱冈斯坦继承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答案】D【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它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正确4.下面是对下图相关信息的解读分析最准确的是()A. 物价下降与经济增长成正比B. 1500~1600年期间的物价上升加速了社会分化C. 《权利法案》颁布后物价迅速上升D. 工业革命期间物价保持稳定【答案】B【解析】通过分析示意图信息可知英国物价上涨最快的是1500~1600年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引起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打击了封建贵族和农民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故B正确根据示意图可知英国的物价在1800~1900年间呈现下降趋势但经济发展比较迅速故A错误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是在1689年而示意图信息反映当时的物价相对平稳故C错误工业革命期间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物价呈现上涨趋势故D错误故选B5.“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表明 1950年工业化国家的人均国民收人是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的10倍到1965年这一比例是15: 1 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世纪末这一比例是30: l” 关于这组数据的分析其中较为合理的一项是()A. 发展中国家只是提供廉价的原料和加工消费能力并非全球化B. 工业化国家战后建立了福利国家制度促进了经济稳步增长C. 战后的冷战格局阻碍了工业化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入D. 科技革命使得工业化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答案】D【解析】根据“1950年工业化国家的人均国民收人是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的10倍.到1965年这一比例是15: 1 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世纪末这一比例是30: l”可知题干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工业化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选D.6.有学者认为 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 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 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A. 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C. 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的提出D.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答案】D【解析】注意时间信息“17世纪末” 早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议会已经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是通过16世纪宗教改革排除A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进化论的提出是在1859年(19世纪中叶)由达尔文提出排除B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相对论理论提出是在20世纪初排除C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提出、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是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者都是在17世纪末故D正确故选D7.观察如图导致这一时期德国工业生产指数不断上升的科技因素是()A. 科学研究成果用于生产B. 率先开展两次工业革命C. 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D. 交通运输走在世界前列【答案】A【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该是其德国经济发展迅速结合表中时间信息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此可以得出其发展迅速的原因在于科学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故A正确B与史实不符排除世界最大殖民帝国是英国故C错误该时期经济发展是科技革命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单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结果故D错误8.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第一朵乌云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上第二朵乌云出现在关于能量均分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理论上”不久这两朵乌云酿成了两场风暴与这两场风暴有关的物理学成就分别是()A. 相对论与量子论B. 量子论与光电效应C. 经典力学体系与相对论D. 自由落体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这两场风暴有关的物理学成就分别是相对论与量子论相对论研究宏观高速运动的物体而量子论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故A正确BCD项不合题意排除故选A9.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粒子的无限可分和信息携带等尤其它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启发人类更多的发现和创造”该理论的意义在于()A. 促使人类开始关注于现实生活B. 成为了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C. 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D.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很好地解释了原子结构、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粒子的无限可分和信息携带等”可知C正确《天体运行论》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所著的一本天文学说著作被称作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故排除BA说法明显错误排除D的相对论的影响排除10.阅读下表其反映的实际问题是()1601-1700年间英格兰精英人士兴趣取向中宗教与科学所占比例的对比表A. 放弃宗教信仰的人数增多B. 科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C. 宗教改革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D. 科学的进步彻底批驳了宗教神学【答案】B【解析】从宗教与科学所占比例的对比表可知宗教所占比例越来越少科学所占比例越来越多表明科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不同时代生产的组织形式是怎样的?11.(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不同时代的交通或通讯工具各有哪些进步?11.(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历史作用的认识【答案】材料一“蒸汽时代” 工厂出现材料二“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出现材三“信息时代” 跨国公司出现【解析】根据材料从生产力的角度可以看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组织形式上出现了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出现垄断组织让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涌现出跨国公司【答案】“蒸汽时代” 蒸汽轮船和蒸汽火车“电气时代” 汽车、飞机电报、电话“信息时代” 传真机、网络计算机等【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可知蒸汽时代促进交通运输方面的主要是轮船和火车电气时代促进交通和通讯的主要有汽车飞机订包电话而信息时代促进通讯发展的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答案】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负面影响在对科技的利用过程中应坚持趋利避害【解析】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从积极方面看上次工业革命都是生产力的飞跃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政治的进步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从消极方面看工业革命发展必然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经济侵略问题所以我们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要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限制科技的消极作用的扩大12.(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欧洲近代历史上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2.(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三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12.(3)材料四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这些人物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主张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答案】(1)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共同影响冲破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人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革命作了舆论准备【解析】(1)从材料“《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节选”“卢梭”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欧洲近代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共同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等方面分析【答案】(2)核心内容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发展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解析】(2)根据材料中的“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可知核心内容为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依据材料“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可得出新发展为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答案】(3)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与法制法国大革命【解析】(3)第一小问的“伟大人物”就是要回答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第二小问“进步主张”就是回答他们的主要思想观点通过对教材所述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归纳总结可以回答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与法制”等代表性主张启蒙思想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第三小问中“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3.(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使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13.(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并分别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13.(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答案】(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解析】(1)从材料时间“自16世纪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主要经历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答案】(2)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发明创造主要来自于以往生产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发明创造出自科学研究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火车、汽轮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汽车、飞机【解析】(2)从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区别有很多可以分为几点来概括总结首先从技术角度可以来看此外可以从发明内容来看也可以从能源来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即可【答案】(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为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进行侵略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列强加强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解析】(3)根据问题要求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主要从对世界市场形成的角度来分析其次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主要从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角度分析14.(1)材料一中的著作包含了牛顿的什么成就?牛顿的成就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14.(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他们留给人类的“灵魂”是什么?14.(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答案】(1)发现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作用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促进了近代物理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启蒙运动的兴起【解析】(1)第一小问的成就依据材料一“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中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的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成就是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第二小问的作用结合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解答即可【答案】(2)关系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维承和发展灵魂科学探究精神【解析】(2)第一小问的关系依据材料二“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结合所学可知关系是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维承和发展第二小问的灵魂依据材料二“你我的身躯已经融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可以得出精神是科学探究精神【答案】(3)作用①政治进化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②经济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③思想民主、科学的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诉求【解析】(3)本小问的积极作用结合科技成就的作用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即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第七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在20世纪初量子论刚诞生和发展之时在该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物理学家是()A. 伽利略B. 牛顿C. 普朗克D. 达尔文【答案】C【解析】A.量子论不是伽利略提出来的伽利略是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也没有提出量子论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体系C.量子论假说是普朗克提出来的D.达尔文提出的是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不是物理学领域2.“任何运动着的事物都必然有推动者” 即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这种强迫运动()A.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 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C.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科学D. 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答案】D【解析】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A项错误量子论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故B项错误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这种运动指的是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故D项正确故选D3.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表格信息显示传统职业依然存在机械工种大量增加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下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①正确大量机械工种出现并享有最高工资待遇体现的是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②正确机械工种的出现是机器生产普遍推广的结果③正确故A项符合题意表格信息只展示了不同行业的不同待遇无法体现劳动力是否自由流动和选择④不正确 B、C、D三项排除故选A4.下面是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A.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发展相对疲软B. 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C. 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未发生根本变化D. 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较为迅猛【答案】D【解析】材料中呈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部门是“钢铁、铁路和纺织” 无法反映重工业发展相对疲软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新经济” 故B项错误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发生了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从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增长更快故D项正确故选D5.“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科技成果是()A.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 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C.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D.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答案】D【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20世纪初提出来的故A排除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是涉及到工业的发展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没有对工业发展起到直接促进作用故B排除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是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科技基础故C排除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这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其突出的生产力标志是电力的使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为电力的广泛使用奠定理论基础故D正确故选D6.“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恩格斯所评价的这位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牛顿C. 瓦特D. 爱因斯坦【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经典力学有关故B正确A为经典力学的创立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故排除瓦特涉及的时间明显落后于牛顿生活的时代故排除C爱因斯坦在一定程度上否定或发展了经典力学故排除D7.19世纪的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已发展到顶峰然而当时仍有两个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一是迈克尔逊和莫雷验证“以太”存在的光学实验与古典物理的理论相冲突另一个是黑体辐射现象用古典物理的理论无法解释有助于这两个问题得以解决的分别是A. 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B. 进化论与牛顿力学C. “日心说”与相对论D.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19世纪”““以太’存在的光学实验与古典物理的理论相冲突”“黑体辐射现象用古典物理的理论无法解释”可知当时牛顿力学存在不足排除AB两项而为“两个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的是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C 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8.下图是1961年到1979年美国、苏联、西德和日本的科技研发投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百分比的示意图以上四国科技研发投入占比的变化()A. 导致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B. 催生了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经济形态C. 刺激了欧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D. 有助于欧洲日本缩小与美国的技术差距【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表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故A项错误材料中表明西德、日本的科研投入在增加美国在减少故B项错误材料与福利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图片可知西德、日本的科研投入逐渐增加这有利于提升日本和西德的科研水平有助于欧洲日本缩小与美国的技术差距故D项正确故选D9.如表所示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主要发明和创造中心这表明()A. 美国的经济实力已超过英国B. 第二次工业革命扩张范围更广C. 第一次工业革命仅发生在英国D. 技术进步推动了工业快速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造中心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造中心是在多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张范围更广A、D两项仅由材料难以得出C项说法不符史实排除10.17世纪和20世纪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在科学史上相似的贡献是()A. 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B. 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C. 将人文思想引入近代科学D. 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答案】D【解析】A是牛顿的经典力学B是伽利略的贡献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C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故选D.11.“经过20余年的经营 17世纪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出版了该书对欧洲知识界心灵的影响程度唯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可与比拟”材料中的“该书”()A. 认为时空与运动都是相对的B. 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C. 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D. 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此书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故B 正确AC是相对论排除D是量子论排除12.蒸汽机作为动力机在工厂中的各个车间出现蒸汽机与冶金业的结合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用铁武装起来的蒸汽机成为所向无敌的力量彻底扫荡了中世纪的一切残渣余孽材料意在强调蒸汽机()A. 加速了英国工业化进程B. 使资产阶级执掌英国政权C. 推动了英国社会的转型D. 帮助工厂解决了动力难题【答案】A【解析】A、根据“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用铁武装起来的蒸汽机成为所向无敌的力量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蒸汽机的作用使工厂得以普遍建立促进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加速了英国工业化进程B、在工业革命前资产阶级已经执掌英国政权C、材料没有体现蒸汽机推动了英国社会的转型D、说法不全面13.当今世界科学大师斯蒂芬•霍金教授说“宇宙的开端可能出现了许多‘小泡泡’ 然后再消失‘泡泡’膨胀的同时会伴随着微观尺度的坍缩……反复的膨胀和坍缩导致了宇宙中星系和恒星以及所有其他结构的形成”现代科学手段对宇宙微波背景中的小的非均匀性的观测完全证实了“泡泡”预言证实霍金“泡泡”预言的理论是()A. 自由落体律B. 经典力学C. 狭义相对论D. 量子论【答案】D【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而量子论解决了这一问题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革命性进展“小泡泡”、“微观尺度”、“宇宙微波背景”反映的就是量子论的相关知识因此证实霍金“泡泡”预言的理论是量子论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14.《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提到“由于在安全上依赖它强大的盟国日本在政治上受到了掣肘那个强大的盟国恰恰是全球安全的主要维护者又是日本在经济上的主要对手”下列能够支持该观点的有()①二战结束后日本采取低姿态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②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美之间贸易摩擦比较频繁③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④冷战结束后日本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既依赖美国又受制于美国这一现象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故④错误其余三项符合史实故①②③正确故D项正确15.如图是工业革命前世界白银的流向图这表明()A. 世界白银流动推动新航路开辟B. 美洲国家能独立主导白银输出C. 西欧国家以白银对外资本输出D. 中国和印度是白银主要输入国【答案】D【解析】美洲的白银被西方殖民国家大量掠夺并不能独立主导输出故排除B项(1)工业革命前西欧国家还没有进入对外置本输出阶段故排除C项根据图片中的路线分布可以看出白银主要流向亚洲的中国和印度故选D故选 D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论题工厂制下企业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形成阐述工业革命期间工厂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工人集中在一起进行工作为便于生产、管理和提高工厂效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工厂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推动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也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解析】本题为表格式的开放性试题解答要特别关注“标题 19世纪40年代英国某工厂的规章制度” 再结合相关的条文可以拟出论题工业革命时期企业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再迁移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一规章制度形成的原因、目的以及影响也可以从工厂制度的苛刻条款理解工业革命工厂制度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压迫和剥削等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图二的两项成果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这两项成果分别得益于哪种动力装置的发明?17.(2)据材料二概括这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答案】(1)图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图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图一蒸汽机图二内燃机【解析】(1)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火车是用蒸汽机来作为动力飞机是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答案】(2)都推动了新产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解析】(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的产业新技术和新材料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大大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18.(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出现“纱荒”的直接原因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技术发明材料二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8.(2)依据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材料三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18.(3)根据材料三指出到19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原因凯伊发明飞梭后织布行业的效率大大提高等发明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利纺纱机【解析】第一小问的直接原因依据材料一“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可以得出原因是凯伊发明飞梭后织布行业的效率大大提高第二小问的发明结合所学可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利纺纱机【答案】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从手工工场到工厂前提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条件殖民扩张、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海外市场和劳动力手工工场的专业分工使机器发明成为可能技术条件是根本性的因素【解析】第一小问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可知从手工工场到工厂第二小问的前提和条件结合所学从制度保障、资本、劳动力、市场、技术等角度回答【答案】变化美国、德国迅速崛起原因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积极应用新的科技成果推动生产力发展【解析】第一小问的变化由图表信息可知美国、德国发展较快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是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结果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发明成果与主要特征”的角度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答案】示例一论题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其特征是生产的机械化论述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从纺织行业进一步发展到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并在欧美地区扩展带动了其他地区的工业化综上所述由于使用新机器、新技术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其体现的特征是生产的机械化示例二论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化时代其体现的特征是生产的电气化论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电灯、电话等一系列电器的发明应用、新机器的发明和制造进一步推动了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新兴工业迅速发展电力工业成为最新技术成就的代表综上所述由于使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新机器、新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化时代其体现的特征是生产的电气化示例三论题第三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子计算机时代其特征是生产的信息化论述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时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还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而且以全球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综上所述由于使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第三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子计算机时代其体现的特征是生产的信息化【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所学及材料提出论点并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小节课时跟踪检测(含14最新模拟)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近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
……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
……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达尔文2.爱因斯坦认为:“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A.捍卫哥白尼日心说B.奠定实验科学基础C.发明了天文望远镜D.发现自由落体定律★3.(2014·兴化模拟)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次新的有关发现所证实。
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
在亚原子结构的无限小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
”这是在评价( )A.生物进化论B.经典力学C.量子理论D.相对论4.北京时间2013年3月15日凌晨,《科学》杂志在线发文,宣布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这一发现让研究新的量子系统成为可能,或将对信息技术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下列科学家与这一发现不相关的是( )A.普朗克B.达尔文C.玻尔D.爱因斯坦5.“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
”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经典力学体系C.生物进化理论D.细胞研究成果6.(2014·扬州调研)“……其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谓天道自然之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四十三)近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5世纪时,关注天体的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关注海洋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主要是因为()
A.文艺复兴运动对人们的启导
B.哥白尼的科学爱好、哥伦布的探索精神
C.新兴资产阶级登上欧洲的政治舞台
D.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时代之需要
解析:选A根据题干时间“15世纪”可知此时西方正在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帜,肯定人性,注重人的价值,要求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以本题选A项;B项是个人因素,不是时代背景;C项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世纪),不符合时间要求;D 项太过宽泛,不及A项更贴合15世纪的时代背景。
2.“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B.瓦特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的进化论D.牛顿经典力学理论
解析:选D“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说明这一科学成就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且成就巨大,D项符合要求。
A项起不到题干所述作用,排除;B项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才出现的,C项错误。
3.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
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蒸汽机的直接作用。
依据所学,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改变了人们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之后,出现了机器发明和应用的高潮,故B项正确。
A、C、D三项是间接的作用,都是机器使用的结果。
4.“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
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
”材料说明()
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
B.科学理论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
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解析:选B电磁感应定律、电磁理论和电磁波都是科学理论,它们引发了各项新发明,故选B项。
A、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题意。
5.(2018·贵阳摸底)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网购市场。
2017年的“双11”不仅是购物狂欢节,而且承载更多的是观念更新。
这说明()
A.中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受益者
B.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C.电子商务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D.网络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
解析:选B从材料网购的快速发展,反映出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和观念,故B项正确。
6.比尔·盖茨是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微软公司的创始人。
截至2011年,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从1998年到2010年,他一直在《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榜首。
1983年《人物》杂志的一篇文章称比尔·盖茨在软件方面的功绩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重要。
这些表明()
A.美国是拜金的国家
B.美国人怀旧心理明显
C.科技既造福人类又创造财富
D.比尔·盖茨的发明影响最大
解析:选C题干包含了两层信息:第一层是比尔·盖茨通过创办微软公司获得了巨额财富,第二层是比尔·盖茨在软件方面的贡献有益于社会,故C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7.(2014·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
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属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性著作,它关注传统技术,缺乏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较小;而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更看重理论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其创新度和社会认知度较高,对社会的影响较大。
第二小问需要结合17世纪中国、欧洲的相关知识以及材料中所提到的两位科学家的个人经历进行比较分析。
第(2)问,由材料一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当时中国的反响很小,却在19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而由材料二可知,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受到欧洲社会的追捧。
原因是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八股取士钳制人们的思想、封建士大夫愚昧无知、缺乏重视科技的社会风气;而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崛起、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时的欧洲有重视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
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