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1)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每首古诗都有自己的语言艺术的风格和表达技巧,要懂得怎么去鉴赏一首古诗就要了解这首诗的信息和运用技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一:虚实结合

在诗歌鉴赏中,最让学生头疼的就是手法分析题。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缺乏手法知识储备,鉴于此,笔者有了细讲诗歌手法的念头。本篇主要讲讲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之一——虚实相生。

一、什么是“虚”与“实”

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二、古诗中的“虚”“实”运用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之景为虚。以《雨霖铃》为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年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些诗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是“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三句,则是半虚半实。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三句,是想象之景,属虚写。

2、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是苏轼游黄岗城外的赤鼻矶所见到的景象,当算是“实”。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三句,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历史画面,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实景,故属虚写。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以《虞美人》为例:

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一句,写愁绪。愁绪本是很抽象,李煜却将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

古代诗歌常见的20种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常见的20种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常见的20种表达方式

1 赋、比、兴

赋,指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例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叫月珰。指如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述语段就运用了赋的手法,表现了刘芝兰的美丽、庄重、自尊。比,是指用比喻的手法捕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例如,《诗经·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此句用桑叶的枯黄凋落来比喻女子的容颜衰老,非常恰当。兴,是指托物起必,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要捕述的事物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例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孔雀的欲飞又止来起兴,美丽而又忧伤,在诗的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徘徊顾恋的悲剧气氛,并且成为整个诗歌意境的情感丰线。

2 对比

是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进行比较或对照,以突出双方或其中一方的特点。例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3 衬托

也称烘托.是指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衬托来突山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包括正利和反衬:

(1)正衬: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事物。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用“碧水”“青山”“红日”“白帆”等色彩缤纷的“乐景”利托了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2)反衬:利刚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准人不识君?”开头两句景物凄婉迷茫,似乎衬托的是朋友离别时的悲愁。然而后两句以豪迈的语言、真诚的劝慰表现山诗人的自信与乐观。在如此凄迷的环境之卜还能发此豪言壮语,更利托出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4、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5、因情造景: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6、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7、夸张: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张)

8、象征: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9、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10、对比: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1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1

用典: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来自百度文库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 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结: 小结:
(1)正衬
反衬
乐景
乐情
哀景 哀情 乐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
绝句(杜甫)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分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分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手法:衬托,以美景衬托哀情, 手法:衬托,以美景衬托哀情,以美丽 的山水风光衬托诗人的归心之愁。 的山水风光衬托诗人的归心之愁。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衬托 侧面描写 衬托) 衬托
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 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 突出 的方法。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和反衬。 的方法。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例题1: 例题 :
望海楼 米蒂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 起白烟。 起白烟。 几番画角催红日,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1、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瀑布联句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此诗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⑴诵读解意: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绥,

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⑵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⑶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⑷手法:托物言志2、用典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例如:咏怀古迹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

1. 对仗格律:古代诗歌常采用对仗格律,包括平仄对仗、押韵对仗等,用来达到韵味悠远的效果。

2. 比喻修辞:通过比喻手法,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3. 感情抒发:古代诗歌往往借助细腻而含蓄的表达方式,通过描绘景物、描写内心情感等手法来抒发情感。

4. 行文婉转:古代诗歌行文流畅、婉转,常采用修辞手法如借物抒情、借景抒怀等,丰富表达效果。

5. 意象丰富:古代诗人善于描绘意象,通过具象的形象来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6. 修饰描写:古代诗歌常使用修饰描写手法,通过形容词、修饰词来描绘事物的特征,提升诗歌的美感。

7. 反复运用:古代诗歌常使用反复手法,重复使用某个词句,以达到强调、加深印象的目的。

8. 典故引用:古代诗歌常借用典故,通过引用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来表达情感或展示思想。

9. 象征意义:通过象征手法,将具体的物象转化为抽象的意义,以丰富诗歌的内涵。

10. 对偶对仗:在言辞上通过形式和形式之间的对应,音调上通过声音和声音之间的和谐与调和,来表达意象的美感和神韵。

总之,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通过押韵对仗、比喻修辞、情感抒发、意象丰富等方式,使诗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整理

一、修辞手法

比喻,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抽象为形象

拟人,例:“碧溪留我武关东”、“霜禽欲下先偷眼”

夸张,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借代,例:“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借指战马和武器,合起来指战争。

通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之间的转换。例:“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双关,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的双关)

对偶,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排比,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用典,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设问,例:“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反问,例:“江东弟子今谁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起兴,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对比,例:“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今昔对比)

列锦:全部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叠字(重言),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顶真,例:“烟水江南小月淡,淡对山风湿红残,残夜难禁凋人颜”

二、表达方式

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

描写:大的方面分为两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点面结合(点就是对人、事、景物的详细描写;面就是概括性的描写)

虚实结合

观察角度的变化(由远到近,有大到小)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们通过

对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考、感受和情绪。

例如,杜甫《登高》中写道: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描绘山和河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的敬仰之情。

2. 咏史怀古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赞颂历史人物和回顾古代故事来表达自己的

情感和思考。他们通过对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赞美和追忆,表达

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例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宫廷生活,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繁华和荣光。

3. 抒发个人情感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描写自己的情感和心情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用简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爱情、友情等各种情感的诉求和思考。

例如,李白《静夜思》中写道: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描绘夜晚的清幽与寂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以上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的简要介绍。古代诗歌通过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化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也有人称之为表达技巧),可以从抒情方式、修辞方法、描写手法等三个方面入手。

一、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了喜爱菊花的原因,抒发了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失意和苦闷之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尽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随水长流,滚滚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杜甫

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前两句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唐朝李华的《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对比(对照)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该诗通过“春残”、“鸟稀”、“花尽”、“花飞”与“幽竹”的对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

3、正意反说(反语)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人物形表象现鉴手赏法
表现手法——(一 )衬托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 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 思汝。
【注】 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 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1、以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
反应来烘 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2、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
敲月下
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3、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杜牧《齐安郡
后池绝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表现手法——(四)用典 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
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 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指引用或化用 前人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 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运用了冯唐的典故。
表现手法——(二)象征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第一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诗歌表现手法及例题,欢迎参考!

一、抒情手法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笔法。

【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卫国的理想。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诗人大发感慨,书生从来无用,应该拿起武器去收取关山。

2.间接抒情: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其他事物来表达的。

(1)借景抒情:指的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闾庙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的后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诗凭吊屈原。用沅湘长流不尽的江水比喻屈原千年不尽的怨恨,表达了对他的极大同情。后两句借景抒情,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落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原的哀怨,寄托了作者的同情。

古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及作用

古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及作用

古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是指在古代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十种艺术手法,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和审美功能。以下是这些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简要概述:

1. 直接抒情: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借助其他事物或修辞手段。作用是使读者直接感受到诗人的情绪,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2. 间接抒情:通过描写景物、叙述故事或描绘人物行为来表达情感。作用是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刻,增加诗歌的层次和深度。

3. 借景抒情:利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作用是使诗歌意境深远,情感与景物相互映衬,增强艺术效果。

4. 融情于景:诗人的情感与所描绘的景物紧密结合,使情感在景物中自然流露。作用是使诗歌具有更强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5. 因情造景:诗人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境界。作用是使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想象力。

6. 虚实相生: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虚写和实写,相互映衬,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作用是使诗歌更具立体感和深远意境。

7.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处理,以强化诗歌的情感表达。作用是使诗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8. 象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抽象的思想或情感。作用是使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9. 用典:在诗歌中引用历史故事、成语或古代诗句,以丰富诗歌的内容和表达。作用是使诗歌具有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内涵。

10. 对比:将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它们的特点和诗人的情感态度。作用是使诗歌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和深刻的主题思想。

这些表现手法在古诗词创作中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古代诗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诗歌表现手法及例题,欢迎参考!

一、抒情手法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笔法。

【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卫国的理想。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诗人大发感慨,书生从来无用,应该拿起武器去收取关山。

2.间接抒情: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其他事物来表达的。

(1)借景抒情:指的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闾庙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的后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诗凭吊屈原。用沅湘长流不尽的江水比喻屈原千年不尽的怨恨,表达了对他的极大同情。后两句借景抒情,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落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原的哀怨,寄托了作者的同情。

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

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

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诗人的感情。

3.托物言志:借助对事物的描绘,表达诗人的志向和感情。

4.用典抒情:引用典故或历史事件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5.情景交融:将情感与景物描写相结合,达到情感与景物的相互呼应。

6.对面落笔:通过对另一方的描写,间接表达诗人的感情。

7.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事件的描绘,讽喻现实,表达诗人的思想观点。

8.抑扬:通过压抑和张扬的手法,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情感。

9.起兴:借助其他事物的描绘,引出诗歌的主题。

10.比兴: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手法,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11.触景生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引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12.衬托: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或情感。

13.烘托:通过渲染气氛和背景,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或情感。

14.虚实结合:将虚幻和现实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15.点面结合:将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形成全面而深入的描写。

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第一篇: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我国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我国古代的诗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们的作品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常见手法:

表现手法分(1)表达方式,(2)修辞手法,(3)抒情方式,(4)描写手法四大类。

(1)表达方式:①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蝉噪”“鸟鸣”—动景,写山林的“幽静”;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俏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写罗敷的服饰美;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望庐山瀑布》,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喻庐山瀑布,为虚写。②议论③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衬托、用典、设问、反问)等

(一)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二)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的总结:诗歌鉴赏解题思路
第二步:从知识体系中确定考点,并进一步落实答案。
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手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虚实 动静 对比
视听 点面 细节 白描
最后的总结:诗歌鉴赏解题思路
第三步:按照“结论”+“解释”+“效果”的格式作答。
示例
运用了对比手法。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 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 感伤形成对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问: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做简要分析。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练习2)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表பைடு நூலகம்手法
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的知识体系
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手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虚实 动静 对比 衬托
视听 点面 细节 白描
虚实结合
“虚”:想象的、回忆的、梦中的、隐性的。 “实”:眼前的、具体的、显性的。
2、注意诗中隐性的“虚”。
所谓隐性的“虚”是指诗歌画面中没有,读者却可以 通过诗句的暗示想象到的画面。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问: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问: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继续努力
再见
最后的总结:诗歌鉴赏解题思路
第一步:判断题干问的是哪个鉴赏角度,并思考其知识体系。
基本鉴赏角度:画面、手法、情感、语言、结构
画面:意象归纳式翻译;散文式翻译。 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 情感:羁旅、思乡、闺怨、隐逸、报国、失意、潦倒…… 语言:炼字、语言风格。 结构:照应标题、奠定基调、交代时地季、铺垫、渲染气氛……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问: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2、注意诗中隐性的“虚”。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问: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 离迁徙汴洛、吴越等地。
问: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问: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问: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做简要分析。
答案
运用了对比手法。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 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 感伤形成对比。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练习2)
答案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幽静、空旷衬 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 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例题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问: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做简要分析。
积累
1、如今人们同样只注重节日中的吃喝玩乐,忽略节日的内涵。 2、最突出的手法:指最能突出主旨的手法。
答案
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 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 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练习2)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 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
月圆⑴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⑵这里指光彩更 加柔美。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星。
问: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解题过程与积累方法展示
月圆⑴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问: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 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 好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