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市深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主要做法及应用成效

合集下载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28•【字号】沪府发[2012]53号•【施行日期】2012.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12〕5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市电子政务工作,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信息共享,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督,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集成,实现政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向政府内部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本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经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本市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规范标准、集约精简、协同共享、安全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着力于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机构体制第五条本市电子政务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相关部门支撑,业务单位配合。

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有关部门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电子政务工作。

同时,负责市政府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

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为日常工作和管理机构。

第六条各区(县)、各部门应当加强本区(县)、本部门电子政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明确责任部门,落实工作职责,保障电子政务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章发展规划第七条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和本市信息化要求,编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12〕5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上海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市电子政务工作,提高行政效能,促进信息共享,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督,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集成,实现政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向政府内部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本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经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本市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规范标准、集约精简、协同共享、安全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着力于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机构体制第五条本市电子政务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负责,相关部门支撑,业务单位配合。

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有关部门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电子政务工作。

同时,负责市政府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

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为日常工作和管理机构。

第六条各区(县)、各部门应当加强本区(县)、本部门电子政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明确责任部门,落实工作职责,保障电子政务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三章发展规划第七条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和本市信息化要求,编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编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应当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防止重复建设,提高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应用

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应用

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应用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

由于电子政务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交集。

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的信息交流。

具体地说,目前各级政府部门所广泛使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属于第一类电子政务的范畴:国家最近建设完成的”三金”工程和电子口岸执法系统,是第二类电子政务的典型例子。

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的互联网站发布政务信息,以及进行网上招标、网上招聘,接受网上投诉等,则属于第三类电子政务的范畴。

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的结合。

下图表明了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

第一节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结构一、电子政务与其它几个相关概念的异同要想明确一个概念,除了要说明它是什么之外,还要说明它不是什么。

尤其是当几个十分相似的概念同时存在的时候,如果不进行认真的区分,必然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和交流的困难。

所以,我认为,要想真正明确电子政务的概念,除了要尽可能地对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之外,还应当把它与其它几个类似的概念加以对照和区分。

下面就让我们分别分析一下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府”、政府上网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所谓办公自动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办公效率。

办公自动化设备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在我国得到普及应用,而电子政务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基本上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具体地说,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以下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其应用定位不同。

电子政务侧重于政府部门内部以及跨部门、系统和地区的应用,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重点一般是在部门内部,并且集中于办公人员的个人层面。

(2)、二者的应用主体不同。

立足于整合的电子政务发展思路——上海市浦东新区电子政务整合的主要做法

立足于整合的电子政务发展思路——上海市浦东新区电子政务整合的主要做法

浦东 ’1 I p同站自动共享信息资源. ' 使 信息发布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攫高 同 时 ,也有散酶低或完全取消了数据存 储 数据备份 、 系统安全等运维成本
开和服务网站 s : 3 S 个 2 O 牛厩 精东
“ 是政盯提供公众服 务的窗 前台
口 通过 整音 各种对外服务窗 1 .企 3
折区电于政务管理中心对浦东门户同站 进行了垒面改版 . 对已经建成的6 家玻
维普资讯
府类网站堪过索引和深度链接的方式实 现 了全方『的整合. 立 并建立了覆盖所有
准 我们采取统一运营商 、统一标准 网络 建设 、统一财政支出 、根据需求 灵活丹布带宽的方法 抒区缎机关 、 街 镇及委办局下属机构 、屠委村委 台及
基层窗 口等三个层擞 对浦 东新区政 务通讯网络进行了全面整 台=经过整
的共享数据库非常不利 我 1首 先 门 地理信 息应用 系统的整 台为窆破 口:
维普资讯
S e ilo i f r iigca s s p ca tp c o an n ls e s t
! 海 东 区 11 开 开 - 浦 新 自9 年 始 发 - 9
山 建设 以来. 一贯重视政肝信息化
业和百姓可 更加方便地埔 过 “ F - 3’ 完成 多改 多项的 办理 需求.有助于政
后台” 是政I 办公办事的各种吐 『 亍
用支持系统 - 通过统一 公务员办公门
尸 、统一用户身份认 证 、 一用 户极 统 限管理 统一邮件 系统管理 、 一标 统
电子政务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
也特别尖锐地向我们提出了电子政务业 界最具挑战。 匪的 “ 整台”难题 . 因此 .在规划 浦东新 区信息化建 设工 构 建浦 东新 区电子政 务整体

公共事业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

公共事业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

公共事业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第一章电子政务系统概述 (2)1.1 电子政务的定义与意义 (3)1.1.1 定义 (3)1.1.2 意义 (3)1.2 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历程 (3)1.2.1 起步阶段 (3)1.2.2 推进阶段 (3)1.2.3 深化阶段 (3)1.3 电子政务系统的现状与趋势 (3)1.3.1 现状 (3)1.3.2 趋势 (4)第二章电子政务系统架构设计 (4)2.1 系统架构概述 (4)2.2 技术架构设计 (4)2.3 业务架构设计 (4)2.4 数据架构设计 (5)第三章用户体验与界面设计 (5)3.1 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5)3.2 界面设计要素 (6)3.3 交互设计优化 (6)3.4 设计案例分析 (6)第四章信息安全保障 (7)4.1 信息安全概述 (7)4.2 信息安全策略 (7)4.3 信息安全技术 (7)4.4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8)第五章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 (8)5.1 数据资源概述 (8)5.2 数据资源整合 (8)5.3 数据资源共享机制 (9)5.4 数据资源利用与维护 (9)第六章电子政务服务流程优化 (9)6.1 服务流程概述 (9)6.2 服务流程分析与设计 (10)6.2.1 服务流程分析 (10)6.2.2 服务流程设计 (10)6.3 服务流程优化策略 (10)6.3.1 建立健全服务流程管理制度 (10)6.3.2 加强信息技术支持 (10)6.3.3 提升服务人员素质 (11)6.4 服务流程监控与评估 (11)6.4.1 服务流程监控 (11)6.4.2 服务流程评估 (11)第七章政务系统运维管理 (11)7.1 运维管理概述 (11)7.2 系统监控与维护 (11)7.2.1 监控策略制定 (11)7.2.2 系统维护 (12)7.3 故障处理与应急响应 (12)7.3.1 故障分类 (12)7.3.2 故障处理流程 (12)7.3.3 应急响应 (12)7.4 运维团队建设与管理 (13)7.4.1 运维团队职责 (13)7.4.2 运维团队管理 (13)第八章电子政务项目实施与管理 (13)8.1 项目实施概述 (13)8.2 项目管理方法 (13)8.3 项目风险控制 (14)8.4 项目评估与反馈 (14)第九章电子政务培训与推广 (15)9.1 培训与推广概述 (15)9.2 培训策略与实施 (15)9.2.1 培训对象 (15)9.2.2 培训内容 (15)9.2.3 培训方式 (15)9.2.4 培训师资 (15)9.3 推广策略与实施 (15)9.3.1 宣传推广 (15)9.3.2 政策引导 (16)9.3.3 示范引领 (16)9.3.4 技术支持 (16)9.4 培训与推广效果评估 (16)9.4.1 培训效果评估 (16)9.4.2 推广效果评估 (16)9.4.3 持续改进 (16)第十章电子政务系统评估与改进 (16)10.1 系统评估概述 (16)10.2 评估指标体系 (17)10.3 评估方法与流程 (17)10.4 系统改进策略与实施 (17)第一章电子政务系统概述1.1 电子政务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对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优化和重构,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透明度、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一种新型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工作状况汇报(精选2篇)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工作状况汇报(精选2篇)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工作状况汇报(精选2篇)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工作状况汇报「篇一」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工作状况汇报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在我国得到了快速推进和大规模应用,为政府机构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

本篇文章将就我国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工作的状况进行详细汇报,以期能够全面总结过去的经验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一、内网基础设施建设在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初期,我国采取了积极的策略,加大投入并大力推进内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建设高速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提升内网的容量和稳定性,为后续的应用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注重网络安全防护,建立了一系列的内网安全机制,确保政府机构的信息资源不受恶意攻击和泄露。

二、应用系统建设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电子政务内网的应用系统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引进和发布各类应用系统,政府机构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于公众。

比如,内部行政系统可以帮助政府机构提高办公效率,提供便捷的办公工具;公共服务系统可以实现在线办事,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决策支持系统可以为政府领导层提供数据和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政策和管理资源。

三、数据共享与集成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政府各级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集成。

在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注重打破信息孤岛,推动各部门间数据的整合和共享。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和共享平台,政府机构能够跨部门地获取并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提升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此外,数据的集成也有助于政府部门进行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数据分析,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四、面临的挑战尽管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化水平不一,数据共享和集成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化管理机制。

其次,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内网的安全保护和应急响应能力。

最后,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需要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确保技术的有效运用,真正提升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第一部分分章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 D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2、()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 D )A三金工程 B网络技术的应用 C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 D政府上网工程3、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A 20世纪80年代初B 20世纪80年代中期C 20世纪80年代末期D 20世纪90年代二、多选题: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 ABCD )A起步阶段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网上处理事务阶段三、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内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之后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食物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2、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老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3、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时代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种政府服务体系。

四、简答题: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有哪些?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完成以前治理、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层次,见胡政府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成本;③可以扩大政府政策的影响;④可以防止信息垄断,保证下级政府或组织跟好的执行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⑤为人民提供便利,密切政府与公众的联系;⑥可以减少企业行为的盲目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服务的窗口。

五、论述题: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上海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上海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上海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考察报告最近,我们在赴上海考察的过程中,对上海市建设电子政府、政务信息化的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感到上海的工作决心大、措施得力、进展快、效果好,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湖北借鉴。

一、经济、社会生活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

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始推进信息化建设,并取得突出成效的地区。

“九五”时期以来,上海市象90年代抓城市面貌那样抓城市信息化建设,把推进信息化作为统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

1996年,上海市明确提出建设“上海信息港”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制订了三阶段的工作规划,也就是三个三年规划,即“基础先行,重点突破,全面发展”。

根据这一规划,上海首先在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重点领域上下了很大功夫,初步形成了经济社会生活信息化的格局。

第一,基本建成了信息基础设施框架。

以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建设为标志,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在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城域宽带主干网、通信业务、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基础指标领先于国内各大城市,部分指标已达到国际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能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提供多样的选择。

企业、机构用户和市民可选择使用电信、联通、网通、有线电视网络等多个运营主体提供的高速网络服务。

全市建成了由8个核心节点、90个边缘节点组成的世界最大的宽带ATM城域主干网,主干节点交换容量为40G,主干传输带宽最高可达2.5G。

城域宽带网已覆盖市区90%以上的大楼和小区。

第二,初步形成了各行各业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的良好格局。

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各行各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

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改变管理和运行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上海企业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水平在全国领先。

应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应用面日益扩大。

运用信息技术,城市建设和管理效能得到了增强。

覆盖市区的多比例足、多精度的城市二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初步建成,开始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房地产管理、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气象预报、治安管理等方面得到应用和深入开发。

信息化基础知识试题

信息化基础知识试题

信息化基础知识试题信息化基础知识试题一、信息化基础知识【试题1】2022上真题21.(1)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大要素[1分]A.数据库,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B.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C.地理信息系统,国家信息网络,工业与信息化,软件技术与服务,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D.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工业与信息化,信息产业与服务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2.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6个要素,这6个要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①的位置应该是()。

[1分]A.信息化人才B.信息技术应用C.信息技术和产业D.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3.某法院将罚没的物品通过某拍卖网站对社会公开拍卖,成交后买方通过网络支付将款项直接支付当地财政系统,该活动属于( )的范畴[1分]A.电子政务B.行政管理C.电子商务D.电子交易4.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等六要素,其中()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4)[1分]A.信息资源B.信息化法规和标准规范C.信息化人才D.信息化技术和产业5.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中,()是国家信息化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1分]A.信息技术应用B.信息网络C.信息资源D.信息化人才6.开展区域链技术的商业试探性应用,属于国家信息化体系中的()要素[1分]A.信息技术应用B.信息网络C.信息资源D.信息技术和产业7.电子政务根据其服务的对象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模式。

某市政府在互联网上提供的“机动车违章查询”服务,属于(2)模式(2)[1分]A.G2BB.G2CC.G2ED.G2G8.我国O2O的常见应用不包括()[1分]A.电子政务政府集采B.餐饮服务网上团购C.APP手机的约车服务D.旅游服务网上团购9.从电子政务的实施对象和应用范畴角度,、可将电子政务分为四种类型。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真题及答案解析:第1章 信息化知识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真题及答案解析:第1章 信息化知识

某软件公司希翼采购一套自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便地组合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集成和使用,该公司应采购(4)系统A 、CDSB 、ERPC 、CRMD 、IDSCDS:内容分发服务(Content Distribution Service)的缩写,内容分发服务是互联网的一项新技术。

通过此种服务使各地的Internet 客户在访问这些网站时,可以访问最接近本地缓存服务器中缓存的内容,从而缩短请求响应时间和网络延迟,减轻网站服务器的负载。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简称,它将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销售、库存和其它业务功能整合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从而实现信息数据标准化,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

CRM: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

ID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依照一定的安全策略,通过软、硬件,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尽可能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活动中,数据采信和存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5) 不是其中重点关注的数据A、描述性数据B、促销性数据C、交易性数据D、关系性数据客户数据可以分为描述性、促销性和交易性数据三大类。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将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评价供应链管理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6)。

A 、供应链的成本B、客户满意度C、供应链的响应速度D、供应链的吞吐量供应链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首先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衡量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客户满意度。

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一《指导意见》定位和作用十几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相关部门从不同角度制定了一系列电子政务指导文件,涉及网络、应用、安全、信息资源、工程建设等领域,对电子政务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发〔2000〕36号),对全国政府办公业务网和办公业务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做出总体部署;2001年印发《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发〔2001〕25号),提出了以“三网一库”为枢纽的政务信息化框架。

这两个文件面向全国政府系统,重点围绕政府办公厅“办文、办会、办事”等业务的信息化支撑开展,提法从“办公自动化”到“政务信息化”,内涵有所深化。

在全局发展战略层面,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这是首次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的电子政务全局性指导文件,提出“两网四库十二金”的总体框架,即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加快12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标准化体系、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等内容,引领了电子政务发展方向,对十几年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文件。

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电子政务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逐步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同时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给电子政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目标,迫切需要电子政务发展着眼全局,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实现向纵深发展的关键转型升级。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再启融冰之旅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再启融冰之旅

9日至 1 日,全 国地 方 电子政 务信 息共 享和 业 务 协 同经 验 交流 0
会 在 厦 门召 开 ,推 出一 批 围绕 重 点 业 务 开展 的应 用 ,再 次开 启
的急 切 需 求 。
难 !提 及信 息共 享和 业务协同,从 事电子政 务工作的人又
都 不 约而 同地 发 出 同样 的 感叹 。
2 2 年 国家信 息化发展 战略 )的通知》( 00 中办发 (0 6 1 2 0 ]l 号 ) 出, 有序推进相 关业务 系统之 间、中央 与地方之间的信 提 “ 息共 享,促进部 门间业务协同,提 高监管能 力” 。近年来 , 各地
面对这块 坚冰,作 为电子政 务的主 管部 门,工业和信息化 部连 续三年 围绕推进 电子政 务信息共 享和业 务协 同,开展 全国
工作 中,热热闹闹的试点工作 也开展 了一轮又一轮 ,试点地方
覆 盖 了北 京 、 上 海 、 内 蒙 、广 东、 江 苏 、浙 江等 电子政 务建 设
和 发展 基 础 较好 的省 份 和 城 市 ,各 地 涌现 出不 少 成功 实例 ,在
息共 享,使有 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
政府服 务、 城市管理 、 应急指挥 等方 面起到 了十分重要 的作 用,
电子 政 务信 息 共 享 和 业 务 协 同融 冰 之旅 。 政 策 背 景 : 一 直 以来 , 党 中央 始 终 高 度 重 视 信 息 共 享 、互
联 互 通 工 作
早 在 十年 前 ,信 息互联 互通 的重 要 性和 存在 的 问题 已被 提 上 议 事 日程 。 国 家 出 台的 电子政 务建 设 和 发展 的 多份 文 件 为 力 求解 决 信 息 重 复 采集 、共 享 困难 等 问题 进 行 了政 策 引导 ; 实际

《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课程综合自测题3(试卷与答案)

《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课程综合自测题3(试卷与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考卷(A3卷)(20 年至20 学年度第 学期)考试时间 年 月 日(90分钟) 课程 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 教师签名 钟毅[注意: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和判断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的番号填入下面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50分。

) 1.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不包括哪个阶段( )。

A. 数据处理阶段B. 业务管理阶段C. 网络发展阶段D. 工程建设阶段2.美国政府在2003年制定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其目标不包括( )。

A .方便公民与联邦政府实现互动 B. 提高联邦政府工作绩效 C. 推行行政服务的现代化D. 改善政府对公民的反馈能力3.在确定电子政务评估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 .指标选取及权重合理B . 评估指标具有可操作性C .评估指标全面性D .评估指标设计要有针对性4.美国的联邦政府架构(FEA )不包括( )。

A. 绩效参考模型 B. 业务参考模型C. 服务参考模型D. 管理参考模型5.( )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系统分析网络与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及脆弱性,评估安全事件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A.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B. 信息安全测评C. 信息安全检查D. 应急响应6. 政府网站群可分为水平、垂直、( )、内外网一体化四种建设模式。

A .BOTB .BOOC. 个性化服务D .整合7.电子政务工程中,选择硬件设备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 国产优先原则B. 最新技术原则C. 适可而止原则D. 逐步到位原则8.《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国家标准》不包括( )。

A. 总体框架B. 技术要求C.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D. 数据结构规范9.政务流程再造运用现代公共行政学理论和( ),对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

A .市场手段B .信息化手段C .行政手段D .服务意识10.国家四大基础信息库建设不包括( )。

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应用

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应用
积极研究云计算模式在电子政务发展中的作用,全面 分析新技术对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发展的影响和全方位业务协 同、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安全保障对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发展 的需求,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既 有资源的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潜能,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创 新,为减少重复浪费、避免各自为政、信息孤岛创建技术系 统。
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
1 • 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深化应用和突出成效转变 2 • 从分散重复建设向集约节约建设转变 3 • 从工程项目导向向应用服务导向转变 4 • 从自建、自用、自管向共建、共享、共用转变 5 • 从信息孤岛向信息共享转变
云计算将成为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 新型技术架构
云计算在放大资源支撑能力、创新的建设和服务模式 等方面的特点,使它成为新型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技术架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在陕西、福 建和海南部署了“地方基于云计算电子 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试点”。编制发 布了“基于云计算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 层设计指南”。
国家信息化发展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任务: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
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 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 各领域信息化。
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 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国家信息化发展要求
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
有效支持政务部门灵活、快速部署业务应用,满足业务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满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以及行业系统与地方应用条块结合的需要。
满足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需要。
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目的
• 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根本,密切结合中心工作,积极推动 云计算模式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为 减少重复浪费、避免各自为政和信息孤岛创建新的技术支撑体系

电子政务题目答案-题库

电子政务题目答案-题库

题目答案题库《电子政务》练习题一参考答案1.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义包含哪三个方面的信息?答案: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信息: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研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

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物,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实务,如检务(例如公司执照车辆年检)、审务、社区服务等。

第三,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政府管理事物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而是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流程再造。

2.电子政务的特点是什么?答案:电子政务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特点表现在:1. 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 2。

进一步发扬民主,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3. 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化信息资源配置;4。

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5。

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6。

平台一体化。

3.现阶段电子政务的应用包括哪三个方面?答案: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资源交流;政务公开;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进行网络交流。

4.我国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标志是什么?答案(1)准备阶段(1982—1993)。

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LSL)与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线,从过去以研制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中心转向以普遍应用为重点。

(2)启动阶段(1993-1997)。

以“三金工程”(“金桥”、“金卡”、“金关”)的启动为标志。

(3)展开阶段(1997—2000)。

以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标志。

(4)发展阶段(2000至今).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

5.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答案:(1)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2)业务系统水平低,应用和服务领域窄;(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互联沟通不畅、共享程度低;(4)标准不统一,安全存在隐患,法制建设薄弱。

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报告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报告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报告上海电子政务的建设简介项目背景:电子政务建设已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

上海市电子政务经过“九五”、“十五”、“十一五”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深入了解和分析市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系统需求为保证上海互联网交换中心和政务网的正常运行和网间互联畅通,在完成网络运行硬件平台建设基础之上,还需构建一套用于整个网络运营、管理和维护的系统。

通过这套运维管理系统,确保中心网络平台能够有效地满足上海交换中心(SDIX)的运行和管理要求。

包括以下部分:网络管理软件必须能够对网络交换平台的所有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服务器进行网络管理,包括能对2台数据中心服务器(双机集群系统,UNIX操作系统)、1台应用和数据库服务器(UNIX操作系统)、1台路由管理服务器(UNIX操作系统)以及4台PC服务器(WINDOWS202*SERVER操作系统)进行系统管理,并且还能够对服务器上的2套(一套双机集群上,一套单机上)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

系统应具备对交换中心路由服务系统的管理功能,应能有效管理路由服务系统的远程操作、维护和管理,并对路由服务系统的运行状态、系统性能进行实时监控。

路由服务管理包括系统管理、配置管理、日志管理、服务状态监控和系统查询等功能。

系统应能够有效管理本地网间的互联互通业务,实现上海交换中心的互联接入业务的管理,即会员注册,费率管理、基于规则的流量统计和费用结算,以及对各种数据的查询、可视化显示和打印等功能。

近年发展状况:在OA"202*第五届办公自动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精品展览会上,太极计算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查树衡作了题为“电子政务与上海模式”的专题报告,提出了太极公司规划设计的电子政务系统,以及已获得成功应用的上海模式。

它打破了传统的政府办公概念,实现了高度集中的电子办公自动化等网络化功能,是具有总体规划特色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方案

电子政务方案
-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政务服务优化
-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办理。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务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
3.政府数据开放与社会参与
-制定政府数据开放计划,分阶段推进数据开放工作。
第2篇
电子政务方案
一、前言
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行政效能、推进透明化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现代政府治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方案旨在结合现有政策框架和技术发展趋势,为我国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套全面、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现状与挑战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以下挑战:
-开展现状调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分阶段、分批次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政务服务优化。
-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电子政务发展成效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优化方案,实现持续改进。
2.评估指标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
-政务服务效率与民众满意度。
-政府数据开放程度及社会利用效果。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情况。
电子政务方案
第1篇
电子政务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优化公共服务、增强政府与民众互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目标是构建高效、透明、互动的电子政务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现状分析
-用户导向: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开放创新:促进政府数据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电子政务创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深化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主要做法及应用成效
--------------------------------------------------------------------------------
来源:工信部网站首发子站:办公室首发栏目:信息化建设日期:2010.03.04 今日/总浏览: 1/335
近年来,随着上海电子政务建设重心从单部门、单系统建设转向深度挖掘信息资源价值和跨部门协同应用,上海把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电子政务推进的中心环节,把有利于信息共享作为开展相关各项工作的重要出发点,通过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效益,更好地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公共服务效能的提升。

结合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推动了五项工作:
(一)着力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打下扎实基础
从2004年开始,上海在全国省级政府中率先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连续四年将其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通过统筹推动和规范建设,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逐步成为全市各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和常态工作。

一是形成了有力的组织推进机制,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召集人、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形成了较完备的公开渠道体系,按照便民、及时的原则,建立了以政府网站为主,包括新闻发布会、政府公报、公共查阅室、热线电话、档案馆与图书馆在内的多种公开渠道,并依托市民信箱、社区(农村)信息苑等信息化服务手段和设施开设了信息公开服务,如“市民信箱”可免费发送政府公报、政策法规、人事任免等政府公开信息,以及四金等社会保险的对帐单,方便市民根据实际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

三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长效机制,建立了信息发布、公开申请、监督评估、保密审查等9项制度和规范,基本覆盖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流程和各个环节。

四是促进了电子政务建设,各部门都建立了公开信息的日常更新维护机制,通过公文类信息目录备案系统对公文类信息进行分类编目和备案管理,规范和加强了文件管理、目录备案、网站建设等工作;各类主动公开的信息基本实现数字化,“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上实现了全市公文的“一站式”检索查询。

截至今年10月,全市主动公开信息近30万条,全文电子化率达到96%以上,累计收到4.7万件公开申请。

在连续四年的政风行风测评中,信息公开指标公众满意度位居首位。

(二)着力推进基础数据库建设,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上海把建设基础数据库作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试点要求,围绕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重点建设了人口、法人及空间地理三个全市基础数据库,确保各类基础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覆盖1370万户籍人口、约700万来沪人员信息的人口数据库,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民政、医保、公积金管理等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在法人领域,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深化扩大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试点的要求,建成了覆盖全市100万户企业、含53项基础信息的企业基础信息库及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工商、财税、质监等部门相关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企业基础信息基本实现“一次输入,多次使用”和“一局变动,多局联动”;同时,制定发布《上海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应用系统管理试行办法》,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

在空间地理领域,初步建成由数字地形图、数字化遥感影像图组成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以此为依托形成了服务不同对象的三个应用版本。

(三)着力推动跨部门应用系统建设,通过应用有效带动和引导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为充分发挥基础数据库的作用,上海以应用为导向,通过重点建设一批需求迫切的综合应用系统,有效带动了政务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依职能、按需求实现交换和共享。

如在口岸管理方面,电子口岸平台整合了原有的三个EDI系统,为企业提供通关、报税、物流信息查询等“一站式”服务,通关效率大幅提高。

特别是依托此平台建成了进出口领域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通过与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应用系统对接,实现了进出口领域175项企业基础信息(其中27项直接来源于企业基础信息库)在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外经贸等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的及时交换与共享,提高了对进出口活动的行政执法和管理水平。

在城市管理方面,基于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成了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以万米网格为最小管理单位,把管理内容划分为32类事件和84种部件,通过明确物理定位,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管理流程和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机制,实现了对城区“万米网格单元”内部件和事件的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综合管理。

在社区管理和服务方面,黄浦区基于区级人口数据库建设了社区事务服务系统,可开展低保、廉租房等17项救助应用,通过“一口受理”方式,方便救助对象快速办理有关事务;由于数据来源一致,也减少了管理漏洞,使救助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

当前,上海正依托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应急管理、图像监控、安全生产等综合应用系统,进一步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在部门间的快速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适应特大型城市发展要求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四)着力整合对外服务渠道,通过“以外促内”推动后台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上海从方便市民的角度出发,以各部门的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充分共享为支撑,探索集成整合直接面向公众的服务渠道,初步构建了“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行政服务模式。

一是建设“一站式”的网上办事平台。

其中“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截止今年6月已聚集1999项网上办事项目,可提供在线受理、办事状态查询、结果反馈以及咨询、监督投诉等各类服务。

二是提供“一线式”的咨询投诉服务。

对已有一定规模、功能相近的政府呼叫中心进行分类归并,形成了以12319城建服务热线、12333劳动保障服务热线、消费者申(投)诉举报热线等为代表的政府咨询服务呼叫中心;同时,采取政企合作和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建立了“114—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可实现对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咨询、信访、投诉等电话的统一查询和转接,成为政府服务市民的“电话门户”。

三是推行“一门式”的事务受理模式。

目前,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已经覆盖全市各街道(乡、镇),可方便市民办理约200项的各类事项。

四是推广“一卡式”的生活服务方式。

目前,市民生活中有不可缺少的三张卡,交通卡在公共交通各个领域得到应用,银行卡受理环境全面改善;特别是社会保障卡替代了原先民政、医疗保险以及来沪人员管理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办事凭证,成为个人享受政府服务的电子“通行证”,截至今年10月,全市累计发放社保卡1254万张,居住证(含临时居住证)712万张。

(五)着力加强项目归口管理,通过“源头控制”保障和促进信息共享
为避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减少重复建设,上海以有利于资源利用、有利于信息共享、有利于协同应用为导向,积极探索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管理机制。

早在2001年,上海市政府明确由有关职能部门对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前置审核,2005年进一步明确由专业部门对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进行归口管理,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专业把关机制。

几年来,上海先后出台了信息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公共信息系统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制
度和规范,在抓好“源头控制”的基础上,不断向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理、运维管理、审计验收、服务外包等环节延伸。

目前,上海已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项目审核的重要条件,初步形成了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框架,以此为依据全面实施对市建设财力项目、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管理项目的归口把关,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投入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