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2015年广西中小学教师公招《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1.教育起源:神话、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2.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吟诗)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3)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多元化、、平等性)&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教育自由化。d.主化;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学和教学法学科知识体系以及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考

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3)能够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5)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3.学校。

(1)了解学校的定义。

(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点。

(3)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4)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5)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构成与功能。

(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3)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它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教育学的

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目的、原则、方法、评价等,它是教育工作者必

须掌握的学科之一。

教育法是指国家法律法规中与教育有关的规定。教育法的主要内

容包括教育的基本制度、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分配等。教育法对于保

障教育权利、维护教育秩序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学和教育法是密切相关的学科,它们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为教育法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而

教育法则帮助教育学者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教育学的理论成果。两者

的紧密结合为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2014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复习资料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评价目标】

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3、理解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4、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5、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词源

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

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

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终身教育的提出;

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

(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一、教育学

1、概念及要素

教育:(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

2、教育起源、形态及发展

(1)起源:神话起源说(朱熹)、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论(孟禄)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2)基本形态及发展:

(一)原始教育: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教育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

(二)古代教育:a.奴隶社会的教育:(夏产生学校)

b.封建社会的教育

特征: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个别教学、等级性和阶级性发展:

A.古代中国教育:

夏商周教育:学校名称:庠序校

商教育:学校有正规场所

西周教育制度较完备、政教合一礼乐核心六艺学在官府、学术官守

春秋教育官学衰微、私学大兴

两汉时期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北魏献文帝建立郡国学校制度,我国学制的开端;建立专门学校(四馆:儒学馆、玄学管、文学馆、史学管);选士制度

隋唐时期重振儒术、儒道佛三教统一、科举制

宋元明清宋:程朱理学、四书五经、六大书院(白鹿洞、石鼓、岳麓、应天府、嵩阳、茅山)明:八股文,八股文标志封建社会教育走向衰落

B.古印度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

C.古埃及宫廷学校和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D.古希腊、古罗马雅典教育(培养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教育(军人)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

1.教育学的定义和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学科。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和提供教育和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2.教育学的历史渊源

-古代教育思想的探索与试验:从古代文明至公元前4世纪。

-古代教育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从苏格拉底至笛卡尔。

-现代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启蒙运动至现代教育学创始人杜威。

3.教育学的基本分类

-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

-教育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史学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理论研究

方法等。

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教育的目标是人格的培养和社会角色的塑造。

-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客体是受教育者。

二、教学法基础知识

1.教学法的定义和概念

-教学法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导向,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规范。

-教学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

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渐进性原则:教学过程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推进学

生的学习。

3.教学法的分类

-根据教学方法的逻辑关系: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包括理论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包括幼儿教学法、小学教学法、中学教学法、大学教学法等。

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及教学法基础知识

精选文档

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依据?教育部对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

行〕〉的通知?〔教师〔2021〕1号〕精神,联合教育学和

教课法学科知识系统以及我区中小学教育教课实质确立考

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1〕认识教育的含义及构成因素。

2〕认识教育的发源、根本形态及其历史展开脉络。

3〕能够依据现代教育的特色和现代教育的展开趋向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论。

4〕认识教育学展开过程中国内外有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1〕认识教育的根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展开、教育与人展开的根本关系。

2〕认识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

(向。

3〕理解全面展开教育的构成局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

育〕及其互相关系。

.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5〕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展开素质教育的门路和方法。运用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剖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学校。

1〕认识学校的定义。

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色。

3〕认识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展开。

4〕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5〕掌握学校文化的看法、构成与功能。

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少儿身心展开中的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相配合。

教师与学生。

1〕认识教师劳动特色、教师素质。

2〕认识教师专业展开内涵、阶段及其门路。

3〕掌握学生的实质特色。

4〕掌握学生身心展开规律,并据此展开教育教课活

动。

5〕认识优秀师生关系的特色,运用有关理论成立优秀师生关系。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学和教学法学科知识体系以及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考

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3)能够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5)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3.学校。

(1)了解学校的定义。

(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点。

(3)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4)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5)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构成与功能。

(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3)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

行)〉的通知》(教师〔2012〕1 号)精神,结合教育学和

教学法学科知识体系以及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考

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3)能够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

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

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 , 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

向。

(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

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

目的的要求。

(5)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3.学校。

(1)了解学校的定义。

(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点。

(3)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4)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5)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构成与功能。

(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3)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得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学与教学法学科知识体系以及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得含义及构成要素。

(2)了解教育得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3)能够根据现代教育得特点与现代教育得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得评价。

(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得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得。

(1)了解教育得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得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得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得得价值取向。

(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得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得得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得得要求。

(5)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得途径与方法。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得基本要求,分析与评判教育现象。

3、学校。

(1)了解学校得定义。

(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点。

(3)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4)掌握我国得学校教育制度。

(5)掌握学校文化得概念、构成与功能。

(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得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得相互配合。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3)掌握学生得本质特点。

(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生产与发展

1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育”

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特点①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③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存在一定关系

①根据教育形式划分程度分为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

②根据教育的正规程度划分为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

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7 教育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在日常场景中进行,与生产和生活相结合,没有专门的老师、学生、场所,没有阶级性,没有专门形态

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

夏朝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称为庠、序

西周以后形成了“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一体”的官学格局,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分科教育的开端

斯巴达教育培养体格强壮的武士,雅典教育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印度教育特点宗教教育盛行,婆罗门教育主要内容是《吠陀》

封建社会的教育

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使了百家争鸣的社会盛况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举制度

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盛行,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整理提纲

(蓝色部分代表考纲要求,黑色代表考纲解读)

(一)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心理,生理,性格发展的人.

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得接受影响,从事研究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研究的主题.

教育媒介:建构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或者沟通关系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组织形式,教育手段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代表人物:XXX也支持此观点

2、生物起源说(标志着在起源题目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法1831-1902),以XXX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美国的XXX、英国的沛.西能

主要头脑:

①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他把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都说成是教育;

②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③人类只是在早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上做了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起本质来说与植物没有分歧。

—1—

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对生物起源说的批判)

代表人物:XXX(美国,1869-1947)

主要头脑:

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仿照”。这类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仿照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国考真题

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国考真题

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

1. 操作动作符合规范要求,符合动作原理。无论是在动作的力量、速度、幅度还是结构等方面都符合标准。这是指操作动作的()。

A、合法性

B、客观性

C、适应性

D、精确性

【参考答案】D

2. 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

A、瞬时作用

B、长期作用

C、直觉作用

D、理智作用

【参考答案】C

3.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参考答案】A

4.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课堂观察的功能的是()。

A、促进教学的对话性

B、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

C、改善课堂管理

D、提高教师的反馈行为

【参考答案】B

5. “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A、汉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参考答案】C

6. 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

7. 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是()。

A、专业性

B、职业性

C、普遍性

D、创新性

【参考答案】A

8. 下列不属于观察评价技术的是()。

A、行为检查单

B、轶事记录

C、成长记录袋

D、等级评价量表

【参考答案】C

9.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

A、熟悉教材

B、了解学生

C、实施启发式教学

D、以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并贯穿始终

【参考答案】B

10. 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环节有学习、观察、模仿、实践、反思、革新和()。

11.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A、18 世纪末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2015年XX中小学教师公招《教育学与教育法根底知识》考试大纲

〔一〕教育学。

1. 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历的一种途径。〔教育最根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了解教育的起源、根本形态及其历史开展脉络。

1.教育起源:神话、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

2.教育的开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的教育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3〕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开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开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化的涵:a.实现教育时机均等;b.师生关系化;c.教育方式、容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开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开展。

〔4〕了解教育学开展过程中国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背诵版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背诵版

2014广西教师招聘考纲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梳理摘要)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了解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字的产生与知识的积累、政治统治对人才的现实需要等条件的具备,学校——专门的教育机构开始产生。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的主要标志。根据考证,人类最早的学校大约萌芽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世界上最早出现文字的地方。不过,叶澜等学者也明确指出,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古埃及,而欧洲最早的学校也是出现于欧洲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古希腊。

根据传说,中国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雏形。《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不过,有学者也指出,我国真正的学校正式出现于商朝。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此时的教育内容以礼乐为中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统称“六艺”。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儒、墨两家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据说孔门弟子三千,可见规模之大。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齐桓公时期有田齐主持创办的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促进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教育学与教学法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而教学法则是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的学科。

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方法和规律等。教育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体能和品德等方面。同时,教育学也研究了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与互动等问题。

而教学法则是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和指导的学科。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的内容与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教学组织与管理等。通过研究和实践,教学法探讨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问题。

教育学与教学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学科,教育学是为了研究教育的原理和规律,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而教学法则是具体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方法。教师需要在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和教学水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总之,教育学与教学法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

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与教育法基础知识》

————————————————————————————————作者: ————————————————————————————————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