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八章课件

合集下载

心理学 第8章 意志 教学PPT课件

心理学 第8章  意志 教学PPT课件
二、 意志的培养
(四)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在教师一贯严格要求和监督下养成的,也是学生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不 断严格地要求自己,经常作克服困难的意志锻炼的结果。因此,使学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 监督、自我命令和自我鼓励等习惯,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第三节 动机及其激发
四、 归因理论和动机的激发
总之,在激发学生的动机时,一方面要使他们感到自己努力不够,要不断地努力;另一方面,还 要使学生不断地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为了做到这两点,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四点: ①使学生有比较平衡的成功感和失败感。 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对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 ③对那些确实感到面临的任务难度很大的学生,教师必须热情地加以指导,或者可以适当降 低任务的难度。 ④对每个学生不仅应当有适合于他们学习基础的、恰当的期望水平,而且期望水平应随学 生的努力和能力的提高而有相应的提高。
意志对行为的调节有发动和抑制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目的所必 需的行动,后者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意志调节作用的这两个方面 在人的实际活动中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的。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二、 意志的特征
(一)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离开了自觉的目的,就没有意志可言。个体对任务、目的愈明确,愈是意识到这个目的的社 会意义,他的意志愈坚定。可见,认识是意志的前提。 当然,意志行动的目的的确定始终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意志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第一节 意志概述
三、 意志的生理机制
意志过程与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一样,也是脑的机能。但意志过程的生理机制目前还没有 完全被揭示。
运动分析器的皮层部分有两种细胞:一种是运动感觉细胞(即动觉细胞),它位于中央后回,称 为躯体感觉区,这个区域以感觉为主,运动为辅,主要任务是感受来自运动器官的冲动;一种 是运动细胞(即效应细胞),它位于中央前回,称为躯体运动区,这个区域以运动为主,感觉为 辅,主要任务是调节运动器官的运动。

《心理学第八章意志》课件

《心理学第八章意志》课件
意志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健康的意志力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压力、克服焦虑和抑郁,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意志的应用
意志力的应用场景
意志力可以应用于工作、学习、减肥、戒毒、 时间管理等各个方面。
意志力的提高方法
培养习惯、设定小目标、寻求支持和持续自我 反思等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意志力。
总结
意志力的作用和重要性
意志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我们坚持 不懈、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
《心理学第八章意志》 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心理学中重要的主题——意志。通过了 解意志的定义、作用和表现形式,培养和提高意志力,以及意志与健康的关 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意志力来实现目标。
意志的形成
1
培养意志的方法
学习如何克服诱惑、制定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和保持自律,以塑造坚强的意志。
2
意志力的训练
通过实践和锻炼,逐渐增强意志力,如进行意志力训练程序和参与挑战性活动。
意志的表现形式
意志力的体现
意志力的表现可以包括坚持不懈、力、诱惑因素、情绪状态和个人信念等都 可以影响我们的意志力。
意志与健康
意志力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强大的意志力可以帮助我们坚持健康习惯,如锻炼、合理饮食和戒烟等。
意志力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训练和应用意志力,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 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
通过参考心理学研究和实际案例,学习更多关于意志力的知识和应用。
推荐阅读材料
阅读心理学专业书籍、期刊和文章,深入了解意志力的相关领域和话题。

《心理学第八章》课件

《心理学第八章》课件

感知的心理过程和异常帮 助了解感知的机制和限制
通过研究感知的心理过程和异常 现象,我们可以揭示感知的工作 原理和局限性。
《心理学第八章》PPT课 件
本课件将探讨《心理学第八章》的内容,包括感知的定义、神经基础、心理 过程和异常。通过本章,我们将更好地了解人类是如何感知世界的。
概述
什么是感知
感知指的是人们如何获取和理解外界的信息, 涉及感觉和知觉两个层面。
感知的心理过程
感知认知模型、感知关注和感知整合等心理过 程影响着人们对外界信息的理解。
感知错觉
感知错觉是指感知系统在处理信息时出现错误判断的现象,如幻觉和偏见。
感知盲点
感知盲点是由于视网膜上的缺陷导致的视觉中断,使人们无法感知某个特定区域的信息。
总结
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通过感知,我们能够获取和理解 外界的信息,构建对世界的认知。
感知的神经基础是理解感 知现象的重要前提
神经元和大脑皮层等神经机制为 感知过程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基础。
感知的神经基础
感知过程涉及神经元、神经传递、神经通路和 大脑皮层等神经机制。
感知的异常
意识障碍、感知错觉和感知盲点等异常揭示了 感知的机制和限制。
什么是感知
感知指的是人们如何获取和理解外界的信息。它包括两个层面: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刺激,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知觉是通过对感觉刺 激的处理和解释,形成对事物的认知。
1 感知认知模型
感知认知模型描述了感知的整体过程,包括感知获取、感知选择和感知解释。
2 感知关注
人们在感知过程中会选择性地关注某些刺激,忽略其他无关的信息。
3 感知整合
大脑会对感知信号进行整合,将来自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感知。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 第8章 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PPT课件

第一节 社会学习和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 有三类影响学习的因素,即环境(资源、行 动结果、他人、物理条件)、个体(信念、期 望、态度和知识)和行为(个体行动、选择和 言语表述)。
➢ 这三种因素互为因果。
➢ 社会认知理论的两类学习:
角色扮演学习:就是在动手做和体验行动 结果的过程中学习
(4)依此类推。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观察学习
➢ 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观察者, 被观察者,被观察行为的后果,观 察者的预期后果和目标,自我效能 感。 ➢ 此外,班杜拉提出,存在三种促 进观察学习的强化模式,即:直接 强化、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
第二节 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
当代建构主义的不同观点
➢ 激进的建构主义:知识不是被动 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认识的机能 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 发现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无 法知道的) ➢ 社会建构主义:儿童通过与成人 的交往活动获得新知识。
➢ 社会文化认知观:强调在实际活 动中,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
➢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 双向建构。
➢ 社会建构论:强调社会对自己发 展的影响。
➢ 控制论系统观:不仅关注人与外 界的相互作用与反馈,而且强调自 我反省。
不同建构主义的共识
知识与课程
➢并非预先确定,更非绝对正确 ➢只能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 ➢需要在具体情境中不断变化

心理学第八章个性倾向性 教学课件

心理学第八章个性倾向性 教学课件
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 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动力作用
1. 激活功能
动机的激活功能表现在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
2. 指向功能
动机与需要的一个根本不同就是,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而产生的主观 状态,这种主观状态是一种无目标状态。
3. 维持和调整功能
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 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三)动机的分类
1. 根据动机的引 发原因分类
3. 根据动机 的起源分类
2. 根据动机在活动 中所起的作用分类
4. 根据动机行为与目 标远近的关系分类
资料链接
神经性厌食症:节食不当的严重后果
神经性厌食症是由节食不当所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如没有其他生理上的原因,仅仅 由于患者厌恶进食而导致正常体重骤然下降25%者,即被视为厌食症的症状。厌食症情况严 重时,个体可因为拒绝进食而使正常体重下降50% 以上,进而导致生命的危险。厌食症的 主要症状除体重急剧下降外,患者对食物极度厌恶,先是忍着饥饿不吃食物,后来变成在食 物面前也不觉得饥饿,甚至在听别人的劝告而进食之后,患者还会以自行引导的方式将吃下 的食物吐出来。到这一地步,患者已由厌恶食物变为恐惧食物。
资料链接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维持体内的平衡状态不能只靠自动装置来解决。当需要推动人去活动, 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例如,人在感到热时,会 寻找比较凉爽的地方;人在感到饥饿时,会去寻找食物;人在感到口渴时, 会去寻找水源。这些时候,需要就成为人活动的动机。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 的重要源泉,它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特别拓展
克服学习动机不足的方法 (1)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培养求知欲。 (2)丰富自己的生活,培养好奇心。 (3)通过尝试而激发兴趣,首先,动手操作能够启迪我们积极思考。 其次,要积极主动地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4)培养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往往能使人发现别人未能发现 的东西,掌握别人难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5)要感兴趣地去学好每一门课。你对某一门课不感兴趣,那就请你 坐下来,充满兴趣地想象这门课是非常有趣的,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学习这门 课,并设想在这门课中一定能获得无穷的乐趣。

《心理学》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心理学》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其本质: 是个体受到社会某种影响之后产生的一种适应行为或
反应。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二)从众
想一想,生活中的从众
表现形式:
1.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 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利他行为等。
2.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 为方式的接受。如风俗、习惯、传
统等
3.现场对多数人意见的赞同。如开
会形成决议时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派 会由于多数人举手的压力转而也举手 赞成多数人的意见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五)个体社会化
学生群体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心理功能
获得
未来社会 生活素养
满足
个体的精 神需要
促进个性
的发展
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
(一)班级群体目标的内容 1.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班具体条件所制定的目标系统。
➢班级教育目标(如学业成绩合格率、优秀率、体育达标率等) ➢班级管理目标(如早操出勤率、作业完成率、到课率等)
①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并以此进行共同活动; ②群体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其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中; ③群体成员心理上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和自己的规范; ④群体成员对同属于一个群体的认知。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辨一辨,哪些是群体,哪些又不是?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学生群体与群体心理
基本原因: 1.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
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2.责任转移。指人们在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有伤害后果时,由于是服
从上级或权威的指挥,自己不对行为后果负有责任。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三)服从

心理学史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ppt课件

心理学史第八章精神分析的发展ppt课件
其理论体系仍妥协于弗洛伊德本我起决定作 用的观点,没有给自我以真正独立的能量。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第三节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三、能量的中性化
能量的中性化:一种把本能能量改造成非本 能模式的过程。
始于自我从本我中解脱而为自己服务之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哈特曼与弗洛伊德能量中性化思想的区别:
⑴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概念仅涉及性本能的 非性欲化,而哈特曼强调中性化涉及两种 本能的改造,即性本能的非性欲化和攻击 本能的非攻击化;
代表人物:宾斯汪格、鲍斯、弗兰克尔、莱 因、罗洛·梅、布根塔尔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五、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核心思想:用结构主义哲学特别是结构主 义语言学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 重新解释。
⑵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是一个暂时的过程, 而哈特曼主张中性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自我借助这一过程可以贮存中性化的能量, 以备随时随地使用。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四、自我的适应过程
代表人物:拉康

社会心理学课件 第八章 群体心理

社会心理学课件 第八章 群体心理

1、从众现象 •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 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 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 从众现象,或称为从众行为。 • 个人在团体中如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行为表现 符合众所认可的标准,即称为从众。
2 • 小群体成员倾向于通过确定对现实的共同观点 来减少情境的模糊性。
• (2)群体存在着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 工。
• (4)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 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
• (5)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 典型的群体心理,表现在参加群体的成员 的“我们”的情感上,也就是用“我们” 的共同心理构成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心理构 成。 • 群体心理虽然是由每个成员的心理构成的, 但不等同于个人心理,不是个人心理特征 的简单相加,而是每个成员个人心理特征 的综合和概括,是成员间不断相互作用的 结果。
三、集群行为的理论
1、克特·兰和格莱迪斯· • 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参加者感到打破社会规 范、做出反常行为,会获得在场人的赞许, 同时个人作为群体的一部分做出的反常行 为,可避免责罚。
2
• 集群行为的发生并不仅仅在于情绪感染和 模仿,而是在于参加者的认知,人们认知 到了在紧急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并用共同 知觉来代替感情的扩散。
• 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 1 • 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 情感。个体以这个群体为出发点进行自己 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地维护群体的 利益,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 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及 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
2、群体认同感 • 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的现场研究 • 人们一般是按照规范和惯例行事的。 • 2、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3、对实验的分析评价 • 人们不会无条件地服从权威的一切命令。在涉 及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时候,是否服从权威, 绝不单纯地取决于服从心理,而是取决于人的 价值观和政治立场。

心理学基础第八章PPT课件

心理学基础第八章PPT课件
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 3. 灵活性: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
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自由发挥联想 4. 独创性: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
新奇的、罕见的、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5. 再定义性: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6. 洞察性: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
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进行意义的交换
智力的社会阶层和种族差异
40
第40页/共50页
一、智力与智力理论 二、智力测验 三、智力的差异性 四、创造力及其培养
41
第41页/共50页
四、创造力及其培养
• 什么是创造力? • 麦金龙:真正的创造力应当满足三个条件:新颖而不常见,适应性或现实性,具有独到的洞察力 • 张春兴:创造力,一是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既有经验,突破习惯限制,形成崭新概念的心路历程;二 是指不受成规限制而能灵活运用经验以解决问题的超常能力。
2. 包含了言语分量表 和操作分量表,分别 计算言语智商和操作 智商。
离差智商=100+15Z 其中
Z XX S
3. 三种不同的智力
测验量表:韦氏成人、
韦氏儿童、韦氏幼儿
23
第23页/共50页
韦氏成人量表举例
测验名称
测验内容
测验实例
常识
知识的广度
水蒸气是怎样来的?
理解
实际知识和理解能 力
为什么电线常用铜制成? 为什么有人不给售货收据?
21
第21页/共50页
年龄
测验题目
1.画一张缺腿人的画。
5岁组
2.在测验者表演后,将一张方纸叠两层,成一三 角形。
3.给下列单词下定义:球、帽子、炉子
8岁组
1.分辩下列单词:飞机与风筝;海洋与河流。 2.如果见到一个迷了路的3岁儿童,应该怎么办?

心理学第八章意志PPT课件

心理学第八章意志PPT课件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品质,提高我们的意志力。
意志培养的实践方法
目标导向法
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分解为可实现的小目标,每 实现一个小目标都给予自己积极的反馈,以增强 意志力。
逆境锻炼法
主动置身于艰苦的环境中,接受挑战和考验,以 锻炼意志的坚韧性和自制力。
延迟满足法
在面对诱惑和冲动时,学会延迟满足,以培养自 控力和坚韧性。
心理教育
提供关于意志力和自我控制的 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理解自 己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如 家庭、朋友和社区等,以提供
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药物可能有助 于减轻症状或改善生理功能,
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05
意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中的意志力培养
意志行动的坚持阶段
应对挫折与困难
在坚持阶段,个体可能会遇到挫 折和困难。意志的力量体现在面 对困难时不放弃,而是积极寻找
解决问题的方法。
保持目标与动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的目标和 动机可能会发生变化。在坚持阶 段,个体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最初 的目标,并激发新的动机以维持
行动的动力。
评估与调整行动
在坚持阶段,个体需要对自己的 行动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 进行调整。这有助于确保行动始 终朝着目标前进,并在必要时采
自制力
意志的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 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约束自己的言行的品质。
意志的培养途径
树立远大的理想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动力,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 才能有持久的意志行动。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确道德行为的意义,会使我们的意志行动 更加自觉、坚定。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课件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八章课件
▪ 视知觉广度 ▪ 知识经验 ▪ 阅读技能
第三节 语言的产生与理解
▪ (二)书面语的感知
2.阅读
阅读中的眼动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它表现为眼睛从一个注 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单个运动。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征是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语言的表征(language representation)就是语言材
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语言以何种方式表征还存在争论,它或许是以表象的方
式表征的,或许是以命题的方式表征的,或者两种表征 方式都存在。
/h/,/o/,/m/。 一般来讲,音位和字母相对应,但是时常也有这
种情况存在,即一个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可代 表不同的音位。“fat”, “fate”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 (二)语素(morpheme)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 素。
自由语素
▪ 既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 例如,汉语中的“人”, 英语中“book”,“home”等。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 三、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
首先,书面言语无法借助于表情和动作来加强其表现力。
一、语言的概念及特征
▪ (一)语言的表征 根据语言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资源参与的程度,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化加工和受控制的加工两种形式。
清晰度和可懂度的区别是: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在语言表征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 交互作用式的加工则认为,语言各成分间的加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 (二)语言的特征
1.目的性和创造性 2.结构性 3.意义性 4.指代性 5.社会性与个体性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述

2024版医学心理学课件第八章应激

2024版医学心理学课件第八章应激

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 素(如皮质醇),引起一系列生理反 应。
2024/1/25
CRH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9
免疫系统反应
应激源刺激免疫系统, 引起免疫细胞数量和 功能的改变。
长期应激导致免疫系 统功能紊乱,增加患 病风险。
2024/1/25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 反应和免疫细胞功能, 降低机体对感染的抵 抗力。
2024/1/25
6
02 应激生理反应
2024/1/25
7
神经系统反应
应激源刺激感觉神经,传递信息 到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和神 经调质进行信息处理和传递。
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 上腺轴(HPA轴)被激活,引起
一系列生理反应。
2024/1/25
8
内分泌系统反应
应激源刺激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释放激素(CRH)。
健康习惯
倡导良好的健康习惯,如不吸烟、 限制饮酒、避免过度使用药物等, 以减少对应激反应的负面影响。
26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5
27
12
认知反应
注意力不集中
表现为难以集中注意力、 记忆力减退等,常常与应 激事件的干扰和分心有关。
2024/1/25
自我负面评价
表现为对自己能力、价值 的贬低和否定,常常与应 激事件的挑战性和自我期 望有关。
思维僵化
表现为思维固着、缺乏灵 活性等,常常与应激事件 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关。
13
行为反应
适应障碍
3
因长期应激导致情绪和行为异常,表现为抑郁、 焦虑、行为问题等,处理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 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知学习观
a、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 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 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 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b、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常常需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第三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2014-3-16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使他从事学习活动的 驱动过程。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可分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是由 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由于对活动感兴趣,活动能使个体的 需要得到满足,是对个体的一种奖励,无需外力作用的推 动。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桑代克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 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 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 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 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 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 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 家科学院院士。
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
桑代克最初研究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动物实验 提出了联结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有:
托尔曼(E.C,Tolman)受格式塔学派的影响,强调整体行为
是指向一定目的的,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他不 同
意把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看成是直接的联系,即S-R。他提出 “中介变量”的概念,认为中介变量是介于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 间并 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因素。S-R的公式应S-O-R,O即代表中介变量。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人文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建立人本主义心理 学的基础之上的。 人文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人本的原则考虑学习 的条件,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 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愿望,强调要为 学生创设自由、宽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认为学 习的内容应该以对学生有价值或有意义的知识经 验为主。 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潜在的能力得以实现。
本章内容细目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二、学习的分类 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四、学习风格与教育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二)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进行恰当的表扬与批评 (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六)开展适当的竞赛
第二节 学习理论
2014-3-16
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
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
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当个体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学
习与生活中积极主动性的丧失。这将给其
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2014-3-16
对学习成就而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无 法避免,而且也不宜避免。因为,从教育心
目的和认知是托尔曼学习理论中的两个重要中介变量,所以称他的
学习理论为认知—目的说。
2014-3-16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杰罗姆· 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 , 1915— )美国心理学家、 教育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 研究,在词浯学习、概念形成和思 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 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一贡献。 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 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 理学会主席。
(四)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学者,纽约市立大学研 究生院荣誉教授。1940、1943、1950年相继 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布兰迪 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发展心 理学博士学位,先后曾任侯利诺斯大学教育 研究所教授、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和大学 中心教授,并担任过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教 育委员会、美国医学协会和白宫吸毒问题研 究小组等组织机构的成员。他在医学、精神 病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均颇有学术建树。 在心理的教育学科领域中尤有突出的贡献和 重大的影响。著述甚丰,仅就心理与教育学 科而言。
2.认知灵活性理论与知识的深化 斯皮罗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初级学习主要 涉及结构良好的领域,高级学习主要结构不良领域 维特罗克认为,在学习理论学派中,信息加工理论不属 于严格的建构主义,因为尽管它认为认知是一个积极的心理 加工过程,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包含了信息 的选择、加工和存储的复杂过程。
2.发现学习法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 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布鲁纳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探 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教师要促进学生 自己去思考并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是建造一个 活着的“小型藏书室”。
第三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成就动机理论 (三)归因理论 2014-3-16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第二节 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二、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动机理论
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呢?按照现代S-R心理学家 的观点,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 牢固联系。 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 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 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得到好分数或赞扬),就缺乏学习的动 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 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2014-3-16
(二)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成就动 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他
还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 积来决定的。
• • • • 成就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 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 诱因是成功时获得的满足感。
奥苏伯尔
奥苏伯尔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把学习分 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的材料与学 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 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 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 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有意义学习必 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学习材料本身必 须具备逻辑意义。第二,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 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第三,学 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3)人和动物的学习都遵循三条重要规律:准备律即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 的预备定势。准备以某种方式反应且能实现此反应则满意,学习就有效。有准 备而不让其行动,则会烦恼。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会感到烦恼;练习律即通 过有奖励的练习,可以增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效果律即反应的结果(如 喜悦或烦恼)影响着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加强或减弱。
2014-3-16
(三)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海(Heider,F.,1958) 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他指出人的 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海德 认为归因过程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共变原则. 通常,一个人的特定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原因所 引起,按照共变原则,就是通过变换条件,寻 找与某一行为存在共变关系的特殊原因。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二)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四)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 学派的学习理 论
格式塔学派又名完形学派,1912年产生于德国,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M.Wertheimer)、考夫卡(K.koffka)、苛勒 (W.kohler)。这一学派的学习理论是研究知觉问题时,针 对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提出来的。他们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 性,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于是他们重新设计 了动物的学习实验。完形派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完 形或称“格式塔”指的是事物的式样和关系的认知。学习过 程中问题的解决,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 种完形来实现的。完形派认为,无论是运动的学习、感觉的 学习、感觉运动的学习和观念的学习,都在于发生一种完形 的组织,并非各部分间的联结。此外,完形派认为学习的成 功和实现完全是由于“顿悟”的结果,即突然的理解了,而 不是“试误”,“尝试与错误”。顿悟是对情境全局的知觉, 是对问题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也就是完形的组织过程。
2、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kelley,H.1967)接受并发展了 海德的思想,主张在遵循共变原则寻求行为 原因时,要运用区别性、普遍性和一致性三 种信息资料。比如,某学生数学考试不及格, 原因是什么?这时要考虑: (1)区别性:其他科成绩怎样? (2)普遍性:他每次数学成绩都很差吗? (3)一致性:班里其它同学的数学成绩怎 样?所有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综合起来,才能 推论出最终的原因。
(二)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托尔曼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牛顿。早先在麻省理工学院 学工程,后入哈佛大学从师霍尔特学心理学,1915年获得哲学 博士学位。在当研究生期间,曾专程去德国接受完形心理学 家考夫卡的指导,深受其思想的影响。数年后,任加州大学 比较心理学教授,从事教学研究达三十余年。
1950年转至哈佛大学,1953 年又转至芝加哥大学任教。 1937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57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 科学贡献奖,并曾任第14届国 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理学的角度看,学习成功固然符合“需
要——满足——价值”的原则,而学习失败 的经验也并非不具有积极意义。对某些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