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1 2.2 离子反应-第1课时 学案
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公开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
2.使学生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3.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4、会判断强弱电解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看微观动画,培养学生通过现象认识物质本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电离、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复习回顾:物质的分类:实验探究:请同学们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表物质NaCl固体NaOH固体硫酸溶液能否导电物质NaCl NaOH 蔗糖溶酒精溶1、电解质:在状态下能导电的。
非电解质:在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
注意(1)(2)练习:判断下列物质:①金属铜②固态NaCl ③盐酸④H2SO4⑤碳棒⑥酒精水溶液⑦KOH水溶液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电解质:非电解质:能导电的:[思考与交流]1、铜片、石墨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2、氢氧化钾溶液和盐酸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3、SO3的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吗?提示:SO3 +H2O =H2SO4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概念的理解上有什么启示?2、电离:3、电离方程式: 例:-++=Cl Na NaCl 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HCl = HNO 3 = H 2SO 4 =结论:酸是电离时生成的 全部是 的 。
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NaOH = KOH = Ca(OH)2 =归纳:碱是 。
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归纳:盐是 。
原因本质===Cl NH SO K CO Na 44232[巩固练习]1、现有以下物质:① CH3COOH ② HNO3③NaHCO3④Na2CO3⑤BaSO4⑥Ba(OH)2⑦CuSO4⑧ Cu(OH)2⑨乙醇(CH3CH2OH) ⑩干冰(CO2)请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⑴以上物质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⑵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2、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三氧化硫 B.HCl C.蔗糖 D.硫酸钡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A.Ca(OH)2= Ca2+ + 2OH- B.NaOH = Na+ + O2 - + H+C.HCl = H+ + Cl- D.K2SO4= 2K+ + SO4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2节《离子反应》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教材42页作业6
学生活动
(1)离子方程式的还原 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Ca2++CO =CaCO3↓
Ag++ Cl-= AgCl↓
(2)教材34页作业10
教材42页作业6
巩固已有成果,进一步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和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2分钟
参与学生活动学生互评Fra bibliotekA NO Ca2+k+Cl-
B CO Cl-Na+Ag+
C NO SO Cl-Ba2+
既引入课题又了解学生学情
师生互动
3分钟
教师说明离子共存问题的重要性和一般分析方法
尝试对高考题(可行)进行讨论探究
7.(10年广东)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 、 、 、 B. 、 、 、
C. 、 、 、 D. 、 、 、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实
验
探
究
同学们在上节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及其应用,初中已经观察过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导电演示实验,通过导电实验。讨论交流、分析下列问题。
1、对下列物质按照是否导电进
行分类。
2、对能导电物质根据导电原理
删—删谁?
查—查什么?
练习
H2SO4+BaCl2=BaSO4↓+2HCl,
2AgNO3+BaCl2=Ba(NO3)2+2AgCl↓
巩固,注意避免其中的易错步骤“改”
师生互动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新课标化学必修1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重点) 2.学会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重点) 3.感受分类法在科研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一、分类及常见的分类方法1.分类及其意义2.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②举例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按阴离子分类按阳离子分类(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②举例1.利用交叉分类法,说出Na2CO3的类别。
【提示】盐,正盐,钠盐,碳酸盐等。
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物质类别之间有几种关系?用数学集合关系举例说明。
【提示】 有并列和从属关系两种,如物质的分类中:①并列关系:②从属关系:3.有①O 2 ②S ③CO 2 ④Fe ⑤NaCl ⑥NaOH 6种物质(1)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2)气体的有________,固体的有________。
【提示】 (1)①②④,③⑤⑥ (2)①③,②④⑤⑥二、分类方法的应用1.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如:―①―②―③―④―⑤―⑥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类型①2Ca +O 2=====点燃2CaO ,化合反应;②CaO +H 2O===Ca(OH)2,化合反应;③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复分解反应;④C +O 2=====点燃CO 2,化合反应;⑤CO 2+H 2O===H 2CO 3,化合反应;⑥H 2CO 3+Ca(OH)2===CaCO 3↓+2H 2O ,复分解反应。
4.3CO +Fe 2O 3=====△3CO 2+2Fe 是置换反应吗?【提示】 不是5.NaCl +AgNO 3===AgCl ↓+NaNO 3是什么反应类型?【提示】 复分解反应1.判断(1)Na 2SO 4、KNO 3都是含氧酸盐。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2.知道酸、碱、盐的概念二、预习内容1概念:(1)在条件能导电的,称作电解质。
(2)在条件下都不能导电的,称作非电解质。
(3)有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4)电离方程式:。
2.写出下列各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1)H2SO4(2)Ba(OH)2(3)(NH4)2SO43.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电离时叫做酸。
电离时叫做碱。
电离时叫做盐。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能熟练书写电离方程式。
3、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学习重难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二、学习过程(一):电解质、非电解质【问题1】下列哪些物质能导电?结论与原因:1①金属单质_________(填能、不能)导电,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固体及酒精________(填能、不能)导电,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NaCl、KNO3、NaOH在干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⑪上述表格中的氯化钠晶体、硝酸钾晶体、烧碱固体、大理石还有什么方法能使其导电?为什么?⑫葡萄糖固体熔化后能导电吗?为什么?小结: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讨论: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能导电?①金属铜②固态NaCl ③CO2④H2SO4⑤碳棒⑥酒精⑦KOH晶体⑧熔融状态的KNO3⑨葡萄糖⑩氨气能导电的物质有:电解质有:结论:①:酸、碱、盐都是电解质②:单质、混合物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CO2、氨气、SO3不是电解质,其水溶液虽然能导电,是其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
新教材高中化学 2.2 离子反应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2.2 离子反应1、理解溶液中电解质之间的反应其实质是离子反应2、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理解离子方程式实际可以代表一类反应1、能正确的将化学方程式改为离子方程式;2、能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初中学习的常见可溶盐有,常见的沉淀有。
将氯化钾和硝酸钠的固体分别溶于水,得到两者的溶液,再将两个溶液混合,最后将混合后的溶液蒸干,我们将得到什么固体呢?结果:原因(学习后填写):实验1-3: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BaCl2溶液,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填写下表。
分析现象Na2SO4和BaCl2的电离方程式混合前两溶液中的离子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实际上发生过程为。
1、离子反应的概念:2、离子方程式: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例)(1)写出化学方程式:;(2)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其余物质仍以化学式表示:;电解质的拆分是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在拆分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①。
②。
③。
(3)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成最简:(4)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练习】根据上面的书写步骤,请同学们交流讨论填写下表:通过上述的改写过程,需要同学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1)可能出现某一侧所有物质均不能拆分的情况,例如③中所有生成物均不能拆分。
(2)一定要将方程式的系数化到最简,例如⑤⑧⑨。
【练习】将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改为离子方程式:(1)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2)3Cu + 8HNO3 = 3Cu(NO3)2+ 2NO↑ + 4H2O上面两个方程式说明,离子反应还要注意的有:(1)同一侧的相同离子要合并,例如反应(1)中的H+。
(2)删去方程式两边的相同离子的时候,可能出现两边系数不同,只能删去一部分的情况,例如反应(2)中的NO3-。
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离子反应学案

第二章第2节离子反应(3)【学习目标】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习重点】离子共存【学习难点】离子共存【学法指导】通过小组讨论、加深理解和应用。
【知识链接】1.常见的强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强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所有硝酸盐都______;氢氧化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溶,_________微溶,其余都_______;氯化物中_______难溶,其余都________;硫酸盐中“一难溶”为__________,“两微溶”为_______、__________,其余都_______;碳酸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溶,其余难溶或水解。
【知识巩固】按步骤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用稀硫酸清洗铁锈(Fe2O3):(2)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4)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5)铝与稀硫酸反应:(6)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7)碳酸钠溶液与硝酸反应:(8)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9)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氢钠反应:(10)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新知讨论】四、离子共存1.“一色”--溶液颜色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
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
如Ag+与Cl-、Br-生成沉淀2.“二性”--溶液的酸,碱性(1)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CO32-,SO32-,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2)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如NH4+,Al3+,Mg2+,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3)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统编人教版化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二节 离子反应》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2.2 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概念原理类的内容,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重点知识。
该内容教学可安排两课时。
第1课时的重点是: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构建酸碱盐的概念。
课时2的重点是: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通过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1、教学目标(1)通过从物质角度和离子角度分别认识发生在溶液中的反应,认识离子反应的定义。
(2)通过实验事实结合离子数目的变化,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通过对已认识的离子反应的认识和归纳,学会初步判断不共存的离子。
2、评价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本质的分析和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认识的层次(宏观物质水平、微观离子水平)。
(2)通过对具体实验现象的辨识,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操作及化学反应辨识能力水平(宏观现象、微观原因)。
(3)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认识,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水平(物质水平,微粒水平)。
重点:1.离子反应的含义及其发生的条件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印发学案,准备演示实验器材药品、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入】《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
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
后来,汉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
【思考】喝了泉水的人为什么说不出话来?他们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故事解读】误喝了泉水的士兵们个个说不出话来。
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士兵喝的水中含有CuSO4,造成了重金属中毒。
后经一老叟指点,喝了万安溪安乐泉水后转危为安。
因该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碱与CuSO4发生了离子反应Cu2++2OH-==Cu(OH)2↓使原来可溶性铜盐变成不溶性的Cu(OH)2沉淀而不会被人体吸收。
【板书】二、离子反应【实验探究】实验1-3【投影】【归纳整理】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2SO4+ BaCl2== BaSO4↓+ 2NaCl反应的实质是Ba2++ SO42-==BaSO4↓【板书】1、离子反应概念::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导学案(人教版新教材)

第二节离子反应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导电及原因,理解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的本质原因。
2.理解电解质概念,能利用分类的方法判断物质属于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3.理解电离概念和学会书写电离方程。
4.结合电离总结物质的性质,从电离角度解释一类物质的共同性质。
5.用实验证明离子反应的发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6.用“写”、“改(拆)”、“删”、“查”的方法书写离子方程7.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的判断8.探究离子反应在分离、物质鉴定、离子共存等方面的应用初高衔接1.金属单质可以导电,酸、碱、盐的溶液可以导电,它们导电的原理是否相同呢?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者水,试分别写出不同类别物质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方程(至少写3个不同的情况)知识点思维导图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梳理一、电解质导电原理探析1.物质导电的原因: 。
2.化合物(以NaCl 为例)导电的原因。
结论:电解质能导电的状态为 。
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 或 状态下能够导电的 。
如: 。
2.非电解质:在和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 。
如: 。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的电解质。
如:①强酸:HClO 4、H 2SO 4、HNO 3、HCl 、HBr 、HI 等②强碱:KOH 、NaOH 、Ba(OH)2、Ca(OH)2 等③绝大多数盐:NaCl 、KNO 3、BaSO 4、NaHSO 4、NaHCO 3、CH 3COONH 4 等 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的电解质。
如:①弱酸(中强酸):H 2SO 3、H 3PO 4、HF 、CH 3COOH 、H 2CO 3、H 2S 、H 2SiO 3 等②弱碱:NH 3·H 2O 、Fe(OH)2、Fe(OH)3、Cu(OH)2、Zn(OH)2 等③水:H2O④少数盐:Pb(CH3COO)2等二、电离和电离方程1.电离概念:电解质在或解离成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如:HCl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表示,如:CH3COOH 。
高中化学上学期《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化学教案

课题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②Ba(NO3)2与NaOH
③H2SO4与NaOH
④Na2CO3与HCl
【引申】
若能发生的,你能否仿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从电解质电离的角度分析出他们发生反应的实质
学生判断并书写相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强化直接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并为引出离子方程式打基础。
概念和方法导引
【过渡】我们写出的这些表示反应实质的式子称为什么?
取约2ml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许HCl溶液。
取约2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许NaCl溶液。
取2mlCu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许 NaOH溶液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结论。
引出追问】那是不是所有电解质溶液之间均可以发生离子反应呢?那好,根据我们以上做过的实验,再阅读课本P44部分,请总结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引申】
通过上述我们根据离子反应的本质写出的离子方程式的方法,总结书写的方法。
[板书]2、离子反应方程式:①概念②书写方法
学生总结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并总结书写方法
推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方法。
拓展
【过渡】
书写方法掌握了那请快速的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
KOH溶液和HNO3溶液混合:
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混合:
一轮复习学案:2.2离子反应(第1课时

一. 内容及其解析1.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与强弱电解质两个基本概念,以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解析: 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包括溶液酸碱性)的比较、离子反应能否发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问题是高考久考不衰的热点。
这是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在今后的高考中仍将继续,在题量、题型、分值和难度上将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动。
二. 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考纲解读:本节知识常以选择题的方式对强弱电解质的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进行考查。
在《考试大纲》中,它主要涵盖以下基本要求1、基本概念的应用2、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3、能应用离子的化学性质,书写新情境下的离子方程式。
因为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绝大多数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大多属于离子反应,所以有关离子反应的内容,在高考的各类题型(选择、填空、计算)中均有出现,每年必考,久考不衰,并且每年所占分值比例均很大。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通过复习,加深对电解质、非电解质与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概念和反应条件的认识,复习时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弄清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才能准确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要能熟练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才能强化对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并通过适当练习巩固该部分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知识梳理→例题精析→目标检测(二)教学情景第I课时问题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定义相同点不同点实例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都是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电离产生离子NaCl、H2SO4、NaOH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不能电离,不能导电蔗糖、酒精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 ……………强电解质强碱: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含难溶盐):NaCl、CaSO4、KNO3、BaSO4、AgCl …………弱酸:HF、HClO、H2SO3、H2CO3、H3PO4、CH3COOH、……弱电解质弱碱:NH3·H2O、Cu(OH)2、Fe(OH)3、………………少数盐:Pb(CH3COO)2…………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 2.2《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新编精品】人教化学必修一2.2《离子反应》教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⑵知道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⑶通过电解质的电离掌握酸、碱、盐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⑵通过设计实验探究硫酸铜和氯化钡溶液是否发生反应,从几组探究实验中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从实验出发,探寻反应本源;⑶通过交流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的导电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形成问题的意识,养成探究的良好习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化学实验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⑵通过实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态度;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学法指导】⑴“指导学生有序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描述实验现象。
⑵“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概括的方法”引导学生如何将感性材料转化为理性认识,得到正确结论。
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发表独立见解的方法”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钻研教材,尝试攻克难点,培养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2-2 离子反应(第1课时)【温故知新】1.(自学、讨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盐?它们在组成上各有什么特点?2.(自学、讨论)NaCl溶液为什么能导电?什么是电离?【课堂研讨】1.(自学、思考)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练一练】⑴下列哪些物质能导电?铁能氯化钠晶体不能盐酸能铜能氯化钠溶液能稀硫酸能锌能硝酸钾晶体不能烧碱固体不能铝能硝酸钾溶液能烧碱溶液能金能葡萄糖溶液不能硫酸钡不能结论与原因:①金属单质能 (填能、不能)导电,原因:金属单质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②氯化钠固体及酒精不能 (填能、不能)导电,原因:无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③表格中的氯化钠晶体、硝酸钾晶体、烧碱固体、硫酸钡有什么方法能使其导电?为什么?前三者配制成溶液或在熔融状态下,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学朱庆文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高一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分为“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两部分。
本节课完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电解质、非电解质、酸、碱、盐、电离等概念;物质的导电性;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同时离子反应又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所以学好本节课,必将为离子反应、化学必修课程、乃至整个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起到奠定性的作用。
学习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学生能够体会到它也是化合物的另一种重要分类方法。
学好这一对概念对《选修4》弱电解质电离的学习将奠定重要的知识基础。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及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前提是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为本节课另一个的重点。
由于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欠缺,对于哪些物质中含有离子,哪些物质能电离出离子都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对一些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为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内容可按以下逻辑顺序设计教学:实验探究一些化合物水溶液的导电性,从而使学生体会不同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表现是不同的;探究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导电性不同的本质,引出电离的概念;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在熔融状态下)中能否电离(即能否导电),人们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根据电解质电离出离子的共性,建立酸碱盐的概念。
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设计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把学生引入到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去,引导学生能够体会到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到人类知识是如何建构的,从而对知识的本质有清楚地认识和体会。
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化学必修一《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增城市中新中学戴剑湘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这一节内容,不仅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的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学习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以及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法分析:由于高一学生还没学习化学键的概念,也不具备晶体、极性分子等相关知识。
在初中,学生对导电实验的认知只是感性认识,如何从微观上理解导电的本质,大多数学生会感到比较困难,故必须借助电脑视频这一媒体尽快使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
故本课时对电离概念的建立是以熔融氯化钠和氯化钠溶液如何导电这一事实为载体,再加以蔗糖溶液不导电这一事实加以对比,深化电离的概念。
至于电解质概念的形成,是在彻底认识和理解电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而得出的。
三、学法分析:学生自主探讨问题,并采用小组合作形式。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并知道离子在溶液中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会书写常见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电解质导电性的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活动。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2.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增强对化学生活的热情。
五、教学重点1、电离概念、电解质概念的形成。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六、教学难点电离概念、电解质概念的形成七、教学过程。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一课堂学案:2.2离子反应第1课时含答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学习目标定位]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条件。
3.会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的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乙醇、部分非金属氧化物等。
思考①盐酸能导电,盐酸是电解质吗?②纯醋酸在熔融状态时不导电,纯醋酸是非电解质吗?答案①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②纯醋酸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纯醋酸是电解质。
2.导电条件及原因(1)固体电解质不导电,只有在水溶液里或受热熔化时才能导电。
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受热熔化时发生了电离,电离出了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2)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导电。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溶液都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导电。
1。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电解质是自身可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C。
在水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
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也是电解质答案C解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能电离产生离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不能电离产生离子),A、B正确;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C错误;水是电解质,D正确。
特别提示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其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电解质NH3·H2O、H2SO3、H2CO3,而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是非电解质。
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2。
现有下列12种物质:①硫酸②液氨③氨水④铝条⑤氯化钠⑥石墨⑦氢氧化钡⑧二氧化硫⑨水⑩氧化钠⑪盐酸⑫乙醇。
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布置有
5
小结、作业布 作业布置。
关离子方程
置。
式书写的作
业,强化学
生的课堂所
学。
板书设计:
一、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 非电解质: 二、离子反应 1.定义: 2.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写二拆三删四查 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5/5
生的思维能
力。
六、离子
(1)以 Na2SO4 (1)倾听、看老
教师板
11
方程式的书写 与 BaCl2 的反应为
师的板演过程, 演是为了规
及意义。
例,说明书写离子方 作笔记。
范书写步
程式的步骤及注意事 (2)学生齐读 骤,及时追
项。
“拆”时应该注 加课堂练习
(2)课堂练习。 意的内容。
能加深学生
(3)记忆小游
的印象。
4/5
戏:准备一些写有各
设计游
种化学式的小卡纸, (3)学生参与游 戏环节,一
让学让来猜哪此能拆 戏。
是为了能缓
哪些不能拆。
解学生的疲
(4)根据学生发
劳,二是为
现的问题说明离子方 (4)学生完成问 了让学生能
程式的意义。
题解决后发现问 在动中学;
题。
三是为了调
动学困生参
与课堂。
七、课堂
进行课堂小结,
改,促进学
(4)表扬学生并
生交流,单
引导学生注意,电解
独提问又可
质和非电解质的对象
以锻炼学生
是化合物。
的勇气。
四、知道
四、(1)问:物
通过实
2/5
怎么学:实验 质的量浓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
学生直观感
离子反应教案

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
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将曾经的“注重以化学知识获得为核心”这一教学思路,修改为“以学生认识素养发展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注重化学知识认知功能的实现。
关注认识发展的教学也注重对具体性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但最终目的是把具体知识作为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化学认识的建构和形成。
在这一思路下,除了关注“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具体知识的落实,还要同样关注“离子反应”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微粒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更加本质的认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系统的思路方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内容。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节课将承担的主要教学功能之一即是对学生“分类观”的完善以及“微粒观”(“离子观”)的建构。
学生情况分析:一方面,学生刚刚经过中考复习,对于常见酸、碱、盐溶液间的复分解反应非常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课前测查发现,“原子”、“离子”、“分子”等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名词,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可以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认识物质间的反应,因此,“微粒观”的建构将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之一。
高一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新人教版必修1

2 NaCl溶液和熔化的NaCl导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
【板书】 2 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小结】①电解质研究的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②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即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④酸、碱、盐和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⑤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为非电解质【小组思考与交流2】:“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师生共同探讨】①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②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电子,而电解质溶液导电则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离子。
而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
【板书】 2、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自主学习1】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①NaCl ②NaOH ③H2SO4④H2O ⑤盐酸溶液⑥小苏打⑦Fe ⑧Ca(OH)2【过渡】:我们接触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电解质?【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板书】 3、常见电解质:酸、碱、盐【过渡】我们还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板书】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自主学习2】:请同学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2SO4=Na2SO4=Ba(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N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Cl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思考与交流3】思考、讨论、回答1.根据HCl 、HNO 3、H 2SO 4的电离,我们对酸的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2.能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吗?【板书】 5、酸、碱、盐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以及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1课时)

2.2 离子反应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1)1.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2.电解质不仅在工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各种生命活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则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物都是电解质B.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C.S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D.NaCl固体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3.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A.食盐水B.H2OC.NaHSO4D.Ca(OH)24.在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NaCl B.酒精C.CO2D.NH4HCO35.含有自由移动Cl-的有()A.KClO3溶液B.液态氯化氢C.氯化钾溶液D.固体氯化钠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溶液都是纯净物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④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都是碱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A.全部B.⑤⑥C.③④D.①②7.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2-4。
下列对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NaHSO4是盐B.NaHSO4是酸式盐C.NaHSO4是钠盐D.NaHSO4是酸8.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的是()A.Na+、OH-、SO2-4B.H+、Cl-、SO2-4C.Na+、K+、OH-D.Na+、K+、NO-39.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均能够电离,下列关于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X一定为电解质B.X可能为非电解质C.X只能是盐类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10.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A.氯化钠熔化导电B.液态汞导电C.H2SO4溶液导电D.熔融状态的KOH导电11.已知Fe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写出Fe2(SO4)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1课时:电解质及电离
【学习目标】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非电解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从电离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掌握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
【学习重点、难点】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使用说明】上课前完成【预习自测】
【预习自测】
1.下列物质在各种情形中能否导电?能的划“√”,不能的划“×”,
Cu 水NaCl晶体酒精纯硫酸
NaCl溶液75%酒精溶液稀硫酸
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中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如:。
非电解质:在中和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叫做非电解质。
如:。
3.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概念:电解质在中或状态下离解成的过程。
(2)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HCl ,H2SO4,
NaOH ,Ba(OH)2,
Cu(NO3)2 ,NH4Cl ,
NaHCO3,★NaHSO4(溶
液) 。
【新课学习】
【小组思考与交流1】
铜能导电的原因;NaCl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小结:物质导电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组思考与交流2】
1.分析下列物质不是电解质的原因
①金属铜②蔗糖③澄清石灰水
2. 常见的电解质
3. 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NaCl溶液(稀硫酸)能导电的原因;熔融NaCl能导电的原因NaCl晶体不能导电的原因;纯硫酸不能导电的原因
【资料卡片】:
NaCl晶体是由Na+、Cl-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列所形成的。
晶体中Na+、Cl-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
当熔融时,NaCl晶体中的Na+、Cl-也能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
常温下硫酸是液态,是由硫酸分子构成,不存在离子;当硫酸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硫酸分子被破坏,变成的离子,并且能自由移动
【小组思考与交流3】
1.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条件,
2.“二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二氧化硫却是非电解质”。
如何从电离的角度理解
电解质的本质
(资料:二氧化硫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并发生电离)
3.书写电离方程式注
意; ;
;
4.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碱、盐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如:,
电离时能生成和的化合物叫做盐,如:
【归纳小结】: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溶解度不是决定电解质的因素;BaSO4难溶于水,BaSO4电解质。
③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④电解质:酸、碱、大部分盐和活泼金属氧化物是;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⑤(高二待学)碳酸、氨水、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大部分以
分子形成存在
【针对练习】:1、讨论分析填空:
①金属铜②固态NaCl ③CO2④H2SO4⑤碳棒⑥酒精水溶液⑦KOH
溶液
⑧蔗糖⑨KOH ⑩MgO ⑾熔融状态的KNO3⑿葡萄糖
电解质:;非电解质:;能导电:
【课后作业】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中能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B.凡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物质叫非电解质
C.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D.某物质若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是电解质,纯硫酸可以导电
B. NaCl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的NaCl可以导电
C. 硫酸钡难溶于水,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D. 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3. (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化镁晶体
B. 氯化钠溶液
C. 液态氯化氢
D. 熔融氢氧化钾
4. (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SO2C.KHCO3D.酒精
5. ( )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的是
A.KClO3溶液B.液态HCl C.KCl溶液D.NaCl晶体
6.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2L0.5mol/LNaCl溶液和0.5L1.0mol/LNaCl溶液,
7. (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HCO3 = Na++H++CO32―
B. FeCl3=Fe2++3Cl-
C. MgCl2=Mg+2+2Cl-
D. NH4NO3=NH4++NO3-
8. ( )下列各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
A. 0.8L0.4mol/L的NaOH溶液
B. 0.2L0.15mol/L的Na
3PO
4
溶液
C. 1L0.3mol/L的NaCl溶液
D. 4L0.5mol/L的NaCl溶液
9. (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mol/L Ba(NO3)2溶液不正
确的说法是
A. 500 mL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总数为0.3N A
B. 500 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0.2mol/L
C. 500 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mol/L
D. 500 mL溶液中NO3-离子总数为0.2N A
10.( )将0.1mol/L的K
2SO
4
溶液、0.2mol/L的Al
2
(SO
4
)
3
溶液和纯水混合,
要使混合溶液中K+、Al3+、SO
4
2-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1mol/L和
0.2mol/L,则所取K
2SO
4
溶液、Al
2
(SO
4
)
3
溶液、纯水三者体积比是(假定混合
后体积不变)
A. 1:1:1
B. 2:1:2
C. 1:1:2
D. 2:1:1
11. ( )(双选)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的是
A. HCl
B. NaOH
C. 酸酸
D. 蔗糖
12.现有九种物质:①铝线②石墨③氯气④硫酸钡晶体⑤纯硫酸⑥金刚石⑦石灰水⑧乙醇⑨熔化的硝酸钾。
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13. 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是。
① HNO3②CH4③NH4HSO4 ④Ba(OH)2
⑤SO
3⑥NaCl溶液⑦熔融的Al
2
O
3
⑧铜
14.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Na2CO3Al2(SO4)3 Ca(OH)2KAl(SO4)2 NH4HCO3NaHSO4
★NH3·H2O ★CH3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