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文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
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文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应用准则概述
本准则旨在评估心肌损伤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针对心肌细胞的损伤的诊断、早期诊断、监测治疗效果、预测疗效和复发风险的研究进展。
本准则概括性介绍了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相关文献。
一、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肌损伤标志物指在心肌损伤发生时表现为血液中显著改变的表观遗传学、生物学和其他分子标志物,其中包括心肌损伤物质(如酶、蛋白和细胞因子)、指标等。
根据不同的诊断、治疗和预测目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也会有所不同。
①心肌细胞死亡相关标志物:包括酶学相关标志物、蛋白学相关标志物、RNA和脂质脆性相关标志物、电气相关标志物等。
②血管病变相关标志物:主要涉及环磷酰胺酶、转化生长因子(TGF)、膜结合营养物质、核心蛋白,和细胞因子等。
③免疫环节的损伤标志物:主要涉及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
1、早期诊断与治疗
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心肌损伤以及诊断治疗过程中患者情况的检测。
如在入院或检查时,可以使用心肌损伤标志物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利用心肌损伤标志物来监测治疗效果。
3、预测疗效与复发风险
通过开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建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预测模型,来评估心肌损伤的治疗疗效。
另外,通过对心肌损伤标志物的长期监测,也可以准确预测心肌损伤的复发风险。
三、结论
心肌损伤标志物是一种可以检测心肌损伤的血液标志物,其应用范围包括早期诊断、治疗监测、预测疗效和复发风险等。
未来研究应集中研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心肌损伤精准诊断及指导治疗可行性。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是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一组检测指标,其临床意义在于帮助医生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心肌酶谱是根据心肌细胞损伤后释放的酶类物质的变化而获得的一组数据。
常见的心肌酶谱有肌红蛋白(CK/CK-MB)、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SGOT)等。
这些酶类物质在心肌细胞受损后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活性和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心肌标志物是指血清中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质的测定,通过检测这些蛋白质在血液中的水平变化来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
常见的心肌标志物有肌钙蛋白(cTnI/cTnT)、心肌肌钙蛋白(Myo)等。
这些蛋白质在心肌细胞损伤后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浓度的增加与心肌损伤程度相关。
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们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心肌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肌损伤类型,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的测定可以确认诊断和确定心肌损伤的范围和程度,指导治疗。
其次,它们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肌损伤后的临床预后。
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的浓度变化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较高的浓度通常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因此,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的检测还可以帮助评估心肌保护治疗的效果。
一些药物和治疗策略可以通过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和减轻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的释放来保护心肌。
通过定期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心肌酶谱和心肌标志物是评估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其临床意义在于帮助医生诊断心肌损伤的类型和程度,评估预后,指导治疗。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实现个体化的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6)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生物化学(6)心肌损伤的标志物《考纲要求》1.酶学检查熟练掌握(1)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酶及标志蛋白的动态变化(2)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和同工酶亚型、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检查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2.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检查及BNP/NTproBNP(1)肌钙蛋白T和I的测定及其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熟练掌握(2)超敏肌钙蛋白T和I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了解(3)肌红蛋白测定及其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熟练掌握(4)在诊断心肌梗塞和进行溶栓治疗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5)BNP/NTproBNP临床应用熟练掌握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典型的病例可以根据病史、症状及心电图(ECG)的特殊改变进行诊断。
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左右的AMI患者缺乏ECG的特异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
AMI 后梗塞部位心肌细胞内的化学物质将释放到外周血中,通过对这些化学物质的测定可诊断AMI。
决定一种标志物血浓度变化的因素有:该物质的分子大小。
在细胞内的分布(胞浆中的小分子蛋白较结构蛋白更易进入血液循环)、释放率、清除率和心肌特异性等。
一、酶学标志物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最常用的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为心肌酶谱即:CK/CK-MB,LD/LD1,AST。
九十年代以后,发现了一些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特异性和敏感度均较佳的确定性标志物,而AST、LD 及其同工酶,包括αHBDH等在内的血清酶学标志物因为特异性不高,AMI后出现异常的时间相对较晚,目前在AMI诊断中已逐渐少用以致基本不再应用。
(一)肌酸激酶(CK)1.概况:肌酸激酶分子量为86KD,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和线粒体中,该酶催化体内ATP与肌酸之间高能磷酸键转换生成磷酸肌酸和ADP的可逆反应,为肌肉收缩和运输系统提供能量来源。
第十五章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课件
免疫荧光技术
通过改进免疫荧光技术, 提高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 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降低 交叉反应和假阳性率。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与其他检测指标的联合应用
生化指标
将心肌损伤标志物与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联合检测,有助 于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
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提高对心肌损伤 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分类
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以分为心肌酶学标志物和心肌蛋白标志物两类。心肌酶学标 志物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蛋白标志物包 括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b)等。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的临床物检验可以 辅助医生诊断心肌损伤, 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 等。
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脏疾病的辅助诊断
除了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检测还广泛应用于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脏疾病的辅助诊断,有 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心脏手术监护
在心脏手术过程中,心肌酶检测可以实时监测心肌损伤程度,为手术操作提供重要参考。
心肌酶检测的局限性
特异性不足
由于心肌酶并非心肌独有,其他 器官如肝脏、骨骼肌等也会释放 少量心肌酶,因此心肌酶检测的
04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的临 床应用
心肌损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心肌损伤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可以检测到 心肌细胞损伤时释放的蛋白质和 酶类物质,有助于早期诊断心肌 损伤。
鉴别诊断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可以鉴别心 肌损伤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 胸闷等症状,如心包炎、心绞痛 、肺栓塞等。
心肌损伤的治疗与预后评估
通过在体表放置电极,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形成心电图波
形图。
心脏超声检查方法
02
肌钙蛋白体检项目
肌钙蛋白体检项目
肌钙蛋白是一种心肌损伤的标志物,通常用于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
体检项目中包含肌钙蛋白,可以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C、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等组成,其中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是最常用的检测项目。
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肌钙蛋白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的肌钙蛋白水平升高。
因此,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钙蛋白水平,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损伤。
在正常的体检项目中,通常不包含肌钙蛋白的检测。
但如果患者有胸痛、胸闷等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肌钙蛋白检测,以排除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此外,对于一些已经存在心脏疾病的患者,医生也可能会建议定期进行肌钙蛋白检测,以监测心肌损伤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肌钙蛋白检测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检测方法、标本采集时间、患者病情等。
因此,在解读检测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其他相关检查
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判断心脏是否存在损伤和疾病。
这个检验是通过对血液中心肌特异性蛋白质和酶的测量来进行的。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蛋白质和酶都不会存在于血液中,但当心肌受损时,它们会通过血流释放到血液中,从而成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常见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yoglobin)肌红蛋白是在心肌受损后最早能够被检测到的标志物之一。
它是一种蛋白质,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
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肌红蛋白会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并快速进入到血液中。
因此,肌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早期监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后。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CK)是一种在骨骼肌组织、心肌组织和其他组织中存在的酶类。
当这些组织受损时,CK会被释放到血液中。
因此,CK的检测可以用于检测心肌损伤,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cTn)肌钙蛋白(cTn)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心肌标志物,由于释放到血液中的cTn不存在于正常血液中,因此被称为心肌特异性标志物。
在心肌细胞受损时,cTnI和cTnT(两种常见形式)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可用来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的操作和结果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主要是通过血样取自患者的静脉或足背的动脉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即采用标准化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或者酶联免疫分析进行检测。
在分年龄性别等典型人群样本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正常检测结果是在其对应的参考值范围内检测出来的。
在未受损肌肉的情况下,这些标志物通常不会存在于血液中。
当存在心肌损伤或心脏疾病时,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就会升高,并由此反映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标志物在不同情况下对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不同。
科学合理地选择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是临床常规检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可以用来监测心肌疾病的发展和处理效果。
通过对不同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心肌损伤的标志物1、单选AMI发生后,CK-MB在血清中开始升高的时间为()A.2~4hB.4~6hC.6~8hD.8~12hE.12~24h正确答案:B2、单选下列哪项(江南博哥)指标不能用来评估溶栓疗法().A.cTnTB.ASTC.CKD.cTnIE.LD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LD的半衰期长(10~163小时),多用于回顾性诊断。
3、单选AMI发作缺少心电图表现时,标志物检测推荐使用的抽样频率是()A.入院即刻检查一次,出院前检查一次B.入院即刻,入院后2h,第二天清晨,出院时检查C.入院即刻,入院后4h,入院后8h,入院后12hD.入院即刻,入院后2h,入院后4h,出院时检查E.入院即刻,入院后每隔2h检查一次正确答案:C4、单选下列有关肌钙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Tn敏感度高于CKB.cTn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及再灌注成功与否C.cTn用于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效果最差D.cTn用于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效果最好E.窗口期较CK长,有利于诊断迟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由于cTn窗口期长,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的效果差。
5、单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AS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里所指的同型半胱氨酸包括一类化合物,但不包括()A.同型胱氨酸B.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C.同型胱氨酸-蛋白质D.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E.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蛋白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
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
由此可知,同型半胱氨酸是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脱腺苷后的产物,而非同种物质。
心肌三项的检测方法
心肌三项的检测方法
心肌三项检测通常指的是心肌酶三项检测,包括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 I(cTnI),是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常用指标。
以下是心肌三项的检测方法:
1. 肌红蛋白检测:肌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的蛋白质。
检测肌红蛋白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免疫学检测,使用特异性抗体与样本中的肌红蛋白结合,然后通过比色法、荧光法或化学发光法等技术进行定量检测。
2. 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细胞中的一种酶。
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方法通常也是通过免疫学检测,使用特异性抗体与样本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结合,然后进行定量检测。
3. 心肌肌钙蛋白 I 检测:心肌肌钙蛋白 I 是心肌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对心肌损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检测心肌肌钙蛋白 I 的方法通常也是通过免疫学检测,使用特异性抗体与样本中的心肌肌钙蛋白 I 结合,然后进行定量检测。
这些检测方法通常使用血液样本,如血清或血浆。
在检测过程中,样本中的心肌三项指标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通过各种检测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三项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心肌梗死等情况。
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心肌损伤检测项目
心肌损伤检测项目
心肌损伤的检测项目包括以下几项:
1.心电图(ECG):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心肌损伤检测方法之一。
它可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是否存在心肌损伤。
2.心肌肌钙蛋白测定(cTn):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损伤时释放的标志物。
通过检测血液中心肌肌钙蛋白的水平,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3.心肌酶谱测定: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等。
当心肌细胞损伤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测定它们的水平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4.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它可以显示心脏的大小、壁厚度、收缩功能等。
5.核素显像:核素显像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来观察心肌的灌注情况。
心肌损伤区域通常会显示异常的灌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心肌损伤检测项目,具体的检测方法和项目选择会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和其临床意义专家讲座
血清CK-MB测定用免疫抑制法:在测定血清总CK 活性后,加入M亚基抗体,抑制CK-MM和CK-MB中M 亚单位活性,再测定残余CK活性,即为CK-BB和CKMB中B亚单位活性.此法忽略血清中少许CK-BB。
比较短。
➢Mb峰值高度与心肌损伤或坏死范围、预后成正比。
峰值越高,表示损伤或坏死范围越大,Mb>ug/L为预
后不良指征。
➢升高还可见于缺血性心肌病、心绞痛、心肌损伤、心
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
与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甲状腺功效减退、药品所
致肌病等。在肾功效不全、烧伤、乙醇中毒、糖尿病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和其临床意义
第13页
心肌酶谱检测
CK作为AMI标志物缺点:
➢早期诊疗阳性率不高, AMI患者入院 后6h内,总CK 活性最正确临界点仅能到达58%敏感性和62%特异性, CK-MB可用于AMI早期诊疗 ➢ 特异性较差,特别难以与骨骼肌疾病、损伤判别 ➢对心肌微小损伤不敏感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和其临床意义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和其临床意义
第9页
心肌酶谱检测
组织 骨骼肌 脑 心脏 胃 小肠 肾 肝
CK-MM(%) CK-MB (%) CK-BB (%)
98.9
1.1
0.06
0
2.7
97.3
78.7
20
1பைடு நூலகம்3
4.3
0
95.7
12
8
80
心肌损伤标志物危急值的验证
学变化趋势符合疾病的发展趋 势 , 我院实验室对这三项指标的危急值设定合理 , 能在 A M I 诊断和治疗 中起到预警作用。 关键 词 : 急性心肌梗死 ; 心肌标志物 ; 肌钙蛋 白 I ; 肌红蛋 白 ; 肌酸激酶 同: I 酶 ; 危急值
Ve r i i f c a t i o n o f My o c a r d i a l I n j u r y Ma r k e r s C r i t i c a l Va l u e s
TI A N J u a n,LI Li
(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B e i j i n g S h i j i t a n H o s p i t a l , Ca p i t a l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8, C h i n a )
疾病 发展 的符 合性 。方法 选 取 就诊 于 我 院 的 1 2 5例 A M I 患者及 1 2 5例 无 A M I患者 , 在 发 病时 间 段测 定 肌 钙 蛋 白 I
( c T n I ) 、 肌红蛋 白( MY O ) 、 肌酸激酶同工酶 ( C K — M B) 的水平。结果
心 肌 损 伤 标 志 物 危 急 值 的 验 证
田 娟, 李 莉
( 首 都 医科 大 学 附 属 北 京 世 纪 坛 医 院 医学 检 验 科 尿 液 细胞 分 子 诊 断 北 京 市 重 点 实 验 室 , 北京 1 0 0 0 3 8 ) 摘要 : 目的 验证 心肌 损 伤 标 志 物 在 急性 心 肌 梗 死 (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 A M I ) 中的变化趋势 , 及 实 验 室 危 急 值 设 置 与
心肌损伤标志物简答题
心肌损伤标志物简答题
1.心肌酶:心肌酶是心肌损伤时释放到血液中的酶,其中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最常用的心肌酶指标。
当心肌损伤时,这些酶的活性会升高,因此它们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2.心肌蛋白:心肌蛋白是心肌细胞中的重要蛋白质,其中肌钙蛋白(cTnI或cTnT)是最常用的心肌蛋白指标。
当心肌损伤时,这些蛋白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它们也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3.心电图:心电图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当心肌损伤时,心电图会出现异常波形,如ST段抬高或T波倒置等。
因此,心电图也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4.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的心脏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当心肌损伤时,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心肌壁运动异常或心肌收缩功能下降等,因此它也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5.心衰指数:心衰指数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指标,包括心脏指数(CI)和射血分数(EF)。
当心肌损伤时,心衰指数会下降,因此它也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6.其他:其他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等也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心肌损伤时升高;脑钠肽是一种利钠肽家族的成员,在心力衰竭时升高。
这些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进展,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必看考点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必看考点1、单选患者男性,55岁,1周前心前区剧烈疼痛,随后心悸、气促,当时未就诊,现疑诊急性心肌梗死。
为确诊,目前最有帮助的酶学检查是()A.CK同工酶B.AST(江南博哥)C.CKD.ALTE.LD正确答案:E2、单选下列指标中可对微小心肌损伤作m诊断的是()A.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B.肌酸激酶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D.乳酸脱氢酶E.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cTnT可以检测出小范围心肌损伤,cTnT不仅能检测出急性心肌梗死,还能检测心肌的微小损伤。
3、单选胞浆CK的酶蛋白部分由几个亚基组成()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胞浆CK的酶蛋白部分由2个亚基组成,不同亚基的组合将其分为CK-MM、CK-MB、CK-BB三种同工酶。
4、单选胞浆CK的酶蛋白不同亚基的组合可形成几种同工酶()A.1种B.2种C.3种D.4种E.5种正确答案:C5、单选患者,男,45岁,突然感觉胸痛,4小时后到医院就诊,以下哪项检查对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最有帮助()A.CKB.LDHC.CK-MB亚型D.cTnE.MB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MB、CK-MB和cTn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确诊标志物,而MB是早期标志物,由于MB半衰期短,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是筛查AMI的很好指标。
6、单选不少国内学者建议摒弃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检测CK-MB的主要原因是()A.试剂昂贵B.敏感度差C.特异性差D.线性范围窄E.污染环境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由于目前CK-MB测定临床使用的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不特异,故不少国内学者建议摒弃此法。
7、单选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9小时血清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A.LD1>LD2>LD3>LD4>LD5B.LD2>LD1>LD3>LD4>LD5C.LD3>LD1>LD2>LD4>LD5D.LD4>LD1>LD2>LD3>LD5E.LD5>LD2>LD1>LD3>LD4正确答案:A8、单选患者,男54岁,压榨性中心性胸痛发作后3小时就诊,查体:面色苍白、出汗,血压110/90mmHg,脉搏78次/min,心音正常,心电图ST段抬高,实验室检查:K+3.2mmol/L,Na+138mmol/L,尿素氮9.2mmol/L,CK90U/L。
心肌酶谱异常诊断标准
心肌酶谱异常诊断标准
心肌酶谱异常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心肌酶谱中的CK-MB和肌酸激酶(CK)是检测心肌损伤的标志物,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浓度较低。
若持续高于正常范围,通常被认为是发生了心肌损伤的征象。
2. 诊断标准:一般认为,CK-MB浓度超过正常值的上限2倍
以上,或CK浓度超过正常值的上限3倍以上,且存在其他有
关胸痛或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比如心电图异常,就可以诊断为心肌损伤。
3. 心肌损伤的程度:CK-MB浓度的高低能够反映心肌损伤的
程度,浓度越高表示损伤越严重。
一般认为,CK-MB浓度超
过正常值的上限5倍以上,表明心肌损伤程度较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酶谱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出现了心肌损伤,因为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其浓度的增高,例如重度运动、注射或口服大量肌酸等。
因此,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心电图结果以及心肌酶谱指标的变化,方可确诊心肌损伤。
心肌标志物的正确解读方式
心肌标志物的正确解读方式
心肌标志物是衡量心肌损伤程度和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心肌标志物有肌红蛋白(myoglobin)、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
白(cardiac troponin, cTn)。
正确解读心肌标志物应综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以下是一般的标志物解读方式:
1. 肌红蛋白(myoglobin):肌红蛋白升高可提示心肌损伤,
但缺乏特异性,常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2. 肌酸激酶(CK)和CK-MB:CK是细胞内酶,有多种组织
来源,但心肌组织的CK-MB最为特异。
CK和CK-MB在心
肌损伤后数小时内升高,在24小时内达到峰值,并可通过连
续监测来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和预后。
3. 心肌肌钙蛋白(cTn):cTn是目前诊断心肌梗死最敏感和
特异的标志物,也是推荐的首选指标。
cTn的升高可持续数天,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总体来说,综合分析个体的心肌标志物变化、症状表现以及其他检查结果,才能更准确地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心肌梗死的发展。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解读和判断。
心肌损伤标志物实验室检查
for stable assay
N-termierminal
110
210
Proteases
游离cTnI易被磷酸化和氧化的氨基酸残基
Molecular Structure
1. 心肌炎
2. 心肌病 非炎性心肌肥厚、扩张、纤维化、 甚至心肌小范围变性、坏死
(三)心力衰竭(cardiac failure)
急性左心衰:肺水肿。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二、心肌损伤标志物
➢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是心肌酶谱 ➢存在时效性、特异性、敏感性上的不足。 ➢AMI溶栓疗法对早期诊断的要求
④窗口期长,cTnT达7天,cTnI长达10天以上。 利于诊断未及时就诊的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肌炎的一过性损伤。
肌钙蛋白复合物组成示意图
(肌钙蛋白 复合体)
Troponin C (cTnC)
(肌纤蛋白)
Troponin T (cTnT)
(cTnI)
(原肌凝蛋白)
➢ 不同横纹肌的TnT和TnI基因在染色体的位 置不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分子量都不完 全相同。这是制备cTnT和cTnI特异抗体的基 础。心肌TnT(cTnT)和TnI(cTnI)分子量分 别为34.566 kD和23.980 kD。
• 炎症细胞是早期动脉硬化形成的启动步骤 • 炎症产物促进了动脉硬化的进程 • 慢性炎症可导致平滑肌增生 • 动脉硬化往往伴随着急性时相蛋白、CRP、
淀粉蛋白、白介素-6升高
凝血因子
• 冠脉内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展加剧的主要 因素之一,90%的急性心肌梗死都有血栓 形成。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血浆纤 维蛋白原(fibrinogen)、凝血因子Ⅶ和血 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练习题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传统心肌酶谱项目而现趋于淘汰的是()A、ASTB、CKC、MbD、cTnTE、BNP正确答案:A2、下列不属于心肌酶谱的是()A、CKB、CK-MBC、ALTD、LDHE、α-HBDH正确答案:C3、目前测定CKMB时,特异性更强的检测方法是()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其百分比B、免疫抑制法测定其活性C、抗单克隆抗体免疫法测定CKMB质量D、电泳法测定其亚型E、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其百分比正确答案:C4、CK-MB的正常参考范围是()A、<10U/lB、<100U/lC、<24U/lD、<280U/lE、<400U/l正确答案:A5、血清Mb出现时间及达到峰值时间是()A、8~12小时,24~48小时B、3~8小时,9~30小时C、0.5~2小时,5~12小时D、4~8小时,24~48小时E、8~12小时,48~72小时正确答案:C6、判断呼吸困难的慢性心力衰竭和肺部疾病的鉴别指标是()A、CTnIB、CK-MBC、MbD、hS-CRPE、NT-proBNP正确答案:E7、下列关于cTn应用评价说法错误的是()A、cTn特异性高于MbB、cTn敏感性高于MbC、cTn是用于判断近期发生再梗死效果最好的指标D、cTn可用于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E、cTn窗口期较Mb长正确答案:C8、关于B利钠肽(BNP)即脑钠肽的说法错误的是()A、BNP是仅由脑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B、BNP升高程度和心衰严重程度相符合C、BNP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D、BNP是呼吸困难病人将来发生HF的较强的预示因子E、BNP起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的作用正确答案:A9、用于排除心力衰竭的生物化学标志物的是()A、ASTB、CKC、MbD、CTnTE、BNP正确答案:E10、CKMB质量的正常参考范围是()A、<5.0ug/LB、<0.1ng/mlC、<0.8ug/LD、<90ng/mlE、<50ng/ml正确答案:A11、下列哪种酶与心肌损伤、心脏功能关系不大()A、CTnB、ALPC、CKD、LDE、AST正确答案:B12、下列关于BNP的描述错误的是()A、BNP对于HF的诊断具有很强的阴性预测价值B、BNP是较准确的HF诊断指标,但其升高幅度与HF严重程度无关C、BNP是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分泌的多肽,具有排钠、利尿和扩张血管的作用D、怀疑HF患者应首先检查BNPE、呼吸困难的患者,BNP是预测HF发生较准确的指标正确答案:B13、心肌肌钙蛋白的英文缩写是()A、ASTB、CKC、MbD、cTnE、Tn正确答案:C14、CK同工酶的种类()A、2种B、3种C、4种D、5种E、6种正确答案:B15、血清LD出现时间及达到峰值时间是()A、6~12小时,30~60小时B、3~8小时,9~30小时C、1~2小时,4~12小时D、4~8小时,24~48小时E、8~12小时,48~72小时正确答案:A16、有关cTn的评价,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cTn敏感度高于CKB、cTn检测特异性高于CKC、cTn可用于心梗的诊断D、cTn用于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效果最高E、cTn可用于判断再灌注是否成功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反映心脏结构和心肌损伤的蛋白类标志物是()正确答案:Mb和cTn2、LD1四聚体构成为()正确答案:H43、AMI发生后血液中水平最先升高的标志物是()正确答案:Mb4、AMI时,血清LD同工酶变化正确的是()正确答案:LD1>LD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一)AMI的蛋白类标志物
1、肌红蛋白
Mb 170kD最早出现的生化指标,1hr出现,其升 高幅度和持续时间与梗死面积和坏死程度呈正相关
2、肌钙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用于诊断AMI。在早期血清浓度也明显增 加,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持续时间长。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最 具特异性的标志物。
3、CK-MB质量
9
(二)蛋白类标志物的测定评价
1、测定的标准化
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K-MB质量均采用免疫学方法测定。 免疫学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准确度高,大大提高诊断AMI时的准确性。
2、测定的不精确性
肌红蛋白和CK-MB的生物学变异(CV)分别为 ≤5.6%和≤4.2% ,许多分析方 法的变异远大于生物学变异。
3、测定前的因素影响
存放时间、温度、反复冻溶及抗凝剂影响
免疫法测定CTnI和Mb时,肝素与EDTA抗凝产生6%的干扰。
10
心肌肌钙蛋白
(一)总肌钙蛋白 CTnI、CTnT是唯一存在于心肌中的收缩蛋 白,主要功能参与调节肌肉收缩速度和力量。 心肌细胞损伤早期CTnT 对诊断意义较大, 出现症状后CTnI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19
(三) HBDH 测定
HBDH是指用酮丁酸取代丙酮酸作为底物测定 LDH活性,其活性相当于LDH1+LDH2
20
(四3种肌组织和脑组织中含量最高。CK是由两 种不同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这样正常 人体组织常含3种同工酶,按电泳速率快慢顺 序分别为:CK-BB(CK1),CK-MB(CK2)和 CK-MM(CK3)。
12
(三).心肌肌钙蛋白I
1.心肌肌钙蛋白I(cTn)的特性 心肌肌钙蛋白(cTn)已成为临床诊断心肌损 伤的确定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这些cTnI检 测试剂的测定值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的cTnI 分 析方法对同一份标本的检测值最大可相差30余倍, 这使得各种方法的参考范围、分析干扰、分析变异、 诊断窗口期以及诊断和预后的临界值等出现不同程 度的差别,给临床应用和评价带来一定困扰。
13
2. cTnI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或除外AMI,这种实 验诊断指标并可作为心肌损伤,心肌坏 死的重要标志物。 敏感检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损伤存在病 人发病后CTn在血中的高浓度可保持6天2周,有较长的诊断时间窗。 溶栓后再灌注。确定心肌再灌注,作溶 栓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17
(二)LD及同工酶
LD催化反应是无氧糖酵解的最终反应,广泛存在 于人体各组织中,故测总酶临床意义不大,但LD 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H)组成的四聚体,形成 5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其中H型亚基中酸性氨基 酸较多,电泳时负电荷多,因此电泳速率较快。 按电泳向阳极泳动快慢,分别命名为LD1(H4), LD2(H3M),LD3(H2M2),LD4(HM3)和LD5 (M4)。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1
第一节 概述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的第一位死因。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脑血管病主要的病理组织学基础都是动脉 硬化。 检验医学:预估动脉硬化存在、严重程度以 及判断心肌损伤。
2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的主要功能: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原料、 产物、激素、抗体等)
16
二.传统心肌酶谱
(一)AST 氨基转移是氨基酸代谢中基本生化反应之一,在 机体内存在着多达60种氨基转移酶,丙氨酸基转 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其 中最重要的两种。 AMI 正常或轻度升高 明显升高,与CK和LD相比, 无何优点 >1.0 心肌炎 正常或轻度升高 急性期可轻度升高 > 1.0
5
第二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
6
心梗诊断标准 典型持续的胸痛史 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心肌酶学改变 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主要或仅存在与心肌中 早期检测心肌损伤 估计梗死范围
7
2000年WHO对AMI诊断指标
1、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后缓慢降低 / CK-MB快速升高后 降低 且具有以下症状之一者可诊断为AMI A、缺血症状; B、心电图(ECG)出现病理Q波; C、ECG呈缺血改变(ST段抬高或下降); D、冠状动脉检查有异常
3
心脏疾病的诊断
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心导管检查、 核素心血管照影、(CT)
血液生化检查
4
二.病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 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 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 病变。 心肌疾病 心肌肥厚、扩张、纤维化、坏死。 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
14
3.心肌肌钙蛋白的评价
优点 敏感度高于CK,能检出微小损伤 特异性高于CK 窗口期较长 双峰出现,易于判断再灌注成功与否 肌钙蛋白浓度与心肌损伤范围有较好的相关性 缺点 损伤6小时内敏感度较低 窗口期长,近期再梗死诊断效果差
15
四.肌红蛋白
(一).化学特性 肌红蛋白是肌肉组织中特有的一种蛋白质, 呈红色。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组织的肌细胞 浆中。 主要生理功能是在肌肉组织中贮存氧,在肌 肉运动需要能量时是供养给能的生成系统。 Mb分子小,心肌轻度受损时即入血。AMI发 作2h后的血清Mb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
11
(二).心肌肌钙蛋白T
1.心肌肌钙蛋白T的检测 2.心肌肌钙蛋白T的临床意义 诊断心肌损伤的价值:TnT测定诊断心肌梗塞灵敏 度高,开始升高的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一般在发 病3h内即可升高,持续时间为肌酸激酶的4倍,甚 至发病后3周内仍有升高。 不稳定心绞痛:有轻度心肌坏死或梗塞的不稳定心 绞痛患者TnT阳性率分别可达30%~56%。 TnT是判断各种心肌保护措施的有效指标。
18
2. LD及其同工酶的应用原则
① ②
③
④
限制LD应用,不作为常规检查,对病人作个 案处理,主要用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在胸痛发作24h后测定LD同工酶,作为CKMB补充:连续测定LD,对于就诊较迟CK已 恢复正常的AMI病人有一定参考价值; LD1/LD2比例(>0.76%)更敏感和特异, 但不用于评估溶栓疗法(常致溶血,使LD1 升高)。 若AMI诊断明确,就不需检测LD和LD同工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