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心肌损伤标志物分析解析
10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检测与活性检测的比较
两组缺血性心脏疾病中的CK-MB质量和活性的诊断价值
项目 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AMI组 肺部感染心肌缺血组
质量 活性 质量 活性
93.75(15/16 )
Early release kinetics of cardiac markers (hours after AMI)
Diagnostics – disease specific blood tests 7
Myoglobin 肌红蛋白 急性心梗后最早释放
非心肌特异性蛋白,存在于横纹肌细胞质中 肌肉细胞破坏后迅速释放 因其是最早分泌、最敏感的生化标志物,广泛用于心肌梗死早期诊断 胸痛发生后1-2小时肌红蛋白即可升高。如胸痛6小时内肌红蛋白仍不升高,可排除心梗 然而,因为肌红蛋白并不是心肌特异性,其升高后必须检测肌钙蛋白T以证实其诊断 Diagnostic value of myoglobin:肌红蛋白诊断价值 心梗发生后2小时的早期排出诊断 患者发生症状后立即就医时非常有用 非心肌特异性指标
Korff S et al, Heart, 2006; 92: 987-993. Wu A et al, Clin Chem 1998; 44:1198–1208.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一、酶学标志物
(一)肌酸激酶(CK)
1.概述:
人体三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都含有大量CK;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大量存在,常用于这些疾病的诊断。
2.参考值:采用连续监测法。
男:80~200U/L
女:60~140U/L
3.临床意义:
(1)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h升高,血中半寿期约为15h,峰值在10~36h之间,3~4d后回复至正常水平。AMI时CK升高一般为参考值的数倍,但很少超过30倍。
(2)若AMI后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出现再灌注,则 CK活性成倍增加,达峰时间提前。如在发病4h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再通的能力为40%~60%。
(3)施行心律转复、心导管和无并发症的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均会引起CK值的升高。
(4)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都将导致CK活性的增高,且增高的幅度与肌肉的损伤范围的大小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心肌炎时CK可轻度增高。
(5)生理性增高:运动后12~20h达到峰值,并维持36~48h。
(6)各种肌肉损伤(如挫伤、手术、肌肉注射、癫痫发作)和疾病(如多发性肌炎、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低出现黏液性水肿)时,CK极度升高。
(7)在急性脑外伤、恶性肿瘤时CK也可增高。
(8)长期卧床,CK可有下降。
4.注意事项:
(1)AMI诊断时注意CK-MB与CK的时效性。24h CK测定意义最大,如小于参考值上限,可排除AMI。
(2)血清、血浆、脑脊液以及羊水等均可作为CK分析的标本。常用的抗凝剂为肝素。
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本章考点:
1.酶学检查
(1)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酶及标志蛋白的动态变化
(2)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和同工酶亚型、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检查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
2.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检查及BNP/Ntpro-BNP
(1)肌钙蛋白T和I的测定及其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肌红蛋白测定及其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3)在诊断心肌梗死和进行溶栓治疗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4)BNP/Ntpro-BNP临床应用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在欧美国家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我国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典型的病例可以根据病史、症状及心电图(ECG)的特殊改变进行诊断。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左右的AMI患者缺乏ECG的特异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尤其是AMI早期或临床症状不典型、ECG未出现明显改变的心肌梗死,如内膜下MI 的诊断,并可及时指导、监测溶栓治疗和对预后进行判断,降低AMI后的死亡率。
基于AMI后梗塞部位心肌细胞内的化学物质将释放到外周血中病理生理改变,通过对这些化学物质的测定可诊断AMI。决定一种标志物血浓度变化的因素有该物质的分子大小、在细胞内的分布(胞浆中的小分子蛋白较结构蛋白更易进入血循环)、释放率、清除率和心肌特异性等。典型的AMI心肌损伤标志物改变随发作时间的推移而呈现典型的变化(表3-9-1):表3-9-1 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标记物
一、酶学标志物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判断心脏是否存在损伤
和疾病。这个检验是通过对血液中心肌特异性蛋白质和酶的测量来进行的。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蛋白质和酶都不会存在于血液中,但当心肌受损时,它们会通过血流释放到血液中,从而成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常见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红蛋白(Myoglobin)
肌红蛋白是在心肌受损后最早能够被检测到的标志物之一。它是一种蛋白质,
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肌红蛋白会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并快速进入到血液中。因此,肌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早期监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后。
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CK)是一种在骨骼肌组织、心肌组织和其他组织中存在的酶类。当
这些组织受损时,CK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因此,CK的检测可以用于检测心肌损伤,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cTn)
肌钙蛋白(cTn)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心肌标志物,由于释放到血液中的cTn不
存在于正常血液中,因此被称为心肌特异性标志物。在心肌细胞受损时,cTnI和cTnT(两种常见形式)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可用来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
绞痛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的操作和结果分析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主要是通过血样取自患者的静脉或足背的动脉来完成的,
一般情况下即采用标准化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或者酶联免疫分析进行检测。
在分年龄性别等典型人群样本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正常检测结果是在其对应
的参考值范围内检测出来的。在未受损肌肉的情况下,这些标志物通常不会存在于血液中。当存在心肌损伤或心脏疾病时,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就会升高,并由此反映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课件
14
2.心肌酶在细胞间隙的分布和运送
心肌细胞中的酶经过两种途径进入血液:
途径一:心肌酶释放后进入毛细血管直接入血
途径二:心肌酶释放后 血液。
组织液
淋巴系统
心脏受损时心肌酶主要通过第二种途径进入血液, 故酶升高存在延迟。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15
3.血中酶的清除:不同的酶在血清 中清除时间不同
可能的机制包括: ①从尿路排泄。 ②肝脏及网状内皮系统对酶的清除。 ③酶在血管内失活或分解。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19
2.乳酸脱氢酶
亚类 LDH是由两个亚基(H和M)组成的四聚体,
五种同工酶,按电泳速度的快慢命名为LDH1、LDH2、LDH3、LDH4和LDH5
分布 心肌细胞中主要的LDH为LDH1。
对于可疑的心肌梗死病人:。
测定总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HBDH是指用
酮丁酸取代丙酮酸作为底物时测得的LDH活性,LDH1和 LDH2比其它同工酶对酮丁酸有更大的活性,因此HBDH活 性相当于LDH1和LDH2。在诊断AMI时,HBDH的特异性高于 LDH总。活性,但不及LDH1同工酶
二、蛋白类标志物
血清心肌酶的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存在的不足之处:
①酶活性升高出现较晚
②持续时间短
③特异性较差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希望的心脏标志物是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1、单选AMI发生后,CK-MB在血清中开始升高的时间为()
A.2~4h
B.4~6h
C.6~8h
D.8~12h
E.12~24h
正确答案:B
2、单选下列哪项(江南博哥)指标不能用来评估溶栓疗法().
A.cTnT
B.AST
C.CK
D.cTnI
E.LD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LD的半衰期长(10~163小时),多用于回顾性诊断。
3、单选AMI发作缺少心电图表现时,标志物检测推荐使用的抽样频率是()
A.入院即刻检查一次,出院前检查一次
B.入院即刻,入院后2h,第二天清晨,出院时检查
C.入院即刻,入院后4h,入院后8h,入院后12h
D.入院即刻,入院后2h,入院后4h,出院时检查
E.入院即刻,入院后每隔2h检查一次
正确答案:C
4、单选下列有关肌钙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Tn敏感度高于CK
B.cTn可用于判断病情轻重及再灌注成功与否
C.cTn用于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效果最差
D.cTn用于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效果最好
E.窗口期较CK长,有利于诊断迟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由于cTn窗口期长,诊断近期发生再梗死的效果差。
5、单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AS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里所指的同型半胱氨酸包括一类化合物,但不包括()
A.同型胱氨酸
B.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
C.同型胱氨酸-蛋白质
D.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
E.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蛋白质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蛋氨酸分子含有S甲基;在与ATP作用生成S腺苷蛋氨酸后,可通过各种转甲基作用为体内已知的约50多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提供甲基。S腺苷蛋氨酸在甲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甲基转移至另一物质后,生成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脱去腺苷,生成同型半胱氨酸。由此可知,同型半胱氨酸是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脱腺苷后的产物,而非同种物质。
最新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PPT课件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参考范围】: AST:0~40U/L
【临床意义】: AST测定可用于诊断AMI,但AST在AMI的时相变化和
CK相似升高幅度不如CK,恢复早于LDH,故诊断AMI的 价值很小,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诊断AMI的心肌酶可 以不包括AST。AST现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
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分布 AST分布较广,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
骨骼肌、肾脏。
亚类 两种同工酶,胞浆型和线粒体型(ASTm)。
ASTm 在心肌细胞发生坏死后释放入血, 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无特别意义,主要用 于预后的判断。ASTm的活力大小同并发心 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成正比。
4.AST、LDH和CK的特异性比较
2000年对AMI 诊断的标准:
心肌肌钙蛋白升高随后缓慢降低或CK-MB快速升 高后降低,并伴有如下症状之一可诊断为AMI。
① 缺血症状。 ② ECG 出现病理 Q 波。 ③ ECG 呈缺血改变( ST 段抬高或降低) ④ 冠状动脉检查有异常。
第二节 心脏标志物的测定
酶类标志物
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CK-MB的正常参考范围依试剂的不同而不同。
【临床意义】
(二)蛋白类标志物的测定
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K-MB质量均采用免疫学方法进 行测定。 优点: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和其临床意义专家讲座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和其临床意义
第22页
心肌蛋白检测
临床意义:
➢心肌肌钙蛋白在AMI后2小时就能在血清中测出, 12-48小时达高峰.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 疗,而且能检测微小损伤。 ➢有较长窗口期,TnT长达7天,TnI长达10天,甚 至14天,有利于诊疗迟到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心 绞痛、心肌炎一过性损伤。
临床意义:
➢CRP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即可出现异常增高。 ➢CRP能预测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缺血和 死亡危险性。 ➢心衰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脏破裂CRP升高。 ➢CRP升高还见于发烧、肿瘤、细菌感染、组织损伤、风 湿、外周血管病、移植排斥等各种疾病急性时,是全身炎 症反应一部分。特异性差。
临床上还常选取a-羟丁酸脱氢酶(HBDH)作为
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指标。因为H亚单位和a-羟丁酸脱
氢酶有较高亲和力,含H亚单位LD同工酶可催化a-羟
丁酸脱氢。所以a-羟丁酸脱氢酶能够代表除LD5外其
它同工酶(主要LD1和LD2)活性。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和其临床意义
第16页
心肌酶谱检测
临床意义:
➢LDH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塞。在诊疗急性心 肌梗塞时,LDH水平升高常于发作后6-10小时,2-3 天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假如连续测定LDH,对 于就诊较迟CK已经恢复正常AMI病人有一定参考价 值,故临床上常作为CK-MB补充检测。
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心肌损伤标志物除了传统的生化指标外,还包括 新型的生化指标,即心肌肌钙蛋白(cTn)和肌红蛋 白(Mb)。
心肌肌钙蛋白按其结合部分不同,分为三种,于 钙结合的部分称为cTnC,含抑制因子部分称为 cTnI,与原肌球蛋白结合的部分称为cTnT。
cTnT是收缩蛋白中调节蛋白的部分,其半寿期为 120min,在心肌中含量较高,且正常人血清中几 乎检测不到cTnT,因而,它对急性心梗有较高的 分辨能力。
从这三种酶活性和在心肌的比值来看,CK的脏器特异性最高, 除骨骼肌病变(包括肌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如酒精中毒)和严重 脑血管意外,其他疾病很少引起血清CK活性增高,并且红细胞 几乎不含CK,故其测定不受溶血的影响,所以CK诊断效率高, 假阳性低。其阳性率与心电图ST段异常符合率达95%,高于AST, 心电图不明显的心内膜下梗塞,合并传导阻滞,多发性小灶坏 死及再发性梗塞,CK大多升高;而肺梗塞,心绞痛,陈旧性梗 塞等则CK活性一般不升高。CK的假阳性仅为10-15%,而AST高达
γ-GT 48~96 192~240 25~30
3
肌红蛋白是近些年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心肌 损伤标志物,由于其对诊断AMI有高度的特异性和 敏感性,Mb现已受到临床的高度关注。
Mb是一种氧结合蛋白,广泛的存在于骨骼肌、心 肌和平滑肌。Mb分子量小,位于细胞质中,容易 透过细胞间隙至血液,故其出现较早。它是到目 前为止,在AMI发生后最早出现的可测标志物。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与临床意义
免疫抑制法:
抗CK-M抗体抑制CK-M亚单位,测定剩余的非 M-CK活力, 包括CK-BB、CK-MB中的B亚基、巨CK、 CK-Mt,•由于心脏疾患病人血清中CK-BB、巨CK和 CK-Mt的含量可忽略不计,非M-CK活力代表CK-MB 中的B亚基活力,乘以2即为CK-MB活力。
第19页/共67页
肌钙蛋白( troponin)
钙结合亚基 结合亚基
抑制亚基
(Tn C)
(Tn T)
(Tn I)
亚型 骨骼肌型和 心肌型相同
快、慢骨骼肌型 快、慢骨骼肌型
和心肌型表达分 和心肌型表达分
别受不同基因调 别受不同基因调
控
控
第20页/共67页
肌钙蛋白基因位于染色体的位置
心肌型 快骨骼肌型 慢骨骼肌型
果难以相互比较,因而临床研究和应用评价规模相对较小
第29页/共67页
cTn测定的临床意义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或除外AMI,这种实验诊断指标并可作为心肌损伤,心肌坏死 的重要标志物。
• 敏感检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损伤存在病人发病后CTn在血中的高浓度可保持6天-2 周,有较长的诊断时间窗。
• 溶栓后再灌注。确定心肌再灌注,作溶栓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 是判断各种心肌保护措施的有效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升高随后缓慢降低/CK-MB快速升高后降低,并伴有如下条件之一可 诊断为AMI:
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目录
CONTENTS
• 心肌损伤标志物概述 • 心肌酶谱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 心肌肌钙蛋白(cTn) • 其他心肌损伤标志物
01 心肌损伤标志物概述
CHAPTER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定义
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指在心肌损伤时释 放到血液中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反 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实验室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包括酶活性测定、蛋白质检测等。
床旁检测
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器在床旁进行快速检测,便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02 心肌酶谱
CHAPTER
肌酸激酶(CK)
总结词
肌酸激酶是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其水 平升高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 疾病。
VS
详细描述
05 其他心肌损伤标志物
CHAPTER
心钠素(ANP)
要点一
总结词
心钠素是一种由心房分泌的激素,具有调节水盐平衡和血 压的作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心钠素在心肌损伤时释放入血,因此可以作为心肌损伤的 标志物之一。其水平升高常见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 肌炎等心血管疾病。
脑钠素(BNP)
总结词
脑钠素是由心wk.baidu.com肌分泌的激素,具有调节血压和血容量 平衡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2. cTnI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或除外AMI,这种实 验诊断指标并可作为心肌损伤,心肌坏 死的重要标志物。 敏感检出小灶性可逆性心肌损伤存在病 人发病后CTn在血中的高浓度可保持6天2周,有较长的诊断时间窗。 溶栓后再灌注。确定心肌再灌注,作溶 栓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3、测定前的因素影响
存放时间、温度、反复冻溶及抗凝剂影响
免疫法测定CTnI和Mb时,肝素与EDTA抗凝产生6%的干扰。
10
心肌肌钙蛋白
(一)总肌钙蛋白 CTnI、CTnT是唯一存在于心肌中的收缩蛋 白,主要功能参与调节肌肉收缩速度和力量。 心肌细胞损伤早期CTnT 对诊断意义较大, 出现症状后CTnI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3
心脏疾病的诊断
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心导管检查、 核素心血管照影、(CT)
血液生化检查
4
二.病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 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 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 病变。 心肌疾病 心肌肥厚、扩张、纤维化、坏死。 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
12
(三).心肌肌钙蛋白I
1.心肌肌钙蛋白I(cTn)的特性 心肌肌钙蛋白(cTn)已成为临床诊断心肌损 伤的确定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这些cTnI检 测试剂的测定值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的cTnI 分 析方法对同一份标本的检测值最大可相差30余倍, 这使得各种方法的参考范围、分析干扰、分析变异、 诊断窗口期以及诊断和预后的临界值等出现不同程 度的差别,给临床应用和评价带来一定困扰。
8
(一)AMI的蛋白类标志物
1、肌红蛋白
Mb 170kD最早出现的生化指标,1hr出现,其升 高幅度和持续时间与梗死面积和坏死程度呈正相关
2、肌钙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用于诊断AMI。在早期血清浓度也明显增 加,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持续时间长。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最 具特异性的标志物。
3、CK-MB质量
11
(二).心肌肌钙蛋白T
1.心肌肌钙蛋白T的检测 2.心肌肌钙蛋白T的临床意义 诊断心肌损伤的价值:TnT测定诊断心肌梗塞灵敏 度高,开始升高的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一般在发 病3h内即可升高,持续时间为肌酸激酶的4倍,甚 至发病后3周内仍有升高。 不稳定心绞痛:有轻度心肌坏死或梗塞的不稳定心 绞痛患者TnT阳性率分别可达30%~56%。 TnT是判断各种心肌保护措施的有效指标。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
1
第一节 概述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的第一位死因。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脑血管病主要的病理组织学基础都是动脉 硬化。 检验医学:预估动脉硬化存在、严重程度以 及判断心肌损伤。
2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的主要功能: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原料、 产物、激素、抗体等)
9
(二)蛋白类标志物的测定评价
1、测定的标准化
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K-MB质量均采用免疫学方法测定。 免疫学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准确度高,大大提高诊断AMI时的准确性。
2、测定的不精确性
肌红蛋白和CK-MB的生物学变异(CV)分别为 ≤5.6%和≤4.2% ,许多分析方 法的变异远大于生物学变异。
5
第二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
6
心梗诊断标准 典型持续的胸痛史 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心肌酶学改变 理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主要或仅存在与心肌中 早期检测心肌损伤 估计梗死范围
7
2000年WHO对AMI诊断指标
1、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后缓慢降低 / CK-MB快速升高后 降低 且具有以下症状之一者可诊断为AMI A、缺血症状; B、心电图(ECG)出现病理Q波; C、ECG呈缺血改变(ST段抬高或下降); D、冠状动脉检查有异常
19
(三) HBDH 测定
HBDH是指用酮丁酸取代丙酮酸作为底物测定 LDH活性,其活性相当于LDH1+LDH2
20
(四) CK及同工酶
1.CK概述
在3种肌组织和脑组织中含量最高。CK是由两 种不同亚基(M和B)组成的二聚体,这样正常 人体组织常含3种同工酶,按电泳速率快慢顺 序分别为:CK-BB(CK1),CK-MB(CK2)和 CK-MM(CK3)。
17
Fra Baidu bibliotek
(二)LD及同工酶
LD催化反应是无氧糖酵解的最终反应,广泛存在 于人体各组织中,故测总酶临床意义不大,但LD 是由两种不同亚基(M,H)组成的四聚体,形成 5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其中H型亚基中酸性氨基 酸较多,电泳时负电荷多,因此电泳速率较快。 按电泳向阳极泳动快慢,分别命名为LD1(H4), LD2(H3M),LD3(H2M2),LD4(HM3)和LD5 (M4)。
18
2. LD及其同工酶的应用原则
① ②
③
④
限制LD应用,不作为常规检查,对病人作个 案处理,主要用于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在胸痛发作24h后测定LD同工酶,作为CKMB补充:连续测定LD,对于就诊较迟CK已 恢复正常的AMI病人有一定参考价值; LD1/LD2比例(>0.76%)更敏感和特异, 但不用于评估溶栓疗法(常致溶血,使LD1 升高)。 若AMI诊断明确,就不需检测LD和LD同工酶。
16
二.传统心肌酶谱
(一)AST 氨基转移是氨基酸代谢中基本生化反应之一,在 机体内存在着多达60种氨基转移酶,丙氨酸基转 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其 中最重要的两种。 AMI 正常或轻度升高 明显升高,与CK和LD相比, 无何优点 >1.0 心肌炎 正常或轻度升高 急性期可轻度升高 > 1.0
14
3.心肌肌钙蛋白的评价
优点 敏感度高于CK,能检出微小损伤 特异性高于CK 窗口期较长 双峰出现,易于判断再灌注成功与否 肌钙蛋白浓度与心肌损伤范围有较好的相关性 缺点 损伤6小时内敏感度较低 窗口期长,近期再梗死诊断效果差
15
四.肌红蛋白
(一).化学特性 肌红蛋白是肌肉组织中特有的一种蛋白质, 呈红色。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组织的肌细胞 浆中。 主要生理功能是在肌肉组织中贮存氧,在肌 肉运动需要能量时是供养给能的生成系统。 Mb分子小,心肌轻度受损时即入血。AMI发 作2h后的血清Mb即开始升高,4-6h达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