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合集下载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史惟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史惟分类与分型⏹损伤部位:四肢瘫双瘫偏瘫(三瘫单瘫)⏹损伤类型: 痉挛手足徐动共济失调混合⏹损伤程度: 轻中重⏹行走能力: 能行走不能行走⏹功能技能: ?

分型的难点

⏹年龄对分型的影响

⏹类型简繁的利弊

⏹分型对康复治疗理念的影响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

⏹Palisano 等人1997年建立,国际上被广泛使用⏹根据年龄变化规律(4个年龄组0-2 2-4 4-6 6-12)⏹评价内容:粗大运动功能中的坐和行走能力(5个级别)⏹主要目的:反映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技能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Palisano R,Rosenbaum P,Walter S,et al.Development and reliability of a system to classify gross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Dev Med Child Neurol,1997,39(4):214-223GMFCS 五个级别的最高能力

GMFCS 信度⏹原著者最初信度报告(1997):0-2岁: kappa 0.55 2-12岁: kappa 0.75⏹录像信度报告(2003):kappa 0.84 (主要差异在3-4级)⏹原著者家长信度报告(2004):ICC 0.94 (专业人员与家长)⏹对象:77例婴幼儿脑瘫(男41 女36) 平均19.4个月(SD1.6)单侧瘫27 双侧瘫42 运动障碍型8例全部随访至2-4岁年龄组⏹方法: GMFCS 的前后一致性分析⏹结果:42%对象有1-2级的改变,GMFCS 在小于2岁组有着较低的精确性,需要在2岁以后重新确定GMFCS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如坐、爬、走、跑、跳等)的分类系统。它由国际小儿神经学会(ICSPN)制定,主要用于评估脑性瘫痪或其他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

GMFCS共分为五个级别:

1. GMFCS I:儿童能够独立坐,不需要辅助就可以坐稳。

2. GMFCS II:儿童需要在辅助下坐稳,但不能独立爬行。

3. GMFCS III:儿童可以在辅助下爬行,但不能独立站立。

4. GMFCS IV:儿童需要在辅助下站立,但不能独立行走。

5. GMFCS V:儿童不能独立行走,完全依赖于辅助设备。

每个级别都有详细的评定标准,包括儿童的运动能力、辅助设备的依赖程度等。这些标准有助于医生和治疗师了解儿童的运动功能,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简介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是一种用于评估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工具。该评定表包含88个项目,用于评估儿童在运动方面的发展和功能表现。

评定项目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包含以下88个评定项目:

1. 爬行

2. 趴立

3. 睁眼静止

4. 坐立拾物

5. 坐起

6. 起立

7. 起立站立

8. 站立静止

9. 行走

10. 跑步

11. 踢球

12. 投篮

13. 操纵玩具

14. 绕障碍物

15. 抛接球

16. 跳跃

17. 用力挥拳

18. 拮据模型

19. 加大力量

20. 忍住

21. 音乐中的动作

22. 观察模型动作

23. 动作重复

24. 眼球随声追踪

25. 双眼同向查看移动物

26. 传达看见和听见

27. 听声定位

28. 近距离看物体

29. 转头看动物玩具...

(继续列举剩余的评定项目)

使用方法

1. 使用前需确保评定者具有相关背景知识和训练,并能够正确和准确地评估儿童的运动功能。

2. 评定者将根据每个项目的描述和示范,观察和评估儿童在该项目上的表现。

3. 对于每个项目,评定者将根据儿童的运动技能和表现,给出相应的得分,以反映其运动发展水平。

4. 所有评定项目完成后,评定者将根据得分计算总体分数,以评估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

结论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工具,可用于评估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展。该评定表的使用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非确认的内容。

脑瘫PEDI-MD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PEDI-MD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PEDI-MD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

项)

介绍

脑瘫PEDI-MD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是用于评估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发展的工具。该评定表包含88个项目,从不同角度评估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使用方法

以下是使用脑瘫PEDI-MD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的步骤:

1. 准备评定表和评定纸质表格。

2. 确保评定环境安静和舒适。

3. 向患儿的监护人解释评定过程和目的。

4. 依次进行88个项目的评定,并记录患儿的表现。

5. 评分时根据患儿的能力和表现选择适当的选项。

6. 评定完成后,整理和汇总评定数据。

评定项目

脑瘫PEDI-MD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包含以下88个项目:

1. ...

2. ...

3. ...

评分标准

每个项目的评分标准根据患儿的能力和表现来确定。评分范围从0到3,表示患儿的能力程度,其中0表示不能完成,3表示能够完全完成。

数据分析

评定完成后,可以根据评定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统计患儿在不同项目上的得分情况,以及整体的运动功能发展情况。

结论

脑瘫PEDI-MD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是一种有效的评估工具,可用于评估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展。通过评定和分析,可以了解患儿的能力水平,并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引用参考文献

- 引用参考文献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B区 坐位
25.坐于垫子上:前面放置小玩具,身体前倾触摸 玩具,没有上肢支持返回直立坐位
0没有向前倾的迹象 1倾向前但不返回 2倾向前,触摸玩具,在手臂支持下回到直立坐位 3完成
பைடு நூலகம்
B区 坐位
26.坐于垫子上:触摸右后方45度放置的玩具,返回开始姿 势
0没有触摸玩具的迹象
1开始伸手,但不达到后面
2伸到后面,但没有触及玩具或没有回到原地(手伸到大转子 外)
A区 卧位与翻身
3.仰卧位:抬头45 度 0颈部没有屈曲 1颈部有屈曲,但不抬头,抬不起来 2抬头小于45度 3完成
A区 卧位与翻身
4.仰卧位:右侧髋、膝关节能在全关节范围内屈曲 0右侧髋、膝关节没有屈曲 1右侧髋、膝关节有屈曲 2局部屈曲右髋、膝关节 3完成
A区 卧位与翻身
5.仰卧位:左侧髋、膝关节能在全关节范围内屈曲 0左侧髋、膝关节没有屈曲 1左侧髋、膝关节有屈曲 2局部屈曲右髋、膝关节 3完成
0拉到坐位时,头不能控制 1拉到坐位时,头部有控制的迹象 2拉到坐位时,头能控制部分时间 3完成
B区 坐位
19.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坐起 0没有向右翻身坐起的迹象(先成俯卧然后坐起不给
分) 1向右侧翻,开始有坐起的动作 2向右侧翻,部分坐起 3完成
B区 坐位
20.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坐起 0没有向左翻身坐起的迹象(先成俯卧然后坐起不给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评定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评定

脑瘫儿童精细运动评定 (FMFM)
• 共45项4分制,分为五个功能区,
算出原始分后查表最后得出精 细运动能力分值,测试时有认 知能力的内涵,结果可知道优 势项目和需要训练的项目,指 导康复训练。
A区(7 项)——视觉运动 B区(8 项)— 上肢关节运动能力 C区(8 项)——抓握能力 D区(10 项)——操作能力 E区(12 项)——手眼协调能力
• A区(共17项51分)—卧位与翻身 • B区(共20项60分)—坐 位 • C区(共14项42分)—爬与跪
• D区(共13项39分)—站立位 • E区(共24项72分)—走、跑、跳
评分标准:
• • • •
0分—动作没有迹象 1分—动作出现,仅完成10%以下 2分—动作仅完成10%——90% 3分——全部完成
脑瘫儿童粗大运动评定 ( G M F M)
• 始源于1989年设计的测定脑瘫儿童粗
大运动功能改变的测量工具,能有效 的反映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变化,已 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测试工具。也可用 于其它疾病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 。 0—14岁的儿童均可用。
• 共88项4分制(0、1、2、3),分为五
个功能区,不同年龄完成的功能区不 同,所得分不同,有总分和实际得分 两个结果分。它将肌力、肌张力、关 节活动度的分级均在功能运动中体现, 看患儿的整体情况而不强求完成动作 的质量如何。 • (国际通用66项-88项)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

GMFM是1989年Russell制定的小儿脑瘫临床疗效评估量表,整个量表共80项评定指标,分5个运动功能区:第1区为卧位运动及部分原始反射残存,第Ⅱ区为爬与跪位运动,第Ⅲ区为坐位运动,第Ⅳ区为站位运动,第Ⅴ区为走、跑、跳及攀登运动。该评估量表可较全面的评价脑瘫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与异常姿势反射,异常运动模式的消除情况。

仰卧位

1.对称姿势

2.ATNR(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3.STNR(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4.TLR(紧张性迷路反射)

5.拥抱反射

6.手过中线

7.抬头45度

8.髋膝屈曲(踢)右.

9 .髋膝屈曲(踢)左

10. 前臂伸手过中线(右)

11.前臂伸手过中线(左)

12.翻身,由仰到俯(右翻)

13.翻身,由仰到俯(左翻)

俯卧位

14. 抬头45度

15.抬头45~90度,肘支撑,胸离床面

16. 抬头90度,手支撑,腹离床面。

17.朝前伸右手

18.朝前伸左手

19.翻身,由府向仰(向右)

20.翻身,由府向仰(向左)

21.降落伞反射

Ⅱ运动功能区(爬、脆)13项

22.腹爬(>2米)

23.四点位持续10秒钟24.从四点位到坐位

25.完成四点位

26.四点位伸出右手

27.四点位伸出左手

28.四爬

29.高爬

30.爬楼梯4步

31.高跪髋部伸展(10秒钟)

32.半跪右腿在前(10秒钟)

33.半跪左腿在前(10秒钟)

34.跪走(10步)

Ⅲ运动功能区(坐位)15项

35.分半前倾坐

36.头短暂直立

37.扶腰坐

38.头在中线稳定3秒钟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小于2岁

I级:孩子可以坐位转移,还能坐在地板上双手玩东西.孩子能用手和膝盖爬行,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18个月到2岁(de)孩子可以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独立行走.

I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是需要用手支撑来维持平衡.孩子能贴着地面匍匐爬行或者用双手和膝盖爬行,他们有可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III级:孩子需要在下背部有支撑(de)情况下维持坐姿.还能还能够翻身及用腹部贴着地面爬行.

IV级:孩子可以控制头部,但坐在地板上(de)时候躯干需要支撑.他们可以从俯卧翻成仰卧,也可能从仰卧翻成俯卧.

V级:生理上(de)损伤限制了孩子对自主运动(de)控制能力.孩子在俯卧位和坐位时不能维持头部和躯干(de)抗重力姿势.只能在大人(de)帮助下翻身.

2-4岁

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双手玩东西.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下完成地板上坐位和站立位(de)姿势转换.孩子把行走作为首选(de)移动方式,并不需要任何移动器械(de)帮助.

I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双手拿物体(de)时候可能控制不了平衡.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de)情况下自如地坐位转移,可以拉着物体站在稳定(de)地方.可以用手和膝交替爬行,可以扶着家具慢慢移动,他们首选(de)移动方式是使用助步器行走.

III级:孩子可以用“W”状(de)姿势独自维持坐姿(坐在屈曲内旋(de)臀部和膝

之间),并可能需要在大人帮助下维持其他坐姿.腹爬或者手膝并用爬行是他们首选(de)自身移动(de)方式(但是常常不会双腿协调交替运动).他们能拉着物体爬起来站在稳定(de)地方并作短距离(de)移动.如果有助步器或者大人帮助掌握方向和转弯,他们可能可以在房间里短距离行走.

脑瘫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49.高跪位:使用上肢支撑转成右膝半跪,不用上肢支撑,保持10秒钟
50.高跪位:使用上肢支撑转成左膝半跪,不用上肢支撑,保持10秒钟
51.高跪位:双膝行走10步,不用上肢支撑
得分
得分
得分
站立(13项)
0 1 2 3
0 1 2 3
0 1 2 3
52.坐在地板上:扶椅子站立
53.站立:不用上肢支撑,保持3秒钟
6•仰卧位:伸出右上肢、手,越中线抓玩具
7•仰卧位:伸出左上肢、手,越中线抓玩具
8•仰卧位:向右侧翻身到俯卧位
9•仰卧位:向左侧翻身到俯卧位
10.俯卧位:竖直抬头
11.肘支撑俯卧位:竖直抬头,肘部伸展,胸部离开床面
12・肘支撑俯卧位:右前臂水平支撑躯体,左上肢充分向前伸直
13・肘支撑俯卧位:左前臂水平支撑躯体,右上肢充分向前伸直
68.站立:牵单手向前走10步
69.站立:不用扶持,向前走10步
70.站立:向前走10步,停止,转身180度,返回
71.站立:后退10步
72.站立:双手提大物品,向前走10步
73.站立:在20cm宽的平行线之间,连续向前走10步
74.站立:在2cm宽的直线上,连续向前走10步
75.站立:右脚跨过膝盖咼度的木棒
项目
得 分
第一次评估
第二次评估
第三次评估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前言

该文档旨在介绍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的内容和使用方法。本评定表适用于对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和监测,并提供相应参考值。

评定表内容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共88项指标)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1. 拟吮吸和固定头部控制:该部分评估婴儿对吸吮的能力以及固定头部的控制程度。

2. 转身和躯干控制:该部分评估婴儿转身和躯干控制的能力。

3. 爬行与匍匐:该部分评估婴儿爬行和匍匐的能力。

4. 站立与步行:该部分评估婴儿站立和步行的能力。

5. 动作协调:该部分评估婴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使用方法

使用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时,评估者应按照标准程序对患儿进行评定,并根据实际表现进行打分。每一项指标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评估者应根据患儿的实际表现进行判断。

评定表的总分为各项指标的分数总和,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越强。

注意事项

在使用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时,评估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评估应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2. 评估者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评定技能,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评估过程中应与患儿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结论

脑瘫PDMS-2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是一种可靠的评估工具,可用于评估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通过使用该评定表,评估者可以了解患儿的运动功能水平,并为后续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脑瘫分级标准五级

脑瘫分级标准五级

脑瘫分级标准五级

脑瘫分级标准五级是根据国际通用的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进行的界定,这一系统主要是根据运动障碍的程度和姿势异常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分类。五级脑瘫是脑瘫分级中最严重的等级,代表了患者的运动神经发育极度落后,如不能竖头或支撑自己的负重等,而且常伴随有全身的肌张力增高,尤其是肌肉僵硬明显,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五级脑瘫的康复策略和关注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进行精细运动康复训练:针对肌肉僵硬的问题,可以通过精细的运动康复训练,如手部精细动作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力量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身体控制能力。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疗、磁疗、光疗等,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3. 作业治疗:作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学习日常生活的技能,如穿衣、吃饭、如厕等,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4. 语言治疗:五级脑瘫患者常常伴有语言发育障碍,因此语言治疗也非常重要,通过训练语言肌肉力量和语调控制,帮助患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是对五级脑瘫患者康复策略和关注点的简要介绍,具体的康复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和GMFCS分级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康复选择。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小于2岁?

I级:孩子可以坐位转移,还能坐在地板上双手玩东西。孩子能用手和膝盖爬行,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18个月到2岁的孩子可以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独立行走。?

I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是需要用手支撑来维持平衡。孩子能贴着地面匍匐爬行或者用双手和膝盖爬行,他们有可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III级:孩子需要在下背部有支撑的情况下维持坐姿。还能还能够翻身及用腹部贴着地面爬行。

IV级:孩子可以控制头部,但坐在地板上的时候躯干需要支撑。他们可以从俯卧翻成仰卧,也可能从仰卧翻成俯卧。

V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孩子对自主运动的控制能力。孩子在俯卧位和坐位时不能维持头部和躯干的抗重力姿势。只能在大人的帮助下翻身。

2-4岁?

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双手玩东西。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下完成地板上坐位和站立位的姿势转换。孩子把行走作为首选的移动方式,并不需要任何移动器械的帮助。?

I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双手拿物体的时候可能控制不了平衡。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如地坐位转移,可以拉着物体站在稳定的地方。可以用手和膝交替爬行,可以扶着家具慢慢移动,他们首选的移动方式是使用助步器行走。?

III级:孩子可以用“W”状的姿势独自维持坐姿(坐在屈曲内旋的臀部和膝之间),并可能需要在大人帮助下维持其他坐姿。腹爬或者手膝并用爬行是他们首选的自身移动的方式(但是常常不会双腿协调交替运动)。他们能拉着物体爬起来站在稳定的地方并作短距离的移动。如果有助步器或者大人帮助掌握方向和转弯,他们可能可以在房间里短距离行走。?

脑瘫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脑瘫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88项
68.站立:牵单手向前走10步
69.站立:不用扶持,向前走10步
70.站立:向前走10步,停止,转身180度,返回
71.站立:后退10步
72.站立:双手提大物品,向前走10步
73.站立:在20cm宽的平行线之间,连续向前走10步
74.站立:在2cm宽的直线上,连续向前走10步
75.站立:右脚跨过膝盖高度的木棒
21.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胸部,头部保持正中位3秒钟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2.坐于垫子上:检查者支撑胸部,头部保持正中位10秒钟
23.用上肢支撑坐于垫子上,保持5秒钟
24.坐于垫子上:没有上肢支撑,保持3秒钟
25.坐于垫子上:身体前倾触摸玩具后,不用上肢支撑恢复坐位
26.坐于垫子上:触摸右后方45度玩具后恢复坐位
27.坐于垫子上:触摸左后方45度玩具后恢复坐位
85.站立:抓一侧栏杆,下4级台阶,交替出足
86.站立:不用扶栏杆,上4级台阶,交替出足
87.站立:不用扶栏杆,下4级台阶,交替出足
88.站在15cm高的台阶:两足同时跳下
患儿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诊断:
得分
得分
得分
日期
日期
日期
评估者
评估者
评估者
原始分
总百分比
原始分
总百分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

m,GMFCS)

介绍和使用说明: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是以自发运动为依据,尤其注重于坐(躯干控制)和行走。当我们定义五级分类系统时,主要标准就是各个等级之间运动功能的区分要具有临床意义。各级运动功能水平之间的区别是根据以下3个方面来判断的:功能受到的限制;是否需要辅助技术,包括移动辅助器具(如助行器、拐杖和手杖)和轮椅等;活动质量降低程度。Ⅰ级包括了神经运动损伤的孩子,他们的功能受限较脑瘫引起的典型功能受限要少,在传统意义上这些孩子会被诊断为“轻度脑功能障碍”或者“轻微脑瘫”。Ⅰ级和Ⅱ级之间的区别不象其他级别间那么明显,尤其是对2岁以下的孩子。

焦点在于判断哪个级别能够最好地描述孩子目前的活动能力及其运动功能受到的限制。重点要放在孩子在家里、学校及社区设施中的日常表现,因此重要的是对日常的表现(不是最好能力)进行分类,不包括对预后的判断。必须要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对孩子当前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分级,而不是评判活动的质量或者进步的潜力。

对于5个级别的描述是概括性的,并不打算描述某个孩子所有方面的运动功能。例如,一个偏瘫的孩子虽然不能够手膝爬行,但如果其他方面都符合级别Ⅰ的描述,就可以被归类到Ⅰ级。这个量表是顺序量表,并不说明各个等级之间的差距是相同的,也不说明脑瘫患儿是平均分布在这5个等级中的。我们还提供了区别每相邻两级之间的概括性说明,以帮助判断孩子目前的粗大运动功能最接近于哪个级别。

各个级别的标题都代表了6~12岁之间的孩子应该能达到的最高活动水平。我们认识到对运动功能的分级是需要依据年龄的,尤其在婴儿期和患儿早期。因此,在各个级别中都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别进行了描述。对每个年龄段功能水平及局限性的描述可以作为指南,但不够全面,不能作为标准。小于2岁的孩子如果是早产,就要使用他们的纠正年龄进行判断。

我们努力使观察重点放在孩子的运动功能上而不是他们的局限上。有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某个孩子能够完成某个特定级别中的功能,他的粗大运动功能就应该归到这一级或者上一级中去。相反,如果其完成某个特定级别中的功能,那么他的粗大运动功能就要被归到低一级中去。

小于2岁

Ⅰ级:可以坐位转换,还能坐在地板上用双手玩东西。能用手和膝盖爬行,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18个月~2岁的孩子可以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独立行走。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是需要用手支撑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能贴着地面匍匐爬行或者用双手和膝盖爬行,有可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Ⅲ级:需要在下背部有支撑的情况下维持坐姿。还能够翻身及用腹部贴着地面爬行。

Ⅳ级:可以控制头部,但坐在地板上的时候躯干需要支撑,可以从俯卧翻成仰卧,也可能从仰卧翻成俯卧。

Ⅴ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其对自主运动的控制能力,在俯卧位和坐位时不能维持头部和躯干的抗重力姿势。只能在大人的帮助下翻身。

2-4岁

Ⅰ级:可以坐在地板上双手玩东西。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下完成地板上坐位和站立位的姿势转换,把行走作为首选移动方式,并不需要任何助步器械的帮助。

Ⅱ级:可以坐在地板上,但当双手拿物体的时候可能控制不了平衡,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如地坐位转换。可以拉着物体站在稳定的地方。可以用手和膝交替爬行,可以扶着家具慢慢移动,首选的移动方式是使用助步器行走。

Ⅲ级:可以用“W”状的姿势独自维持坐姿(坐在屈曲内旋的臀部和膝之间),并可能需要在大人帮助下维持其他坐姿。腹爬或者手膝并用爬行是首选的自身移动的方式(但是常常不会双腿协调交替运动),能拉着物体爬起来站在稳定的地方并作短距离的移动,如果有助步器或者大人帮助掌握方向和转弯,可能可以在房间里短距离行走。

Ⅳ级:能坐在椅子上,但需要依靠特制的椅子来控制躯干,从而解放双手。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或者在有稳定的平面供他们用手推或拉的时侯坐进椅子或离开椅子,顶多能在大人的监督下用助步器走一段很短的距离,但很难转身也很难在不平的平面上维持身体平衡。在公众场所不能独自行走。能在动力轮椅的帮助下自己活动。

Ⅴ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其对随意运动的控制以及维持身体和头部抗重力姿势的能力,

各方面的运动功能都受到限制,特殊器械和辅助技术并不能完全补偿其在坐和站能力上的功能限制,没有办法独立行动,需要转运。部分孩子能使用进一步改造后的电动轮椅进行活动。

4-6岁

Ⅰ级:可以在没有双手帮助的情况下坐上、离开或者坐在椅子上。可以在没有任何物体支撑的情况下从地板上或者从椅子上站起来,可以在室内室外走动,还能爬楼梯,正在发展跑和跳的能力。

Ⅱ级:可以在双手玩东西的时候在椅子上坐稳,可以从地板上或者椅子上站起来,但是经常需要一个稳定的平面供他们的双手拉着或者推着。可以在室内没有任何助行器的帮助下行走,在室外的水平地面上也可以走上一小段距离,可以扶着扶手爬楼梯,但是不能跑和跳。

Ⅲ级:可以坐在一般的椅子上,但是需要骨盆或躯干部位的支撑才能解放双手,在坐上和离开椅子的时候需要一个稳定的平面供他们双手拉着或者推着。他们能够在助行器的帮助下在水平地面上行走,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上楼梯。但当长距离旅行时或者在室外不平的地面无法独自行走。

Ⅳ级:可以坐在椅子上,但是需要特别的椅子来控制躯干平衡从而尽量地解放双手,坐上或者离开椅子的时候,必须有大人的帮助,或在双手拉着或推着一个稳定平面的情况下才能完成,顶多能够在助行器的帮助和成人的监视下走上一小段距离,但是很难转身,也很难在不平的地面上维持平衡,不能在公共场合自己行走,应用电动轮椅的话能可以自己活动。

Ⅴ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其对自主运动的控制,也限制了其维持头部和躯干抗重力姿势的能力,各方面的运动功能都受到了限制,即便使用了特殊器械和辅助技术,也不能完全补偿其在坐和站的功能上受到的限制,完全不能独立活动,部分孩子通过使用进一步改造过的电动轮椅可能进行自主活动。

6到12岁

Ⅰ级: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在室内和室外行走并且可以爬楼梯。能表现出跑和跳等粗大运动能力,但是速度、平衡和协调能力都有所下降。

Ⅱ级:可以在室内和户外行走,能够抓着扶手爬楼梯,但是在不平的地面或者斜坡上行走就会受到限制,在人群中或者狭窄的地方行走也受到限制,最多能勉强达到跑和跳的水平。

Ⅲ级:可以使用助行器在室内和室外的水平地面上行走,可能可以扶着扶手爬楼梯,根据上肢功能的不同,在较长距离的旅行或者户外不平的地形上时,有的孩子可以自己推着轮椅走,有的则需要被运送。

Ⅳ级:可能继续维持在6岁以前获得的运动能力,也有的孩子在家、学校和公共场合可能更加依赖轮椅,使用电动轮椅就可以自己活动。

Ⅴ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其对自主运动的控制,也限制了其维持头部和躯干的抗重力姿势能力,各方面的运动功能都受到了限制,即使使用了特殊器械和辅助技术,也不能完全补偿其在坐和站的功能上受到的限制,完全不能独立活动,部分孩子通过使用进一步改造过的电动轮椅可能进行自主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