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传统文化(齐鲁出版社)整理、

合集下载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

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再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

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魅力汉语、古代都城、饮食文化、诗词诵读二、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科学技术九个单元。

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丛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教学措施:1传统文化旨在培养血神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五年级传统文化主要内容

五年级传统文化主要内容

1、《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

逝将去汝,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2、《诗经·国风·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

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

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3、买椟还珠--------《韩非子》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曾子杀猪------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5、秦西巴纵麑----《淮南子》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

孟孙归,求麑安在。

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

”孟孙怒,逐秦西巴。

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1、《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教案名称】: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教案编写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系统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案适用对象】:五年级学生【教案编写者】:XXX【教案编写时间】:XXXX年XX月XX日【教案编写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编写的,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b.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c.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b.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判断能力;c.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c.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3.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1.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比较;2.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教学内容】:本教案共分为X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如下:单元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主要表现形式;3.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单元二: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观1. 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2.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和价值观;3.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全册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全册

传统文化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四个单元,分别是“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声佳境”“艺术乐园”。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人物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

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名胜游踪展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

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艺术乐园不如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措施:1、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二单元中庸之道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二单元中庸之道

第二单元本单元以“中庸之道”为主题展开系列课程的学习。

中国人常说“中庸”,何谓中庸呢?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在于意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之道,“至诚之道”,是心之至诚,以诚待人,以诚处事,亦在于刚健自强的处事观念。

它虽然古老,但是对今人的为人处世仍然大有裨益。

本单元围绕主题设计了四个方面的主题活动,致力于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情感体验和亲身践行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主题一,“恪守中道”,让学生懂得中道是儒家最根本的道,至诚、至仁、刚健、中正。

君子能守住一个道理、一种法度,才会不失公允。

主题二,“欲速不达”,通过阅读经典,使学生明确做事应脚踏实地,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主题三,“过犹不及”,使学生感悟凡事都要掌握“度”,进退有度,取舍有度,否则会过犹不及。

主题四,“中庸致和”,是希望学生懂得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了解得并不多,比如中庸之道、中庸致和的含义在生活中提及较少。

这样的学情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学习,但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不仅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对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经典背后的含义,还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比如调查、搜集整理资料等能力,使学生成为参与学习、开展探究活动的主人。

本单元的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经典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并且能够在待人接物时学习古之圣贤,不偏不倚,践行中庸之道。

5.恪守中道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文中的名言警句。

2.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准确理解“恪守中道”的含义,初步懂得中道不是后人所谓的左右逢源之意。

中道是如家最根本的道,至诚、至仁、刚健、中正。

君子只有守住一个道理,一个法度,才会不失公允。

3.能借助文中的故事情境,加强学习,真正理解何为“孝”与“不孝”。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一、传统节日。

1. 春节。

- 春节的起源: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春节的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

- 习俗:- 贴春联: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

例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 放鞭炮:传说中是为了驱赶“年”兽。

虽然现在出于环保和安全考虑,很多地方限制燃放,但它仍是春节传统习俗的重要部分。

- 吃年夜饭:家人团聚在一起,共享丰盛的美食,如饺子,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鱼象征年年有余等。

- 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压住邪祟。

2. 清明节。

- 起源: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 习俗:- 扫墓祭祖:人们到墓地祭扫,缅怀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 踏青:在清明节期间,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会到郊外游玩,欣赏自然风光。

- 插柳:有多种说法,一种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另一种说法是驱鬼辟邪等。

3. 端午节。

- 起源: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 习俗:- 吃粽子: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现在已成为端午节的特色美食。

有甜粽、咸粽之分,不同地区的粽子口味和包法各有特色。

- 赛龙舟:相传是为了打捞屈原的遗体。

赛龙舟是一项具有浓厚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 挂菖蒲、艾叶: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艾叶有特殊的香气,人们认为可以驱邪祛病。

4. 中秋节。

- 起源: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传统文化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传统文化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传统文化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是非常有益的。

以下是一些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传统节日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春节的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等。

2.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3. 端午节: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4. 中秋节: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人们赏月、吃月饼,寓意团圆和丰收。

二、传统艺术1. 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和脸谱艺术而闻名。

2. 书法: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的书写艺术,包括行书、楷书、草书等不同的书写风格。

3. 中国画:中国画以线条和墨色为主,讲究意境和气韵,常见的题材有山水、花鸟、人物等。

三、传统礼仪1. 尊师重道:在古代中国,尊敬老师和重视学问是一种重要的礼仪。

2. 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尊敬和孝顺父母。

3. 礼让:在日常生活中,礼让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四、传统建筑1. 故宫:北京的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象征,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而闻名。

2. 长城: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之一,是古代中国的防御工程,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3. 园林:中国园林以其独特的布局和设计而著称,如苏州的拙政园、杭州的西湖等。

五、传统文学1.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 唐诗宋词:唐代的诗歌和宋代的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六、传统哲学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谐,提倡“无为而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整理)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完稿.

(整理)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完稿.

年级五学科传统文化第三单元第1课时年月日第一周课题1、泉城济南教学目标1、把文章读通顺。

2、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3、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具学具小黑板教学活动主备人:修议人: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游?你知道哪些旅游城市?听说过济南吗?你对济南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看看济南有多美,看看济南有哪些旅游景点。

板书:泉城济南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两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2、活动广角: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景点呢?小组内交流。

五、成长阶梯:1、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济南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竇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教学反思学生学起来有点费劲,兴趣不是很高,可能是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太大了,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诗每一句话的含义理解的不够好,学生交流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指点一下,或提示一下,这样什么也不说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掌握不了。

年级五学科传统文化第三单元第2课时年月日第3周课题2、佛教名山——千佛山教学目标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具学具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学活动主备人:修议人: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听说过千佛山吗?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佛山,看看千佛山有多美。

板书:佛教名山——千佛山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一单元浩然之气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一单元浩然之气

第一单元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大义大德浩就的一身正气。

孟子认为,当人有了这种“正气”的力量,在而对外界的一切诱惑、威胁的时候,就能外弯不惊,镇定自若。

“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不仅是儒家重要之精神,也逐渐成为我们的民族品格。

本单元从“浩然之气”入手,安排了四个方面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明白道理,在阅读古圣先贤的故事中寻找中华儿女的民族风范,并广泛应用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

本单元设计的四个主题活动,从不同侧而、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动心忍性、矢志不渝、勇且有义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学习的情景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主题一,“动心忍性”,使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了解古代先贤的历史故事,感受坚持不懈这一可贵的传统美德,最终不仅能够内化于心,更能外化于行。

主题二,“矢志不渝”,让学生在经典中感受古人立志如山、坚定不移的态度,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培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

主题三,“勇且有义”,使学生依托经典文本、古今故事的学习,明确遇到合乎道义的事应该克服懦弱胆怯,做有勇且义的人,并将这一价值观渗透进学生心中。

主题四,“浩然之气”,学生在诵读经典、阅读故事中感受古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精神,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追求自身的浩大刚正之气。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在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交流,使学生初步感受古圣先贤的浩然之气,培养坚韧不拔、有勇且义等精神品质,通过有价值的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主动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1 •动心忍性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文中的名言警句;2.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准确理解“动心忍性”的含义。

初步学会欣赏别人,提高个人修养。

3.能借助文中的故事情境,反思自己在与别人交往时的言行,开展自我批评。

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会欣赏别人,提高个人修养。

2.能借助文中的故事情境,反思自己在与别人交往时的言行,开展自我批评。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二、讲解古诗大意
头四句十二字,绘出了一幅望夫石生动感人的图画。这里有浩浩不断的江水,江畔屹立着望夫山,山头伫立着状如女子翘首远眺的巨石。山,无语伫立;水,不停地流去。山、水、石,动静相间,相映生辉,形象之鲜明,自不待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描绘中,包孕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融入了诗人的深挚情意。“望夫处,江悠悠”,写出望夫石的环境、气氛。“悠悠”二字,描绘江水千古奔流,滔滔不绝,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同时又衬托望夫石的形象,把静立江边的石头写活:仿佛是一尊有灵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翘首远望,她有生命,她在思念,在等待。这种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不仅使画面生动,有立体感,而且也暗喻了思妇怀远,思念之情的绵绵不绝。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起白居易《长相思》词的名句:“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这悠悠不尽的情思,同悠悠不绝的江水,不是很相象的么?“悠悠”在这里既是写景状物,渲染环境气氛,又是摹情写人,形象地描画了思妇相思的情状。这二句情与景融,不可分割,富有形象性和艺
《鹊桥仙》
6、艺术手法的异同
《迢迢牵牛星》以描写为主,多用叠字、白描手法,寓情于景。
《鹊桥仙》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象征、对比为主,也用了叠字、叠词,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理融为一体。
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术感染力,真有一石三鸟之妙。
千种相思,万种离情,她有多少话要对远行的丈夫倾吐啊!“行人归来石应语”,诗人在结句处把笔宕开,作了浪漫的推想:待到远行的丈夫归来之时,这伫立江边的石头定然会倾诉相思的衷肠啊!然而,丈夫在何方?行人何日归?“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郭震《子夜四时歌·春歌》),丈夫可曾知道思妇的相思么?行人归来日,石头能否说话呢?这些都留给读者去思索,诗人却就此戛然停笔了。结句实在是含悠然不尽之意,给人以美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PPT教学课件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8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9
2020/12/10
2
4.1 出库准备
❖ 4.1.2 出库货物准备 ❖ 4.1.3 审核出库单据 1、审核步骤 2、审核内容 3、出库凭证审核中的问题及处理
2020/12/10
3
4.2 备货
❖ 4.2.1 拣货 1、确定拣货方式 2、输出拣货单 3、确定拣货路线及分派拣货人员 4、拣取商品 5、分类集中
❖ 4.3.1 出库复核 1、按照复核的对象,进行商品单证复核与实物
复核 2、按照商品出库方式和作业程序进行复核 3、按照商品出库复核的方式进行复核
2020/12/10
7
4.3 出库作业
❖ 4.3.1 出库复核 1、按照复核的对象,进行商品单证复核与实物
复核 2、按照商品出库方式和作业程序进行复核 3、按照商品出库复核的方式进行复核
学习情境四 商品出库管理
学习目标:掌握仓库货物出库的不同形式,熟 练掌握出库业务流程和作业内容,学会填写出 库作业中的各种单证并能根据不同订单选择正 确的拣货方式,能处理出库作业中的常见问题。
12/10
1
4.1 出库准备
❖ 4.1.1 出库工作准备 1、“三不、三核、五检查”工作 2、货物出库的形式 (1)自提 (2)送货 (3)代运 3、接到出库通知后应做的几项工作
2020/12/10
4
4.2 备货
❖ 4.2.2 分货 1、人工分货 2、利用自动分类机分货 ❖ 4.2.3 包装 1、对包装的要求 2、印刷标识
2020/12/10
5
4.2 备货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戏曲等;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学实物;2. 锦字、红灯笼、剪纸等传统文化制品。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1. 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国的辉煌历史,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

2. 导入新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如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凝聚民族的凝聚力等。

3. 学习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传统文化的亲身经历。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归纳总结。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1. 学习活动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戏曲等。

2. 展示实物教师向学生展示锦字、红灯笼、剪纸等传统文化制品,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3. 学习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进行交流。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三节: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1. 导入新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现状。

2. 学习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提出自己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3. 学习讨论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小组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明确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态度和行动。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1)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1)

1.动心忍性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动心忍性”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动心忍性的道理。

3.在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生谈论对于骄傲与谦虚的理解。

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师范读,注意节奏变化,引导学生读出韵律美。

尝试背诵三、学文立志1.师:同学们,在古代有这样一个国君,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快点打开书,读读他的故事吧。

学生自读故事《卧薪尝胆》。

讨论:读完故事,你是怎么理解“卧薪尝胆”故事的?四、忆事思辨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两幅情境图,学生上台表演讨论:想一想下列情境中的人物行为,时间久了,会对他们的品德修养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考了100分过分骄傲……2.比吃穿……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五、博学研思1.简单了解孔子2.自读《仲尼厄而做春秋》3.资料卡学生熟记“四书五经”“春秋三传”六、学以致用1.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古今中外关于“动心忍性”的名言警句,并记录下来,完成记录卡。

2.整理生活中见过或听到的有关“动心忍性”的真实故事,在班内开展故事交流活动。

3.完成一期关于“动心忍性”的手抄报。

2、矢志不渝活动目标:1.能有节奏地“读典明理”中的句子,了解“矢志不渝”的真正含义。

2.通过《学文立志》和《博学研思》,能明白矢志不渝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生活中“忆事思辨”,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你理解的“矢志不渝”是什么?二、读典明理1.读文、理解。

出示《读典明理》中的原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自由读(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及同位互读,读准确。

2.古文的朗读不仅要准确,还要诵出节奏、韵律。

最新鲁教版五年级(上)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最新鲁教版五年级(上)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西安
1
14
11.24—11.30
杭州
1
15
12.1—12.7
南京
1
16
12.8—12.14
洛阳与开封
1
17
12.15—12.21
寻访古都
1
18
12.22—12.28

1
19
12.29—1.4

1
元旦
20
1.5—1.11
四大菜系
1
21
1.12—1.18
期末复习
1
22
1.19—1.25
期末复习
1
23
1.26—2.1
二、学生基本情况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五年级有5个教学班,共有学生188人。学生经过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通过平时的语文学习有了初步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6、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采取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7、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8、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加强课堂教学的设想
积极构建“阳光生态课堂”,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另外,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再次、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鲁教版五上传统文化

鲁教版五上传统文化


山东;崤(xiao)山以东,代指秦统一前秦国东面的六国所在地区。
刘项:刘邦和项羽

意思:
伴随着书本(“竹帛”)化成青烟消散,“万世帝业”的根 基却也淘空掉了。这是说赢政企图用焚书的蛮横手段来愚 化民众也许是成功了,然而他的权力根基(现代称“政权 的合法性”)却也同时被毁坏了。

பைடு நூலகம்意思:

不可一世的赢政指望依仗武力维持“万世基业”,那只是一厢情愿罢 了。祖龙:秦始皇。曰“祖”,暗含“子孙万世为皇帝”的意思。关 河:泛指拱卫京城(“祖龙居”)的天险,亦可引申为暗指秦空前强 大的国家机器。
想一想:课文讽刺了哪
件事情?
课文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
故事
作者简介
章碣(836—905年),唐代诗人,字丽山,章孝标之子。唐乾 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来京, 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章碣赋《东都望幸》诗:“懒修 珠翠上高台,眉目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 人来。”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平,广为人们传诵。章碣首创 “变体诗”。在律诗中,一变通常只需偶句押韵的格律,要求 偶句、单句平仄声各自为韵。一时赶时髦者竞起效仿。有《章 碣集》一卷传世。章氏三代,皆以风雅著称,浙中一时传为佳 话。 其诗最著名的为: 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8诗词两首
焚书坑(fenshukeng) 【唐(tang)】章(zhang) 碣(jie) 竹帛烟销帝业虚, (zhuboyanxiaodiyeixu) 关河空锁祖龙居 (guanhekongsuozulongju)。 坑灰未冷山东乱 (kenghuiweilengshandongluan), 刘项原来不读书 (liuxiangyuanlaibudush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检测试卷(齐鲁出版社)
一文化常识篇
1.这些常识你都知道吗?(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相信自己!15☆)
(1)中国古代的童蒙教育独特而充满智慧。

其中和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它们是儿童用来学习声韵和格律的启蒙读物。

(2)辛弃疾的词被人们称为,这些词主要表现了他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3)汉语的精炼和优雅世所公认,其中民间语言中的、、
、也因它们独特的意趣而被人们广泛应用。

(4)是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都城,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

(5)日本以茶道闻名世界,然而真正茶的故乡在。

早在唐朝时,陆羽著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

(6)、、、是社会所公认的四大菜系,也是我国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地方菜肴。

(7)我国是世界上发明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和白酒我国最富民族特色的酒。

2.每一座文明城市都有其代表性的建筑或景观,彰显这座城市的底蕴,下面将历史古都和代表性的建筑或景观连起来。

(5☆)
杭州白马寺
南京西湖十景
洛阳明长城
北京兵马俑
西安紫禁城
3.日积月累。

(将语句补充完整,10☆)
(1)两岸晓烟杨柳绿,。

(2)春水才深,;夕阳半落,。

(3)山不断,,。

,鹭立岸头沙。

(4)三山半落青天外,。

(《登金陵凤凰台》)
(5) ,一片降幡出石头。

(《西塞山怀古》)
(6)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二、综合运用
1.在中国古代,诗人往往通过说史怀古,追昔抚今显示自己救时济世扫除时弊的远大抱负,创作出大量怀古诗。

请将下面古诗与作者及描述的历史事件进行连线。

(5☆)
《咏怀古迹》章碣西晋灭东吴
《题乌江亭》杜甫秦始皇的残暴
《焚书坑》皮日休项羽兵败自杀
《西塞山怀古》杜牧隋炀帝开挖运河
《汴河怀古》刘禹锡昭君出塞
2.考考你。

(知识拓展,15☆)
(1)《声律启蒙》中巧妙融合了大量的历史故事与成语典故。

其中“百亩风翻陶令秫”应用的故事。

“饮李白一壶之酒”引用的是李白《花下独酌》中“,。

”的诗句。

(2)“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它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故事。

《笠翁对韵》中就有关于此事的语句:“,。

”(3)“后庭花”成了亡国之曲的代名词。

最早出自刘禹锡的《金陵怀古》“,。

”一句。

后来经常被其他诗人引用。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现了辛弃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其中最能体现作者这一情感的一句是“:,?”
(5)谚语内容十分丰富,有总结生产经验的,如;;有反应人们世界观、生活状态和道德观念的如:;。

还有的具有诗的外形。

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