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0日机械运动练习题

合集下载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20篇含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20篇含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房屋B. 云层C. 停在路边的汽车D. 远处的高山【答案】 B【解析】【解答】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下列物理量中估测最合理的是()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B. 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约10sC. 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约3mD. 一本初三物理书的质量约2kg【答案】C【解析】【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书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在1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物理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3.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B. 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平衡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 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具有惯性【答案】B【解析】【解答】解: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车相对于人是静止的,故A正确:B、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故D正确.故选B.【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任何物体都有惯性.4.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横截面的关系”时,取三个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3r、2r和r的小球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在图示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三个小球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三个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C. 三个小球下落的速度之比是1:2:3D. 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下落速度与半径成反比【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照相机的照片可知: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球运动的距离是不变的,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说明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道理,乙、丙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故A正确;B、根据三个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等于阻力,质量相等,故重力、阻力相等,故B正确;C、照相机等时间内曝光一次,而甲曝光了9次,乙曝光了6次,丙曝光了3次,所以时间之比为9:6:3,三球在相同路程中,所用时间之比为9:6:3,故速度之比为2:3:6;,故丙的速度为乙的2倍,为甲的3倍;故C错误;D、甲、乙、丙三个小球的半径分别为3r、2r和r,在阻力相同时,速度之比为2:3:6,由此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D正确;故选C.【分析】(1)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得到一个像,由图可知,球甲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一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两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三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甲、乙、丙三个小球在相同的曝光时间内运动距离的关系,得出小球的速度之比;(3)因为三个小球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和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空气阻力之比等于重力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分析空气阻力之比和小球速度之比的关系,得出结论.5.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驾驶员感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B. 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汽车所受到的牵引力C. 汽车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D. 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答案】B【解析】【解答】解:A、行驶中,乘客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因为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故A错误;B、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水平向上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等于牵引力,故B正确;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有惯性,但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描述为汽车受到惯性,故C错误;D、太阳能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分析】(1)根据参照物,惯性,力的相互性,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2)对汽车受力分析可知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求得摩擦力的大小;(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4)太阳能汽车行驶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换化为机械能.6.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且AB=BC,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A. 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 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 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D. 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答案】D【解析】【解答】解:AB、小钢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增大,故A、B选项错误;C、斜面光滑,整个过程能量守恒,小钢球具有的机械能不变,故C选项错误;D、AB、BC两段的高度相等,因此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故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故D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在理想情况下(没有摩擦),小球的能量是守恒的;根据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低,分析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对各选项进行分析.7.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 图象,则()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甲= = =1m/s;乙的速度是:v乙==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故A错误;B、据图可知,甲3s运动的路程是3m,乙运动3s的路程4m,所以运动3秒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大,故B错误;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3m+4m7=7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5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通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个分析即可判断.8.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非晶体的凝固C. 晶体的熔化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答案】 D【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 错误;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加热,物体温度升高,不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 错误;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分析】分析图象,确定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判断.9.“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段歌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 竹排B. 青山C. 地面D. 河岸【答案】A【解析】【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所以应选与有位置变化的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A 正确.故选A.【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10.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动能都不变C.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重力势能都不变D. 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答案】D【解析】【解答】解:A、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所以A错误;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所以动能改变,速度不变,所以B错误;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改变,所以C 错误;D、加油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不变,加油机的质量减小,战斗机的质量增加,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所以所以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11.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选:A。

【解答】解:A、小明坐校车上学,校车行驶过程中,小明与校车驾驶员没有位置变化,以校车驾驶员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CD、小明坐校车上学,校车行驶过程中,小明与沿途的路灯、路边的树木、对方车道驶来的公交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沿途的路灯、路边的树木、对方车道驶来的公交车驾驶员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故BCD不符合题意。

2、选:B。

【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2)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1.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90cm,物体长度为4.90cm﹣1.00cm =3.90cm,故B正确、ACD错误。

3、选:D。

【解答】解:(1)由图像可知,s甲=12m时,t甲=6s;s乙=18m时,t乙=6s;则甲的速度:v甲===2m/s;乙的速度:v乙===3m/s;比较可知v甲<v乙,故AB错误;(2)由题知,甲、乙两车同时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4s,甲车行驶的路程s甲=v甲t=2m/s×4s=8m,乙车行驶的路程s乙=v乙t=3m/s×4s=12m,若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乙车在甲车前方4m处,要想甲车在乙车前方2米处,则出发时甲车在乙车前面6m处,故D正确,C错误。

4、选:A【解答】解:根据v=可知,前一半路程用时t1==250s;又知后半程用时t2=150s,则全程用时t=t1+t2=250s+150s=400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故A正确,BCD错误。

5、选:B。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甲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说明乙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D.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v甲=3m/s,乙在t=2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s=4m,可知乙的速度为v乙==2m/s可知,v甲>v乙,因甲和乙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乙甲为参照物时乙向后运动,即乙向西运动,故B正确,D错误;C.甲的速度v甲=3m/s,时间t甲=60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v甲t甲=3m/s×60s=180m,故C错误。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1、长度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知识积累】(1)大单位化成小单位时,数字乘以进率,单位变成目标的单位。

(2)小单位化成大单位时:①方法一,数字除以进率,并用括号将数字括起来,单位直接变成目标的单位; ②方法二,数字乘以进率的倒数,单位直接变成目标的单位。

【典型习题】【练习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0.5cm=10.5cm×10mm=105mmB.10.5cm=10.5cm×10=105mmC.10.5cm=10.5cm÷100cm=105mmD.10.5cm=10.5×1001m=0.105m 【练习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4.5m=4.5m×100cm=450cmB.456mm=456mm 10001×=0.456m C.36cm=36÷100m=0.36m D.64dm=64×101m=6.4m 2、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与分度值【知识积累】(1)零刻度线:刻度尺上标有0刻度的位置;(2)量程:即测量范围,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3)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一般情况下,分度值越小,测量的精确度越高。

【典型习题】【练习1】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量程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此时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

3、刻度尺的读数【知识积累】(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应从下一个整刻度开始;(2)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及分度值;(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4)物体的长度等于准确值加上估计值再加上单位;(5)物体的长度应该是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减去物体始端对应的刻度。

【典型习题】【练习1】一阵凉爽的清风,院子里树叶随风飘舞,小亮捡起一片树叶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树叶的长度为_______cm。

【练习2】如下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不正确。

机械运动之运动的快慢练习题1(含答案)

机械运动之运动的快慢练习题1(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1扎实基础1.如图1-3-1所示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比赛开始后,动物们通过比较 ,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兔子中途睡了一觉,动物裁判员通过比较时间,最终判定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2.在体育课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最简单方法是参赛者 .3.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小4.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 ,则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 A.lh B.5min C.50s D.10s5.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6.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其物理意义是 .7.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1-3-2所示,指针显示的汽车速度为 km/h,合 m/s.8.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D.绕地球匀速旋转的卫星9.如图1-3-3所示,是用照相机连续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照片,其中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0.(多选题)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有v=ts ,下列关于这个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路程的大小 C.路程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1.如图1-3-4所示,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5s 内,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 m/s ;比甲车的速度 (选填“大”或“小”);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 m .1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0s 的速度是8m/s,则它在前5s 内的速度是 m/s,运动半分钟通过的路程是 m.若通过的路程是400m,它运动了 s.13.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有可能不同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14.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s 内通过的路程是3m ,第2s 内通过的路程是5m ,第3s 内通过的路程是7m ,则他在这3s 内( ) A.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B.后2s 内的平均速度为6m/sC.3s 内的平均速度为7m/sD.最后1s 内的平均速度为5m/s15.小明坐在城际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该动车仅用30min 跑完120km 的全程,其平均速度为 km/h.综合提升1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6m/sB.6.25m/sC.6.75m/sD.7.5 m/s17.如图1-3-5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 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 点运动到F 点的路程为 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18.百米赛跑中:(1)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3-6a 所示,两运动员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则 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 较大;(2)用照相机记录下了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b 所示是甲、乙两运动员运动时的照片.由照片可以知道, 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员的速度越来越大.(均选填“甲”或“乙”);(3)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 ,他的平均速度是 m/s.拓展延伸19.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根据v=ts 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C.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m ,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根据s=vt 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20.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s 内通过30m 的路程,它前2s 内的速度是( )A.12m/sB.6m/sC.3m/sD.无法确定21.一辆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第1s 内通过5m ,第2s 内通过5m ,第3s 内通过5m ,这辆小车( )A.在第1s 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这3s 内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C.在这3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只在2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22.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4s ,平均速度为30m/s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 ,则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 m,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23.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s 1所用的时间为t 1,接着以速度v 2,通过路程s 2,物体运动的全过程所用的时间是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机械运动之运动的快慢练习题1参考答案 扎实基础1.解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比赛开始后,动物们通过比较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动物裁判员通过比较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程度.故答案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速度.2.乙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解析:甲、乙、丙进行百米赛跑,用时少的先到达终点,所以第一名是乙同学;他们比赛时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 m ,所用时间不同,故比较三人赛跑快慢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用时少的跑得快.3.C 解析: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A 选项缺“相同时间”这一条件,故A 错误,C 正确;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时,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越大,B 选项缺少“路程相等”这一条件,故B 、D 错误.4.D 解析:已知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00m ,由t=v s 求得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v s =s20200/m m =10s. 5.C 解析:运动员的速度v 运动员=t s =s550m =10m /s ,汽车的速度v 汽车=54km/h=15m/s ,羚羊的速度 v 羚羊=20 m/s ,因此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羚羊、汽车、运动员.6.物体运动快慢 人步行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1m 解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7.90 25 解析:汽车速度表的单位是km/h ,先读出速度值,再进行单位换算,由汽车的速度表示数读出汽车的行驶速度v=90km /h=90×3.61m /s=25m/s. 8.C 解析: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B 错误.站在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C 正确.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不是沿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 错误.9.C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都不变的直线运动,故C 正确.10.CD 解析:运动物体的速度由运动物体本身决定,与s 、t 无关,公式v=ts 只是用于计算速度,因为已经明确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由v=ts 得s=vt,v 是定值,关系符合数学y=kx 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所以匀速直线运动中s 与t 成正比,故C 、D 正确.11.4;大;20 解析:根据0~5s 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求出乙车的速度;根据v =分析甲、乙两车速度的大小;根据图像分析两车相遇时的距离.由图可知,乙车在0~5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的速度为v 乙===4m/s ;根据图像可知,在0~5s 内,运动相同的时间,乙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车通过的路程,根据v =可知,乙车的速度要大于甲车的速度;根据图像可知,在15s 时,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20m.,故答案为4;大;20 12.8 240 50 解析: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每时每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它在第10s的速度是8m /s ,在前5s 内的速度也是8m /s,由v=ts 可得这个物体运动半分钟经过的路程s 1=vt 1=8m /s ×30s=240m,通过400m 的路程用的时间t 2=2v s =s 8400/m m =50s. 13.A 解析: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与这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是物体的平均速度,并不是各处速度的平均值,故A 错误;由v 平=总总t s 可知,在s 相同时,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平均速度越大,t 故B 正确;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或不同,故C 正确,同理D 正确.14.B 解析:前2s 内的路程为s 1=3m+5m=8m ,则平均速度v 1=11t s =2s8m =4m /s,故A 错误;后2s 内的路程为s 2=5m+7m=12m ,则平均速度v 2=22t s =2s 12m =6m/s,故B 正确;3s 内的路程s 3=3m+5m+7m=15m,则平均速度v 3=33t s =3s15m =5m/s,故C 错误;第3s 内通过的路程是7m ,则最后1s 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故D 错误.15.动车 240 解析:以动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相对于动车发生了位置的化,t=30min=0.5h,v= t s =0.5h120km =240km/h. 综合提升16.B 解析: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v=t s =16s100m =6.25m/s. 17.8.00 0.2 解析:由题图可知,小球从D 点运动到F 点的路程为s=12.50cm-4.50cm=8.00cm=0.08m,时间t=2×0.2s =0.4s,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0.4s08.0m =0.2m/s. 18.(1)乙 运动距离 (2)甲 乙 (3)10解析:(1)由题图a 可知,乙的运动距离比甲大,但时间相同,根据v=ts 可知乙的速度大;(2)由题图b 可知,甲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乙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且越来越大,所以,甲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员的速度越来越大;(3)乙运动员的平均速度v=t s =10s100m =10m/s. 拓展延伸19.D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在任意时刻速度不变,与时间无关,与路程无关,故A 、B 错误;“平直公路”意在说明是直线运动,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 000m ,并不能说明该车做匀速运动,有可能在这一分钟之内,前半分钟行驶800 m ,后半分钟行驶200 m ,则不是匀速运动,故C 错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v=ts 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故D 正确.20.B 解析:物体在5s 内通过30m 的路程,则物体的运动速度v=t s =5s3m =6m/s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在何时间段内的速度值都是相同的,即它前2s 内的速度是6m/s.21.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平均速度相等,但在不同时刻速度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变,B 正确.22.240 24 解析:前一半的路程s 前=v 前t 前=30 m /s ×4s=120 m ,全程为s=2s 前=2×120m=240m,后一半的路程s 后=120m ,后一半的时间t 后=后后t s =s20120/m m =6s,全程的时间t=t 前+t 后=4s+6s=10s ,全程的平均速度v=t s =10s 240m =24m/s. 23.t 1+22v s ,212212v )(s t s s v ++ 解析:由速度公式v=t s 得t=v s ,所以物体通过路程s 2所用时间t 2=22v s ,物体运动的全程所用的时间t=t 1+t 2= t 1+22v s ;全程的路程s=s 1+s 2,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t s = 22121s t v s s ++=222121s v t v s s ++=212212)(st v s s v ++.。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机械运动则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的知识,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的练习题。

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析:匀速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所以汽车的速度为20m/s。

时间为2小时,即2*60*60=7200秒。

根据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的公式,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所以位移为20m/s * 7200s = 144000m。

所以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44000米。

2. 一辆自行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分钟,求自行车行驶的距离。

解析:时间为30分钟,即30*60=1800秒。

根据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的公式,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所以位移为10m/s * 1800s = 18000m。

所以自行车行驶的距离为18000米。

3. 一个物体以8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秒,求物体的位移。

解析:速度为8m/s,时间为5秒。

根据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的公式,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所以位移为8m/s * 5s = 40m。

所以物体的位移为40米。

4.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²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

解析: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²,时间为5秒。

根据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所以位移为10m/s * 5s + 2m/s² * (5s)² / 2 = 50m + 25m = 75m。

所以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为75米。

5.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2m/s²做匀减速运动,求物体在8秒内的位移。

解析: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2m/s²,时间为8秒。

机械运动练习题

机械运动练习题

机械运动练习题1. 题目:直线运动一个小球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以10 m/s的速度向右移动。

如果经过5秒钟后停止,请计算小球从A到停止位置所经历的距离。

答案:小球从A到停止位置经历的距离可以通过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得出。

在这个例子中,速度为10 m/s,时间为5秒。

所以距离 = 速度×时间 = 10 m/s × 5 s = 50 米。

2. 题目:匀速圆周运动一个物体以5 rad/s的角速度沿着半径为2米的圆周运动。

请计算该物体在2秒钟内所绕的角度和所经历的路程。

答案: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可以用公式ω = θ / t计算,其中ω代表角速度,θ代表所绕的角度,t代表时间。

根据该公式,我们可以解出所绕的角度θ = ω× t = 5 rad/s × 2 s = 10 rad。

所经历的路程可以通过圆周的公式计算,即路程 = 圆周长 = 2 ×π×半径 =2 ×π× 2 m ≈ 12.57 米。

3. 题目:加速度运动一个汽车以初速度为10 m/s的速度驶过一个加速带,在经过8秒钟后最终达到30 m/s的速度。

请计算汽车在这段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可以通过初速度、最终速度和时间的差值计算得出,即加速度 = (最终速度 - 初速度) / 时间。

在这个例子中,最终速度为30 m/s,初速度为10 m/s,时间为8秒。

所以加速度 = (30 m/s - 10 m/s) / 8 s = 20 m/s² / 8 s = 2.5 m/s²。

4. 题目:转动运动一根长度为2米的杆以每秒2 rad/s的角速度绕一个固定轴旋转。

请计算该杆在3秒钟内绕轴所绕的角度和所经历的路程。

答案:在转动运动中,角速度可以用公式ω = θ / t计算。

在这个例子中,角速度为2 rad/s,时间为3秒。

所以所绕的角度θ = ω×t = 2 rad/s × 3 s = 6 rad。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含答案)机械运动练题运动的描述:动与静:一、填空题: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

2.“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作为参照物,卫星是,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

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作为参照物。

3.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为参照物。

4.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

5.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向东运动,若观察者在路旁看到机车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说明此时风向为;若看到车冒出的烟是向东的,则说明此时的风向为,且风活动得比火车(填“快”或“慢”)。

6.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翔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需_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状态。

7.“五一"节时代,XXX随父母搭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

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XXX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XXX,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法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可不大一会,XXX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

(1)XXX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____ ______为参照物;(2)XXX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清楚明了。

二、选择题:1.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

这是因为()A.以空中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2.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机械运动的是()A.汽车过后,尘土飞扬B.煮饭时米粒上下翻滚C.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会全变红了D.苹果从树上落下3.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

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机械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和力学原理。

通过机械运动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和原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机械运动练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题目一: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方以初速度v0沿着斜面下滚,斜面的倾角为θ,小球滚到斜面底部时的速度是多少?解答: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小球在斜面上滚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假设小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斜面的高度为h。

小球在斜面上方的势能为mgh,初动能为0,总机械能为mgh。

小球在斜面底部的势能为0,动能为mv,总机械能为m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 mv。

解方程可得,v = gh。

所以,小球滚到斜面底部时的速度为gh。

题目二:一个质点以初速度v0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求质点做一周所需的时间。

解答: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

所以,质点做一周所需的时间等于质点行进的距离除以速度。

质点行进的距离等于圆周的周长,即2πR。

质点的速度等于质点行进的距离除以时间,即v = 2πR / t。

解方程可得,t = 2πR / v0。

所以,质点做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πR / v0。

题目三:一个质点以初速度v0做自由落体运动,求质点从自由落体开始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

解答: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只受重力作用,速度不断增加。

所以,质点从自由落体开始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可以通过重力加速度g和初速度v0来计算。

质点从自由落体开始到达地面的时间t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h = v0t +1/2gt^2。

其中,h为质点的下落高度,由于质点从自由落体开始到达地面,所以h为0。

解方程可得,0 = v0t + 1/2gt^2。

再次解方程可得,t = 2v0 / g。

所以,质点从自由落体开始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为2v0 / g。

通过以上的机械运动练习题及其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运动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练习题一、单选题1.用拉伸了的皮卷尺去测量物体的长,测量结果( )A. 大于真实值B. 小于真实值C. 等于真实值D. 无法判断2.在学校举办的“运用物理技术破案”的趣味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判断出留下如图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25.1cmB. 25.10cmC. 1.75mD. 1.85m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ℎ,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km/ℎ.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 35km/ℎB. 40km/ℎC. 45km/ℎD. 50km/ℎ4.用某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受冷尺子收缩了,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做变速直线运动B.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 第20s时,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D. 0~20s,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7.甲、乙两物体都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那么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 9:2B. 2:9C. 1:2D. 2:18.如图为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10.甲、乙两同学同时从A地到B地,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乘车,后一半时间内走路;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内乘车,后一半路程内走路。

假设甲、乙两人乘车的速度相等,走路的速度也相等,若不考虑上下车耽误的时间,则( )A. 甲先到达B地B. 乙先到达B地C. 同时到达B地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1.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B. 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C. 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D. 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12.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 测量误差可能与测量者有关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3.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情况及木块的长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cmB.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mmC.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cmD.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1.40cm14.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火车减速进站B. 房屋着火C. 抛出的篮球在空中下落D. 骑自行车上学15.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中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描述的青山是运动的,诗人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小船B. 河岸C. 青山D. 太阳16.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 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 经过4s,甲乙相距8m17.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t.(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18.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1.7m=1.7m×100cm=170cmB. 2ℎ=2×60s=120sC. 85dm=85÷100m=0.85mD. 850mm=850×10−3m=0.85m19.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s内通过了20m的路程,那么前3s内的平均速度( )A. 可能大于4m/sB. 一定是4m/sC. 可能小于4m/sD. 无法确定20.如图,房顶旗帜的飘扬情况,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甲、乙两只船的运动情况( )A. 乙船一定静止,甲船一定向右运动B. 乙船有可能向右运动,甲船可能向左运动C. 乙船可能向左运动,甲船可能静止D. 乙船可能向右运动,甲船一定向右运动21.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两车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机械运动练习题(含答案)★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如图所示,圆筒的直径d为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2.如图,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 cm.3.科学家胜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

估算不是胡乱猜测。

它的结果是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

例如经过测量一个成年人“一拃(zha)”(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最长的距离)长度约为20 cm.,一张课桌的高约为4拃,估算高度约为80 ,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B.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C.一个初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0 N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 kg4.下列物理量中估测最合理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 ℃ B.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约10sC.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约3 m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3s5.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 m/s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 kg★知识点2:运动的描述1.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C.文昌航天发射场D.地球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则(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3.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 B.托盘 C.餐桌 D.墙壁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5.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作为中继站,把地面站送来的信号接收并进行放大,然后转发给另外的地面站,只要利用3颗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其中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的,各颗卫星之间是相对______的。

机械运动练习题

机械运动练习题

机械运动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A. 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B. 水分子的热运动C. 汽车在公路上的行驶D. 风筝在空中的飘动2. 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上,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恒定不变的?A. 速度B. 加速度C. 动能D. 势能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力二、填空题1. 物体在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速度为v,时间为t,则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

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

3.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单位是______。

三、判断题1.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

()2. 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始终不变。

()3.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四、简答题1. 简述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请解释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举例说明。

3. 请阐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五、计算题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0分钟后,求汽车通过的路程。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经过5秒后,求物体的速度和位移。

3. 一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求1秒后物体的竖直位移。

六、作图题1. 请画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物体从原点出发,初速度为5m/s,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从原点出发,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m/s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七、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 如何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请简述实验步骤。

八、综合题1. 一辆火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紧急刹车。

若火车在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2m/s²,求火车从发现障碍物到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和位移。

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1. 题目: 直线运动描述: 一个小球从A点以10m/s的速度向右运动,经过8秒后停在B点,求小球运动的距离。

答案:已知:速度 v = 10 m/s,时间 t = 8 s要求:小球的运动距离解析:根据速度公式 v = s/t,可以得到距离公式 s = v * t代入已知值,s = 10 m/s * 8 s = 80 m小球的运动距离为80米。

2. 题目: 匀速圆周运动描述: 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以每秒2π弧度的角速度匀速旋转,求圆周上某点A的线速度。

答案:已知:半径 r = 5 m,角速度ω = 2π rad/s要求:点A的线速度解析:线速度公式v = r * ω代入已知值,v = 5 m * 2π rad/s = 10π m/s点A的线速度为10π米/秒。

3. 题目: 抛体运动描述: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20 m/s与水平地面成45度角被抛出,求物体的最大高度和飞行的时间。

答案:已知:初速度 v₀ = 20 m/s,抛射角θ = 45°,重力加速度 g = 9.8 m/s²要求:物体的最大高度和飞行时间解析:首先求取物体的飞行时间,时间公式 t = 2v₀sinθ / g代入已知值,t = 2 * 20 m/s * sin(45°) / 9.8 m/s² = 4.08 s然后求取物体的最大高度,最大高度公式 h = v₀²sin²θ / (2g)代入已知值,h = (20 m/s)² * sin²(45°) / (2 * 9.8 m/s²) = 10.2 m物体的最大高度为10.2米,飞行时间为4.08秒。

4. 题目: 受力分析描述: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分别是向右的10N水平力、向上的15N垂直力和向下的20N重力,求物体的加速度和受力方向。

答案:已知:物体质量 m = 2 kg,水平力 F₁ = 10 N,垂直力 F₂ = 15 N,重力 F₃ = 20 N要求:物体的加速度和受力方向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可以得到加速度公式 a = F/m将所有力相加,合力 Fₙ = F₁ + F₂ - F₃ = 10 N + 15 N - 20 N = 5N代入已知值,a = 5 N / 2 kg = 2.5 m/s²物体的加速度为2.5米/秒²,受力的方向为合力的方向,即向右。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房屋B. 云层C. 停在路边的汽车D. 远处的高山【答案】 B【解析】【解答】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B. 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平衡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 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具有惯性【答案】B【解析】【解答】解: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车相对于人是静止的,故A正确:B、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故D正确.故选B.【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2015年8月,来自挪威的艾斯朋和比约恩两人,在张家界天门山成功挑战“翼装飞毯”高空极限运动.艾斯朋身穿翼形装在天门山空中飞行(如图甲),比约恩从3000米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图乙),最后降落在艾斯朋的背上后,两人共同急速向前飞行(图丙),完成了世界第一例空中合体的壮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艾斯朋能够在空中滑行,是因为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B. 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 两人调整到速度相同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D. 两人共同飞行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基于蝙蝠飞行滑翔原理研发出来的翼装飞行服,采用韧性和张力极强的尼龙织物编制而成,特别是在运动服双腿、双臂和躯干间缝制大片结实的、收缩自如的、类似蝙蝠飞翼的翅膀.当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将双臂、双腿间的飞翼张开,形成一个气流受力面,将飞行运动员的这对“翅膀”托起,运动员可以通过双臂和双腿的调整,控制身体在空中缓慢滑翔,同时能调整航向.不是因为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故A错误;B、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受力不平衡,故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两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应该调整到速度相同时,故C正确;D、两人共同飞行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与天门山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根据翼装飞行的原理分析解答;(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处于非平衡状态;(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4.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驾驶员感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B. 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汽车所受到的牵引力C. 汽车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D. 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答案】B【解析】【解答】解:A、行驶中,乘客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因为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故A错误;B、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水平向上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等于牵引力,故B正确;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有惯性,但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描述为汽车受到惯性,故C错误;D、太阳能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分析】(1)根据参照物,惯性,力的相互性,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2)对汽车受力分析可知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求得摩擦力的大小;(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4)太阳能汽车行驶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换化为机械能.5.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比热容大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D. 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解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A符合题意;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B不符合题意;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备,D不符合题意。

机械运动初中物理机械实验练习题

机械运动初中物理机械实验练习题

机械运动初中物理机械实验练习题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实验练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并通过解题训练来提高我们的物理学能力。

下面是一些中学物理机械实验练习题,帮助我们巩固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题目一:匀速直线运动小明以恒定的速度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在30分钟内骑行了10千米。

求小明的速度是多少?解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通过公式v = Δs / Δt 计算,其中 v 为速度,Δs 为位移,Δt 为时间。

题目中提到小明30分钟内骑行了10千米,换算成小时为0.5小时。

代入公式可得:v = 10 / 0.5 = 20 千米/小时。

答案:小明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

题目二:自由落体运动小红站在5米高的楼顶上,将一颗小球自由落体抛出。

求小球从楼顶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中,小球受到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 9.8 米/秒^2。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h = 1/2 gt^2,其中 h 为高度,t 为时间。

题目中提到小红站在5米高的楼顶上,代入公式可得:5 = 1/2 × 9.8 × t^2。

解方程可得:t ≈ √(2 × 5 / 9.8) ≈ √(10 / 9.8) ≈ √1.02 ≈ 1.01 秒。

答案:小球从楼顶到地面所需的时间约为1.01秒。

题目三:加速直线运动小明驾驶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行驶,起初速度为0,行驶12秒后速度达到了60米/秒。

求小明的加速度是多少?解析: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通过公式a = Δv / Δt 计算,其中 a 为加速度,Δv 为速度变化量,Δt 为时间。

题目中提到小明行驶12秒后速度从0增加到了60米/秒,代入公式可得:a = 60 / 12 = 5 米/秒^2。

答案:小明的加速度是5米/秒^2。

题目四:圆周运动小红在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她绕圆周行驶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0秒,半径为2米。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一、选择题:1. 物体A在1秒内,从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增加6m/s,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A. 2 m/s²B. 3 m/s²C. 4 m/s²D. 6 m/s²2. 若力F作用于质量为2 kg的物体,使其产生加速度1 m/s²,则该力的大小是多少?A. 1 NB. 2 NC. 3 ND. 4 N3. 力F作用于质量为5 kg的物体,使其产生加速度3 m/s²,该力的大小是多少?A. 5 NB. 10 NC. 15 ND. 25 N4. 物体以1 m/s的速度撞击到静止的物体,使其产生速度3 m/s,求两物体的动量变化大小。

A. 0 kg·m/sB. 1 kg·m/sC. 2 kg·m/sD. 3 kg·m/s5. 物体质量为2 kg,施加力5 N,使其加速度为2 m/s²,求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A. 3 NB. 7 NC. 8 ND. 9 N二、解答题:1. 灵巧的小熊从一根枝干上滑下,开始时静止,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小熊所做的功是否为正功?答:2. 一个物体,质量为3 kg,以2 m/s的速度向右运动,受到一个大小为4 N的向左的恒力作用,求物体在2 s后的速度。

答:3. 一个物体A和物体B自由下落,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其中A 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B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哪个物体先着地?答:4. 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司机看到正前方有一只猫,他立刻刹车,车以匀减速20 m/s²停下,求汽车刹车的时间和刹车过程中汽车移动的距离。

答:5. 质量为100 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力臂长为0.2 m的力矩作用于该物体,求这个力的大小。

答:以上为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的练习题。

根据题目的要求,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机械运动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练习题机械运动

初中物理练习题机械运动

初中物理练习题机械运动初中物理练习题: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物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位置或姿态的变化。

下面是几个关于机械运动的练习题,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题目一: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用一个小车在一根笔直的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他起点的位置为0米,每秒前进2米。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小明经过2秒钟后,距离起点有多远?2. 经过多少秒后,小明到达了4米的位置?3. 小明行驶了8秒后,他所处的位置是多少米?题目二:自由落体运动小红从100米高的大楼上扔下一个铅球,假设铅球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为10米/秒²。

请回答以下问题:1. 铅球下落到地面需要多长时间?2. 铅球下落过程中,它在第5秒钟时所处的位置是多少米?3. 铅球下落到地面时,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题目三:匀加速直线运动小李用一个小车沿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他的速度从2米/秒逐渐增加到6米/秒,加速度为1米/秒²。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小李在匀加速过程中的加速时间是多少秒?2. 小李从静止开始加速到4米/秒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3. 小李行驶10秒后,他所处的位置是多少米?题目四:抛体运动小刚从1.5米的高台上以5米/秒的初速度向前抛出一个物体,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物体的飞行时间是多少秒?2. 物体在飞行过程中到达的最大高度是多少米?3. 物体飞行时,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题目五:圆周运动小明骑着一辆自行车以8米/秒的速度绕着半径为10米的圆周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1. 小明绕圆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2. 小明绕圆周的过程中,他的加速度是多少米/秒²?3. 小明行驶的过程中,他所处的位置是多少米?以上是对机械运动的一些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巩固对机械运动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机械运动的各个方面,为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09月20日机械运动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你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时间约为10s2.一个无风的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在快速行驶的途中觉得有风迎面吹来,此时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公路两旁的房屋C.小明他自己D.公路两旁的树3.刻舟求剑是出自《律诗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故事.据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何种,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编寻不获.在这则寓言故事中,主人公找不到河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自己乘坐的船B.河中的水C.掉到水里的剑D.河岸4.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5.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A.B.C.D.6.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8.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10.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0km/h B.60km/h C.90km/h D.120km/h二.填空题(共1小题)11.请你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200nm=m;(2)90km/h=m/s;(3)0.5h=s;(4)5m/s=km/h.三、实验探究题1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方法2:v3=(+)÷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m/s.(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四.计算题(共3小题)13.一列火车长280m,穿过一个长2000m的隧道用了2min,然后以这个速度通过一个长3520m的大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14.驾车前行,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该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15. “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常德柳叶湖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1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柳叶湖距离为24km;“60”意义为: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柳叶湖最快要用几分钟?(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通过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3)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2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①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与固定测速仪相距多远?②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2017年09月20日机械运动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你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时间约为10s【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1dm左右,指甲的宽度在1cm=0.1d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2.一个无风的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在快速行驶的途中觉得有风迎面吹来,此时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公路两旁的房屋C.小明他自己D.公路两旁的树【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一个无风的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在快速行驶的途中觉得有风迎面吹来,所以是描述空气的运动状态,空气相对于该同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该同学自己为参照物,空气是运动的;而空气相对于地面、公路两旁的房屋、树木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路面、两旁的房屋、树木为参照物,空气是静止的.故选C.3.刻舟求剑是出自《律诗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故事.据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何种,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编寻不获.在这则寓言故事中,主人公找不到河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自己乘坐的船B.河中的水C.掉到水里的剑D.河岸【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答】解:A.寓言“刻舟求剑”是以“船”为参照物,“记号”是静止的,“剑”是运动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故A符合;B.“刻舟求剑”是以“船”为参照物,不是河中的水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C.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自身,所以不能以水中的剑为参照物,故C不符合;D.如果以岸边的山为参照物,剑与山的位置没有变化,可以找到剑,故D不符合.故选A.4.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A、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号静止,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故A错误;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号也向东行驶且速度更快时,西子号上的乘客可以看到和谐号向东行驶,故B正确;C、若西子号静止,和谐号向西行驶,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但题目中“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C错误;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且西子号较慢,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不可能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D错误.故选B.5.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A.B.C.D.【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答】解:飞机C919试飞期间,飞行高度相同,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C919应该相对于伴飞飞机向后运动,故A图符合实际情况,故A正确.故选A.6.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分析】计算到达各个关卡的时间与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对比,得出结果.【解答】解: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由v=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t1===4.5s<5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4s,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t2=t1+t=4.5s+4s=8.5s,5s+2s<t2<5s+2s+5s,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t3=t2+t=8.5s+4s=12.5s,5s+2s+5s<t3<5s+2s+5s+2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甲的运动速度为v===10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D错误;故选C.8.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首先看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物理量,在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物理量的关系.【解答】解: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速度随着时间不发生变化,则为图中乙部分.故选B.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分析】(1)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路程不相等,物体做变速运动,速度不断变化,分析图示其情景答题.(2)(3)(4)比较甲乙两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判断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甲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300m、300m、300m、30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车的路程相等,故甲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观乙车在每个10s内的路程分别是:200m、250m、300m、450m,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故甲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示可知,在30~40s内,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小.故B错误;C、由图示可知,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3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由图示可知,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v=可知,其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10.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0km/h B.60km/h C.90km/h D.120km/h【分析】根据速度公式v=可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图可知,相机曝光了2次,轿车通过的总路程大概是4个车身长,1个车身长约为4.5m,所以,总路程s=4.5m×4=18m,总时间t=0.5s×2=1s,轿车的平均速度:v===18m/s≈64.8km/h.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1小题)11.2×107;25;1800;18三、实验探究题1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方法2:v3=(+)÷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方法1(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0.15m/s.(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斜面角度(写出一种即可).【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表中数据对应的物理量;由图示刻度尺可求出小车的路程,小车两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是小车的路程;由秒表可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两秒表示数之差是物体的运动时间;(2)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已知小车的路程及对应的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3)分析实验数据,看在相同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得出结论;(4)现在路程一定,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变大,由速度公式v=可知就要减少下滑时间,可从下列方法考虑:增大斜面角度、或在更光滑的斜面上实验.【解答】解:(1)根据图示和表中数据可知,表中第一行数据为路程,第二行数据为时间,并且s1=90cm﹣64cm=26cm,t2=10s﹣6s=4s;(2)方法1计算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正确;方法2是加起来被2除,那叫速度的平均,错误;甲至丙的路程s3=90cm=0.9m,时间t3=6s,所以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v3===0.15m/s;(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s1=26m=0.26m,所用的时间t1=2s,所以此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0.13m/s,全程中小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4)适当增加小车重量,增大斜面长度,减小摩擦,减少下滑时间,由速度公式v=可知,在路程一定时,可以增大小车平均速度.故答案为:(1)26cm;4s;(2)方法1;0.15;(3)不是;(4)增大斜面角度.四.计算题(共3小题)13.一列火车长280m,穿过一个长2000m的隧道用了2min,然后以这个速度通过一个长3520m的大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分析】(1)火车穿过隧道走的路程等于车长加上隧道长,知道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的速度;(2)火车经过大桥走的路程等于车长加上桥长,求出了火车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过桥需要的时间.【解答】解:火车穿过隧道走的路程:s=L车+L隧道=280m+2000m=2280m,火车速度:v===19m/s;火车经过大桥走的路程:s′=L车+L桥=280m+35200m=3800m,由v=得火车经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200s.答:火车经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200s.14.驾车前行,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该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分析】(1)已知反应的时间和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根据公式v=求汽车制动前的速度;(2)已知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反应距离,加上滑行的距离再与距离障碍物的距离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v===20m/s;(2)由于反应时间t′=4t,由v=得,制动前,汽车行驶路程:s′=vt′=4vt=4s=4×15m=60m;汽车运动的总路程:s总=s′+s滑=60m+30m=90m;所以s总>80m,汽车将撞上障碍物.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20m/s;(2)若司机酒后驾车,汽车会撞上障碍物.15.“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去常德柳叶湖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1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柳叶湖距离为24km;“60”意义为: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6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柳叶湖最快要用几分钟?(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通过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3)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2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①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与固定测速仪相距多远?②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分析】(1)由交通标志牌知道汽车的速度、车距柳叶湖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可以求出汽车的行驶时间;(2)已知汽车行驶距离和实际所用时间,可以得到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求汽车的速度必须知道行驶的距离和相应的时间:①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0.25s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0.25s的时间,根据s=vt求出汽车与固定测速仪的距离;②同理求出在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汽车的距离,这两次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差就是汽车行驶的距离,再找出行驶这段时间所用的时间(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即可得解.【解答】解:(1)由v=可得,汽车从标志牌到柳叶湖的行驶时间不少于:t===0.4h=24min;(2)汽车实际行驶速度为:v′===48km/h;(3)①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②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因此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这34m共用了:t′=△t﹣t1+t2=1.1s﹣0.25s+0.15s=1s,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34m/s.答:(1)从标志牌到柳叶湖最快要用24min;(2)汽车通过这一段的平均速度为48km/h;(3)①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与固定测速仪相距85m;②汽车的速度是34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