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精选)
3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四、婴儿嗅觉的发展
• 嗅觉功能在出生第一天就有表现,并能形 成嗅觉的习惯化和嗅觉适应; • 出生一周的婴儿就能辨别几种不同气味, 并偏爱母亲的体味; • 对嗅觉的空间定位相当敏感; • 嗅觉的改善一直延续到成年,到老年又衰 退。
四、婴儿味觉的发展
• 味觉是新生儿最发达的感觉。有人对早产 儿进行研究,认为6-7个月的胎儿已经具有 味觉能力;但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也有 实验证据。 • 新生儿能辨别甜、酸、苦、咸这四种基本 味道。能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等方式对 甜、酸、苦、咸这四种基本味道作出反应。
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的装置
——视觉悬崖(E.J.Gibson&R.R.Walk,1960.1961)
婴儿的深度知觉
• 关于婴儿的深度知觉的争论: 儿童的深度知觉是天赋的,还是习得 的?实质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对 立; 这一争论体现了认识论上经验论和唯 理论对立。
关于婴儿深度知觉的研究
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敏度的发展
研究婴儿视敏度的方法: 1、视觉偏好法 2、视动眼球震颤法 3、视觉诱发电位测量法
4.婴儿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的发展
婴儿颜色视觉发展之特点
1、新生儿无颜色感觉;黑白灰 2、2个月时,已对某些不同的波长作区分; 3、3个月时,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接近成人,能 区分彩色和非彩色; 4、红色特别能引起婴儿的兴奋; 5、4—8个月的婴儿喜欢暖色,不喜欢冷色;喜欢 明亮的颜色,不喜欢暗淡的颜色; 6、儿童掌握颜色的顺序:黄色、红色、绿色、蓝 色、紫色、橙色。
儿童感知发展的总趋势
• • • •
1、无意性 有意性; 2、冲动性 思考性; 3、笼统、未分化 精细、分化; 4、整体与部分分离 统一。
(一)视觉集中的发展 (1)新生儿(0-2、3周):视觉集中活动尚未形成; 表现:两眼活动不协调; 原因:眼肌不能很好地协调运动; 注意事项:防止斜视 (2)3周的婴儿:开始出现视觉集中 (3)2个月时:视觉集中出现得最频繁; (4)4个月:视觉集中的水平接近成人,能象成人一 样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
1.视觉
(1) 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俗称视力,是指在一定距离内感知和辨别细小物 体的视觉能力。研究证明,10岁前儿童的视敏度不断提高, 10岁儿童的晶状体的弹性较大,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 远近物体看得都较清楚;1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 调节能力逐渐降低。
1.视觉
(2) 颜色视觉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儿童已能正确辨认各种颜色,能正确匹配 各种不同颜色,对于经常见到的颜色也能叫出名称。
4.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比空间知觉更为抽象。儿童的时间知觉总是借助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或周围现象为指标, 如早晨时起床、上学的时候或太阳升起的时候,晚上是放学回家或天黑的时候。
5.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包括大肌肉运动知觉和小肌肉运动知觉。儿童大肌肉运动知觉成熟较早,刚入学的 儿童已有相当发展,能自如地做各种基本动作,如走、跑、跳、爬行、攀登、伸展、弯腰等。小 肌肉运动知觉的发展较迟。
2.听觉
小学儿童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必须精确地分辨各种语音,如 zh和z、ch和c、sh和s、d和t、n和l,以及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和 语音相近的字等。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更需要精确地分辨各种音 调、音强、音色、节奏等。
据国外对5~14岁儿童的研究,不论男孩和女孩,白 人和黑人,儿童在十二三岁以前,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加, 但到了成年期,听觉能力便逐渐下降。
3.空间知觉
(2) 形状 知觉
进入小学阶段,儿童的形状知觉能力有多 提高,但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 在小学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形状知觉水平逐年 提高。他们不仅能正确辨认几何图形,而且能 正确绘制各种图形,最后还能用语言正确说明 图形的特征。
图形
正方
圈
叫出名称 方 块 圆 圈
情况的百 形 等
(完整版)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放在红色的背景上则显得带绿色。
图2
请注意: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的事例?在幼教工 作中如何运用这一规律呢?
同时对比
灰色的图形,放在白色的背景上,就显得比 较暗一些,而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就显得亮一些。
先后对比
先后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所产生的前一感觉和后一 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吃过甜食后再吃苹果,会感 到苹果发酸,吃过药后,再吃糖,糖更甜等。
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 和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
●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
2)、对象与背景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双关图)
3)、影响因素:
双关图(一)
看到图中的婴儿?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知觉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对象和背景的差异 ➢对象的活动性 ➢对象的特征
2、主体因素: 需要、兴趣、目的、知识经验
从背景中分出知觉对象的影响因素
对象的活动性
对象的特征
三、感知觉的规律
(一)感觉的规律 (二)知觉的规律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
听觉:16~2万赫兹
● 人的感官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随时都能感 觉到,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 人的感觉。
● 刺激强度与感觉的关系可以从感受性与感 觉阈限上反映出来。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不同的人对剌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检验 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恰好能引起某种感觉,并持续 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3.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 ( 2 )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 3 )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从中间向 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 4 )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注意 : 幼儿经常以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 发展幼儿的时间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幼儿的时间观 念,养成遵守时间,有效利用时间的习惯,是幼儿期 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 (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1.胎儿的听觉反应
2.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1)能听见 (2)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
(二)听觉的发展 1.对声音辨别——偏爱; 2.听力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儿童期);
3.儿童听觉定位呈现U形发展
4.注意事项:疾病、噪音、滥服药物
5.(我国学者张劲松)幼儿的语音听觉能
的恒常性。
实验表明,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有程度上的差异
●形状知觉发展的特点: (1)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握名称
(3)将掌握的几何图形概念运用于知觉过程,使
形状知觉概括化。
知觉认同—归入标准—塑造模型
2.学前儿童大小知觉的发展 大小知觉的正确性和难易程度与知觉对象的形状特 征有直接关系。 苏联的研究认为,6个月前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鲍厄(1966)研究说明在有一定背景的条件下,婴儿 已有物体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杨期正等的实验(1979)说明,幼儿用词概括形状的 能力,比知觉的概括发展晚。 2.5——3岁是儿童大小知觉发展的关键期。
(3)系统性 小幼儿只能看到零碎、孤立的印象,不能发现内部联 系,如小班的幼儿表面的、明显的、个别的部分。 实验表明:儿童的观察,从最初的无秩序的活动,逐 渐变成首尾一贯的朝着一定方向的活动。即从最初杂 乱无章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有系统的综合的知觉过 程。 (4)概括性 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它在幼 儿初期还没有很好地发展 看图说话:从有什么、是什么 在做什么、怎么 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的形成,是幼儿期知觉发展的又一重要表 现。
0-3岁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水平和规律
0-3岁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水平和规律0-3岁是婴幼儿阶段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的感知觉发展非常重要。
感知觉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处理和理解外界刺激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感官能力得到逐渐发展和完善,从而能够更好地感知和认识世界。
以下将介绍0-3岁幼儿感知觉发展的水平和规律。
0-1岁是感知觉发展的起始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感知世界。
他们对声音、光线等感官刺激非常敏感,能够辨别亲近的声音和面孔。
在这个阶段,父母和保育者的陪伴和亲密的接触对婴儿的感知觉发展非常重要,能够促进婴儿与人的交流和互动。
1-2岁是感知觉发展的拓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感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通过触摸、嗅觉、味觉等方式来感知世界。
他们会开始用手去触摸和探索周围的事物,用嘴巴去尝试不同的味道。
此外,幼儿开始学会走路,从而能够自己主动地探索并感知环境。
2-3岁是感知觉发展的巩固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感官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开始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他们能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辨别各种事物的特征,以及颜色、形状、大小等差异。
同时,他们开始利用感知觉来解决问题和进行思考,例如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学习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总结而言,0-3岁幼儿感知觉发展的水平和规律可以总结为:从依赖主要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开始,到逐渐发展和完善触摸、嗅觉、味觉等感官能力,再到加强观察和辨别能力,并开始应用感知觉来解决问题和进行思考。
这一过程是逐步迈向感知觉发展的关键阶段,为幼儿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家长和保育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活动和方法。
例如,为幼儿提供各种感官刺激的机会,例如多给幼儿提供触摸、嗅觉、味觉等体验活动,如亲子游戏、绘画、手工制作等。
同时,认真观察和倾听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并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学习资源和玩具。
此外,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观察能力,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事物,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和辨别事物的特征。
婴儿心理发展的规律
婴儿心理发展的规律1.感知觉的发育(1)视觉:新生儿的视觉神经较为敏感,尤其是移动的物体、色彩鲜艳的物体、人脸。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生儿认生的原因,因为他们喜欢看人脸的外形,眼球喜欢随着移动的物体转动,月龄增长之后能够辨别色彩和非色彩。
(2)听觉:新生儿出生后对声音也很敏感,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特别是成长到3—4个月的时候,听到母亲的声音很兴奋。
(3)嗅觉:新生儿在出生后嗅觉就发育得不错,当哺乳时候会根据乳香找乳头位置。
成长3—4个月后开始区分愉悦和不愉悦的气体,7—8个月后能够区分刺激性气味。
(4)味觉:出生后的宝宝从喂养母乳开始就知道乳汁的味道并识别,月龄成长后就能够用情绪表达令人愉悦的味道,比如说甜味、酸味。
(5)触觉:触觉是宝宝出生后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的主要手段,宝宝的认知和依恋关系都离不开触觉,触觉的主要载体是皮肤、双手和嘴巴。
(6)知觉:知觉是感觉的发展和延伸,先有了感觉的初步印象再经过知觉的加工。
一般来说,知觉活动开始于出生后4—5个月。
2.运动的发育规律(1)从头至尾,婴儿先能抬头,接着会坐,然后直立、走路。
(2)从近到远,婴儿的肌肉先发育的部位往往是离身躯近的地方,比如先学会抬起肩膀。
(3)从不协调到协调,婴儿的神经发育不成熟,肢体协调程度在逐渐加强。
(4)从正面动作到反面动作,婴儿先学会向前走才会向后走,先会向前看才会向后看。
3.语言的发育阶段(1)语言感知阶段:婴儿刚出生对环境不能适应,母亲哄着就逐渐不哭了,能够感知到熟悉的语言。
(2)语言——动作阶段:在想要得到某个物体的时候,往往嘴里发出声音,同时自己也会向那个方向移动。
(3)学说话阶段:这个时期婴儿开始学会简单词组,会跟着大人说一些简短的句子。
4.心理活动的发育(1)依恋母亲:新生儿在母亲的亲密接触和照顾下形成了特别的情感,那就是对母亲的依恋。
这种关系能够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养成积极向上的个性以及健康的情感。
(2)父婴交往:据研究显示,父亲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用来区别于母亲。
宝宝感知觉发展的7个规律
感知是孩子所有认知活动的开端。
感知觉虽然是较低级的认知活动,但没有感知觉就谈不上记忆、思维、想象等更高一级的认知活动。
宝宝感知能力发展得越充分,记忆存储的知识经验就越丰富,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越大。
规律一婴儿在环境中逐渐学会正确地运用视觉。
婴儿一出生,就有对光的感受性,对弱光比较容易适应。
此时孩子的视觉并不敏锐,能看到的距离约为60厘米,在15~20厘米的范围内视觉最清晰。
3个月左右时,婴儿的注视、移视和追视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4~8个月时,婴儿表现出喜欢亮度大的颜色,喜欢暖色(红、橙、黄等)。
9~12个月时,婴儿的视觉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能对事物进行积极的观察。
规律二婴儿的听觉从可以辨别母亲的心音,逐渐发展为与成人相似的听觉能力。
婴儿刚出生时,就可辨认母亲的心音和节奏,即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和节奏。
2~3个月时,婴儿开始能倾听周围的声音,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把头转向声源。
3~4个月的婴儿已能对音乐表示喜欢,对强烈的声音表示不安,还能对成人(特别是母亲)的声音进行分辨,有所反应。
8~9个月的婴儿能分辨各种声音,对严厉与和蔼的声音能做出不同的反应。
规律三婴儿从能辨别不同的味道和气味,逐渐发展到与成人相似的味觉、嗅觉能力。
味觉新生儿已能辨别甜、咸、苦、酸等不同味道,并且对甜的喜爱胜过咸。
4个月后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变化已很敏感,所以应适时添加各类辅食,使孩子习惯各种味道。
嗅觉4个月左右的婴儿就能比较稳定地区分好的气味和不好的气味。
1岁左右,婴儿的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大体相当。
规律四皮肤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度觉,这些感觉在婴儿期均得到了发展。
触觉婴儿一出生触觉就已经很灵敏,尤其是眼、嘴唇、手掌、足底等部位。
有研究表明,接受抚摸的新生儿其肌肤饥渴可得到满足,心理上得到安慰,能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强免疫功能。
临床医生发现,得不到抚摸和亲吻,皮肤经常“挨饿”的婴儿,往往爱咬嘴唇、啃指甲,表情淡漠,动作迟缓。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大全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发展大全一、儿童感知觉的早期发展儿童出生时各种感觉就已出现。
新生儿当饥饿、身体不舒服时就啼哭,吃饱、身体安适就熟睡,这表明机体觉已经发生作用。
当皮肤受到冷、热、触等刺激会引起哭叫、吮吸、眨眼、抓握等反应,标志肤觉也已存在。
新生儿的味觉和嗅觉也较早发生,对不同的味道或强烈的气味已有明显的反应。
视觉和听觉在儿童出生时也已出现,如受到强光就眨眼,周围发生巨响便惊哭。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九天就出现第一个自然条件反射,即在被抱成哺乳姿势而未开始喂乳时,就出现寻觅乳头和张嘴吮吸等反应,很明显,这是对运动觉、平衡觉、触觉几种感觉刺激所构成的复合刺激的反应,既表明运动觉、平衡觉等感觉已经产生,也标志着知觉的形成。
知觉正是对由复合刺激构成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婴儿期内,各种感觉在生活实践中发展着,而且几种感觉逐渐能协调活动。
例如,视觉、运动觉和肤觉协同活动,从而双手和双眼可以协调活动,可以自如地抓握,看到皮球滚走便会转过身体寻找。
而随着言语的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日益提高,能更好地感知世界。
进入幼儿前期后,儿童动作的发展使他们便于抓弄物体,认识物体,也使他们自由行动,扩大了认识范围,促进了认识能力。
他们可以感知一些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还能说出一些属性的语词。
幼儿前期儿童对自己、对别人都开始注意,他们的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都在发展中。
尤其托儿所的集体教养,更能积极促进儿童感觉和知觉的迅速发展。
二、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幼儿的感觉和知觉处在迅速发展中。
幼儿期,分析器的外周部分即各种感受器业已发展完善,相应的神经中枢部分正在继续发展,为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
幼儿园有计划进行的感知觉培养,更直接促进了幼儿各种感觉与知觉的继续完善。
他们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几种主要感觉以及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社会知觉和观察等知觉方面都有发展。
视觉1.视觉敏锐度: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第二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特性:
知觉选择性 知觉理解性 知觉整体性
知觉永久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视觉偏好:婴儿对复杂的图形注视 时间更长 形状知觉发展的特点:
1.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 握名称 3. 幼儿掌握形状的难易顺序:圆形 - 正 方形 - 半圆形 - 长方形 - 三角形 - 八边形 - 五 边形-梯形-菱形
二、深度知觉的发展
定义:是对自身与物体间距的感知。 6个月的婴儿已具备深度知觉的能 力。
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
三、方位知觉的发展 方位知觉:是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感 知。
3岁幼儿辨别上下 4岁幼儿辨别前后 5岁幼儿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9岁的儿童掌握以外部物体为基准的左右 6-7岁是儿童掌握左右概念发展最快的阶段
感觉和知觉概述
一、感觉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适宜刺激:能够引起感受器反应
的刺激。
视觉(视网膜)
外部感觉 听觉(耳蜗) 味觉(味蕾) 嗅觉(鼻上部粘膜) 触觉(皮肤)
Hale Waihona Puke 运动觉(肌肉、神经)内部感觉 平衡觉(前庭、半规管) 机体觉(内脏的神经细胞、皮 肤)
感觉轰炸: 指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 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 童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
幼儿知觉的发展
感觉和知觉概述
二、知觉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 反映。
空间知觉:反映物体大小、方位、距离、 形状知觉 物体知觉 时间知觉: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
顺序性、速度的知觉。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儿童的感知觉是他们通过感官器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接收外界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能力。
感知觉的发展对于儿童的认知、学习和社交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其规律。
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婴儿的感知觉还不够成熟和发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的感知觉能力逐渐发展和改善。
以下是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和规律:2.视觉感知觉的发展: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他们开始发展对视觉刺激的感知觉能力。
开始时,婴儿只能看清距离他们最近的物体,而且他们对颜色和形状的辨认也很有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视觉感知觉能力逐渐发展,他们能够看到更远的物体,并辨认出不同颜色和形状。
此外,他们也开始注意到物体的移动,并追踪它们的视线。
3.听觉感知觉的发展:婴儿出生后很快就开始通过听觉感知他们周围的声音。
他们能够辨认出不同的声音,并对它们做出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听觉感知能力逐渐发展,他们开始能够辨认出特定的声音,如妈妈的声音、玩具的声音等。
此外,他们也能够通过声音跟随声源的位置和方向。
4.触觉感知觉的发展:婴儿出生后很快就开始通过触觉感知他们周围的物体。
他们会用手触摸身体周围的物体,并对触摸作出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触觉感知能力逐渐发展,他们能够辨认出不同的触感,如柔软、光滑、粗糙等。
此外,他们还能够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形状、温度和质地。
1.逐渐从简单到复杂: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在发展初期,他们只能感知到简单的刺激,如声音、光线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感知觉能力逐渐发展,他们能够接收和处理更复杂的刺激。
2.逐渐从粗略到细致:初期,儿童对感知的刺激没有很高的分辨率,他们只能感知到物体的大致形状和颜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感知觉能力逐渐发展,他们能够辨认出更多的细节和差异。
3.逐渐从被动到主动:初期,儿童的感知觉是被动的,他们主要通过接收外界刺激来进行感知。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二) 感觉的基本规律
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2)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2.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1) 感觉适应 (2) 感觉对比 (3) 感觉的相互作用 (4) 感受性的发展 (5) 感官的补偿作用
三、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 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
研究表明,儿童先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4、5岁),然后开始看见整体 部分,但不够确定(6岁)。接着既能看到部分又能看到整体,但不能把整 体和部分结合起来(7、8岁)。最后一个阶段,儿童一眼就能看出部分和整 体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统一(8、9岁)。埃尔金德和凯格勒通过实验证明 了上述观点,他们给195名5—9岁的儿童看一些图片(见图4-7),并让儿 童说出看到了什么,它们看起来像是什么。如果儿童在观察图片时,漏看了 部分或漏看了整体,就再问他: “你看还有别的什么?”
实验时,每个孩子(36名6个半月至14个月的婴儿)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让孩子的 母亲分别在“浅滩”和“悬崖”两边招呼孩子。36名婴儿中有27名愿意从中央板爬过 “浅滩”来到母亲身边,只有3名“冒险者”爬过悬崖。大多数婴儿见到母亲在悬崖一边 招呼时,不是朝母亲那边爬,而是朝离开母亲的方向爬,还有一些婴儿哭叫起来。
(三) 味觉、嗅觉的发生发展
1. 味觉的发生发展 2. 嗅觉的发生发展
(四) 触觉的发生发展
1. 触觉的产生 2. 口腔触觉 3. 手的触觉
(五) 痛觉的发生发展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是很低的。国外有人做过对新生儿的痛觉测查,他们用针去刺新生 儿最富有感受性的区域——鼻、上唇和手,结果表明未足月的新生儿,对极强的刺激都没有 不愉快的表现,即可能是感觉不到痛。
简述感知觉的发展规律
简述感知觉的发展规律感知觉是指人们接收外界刺激、理解刺激及作出反应的认知能力。
许多学者认为,感知觉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存在着各种规律。
他们认为,感知觉的发展是按照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平衡觉的顺序进行的。
首先,触觉是最早发展的感知觉,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调节婴儿的体温,保护它免受环境刺激的伤害,让它感受到身体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并且可以增加它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尽管它不像视觉、嗅觉、味觉和平衡觉那样明显,但它对一个婴儿的成长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紧接着,视觉是第二个发展的感知觉,它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不同的发育时期,视觉的发展也有不同的特点。
婴儿的视觉在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可以形成三维的图像,而且可以看清屋内的东西。
此外,婴儿可以辨认“脸”,还能有所选择地看远处或近处物体,这些特征都表示婴儿视觉发育良好。
接下来,嗅觉和味觉是发展的感知觉。
根据有关研究,婴儿在出生后三到五天就可以分辨出几种气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嗅觉发育会越来越好,但直到九岁左右,机体的嗅觉才会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据研究,婴儿的味觉发育也很快,他们可以从姥姥、妈妈和爸爸的表情及言辞中分辨出口中的味道是甜是酸。
最后,平衡觉也是一个重要的感知觉,它允许人们根据身体位置及其周围环境的变化来调节和控制身体的动作。
尽管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婴儿的平衡觉发展也有不同的情况,但它的发展比视觉、嗅觉、味觉等要晚一些,发育到完全成熟可能要到三岁以后。
总而言之,感知觉的发展是按照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平衡觉的顺序发展的。
在不同发育时期,婴儿的各种感知觉发展也有不同的特点。
它们是婴儿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婴儿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基础。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和规律1. 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聊聊孩子们的感知觉发展,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就是看看他们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
咱们都知道,感知觉是指人们通过五官获得信息的能力,孩子们的小脑袋瓜子里充满了奇妙的探索欲。
这就像他们在用小手去触碰,眼睛去观察,耳朵去聆听,啊,简直是活力四射的小探险家!小朋友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简直可以用“好奇宝宝”来形容,随便一个小虫子、一片树叶,都会让他们兴奋得不得了。
2. 感知觉发展的阶段2.1 婴儿期的探索一说到婴儿期,大家肯定想起那些胖乎乎的小家伙,咕噜咕噜地打滚。
这个阶段,宝宝们的感知觉发展主要依赖触觉和味觉。
他们用小手到处摸,能把家里的东西翻个底朝天,真是小小探险家的典范!而且,他们特别喜欢把东西往嘴里放,嘿,这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呀!对于他们来说,味道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酸甜苦辣都得试个遍,真是“小吃货”无疑。
2.2 学步期的观察当宝宝开始学步,真是令人兴奋的时刻!他们的小腿儿扑通扑通地跑来跑去,像小火箭一样,眼神里充满了对世界的惊叹。
这个时候,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变得越来越敏锐。
听到一声“咕咕”,立马回头,看到一只小鸟飞过,那小眼睛就亮了起来,恨不得立马追上去。
这个阶段,孩子们会通过观察,学习周围的事物,模仿大人的动作,像个小跟屁虫,十分可爱。
3. 感知觉发展的特点3.1 各感官的协同发展说到感知觉,咱们得提提各个感官之间的关系。
就好比一台交响乐团,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都是乐器,齐心协力演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
孩子们在探索世界的时候,往往不是单独用某一个感官,而是多个感官一起“出场”。
比如说,他们在玩沙子的时候,手指头在沙子里摸索,眼睛却在观察别的小朋友,耳朵还在听妈妈的呼唤,这种多线并行的感觉,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3.2 情感与感知觉的互动另外,情感也是感知觉发展的重要部分。
孩子们在开心的时候,眼神亮晶晶的,想要和周围的东西“打成一片”。
简述感知觉的发展规律
简述感知觉的发展规律
人的感知觉是这个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感知觉是无尽的发现和学习的起点,也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据研究表明,人有五种主要的感官,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这些感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首先,对于感知觉来说,它是非常有规律的,比如视觉和听觉等,它们发展的趋势是从单一到多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弱到强,也就是说从最弱的感官开始,到达最强有力的感官结束。
比如,小孩子们只能清楚地辨别外部声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音色、声音方向和音量等。
同样,在视觉方面,小孩子们只能看到大的东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小的物体,甚至可以看到微小的细节。
另外,触觉、味觉和嗅觉也存在着似乎十分相似的发展规律。
此外,感知觉的发展也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比如某种情况下,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某一感官,并运用它更好的去发现未知的世界,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和感知周围的环境。
最后,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学习,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感知环境,从而提升感知觉的能力。
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某一感官,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身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的去感知及接受周围环境。
综上所述,感知觉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规律的过程,它包括从最弱到最强,从单一到多样,从宏观到微观,以及从学习到环境等多个要素。
同时,感知觉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信息,从而增强自身的分析能力,建立起更真实的世界观。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
一般而言,在日光条件下,黄绿色显得最亮。在 公路边工作的人都穿黄背心。
的
感
第四节 感知觉发展的规律
知
觉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一、感知觉的概念
(一)感知觉的概念 (二)感知觉的关系 (三)感觉的意义
二、感知觉的分类
三、感知觉的发展趋势
(一)感知感观觉觉事是物的一直种概接直作念接用反于映人,的它感要官求。客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还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 官的状况,如人体的运动、干渴、饥饿、疼痛等内部信息。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 属性的反映。其实质是说明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这 个问题。
例如,我们漫步在花园看到这是“白杨树”,那是“玫瑰花”;来到操 场,又看到这是“篮球架”,那是“跷跷板”;这里有球、毽子等,这 些都属于知觉。
婴儿的视觉
视觉灵敏度的发展 出生后1天的新生儿具有大约相当于成人20/150
的视力,即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见视力正常成 人在150英尺处看见的东西。 1个月左右视力是相当于成人的0.3左右; 3个月左右是0.5左右; 5---6个月是1.0左右, 1岁左右,基本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 到10岁左右才发展到1.5
视觉刺激是形成人类认识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人类在进化中 得到的、超越接触感觉的距离感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光 主要来自直射以及照射在物体上反射回来的日光,它作用于双 眼。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导语:对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详细介绍如下文所示,那么在说到感觉规律的时候我们将从感觉和知觉两大板块分别进行阐述。
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感知觉的规律篇1感知觉的规律作为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中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先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我们平时经常说“我感觉很开心”“感觉自己萌萌哒”等这样的话语,但我们要知道,在心理学上,感觉和知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感觉,指的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比如“这可真香啊!”“这个看起来圆圆的。
”就是对于感觉体现,通过这些话语我们没有办法很好的感知这个对象具体是什么。
而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如“这是一个大西瓜!”“这里有一个蛋糕。
”等。
那么在说到感觉规律的时候我们将从感觉和知觉两大板块分别进行阐述。
(一)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指的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感受到刺激的能力。
比如,被针扎了一下,感觉到疼,那么就说明具有感受性。
(2)感觉阈限:由于每个人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较迟钝,有些人较灵敏——用什么来测量感受性的不同?于是就有感觉阈限,就是对于刺激的量的大小,多少的把握。
我们需要记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两者呈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比如,将针轻轻地放在A,B两人的手上,A可能在放到5根针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针的存在,说明他的感受性就较高;而B则需要放到13根针才察觉到,说明感受性较低。
2.适应现象指的是长时间刺激在某一器官,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嗅觉适应。
那么在考试过程中,更多考察的就是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1)明适应:由暗→入明对强光的感受性降低(2)暗适应:由明→入暗对弱光的感受性提高3.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一动 第六感
每队队员选一个搭档。 每队搭档面对面站立,相距约1米,相互伸胳
膊摸到对方的手后,把手收回。 在随后的游戏中,大家要始终保持沉默。 所有队员紧闭双眼,旋转三圈,然后面对自
认为搭档应该站立的位置,伸手摸搭档的手
学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前 儿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童
第三节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感觉 感觉要点:
感觉是脑的机能,大脑、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是感觉 的生物基础。
感觉是客观的,它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但带有主观色彩。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请你描述葡萄 是什么样的?
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以后才相继出现记 忆过程及与记忆相联系的表象,再进一步发展为最简单的思 维以及最初的想象。
感觉和知觉是维持和调节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中,人在感觉完全隔绝的情况下,注
意、记忆、思维、言语能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 碍,甚至还产生了幻觉与强迫症状,使正常的心理 活动受到了破坏。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还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 官的状况,如人体的运动、干渴、饥饿、疼痛等内部信息。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 属性的反映。其实质是说明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这 个问题。
例如,我们漫步在花园看到这是“白杨树”,那是“玫瑰花”;来到操 场,又看到这是“篮球架”,那是“跷跷板”;这里有球、毽子等,这 些都属于知觉。
(四)从整体与部分的分离向两者统一的方向发展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
觉)。 人类接受环境信息主要靠视觉与听
觉,它们所接受的信息占人的全部感觉 信息的98%左右。其中视觉占80%以上
幼儿的记忆,也直接依赖于知觉的具体材料。对直 接感知的、形象的材料,幼儿记忆的效果比对抽象 的语词好得多。
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常受知觉的影响。
幼儿常有“破涕为笑”的表现。
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趋势
(一)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外部刺激-自主选择
(二)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 图形配对测验
(三)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
3.感知觉在幼儿(2岁以后)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 导地位
幼儿早期,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 借助于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
3岁后,幼儿的思维虽然已经有所发展,但是其思维是紧紧 依靠知觉形象的。比如,同样数量的一堆珠子,如果集中堆 在一起,幼儿会认为较少,而如果把珠子分散开来,幼儿就 会认为较多。这就是因为思维受直接知觉所左右。
任何客观事物,其个别属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属性有机结 合起来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能仅仅处于 感觉的水平,还要将事物的多种属性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深入的认 识,如对人的认识,除了对他的外貌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认识外,还 要与其他的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对外貌的整体认识,这就是 知觉。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的整体(或综合)的反映。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我们认识每种事物时,首先认识的是事物的颜色、声音、湿 度、硬度、气味、味道等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通过感觉 器官反映到人脑中,使人脑获得了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我 们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的
感
第四节 感知觉发展的规律
知
觉
第五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
一、感知觉的概念
(一)感知觉的概念 (二)感知觉的关系 (三)感觉的意义
二、感知觉的分类
三、感知觉的发展趋势
(一)感知感观觉觉事是物的一直种概接直作念接用反于映人,的它感要官求。客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模块二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
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知觉!
认知与认知发展
认知:人的全部认识过程及其品质的总称。 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方 面。
认知发展:指人一生中认识活动的变化。在 学前心理学中,具体指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结 构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及其随年龄增长而发生 的规律性变化。
由此可见,感觉和知觉对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保 证人与外界环境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婴儿在言语形成之前,主要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并获 得感性认识。
皮亚杰把儿童从出生到两岁称为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还没获得客体恒常性。
在人生头一年,婴儿是依靠视觉、听觉、肤觉等和外界接触 的。两岁以前,也是依靠从感官得来的信息,对周围世界做 出反应。
客观事物 属性
形状、 颜色 大小 滋味
气味 质地 重量 温度
感官
眼 舌 鼻 皮肤
脑
肤觉
嗅 味觉 觉
视觉
知觉
二、感觉的意义
(二)感知觉的关系
感觉
知觉
区别 个别属性的反映 整体属性的反映
低级阶段
高级阶段
联系 都是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பைடு நூலகம்发展
(三)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感知觉是各种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和知觉都属于认知活动的低级形式。
新生儿已经具备人类的基本感觉和知觉。例如视觉、听觉、 触觉、味觉等,并且新生儿已经有了对身体位置和机体状态 变化的感觉等等。
(二)知觉的种类
1.根据知觉过程中谁起主导作用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肤知觉等
2.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分为:
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3.根据知觉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分为:
正确的知觉 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歪曲的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