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程验收管理流程
工程验收程序制度

工程验收程序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工程验收工作,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特制定本工程验收程序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负责建设的所有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装修装饰工程等。
三、验收准备1. 完成工程建设后,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预检,并整理好相关技术资料,包括施工日志、质量检验记录、材料进场记录等。
2. 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部门,约定验收时间。
3. 验收前,各方应准备好相应的验收工具和设备。
四、验收组织1.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验收工作,成立验收小组,成员包括建设单位代表、监理单位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以及必要时邀请的设计单位代表或第三方专家。
2. 验收小组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
五、验收程序1. 开展现场检查,对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逐项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2. 审核工程技术资料,包括质量保证资料、施工记录、试验报告等,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由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4. 整改完成后,再次组织验收,直至所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5. 经验收合格后,由各方签署工程验收单,确认工程验收合格。
六、验收标准工程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执行,不得降低标准或者搞特殊化。
七、责任追究对于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对于故意隐瞒质量问题、弄虚作假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相抵触的地方,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为准。
(完整版)工程完工验收及移交管理办法

(完整版)工程完工验收及移交管理办法
工程完工验收及移交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规范工程项目的完工验收及移交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二、验收程序
1. 工程完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自检,并编制《工程完工自检报告》。
2. 施工单位应邀请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的中间验收,监理单位应
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进行评估,并填制《工程中间验收报告》。
3. 施工单位完成工程工作后,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综合验收,
并填制《工程综合验收报告》。
4. 监理单位根据综合验收报告,对工程进行验收评定,并填制《工程验收评定报告》。
三、验收内容
1. 工程完工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 工程安全符合相关标准;
- 工程材料符合规定,无偷工减料行为;
- 工程施工符合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要求。
四、移交管理
1. 施工单位完成工程综合验收后,应向建设单位提出移交申请,并提供相关移交资料。
2. 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审核工程完工情况,并
签署《工程移交确认书》。
3. 工程移交后,建设单位将负责工程的后续管理和维护。
五、监督和处罚
1.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工程完工验收和移交管理的监督,并定期
进行抽查。
2. 对于违反工程完工验收及移交管理办法的行为,建设单位应
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以上为《工程完工验收及移交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希望能
够有效规范工程项目的完工验收和移交,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工程施工验收的步骤

工程施工验收的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工程施工验收前,建筑单位应认真准备相关资料和信息,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竣工图纸等相关文件。
建立完整的资料档案,以便验收时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数据。
同时,要通知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参加验收会议,协调各方的工作。
二、验收人员组成工程施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需要有工程质量、安全、设备、材料等相关方面的工作人员,确保全面评估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
三、现场勘查在开始验收之前,验收人员应到工程项目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
检查工程项目的结构、装修、设备等各项工程建设内容,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
同时,要检查工程项目的安全状况,确认无安全隐患。
四、检查整改验收人员根据现场勘查情况,逐一核对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
如发现存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合同约定的地方,需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确定整改措施和时限。
验收完工前需确保整改完毕。
五、验收报告验收人员根据现场勘查和检查整改情况,制定验收报告。
报告应包括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等内容。
建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签署验收报告,并确定工程项目的验收结果。
六、验收结果根据验收报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商议确定工程项目的验收结果。
如工程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达到验收标准,可通过验收。
如存在重大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需延迟验收并进行整改。
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并符合验收标准。
七、验收结论最后,根据验收结果,建设单位应制定验收结论,将验收结果进行归档保存。
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备案备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施工验收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努力,严格按照验收步骤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工程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达到验收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工程施工验收程序

工程施工验收程序一、前期准备阶段1.确定验收时间和地点:施工方需提前与监理单位协商确定验收时间和地点,确保验收时间与地点便于参与方的安排和参与。
2.准备验收评审表:监理单位应提前准备验收评审表,详细列出工程验收的各项内容和标准。
3.通知相关参与方:监理单位需提前通知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业主代表等相关参与方,确保他们出席验收会议。
4.准备验收资料:监理单位需准备好施工资料、设计文件、工程报告等相关资料,以便实地查看和比对。
二、验收过程1.召开验收会议:监理单位应当按约定时间和地点召开验收会议,介绍验收的目的、内容和流程,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2.查看施工现场:验收会议结束后,监理单位应当带领相关参与方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对工程质量进行初步评估。
3.检查相关文件:监理单位应当查阅相关文件,检查施工方的资质、合同约定、工程报告等资料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4.临时保护措施:监理单位应当检查施工现场的临时保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有序。
5.验收进度计划:监理单位应当核对施工进度计划,验证工程的进展情况是否符合计划要求。
6.工程质量评估: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质量进行细致的评估,核实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7.验收结果通报:监理单位应在验收会议结束后,向相关参与方通报验收结果,依据评审表对工程进行评定。
8.编制验收报告:监理单位应当根据验收结果编制验收报告,详细说明工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
三、验收后期处理1.讨论工程质量问题:监理单位需与相关参与方就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讨论,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2.确定整改措施:监理单位应当协调施工方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时间表。
3.监督整改过程:监理单位需对整改措施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整改工作按计划、按标准进行。
4.重新验收工程:整改工作完成后,监理单位应再次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出具最终验收报告:监理单位根据重新验收结果,出具最终验收报告,确认工程的合格性,并将报告交于相关参与方。
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制度

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验收过程管理,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程验收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工程项目的验收过程管理。
第三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主要包括验收准备、验收程序、验收人员、验收标准、验收结果处理等内容。
第四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验收结果真实可靠。
第五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应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相一致。
第六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应与工程项目管理紧密结合,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应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
第八条工程验收过程管理应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二章验收准备第九条工程验收前,应制定全面的验收计划,明确验收的时间、地点、内容、标准等。
第十条工程验收前,应组织验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十一条工程验收前,应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达到验收要求。
第十二条工程验收前,应准备验收所需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如验收报告、工程图纸、施工记录等。
第三章验收程序第十三条工程验收程序包括准备工作、开展验收、整理资料、形成报告、处理结果等环节。
第十四条工程验收程序应严格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不得擅自改变。
第十五条工程验收程序中,需要发现问题和争议时,应及时进行沟通协商,找到解决方案。
第十六条工程验收程序结束后,应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形成验收报告,并进行归档保存。
第十七条工程验收程序结束后,验收组应对验收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评价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反馈。
第四章验收人员第十八条工程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验收经验,能够胜任验收工作。
第十九条工程验收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私自泄露验收信息,不得接受或索取贿赂。
第二十条工程验收人员应积极主动,勇于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确保验收结果真实可靠。
第二十一条工程验收人员应加强团队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验收任务。
第五章验收标准第二十二条工程验收标准应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相一致,确保验收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完整版)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规定

(完整版)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规定1. 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过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并明确相关责任。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
3. 定义3.1 工程竣工验收指工程项目完工后进行的检查和验证,以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完成,并具备开始使用的条件。
3.2 工程交接指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将工程可使用及维护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适当的管理单位或相关方的过程。
4. 竣工验收及交接的程序4.1 准备阶段在工程接近完工时,项目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竣工验收和交接计划的制定,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人。
4.2 竣工验收4.2.1 验收申请施工单位应向主管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包括详细的工程资料和竣工验收报告。
4.2.2 验收组成立主管部门应按照规定组成竣工验收组,并通知相关单位和专家参与验收工作。
4.2.3 现场验收验收组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验收,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测。
4.2.4 竣工验收报告验收组根据现场验收结果,编制竣工验收报告,并提出验收结论。
4.3 工程交接4.3.1 交接准备在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工程交接准备工作,包括整理工程资料、清理工程现场等。
4.3.2 交接手续工程交接应按照约定的程序进行,确保相关手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3.3 交接验收接收单位对工程进行交接验收,并填写交接验收报告。
5. 相关责任和处罚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和交接的单位或个人,应按照相关法规予以处罚。
6. 附则本规定的解释权归主管部门所有,如有需要,可对本规定进行调整和补充。
以上为《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规定》的完整内容。
---*(800字)*。
全部工程施工验收

全部工程施工验收一、工程施工验收的基本内容1、工程验收程序:包括验收申请、资料准备、验收方案制定、验收人员确定、验收会议召集、现场验收、验收记录等流程。
2、工程验收标准: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包括国家相关标准、行业规范、设计文件等,检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3、工程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验收、结构验收、建筑验收、给排水验收、电气验收、消防验收等,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4、验收结果处理:对工程进行全面评估,确定验收结果,如合格、不合格、整改验收等,必要时可以进行复验。
二、工程施工验收的具体步骤1、验收申请阶段:由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向业主提出验收申请,申请书中应包含工程基本信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验收时间等。
2、验收资料准备阶段:业主需提供相关施工资料、图纸文件、施工合同等,以便验收人员进行核查和对比。
3、验收方案制定阶段:由监理单位或业主制定验收方案,明确验收内容、验收标准、验收时间、验收人员等。
4、验收会议召集阶段:召集相关验收人员进行验收会议,明确验收流程和责任分工,商讨验收事项。
5、现场验收阶段:在验收会议确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现场验收,逐项检查工程各部分,发现问题及时记录。
6、验收记录整理阶段:验收人员应将现场验收记录整理归档,形成验收报告,对工程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7、验收结果处理阶段:根据验收报告中的内容,确定工程整改措施和时限,对不合格部分进行整改并复验。
8、验收结论确认阶段:验收结论应由审图单位和业主单位签字确认,做好相关归档工作,确保验收结果的真实准确。
三、工程施工验收中的注意事项1、验收标准要求严格执行,不能随意调整,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范。
2、验收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检查。
3、现场验收要细致认真,仔细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记录在验收报告中。
4、对于不合格部分,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复验,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5、验收过程要及时通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保持信息畅通。
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质量验收程序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程序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
三、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确定1、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相应的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并由项目负责人审定后实施。
2、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应细化到具体施工工序,包括验收标准、验收依据、验收内容、验收人员、验收时间等。
3、对于关键节点和重要工序,应设置专门的验收评定标准,并制定相应的验收程序。
四、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实施1、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整理。
2、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要求进行自检、交底和验收,并做好相应的验收报告。
3、工程监理单位应配合施工单位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实施,并对验收结果进行评定和记录。
4、项目负责人应对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五、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监督1、公司质量部门应对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监督,确保程序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项目负责人应对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工程监理单位应对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验收结果的真实可信。
4、业主代表有权对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六、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记录和归档1、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2、工程监理单位应对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向公司质量部门报告。
3、公司质量部门应对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归档,形成合格报告或不合格报告。
4、项目结束后,公司质量部门应对所有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记录和资料进行汇总和归档,以备查阅。
工程管理部验收制度

工程管理部验收制度
一、验收制度的基本原则
工程管理部验收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公正、公平、公开。
所有的工程项目,无论大小,都必须严格按照验收制度进行验收。
验收过程中,应当确保所有的标准和要求都是明确、具体的,避免因为模糊不清而导致的误解和纠纷。
二、验收流程
1. 预验收:在工程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预验收,检查工程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和要求。
2. 正式验收:预验收通过后,由工程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正式验收。
验收过程中,应当详细记录验收结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3. 最终验收:整改完成后,由工程管理部再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最终验收。
只有通过最终验收的工程项目,才能被认定为完成。
三、验收标准
验收标准应当具体、明确,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等。
所有的标准都应当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要考虑到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四、验收责任
验收责任明确,是保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项目负责人、工程管理部、验收人员等都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确保验收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五、验收结果的处理
验收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整改。
同时,验收结果也应当作为评价工程项目和相关人员的重要依据。
(完整版)工程竣工验收及移交管理办法

工程竣工验收及移交管理办法为对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实施有效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由工程部负责实施。
一、验收的基本程序工程验收应遵循三级验收的基本程序,即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初验、工程部验收。
二、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1、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2、完整的技术档案资料;3、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技术证明文件和检验试验报告;4、勘察、设计二施工、检测、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5、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6、其他竣工必须的技术整理。
三、工程的竣工验收1、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1)单位工程及根据行业施工特点由公司专门委托专业施工单位的子单位工程(如高、低压供、配电工程、天然气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消防报警系统、电梯工程等)在完成施工合同规定的全部施工内容后,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单位正式申请验收、同时按照《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提交全套的竣工验收资料一式四份。
(2)监理单位应在收到施工单位验收申请后的4日内,完成竣工资料审查工作,并组织监理人员进行验收检查,并将现场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书面汇总,通知施工单位限期整改。
整改完毕,经监理单位复查合格后,由其审查完毕的竣工资料及清单,连同全套验收资料及清单以及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价报告、监理质量报告等一式四份提交公司,申请工程正式验收。
(3)公司在收到验收报告的14日内,完成对施工单位竣工报告和资料的复查,核对监理单位报送的监理报告、质量检验资料的审查。
通知并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的竣工验收。
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及问题书面汇总通知有关责任方并限期整改完毕。
经复查合格后书面签署由监理单位签发的《竣工验收书》一式四份。
单位工程进入缺陷责任期。
2、单项工程竣工验收(1)单项工程(或分期建设的工程项目)所包含的所有单位工程均验收完毕方具备单项工程的竣工验收条件。
(2)根据公司批准的工程项目分期建设计划的要求,先期竣工的单位工程(或分期建设的工程项目)应在完成竣工验收后移交物业公司。
工程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验收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验收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的实现,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程验收包括初步验收、专项验收、竣工验收等环节。
验收工作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第三条工程验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第四条工程验收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应当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初步验收第五条初步验收应在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进行。
验收内容包括:(一)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二)安全生产: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三)进度: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四)投资控制:是否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第六条初步验收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供应)商等相关单位参加。
验收小组成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七条初步验收合格后,项目法人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初步验收报告。
上级主管部门应在收到报告后一个月内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三、专项验收第八条专项验收包括消防、环保、卫生、交通、水利等方面的验收。
各相关专业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第九条专项验收由项目法人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参加。
验收合格后,项目法人应向相关专业部门提交验收报告。
第十条相关专业部门应在收到验收报告后一个月内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应当明确,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项目法人应立即整改。
四、竣工验收第十一条竣工验收应在初步验收和专项验收合格后进行。
验收内容包括:(一)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二)安全生产: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三)进度: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四)投资控制:是否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五)环境保护:是否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
(完整版)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策略

(完整版)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策略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策略介绍该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策略,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并确保相关交接工作的无缝进行。
验收流程以下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基本流程:1. 验收准备:确定验收标准和验收流程,明确各方责任。
2. 验收申请:由竣工方向相关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并提供必要的文档和资料。
3. 验收组成立:相关部门组成验收组,并指定组长和成员。
4. 验收现场检查:验收组进行现场检查,确认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5. 验收报告编制:验收组根据现场检查结果编制验收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6. 验收结果确认:相关部门对验收报告进行确认,并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
7. 竣工验收:验收报告获得确认后,竣工方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
交接管理以下是工程交接的基本管理策略:1. 交接准备:确定交接标准和交接流程,明确各方责任。
2. 交接申请:由竣工方向相关部门提交交接申请,并提供必要的文档和资料。
3. 交接组成立:相关部门组成交接组,并指定组长和成员。
4. 交接事项确认:交接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核查,确认工程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工程的关键信息和问题。
5. 问题解决与整改:交接组尽快解决工程存在的问题,并确保工程符合验收标准。
6. 交接报告编制:交接组根据交接事项确认结果编制交接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7. 交接确认:相关部门对交接报告进行确认,并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
8. 交接完成:交接报告获得确认后,工程交接工作正式完成。
以上是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策略的基本内容,通过严格执行以上流程和策略,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和交接。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流程(含流程图)

工程竣工验收
操
作
流
程
指
引
编制日期
修订记录
提供:
1、工程单体竣工验收报告
2、城建档案移交证明
3、消防验收证明书
4、环保验收证明书
5、工程款支付证明
6、节能验收证明
7、交通设施验收证明
8、电力验收证明
9、绿化验收证明10、人防验收证明11、配套设施验收证明12、保修协议13、分户验收资料14、产品说明书15、质量保证书
参与复验单位或部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中参与单位或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中心等
工程供方收集竣工
资料
参与验收竣工验收证明
组织主体结构验收
将资料移交档案馆
发现问题、提出整
改要求
参与验收
参与验收
组织整改
初验合格
组织规划面积实测、规划验收、环保验收、室内环境
检测
配合
参与验收组织竣工验收
客服抽选,并组织准业主预验收
参与验收
申请单体初验产品交付管理流程
单体工程施工完毕
组织基础工程验收组织过程隐蔽验收参与验收
工程移交2个月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公司验收
申请单体复验
申请竣工验收备案
提供客户资料,参与准业主预验收
取得专项验收资料
/证明
复验并通知准业主验证
验收合格
组织各专项验收
物业移交
报批报建管理流程
产品交付管理流程
开始
结束。
(完整版)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管理规范

(完整版)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管理规范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管理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管理规范,以确保工程项目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时间进度进行验收和移交。
2. 管理流程2.1 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在进行竣工验收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完成所有工程施工任务;- 检查所有施工项目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清理和处理工程现场的垃圾和废料;- 准备完备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2.2 竣工验收程序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如下:1. 各工程单位提交相应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2. 部门负责人成立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验证;3. 验收小组根据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逐项评估;4. 如果发现问题或不合格项,进行整改;5. 完成所有评估和整改后,验收小组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交验收报告。
2.3 工程移交程序工程移交程序如下:1. 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后,开展工程移交准备工作;2. 建立工程移交清单,确保所有设备、文件和资料准备完备;3. 工程移交双方进行签字确认;4. 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工程移交验收;5. 完成工程移交并办理相关手续。
3. 现场安全和质量控制3.1 现场安全管理为确保工程现场的安全,应做到以下几点:- 制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培训。
3.2 质量控制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应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和检查标准;- 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测试;- 及时处理发现的质量问题,并进行整改。
4. 总结本文档为工程竣工验收和移交提供了一套管理规范,确保工程项目按照合同要求顺利进行验收和移交。
同时强调了现场安全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工程验收管理流程

工程验收管理流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工作1、工程竣工预验收(由监理公司组织,建设单位、承包商参加):工程竣工后,监理工程师按照承包商自检验收合格后提交的《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申请表》,审查资料并进行现场检查;项目监理部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书》(注:需要时填写),要求承包商限期整改;承包商整改完毕后,按有关文件要求,编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交监理工程师检查,由项目总监签署意见后,提交建设单位2、工程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1)、承包商:a、承包商编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监理公司建设单位。
b、工程技术资料(验收前20个工作日);监理公司(5个工作日内)(2)、监理公司: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3)、勘察单位:编制质量检查报告 (4)、设计单位:编制质量检查报告<br>(5)、建设单位:a、取得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燃气工程等专项验收合格文件。
b、监督站出具的电梯验收准用证.C、提前15日把《工程技术资料》和《工程竣工质量安全管理资料送审单》交监督站(监督站在5日内返回《工程竣工质量安全管理资料退回单》给建设单位).d、工程竣工验收前7天把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以书面通知监督站.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哪些条件(1)完成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4)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监督(由监督站操作)1、监督站在审查工程技术资料后,对该工程进行评价,并出具《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书》(建设单位提前15日把《工程技术资料》送监督站审查,监督站在5日内返回《工程竣工质量安全管理资料退回单》给建设单位)。
2、监督站在收到工程竣工验收的书面通知后(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前7天把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以书面通知监督站,另附《工程质量验收计划书》),对照《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审核表》进行审核,并对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并出具《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书》。
工程管理部验收制度

工程管理部验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为规范工程管理部的验收工作,提高验收质量,保障项目进度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工程管理部门进行项目验收的相关工作。
第三条工程管理部验收制度应当以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为依据,严格遵循,确保验收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第二章验收程序第四条项目完工后,由项目经理向工程管理部提出验收申请。
第五条工程管理部接到验收申请后,应当立即组织验收小组进行现场验收。
第六条验收小组由主任组成,成员包括项目经理、设计工程师、技术质量部门相关人员等。
第七条验收小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现场验收工作,并填写《工程管理部验收报告》。
第八条验收小组应当在验收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材料、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第九条验收小组应当对工程项目的合格性进行评定,并提出验收意见。
第十条工程管理部应当在收到验收意见后,及时与项目经理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确定后续处理措施。
第三章验收标准第十一条工程管理部的验收标准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规定确定。
第十二条工程管理部应当建立和完善验收标准的体系,确保验收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十三条工程管理部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验收标准,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第十四条验收标准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文件的完整性、施工质量、材料选择、环境保护等方面。
第十五条工程管理部应当根据验收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评定,确保工程项目符合验收要求。
第四章验收文件第十六条工程管理部应当建立和维护完善的验收文件管理制度。
第十七条工程项目的验收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验收报告、验收意见、验收通知等。
第十八条工程管理部应当保存验收文件的原始记录,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十九条工程管理部应当妥善保管验收文件,做到易查易取,便于日后查阅和追溯。
第二十条工程管理部应当定期对验收文件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文件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完整版)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措施

(完整版)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措施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措施1. 概述本文档旨在阐述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的相关措施。
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是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交付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执行一系列管理措施。
2. 验收准备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确认竣工验收的法定依据和相关规范;- 协调相关各方,明确验收标准和程序;- 制定详细的验收计划,明确验收时间和地点;- 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检查和记录,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3. 竣工验收程序竣工验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提交验收申请:由工程施工方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 验收组成立:相关管理部门根据项目性质和大小,组织验收组成员,包括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
- 现场检查和测试:验收组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评估其符合规范和合同要求的程度。
- 技术交底:工程施工方对移交的设备、工程进行技术交底,向验收组提供相关操作和维护手册。
- 审核验收报告:验收组对工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编制验收报告并提交相关管理部门。
- 验收结果确认:相关管理部门对验收报告进行审查,并根据结果确认是否合格。
- 形成交接备案:经确认合格后,相关管理部门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结果和相关证明材料备案。
4. 管理措施为保证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的质量和效果,需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法定依据和相关规范,确保验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加强沟通和协调,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确保顺利进行验收和交接;- 建立科学的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验收的客观公正和一致性;- 强化现场检查和技术测试,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提供充足的技术交底和培训,使接收方熟悉设备和工程的操作和维护;- 加强验收报告的审核和备案工作,确保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论工程竣工验收和交接管理措施是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交付的重要环节。
工程验收的制度

工程验收的制度一、验收准备1. 完成条件工程必须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的要求全部完工,包括主体结构和附属设施。
所有施工活动应已经停止,现场清理干净,准备好接受验收。
2. 资料准备施工单位应整理并准备好以下资料:- 工程设计文件及变更记录- 施工日志和施工过程记录- 材料进场记录和使用情况- 质量检验报告- 安全生产记录- 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 相关许可证和批文二、验收组织1. 组织机构工程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邀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有关专家参加。
必要时,可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参与。
2. 验收小组成立工程验收小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人员等。
验收小组负责具体的验收工作。
三、验收程序1. 初步检查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重点检查结构安全、使用功能、设备安装等方面。
2. 缺陷整改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施工单位应及时整改。
整改后,再次进行检查,直至符合要求。
3. 验收报告验收小组应出具详细的验收报告,报告中应包括验收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最终验收意见等。
四、验收标准1. 国家和行业标准工程验收应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2. 设计与合同要求除了遵守国家和行业标准外,还应严格按照设计和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进行验收。
五、法律责任1. 施工单位责任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质量负责,如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2. 验收小组责任验收小组成员应客观公正地进行验收,对于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六、附则1. 实施细则各单位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修订与解释本制度由建设单位负责修订和解释,如有变更,应及时通知所有相关方。
工程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及流程

工程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及流程<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工程项目验收程序,提高工程项目交付能力,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工程项目验收包括内部验收、外部验收;内部验收,是指施工项目经理部按施工合同完成了工程项目全部任务,经自检合格,由公司内部组织验收的过程;外部验收,是指施工项目部经理按施工合同完成了工程项目全部任务,经内部验收合格,报由业主组织验收的过程;外部验收,是指施工项目部经理按施工合同完成了工程项目全部任务,经内部验收合格,报由业主组织验收的过程;验收顺序:“先资料,后现场”;“先产品,后系统;先各系统,后系统集成”。
第三条工程项目验收活动中的交工(内部验收不交工)主体应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项目经理),工程项目内部验收活动中的验收主体是公司组织内部验收小组,工程项目外部验收活动中的验收主体应是业主组织的验收小组。
第二章工程项目验收的前提条件第四条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五条工程已经按设计规定及合同约定的内容全部完成;第六条工程所属各个子系统能正常运行;第七条过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随工验收所发现的问题已基本处理完毕;第八条竣工资料编制完成并符合工程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第九条施工项目经理部已经完成各个系统的自测自检,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合同、设计要求。
第三章验收的依据、标准与内容第十条工程项目验收所依据的文件及验收的内容:第十一条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及后续客户的有效需要变更;第十二条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施工说明;第十三条双方签订项目承包合同;第十四条设计变更通知书第十五条国家/行业的相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设备厂家的功能、性能标准;第十六条核查项目合同约定范围的过程内容是否全部完成,是否满足客户需求,有无漏项,增减的内容变更手续是否齐全。
第十七条按照项目预算、施工设计及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客户需求,核查项目设计、设备器材采购、安装施工、系统调试等各个工作实际完成情况的优劣,测试系统功能、性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工程全过程验收管理制度

工程全过程验收管理制度
一、前期准备阶段
在工程启动之前,必须对工程设计文件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计合理、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同时,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质量目标和验收标准。
二、材料设备进场验收
所有进场的材料和设备都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但不限于质量证明文件的审核、实
物检查以及必要的性能测试。
只有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才能用于工程施工。
三、施工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对于关键工序和重要节点,需要进行重点监控
和记录。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四、分部工程验收
每个分部工程完成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工程量、
工程进度等,确保各项指标达到预定要求。
五、隐蔽工程验收
对于隐蔽工程,应在封闭前进行验收。
验收时,应重点关注结构安全、电气安全等方面,
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可靠。
六、竣工验收
工程完工后,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竣工验收。
验收内容涵盖工程质量、功能实现、安全标准等多个方面,确保工程整体满足使用要求。
七、档案资料整理
在整个工程过程中,应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以便于日后的查询和维护。
八、质量追溯与保修
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追溯体系,对于发现的任何质量问题,都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保修服务,确保工程质量长期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验收管理流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工作1、工程竣工预验收(由监理公司组织,建设单位、承包商参加):工程竣工后,监理工程师按照承包商自检验收合格后提交的《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申请表》,审查资料并进行现场检查;项目监理部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书》(注:需要时填写),要求承包商限期整改;承包商整改完毕后,按有关文件要求,编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交监理工程师检查,由项目总监签署意见后,提交建设单位2、工程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参加):1)、承包商:a、承包商编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监理公司建设单位。
b、工程技术资料(验收前20个工作日); 监理公司(5个工作日内)(2)、监理公司: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3)、勘察单位:编制质量检查报告(4)、设计单位:编制质量检查报告<br>(5)、建设单位:a、取得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燃气工程等专项验收合格文件。
b、监督站出具的电梯验收准用证。
C、提前15日把《工程技术资料》和《工程竣工质量安全管理资料送审单》交监督站(监督站在5日内返回《工程竣工质量安全管理资料退回单》给建设单位)。
d、工程竣工验收前7天把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以书面通知监督站。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哪些条件(1)完成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4)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监督(由监督站操作)1、监督站在审查工程技术资料后,对该工程进行评价,并出具《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书》(建设单位提前15日把《工程技术资料》送监督站审查,监督站在5日内返回《工程竣工质量安全管理资料退回单》给建设单位)。
2、监督站在收到工程竣工验收的书面通知后(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前7天把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以书面通知监督站,另附《工程质量验收计划书》),对照《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审核表》进行审核,并对工程竣工验收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并出具《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书》。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准备的资料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由建设单位操作)备案准备的资料:1、《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2、下列文件:(1)、施工许可证;(2)、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3)、工程质量评估报告;(4)、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检查报告;(5)、市政基础设施的有关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6)、规划验收认可文件;(7)、消防验收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8)、环保验收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9)、有监督站出具的电梯验收准用证及分部验收文件;(10)、燃气工程验收文件;(11)、《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保修书》;(12)、法规、规章、规定必提供的其他文件。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程序1、建设单位向备案机关领取《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2、建设单位持加盖单位公章和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名的《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一式四份及上述规定的材料,向备案机关备案。
3、备案机关在收齐、验证备案材料后15个工作日内在《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上签署备案意见(盖章),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督站和备案机关各持一份。
组织现场验收主要内容(1)整个建设项目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建设完成,符合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标准,并经监理单位认可签署意见后,向业主(总包方)提交“工程验收报告”,然后由业主(总包方)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间竣工已办理移交手续的单项工程,不再重复进行竣工验收。
(2)业主(总包方)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竣工验收程序,对工程进行核查后,应做出验收结论,并形成“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参与竣工验收的各方负责人应在竣工验收报告上签字并盖单位公章。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程序1、公安消防机构受理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时,应查验下列资料:(1)《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2)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测试合格的报告;(3)《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及相关批复文件;(4)竣工图;(5)消防工程施工安装单位资格证书及施工安装、调试记录,消防产品相关证书、出厂合格证,隐蔽工程记录,设计、施工变更内容记录等资料;(6)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防火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以及消防系统操作管理人员名单2、工程验收的人员不应少于2人。
重点工程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验收,应成立有验收、建审、监督、战训等人员参加的验收组织,并制定验收工作方案。
3、公安消防机构受理验收申报后,应在10日内组织验收,并在验收后7日内签发《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4、参加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选址、方案可行性论证或初步设计审查会的人员应将所提意见填入《建筑工程前期审查意见记录表》。
5、审核人员完成审核后应及时提出审核意见,并由专人进行技术总复核。
6、公安消防机构对送审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审核。
从收到全套设计图纸资料之日起,一般工程应在10日内、重点工程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应当在20日内发出《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的,可以延长至30日。
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予答复,即为同意。
7、重点工程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发出后,建审人员要督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落实审核意见并及时反馈。
8、建审人员应定期对在建工程进行施工监督检查,并作检查记录。
一般工程竣工前检查不少于1次,重点工程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检查不少于3次。
9、建审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应当进行会审并作记录:(1)属于重大工程项目(由支队界定)的;(2)执行国家现行消防技术规范有困难需进行相应调整、变通的;(3)建设单位选用的自动消防设施产品以及施工安装单位的合法性需要审查的;(4)有其它重大问题的。
10、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将工程项目的有关文件资料移交验收部门。
单位工程竣工质量初验(专家验收组核查)一、组建专家验收组(针对商品住宅工程的分户验收)1、竣工验收组织机构必须包括下列人员:①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②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及相关专业监理人员;③设计单位:项目设计负责人及相关专业设计人员;④施工(含分包)单位:项目经理及相关专业施工技术人员;⑤其它有关单位(如检测鉴定单位):项目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
2、参加竣工验收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格并备齐委托手续:①项目经理及项目总监应与施工许可信息相符;②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与设计文件信息相符(负责人变更时按③项执行);③建设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书及项目负责人任命书。
二、单位工程竣工初验程序1、单位工程质量经施工单位预验自检合格后,填写(A11《工程竣工报验单》)上报项目监理部,申请工程竣工初验收。
2、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对工程资料及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书》(注:需要时填写),要求承包商限期整改;3、承包商整改完毕后合格后,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表及《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提交建设单位;4、勘察、设计单位检查并符合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后,勘察单位填写《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设计单位填写《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三、单位工程初验要求1、单位工程初验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和业主等单位参加。
2、对于商品住宅的,由建设单位组织专家验收组成员进行商品住宅分户竣工质量验收核查;3、参加初验的人员应当按照各自的专业分工对工程实体进行认真检查,尤其是对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要重点检查。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方案和整改期限,并形成初验会议纪要。
初验后,施工单位应组织力量对初验发现的问题逐条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写出整改报告。
监理单位应对整改过程认真进行监督,并确认每个问题都已整改落实后,方能在整改报告上签署意见同意竣工验收。
力争使工程实体质量问题在初验阶段得以全部解决。
四、单位工程竣工质量初验应具备的条件1、单位工程完工经施工企业预验合格,工程基本达到竣工验收条件;2、所含(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验收合格。
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完整。
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均符合要求。
5、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五、填写相关资料1、单位工程质量经检查后,填写《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初验质量核查情况;2、对于商品住宅的,并由监理单位在《住宅工程分户质量验收表》中签署验收意见;3、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报送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签署意见。
3、监理单位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提交建设单位;4、勘察单位编制《勘察文件质量检查报告》提交建设单位;5、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提交建设单位;商品住宅逐套竣工质量验收商品住宅逐套竣工质量验收,建设单位应在专家验收组验收核查合格的基础上,报请质量监督站对商品住宅进行分户竣工质量监督核查;商品住宅分户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工程质量竣工质量验收;一、确定逐套检验核查时间1、建设单位应按《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及《宣城市建委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完成逐套检验程序,填写《检验结果表》、《检验记录表》和《商品住宅建筑质量合格证明》后方可提请质监机构进行逐套检验核查;2、逐套检验核查可在竣工验收前进行,也可与竣工验收一起进行;为简化验收手续,正常情况下要求与竣工验收一起进行;3、建设单位申请逐套检验核查应提前5个工作日告知。
申请竣工验收前组织逐套检验核查的,应提交竣工验收资料;申请与竣工验收同时组织逐套检验核查的,尚应提交竣工验收其它相关资料;4、收文窗口核对逐套检验资料完整性后,确定逐套检验核查时间二、逐套检验核查根据《通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核查内容应包括:逐套检验小组成员是否按规定组成;逐套检验小组成员是否按规定填写逐套检验记录;逐套检验的内容是否存在明显缺漏、是否按规定整改;实物抽查的结果与逐套检验记录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等。
1.检验组织机构检查逐套检验小组应当由下列人员组成:①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②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③监理单位项目总监及各专业监理工程师④依照合同约定应当参加逐套检验的设计单位和物业管理公司应当委派专业的人士2、逐套检验内容检查逐套检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工程:①建筑、结构工程②门窗安装工程③地面、墙面和顶棚面层④防水工程⑤空调、制冷系统安装工程⑥给水、排水系统安装工程⑦室内电气安装工程⑧燃气工程⑨其他可能产生质量缺陷或需要逐套检查的内容逐套检验具体项目必须符合《规则》的规定及《逐套检验方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