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苏轼生平时间表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
苏轼生平时间表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说到苏轼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赤壁赋就是他写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文豪,但是好像有能力人人生就好像就不会顺顺利利的,话说这个苏轼本来前半辈子风风光光的,但是后半辈子就不好过了,再到后来又好过了,所以他的一生还是十分的曲折的,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么曲折到底具体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早年经历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
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
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
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进京应试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
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
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
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
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名动京师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
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
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
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轼年谱
苏轼年谱、行踪简编肖世德按:苏轼生年一般材料均为1037年,这是按照苏轼生日农历1036年12月19日对应公历1037年1月8日而来。
中国古人一般采用皇帝年号和农历记载年月日,按“男晋女满”原则计算寿数。
苏轼诗文自认出生于1036丙子年且按虚岁计算年岁。
鉴于公历推行在中国民国1911年以后。
因此本年谱中年月日阿拉伯数字一般均按农历年月日理解。
有人概括苏轼一生经历了“三次在朝,十二次外任,八方太守,三次贬居”这样一个“在朝——外任——贬居”的过程。
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1036年1岁,宋仁宗景祐二年腊月十九日卯时(公元1037年1月8日摩羯宫),苏轼生于四川眉州纱榖行(今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
父亲苏洵时年27岁,母亲程氏时年26岁。
祖父苏序时年63岁。
1039年3岁,宋仁宗宝应二年二月丁亥(1039、2、20),弟弟苏辙出生。
1043年8岁,庆历三年。
发蒙小学,师从眉州天庆观道士苏易简。
与陈太初同学(道士)。
本年王安石中进士。
1045年10岁,庆历五年。
父亲苏洵出川赶考落第,游学四方。
1046年11岁,庆历六年。
传说写处女作《黠鼠赋》。
读书栖云寺,题字连鳌山。
1047年12岁,庆历七年。
5月11日祖父苏序去世,葬眉州修文乡安道里。
1054年19岁,至和元年甲午。
与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16岁结婚。
1055年20岁,至和二年乙未。
弟弟苏辙与眉山史氏15岁结婚。
1056年21岁,嘉祐元年丙申。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首次出川,到成都拜访张方平太守。
经剑门,穿秦岭,五月到达首都汴梁(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参加七月礼部初试,考中开封举人。
1057年22岁,嘉祐二年丁酉。
苏轼、苏辙考中进士。
苏轼试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主考欧阳修赞赏,因避嫌取为第二(榜眼)。
本科状元章衡(章子平),同年曾巩、程颐、章惇等共388人进士及第。
本年4月8日母亲程氏眉山去世,终年48岁,丁母忧归里。
(完整版)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宋仁宗时代景祐三年(1036 年)丙子一岁公历1036 年12 月19 日,卯时,生于眉山县(属成都府路之眉州)纱縠行。
此年父苏洵二十八岁,母程氏二十七岁。
范仲淹四十八岁,梅尧臣三十五岁,欧阳修三十岁,司马光十八岁,曾巩十八岁,王安石十六岁,程颢五岁,程颐四岁。
范仲淹因反对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欧阳修亦坐贬夷陵。
宝元元年(1038 年)戊寅三岁苏轼兄景先卒。
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
宝元二年(1039 年)己卯四岁弟苏辙生于二月二十日。
庆历二年(1042 年)癸未八岁始入乡校,从道士张易简读书,闻欧阳修等名。
此年范仲淹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
庆历五年(1045 年)乙酉十岁苏洵东游京师,拟应次年的“茂才异等”科考试。
苏轼从母程夫人读书,“奋厉有当世志”。
此年因苏舜钦进奏院事件,范仲淹等离朝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中断。
黄庭坚生。
庆历七年(1047 年)丁亥十二岁苏洵因制科落第,南游庐山等地。
五月苏轼祖父苏序卒,苏洵闻讯返家,自此居丧读书,并教养二子。
皇祐元年(1049 )己丑十四岁苏洵作《名二子说》,名轼及弟辙。
是岁,秦观生。
皇祐四年(1052 年)壬辰十七岁三姊受其舅程濬、姑宋氏、夫之才(正辅)之虐,卒。
苏、程结怨。
范仲淹卒。
皇祐五年(1053 )癸巳十八岁至是岁,日益壮大,好读史、论史,章亦好道。
晁补之、陈师道生。
至和元年(1054 年)甲午十九岁娶妻王弗。
张方平镇蜀,访知苏洵之名。
是岁,张耒生。
至和二年(1055 年)乙未二十岁以诸生谒张方平于成都,张一见待以国士。
嘉祐元年(1056 年)丙申二十一岁张方平致书欧阳修推荐苏洵,苏轼、苏辙随父进京.兄弟俱获开封府解,拟应次年的进士试。
苏洵上《书》欧阳修,并上所作《洪范论》、《史论》,修大称赏之。
时欧阳修任翰林学士,荐苏洵于朝,洵文名大盛。
嘉祐二年(1057 年)丁酉二十二岁正月六日,以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
(完整版)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东坡是宋代诗词大家,他那乐观豪迈、飒然超离的诗词与他的透彻的禅学修养是紧密联系的。
他把学诗比作学禅,诗境等同禅境,每逢佳句则参禅”(《书李端叔诗后》)是他从事创作的体会。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
后人读苏轼的诗词文无数,其中体现的豪情震慑了多少人的心魂!文字明朗,文风清新,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伟大的一代宗师。
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
正如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
他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褒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因此他的诗句总能体现他的本性,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个乐观,豪放的苏轼,似乎能碰到他的心。
说苏东坡乐观、豁达,是因为他在历尽仕途坎坷之后还是那么天趣洋溢,超然无累,在苦难中他张显出生命的活力。
因此他受到所有后人的爱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怎么能不受人尊敬?苏轼生平作诗几百首。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多么平静的心情,潇洒的人生态度,豁达的人生观念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成为历史,雨也罢晴也罢,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走过路过,幸福悲伤,都是人生的意义;会识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石上有几个人有这种豪情,这种想象!西北望,射天狼”堪称一绝;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
”臾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
”似乎看到苏轼早已看透红尘,心间一片澄澈,悠然看世间生老死别;J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橙黄桔绿”四个字轻易地把寒冷的冬季写得充满生机,不同凡俗。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此句携海上风涛之气而来,何其雄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所以人不可好高慕远,否则只会留下遗憾;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毅力成就古之成大事者,否则即使有超世之才也将一事无成;矢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胜过千言万语,诗境不言而喻……超脱的语句是一个超脱的心灵释然的真心流露。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蚄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蚀宋仁宗时代螈景祐三年(1036年)丙子一岁莄公历1036年12月19日,卯时,生于眉山县(属成都府路之眉州)纱縠行。
膂此年父苏洵二十八岁,母程氏二十七岁。
范仲淹四十八岁,梅尧臣三十五岁,欧阳修三十岁,司马光十八岁,曾巩十八岁,王安石十六岁,程颢五岁,程颐四岁。
范仲淹因反对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欧阳修亦坐贬夷陵。
葿宝元元年(1038年)戊寅三岁袈苏轼兄景先卒。
螅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
袄宝元二年(1039年)己卯四岁膈弟苏辙生于二月二十日。
羇庆历二年(1042年)癸未八岁膆始入乡校,从道士张易简读书,闻欧阳修等名。
莂此年范仲淹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
芁庆历五年(1045年)乙酉十岁肇苏洵东游京师,拟应次年的“茂才异等”科考试。
苏轼从母程夫人读书,“奋厉有当世志”。
此年因苏舜钦进奏院事件,范仲淹等离朝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中断。
莃黄庭坚生。
十二岁肄庆历七年(1047年)丁亥羀苏洵因制科落第,南游庐山等地。
五月苏轼祖父苏序卒,苏洵闻讯返家,自此居丧读书,并教养二子。
肇皇祐元年(1049)己丑十四岁螄苏洵作《名二子说》,名轼及弟辙。
蒂是岁,秦观生。
蝿皇祐四年(1052年)壬辰十七岁膇三姊受其舅程濬、姑宋氏、夫之才(正辅)之虐,卒。
苏、程结怨。
膅范仲淹卒。
膄皇祐五年(1053)癸巳十八岁螂至是岁,日益壮大,好读史、论史,章亦好道。
晁补之、陈师道生。
芇至和元年(1054年)甲午十九岁薆娶妻王弗。
张方平镇蜀,访知苏洵之名。
蚁是岁,张耒生。
薁至和二年(1055年)乙未二十岁莇以诸生谒张方平于成都,张一见待以国士。
羆嘉祐元年(1056年)丙申二十一岁莃张方平致书欧阳修推荐苏洵,苏轼、苏辙随父进京.兄弟俱获开封府解,拟应次年的进士试。
苏洵上《书》欧阳修,并上所作《洪范论》、《史论》,修大称赏之。
【2019-2020】唐宋八大家--苏轼 ( 大事年表 )-范文模板 (2页)
【2019-2020】唐宋八大家--苏轼 ( 大事年表 )-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唐宋八大家--苏轼 ( 大事年表 )
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历1037年1月8日),苏轼降生。
1054年娶王弗。
1057年 2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举家前往京都,苏迈降生。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年~1068年)
1064年任职史馆。
1065年妻丧。
1066年父丧;服孝(1066-4~1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娶王闰之(王弗之堂妹)。
1069年返京;任职史官。
1070年苏迨降生。
1071年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2年苏过降生。
1073年收留王朝云。
1074年 38岁任密州太守。
1076年 40岁任徐州太守。
东坡大事年表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一、少年苏轼在眉山(1036—1056)1、苏轼降生:1036年1月,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千年奇才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
2、苏辙降生:1039年,苏轼一生的兄弟、知己苏辙降生。
3、程夫人教子:幼年的苏轼、苏辙兄弟跟母亲程夫人读书,程夫人用范滂的事例教育苏轼胸怀天下。
4、少年立志:年少的苏轼也曾自满,但在高人的指点下写下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并以此自励,传为佳谈。
5、娶王弗:十九岁的苏轼与十六岁的王弗成婚。
6、谒张方平于成都:苏轼到成都拜访了当时的名士张方平,得到后者高度评价。
二、名动京师(1056—1057)1、赴京赶考: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兄弟踏上了进京赶考之路。
2、中进士:做《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为避嫌误把苏轼列为第二,但东坡的才华为世人所认知,名动京师。
三、服母丧(1057—1059)四、初仕凤翔(1061—1064)1、“苏贤良”美誉:初到凤翔的苏轼才能得到展现,很快获得“苏贤良”的美誉。
2、王弗高参:苏轼为人性格直率,王弗从旁提醒,两人相得益彰。
3、《和董传留别》:凤翔期满,苏轼与董传离别时写下了这首诗,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后人广为传颂。
五、京城为官(1064—1066)1、任职史馆:任满后的苏轼回到京城,受到排挤,但学士院考试再入三等,授史馆。
2、妻丧:1065年,陪伴苏轼11年的妻子王弗去世,苏轼悲痛不已。
六、服父丧(1066—1068)1、父丧:1066年,苏洵病辞世于京城,苏轼、苏辙护送父亲的灵柩回眉山安葬。
2、娶王闰之:1068年,苏轼娶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她将陪伴苏轼经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七、返京(1069—1071)1、任职史馆:服丧期满的苏轼回到京城,但此时的京师已不是过去安然和平的京师,王安石变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反对变法让苏轼备受排挤。
2、第一次被陷害:变法派不择手段,甚至污蔑苏轼贩卖私盐,欲除之而后快,苏轼遭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污蔑。
苏轼生平时间表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
苏轼生平时间表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篱,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人、雕刻家、政治家,是古代中国杰出的文化人物之一。
生于公元1037年,卒于1101年,享年65岁。
苏轼生平时间表: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河南省沈丘县(今河南省商水县);1042年,苏轼六岁时,父亲忧郁而亡,家境一时落寞;1057年,苏轼得中进士,成为状元;1058年,苏轼开始他的仕途生涯,担任宝文阁校书郎;1063年,苏轼官至礼部尚书,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1070年,苏轼与王安石在“神宗知制诰”中有矛盾,不满王安石的新政,申论“神京赋”,被贬黄州;1074年,苏轼被贬儋州;1076年,苏轼被贬黄山;1080年,苏轼因曾盗取御油灯的罪名被流放黔州;1086年,苏轼被召回中央,负责协助编撰《新唐书》;1088年,苏轼被越王钱俶充军,任枇杷峰游击营官,期间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1091年,苏轼得到赦免,重回府,任中书舍人;1096年,苏轼再次被贬,至婺源;1100年,苏轼重归南京,尝试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归隐江南;1101年,苏轼逝世,享年65岁,葬于家族房陵干园中。
苏轼生平事迹经历简介:苏轼出生在一个文化家庭,小时候就受到父母亲的文化熏陶。
他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辙、弟弟苏辙和侄子苏辙琼都是学者,史称“苏门四学士”。
苏轼少时聪颖,精通诗文,18岁时中进士,成为当时唯一的状元。
担任官员期间,他努力提升自己的才华,创作了众多著名的文章和诗歌,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游泳》等等,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匠。
然而,苏轼的政治主张多次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相撞。
他认为王安石的新政并不是最好的政治方案,不同意他的改革措施,因而遭到了贬谪和囚禁。
苏轼在流放期间,以写诗、写画、修文艺书法自立于世,先后逗留于黄山、婺源、黔州和扬州,期间创作了大量著作,如《赤壁怀古》、《江城子》、《前赤壁赋》、《东篱乐府》等等,时至今日仍备受人们的喜爱。
苏东坡年谱
苏东坡年谱《苏东坡年谱》苏轼(1037-1101),字子瞻,初字和仲,四川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自号东坡、东坡居士、老泉山人、铁冠道人、戒和尚、玉局老、眉阳居士、雪浪斋。
祖父苏序,祖母史氏。
父苏洵,弟苏辙,俱以文著名,世称“三苏”。
母程氏以贤惠称。
苏轼生当北宋由盛至衰的时代,经历庆历新政、熙宁变法、元祐更化、绍圣绍述等重大政治事变,宦海沉浮,九死一生。
他是宋代杰出的天才作家,在诗、文、词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成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著有《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东坡易传》、《东坡志林》等。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一岁。
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县城纱谷行,阴历为丙子十二月十九日,若依公历推算则为1037年1月8日。
是年,欧阳修(1007-1072)三十一岁,王安石(1021-1086)十七岁,程颢(1032-1085)五岁,程颐(1033-1107)四岁。
庆历三年(1043)七岁。
入小学,以眉山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师。
读石介《庆历圣德诗》,羡慕韩琦、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
是年,弟苏辙(1039-1112)六岁。
庆历五年(1045)九岁。
父苏洵离家游学四方。
听母亲程氏讲授《汉书·范滂传》,奋发有当世志。
作《夏侯太初论》,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之语,令人称奇。
是年,黄庭坚(1045-1105)生。
至和元年(1054)十八岁。
娶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为妻。
是年,秦观(1049-1100)六岁。
嘉祐元年(1056)二十岁。
与弟苏辙随父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途经成都、凤翔、长安和渑池等地。
是年,程颢、程颐也到京城准备应试。
程颐游太学,作《颜子所好何学论》,谓“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
……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
是年,欧阳修与王安石初次见面,王安石《奉酬永叔见赠》云:“欲传道义心虽壮,强学文章力已穷。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培训资料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培训资料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哲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多才多艺的才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如下: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陕西镇江(今属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一个文化世家。
1057年:苏轼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员生涯。
1060年:苏轼被任命为江西临川府推官,开始了他的地方官员生涯。
1063年:苏轼被贬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涯。
1071年:苏轼被任命为江西安抚使,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1079年:苏轼被任命为四川知州,开始了他的地方政治生涯。
1080年:苏轼被贬谪至儋州(今海南省儋州市),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流放生涯。
1087年:苏轼被任命为广东知州,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地方政治生涯。
1091年:苏轼被贬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流放生涯。
1092年:苏轼被任命为湖州知州,开始了他的第四次地方政治生涯。
1094年:苏轼被贬谪至婺州(今浙江金华市),开始了他的第四次流放生涯。
1101年8月24日:苏轼在婺州逝世,享年65岁。
苏轼一生中经历了多次官场生涯和贬谪流放,但他始终保持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以其优秀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散文和书法作品,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代表作品包括《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他的作品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细腻的艺术表达而广受赞誉。
苏轼还是一位卓越的书画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苏体”,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绘画作品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而著称。
除了文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苏轼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哲学家。
他在政治方面主张“以民为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治国理政的思想。
简要苏轼年谱(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庆历五年乙酉 (1045) 十岁
听母程氏讲授《汉书·范滂传》,奋发有当世志。
至和元年田午 (1054) 十九岁
娶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为妻。
至和二年乙未 (1055) 二十岁
到成都,谒张方平。张待以国士。
嘉佑元年丙申 (1056) 二十一岁
与弟辙随父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
治平四年丁未 (1067) 三十二岁
与弟辙护父丧返川。
神宗熙宁元年戊申 (1068) 三十三岁
十月,续娶王弗堂妹、王介幼女王闰之为妻。冬,与弟辙携家赴汴京,途中在长安度岁。
熙宁二年己酉 (1069) 三十四岁
二月还朝,在京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是年王安石始行新法。
熙宁三年庚戌 (1070) 三十五岁
三月被召入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还京时绕道视察湖州、苏州水灾。八月出知颖州军州事。
元佑七年壬申 (1092) 五十七岁
在颍州。春,疏浚颍州西湖。被命移知扬州军州事。八月以兵部尚书召还。十一月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佑八年癸酉 (1093) 五十八岁
在京任端明殿学士,左朝奉郎、礼部尚书。八月,妻王闰之卒于京师。九月出知定州军州事。
在京师。连章请郡,三月以龙图阁学士充两浙西路兵马钤辖知杭州军事。五月过南,都谒张方平。七月到达杭州任所。时方旱饥,疏浚茅山、盐桥二河,以工代赈。
元佑五年庚午 (1090) 五十五岁
在杭州。春夏间,疏浚西湖,建堤桥,即苏堤。秋,大雨,太湖泛滥,上疏请求救灾。作《赠刘景文》等诗。
元佑六年辛未 (1091) 五十六岁
熙宁七年甲寅 (1074) 三十九岁
在杭州。纳妾王朝云。行部至于潜,识诗僧参寥。十一月改知密州。是年郑侠上《流民图》,王安石罢相。
苏轼大事年表一览表
苏轼大事年表一览表仁宗天圣元年——嘉祐八年(1023-1064)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历1037年1月8日),苏轼降生。
1054年娶第一任妻子王弗。
1057年 2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举家前往京都,苏迈降生。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1064年任职史馆。
1065年妻丧,王弗离去。
1066年父丧;服孝(1066.4~1068.7)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1068年娶王闰之(王弗之堂妹)。
1069年返京;任职史官。
1070年苏迨降生。
1071年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2年苏过降生。
1073年收留王朝云。
1074年 38岁任密州太守。
1076年 40岁任徐州太守。
1079年 43岁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往常州。
1085年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祐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6年朝云去世。
1097年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1101 年,北返;往常州;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享年66岁。
1102年,即崇宁元年六月葬于汝州郏城钓台乡上瑞里。
苏轼年表
米芾开始游宦华南。因母亲的原因踏上了仕途。
任杭州通判
35岁
1072
壬子
五年
黄庭坚在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再任共8年。
欧阳修卒。
苏轼在湖州黄庭坚岳父处见黄诗叹“世久无此作也”,致信黄。
36岁
1074
甲寅
七年
米芾73年到广州,74年迁桂林,长子友仁出生。75年迁长沙
任山东密州太守
38岁
1077
1054
甲午
至和
元年
苏轼娶王弗
18岁
1055
乙未
至和二年
黄庭坚父受文彦博推荐,此年摄知康州。中年卒于任所
1056年,苏洵见欧阳修
19岁
1057
丁卯
嘉祐元年
至和三年,苏洵48岁。欧阳修50岁。王安石36岁。蔡襄45岁。苏辙18岁。黄庭坚12岁。米芾6岁。
欧阳修主持礼部试,曾巩进士及弟,苏轼、苏辙进士及弟母丧服孝
王安石参知政事。
娶妻王闰之。1067年,召王安石为翰林学士。欧阳修知毫州,
32岁
1069
己亥
二年
返京
33岁
1070
庚子
三年
米芾“男二十,冠而字。”取字元章,并与蔡京相识
是年苏轼还朝,因与王安石相左,被迫监官告院。
《乌台诗话》云:“熙宁二年,某在京授差遣,与王诜写诗赋及《莲华经》。”
34岁
1071
辛亥
1107
丁亥
大观
元年
得徽宗赐砚。蔡京提米芾为礼部员外郎,遭抨击。蔡京只好外放米芾
1108
戊子
二年
58岁的米芾在淮阳军使任去世。死前,焚烧珍贵书画。
1126
丙午
苏轼年谱思维导图版以及主要作品的创作时间
苏轼年谱思维导图版以及主要作品的创作时间苏东坡年谱苏东坡年谱 (1)1.北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嘉祐八年(1023-1063 (3)1.1.1036年东坡出生(12月19日) (3)1.2.1054年娶妻王弗 (3)1.3.1057年中进士母丧 (3)1.4.1059年举家迁京都 (3)1.5.1061年任凤翔判官 (3)2.英宗治平元年至四年 1064-1067 (3)2.1.1064 任职史馆 (3)2.2.1065年妻丧 (3)2.3.1066年父丧服丧 (3)3.神宗熙宁元年至元丰八年(1068-1085) (3)3.1.1068年娶王闰之 (3)3.2.1069年返京 (3)3.3.1071年11月-1074八月任职杭州通判 (3)3.3.1.1073年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3.4.1074年11月至1076年11月任密州太守 (3)3.4.1.1075年作《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3)3.5.1076年 -1077年三月居住徐州 (3)3.5.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3.6.1077年-1079年3月任徐州太守 (4)3.7.1079年4月-7月任湖州太守 (4)3.8.1079年8月-12月入狱 (4)3.9.1080年-1084年4月谪居黄州 (4)3.9.1.1082年筑学堂号东坡居士作《前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大江东去》 (4)3.10.1084年4月-1085年3月往常州 (4)3.11.1085年6月-11月往登州 (4)3.12.1085年10月任登州太守 (4)3.13.1085年10月-12月往京都 (4)3.14.1085年12月-1086年7月任中书舍人 (4)3.15.子主题 15 (4)4.哲宗(1086年-1100年)元祐年间太后摄政(1086年3月-1093年8月) (4)4.1.1083年6月-1089年2月以翰林学士制诰 (4)4.2.1089年4月-7月往杭州 (4)4.3.1089年7月-1091年2月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钤辖 (4)4.4.1091年1月-8月任吏部尚书 (4)4.5.1091年8月-1092年3月任颖州太守 (5)4.6.1092年3月-8月任扬州太守 (5)4.7.1092年9月-10月兵部尚书 (5)4.8.1092年-1093年8月礼部尚书 (5)4.9.1093年妻丧 (5)4.10.1093年8月-9月调定州太守任河北军区司令 (5)4.11.1094年3月-10月往惠州贬所 (5)4.12.1094年10月-1097年四月谪居惠州 (5)4.13.1097年4月-7月往海南 (5)4.14.1097年7月-1100年6月谪居海南 (5)5.徽宗1101-1125年太后摄政1100年1月-6月 (5)5.1.1101年北返往常州 (5)5.1.1.作品:自题金山画像 (5)5.2.1101年7月28逝世 (5)5.3.1126年北宋亡 (5)1.北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嘉祐八年(1023-10631.1.1036年东坡出生(12月19日)1.2.1054年娶妻王弗1.3.1057年中进士母丧1.4.1059年举家迁京都1.5.1061年任凤翔判官2.英宗治平元年至四年 1064-10672.1.1064 任职史馆2.2.1065年妻丧2.3.1066年父丧服丧3.神宗熙宁元年至元丰八年(1068-1085)3.1.1068年娶王闰之3.2.1069年返京3.3.1071年11月-1074八月任职杭州通判3.3.1.1073年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4.1074年11月至1076年11月任密州太守3.4.1.1075年作《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3.5.1076年 -1077年三月居住徐州3.5.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6.1077年-1079年3月任徐州太守3.7.1079年4月-7月任湖州太守3.8.1079年8月-12月入狱3.9.1080年-1084年4月谪居黄州3.9.1.1082年筑学堂号东坡居士作《前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大江东去》3.10.1084年4月-1085年3月往常州3.11.1085年6月-11月往登州3.12.1085年10月任登州太守3.13.1085年10月-12月往京都3.14.1085年12月-1086年7月任中书舍人3.15.子主题 154.哲宗(1086年-1100年)元祐年间太后摄政(1086年3月-1093年8月)4.1.1083年6月-1089年2月以翰林学士制诰4.2.1089年4月-7月往杭州4.3.1089年7月-1091年2月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钤辖4.4.1091年1月-8月任吏部尚书4.5.1091年8月-1092年3月任颖州太守4.6.1092年3月-8月任扬州太守4.7.1092年9月-10月兵部尚书4.8.1092年-1093年8月礼部尚书4.9.1093年妻丧4.10.1093年8月-9月调定州太守任河北军区司令4.11.1094年3月-10月往惠州贬所4.12.1094年10月-1097年四月谪居惠州4.13.1097年4月-7月往海南4.14.1097年7月-1100年6月谪居海南5.徽宗1101-1125年太后摄政1100年1月-6月5.1.1101年北返往常州5.1.1.作品:自题金山画像5.2.1101年7月28逝世5.3.1126年北宋亡。
【素材】苏轼年表
【资料链接】苏东坡大事年表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成都南)。
1056年,21岁,进京赶考。
1057年考中进士,到1069年王安石变法,十多年间主要在京城任职于史馆。
因为期间他的母亲、妻子王弗、父亲先后去世,服丧守孝近6年。
1071年因上书反对变法,被革新派排挤出京城,外放任杭州通判(今江苏杭州)。
1074年改任密州(今山东诸城)。
1076年改任徐州(今江苏徐州)。
1079年改任湖州(今浙江湖州)。
被外放十余年,本以为朝中之事与他瓜葛不大,没想到的是到湖州不到三个月,他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祸事,因当时李定等人故意曲解诗句,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将苏东坡下狱,即“乌台诗案”,坐牢103天,受尽折磨,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好宋太祖赵匡胤年间就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东坡才免得一死。
1080年出狱,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
任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低微,以致生计不能维持。
于是他带领家人开垦于城东的一块坡地,“东坡居士”便是这时起的。
贬谪黄州期间,苏轼三赋赤壁,写下《定风波》等词作。
1084年改任汝州(今河南地界),但因路途遥远,旅途劳顿,苏轼幼子不幸夭折,苏轼请求后改任常州,未到常州,宋神宗驾崩。
王安石改革派被打压,司马光为相。
1085年主管登州(今山东蓬莱)。
之后被召回朝,但又因上书反对司马光全部废除新法,又遭排挤。
1089年再度自求外调杭州。
1091年又改任颍州(今安徽阜阳)。
1092年改任扬州(今属江苏)。
1093年改调定州(今河北定县)。
1094年被贬惠州(今广东惠州)。
1097年再贬到儋州(今海南)。
1101年遇赦,北返,途中卒于常州,葬于汝州郏县(今河南郏县)。
享年65岁。
苏轼生平及其作品10首诗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的生平简介: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苏轼的代表作品有:
1.《念奴娇·赤壁怀古》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江城子·密州出猎》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5.《卜算子·黄州定鼎》
6.《蝶恋花·春景》
7.《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
8.《浣溪沙·北风卷地白草折》
9.《阳关曲·中秋月》
10.《西江月·平山堂》
以上作品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生境界,成为后人传颂不衰的经典之作。
苏轼生平简历图表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西江月(咏梅)
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59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又受命流放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靠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对这一切安之若素。
《西江月·咏梅》《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地点
职务
主要经历
期间主要词
40-43岁
1076-1079
神宗熙宁九年至神宗元丰二年
徐州(江苏铜山)
徐州太守
《浣溪沙5首》《江城子·别徐州》《永遇乐·梦盼盼》
浣溪沙苏轼(其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苏轼(其二)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西湖苏堤,修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医院。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临江仙·送钱穆父》《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春景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38-40岁
苏轼及宋大事年表【准确版】
苏轼及宋大事年表纪年公元年龄苏轼纪事宋朝大事仁宗景祐三年丙子 1036 一岁 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县纱縠行私宅。
夏五月,诏戒群臣越职言事。
西夏攻回纥,又绝吐蕃与中国通路。
四年丁丑1037 二岁 夏四月,吕夷简、王曾罢,王随、陈尧佐为相。
宝元元年戊寅 1038 三岁 春正月朔,日食,诏求直言。
三月,王随、陈尧佐罢,张士逊、张得象相。
冬十月,戒百官朋党。
西夏李(赵)元昊称帝。
二年 己卯 1039 四岁 弟辙生,小名卯君。
夏六月,削元昊赐姓赐爵。
冬十一月,夏入寇保安军,狄青击败之。
康定元年庚辰 1040 五岁 夏正月,元昊寇延州。
命韩琦安抚陕西。
夏五月,吕夷简复相。
庆历元年辛巳 1041 六岁 春二月,夏寇渭州,任福战死于好水川,关右大震。
二年 壬午 1042 七岁 自七八岁知读书。
春正月,复榷盐法。
富弼出使契丹。
九月加岁币,与契丹和议成。
夏元昊入寇镇戎军,大掠渭州。
三年 癸未 1043 八岁始入小学,从道士张易简为师。
塾中得见石守道《庆历圣德诗》,始有景慕时贤之意。
夏人请和。
秋八月,范仲淹参政,富弼为枢密副使。
四年 甲申 1044 九岁春三月,诏天下州县立学,行科举新法。
宋夏议和,十二月册封元昊为夏国王。
五年 乙酉 1045 十岁父洵宦游四方,母程夫人亲授经史。
由读《后汉书·范滂传》,慨然太息,轼侍侧曰:“某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轼始奋励有当世之志。
契丹与夏媾和。
罢科举新法。
黄庭坚生。
六年 1046 十一岁 秋八月,以吴育为枢密副使,丁度参政。
丙戌七年丁亥1047 十二岁 祖父序逝世,父自江南奔丧归。
文彦博参政。
八年 戊子 1048 十三岁文彦博为相。
赵元昊死,子谅祚立,继封为夏国王。
皇祐元年己丑 1049 十四岁 宋庠为相。
九月,广源州侬智高反,寇邕州。
二年庚寅1050 十五岁 秋八月,京东、淮浙饥。
三年 辛卯 1051 十六岁三月,宋庠免,刘沅参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坡是宋代诗词大家,他那乐观豪迈、飒然超离的诗词与他的透彻的禅学修养是紧密联系的。
他把学诗比作学禅,诗境等同禅境,“每逢佳句则参禅”(《书李端叔诗后》)是他从事创作的体会。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
后人读苏轼的诗词文无数,其中体现的豪情震慑了多少人的心魂!文字明朗,文风清新,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伟大的一代宗师。
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
正如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
他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褒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因此他的诗句总能体现他的本性,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个乐观,豪放的苏轼,似乎能碰到他的心。
说苏东坡乐观、豁达,是因为他在历尽仕途坎坷之后还是那么天趣洋溢,超然无累,在苦难中他张显出生命的活力。
因此他受到所有后人的爱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怎么能不受人尊敬?苏轼生平作诗几百首。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多么平静的心情,潇洒的人生态度,豁达的人生观念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成为历史,雨也罢晴也罢,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走过路过,幸福悲伤,都是人生的意义;“会识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石上有几个人有这种豪情,这种想象!“西北望,射天狼”堪称一绝;“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人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
”似乎看到苏轼早已看透红尘,心间一片澄澈,悠然看世间生老死别;“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橙黄桔绿”四个字轻易地把寒冷的冬季写得充满生机,不同凡俗。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此句携海上风涛之气而来,何其雄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所以人不可好高慕远,否则只会留下遗憾;“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毅力成就古之成大事者,否则即使有超世之才也将一事无成;“天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胜过千言万语,诗境不言而喻……超脱的语句是一个超脱的心灵释然的真心流露。
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却淘不尽苏轼千古传颂的豪情与不朽的诗句——精神的寄托。
我觉得有句话很适合用来形容苏东坡: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他总能在逆境中欢笑,在不幸中展现豪情,这或许也是他千古留名的原因之一,苏轼一生对理性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其心智之成熟、感情之丰富、人格之独立、胸怀之广阔、为人之坦荡、性情之旷达,更是使他得到后人热爱的原因。
苏轼一生坎坷不断,但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他却一直是快乐的。
苏轼善于结交朋友,上可陪皇帝,下可陪乞儿。
即使是他的政敌和对手,他都可以在大是大非之外,与之成为朋友。
苏轼对王安石就是如此,但他却十分坚信自己的看法,苏东坡一直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这时他之所以一再被贬官的原因。
在政治上,他们一直是各执己见的对手,但他却对王安石本人,或说文学上的王安石,一直以朋友之礼相待。
在王安石死后,苏轼在《王安石赠太傅制》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称颂备至,对人不对事,对事不对人,说明苏轼立场的坚定。
我一直十分喜欢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或许是因为它琅琅上口,苏东坡的词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这首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次是苏东坡在密州任职时所写的,也是一首在文学论坛上颇负盛名的中秋词。
一首短短的词道尽中秋月下“举杯邀明月”时的种种思绪: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似乎又因着淡淡的哀思,“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有尽展苏轼的豪迈、乐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似又点醒了迷茫的世人“此事古难全”,世间不如意之事何其多,就如“月有阴晴圆缺”,总不能避免。
何不把它当为人生的磨练呢?在此又见苏轼的豪迈、乐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读到此,有几人能不被苏轼的豁达所折服,那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积极、乐观态度又激励了多少人?我喜欢这首词,或许就是因为整首词中包含的阔达胸怀,让人感觉到人世间似乎已无什么事物能难得住他。
或许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清人程洪《词洁》评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自是天仙化人之笔”,这是说他的词,于是就有了个说法:苏轼是天仙化人,如果他只是天仙,可能还真的让人敬而远之,可他是天仙,却偏偏又化作了人,化作了苏轼苏东坡。
我对苏轼本不了解,直到看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只有真正看懂了苏轼的作品,了解了苏轼本人,才真正体会到:苏东坡是天仙,却偏偏又化作了人,化作了苏轼苏东坡。
苏轼生平大事年表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1036 苏轼降生1054 娶王弗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1059 举家前往京都1061 仁凤翔判官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1064 任职史馆1065 妻丧1066 父丧;服孝(1066.4-2068.7)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1068 娶王闰之1069 返京;任职史馆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1074 任密州太守1076 任徐州太守1079 任湖州太守;入狱1080 谪居黄州1084 往常州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1086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1089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1093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1126 北宋亡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提到他,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
这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
俗语:“京官不好当。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有不能见谅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的唯一政绩便是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再度执政,他就又被召回朝。
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之后苏轼几次入朝、贬官、贬官、入朝……饱尝宦海沉浮之苦。
一度曾被贬到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年)再次被召还京时,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从苏轼的履历来看,他做官是不成功的;他的主要功勋在文学创作上。
他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
就现存苏轼的作品看来,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人才济济的两宋王朝,他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是大家。
苏轼无疑是性格极其丰富的文人之一。
我所见到的对苏轼最为精妙的概括是在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可以说,苏轼就是一个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去玩味。
那么,我们就来读读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透过这首词看看苏轼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苏轼《水调歌头》教案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积累咏月名句能力目标:反复诵读,提高朗读和鉴赏古诗词能力情感目标:学习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重点、难点:体会文中议论抒情语句的内涵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媒体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导入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