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绿色防治技术方案
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范本(2篇)
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范本一、背景分析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常遭受各种病毒和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的病虫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且可行性强的防治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1. 减少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2. 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农药使用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3. 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三、主要内容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包括定期巡查、田间调查和病虫害信息收集等。
通过实施定期巡查和田间调查,掌握病虫害的分布和发生情况。
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预警工作,建立预警指标和模型,及时提供病虫害的预警信息,以便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种植结构调整通过调整水稻的种植结构,采取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措施,减少同一地区连作水稻的种植面积,降低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风险。
推广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3. 生物防治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生物制剂,如昆虫杀菌剂、真菌杀虫剂等,并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
同时,鼓励农民建立生物防治生产基地,培育和推广好的生物防治品种。
4. 农药合理使用加强对农药的质量监管,建立农药登记和审批制度,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
推行农药实名购买制度,加强对农药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管理。
同时,加强农民对农药使用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和安全意识。
5. 进行科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科学制定防治措施。
例如,对于具有一定传播范围的病虫害,采取间断播种、消毒、灭菌等措施;对于具有地方性传播的病虫害,采取局部消毒、草坪清理等措施。
同时,根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和传播速度,科学选择合适的药剂和防治措施,确保防治效果。
6.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布防治指南等形式,加强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与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稻瘟病的发病症状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 种植技术
稻瘟病的发病症状稻瘟病的防治方法-种植技术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
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
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稻瘟病的发病症状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一、症状识别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
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
叶瘟指本田期稻株叶片发病。
感病品种很快形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褐斑,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枯焦,全株中毒萎缩,根腐枯死。
节瘟是指病节初为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全节,变成黑色或黑褐色,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
穗颈瘟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染,病斑初期暗褐色,逐渐向上下扩展,形成水渍状褪绿病斑,最后变黑褐色,也有的后期呈枯白色。
穗颈瘟严重影响产量,始穗期发病的常造成白穗,全不结实,发病迟或轻时,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米质差,碎米率增高。
二、发病症状1.苗瘟:秧苗3叶期前发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黄褐色,卷缩枯死。
3叶期后发生的多在叶片上形成明显病斑,与叶瘟症状相同,称苗叶瘟。
2..叶瘟:叶瘟:秧苗及成株的叶片上均可发生,初期表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很快扩大。
一般在分蘖盛期发生,严重时,远望发病田块如火烧过似的。
病斑有四种类型: 急性型:病斑不规则,由针头大小至近似绿豆大小,大的病斑两头稍尖,水渍状,暗绿色,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
急性型病斑的出现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
慢性型:急性型的病斑在气候干燥等情况下可转化为慢性型。
病斑梭形,外围黄色的是中毒部,内部褐色的是坏死部,中心灰白色是崩坏部,褐色坏死线贯穿病斑并向两头延伸,这是稻瘟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局部在叶脉间。
气候干燥时,多在抗病力强的稻株中下部叶片上出现。
2024年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2篇)
2024年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国家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给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病虫害当前水稻种植中主要的病害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主要害虫包括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三、防治策略1. 病害防治策略(1)合理选择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病害抗性的品种进行种植,利用抗性品种提高植株对病害的抵抗力。
(2)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养分供应能力,增强抵抗力,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施肥时要注意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避免施肥过量。
(3)合理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有助于维持土壤水分平衡,减少病菌在水中的传播。
避免在高湿度条件下灌溉,减少病害的发生。
(4)定期病害监测和防控:定期对水稻病害进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防止病害扩散。
2. 害虫防治策略(1)生态控制:通过调整田间生态环境,增加天敌的数量,减少害虫的繁殖和生存能力,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可采取种植一些具有结构和花期不同的农作物,利用害虫天敌的天敌效应,降低害虫密度。
(2)农药合理使用:在害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适量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避免给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轮作休闲:适时采用休闲轮作措施,利用低风险的轮茬作物种植休闲农田,使害虫无法在种植面积内连续繁殖和生长。
(4)精准施药:通过精准的施药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施药,减少农药损耗和环境污染。
四、管理措施1.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意识,推广科学的防治技术和方法。
2. 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定期对水稻种植区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病虫害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及其防治技术。
一、水稻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包括叶片斑点、茎秆坏死等。
防治稻瘟病的关键在于选用抗病品种,同时要合理施肥、及时排水,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三环唑、稻瘟灵等杀菌剂。
2、纹枯病: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包括叶片枯黄、茎秆腐烂等。
防治纹枯病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井冈霉素等杀菌剂。
二、水稻虫害1、稻飞虱:稻飞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水稻的危害较大。
稻飞虱主要吸食水稻汁液,严重时会导致水稻死亡。
防治稻飞虱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吡虫啉、噻嗪酮等杀虫剂。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水稻叶片为食。
防治稻纵卷叶螟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使用阿维菌素、毒死蜱等杀虫剂。
三、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预防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排水等。
同时,要清除田间的杂草和病残体,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
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可以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来控制稻纵卷叶螟的数量。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快速的防治方法。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剂量,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农药,避免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4、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治方法。
主要措施包括使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手段来诱杀害虫。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同时不会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前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生长过程易感染病虫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
灌溉管理、土壤处理、气候条件和病虫害防治等水稻种植方面的技术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关于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增强农民的经济收益,保障人民的口粮需求。
二、病虫害种类及危害1.水稻病害生产中常见的水稻病害主要有白叶枯病、锈病、纹枯病、扁平糯米糠病、稻瘟病、水稻猝倒病、叶枯病、灰霉病等。
水稻病害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病原菌或病毒的侵染和感染,使水稻生长发育异常,减少光合作用和生长素的合成,降低产量和品质,威胁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水稻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草象、水稻灰飞虱、水稻螟虎等。
水稻虫害的危害主要是通过虫口的刺吸、蛀食等对水稻叶片、根系、花穗等部位造成危害,降低水稻产量和品质,严重时会造成滞育死亡和逐年减产。
三、病虫害防治的方法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控制病原菌、病毒、昆虫等有害生物的方法,具有环保、维持生态平衡的优点。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一些天敌如锡纸娃娃、细腰蜂等,寄生虫如拟花天牛等,以及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等)等进行防治。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具有效果快、持续时间长的优点,但同时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一些农药如敌草快、硫酸亚铁、三唑酮等,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控制。
但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该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不要超量使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控制病虫害的方法,比较环保,不会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往往需要对土壤、气温等因素进行精细管理。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支撑剪枝、灭虫灯、肥料病虫防治等。
4.农艺防治农艺防治是通过加强农业管理、科学施肥、基本农田管理、合理灌溉等方法,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轻病虫害造成的危害。
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Z a i p e i j i s h u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人们对于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越发重视。
基于此,本文将对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进行探究。
一、绿色水稻栽培技术1、种子处理育苗之前要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
在育苗播种前一周要将种子晾晒2~3天,用饱和食盐水将其中的病虫害粒、瘪粒挑选出来,之后将种子放置在50℃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等待水温降低到室温状态下,停止搅拌。
之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放进催芽室进行催芽,等到超过70%的种子露白,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播种育苗工作了。
2、播种育苗为了满足低成本育苗的要求,可以直接利用旱育秧技术。
用“旱育保姆”1公斤拌3公斤种子,使种衣剂与种子搅拌均匀。
将拌好的种子撒播在苗床中,然后进行一次透水灌溉,在上方覆盖湿润土壤,要求厚度在0.5~1厘米。
3、水稻苗床管理在水稻苗床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内膜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来讲,1叶期和2叶期的水稻种植阶段,内膜温度应该控制在20~25℃之间。
进入到3叶期之后,只需要在晚上将地膜覆盖即可。
如果发现床土存在发白的情况,则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喷水。
4、水稻栽植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阶段,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的栽植方式。
以往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主要包括插秧轮、秧标等方式,当前大多采用机械栽植的方式。
但是对于一些平整度不足的稻田,依然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插秧。
除此之外,还有抛秧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较强的高效性和便利性。
进行栽植之前,应该施加足够的底肥,特别是对于沙土类的土壤,可以通过施肥的方式,使土壤的保肥和保水能力都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5、施肥灌溉管理适当的肥料供给对于强化水稻的长势有重要价值,及时的补充水分才能满足水稻的生长需要。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使用肥料时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强调根据水稻的养分需要适当补充肥料。
2023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
2023水稻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一、引言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稻病虫害给水稻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水稻的安全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病虫害发生分析2022年,我国水稻主要受到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侵害。
在一些地区,这些病虫害导致了水稻的减产和质量下降。
病虫害的发生与不合理的田间管理、种植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针对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三、防治管理策略1.良好的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基础。
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消毒,清除病虫害的病源和虫源。
选用适宜的水稻品种,根据不同地区和生态环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
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做好水田的排水和灌溉工作,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形成病菌和虫害的优良条件。
加强对水稻的追肥和中耕管理,提高水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根据土壤的养分水平和水稻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避免过度施用。
合理配合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稻抗病虫害能力。
在施肥过程中,注意肥料的时间和方式,避免与农药相互作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防治病虫害的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安全、有效的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二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指标,合理确定药剂的使用量和次数,避免过量施用。
三是注意农药的剂量和施用方法,避免浪费和损耗。
四是做好农药的安全使用和存储,避免误伤人畜和污染水源。
五是注意科学防治,避免产生药剂抗性和耐药性。
4.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的病虫害防治手段。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稻瘟病的流行就决定于降雨的迟早和降雨量,日雨量增多,相对湿度在85%在抽穗时,如果雨量大,气温降低到20℃以下并持续一周左右,水稻抗病性降低,穗颈瘟发生严重,那稻瘟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拉线条栽,重施基肥,科学施用n 肥,增施磷、钾肥,使稻株体内可溶性氮化物减少,促进根系纵深生长。
合理用水,以水调肥、促控结合,一般保水返青后,分蘖期浅灌,够苗后根据土质排水晒田,减少无效分蘖。
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提早节令,种植高产、抗病品种,用品种抗性控制稻瘟病发生与危害。
一、种植管理
大田防治方法:根据当地预报及时检查田间症状。
合理施肥管水,底肥足,追肥早,巧补穗肥,多施农家肥,节氮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迟施氮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2021年上海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2021年上海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为落实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做好我市2021年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工作,扎实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水稻病虫害发生和水稻种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监测,精准预报,精确指导,减少大田防治用药次数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技术路线主要是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强化前期农业措施,降低田间病虫基数。
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天敌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农田生态。
选择性应用灯诱、性诱等物理措施辅助防治。
关键时期,选用生物药剂或高效环保农药防治。
二、技术措施(一)基础性预防技术1.选用抗(耐)性品种。
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
合理布局种植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
选用未发生杂草稻的区域培育的稻种,播种前对稻种进行筛扬,淘汰掉稻种中杂质和杂草种子。
2.轮作换茬和播前深翻。
对上年杂草、特别是杂草稻发生严重的田块,改直播稻为移栽稻,或种植其它作物,压低杂草、杂草稻基数。
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
播栽前灌水整田,捞去下风头稻田边和田角水面浪渣,烧毁或深埋,减少杂草、纹枯病病源等基数。
3.健身栽培。
适期播种,避开螟虫一代产卵盛期和灰飞虱集中迁移为害期。
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掌握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
水的管理掌握湿润灌溉,适时晒田,控制田间湿度。
稻纵卷叶螟发生重时,适当调节搁田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湿度,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杀死虫蛹。
4.物理阻隔育秧。
若育秧期田间灰飞虱或螟虫基数大,在水稻秧苗期,采用20~4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阻隔稻飞虱,预防病毒病;阻隔螟虫产卵,减少螟虫基数。
南陵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作者简介蒋立平(1987—),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从事植保工作。
改稿日期2023-01-05南陵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蒋立平(南陵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安徽南陵241300)摘要针对南陵县水稻生产现状,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采取分类指导。
针对水稻绿色生产难题,提出解决对策,2021年全县水稻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2.03%,农业提质增效显著。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业提质增效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0-0096-05南陵县隶属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芜湖市南端,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西部边缘以低山、丘陵地貌组合为主,中部丘陵、台地和平原地貌结构占主导地位,东北部则以圩区平原和洼地平原为主,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
1南陵县水稻生产现状1.1水稻生产情况水稻是南陵县主要栽培农作物之一,2021年种植面积4.9万hm 2。
其中,早稻种植面积约1.53万hm 2,双晚稻种植面积约1.43万hm 2,中稻和一季晚稻面积约1.94万hm 2。
1.2水稻规模生产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土地流转率达75%左右,全县种植业家庭农场、种植业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龙头企业、种田大户6.67hm 2以上有1800多个,种植水稻面积在3.73万hm 2以上。
1.3水稻绿色生产情况为响应农业农村部“农药减量控害、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1]及《“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2]文件要求,南陵县自2016年起创建了1.33万hm 2以上水稻绿色生产基地,2020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南陵县被省政府列为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围绕“芜湖·南陵大米”产业。
开展“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发展,编制了“南陵大米”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南陵大米”2021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实施时间
2017年至2019年
实施效果
经验总结
通过试验研究某品种水稻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该品种水稻病虫 害发生率下降15%,农药使用量 减少10%,产量提高5%以上
加强品种选育,注重技术创新, 强化田间管理,推进科学防治, 加大科研力度,发挥专家作用
THANK YOU.
案例二
实施地点
某企业水稻种植基地
实施效果
通过示范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该企业 水稻病虫害发生率下降30%,农药使用量减少 20%,产量提高20%以上
实施时间
2019年至2021年
经验总结
注重技术创新,强化技术支撑,加强田间管理, 推进科学防治,加大投入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 用
案例三
实施地点
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的关注 不断提高,绿色防控技术将迎来更为广阔 的发展空间。未来,绿色防控技术将更加 注重生态友好型战
尽管绿色防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实 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绿色 防控技术的实施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资 金投入,农民接受程度有待提高;同时, 某些生物防治方法可能受到气候、环境等 因素的影响,实施效果不稳定等。
水稻病虫害的危害与影响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水稻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谷粒 不饱满等问题,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一些 病虫害还会导致水稻营养成分的流失,影响稻米的营养价 值。
水稻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不仅对水稻生产 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一些病虫害可 以通过农药防治来控制,但过度的农药使用不仅会增加生 产成本,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与应用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
2021年XX县农业主推技术操作规范明白纸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农作物生长期间集成应用优化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以及安全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达到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的目的,从而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一)、农业防治:1、是选用抗(耐)性品种2、深耕灌水灭蛹控螟虫。
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赣北在4月上旬),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
早稻收割后及时耕沤稻田,减少螟虫虫源。
3、是健身栽培防控病虫。
通过合理布局水稻品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和科学管水,促进健苗壮杆、生长发育整齐,增强水稻抗病虫能力,便于实施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二)、理化诱控:1、性诱剂诱杀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在各代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成虫羽化始期,每亩稻田插挂1个诱捕器,诱捕器间距约30米,内置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芯1个。
诱捕器放置高度(指诱捕器底边,下同)应离地面0.5-0.8米左右。
每月更换一次诱芯,诱杀雄蛾,干扰成虫正常交配,减少田间有效卵量。
2、灯光诱杀害虫。
集中连片且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水稻种植区,每30-50亩稻田安装1盏杀虫灯,灯距地面1.5米左右,4-10月上旬每天夜间开灯,诱杀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的成虫。
3、种养结合控害。
在稻蛙(鱼、鳖、虾)共育示范区保留沟渠水草和稳定水域,提供有利于青蛙(鱼、鳖、虾)繁育的环境条件,人工保护和养殖青蛙(鱼、鳖、虾),减轻水稻害虫危害。
田间及附近区域不宜使用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和菊酯类、有机磷类等化学农药,生物农药要在植保技术专家的指导下使用。
(三)、生物防治:1、保护利用天敌控害。
田埂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植物,田间插花种植茭白,为天敌提供食料、替代寄主和庇护场所,保护培育天敌,提高天敌控害能力。
瘟绝――防治水稻稻瘟病好
稻瘟病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根据叶瘟、节瘟和穗颈瘟 的症状特点,判断是否为 稻瘟病。
显微镜检
取患病组织制片,在显微 镜下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和 特征,进一步确诊是否为 稻瘟病。
血清学检测
利用抗体技术检测病原菌 中的抗原,快速、准确地 检测稻瘟病。
03
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选择适合当地 种植的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
肥水管理
过量施肥、浇水不当等不良的肥水 管理措施容易导致稻瘟病的发生和 传播。
稻瘟病的症状
叶瘟
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 扩大成梭形病斑,边缘褐色,中 央灰白色,叶脉间生出灰白色或
灰绿色的细条纹。
节瘟
茎秆节部发生褐色病斑,严重时 茎秆折断,穗枯。
穗颈瘟
穗颈上生出褐色病斑,严重时穗 子枯死,形成白穗。
发展更加环保、安全、高效的稻瘟病 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探索瘟绝的作用机制和抗药性机理, 为防治稻瘟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加强稻瘟病的监测和预警,提高防治 效果和生产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稻瘟病的分类与分布
根据发生部位和症状的不同,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等类型。
稻瘟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亚洲和非洲最为严重。我国也是稻瘟病的常 发区,尤其是南方稻区更为突出。
稻瘟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稻瘟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破坏 叶片组织,影响光合作用;堵塞穗颈,影响养分输送;侵 染谷粒,影响结实率等。
某科研机构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稻瘟病防治药剂,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有效降低了稻瘟病 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水稻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方案
水稻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方案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科学有效地防治水稻的主要病虫害,需要制定相应的药剂防治技术方案。
下面是一个关于水稻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方案的例子。
一、水稻病虫害简介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白粉病等;常见的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虱、稻螟等。
二、药剂防治方法1.病害防治:(1)稻瘟病防治:采用药剂雾化喷施的方法,使用50%蓝剑克鲁20g/亩的剂量,或者80%烯酰胺50%灵颗粒剂40~60g/亩,进行喷雾防治。
喷施时间一般在水稻发病初期至拔节期之前。
(2)纹枯病防治:在纹枯病初期进行药剂喷施,使用50%蓝剑克鲁胺水乳剂,剂量为20g/亩,或者50%甲基硫菌酯可湿性粉剂,剂量为30g/亩,也可以使用20%噻菌酯可湿性粉剂,剂量为30g/亩。
(3)白叶枯病防治:在白叶枯病发病初期至拔节前期进行药剂喷施,常用药剂有50%代森锰锌悬浮剂,剂量为2000倍液;50%噻菌酯可湿性粉剂,剂量为2000倍液。
(4)白粉病防治:在白粉病发病初期至拔节前期进行药剂喷施,常用药剂有3%多菌灵悬浮剂,剂量为2000倍液;50%棉净灵可湿性粉剂,剂量为2500倍液。
2.虫害防治:(1)稻飞虱防治:在水稻拔节-孕穗期进行药剂喷施,常用药剂有40%乙硫菊酯可湿性粉剂,剂量为1000倍液;10%氟硫菊酯可湿性粉剂,剂量为300倍液。
(2)稻纵卷叶螟防治:在稻苗期和拔节-孕穗期进行药剂喷施,常用药剂有20%草甘膦水乳剂,剂量为1500倍液;20%螟蛉水乳剂,剂量为1500倍液。
(3)稻纹虱防治:在水稻拔节-孕穗期进行药剂喷施,常用药剂有80%烯酰胺50%灵颗粒剂,剂量为200-300g/亩;5%吡蚜虫酯可湿性粉剂,剂量为1000倍液。
(4)稻螟防治:在水稻旺长期至拔节前期进行药剂喷施,常用药剂有40%哒莱灵可湿性粉剂,剂量为1000倍液;10%氟硫菊酯可湿性粉剂,剂量为300倍液。
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生产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病害、防虫害等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有效防控水稻生产中的各种问题,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1.生态土壤调理技术:这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绿色防控技术之一。
它通过调理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2.防病害技术:针对水稻生长中出现的各种病害,如白叶枯病、稻瘟病等,可利用绿色植物杀菌剂、抗病菌剂等有机治疗剂进行防治,以实现绿色防控。
3.防虫害技术:针对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虫害,如螟虫、稻蝗等,采取生态防虫的方法,如生物防治、植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4.优质栽培技术:利用食品药用植物资源,优化水稻品种、施肥和管理,达到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产量等绿色防控目的。
5.绿色栽培技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调整生态环境,采取生态种植、休耕、轮作等方式。
二、应用效果1.提高产量:绿色防控技术通过调整土壤和水稻生态环境,采用生态种植和轮作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使水稻达到其最大的产能。
2.改善品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调整生态环境,提高水稻的品质,使水稻更加安全,更加优质。
4.降低成本:绿色防控技术可以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固定资产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5.营养价值增加:绿色防控技术通过调整水稻生态环境,增加营养成分含量,提高水稻营养价值。
三、总结在当前环保、绿色和健康理念的大背景下,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壤和水源污染问题,保护了人类生态和健康,还为水稻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可持续的、绿色的、环保的、高效的解决方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应用与推广
B i n g c h o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邻水县作为四川省15个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项目县之一,结合“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高产创建要求,结合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积极采取集中连片示范、优质良种保障、技术培训落实、财政补贴扶持、组织领导落实等措施,推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努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
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发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合理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控、生态防控技术,有效控制和预防水稻各生长阶段病虫害的发生,最大限度保证农业生态环境平衡与稳定,实现水稻争早避灾,科技减灾,达到增产增收效果,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一、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要点与要求1、重视预防措施,抓好防灾减灾工作(1)将防治关口前移至病虫害发生前,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特点,制定技术方案指导农户,准备必要的药剂、拌种设备和防控机械,确保防控物资到位。
如:科学选种、合理处理种子、科学育苗、水肥管理、深耕灌水沤田灭蛹、病毒病的避害栽培和阻隔育秧、生态调控、天敌控害、天敌保育等。
例如:田埂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植物,转移水稻害虫栖息场所和通道;或利用青蛙、蜘蛛、绒茧蜂、蜻蜓等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控害;或推广种植绿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不偏施,提高水稻植株抗害能力。
(2)加强监测,成立病虫防控技术指导组,安排专业测报人员负责智能虫情测报灯的观察、记载,监测预报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
全面分析当地水稻种传病虫和苗期病虫发生情况,确定防控重点对象,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的动态,准确预测发生的高峰期。
然后启动应急防控,应用良种良法配套,病虫害综合防治、分片包区开展农技指导,或使用无人机提高防效,达到防治效果。
确保防控信息传递到位,实现水稻增产增收。
2、绿色防控示范,提高绿色防治示范面积推广害虫诱杀技术、以螨治螨、生态调控、生物导弹等绿色防控技术,合理选用昆虫信息素(性信息素诱杀剂、释放天敌、稻鸭共育、微生物农药)。
202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2024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2.4亿亩次。
二化螟总体偏重至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总体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总体中等发生,大螟、稻蓟马、三化螟、稻秆潜蝇、黏虫、稻叶蝉、稻瘿蚊、跗线螨、稻粉虱、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水稻线虫病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
为做好2024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
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2%以上。
二、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实现控害保产、提质增效。
以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建立良好稻田生态系统、培育健康水稻为基础,落实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优先应用昆虫信息素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的绿色防控措施,合理安全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保障水稻生产绿色高质高效。
三、防控重点(一)华南稻区。
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传统双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密切关注台湾稻螟、锯齿叶矮缩病、橙叶病、稻秆潜蝇、稻瘿蚊、跗线螨、稻粉虱、水稻线虫病。
(二)长江中下游单双季混栽稻区。
包括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福建等省的单双季稻混合种植区,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穗腐病、恶苗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密切关注水稻线虫病、大螟、稻蓟马、稻秆潜蝇、稻瘿蚊、稻叶蝉、三化螟、跗线螨。
(三)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
包括湖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省(直辖市)的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大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密切关注细菌性基腐病、水稻线虫病、条纹叶枯病、穗腐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稻瘟病绿色防治及航化技术方案
一、农业措施
在培育旱育壮苗的基础上,做好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1、科学灌溉
水稻进入分蘖期以后,采用浅湿灌溉技术,严格控制水层深度,严防深水淹灌,及时晾田通气,促进根系发育,严防早衰,晾田次数不少于3次,提高水稻抗病性及抗逆性,减少病害发生。
2、科学施肥
水稻蘖肥要早施,严防穗肥施用过迟,后期植株中游离氮素过多,不利于植株抗病,要做到氮、磷、钾合理搭配,N:P:K=2:1:1.2~1.5,减少氮肥用量,增加钾肥、硅肥用量,扩大机械施肥面积,提高施肥均匀度,增加叶片和茎杆角质化、硅质化程度,增强水稻抗病性。
3、合理密植
在保证田间基本苗数的基础上,要按照水稻生育叶龄进程调控水稻长势,严防封行过早,田间郁闭,湿度加大,降低水稻抗病性。
4、清除杂草
及时清除稻田、池埂和附近荒地中的杂草,以及池埂上
的渣碎残茬等,提高田间通透性,减少病原菌来源,减少病害发生。
5、健身防病
要做好水稻健身防病工作,营养生长期叶面追肥以含氮叶肥促进营养生长为主;生殖生长期以磷、钾、硅肥为主,促进水稻早熟为主。
严防抽穗后使用含氮量大的微肥,提倡使用叶面硅肥、硼肥、镁肥等微肥。
6、缓解药害
旱改水的稻田在施用蘖肥的同时,要追施2公斤/亩生物肥以加快缓解农药残留药害,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二、药剂防治
根据当地稻瘟病的发生和防治预报,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同时要注意药剂合理混用及合理轮换使用。
推荐的防治稻瘟病的主要配方是:
1、防病配方
①20%好米多悬浮剂100毫升/亩或35%三环唑悬浮剂50毫升/亩或40%三环唑悬浮剂40~50毫升/亩。
②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亩。
③25%咪鲜胺乳油100毫升/亩或45%咪鲜胺乳油50毫升/亩。
④2%加收米水剂80毫升+25%咪鲜胺乳油60~80毫升/亩。
⑤20%稻瘟酰胺悬浮剂70毫升/亩或40%稻瘟酰胺30~40毫升/亩。
⑥75%稻艳(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7~30克/亩。
2、施药时期
①叶瘟:水稻9.1~9.5叶期施药。
②穗颈瘟:水稻孕穗期~始穗期,最佳时期为水稻孕穗末期和抽穗始期施药,作为常规措施防病一次。
③粒瘟、枝梗瘟:水稻抽穗后15~20天施药,作为常规措施防病一次。
3、药械及喷液量
弥雾机喷雾喷液量8~10升/亩,飞机喷洒喷液量1.7~2.0升/亩。
喷药时可在药液中加入植物油型或有机硅助剂,以增加药液的粘着性和覆盖面提高药效。
飞机航化一般每次安排7天,每架飞机每天航化面积大约在1.5万亩左右,总航化面积在10万亩以下,其它面积一律安排地面弥雾机作业,确保在最佳防控时间施药。
4、施药条件
施药时要求风速小于4米/秒、温度小于27℃、湿度大于65%,严防高温时段防病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