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合集下载

从“华夷之辨”看国家民族观之嬗变——从《大义觉迷录》说起

从“华夷之辨”看国家民族观之嬗变——从《大义觉迷录》说起
留 良文字 狱 ” 。 要对 其 中 涉及 的 “ 华夷之辨 ” 进 行 文 本 性 分 梳, 则 必须 从 曾静 本 人 的观 点 和 雍 正 的 辩 护 这 两 方 面 同时 人 手 , 方 可 辨 出 其 中原 委 。曾 静 的华 夷
依 据 。而从 历史 的层 面来 看 , 曾静 在 《 知 新 录》中 从 孔子 对 管仲 的 态度 中引 申出大 义 , 他说 : “ 管 仲
晚 明 士大夫 兼 江 南 一 带颇 有声 望 的理 学 家 , 其 思 想 内部 带 有 明 显 的 “ 反清复 明” 倾 向 。他 的著 述
余年天运 衰歇 , 天震 地怒 , 鬼 哭神 号 ” …凹, 又说
“ 天 生人 物 , 理 一 分 殊 。 中土得 正 , 而 阴 阳合 德 者
为人 ; 四塞倾 险 , 而邪僻 者 为夷狄 。夷狄之 下 为禽 兽” …卯、 “ 夷 狄异 类 , 詈如禽兽 ” l 】 _ 2 等语 , 内 中可 窥 曾静借 用 “ 天 人感 应说 ” “ 理一 分 殊 说 ” 等 理 学 家之 理论 , 以地 域 种族来 划 分华夷 , 而非 以文化 德 性、 “ 人之善恶” 来辨华夷 , 其 最 终 目的无 非 是 为
“ 华夷 之 分 , 大 于 君 臣之 伦 ” _ 1 。 的说 法 寻 找 理 论
里 多有 强调 华夷 之 不 同 , 如“ 华夷之分 , 大 于君 臣 之义” 【 2 ’ 等 。这种 民族 主义 立 场 适 时 出 现 于 明清 王 朝更 迭之 际 , 在 当 时可 谓 颇 具影 响 , 以至 于 “ 僻 处 山谷 , 离城 甚 远 ” … 的 曾静 都 受 到 了 “ 蛊 惑 ”, 大撰 《 知 新 录》 《 知 几 录》 等 书 以使 吕氏思想 “ 借 尸 还 魂 ”, 从 而造 成 轰动 一 时 的“ 曾静 投 书案 ” 与“ 吕

谭嗣同变法作文

谭嗣同变法作文

浅析谭嗣同变法思想谭嗣同是维新运动的中坚骨干,把毕生心血致力于维新变法,最后亦为变法而死。

甲午战争后,其思想迅速发生变化,并成为维新派中最激进者,其思想形成亦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和复杂的理论基础。

谭嗣同的思想和行动在当代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1 谭嗣同思想转变谭嗣同出生于官僚世家,受过很好的传统儒家教育,最初时,他的思想并不十分激烈,甚至很是保守。

在他早期的文章《治言》里,他虽然承认世道在变,但又强调变得过程中重视人心,其实就是反对变制度。

甲午中日战争对于中国社会各个层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对知识分子也产生很大冲击,谭嗣同就是其中之一,他给唐才常的信中写道:“三十之年适在甲午,地球全势忽变,嗣同学术更大变”。

1896年2月,谭嗣同于北京结识了梁启超,从梁启超口中了解到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1897年1月,谭嗣同写成著作《仁学》,他的反叛、变法在书中浓墨重彩的表现出来。

“二千年来君臣一论,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从中可以看出,他不光批驳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还将斗争矛头对准清朝的封建腐朽统治。

《仁学》是谭嗣同的代表作,激烈的批判封建专制,名教纲常,表达其变法思想。

2 谭嗣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自鸦片战争以后,清廷的统治危机日益加深,下层民众受尽剥削,爆发了天平天国运动。

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了满足发展的需求,日本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甲午中日战争就是其第一步。

在清政府积贫积弱、中央地方离心率上升以及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的背景下,国内中下级知识分子开始仿效日本明治维新,竖起改革大旗,遥相呼应。

胸有抱负的谭嗣同紧跟时代潮流,很快加入变法行列之中。

谭嗣同受王夫之影响较大,对其经世致用更是格外推崇。

受墨家思想影响,他同情平人民疾苦,心怀狭义之情,结交大刀王五。

他周游全国多个省份考察民风民俗,感叹“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

他还曾向学生推荐阅读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向他们灌输变革思想。

油画《谭嗣同就义》赏析

油画《谭嗣同就义》赏析

油画《谭嗣同就义》赏析作者:刘兴国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18年第10期司马迁在《史记》的自序中表达史学家必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文字著述历史确立了标准。

但文字的历史在很多时候仍然扑朔迷离,很难让人直观的解读,于是,在文字之外就产生了另一种情形,也就是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所说的:“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

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有见其形,固有画。

”“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赞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

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

”绘画担负起了将历史赋予生命并进行永远流传的功能。

无独有偶,在西方的历史中,从古希腊一直到今天,早已形成了由图像撰写历史、佐证历史的研究与实践体系。

也正因如此,历史画被誉为“最高贵的艺术”,一直处在所有绘画类型的巅峰,即姚最所说的图画可以“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的特殊作用,以文字不可代替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浮沉。

2011年,湖南省文化厅启动了“湖南百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在众多选题中,艺术家喻昌农选择了“谭嗣同就义”这一主题。

就题材本身来讲,历史事件的选择、人物的设定、艺术表现和发挥的自由度还是比较大的,但选择什么表现切入点着实花费了艺术家的一番心思。

其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了解谭嗣同的生平经历,以及关于他的那段特定历史。

众所周知,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

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

北京半截胡同41号是他在朝为官时的故居,也是他被清政府逮捕的地方。

1898年他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

谭嗣同选择英勇就义,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变法的决心,这无疑是对顽固派的有力冲击,而且坚定了仁人志士变法救亡的决心。

浅析《仁学》中谭嗣同由人文信仰走向宗教信仰的过程

浅析《仁学》中谭嗣同由人文信仰走向宗教信仰的过程

浅析《仁学》中谭嗣同由人文信仰走向宗教信仰的过程摘要本文通过对《仁学》的研究、分析,剖析了谭嗣同由人文信仰走向宗教信仰的五个心路历程。

人文信仰是一种道德宗教,谭嗣同遭受封建家庭伦常扼制,对封建社会文人信仰产生失落,进而从宗教文化中寻求慰藉,最终把人文信仰的终极关怀与宗教到达极致解放教旨相结合,回归到宗教信仰。

关键词仁学谭嗣同人文信仰宗教信仰从人文信仰到宗教信仰的升华,是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

谭嗣同思想的提升是随着其知识储备的增加和人生经验的增长而一步步沉底下来。

前文中最初的童年苦难,使得他产生了冲决一切封建伦理纲常的信念,从家文化本位体中解脱出来,重新思考世界本源,建立一套自己的世界观体系,并把思想上的精华引入解决家国命运的问题上。

这两个阶段,谭嗣同的思想虽然有一定转变,但是传统文化,尤其是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建礼教仍然在对其思想产生影响。

因此前两个阶段,谭嗣同对传统的人文信仰,有着消极的体验和反抗,对中国落后文化体制导致其发展滞后,科技无法推广,始终不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问题根本之所在认识上仍然有局限性。

而后,谭嗣同开始了其哲学上的思考,他并未脱离古代哲学体系,反而立足旧有的哲学基础,对宇宙和人生这两大基本哲学问题进行深思,领悟到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的文化体制的差异。

谭嗣同通过历史的回顾和哲学的思考,理清了世界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方向,进而梳理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所在,进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找到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和群众普遍认同的文化内涵,使得维新变法在理论上具备成功的可能。

孔教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对孔子所描绘的大同世界的追求,从社会政治构建来讲,是一种最美好的终极社会形态,达到了谭嗣同在政治上通过维新运动的手段所要达到的最完美的社会理想,这是谭嗣同人文信仰的最高阶段。

同时,从宗教来讲,孔教文化与佛教、基督教所向往的人间极乐世界目标是一致的,这也是谭嗣同宗教信仰的极致追求。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谭嗣同对宇宙、世界、文化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思考和追求,集人文信仰和宗教信仰为一体,为思想的最终升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

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

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抢牛品官网/[摘要]甲午中日战争后,在维新派中出现了一股批判荀子的思潮。

其中谭嗣同的批判论调最为激烈。

他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一,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强烈刺激,他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转变,从一名中国传统士人转变为一名积极学习西方的维新志士,开始清算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君主专制体制,谭嗣同批判荀子正是出于反对君主专制主义的需要。

二,受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谭嗣同把孔子孟子的思想作为中国民主平等思想的来源,他要在孔孟之后的儒家体系中寻找篡改孔孟思想、尊崇君主专制的元凶。

三,荀子思想本身存在缺陷,其儒学思想是以君主专制主义为取向,推崇礼治。

这成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学理依据。

[关键词]谭嗣同;荀子;君主专制主义在成书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不久的《仁学》中,刚刚经过思想巨变的维新志士谭嗣同对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而这种批判又是和批判荀子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荀子是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上的始作俑者。

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给中国传统士人以前所未有的巨大震撼。

他们中的一批人开始彻底扭转思想,真正反思现实并走出中国传统的束缚,坚定地踏上了学习西方的不归路,中国近代思想的转折由此开始。

正如梁启超所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1)在这个转折中,一批中国士人彻底丧失了对中国传统君主专制体制的信心,并开始清算和批判这个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

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追究谁对君主专制主义负理论上的责任便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思想界在西方入侵和内部民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其中也萌发了一些批判现实、要求变革政治、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只是极少数人的个别想法,根本没有构成一种足以影响社会、波及政治的思潮。

试析谭嗣同仁学思想研究

试析谭嗣同仁学思想研究

文史研究试析谭嗣同仁学思想研究杜莹莹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摘要:“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

这是谭嗣同留给后人的奉献精神,在他34年的生命里,让后人值得缅怀的不仅是他慷慨赴死,还有他的思想。

谭嗣同生命虽短,但他身处在中西相冲突相交时代,他的思想涉及范围又广又杂,杂糅各家学派创立了“仁学”,一直影响后世。

关键词:谭嗣同;思想;仁学“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谭嗣同始。

”[1]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牺牲也预示着改良运动失败。

虽说他生命短暂,但他的思想广而杂,所以研究他的学者分别从思想的构成,理论特征,思想渊源,思想史,历史背景,地域背景,历史地位,现代价值等进行专题研究。

关于谭嗣同思想研究,大部分从他的奉献、佛教、狭义精神,其中“仁学”研究为重中之重,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讨论,学者们力求更详细,更全面地呈现谭四同的想法。

本文通过他的经历来探讨关于他的仁学思想。

一、谭嗣同人生经历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

谭嗣同父继洵,官做到湖北巡抚,在他童年时期他的姐姐、大哥、母亲因患白喉症,先后病逝。

他出身于官僚地主阶级,是江苏候补知府,他的思想具有局限性。

34年短暂的生命里,正是资产阶级革命酝酿时期,在这样的时代的刺激下,他提倡新学,同时,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又给予他若干影响,又加上王船山、黄梨洲诸人的思想给予的熏陶,尤其是王船山的“道器论思想”影响特别大,其中欧阳中鹤、涂启先、刘人熙三位老师对他的影响深远。

这三位老师对于谭嗣同前期思想构成具有重要影响,为后期仁学思想观点产生奠定基础。

谭嗣同不仅仅是口头说,他还通过做来实现自己理想抱负,他的一生里,创建过报刊、学校、组织工会等,通过实业来救国。

谭嗣同与老师欧阳中鹤集绅士建学会,兴算学格致馆,形成学习之风,养成栋梁之才。

他与希望变法的湖南巡抚陈空箴、黄遵宪等官员一起,进行湖南新政。

“夷夏之辨”之于近代中国

“夷夏之辨”之于近代中国

“夷夏之辨”之于近代中国长期以来,这样一种历史叙述占领着我们的思想市场:中国的近代史开启之际,老大帝国愚昧颟顸,执迷于”夷夏之辨”,以”天朝上国”自居,在西方先进的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面前仍然自以为是,造成了”天朝的崩溃”。

这种因过度文化自信导致的”华夏中心主义”大大地阻碍了中国向先进的西方学习,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屈辱的百年近代史。

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便是抛弃原有的以”天下”“夷夏之辨”为核心的传统天下观而融入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

然而,这种历史叙述略有过于简单化之嫌,它没有看到”夷夏之辨”在近代史上一度也为中国向西方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

夷夏之辨,或者说华夷观,是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之一,产生于西周后期与春秋之际。

它将天下划为”华夏”诸邦与”夷”“戎”“蛮”“狄”等部落。

它甫一产生,便有依文化与血统作区分的两重含义在内。

但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再以血缘的亲疏而以文明程度的差异作为区别华夷的标准,而且逐渐被广为接受。

《礼记·王制》中说:”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

……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而唐初大儒孔颖达便从文化的角度予以注解,指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一也”。

韩愈在《原道》中指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它表达了两个观点:首先,华和夷是可以辨别的,而辨别的标准正在于文明的程度;其次,华夷固然有别,是有界限的,但这界限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华夷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指出,”‘武‘的有无,不能决定。

但‘文‘的有无,却可确定华与夷的区别。

换句话说,。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单选题1.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人文主义,代表性论述如“泛爱众,而亲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据此可知,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A.关注个体在社会的价值作用B.强调社会中个人的道德自律C.促使儒学逐步上升为法律D.凸显人性与统治关系的融洽2.西周社会建立了以“亲亲、尊尊”为基本的行为原则,以“孝”“友”“礼”“和”为基本价值观的政治伦理秩序,这些不仅是西周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也成为后世传统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

这反映出()A.宗法观念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B.儒家思想成为西周的统治思想C.中华传统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D.宗法制的建立维系了贵族特权3.西周统治者在吸取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看到促使其灭亡的社会民众的强大力量,认识到“天命靡常”的道理,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

这些思想()A.重视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B.成为荀子唯物主义思想的源头C.陷入不可知论的神秘主义窠臼D.是君本思想在天命观上的反映4.关于传统音乐,《周易》有所谓“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之说。

至春秋战国又有“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这可以用来说明,传统音乐()A.顺应了大一统的趋势B.由尊神灵走向重人伦C.由敬祖先走向重民本D.维护了贵族等级秩序5.孔子以平民作新史而成《春秋》,皆政治社会实事,不语怪力乱神……自有孔子,而史学乃始与宗教、贵族二者脱离。

这反映出()A.私家修史已经蔚然成风B.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C.唯物思想成为社会主流D.平民社会已逐渐形成6.孔子曾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孔子在《春秋》中进行的“华夷之辨”,把文化(礼乐)放在了区分标准的第一位,大诗人韩愈在《原道》中曾评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至中国则中国之。

”可见孔子重文化的主张利于()A.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遏制诸侯割据势力的发展C.推动各族人民的互动认同D.推动礼乐制度形成与发展7.春秋战国时期,夷狄文化在西周贵族中逐渐流传:如鲁襄公由楚归而"作楚宫";陈灵公"弃衮冕而南冠(楚人之冠)以出";作为禹夏后裔的杞国,因毗邻东夷而杂用夷礼等。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编中国古代史话题一国家认同__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编中国古代史话题一国家认同__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民族交融的历程与途径 1.民族交融的历程
春秋 战国 时期
秦汉 时期
三国两 晋南北 朝时期
隋唐 时期
大国争霸,战争频繁,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 交融。通过这次交融,使周边各族实现了华夏化,为同一的华夏 族(汉民族的前身)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汉王朝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实行的“移民实边”和匈奴、乌桓、 氐、羌等民族内迁,在民族认同下的疆域开拓
关注点3 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史学新论]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 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 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 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 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 民族融合的主流。 ——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时代 黄帝 夏代 西周 春秋战国
部落பைடு நூலகம்万国 诸侯三千 诸侯八百 列国几十
语言方言 万语
地域性方言 若干方言区域形成
秦代“书同文”
A.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B.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发展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贵族等级体系瓦解
答案:A
2.[2023·河北石家庄一检]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民族史传,共写 了五篇少数民族史传,分别是《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 《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并把这五篇少数民族史传归入七十列 传中,把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少数民族等列为天子臣民。司马迁的这 一历史观( )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交融,使这一 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谭嗣同“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谭嗣同“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内容摘要:[摘要] 在近代,“华夷之辨”是思想界争论的焦点,而谭嗣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物,他变法的失败更证实了“华夷之辨”的本质,是要缩小中西文化中思想观念的差距。

本文将谭嗣同的思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他不同时期的论著中所体现的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摘要] 在近代,“华夷之辨”是思想界争论的焦点,而谭嗣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物,他变法的失败更证实了“华夷之辨”的本质,是要缩小中西文化中思想观念的差距。

本文将谭嗣同的思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他不同时期的论著中所体现的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关键词] 华夷之辨道器观体用观所谓“华夷之辨”其实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

因为文化包含甚广,有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伦理层面等等。

故此惟有将“华夷之辩”认同为文化的比较才显得妥当。

“华”者,中华也;“夷”者,西夷也。

“华”展示了国人对本土中原文化的认可与坚持。

“夷”代表的是国人对非中原文化的否认与轻视。

可以说自轴心时代确立了中华文化的主旨之后,“华夷之辨”(或被称为“夷夏之辨”)便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中华文化在近代以前缺乏与其它文化的竞争,造成了停滞与僵化,到了近代与西方文化一旦交上手,才蓦然发现处于了危险的境地。

古老的中华文化势必要吸收新的文化元素,以驱动自身的进一步前行,可是这对自身缺陷由认识到克服的历程却是痛苦的。

近代以前中华文化的主旨不曾发生大的变迁,但这也就造成中华文化自身过于自大的心理。

即所谓有“以夏变夷”,而未闻有“以夷变夏”,进而发展成了“道历千载而不变”的观点,将“中华文化”直接与“道”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划上了等号。

中国近代的许多启蒙先驱也是随着历史的推移,承受一次次的打击后才得以明白“华夷之辨”所蕴涵的苦涩。

他们由器物层面的差距进而认识到制度层面的差距,由制度层面的差距再认识到观念层面的差距。

每进一层便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而将之落到现实实践层面中的行动,也总是显得阻隔重重。

从“华夷之辨”到“天下一家”

从“华夷之辨”到“天下一家”

从“华夷之辨”到“天下一家”在中华民族悠悠历史长河中,“夷夏之辨”(或称“华夷之辨”)素为儒家王道传统的核心命题之一,是中华民族塑造民族精神、安顿天下秩序、构建文明世界的重要理论工具。

正是在对“华夏”“夷狄”“内外”等诸核心概念及其关系的不断诠释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得以强化,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

(一)“华夏”“夷狄”“中国”等概念,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去理解和诠释。

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历史性,故而又具有较大的包容性。

最初的“华”“夷”,基本上是一个地理概念,不涉及名教伦常、道德水准或者文明发达程度,“华”“夏”实为一义。

而华夏在地理上的意义,则是处于“中国”,这在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西周成王时代的青铜“何尊”铭文上表达得至为清楚:“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

”这里的“中国”,只是表明相对于其他部落,特别是夷狄而言,其位于中央。

而夷狄,亦复如此,古籍中又有“四夷”“九夷”之说。

夷狄乃居于华夏四周的部族,其中最大的,莫如最初居于海滨的“东夷”。

与地理概念相联系,夷夏又是一个族群或者说是种族部落概念。

“四夷”“九夷”都可以说是夷狄部落的概称或统称,而“华夏”也是一个逐渐汇集起诸部落的部落联盟,最初也不一定居于“中国”,而是与夷狄杂处,后来因其文明程度逐渐提高,占有了“中国”之地,逐渐形成“华夏居中国,四夷处四裔”的局面。

当华夏世居“中国”之后,华夏共同体意识自然更为深化,于是“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秩序观念也应运而生。

乃至严夷夏大防,真正的“夷夏之辨”就此产生,这个秩序观要求夷夏各守彼此地域和部落疆界,这就是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一旦此疆彼界相对固定下来,夷夏之辨就逐渐逸出地域与族群范围,在彼此的生存竞争和部族斗争中,“夷”“夏”二词,就带上了强烈的政治和伦理色彩。

特别是在春秋战国,因为夷狄乘着诸夏礼崩乐坏之际,交相侵扰华夏。

由此,夷夏之别,乃成了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乃至善良与邪恶之分了。

《论辨》与华夷之辨思想

《论辨》与华夷之辨思想

论辨与华夷之辨思想引言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论辨"与"华夷之辨"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论辩是指通过理性的争辩,推动知识的进步和真理的发现;而华夷之辨则是指对于文化、道德、国家等方面的划分区别。

本文将探讨论辩与华夷之辨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论辩思想起源和意义论辩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诸子百家思想流派。

这些学派之间经常进行学说争鸣,以求取得认可和传播自身观点。

通过不同学派间互相提出质疑、对答如流,从而达到深入讨论问题及不断完善观点和知识体系的目标。

主要理论在论辩思想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辞章:即为了表达清晰并有力地阐述自己观点而进行修饰和雕琢文字。

2. 问难: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争议和思考,进而激发理性的辩论。

3. 辩证法: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与比较,寻求真理并不断发展。

论辩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鼓励人们主动思考、质疑传统观念,并追求真理。

这种开放的讨论氛围使得中国古代哲学得以持续发展,各个学派之间相互影响、交流,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哲学体系和思想传统。

华夷之辨思想起源和意义华夷之辨思想在中国古代来源于百越战争时期。

由于地域上的区别,中原地区将自己称为"华夏",而把邻近地区(如南方、北方等)乃至外部地区(如西南、东北)称为"夷狄"。

该辨别方式源于古人对文化及风俗民情的清晰感知。

主要内容华夷之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划分:将中原地区视为文明中心,其他地域则被视为边陲或未开化的地区。

2. 文化差异:华夏文化被视为高等文明,而外部地区常被认为是"蛮荒之地",因此对于其人民习俗与礼节产生排斥与歧视。

影响华夷之辨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影响了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导致了中原地区对外的优越感和统治欲望。

然而,在实际征服及融合过程中,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论谭嗣同《仁学》哲学思想中要求反清、进行变法的原因

论谭嗣同《仁学》哲学思想中要求反清、进行变法的原因

参考书目:1.罗炳良.《谭嗣同仁学》.华夏出版社.20022.李泽厚.《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3.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4.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论谭嗣同《仁学》哲学思想中要求反清、进行变法的原因【摘要】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期抨击旧政、宣传变法的激进派人物,为反对清朝封建专制,要求变法而贡献出宝贵生命。

他所著的《仁学》一书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批判封建制度,要求进行变法。

本文试图从《仁学》的哲学思想入手,分析谭嗣同反对清朝封建统治,要求进行变法的原因。

正文: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站在救亡图存前列的,正是要求维新变法的知识分子。

谭嗣同作为维新变法中最激进的人物,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驱动下,在《仁学》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来反对清朝封建统治,要求进行政治变革。

一.谭嗣同哲学思想来源谭嗣同思想来源十分广泛,谭嗣同在《仁学·界说》中提到:“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书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梨洲之书。

”①由此可知,谭嗣同的哲学思想杂糅各家,从古今中外各家各派思想中汲取所需,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立完整的哲学体系。

二.谭嗣同哲学思想体系在综合借鉴了各家学说的基础上,谭嗣同构建出“以太—仁—通”这样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这三个概念侧重不同,但紧密联系。

在《仁学·界说》中,谭嗣同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唯心,故唯识。

”①他将“仁”作为世界的本原,确立了自己的唯心主义思想。

在“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太”的概念:“遍法界、虚空界、众生界,有至大、至精微,无所不胶粘、不贯洽、不筦络、而充满之一物焉。

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

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

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是清朝末年激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和早期的资产阶级哲学家。

他为了探寻救国救世的良方,十分重视哲学的研究,并特别探讨了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他深知讲究学问、掌握知识对于救亡图存的重要意义。

他所谓学问、知识,已经超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范围,特别表现了对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政法理论的重视。

他强调:“鄙人深愿诸君都讲究学问,则我国亦必赖以不亡。

所谓学问者,政治、法律、农、矿、工、商、医、兵、声、光、化、电、图、算皆是也。

”(谭嗣同:《论学者不当骄人》。

)他认为没有学问,没有知识,必受制于人,有学问、有知识才能保国。

在谭嗣同看来,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是相通的,甚至认为“近来所谓新学新理”,都是“萌芽”于中国古学。

“如商学,则有《管子》、《盐铁论》之类;兵学,则有孙、吴、司马禳苴之类;农学,则有商鞅之类;工学,则有公输子之类;刑名学,则有邓析之类;任侠而兼格致,则有墨子之类;性理,则有庄、列、淮南之类;交涉,则有苏、张之类;法律,则有申、韩之类;辨学,则有公孙龙、惠施之类。

”(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但是“祖国遗产,子孙弃之,外人业之,迨其业之日新月盛,反诧异以为奇技淫巧,机钤诡谲之秘术”。

他反对“数典忘祖”,也反对“夜郎吾国而禽兽他人”,强调“不论何人何物,惟知学以取其长”(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主张学习西方之长,认为只有“师人之长”以增长自己的学问和知识,国家才可以不亡(谭嗣同:《论学者不当骄人》。

)。

那么,学问应该从何处讲起,知识应该以何者为要呢?谭嗣同认为,首要地是从天地讲起,“夫人生天地之中,不知天何以为天,地何以为地,且地是实物,尚可目见,天是空物,不可窥测,于不可窥测者,遂置之不讲,则人为万物之灵之谓何矣?”(谭嗣同:《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

)关于天地的学问,谭嗣同特别重视太阳中心说和地球绕日而转的地动说。

谭嗣同传 知识点总结

谭嗣同传 知识点总结

谭嗣同传知识点总结一、谭嗣同早年的生平谭嗣同生于1872年,曾在上海法政学堂学习。

他为了解救国家,避开父母反对,参军投奔南洋工读学堂,继而赴日留学,成为留日同学会的骨干成员,参与组织“保社团”和其他反清组织。

回国后,担任同盟会北直隶区总支部代表。

参加准备武装起义的秘密会议,并被任命为总准备处处长。

从理论上揭示了中国革命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要有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二、谭嗣同的主要思想1. 爱国主义思想。

谭嗣同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国家命运,他不满于清政府的腐败、内乱和外虐,极力倡导民族自立,雄图中兴,号召国人觉醒。

2. 民主主义思想。

谭嗣同主张废除专制制度,推动民主政治改革。

他认为只有民主政治,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3. 反帝思想。

谭嗣同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破坏性,他和同盟会的其他同志一起,积极开展反帝斗争。

三、谭嗣同的主要活动1. 参与同盟会活动。

谭嗣同是中国同盟会的领导人之一,他积极筹备武装起义,提出并执行反帝、反封建、民主主义的纲领。

2. 参与秘密革命活动。

谭嗣同曾参加秘密革命团体和革命团体筹备组织。

他积极参加南洋工读学校留日同学会等团体,并出任要职。

3. 组织武装起义。

谭嗣同积极筹办东征和武装起义活动,他成立了北直隶总支部,担任北直隶区总支部代表。

四、谭嗣同的伟大牺牲为了实现中国的民主革命,谭嗣同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率领几百名革命者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但由于内部出卖和敌人的力量强大,谭嗣同最终被捕并处死。

总之,谭嗣同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家,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也激励着中国的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华夷之辨琐思

华夷之辨琐思

华夷之辨琐思关于中国的华夷之辨,正统之说由来已久。

以《春秋公羊传》来看,至少在春秋时期就有这样的思想了。

《论语》载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

”中国的的正统是按照文化来区判的,虽然也牵扯到血统,但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文化。

文化没落了,原来国家和社稷之主要保持原来的社会结构,就慢慢走入了血统论。

中国,说到底是在文化上立住的。

现在通过DNA什么的说,中国人来自非洲。

也许是这样的。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自然人不重要,而是谁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说的元朝,这个“元”怎么来的?是从易经的“大哉乾元”上来的。

孔子的“大成至圣先师”最高的封号也是从元朝,而且是最没有文化的元武宗来的。

当时辽国,在北方的时候仰慕中华文化,在关外建立五岳。

中国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些在中国版图上建立起来的朝代,都要接受中华文化?不接受不行吗?为什么中国没有宗教,但是却能够统一起来?我们讲任何一个概念都有一个标的,所谓的宗教,这个词的标的应该是基督教,其具体是,一神教——有一定教义、仪轨和统一的组织文化。

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讲中国没有宗教。

我们看起来是多神教的、多崇拜的。

我们的中国人,从尧舜禹开始,就是以“孝”“时”“中”为特点的文化。

为什么叫中国?因为我们执中。

帝王执中,礼乐为政,而臣民亦执中,大家与同中国。

这样以文化一统,才是我们的大同社会。

这种“中央之国”的说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哪里引用出来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一种生硬的翻译,并不正确。

我们说四海,说天下,与同中国,没说过中央之国的说法吧?这种说法,真有点道听途说的嫌疑。

中国人祭祀先祖这是礼仪。

先祖所谓家鬼;而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祖先,我们称之为神。

比如黄帝、炎帝、岳飞、戚继光,甚至苏轼,这些人都不仅仅属于他们家族,也是我们民族的神。

我们以“中”为信仰,诚不自欺,这样的生活,就是中庸、大学所谓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们不需要其他的宗教了。

其实所谓西方社会比我们先进,科技比我们发达,文化产品和物质生产有创造力,这是说明他们的文化的活力。

为何近代的湖南出了这么多英杰?是巧合还是必然?

为何近代的湖南出了这么多英杰?是巧合还是必然?

为何近代的湖南出了这么多英杰?是巧合还是必然?从教育上来讲,湖南的教育貌似在全国的排名并不高,虽然有岳麓书院这样在历史上很出名的学校,但是古代的科举考试,湖南人的总体表现乏善可陈。

相对而言,苏、浙、皖、赣的教育就好得多。

为什么教育不是很发达的湖南,就能出这么多的能人?从地理上讲,湖南多山地,交通不便,经济欠佳。

从古代科举考试中就可以明显观察出一个现象,江浙富庶,历来进士数量居多;华北贫困,进士数量就少很多。

一个地区经济能够负担的教育成本终归有限,富庶地区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就多,贫寒之地就培养不出来。

为什么湖南就能突破这个定律?到底是什么促使湖南培养出这么多人才?本文所涉及到的关键的人物名、书名和地名,在其首次“出场”时也以加粗表示。

1937年冬,当中共军队正浴血奋战抗击日寇时,毛泽东致信身在长沙的自己曾经的老师徐特立,请他尽可能地收集王夫之的著作送到延安。

这不禁令我们想到,75年前的1862年,湘军在与太平军的战争中正处于艰危之际,曾国藩也曾致信他身在长沙的老友,请他尽可能地搜集王夫之的著作送到安庆前线。

王夫之,这位在17世纪后期隐居于家乡衡阳的石船山中的哲学家,其著作一度籍籍无名,却在他魂归道山后二百年的中国近代,成为湖南人精神的富矿。

而在鸦片战争爆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中国近代百年沧桑间,湖南人,及其特有的精神与他们创造的辉煌成就,也确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船山遗书》的面世和湘军的崛起1829年,湖南士人邓显鹤重刊《楚宝》,将介绍王夫之的文字加入,引王夫之自撰墓志铭:“抱刘越石(即西晋抗匈名将刘琨,赵翼有‘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之句)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张载,曾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正学,而力不能企。

”十年后,邓显鹤在王夫之后人及士人欧阳兆熊帮助下,将当时散落四方的王夫之著作收集刊行,包括左宗棠在内的许多湖南士人参与了这一计划。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

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A.黄河中游B.长江下游C.珠江三角洲D.辽河流域【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2019年)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而河姆渡文化位于长江下游,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故选B 项;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位于长江下游,ACD项错误。

2.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B.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C.古城内外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制作精美的玉器D.考古证实,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良渚古城遗址,能阐明其通过了考古证实,距今时间、地域、历史时期和文明程度等相关历史要素的,属于历史解释范畴,D选项符合题意;具体针对良渚古城的地点、范围和表现进行介绍的,属于历史叙述,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

3.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

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字可以用来了解当时的A.宗法关系的深远影响B.社会政治生活面貌C.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D.分封制度发展概况【答案】B【解析】根据甲骨文中的“王”“国”“侯”“戎”等词可以判断出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面貌,B项正确;宗法关系与“王”“国”等信息不符,而且无法得出对后世的影响,排除A;甲骨文只能说明当时一种文化,多元性无法体现,排除C ;D中的“发展”无法体现,排除。

4.西周初年,周公旦被封在奄(商朝旧部,周初参与叛乱,被灭),建立鲁国;姜尚被封在营丘(敌视周的东夷人故地),建立齐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摘要] 在近代,“华夷之辨”是思想界争论的焦点,而谭嗣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物,他变法的失败更证实了“华夷之辨”的本质,是要缩小中西文化中思想观念的差距。

本文将谭嗣同的思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他不同时期的论著中所体现的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摘要] 在近代,“华夷之辨”是思想界争论的焦点,而谭嗣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物,他变法的失败更证实了“华夷之辨”的本质,是要缩小中西文化中思想观念的差距。

本文将谭嗣同的思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他不同时期的论著中所体现的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关键词] 华夷之辨道器观体用观
所谓“华夷之辨”其实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

因为文化包含甚广,有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伦理层面等等。

故此惟有将“华夷之辩”认同为文化的比较才显得妥当。

“华”者,中华也;“夷”者,西夷也。

“华”展示了国人对本土中原文化的认可与坚持。

“夷”代表的是国人对非中原文化的否认与轻视。

可以说自轴心时代确立了中华文化的主旨之后,“华夷之辨”(或被称为“夷夏之辨”)便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中华文化在近代以前缺乏与其它文化的竞争,造成了停滞与僵化,到了近代与西方文化一旦交上手,才蓦然发现处于了危险的境地。

古老的中华文化势必要吸收新的文化元素,以驱动自身的进一步前行,可是这对自身缺陷由认识到克服的历程却是痛苦的。

近代以前中华文化的主旨不曾发生大的变迁,但这也就造成中华文化自身过于自大的心理。

即所谓有“以夏变夷”,而未闻有“以夷变夏”,进而发展成了“道历千载而不变”的观点,将“中华文化”直接与“道”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划上了等号。

中国近代的许多启蒙先驱也是随着历史的推移,承受一次次的打击后才得以明白“华夷之辨”所蕴涵的苦涩。

他们由器物层面的差距进而认识到制度层面的差距,由制度层面的差距再认识到观念层面的差距。

每进一层便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而将之落到现实实践层面中的行动,也总是显得阻隔重重。

谭嗣同在这些先驱中是一个刚健自强,以铁肩担道义的悲剧英雄。

在谭嗣同所倡导的“变法维新”与他自己的生命同于泯灭后,先驱们才由此而理性的深入到“华夷之辨”的核心层面,故谭嗣同实为近代“华夷之辨”的转折人物。

他的思路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894年以前可为一期,其著作以《治言》为代表,可谓初期;1895年可为一期,以《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为代表,可谓发展期;1896—1898年可为一期,以《仁学》为代表,可谓成熟期。

本文将循先哲论著中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的演进。


《治言》写于1889年,是谭嗣同25岁时的作品。

谭嗣同称“此嗣同最少作,于中外是非得失全未缕悉,妄章胸臆,务为尊己卑人,一切迂孤虚矫之论”(p231)。

该文写作时正处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许多有识之士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已再无兴致去空谈性理,“中国往何处去”成了思想界的中心问题。

更由于鸦片战争的失利,表面上是军事的失败,故此国人对西方的坚舰巨炮印象深刻,洋务运动便应时而生。

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个中翘楚,大
力倡导“中体西用”说。

他提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事变”。

他又提出“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谭嗣同当时足迹只及内陆数省,未曾达于沿海,故对一些新的理论无缘识荆,只是由于“中体西用”说及洋务运动声名极大,席卷全国,才得以了解。

故此,在《治言》篇中,谭嗣同受洋务运动的影响便展露出来,其原因我稍后再予分析,先来看看谭嗣同初期的华夷观及与之相关的道器观。

谭嗣同在《治言》中提出“道之不可变者,虽百世而如操左卷”,明确提出了道不可变。

又说“夫言治而意诚,治乃可以不言矣。

夫圣人固曰‘意诚而心正,心正而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同上,p236)。

这是当时正统的儒生之谈,所讲究的是正名而治国,其“诚,正,修,齐,治,平”者,是儒家《大学》里八条目的后六条。

由此可见,此时的谭嗣同认为不光是“道”不可变,连“修道”的工夫亦无须变化。

谭嗣同主张“今之中国,犹昔之中国;今之夷狄情,犹昔之夷狄情也”(同上,p236)。

可见谭嗣同这时还以为中国依旧是“天朝大国”,仍是万国来朝的盛世之邦,礼仪之邦。

中国以外,则仍是蛮荒野地,中国以外的人还是化外之民,这也就是所谓的“中体”说。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大败,西方之强大已无须赘言。

故此,谭嗣同又说“立中国之道,得夷狄之情,而架驭柔服之,方因事会以为通”(同上,p236)。

而他的所谓“立中国之道,得夷狄之情”者,就是在中体确立不动后,以西学为用,并以中学来驾御柔服西学。

希望器物层面的学习就可以解决“华夷之辨”。

谭嗣同之所以采用“中体西用”说,与其天赋之性格,后世之阅历有必然的联系。

有人称谭嗣同为“才气纵横,不可一世”;有人称之为“如怒马惊涛”。

以“不可一世”“怒马惊涛”作为对一个人的评判,其性格之鲜明可见一斑。

在其18岁时所作的《望海潮》的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拔剑欲高歌。

有几根侠骨,禁待揉搓?”(《石菊影庐笔识.思篇五十》,《谭嗣同全集》,p150)其个性之刚烈亦可隐约揣测。

谭嗣同喜“为驰骋不羁之文,讲霸王经世之略”。

这样的人物自然不会漠视现世之危难,胆气虽豪,却不能收敛,格于十九世纪的中国的文化背景,自会胸襟难展、郁郁难伸了。

受挫过多,会导致对其自身的价值会产生怀疑,其性格又会走向另一极端。

“含凄坐永日,所恶赘此生”是其处于失落的写照。

谭嗣同的性格交织着亢奋与失落,在两极中徘徊,他一生激进,这与其性格是不能分开的。

谭嗣同的早期阅历更是促成其不成熟的“中体西用”思想的根源。

谭嗣同自1879—1889年期间,“十年中至六赴南北省试”,结果却一无所成,他“一生才力半消磨”在那为实现“修,齐,治,平”的科举路上。

这必然会对旧有体制爱恨交织,之所以爱者:当一个人投身于某事十余载,自会对其产生特殊的眷爱之情,殊难一朝而决裂。

之所以恨者:十年科举路,最后仍是茫无所依,怨恨之情自是难以扼制。

有这样性情和阅历的谭嗣同由于未及沿海,不曾与最新的学说接触,故与席卷全国的洋务运动一旦接触,身具叛逆性格的他自会觉得洋务派的说法“与吾心有戚戚焉”。

谭嗣同在稍后的《石菊影庐笔识》中提出:“中国圣人之道,无可云变也。

”虽以没有《治言》篇中的那班夜郎自大,但仍然认为道不变,可见其华夷之辨中,“华”还是具有道上的优越性,且认为“而于卫中国圣人之道,以为扑灭之具,其若测算,制造,农矿,工商者独不深察而殊施之,甚且耻言焉,又何以为哉”。

可见谭君这时虽强调道体之不变,也着实认识到了须向西方学习测算,制造,农矿,工商,以富国强民。

他又认为“西人之说,张子皆以先之,今观其论,一一与西法合。

可见西人格致之学,日新日奇,至于不可思议,实皆中国所固有”(p206)。

这样说来,向西方所学的测算,制造,农矿,工商等格致之学,中国早就有了,西人学去的,现在再学回来,也就不算委屈了。

可以通过其文字窥见,此时之谭嗣同与洋务运
动的支持者一样,还沉迷于“圣人之言,无可革也”的自制幻象之中,他们依然固守体不变而用变,道不变而器变,华仍为华,夷仍为夷的思想宗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