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第三册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讲
1.概述先秦文学的进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进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进展的历史时期。
第二章神话
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要紧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
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事情怎么?
2.《诗经》是怎么分类与编排的?
3.汉代的传《诗》的事情怎么?
4.《诗经》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讲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
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挑选两篇举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
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妨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要紧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挑选《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举行分析。 7.《国语》的要紧艺术特点有哪些?
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挑选《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或《冯谖客孟尝君》举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中国古代文学第三册必背隋唐古诗整理
中国古代⽂学第三册必背隋唐古诗整理
⼀、唐诗
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为在岐路,⼉⼥共沾⼱。
从军⾏唐·杨炯
烽⽕照西京,⼼中⾃不平。
⽛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书⽣。
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鬓影,来对⽩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信⾼洁,谁为表予⼼。
陈⼦昂感遇其⼆
兰若⽣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朱蕤冒紫茎。
迟迟⽩⽇晚,袅袅秋风⽣。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回乡偶书⼆⾸
[ 唐] 贺知章
少⼩离乡⽼⼤回,乡⾳难改鬓⽑衰。⼉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多,近来⼈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春风不改旧时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唐)⼋⽉湖⽔平,涵虚混太清。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泊烟渚,⽇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近⼈。
春江花⽉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连海平,海上明⽉共潮⽣。
滟滟随波千万⾥,何处春江⽆⽉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照花林皆似霰,
空⾥流霜不觉飞,汀上⽩沙看不见。
江天⼀⾊⽆纤尘,皎皎空中孤⽉轮。
江畔何⼈初见⽉?江⽉何年初照⼈?
⼈⽣代代⽆穷已,江⽉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照何⼈,但见长江送流⽔。
⽩云⼀⽚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何处相思明⽉楼?
可怜楼上⽉徘徊,应照离⼈妆镜台。
⽟户帘中卷不去,捣⾐砧上拂还来。
古代文学(3)复习提纲
古代文学(3)复习大纲
一、简答题
【古文运动】
1、概念:在唐代,散文的发展变化与诗歌的发展变化并不同步。当诗歌已经高
度繁荣的时候,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才开始。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
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
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
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今人习惯上把它称为“古文运动”。
2、中坚人物: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唐传奇】
1、概念: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
事。
2、传的两种意义指向:民间的文化基础,展现作家的才气和虚构能力。
3、唐传奇爱情故事中的“进士——妓女”母题
原因:唐代是个提倡享乐的时代;唐代是个文艺精神得到张扬的时代。
4、故事梗概:《柳毅传》、《李娃传》、《虬髯客传》。(复习参见材料)
【晚唐五代词】
1、缘题而作:词调来源与词的内容有关。例:《忆秦娥》。
2、离题而作:词调来源与词的内容无关。例:《菩萨蛮》。
二、评点题(复习参见古文笔记,以下几篇重点复习。)
﹡从字词句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评析,答5条以上,推荐写六个。
1、【采莲曲】:基本要素(8个);民歌技巧(起兴、谐音、顶真、双关);人道主义的社会关
怀……
2、【春江花月夜】:对旧题的沿袭与突破;以月为主(景物、具哲理意义、承载多情寓意);
人文内涵(身心感受、宇宙意识、人世情怀);写月的经典之作,完全继
承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写月的文化渊源(赏月角度、嫦娥奔月传说、《易
语文文言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语文文言文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具有古雅、庄重、准确、简练的特点。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严谨,重视修辞手法和修饰手法,注重运用典故、典型语句和成语。同时,文言文中有很多独特的词汇和用法,需要通过学习才能理解和运用。
2.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语文的字义、词义、句义和文义,理解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还需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典故、典型语句和成语的使用,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 文言文的输入技巧:阅读文言文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词的意义,通过字词的联想、应用背景知识和查字典等方式理解生疏的字词。同时,可以注意句式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动宾结构、并列句等,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4. 文言文的语法规则: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包括主谓宾结构、主谓状结构、动宾结构、主系表结构等,需要熟悉这些语法结构的基本形式和用法。此外,还需要掌握文言文中的虚词和语法特点,如助词、后缀、兼词等的用法。
5. 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写作文言文时,需要注意使用文言文的特点,如句式结构、修辞手法和修饰手法等。可以借鉴古代文人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比喻、夸张、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有表达力和艺术性。
6. 文言文的文化知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还需要了解其中的典故、典型语句和成语的文化内涵。通过深入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和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广东高教版)第三册
复习笔记
根据课本以及张巍老师课件,部分参考百度百科
隋唐文学史
第一章、隋唐诗概貌
一、隋诗概貌
分期:分文帝、炀帝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主要走北朝刚健朴质一路;代表诗人卢思道、薛道衡、杨素等;
后期走南朝清绮一路。代表诗人隋炀帝、诸葛颍、王胄、虞世南等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
“四唐”分期起源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经过元代方回阐发,奠定于元代杨士弘《唐音》,完成于明代高棅的《唐诗品汇》。
1.初唐:(618-712),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之间;
重建诗风时期。四杰主张诗歌走刚健之路,陈子昂确立诗歌“风骨”等传统。
主要诗人: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等宫廷诗人;四杰和陈子昂等下层士夫文人。
2.盛唐:(713-755),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
“盛唐之音”
主要诗人:张九龄;边塞诗人如王昌龄、高适、岑参、李颀;山水田园诗人如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李白;
杜甫。
3.中唐:(756-824):唐肃宗至德元年至唐穆宗长庆四年;
古文创作繁荣、新乐府创作蓬勃发展。
主要诗人:杜甫;乐天诗派如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李绅;韩孟诗派如韩愈、孟郊、贾岛、李贺;田园诗人如韦应物、柳宗元、刘长卿;李益;刘禹锡。
4.晚唐:(825-907),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唐昭宣帝天佑四年。
感伤,意旨朦胧意象华美
主要诗人: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韦庄、皮日休、罗隐等
三、唐诗的繁荣及其原因
(一)繁荣:诗人二千二百余人,诗五万五千多首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
1.唐诗本身不断发展变革,是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
(1)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发展变革;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知识点总结
一、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鸿篇巨制、继承发展、繁荣兴盛、走向衰落等阶段。先秦时期的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民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汉代是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和文学家,如《楚辞》、《史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形式逐渐多样化,出现了小说、戏曲等新的文学类型。
二、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与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和杰出的作家。其中,《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精妙的情节、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西游记》、《水浒传》等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在诗歌领域,《唐诗》被誉为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杜甫、李白等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被后世称为“诗仙”和“诗圣”。
三、古代文学的主题与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题丰富多样,包括人生哲理、爱情、自然景物、历史传说等。这些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古代文学通过对人类生活的描绘和思考,展示了人
类的智慧和情感,有助于读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句也经常被人引用,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古代文学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的表达。它承载了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传承古代文学,让其继续在当代文化中发挥作用,为人们带来智慧和启迪。
古代文学第三卷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宋初文学
宋末方回:“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白体诗人:指从五代过来的旧臣(李昉、徐铉)及宋代王禹爯、王奇等诗人专门模仿
唐代白居易、元稹等相互唱和的近体诗而创作的诗歌。主要特点是在风格上多抒写自
己流连光景,悠闲自适的生活状态,在风格上浅易清雅。
代表人物:王禹爯(开创宋代新诗风第一人)清人吴之振:“元之独开有宋风气。“
早年闲适诗,晚年讽喻诗,从学习白居易进而以杜甫为典范,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
充满忧国忧民情怀,他写下“本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生。”他还称赞“子美
集开诗世界。
晚唐体:是指宋代模仿唐代贾岛、姚和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
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
继承了贾岛、姚和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
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注重五律,尤喜在五律中间两联表现其娄字的苦心孤诣。晚唐体另一个群体是以林逋为代表的隐逸之士,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勘句酌,一
方面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
林逋“疏影横斜清且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宰相诗人:寇准《春日登楼怀旧》: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西昆体:西昆体是以西昆体酬唱集》而得名,其共收录17位诗人247首诗,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其共同特点是学习李商隐的近体诗中的律诗,将就诗歌中的声律、文采、修辞,其长处是文辞秘丽,气象典雅,扫除五代衰飒弊习。缺点是太过雕
饰而无自然姿态,太堆砌而少意味。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诗风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复习资料
.《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说
“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根据文中的论述,当多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感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志意。《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在志。这基本上是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多集中在情和志上。"情志统一"说:即“志之所之”和“吟咏情性”——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它吸收了《乐记》的观点,但又有了发展,认为诗歌既是“志之所之”,又是“吟咏情性”,提出了情志统一的诗歌本质论。见于《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不能超越礼义的大防。《诗大序》基于儒家的视角,特别重视以政教为核心的诗的社会作用。所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云云,正是指诗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教化作用。序文已认识到这种教化作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所以说“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不过,序文将情感作用(如“动天地感鬼神”云云)与社会作用都夸大了。由于诗歌被视为一种教化的工具,在《毛诗序》看来,《诗经》中的每篇作品都是对某种教化观念的隐喻,如以“后妃之德”解《关雎》,这就未免牵强附会。同时,序文认为政治与诗歌既然是不可分的,那么时代政治之盛衰自然对诗歌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因而提出了“变风变雅”之说。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这与序文的观点是相通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二)引论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四期五体
中国文学的分期:中国文学,古近现当
先秦文学
汉魏六朝文学
唐宋文学
元明清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的分体:诗文词小说戏曲
诗:古体诗、近体诗
文:包括古文、骈文、赋等
词
小说: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戏曲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性质和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古代汉语
1 识记繁体字
2 断句与标点
3 学会看注释和使用工具书
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方法
1 熟读多背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懂作品(语言)——进行审美(文学)
2 掌握线索
第一讲唐诗概论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
1名家辈出,名篇荟萃
2题材宽广,内容丰富
3体制完备,形式多样
4百花齐放,风格繁多
5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二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1内因:前代文学发展所积累的艺术经验
2外因: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最为适宜诗歌生长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皇帝的提倡和诗赋取士
思想开放,三教并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
诗歌风气的盛行和人们情感表达的自由
三唐代诗歌的分期:四唐说
1初唐(高祖武德——玄宗先天)
初唐前期(高祖、太宗):贞观诗坛
初唐后期(武后、中宗):四杰、沈宋、陈子昂
2盛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
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3中唐(代宗大历——穆宗长庆)
前期(大历——贞元):大历十才子
后期(贞元——长庆):元白、韩孟
4晚唐(敬宗宝历——唐亡)
前期(宝历——宣宗大中):小李杜
后期(咸通——唐亡)
四《全唐诗》
第二讲初唐诗歌
一沈宋
中国古代文学史3期末复习资料
《录鬼簿》记载元杂剧。《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的元杂剧刊本
西昆派是根据《西昆酬唱集》一书而得名的,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梅苏:梅尧臣、苏舜钦。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其诗题材多向日常琐事方面开拓,艺术上追求平淡,偏离唐诗风神情韵风格,被尊为宋诗之祖。苏舜钦,字子美,性格豪迈,诗风也豪放雄肆。其诗反映现实时,慷慨痛快。
宋初三体: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的主要特征是“诗务浅切,效白乐天体”,但往往“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其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铉,王禹偁,而以王的成就最高。西昆体效法李商隐,讲究辞采丰瞻华美,“四瑚八琏,烂然皆珍”。其代表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晚唐体宗法贾岛,姚合,意境清幽。这一流派最著名的是林逋的《山园小梅》。
柳永词内容1.描写享乐与风情传统题材时,柳永把以晏殊为代表的专写达官贵人的天地转向青楼市井,更具有市民文艺的色彩;2.“尤工于羁旅行役”。把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并借助羁旅行役时的所见所感,特别是景物描写,将这些不幸与痛苦表现的淋漓尽致;3.增加了对繁华的都市风光的描写,反映了北宋中期经济之繁荣。
柳永贡献 1.大力并成功地发展慢词,增加词的表现容量,扩大词的表现能力,是~对词体艺术手法发展的最重要的贡献。运用铺陈或曰铺叙的手法,亦即加强传统的赋比兴中的赋的手法2.慢词总是开合起伏,有首有尾,铺叙漫衍,以丰富的阅历为基础,以独特的感受为筋骨,写出主观动作,心情和客观场面,景物的发展脉络及变化线索,体现出层次结构上的多重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戏剧: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舞台艺术。
元杂剧:即元曲。元代的元杂剧和元散曲的总称。是在蒙古灭金(元代)前后,以北曲为声腔的戏曲形式,也称北曲或北杂剧。
科介:科泛简称科,南戏、传奇称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指示。《四声猿》:是明代徐渭创作的杂剧。《四声猿》是《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四部杂剧的合称。
南戏:是北宋末叶到元末明初在中国南方流行,以南曲为声腔的戏曲形式,亦称戏文、南曲、南曲戏文、南戏文。发源地是温州。
副:南戏结构上的一个特点,在正戏开场前由副末登场,介绍剧情梗概和作者创作意图。又叫副末开场或家门大意。
传奇:明清两代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称为传奇,它是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国性剧种。代表作是《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吴江派:明代万历至明末产生的戏曲流派,代表者是江苏的沈璟,坚持以“声律第一”的理论,并跟临川派产生激烈的论争。
临江派与吴江派之争:是万历至明末中国戏曲发展史中的一场派别论争。这场论争是江西临川派的代表者汤显祖和江苏吴江派的代表者沈璟围绕戏曲创作应以“文辞第一”还是“声律第一”的问题进行的一场论争。论争的结果使许多传奇作者清醒认识到熔文辞与声律于一炉的重要性。
南洪北孔:是清代康熙年间南方浙江钱塘洪昇和北方山东曲阜的孔尚任的专称。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阜的《桃花扇》先后问世,轰动社会,使两位作家誉满文坛,故有此称。
明清章回体:是明清白话长篇小说的基本形式,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3重点
一.填空
1. 诗经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国风产生的时期是西周
2. 屈原的作品写作最晚的作品是《怀沙》
3. 贾谊的散文集是《新书》
4. 《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内容是剖析士人在太平盛世却怀才不遇的状况
5. 东汉最早的文人诗----班固《咏史》
6. 上古神话资料保存最全面的作品是《山海经》
7. 宋玉的作品有哪些?《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8. 东汉《史传散文集》最有名的是《汉书》
9. 东汉抒情小赋的名篇是张衡的《归田赋》
10. 分别指出下列作品的特点,《庄子》:汪洋恣肆,《孟子》:雄辩正义凛然,
赋体作品(大赋):歌功颂德,《史记》: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两汉乐府诗的特点
11. 汉书的作者----班固《潜夫论》的作者----王符《楚辞》的作者----刘向
《吕氏春秋》的作者----吕不韦《春秋繁露》的作者----董仲舒
12.《哀郢》的作者----屈原《五蠹》----韩非子《西京赋》----张衡
《二京赋》----张衡《三都赋》----左思(西晋)《两都赋》----班固
《鵬鸟赋》----贾谊《谏逐客书》----李斯《硕人》----《诗经·卫风》
1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东汉初年的赵晔,《洞箫赋》的作者是王褒。
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
东汉的史传散文集,最有名的是赵晔《吴越春秋》
10. 两汉时期第一批写京都赋的是杨雄的《蜀都赋》
11. 荀子的五篇赋:《荀子·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个小赋
古代文学第三册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
一.填空(10题、10分)
1.“红杏枝头春意闹”,出自宋祁的《玉楼春·春景》。
2.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
3.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千古名
句。
4.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标举人生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柳永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是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北宋奉旨填词的词人是柳永。
6.柳永有一首描写北宋城市繁华的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
繁华。”词牌名是《望海潮》。
7.柳永的《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句,苏
轼评“此句不减唐人高处”。
8.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著名比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
雪泥。”
9.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10.三苏指苏洵、苏辙、苏轼。
11.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
12.沈谦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李易安指的是李
清照。
13.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派称为“江西诗派”。
14.江西诗派一祖三宗: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15.永嘉四灵指的是: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
16.陆游诗集名为《剑南诗稿》。
17.范成大的田园组诗是《四时田园杂兴》。
18.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9.姜夔的《扬州慢》中“杜郎俊赏”中的“杜郎”指杜牧。
20.元代戏剧分为杂剧和南戏。
高二语文第三册知识总结(2)
⾼⼆语⽂第三册知识总结(2)
修守战之具
与赢⽽不助五国也
与战胜⽽得者/与战败⽽亡者/当与秦相较/莫能与之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与尔三⽮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亡者
是故燕虽⼩国⽽后亡/战败⽽亡/存亡之理/发趋于亡/⽽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为秦⼈积威之所劫/为国者⽆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独其为⽂犹可识
于⼈为可讥
六国破灭/破灭之道也/终继五国迁灭/且燕赵处秦⾰灭殆尽之际
薪不尽,⽕不灭
⾮兵不利终继五国迁灭
⽽秦兵⼜⾄矣惜其⽤武⽽不终也
斯⽤兵之效也
较秦之所得/与战⽽得者/然后得⼀⼣安寝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
此⾔得之⽽⽆物以相之
诚不得已/则吾恐秦⼈⾷之不得下咽也夫夷以近/险以远
往往有得/此余之所得也由⼭以上五六⾥/不随以⽌也
得双⽯于潭上/⾃以为得之矣/⾃以为得其实
游褒禅⼭记/⽯钟⼭记以三⽮赐庄宗⽽告之⽈
⽽记游者甚众/来⽽记之者已少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
临川王某记⽽告以成功
余是以记之
盛以锦囊⾄莫夜⽉明
其意⽓之盛故莫能知
故⽅其盛也
盛衰之理
彭蠡之⼝有⽯钟⼭焉或⽈······ 硿硿焉或未易量
微波⼊焉/如乐作焉
以地事秦/以事秦之⼼礼天下之奇才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始速祸焉
故⽈弊在赂秦也/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夫夷以近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悲夫古书之不存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
词语解释:
稼轩体: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一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 (二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并且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易安体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 清秀而具逸思, 富有真情实感, 语言清新自然, 流转如珠, 音调优美, 故名噪一时, 号为“易安体” 。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易安体” 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 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婉约体:用含蓄蕴藉的手法,化事为情,融情于景,曲折地表达深细婉转的复杂情绪,婉转缠绵,情韵兼胜。词论家向来把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体尊为婉约体之鼻祖,宋初的晏殊、欧阳修、柳永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 均因对婉约体有所开拓发展而成为婉约体的中坚。柳永之后,婉约体代表词人是秦观和李清照。周邦彦可谓婉约体的集大成者。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中国古代文学三》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前后七子:"前后七子"出现于明代,称为前后七子的十四人,标榜所谓的"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这种复古,实为拟古。这群作家凭着少年锐气,起
的并未达成,其原因有二:一是他们以模拟为创作法门,因此作品缺乏独创的精神与风格;二是前后七子或互相标榜,或互相排挤,把持文坛,目空一切。洁身自好的士人感到厌恶,无不望而却步。
2、吴江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今江苏吴江)向来认为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
3、元曲: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
元曲有严密
4、临川四梦
“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5、传奇:中国唐、宋时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一种,以“作意好奇”为特点;明、清两代的长篇戏曲,一般每本由二十余出至五十余出组成。
6、《今古奇观》:这是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主要选自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书中的四十篇作品,多角度、全方位一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它既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思想,又留存着消极和庸俗的旧意识,其中也有一些描写神仙道化、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和描写色情的成分。这种进
8、晚明小品是指体制短小、轻君灵巧、真情流露的“小文小说”,以区别于以往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题材上则不拘一格,尺牍、记、传、序、跋、铭、赞等文体都可适用。
9、“铁崖体”:
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境的奇特非凡,从而创造了元代中期诗坛上独一无二的铁崖体。最能体现铁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白体诗人:白体诗人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其中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
西昆体: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指以杨亿、钱惟演等人的《西昆酬唱集》为代表的一种诗风。这种诗歌的思想内容贫乏,但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饬、典丽的艺术特特征。西昆体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但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
晚唐体: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君群诗人,有“九僧”、潘阆、魏野,林逋等。他们继承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描绘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寇准,他曾官至宰相,又与上述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所以是晚唐体的盟主.
王荆公体:即“半山体”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创作的许多写景抒情小诗,描写湖光山色和闲适生活。这些小诗注重艺术的链炼,雅丽精绝,深得唐人风味,有时还深有禅意,颇似王维,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可谓既有唐音,又有宋调,对宋诗的发展影响较大。
苏门四学士:北宋黄庭坚、秦观,晃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这四位作家曾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苏轼文学的影响,但四人造诣各异,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如黄的诗自创流派,秦观的词专以纤丽婉约见长,只有晁补之的《摸鱼儿》等个别作品中还能看到一些苏轼的豪放词风。
别是一家:是李清照在自己的词学著作《词论》中提出来的著名理论,强调词与诗歌不同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创作规律,尤重词的音乐性,对词的创作繁荣起了积极作用
易安体: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是婉约派代表作家之一。词作描写细腻,风格清疏淡雅,语言清新雅活,善于融口语入词,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中期四位着名诗人:杨万里,陆游,尤袤和范成大。其中中以陆游为代表。他们从江西诗派的氛国中冲决而起,初步克服了江西诗风的流弊,另辟蹊行,打开了宋诗的新局面。
稼轩体:辛弃疾号稼轩。其词内容丰富,艺术上驰骋自家,转益多师,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他以散文句法入词,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
苏辛词派:北宋的苏轼,直开来词中的蒙放词派。南宋爱国词人辛奔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展现英雄抱负,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与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摩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干、张孝祥堵家的词风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磷、悲凉感愤的苏率词派.
永嘉四灵:是指南宋后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由于四人的字号中均有”灵”字,诗风极为相似。他们学习贾岛、姚合,诗风清苦冷僻,刻画太甚而流于纤巧,但以白描作诗,清新流丽,矫宋人长篇论理之陋习,在文学史上可谓功过参半。
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流派。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流转江湖,相互唱和,无形中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等书。后人以集内诗味皆相似,故称之江湖诗减。江湖诗人中刘克庄、戴复古成就较为突出
元曲: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调较自由, 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得与唐诗,宋词并称。其中尤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故通常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元曲”均用北方流行的曲调,故又称“北曲”
话本:原是“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使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到宋元时代才渐趋成熟。说话有四家:小说、讲史、讲经,合声(生),其中以“小说”和“讲史”两家最重要,影响也大。
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亦称南词。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
简答或论述题
讨论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对词史发展的贡献
1.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2.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3.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变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eg.《望海潮》
4.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5.柳永为适应慢词长调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eg.《定风波》《满江红》
6.柳永善于巧妙地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创造出独特的结构方式eg.《八声甘州》
7.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而且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eg.《鹤冲天》
《秋声赋》的审美特征及地位
1.沿袭写秋这一传统,但写的却不是秋色秋景,而是看不见,摸不着,既无形又无色的
2.铺写物象,是《秋》对赋体文学咏物传志的继承;而凭虚构象,传神写照,富于神韵,是欧阳修对赋体文字体物艺术的创造性发展。
3.《秋》遥承古赋设为问答的传统体制,又采用散文的手法和句式,正式确立文赋的完整形式,具有创新的审美特征。
4.《秋》正是欧阳修大力推行诗文革新运动在赋体文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司马相如将汉赋推向顶峰之后,赋的创作便形成模仿因袭的不良风气。这篇对受唐代以来的“律体”为“散体”,则以其崭新的体式美作出了卓越的创新与变革。
试谈欧阳修词艺术多样化的特点
1.两种风格,一是深娩含蓄,一是清新疏隽
2.把坎坷仕途的人生感受寄寓于词中,在题材和格调方面较晏殊有所拓展,在艺术手法上也有更多的创造性
3.欧词中,情词艳曲占的北例较大,他的一些情词,将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表现生活的某一片段,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多情女于形象。
4.欧阳修的艳曲,体现了其词创作的另一种现象, 即写离别相思.男女恋情时,比较通俗泼辣和直露
5.综观欧阳修词,既有土大夫文学“雅”的一面,反映宦途风波和地方风情,也有吸收文学风味,写女子相思和艳情的随“俗”一面,艺术风格多样化
简述王安石罢相前后诗歌的题材与风格的不同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以罢相退居江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咏史诗写得最好,抒发政治感情。后期诗歌虽然表明诗风并没有忘却政治,有着“总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倔强风骨,但诗歌创作已发生变化,政治题材减少了,写湖光山色的小诗多了。壮年时代的豪放雄起的风格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清空惊觉,雅丽低回。大体来说,风格较前期内敛得多,往往寓悲壮于闲淡,体现出深婉不迫之趣,同时,在形式上也日趋精致工巧,尤以写景抒情的七绝著称于世。